关键词
诗文库 题目
复郭爱义知郡 南宋 · 冯时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六、《󲦙云文集》卷三
垄亩躬耕,方择饭牛之草;
置邮传命,忽叨如斗之城。
重以鞅烦怵迫之劳,轻易逍遥游燕之乐。
实回皇于志虑,莫取决于行藏。
盖覆辙在前,义何堪于再辱?
枯株将朽,理难望于更荣。
已具悃诚,仰伸启问。
适长须之未遣,而盛价之俯临。
灿然绢妇之词,过形黼藻;
惕若韦弦之戒,深中膏肓。
词翰之间,忧爱备至。
此盖伏遇某官先事而虑,视己若人。
怜其困踬羁穷之踪,微有煦濡沾溉之润。
喜形颜色,思动渊衷。
既极笔以褒称,又微文于剪拂。
风俗久弊,直谅无闻,徒谀悦以取容,岂切磋而为益?
钦承至诲,良谓希音。
至于暮年出处之宜,诚是此生荣辱之会。
益烦参酌,俯迪愚冥。
方溽暑之佳辰,祈至和之是保。
高白坪方伯 明 · 杨慎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税驾辞薇省,披林构草堂。
虚舟分雪浪,泰宇发天光。
芹藻金籯外,芝兰玉砌傍。
丹丘何必问,此是白云乡
知郡王职方韵同前 北宋 · 陈舜俞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邑陂增筑更渊沉,所喜诗筒赏叹深。
楚国老臣千古意,庐江贤守一家心(自注:汉建初中王景为庐江太守,尝修是陂。今太守介甫皆其宗姓。)
淮边野史添新事,垄上春犁诵好音。
兴利劝农真政术,可知为吏得喉襟。
唐州知郡高大卿时宰南阳。) 北宋 · 陈舜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六、《都官集》卷一一
某伏念筮仕入朝,早想闻于龙坂;
字人为邑,幸密迩于侯藩。
屡窥邻烛之光,弥著高山之仰。
属简书之多畏,奉竿牍以后时。
既愆事大之仪,尤积藏中之愧。
恭惟某官直方种德,浑厚深仁。
簪组有辉,赫赫本朝之望;
旌麾所至,优优循良之师。
眷乃名城,昔安善化,千里变乐耕之野,九重分共治之忧。
玺书赐金,已讲汉廷之故事;
缁衣入觐,远追郑武之英风。
畏暑方隆,珍调宜备。
午堂总戎省堂观察蘅溪郡守招游八境台二首 其一 戊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五
我与坡翁共眼明,先披图画后登城。
水如爱客来环绿,天为开筵特放晴。
风暖不嫌岚气湿,目穷直接岭云平。
东阳八咏千秋意,略识川长暮霭横。
午堂总戎省堂观察蘅溪郡守招游八境台二首 其二 戊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五
浩浩东风玉律吹,万家烟火静恬熙。
南来露布春先报,北拱天颜喜可知(时台湾贼匪就擒。)
榷使况将千里别省堂调任济东道。),校文偶共一觞持。
孔君苏子神来会,谱作高台六客诗。
宏治癸丑(公元1493年初会饮,止有八翁,次年第二会予邀方伯李公入社,共成九老。喜而有作,时年七十有一 明 · 万盛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里仁坊里集群贤,文采风流似乐天
社里衣冠推我老,尊前诗酒让谁先。
当时已定八翁会,今日重开九老筵。
景仰香山旧人物,千年盛事欲同传。
富水军治有巨泽往岁荷花满湖郡守岁取荷叶可贸百千一日曝之湖滨大风吹卷飞数十里顷刻俱尽又采叶者颇以为苦沥膏油以毒之逮仆至阅两岁无一花今年结茅于此穴小池植数十根而花已可观因感前事遂书之 北宋末 · 周紫芝
湖边老守湖是家,湖光十里蒙寒沙。
我来不见花如锦,但闻荷叶飞天涯。
小池今无十许步,晚雨亦开三数花。
人生乐事无多少,可意应须随分了。
宿开明寺方伯叶拱宸夜话 明 · 李裕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八
日落烟雾生,林壑忽阴暝。
疲马倦宵征,憩息斯灵境。
山高月光寒,庭虚晚色靓。
閒吟孤兴发,清论心独领。
石乳滴阴崖,岩猿挂枯梗。
夜深天籁寂,云际星河耿。
岂不怀幽栖,王程奈拘𦂳。
明晨戒仆夫,驱车度方岭。
守臣贺平睦贼表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三、《太仓稊米集》卷五二
乱倡一夫,寖成群盗;
兵连八郡,至造天诛。
虽痒疥不足爬搔,然蛇豕喜于殄灭。
黔黎安堵,疆土攸宁(中贺。)
窃以世当偃武之年,治格承平之久。
郡无城郭,守臣皆玩于燕安;
兵乏糗粮,武将不闲于备守。
遂令攻剽,仅属樵渔。
人持斩木之兵,共作探丸之盗。
凭天示异,阻崄为巢。
不逾两月之间,遂有万众之党。
屠城破邑,喋血东南;
杀将覆军,飞书廊庙。
未闻吉语,稍贻玉食之忧;
亟出偏师,爰遣绣衣之将。
果歼贼首,遂污藁街。
势若摧枯,易如反掌。
伏遇聿昭圣武,大阐王猷
烈日方中,搀枪自落;
迅雷一震,蝼蚁俱惊。
臣窃守遐邦,同沾惠泽。
威灵所暨,庆抃维深。
谨当招集流亡,将复共安田里。
守臣明堂大礼起居表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三、《太仓稊米集》卷五三
五精祀帝,载肃明禋;
七献享亲,用昭至意。
礼行太室,诚格圆穹。
蠲祀事以荐文,格新民而知孝。
恭惟武思维则,舜慕无穷。
问膳寝于龙楼,感霜露之既降。
陈衣冠于原庙,执笾豆以恭祠。
飨帝唯圣人而后能,严父于礼文为莫大。
岂特讲帝籍亲耕之义,抑亦明堂祀报本之情。
大礼告成,皇天助顺。
臣职虽微末,心实望云。
宅百揆以处中,昔尝叨于奉引
陪诸侯而助祭,今犹想于受釐。
守臣谢明堂赦书表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三、《太仓稊米集》卷五三
蒇事合宫,礼既隆于配帝;
肆恩区夏,德遂洽于好生。
仁同雨露之濡,欢动车书之境。
窃以圣人重报本之义,礼经存严父之文。
故祀宗于明堂,欲斯民之知孝;
大赉于四海,俾率土以归仁
恭惟孝悌通于神明,德业配于天地。
咸秩无文之典,知飨亲飨帝之恩;
对越在天之神,获来燕来宜之福。
臣滥从鼎辅,来守藩维。
瞻望泰坛,思祼将而显相;
布宣明綍,用赦过以宥民。
守臣贺渊圣皇帝登极表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三、《太仓稊米集》卷五三
,冠百王高世之风;
周武受文,接三代无疆之统。
扩大明而继照,俾率土之皆臣。
喜溢邦家,福垂宗社。
恭惟神功不宰,圣哲生知。
宽仁克迈于成汤,勤俭乃同于神禹
夙袭承家之庆,宁烦在傅之勤。
仰戴重晖,久受春官之赐;
入膺大宝,果迎代邸而来。
知皇天历数之归,符四海讴歌之望。
属方艰于国步,肆克绍于丕图。
允惟不世出之资,宜当大有为之任。
躬闻纳戒,当嗣王即政之初;
将见誓师,乃夏启战甘之日。
历年有永,万国咸宁
臣猥奉邦符,徒瞻天阙。
奉觞上寿,想同汉殿之欢;
执玉来朝,莫预涂山之会。
闻命但同于兽舞,望云更切于葵倾。
守臣贺皇太后还宫表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三、《太仓稊米集》卷五三
夷酋纳贡,遂交两国之欢;
母后回銮,爰示一人之庆。
天由诚格,治以孝昭
窃以天子虽贵必有亲,明王以孝然后治。
唯昏定晨省,不忘朝夕之勤;
则地察天明,期格高深之报。
仰惟圣孝,实自生知。
顷缘无妄之灾,寖值非常之变。
隔沙漠盖数万里,去寝门者十六年。
系圣主事亲之心,怀昊天罔极之念。
圆穹悔祸,榆塞归师;
四海倾心,金根旋御。
实圣德之所致,考亘古而未闻。
伏遇舜慕无穷,孝思维则。
以禹、汤上圣之质,躬曾、闵匹夫之劳。
遂奉慈颜,再供子职。
求而不得,在唐德宗为非真;
遂复如初,于郑庄公为未善。
粤维前代,靡有斯称。
欢动六宫,福流万世。
臣亲逢盛事,属守遐邦。
长乐闻钟,遥想蜎蜎之乐;
彤庭稽首,阻趋舞蹈之班。
二千石七月戊申 东晋 · 晋元帝
 出处:全晋文卷八
王室多故,奸凶肆暴,皇纲弛坠,颠覆大猷。
朕以不德,统承洪绪,夙夜忧危,思改其弊。
二千石令长当祗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州牧刺史当互相检察,不得顾私亏公。
长吏有志在奉公而不见进用者,有贪惏秽浊而以财势自安者,若有不举,当受故纵蔽善之罪;
有而不知,当受暗塞之责。
各明慎奉行(《晋书·元帝纪》)
乞许诸州守臣上殿奏事疏咸淳四年 宋末元初 · 叶梦鼎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三、《宋史》卷四一四《叶梦鼎传》
祖宗谨重牧守之寄,将赴官,必令奏事,盖欲察其人品,及面谕以廉律己,爱育百姓。
其至郡延见吏民,具宣上意,庶几求无负临遣之意。
今不远数千里而来,咫尺天颜而不得见,甚非立法之本意。
嘉州知郡劄子(一)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二、《嵩山集》卷三八
比来草木鲜荣,伏惟千骑行春,与民同乐,台候胜常。
某遥叹高风,无由良会。
惟祈尽珍重理,前膺礼乐之遣。
嘉州知郡劄子(二)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二、《嵩山集》卷三八
某既未得奉色辞,直思日日为问,顾不欲夺裁剸而勤修报耳。
近妇兄闾丘君来,备言眷接异于辈侪,敢谓不鄙迂拙而辱顾之,因施及其外属,感刻何可言,敬具此谢。
与任知郡劄子(一)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三九
林壑间已觉阳和至矣,不省舍下何如?
伏惟冲衿粹温,台候胜常。
未间更祈啬养,前赐节符。
与任知郡劄子(二) 宋 · 晁公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九三、《嵩山集》卷三九
某不胜郡寄,日不暇给,不能时致乡长者咨请风俗所宜,剧怀向。
元正,佳节也,当奉羊酒以贺。
既不办此礼,又未及修笺,致善颂之意。
先承华翰相庆,愧仄大不可言。
春和亦可少出否?
并冀台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