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正文
郭杏冈别业八首 其五 明 · 孙承恩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野步来春寺,清吟对晚沙。
启扉巢语燕,移酌坐临花。
宰相陶弘景,仙人蔡少霞。
极知盛幽事,真足向人誇。
御史何正臣黄颜不须回避举主蔡确元丰二年十月 北宋 · 李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三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五之九(第四册第三六○三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
台官虽令官长荐,然皆陛下召对以为可者,然后命之,取舍在陛下,不在所举。
今欲回避,不过以为恩有所在矣。
舍公义而怀私恩,此小人事利者之所为。
今选为台官者,必以其忠信正直,足以备耳目之任,傥以区区之嫌,遂使回避,则是以事利之小人待陛下耳目之官,此尤义理之所不可者也。
密斋笔记跋宝祐四年六月 南宋 · 成公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一、《密斋笔记》附录、《皕宋楼藏书志》卷五七、《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二四
昔欧阳公著《归田录》,范蜀公作《东斋记事》,皆在辞蝉舍冕后。
前辈于文章翰墨,若饥食渴饮,未尝一日废,非有老壮之分,仕止之间也。
密斋先生年六十有三,即弭节杜门,淡然无营,惟耽玩书史,远绍旁搜。
今观《笔记》一书,如武库乍开,戈矛剑戟,犀利森列,使人毛发竦竖。
非胸次千古,笔力万钧,畴克尔欤?
其视欧、范二公风流蕴藉相似也。
临川使君一日出示家集,且病旧板漫漶,字有脱误,将属太史王公是正之,别锓之梓。
方动念间,忽梦密斋如平生,是知公于斯文,虽神游八极,未能忘情。
呜呼,其精爽岂不可敬畏哉?
韦贤父子以明经宰相,时人为之语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
密斋独以文印传子孙,而使君又克成先志,是亦韦氏一经之教。
由此观之,君家之福未艾也。
宝祐丙辰季夏朔日,通直郎通判抚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成公策识。
偕左白石翁郎夫吴静山徐粼哉张篁村西山 清 · 马朴臣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憔悴碧云寺,高台半已倾。
有形皆佛累,不坏是泉声。
旧表何人冢,丰碑上相名。
凭阑发三叹,僧茗照颜清。
季沧苇侍御兼吊天中给谏归自辽左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二
江流何滔滔,岳峙何㠥㠥。
奔潮无砥柱,百川徒漫瀰。
古来忠孝节,岂随天壤圮。
南风方不竞,断岸孤舟舣。
伯仲挺英姿,骅骝九霄驶。
贤兄早禁闼,同朝吾甚喜。
诗画许矜赏,烟霞生爪指。
献替羞雷同,高曳东华履。
忽复排阊阖,忧危心遽尔。
皋益戒无虞,其君宁有此。
我皇实优容,小臣言过矣。
衔恩涉关塞,抱书牧羊豕。
当其廷诤时,我忝交戟里。
畏死不敢救,芒刺攒心髓。
颇闻秉钧怒,忧天奚藉杞。
去年凶问至,伤心违岵屺。
一歌折槛行,老泪穿蒿里。
令弟都亭骢,上书屡称旨。
矫矫当门,疾风劲不倚。
或时召狂奴,对酒荆高市。
薄俗善窥人,将无累吾子。
庙堂有钜公,时事难抵齿。
求言诏忽下,义愤填膺起。
对仗舌仍噤,辱胜望尘跪。
甫传弹事人,雷霆森谏纸。
杂治烦王公,抗论穷端委。
大体存堂帘,连逮及拂士。
木索上枫宸,正以旌如矢。
何人是魏其,主圣吾所恃。
天颜果一回,无罪此人理。
感深犹颂系,温言飞玉几。
开生汝忠爱,招魂渡辽水
当年薄谴意,徘徊辇原止。
盖棺复弹冠,道亨命非否。
四海欢且泣,宁独同枌梓。
鼗铎悬天衢,封事浩难纪。
逢干在一门,后先耀国史。
君仁则臣直,此真台谏耳。
丈夫有遭遇,讵必属阿唯。
三复纪梦吟,若兄今不死。
胡邦衡衡州用坐客段廷直韵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朱崖万里海为乡,百鍊不屈刚为(四库本作作)肠。
复出光芒动星斗,定随雷雨起江湘。
归期正待春回雁,贺客争持酒满觞。
笑说开元丞相宅,凄凉偃月上标堂。
子华相公同游赵令公 北宋 · 范纯仁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相君行乐处,繁盛故王家。
声远歌喧阁,香浓酒泛花。
瑰材扶广厦,美植列甘柤。
彊饮频中圣,回头畏曲(原作面,据文津阁本改)车。
君实陪潞公子华景仁宴集各一首 其二 北宋 · 范纯仁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再拥平阳节,麟符守洛宫。
礼贤孺子,交政得裴公。
宽简宜民化,欢游与俗同。
行看归宰席,致主咏南风
张受之论刻石用坡公墨妙亭诗韵丁未 清 · 何绍基
 押蒸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二
学书退笔如邱陵,心志自下气力腾。
悬臂兀兀集古鬼,凝眸炯炯来秋鹰。
使笔欲似剑锋正,杀纸有声锋有棱。
因书颇悟刻石理,大异削脂与镂冰。
刀尖所向石魄碎,吾气正直神依凭。
锋宜方锐精紧稳,邪入怯出皆所憎。
古来金石大刻画,薄楮拓传厚似缯。
其中无巧但有拙,信乎从善难如登。
叔未张翁金石学,仪徵师相久所朋。
从子侍侧解轮斲,两翁笑落扶老
仪徵论书重北派,篆分一气如传镫。
摩厓勒碑理视此,吾期与子同服膺(《眉寿图》画仪徵师与叔未翁像,师书《后齐侯罍歌》,即受之所刻。)
次韵董体仁参政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雷雨何年下九天,公为舟楫济长川
涸鳞亦逐龙蛇动,异气先冲牛斗边。
总谓(傅校作为)相君扶帝力,忽传飞诏落岩前。
但随一气洪钧转,造物岂知然不然。
树斋大司马述庵少司寇奉使秦邮扁舟往晤流连永日别后却寄三十韵 清 · 赵翼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三
老懒寡送迎,忽焉溯淮浦
难得两使星,皆是我旧雨。
一见不可无,别绪要倾吐。
忆昔共枢曹,趋直日接武。
踪迹负蟨蛩,意气食牛虎。
神索夜草笺,朝靴晓踏鼓。
退直偶得暇,馀勇尚堪贾。
催诗走竿牍,折柬衎尊俎。
徵逐岂厌频,谐谑或致侮。
人间朋游乐,此可入画谱。
宦辙一朝分,相望万里阻。
使节漠南庭树斋屡镇塔尔巴哈台等处),价藩日北户述庵布政云南
劳深官亦高,云霄果簉羽。
开府门列戟,驰传吏负弩。
即今两名卿,天下仰台辅
而我早归田,一编守环堵。
不敢尺素通,为惭在尘土。
却荷故人谊,屡书问良苦。
今朝独何缘,握手甓湖浒。
五色簜函来,似为兹一聚。
乍见看须眉,深谈罄肺腑。
巢痕缅锁闼,履声忆丹庑。
陈迹宛犹昨,旧交已难数。
当时列仙班,半入点鬼簿。
天留我辈在,要作秋容圃。
升沉途虽分,衰晚力须努。
立言有名山,策勋有盟府。
在朝与在野,均贵桑榆补。
名恐湛辈同,功肯哙等伍。
皓首各勉旃,相期在千古。
太史成公编皇朝文鉴始末 宋 · 吕乔年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皇朝文鉴》卷首、《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三五、《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三
淳熙丁酉孝宗因观《文海》,下临安府,今委教官校正毕刊行。
其年冬十一月翰林学士周公必大夜直奏事,语次及之。
因奏曰:「此书乃近时江佃类编,殊无伦理。
书坊刊行可耳,今降旨校正刻板,事体则重,恐难传后。
莫若委馆阁别加诠次,以成一代之书」。
上大以为然。
一日,参知政事王公淮、李公彦颖奏事,上顾两参,道周公前语,俾举其人。
李公首以著作佐郎郑鉴为对,上默然,顾王公曰:「如何」?
对:「以臣愚见,非秘书郎吕祖谦不可」。
上以首肯之,曰:「卿可即宣谕朕意,且令专取有益治道者」。
王公退如上旨,召太史宣谕。
太史承命不辞,即关秘书集库所藏,及因昔所记忆,访求于外。
所得文集凡八百家,搜检编集,手不停披,至次年十月书乃克成。
未及上而属疾。
上闻之,一日因王公奏事,问曰:「闻吕某得末疾,朕固忧其太肥。
向令其编《文海》,今已成否」?
王公对曰:「吕某虽病,此书编类极精,缮写将毕,方欲缴进,适值有疾,故未果」。
上甚喜,曰:「朕欲见诸臣奏议,庶有益于治道。
卿可谕令进来」。
王公即使其从具宣圣谕,久之乃以其书缴申三省投进。
书既奏御,上复谕辅臣曰:「朕尝观其奏议,甚有益治道,当与恩数。
又闻其因此成病,朕当从内府厚锡之」。
已而降旨:「吕某编类《文海》,采摭精详,与除直秘阁」。
又宣赐银绢三百疋两。
中书舍人陈骙再上缴章,上皆留中不行,寻罢去。
既而赐名《皇朝文》,且令周公必大为之序,下国子监板行。
有媢者密奏云:「《文》所取之诗,多言田里疾苦之事,是乃借旧作以刺今。
又所载章疏,皆指祖宗过举,尤非所宜」。
于是上亦以为邹浩《谏立刘后疏》语讦,别命他官有所修定,而锓板之议遂寝太史之取邹公谏疏非他,昔邹公抗疏之后即遭远贬,其后还朝,徽宗劳苦之,且问谏草何在,邹公失于缴奏,同辈曰:「祸在此矣。」既而国论复变,蔡京令人伪撰邹公谏草,言既鄙俚,加以狂讦,腾播中外,流闻禁中,徽宗果怒,降诏有「奸人造言」之语。邹公遂再贬,太史得其初疏,故特载之。)
太史以病归里,深知前日纷纷之由,遂绝口不道《文鉴》事,门人亦不敢请。
故其去取之意,世罕知者。
周益公既被旨作序,序成书来以封示太史太史一读,命子弟藏之。
盖其编次之曲折,益公亦未必知也。
今间得于传闻,以为太史尝云:「国初文人尚少,故所取稍宽。
仁庙以后,文士辈出,故所取稍严。
如欧阳公、司马公、苏内翰黄门诸公之文,俱自成一家,以文传世,今姑择其尤者,以备篇帙。
或其人有闻于时,而其文不为后进所诵习,如李公择、孙莘老、李泰伯之类,亦搜求其文,以存其姓氏,使不湮没。
或其尝仕于朝,不为清议所予,而其文自亦有可观,如吕惠卿之类,亦取其不悖于理者,而不以人废言。
又尝谓本朝文士,比之唐人,正少韩退之、杜子美。
柳子厚、李太白则可与追逐者,如周美成汴都赋》亦未能侈国家之盛,止是别无作者,不得已而取之。
若断自渡江以前,盖以其年之已远,议论之已定,而无去取之嫌也」。
其大略若此。
太史既病,南轩以书与晦翁,以为编次《文》无补治道,何益后学?
晦翁晚岁尝语学者,以为「此书编次篇篇有意。
每卷卷首必取一大文字作压卷,如赋则取《五凤楼赋》之类。
其所载奏议,皆系一代政治之大节,祖宗二百年规模与后来中变之意思,尽在其间。
读者着眼便见,盖非《经济录》之比也(《经济录》,赵公丞相编次。赵丞相谓《文》所取之略,故复编次此书。)」。
南轩未见其成书,而朱公则尝深观之耶?
临江刘公清之又以为此即删《诗》定《书》,官使众材之意,盖亦善观此书者。
故备列之,以俟知者相与审订焉。
从子乔年谨书。
上宁宗言宫中内批奏 南宋 · 王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二、《宋史》卷四○○《王介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四、《宋元通鉴》卷九一、《金华徵献略》卷七、《金华贤达传》卷五
陛下即位未三月,策免宰相,迁易台谏,悉出内批,非治世事也。
崇宁大观间事出御批,遂成北狩之祸。
杜衍为相,常积内降十数封还。
宰相不敢封纳,台谏不敢弹奏,此岂可久之道?
题吴郎画像歌 明末清初 · 龚鼎孳
 出处:定山堂诗集卷三
二月我来明圣湖延陵正握桐江符。
角巾西还一聚首,楼船夜月闻歌呼。
翩翩英妙称凤雏,小阮之外双秦珠。
中有一人年最少,盘胸绣袄虹霞铺。
金丸玉弝垂杨侧,众中身手人争识。
仰天一笑堕青云,流莺乳燕无颜色。
乍怪蓬蒿掩清昼,千言洒洒移时就。
龙文虎气跃行间,鼓行而前争却走。
是时湖山之客如晨星,吴郎玉节何亭亭。
荀家鳞爪皆五采,韦氏门庭惟一经。
亡何诸客纷纶至,江淮吴越通名字。
斗酒旗亭并十千,画船鼓吹馀三四。
花桨朝开罗带桥,芒鞋晚踏云屏寺。
有时丝竹杂陈前,绛纱南部竞喧阗。
银灯雁柱两行出,金缕一声齐可怜。
吾曹酒行如流水,吴郎于中游戏耳。
笑谈作使邯郸儿,所誉欣然骂亦喜。
塞胸奇气聊尔为,磊砢历落从兹始。
两月以前橐笔战诸郎,裒然郡邑推前行。
一斑两斑惊豹见,异时风起雾涌万里之足安可当。
秋风记昔明光殿,尊公初领凌云荐。
锦鞭日醉曲江头,钤索伫翻红药院。
青霜紫陌行骐驎,天街露尽珠帘面。
甲申之春不可说,枉矢飞天阊阖折。
铜龙月冷未央宫千门万户挥清血。
至今海内多遗老,尊公与我交长好。
鸊鹈出匣会有期,折腰肯逐风尘道。
吴郎吴郎,酒酣拔剑为君舞,君家先世相君吾举主。
赐书尚满邺侯,佩刀再耀三公府。
不然上书指佞真男儿,批鳞蹈尾甘如饴。
万仞之冈立威凤,豺狼惕息雷霆驰。
朱云槛与郑公笏,君其接武清门规。
不信试看图中之貌有如此,王谢家儿乌衣紫囊安足拟。
论天灾疏 南宋 · 王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二、《宋史》卷四○○《王介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一○、《金华先民传》卷三
罗日愿纠合为变,谓下人谋上。
敌脩好增币而犹觖望,谓戎马内侵。
内批数出,谓左右干政。
谏官无故出省,谓小人间君子。
皆谓之僭,一僭也已足以致天变,况兼而有之哉!
宰相职在燮理阴阳,而不雨久,于汉法当策免。
乞令弥远终丧,择公正无私者置左右,引王吕蔡秦之覆辙为戒。
按:《宋集英殿修撰王公墓志铭》引。
贵池县赵簿启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三、《梅岩文集》卷八
西昌主簿之餐,花满松庭;
秋浦少府之树,瓜香戍。
行矣执弓刀而徼逻,庶乎裨符檄之勿稽。
联事为荣,通名为谨。
惟君世绵石,家住霞城。
神尧子一十八人,时维帝胄;
天台山万八千丈,钟此地灵。
温然白璧之无瑕,直若朱弦而不挠。
高第既同于唐,擢进士科
清官盍比于汉刘,望天禄阁
尚烦麟族,以重鸾栖。
簿领有是人,其愿为金濑徘徊之地;
贵池壮哉县,恐难留玉林潇洒之贤。
高士且不屑之,大贤岂久郁者。
證以我朝典故,张商英通州而擢寺丞
参之前代姓家,赵宗儒陆浑而登宰相
况为龙种,式傒凤泥。
次焱趑趄嗫嚅而拙有馀,牢漉仃儜而贫愈甚。
熊丸教切,粗识一丁;
乌哺恩深,妄谋三釜。
我固倖牛溲马勃之见取,人或笑獐头鼠目而求封。
母线儿衣,得与圜桥之冠带;
君恩御墨,遂抛利市之襕衫。
乃以东鲁之儒,而作南昌之尉。
将营甘旨,岂较酸寒。
切庇管辖之司,庶安巡捕之职。
习凿齿,悔三十年之徒劳,荆州,虽万户侯而不愿。
同僚幸甚,临楮跃然。
谨奉启事,专人捧诣。
乞勿令言事官去国奏 南宋 · 王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二、《宋史》卷四○○《王介传》、《金华先民传》卷三、《金华贤达传》卷五
陛下更化三年,而言事官去者五人:倪思、傅伯成既去,其后蔡幼学、邹应龙相继而出,今许奕复蹈前辙。
此五臣者,四为给事,一为谏大夫,两年之间,尽听其去。
或谓此皆宰相意,自古未有大臣因给舍论事而去之者,是大臣误陛下也,将恐成孤立之势。
䂬溪诗话跋乾道五年七月 宋 · 黄廓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五七、《䂬溪诗话》附录
志以言而章,言以文而远,文以叙而传,叙以德而久。
古太史氏职采民谣,缉为歌诗,以献于王,王以知其才而见其志,于是乎伸之。
及古道废阙,英才埋没,往往托之著述比兴以自见者多矣,然非得当世闻人表而出之,则亦无以取信于后世。
先君子平生以直道行己,动与物忤,志不获骋,终老林下,遗文颇富,未克流于世,而遭䂬子之火,独《诗话》十卷仅存。
大丞相陈公妙年,以文章先多士,为天子名宰,望重德隆,不轻许可。
载览遗藁,叹惜不遇,慨然以盛文序于首,正声劲气,端庄典雅,遂使积年暧昧,一旦光明,相与传久,可谓立言而不朽者。
次年七月甲子,廓敬书于后,以示子孙,无忘盛德焉。
贵池县于丞札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三、《梅岩文集》卷八
伏以四障日,千输风,惟君仰佐凫仙,平立鹜吏,政一简静,神百撝呵,台候动止万福。
某惟少府之于赞府也,分焉有严,则书焉不敢不敬。
夭剡藤以为贽,告齐瓜之已香,照以岩电,幸矣。
次焱尝学《月令》矣,「日长至,阴阳争」,谓阳盛而阴遇也。
君子扶阳抑阴,则何以哉。
敢再拜告于饔人曰,薄滋味所以抑阴;
又加拜告于御人曰,处高明所以扶阳
佥书文檄之暇,幸留意焉。
次焱曼倩传,未尝不慨想高门之盛,而丞相御史驷马高车,赫然照耀人耳目,阴德之报未艾,其子孙虽去之百世,宜必有兴者。
索之当今,蔓衍于湖。
尝欲登青山寻谢公宅,陟白纻窥桓公井,退而访西平侯之故家,庶几文献之足徵也。
筮仕尉督,乃发矞云,匪伊当拜瞻光霁于松厅下矣,临楮精爽飞越
次焱仰惟天门龙山铁瓮、石头,姑孰一伟观,往往流峙,不能秘其奇,则必磅礴郁种,钟为巨人,而长吏实当其会。
人物九苞凤,问学五总龟,十八学士登瀛洲,祖风故无恙也,何蓄之厚而取之廉耶?
肯为花县作《师说》,复来蓝田读《璧记》,何州县徒劳,而屑屑为之耶?
圣朝收外府,皆是九天除,四辈趣召,幸勿曰子姑去,予方有公事。
次焱闻之,尉为贱官,故位卑而难展布;
又为𦂳官,故责重易于旷败。
傥非长吏庇之万间,何以令始而善后?
次焱天赋甚拙,鬼笑其穷。
慈亲熊丸教育,眼粗识丁。
猥以六馆诸生奉常第,尘埃捶楚,非吾志也,顾欲为毛义之喜耳。
然而贵池地大人稠,徼巡匪易,儒腐初筮,凛乎负蚊。
退惟丞贰一邑,无所不当问,宽辔策以来之,宏陂量以容之,庶乎免矣。
参觌有日,此祷其真。
某恭想暇日吟哦,与松风除水相清越,食烟火语,不当唐突其间,然骈俪通名,礼也,嗫嚅遣,惠徼宽掷。
某遥望方壶、员峤,隔弱水之万里,福英禄萃,天畀安愈,何问之敢。
借有沿途驱役,敢问其目。
挽曾(傅校作曹)安人 宋 · 王庭圭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令仪早出闺中秀,少日来归丞相家。
能以功名勉夫子,忍看旌旐起悲笳。
锦囊篆字金装出(四库本、傅校作轴),玉佩鸣裾帔有霞。
赠典有加儿亦贵,诰黄新墨字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