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岳璘帖穆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畏兀儿人
成吉思汗征讨,多战功。
训导诸王子以孝弟敦睦、仁厚不杀为先。
窝阔台汗时选充大断事官,出镇顺天等路,宽征徭,州郡清宁
卒年六十七。
元定宗南宋 1206 — 1248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贵由 定宗 简平皇帝 1246年—1248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6—1248 【介绍】: 即贵由
元太宗长子。
尝从诸王攻金、西征。
乃马真后五年,由诸王推为大汗。
即位后,杀乃马真后称制时之用事大臣奥都剌合蛮。
在位三年而逝。
高鸣元初 1209 — 12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9—1274 【介绍】: 元真定人字雄飞
少以文学知名。
诸王旭烈兀将西征,闻其贤,遣使召之,陈西征二十余策。
世祖即位,召为翰林学士
侍御史,风纪条章,多其裁定,选任名士,所荐居多。
以敢言为帝所知。
礼部尚书卒。
怯怯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蒙古斡耳那氏。
窝阔台汗时为千户,从诸王塔察儿蒙古军攻荆山,破之。
又从元帅怀都攻襄阳,卒。
元世祖元初 1215 — 12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5—1294 【介绍】: 即忽必烈
元朝皇帝。
拖雷子,宪宗(蒙哥汗)弟。
宪宗元年,奉命总治漠南,开府金莲川。
三年,受关中封地。
同年,进兵云南
次年,灭大理
关中,任用廉希宪许衡等,兴学校。
八年,受命攻鄂州
九年九月,在鄂州宪宗死讯。
十一月,与贾似道约和撤兵北归。
次年三月,在开平府即大汗位,始建年号中统。
使刘秉忠许衡定官制。
时幼弟阿里不哥受漠北、中亚诸王拥护,在和林即位为大汗。
世祖出兵击破之。
中统三年,平定济南李璮之叛,乃罢大藩子弟专兵民权之制。
五年,改元至元,定都燕京,罢蒙古开国以来诸侯世守之制。
至元八年,用刘秉忠议,改国号为大元
十年,破襄樊
十一年,使伯颜领兵灭宋。
十三年,宋降。
十六年,消灭宋朝在南方的残余势力,统一全国。
二十三年,遣使至江南访求人才,大量起用南人。
但北方蒙古诸王海都等相继叛乱,争战多年。
伊儿、钦察等汗国君主与大汗的关系日见疏远。
晚年发动侵略日本安南、爪哇等役,均以失败告终。
至元三十一年正月病卒。
蒙语尊称薛禅皇帝。
札剌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蒙古札剌儿氏。
早年从成吉思汗
蒙哥汗时,奉旨攻高丽,命吉、忽剌出诸王并听其节制,破其连城
遂臣服。
耶律收国奴金末元初 1215 — 12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5—1259 【介绍】: 金元间契丹人
耶律薛阇子。
袭爵,行广宁府路总管军民万户府事,易名石刺,从攻高丽
诸王也苦及扎剌台控制高丽
曾棨明 1372 — 14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2—1432 【介绍】: 江西永丰人字子启号西墅
永乐二年进士
授修撰。
与同年进士二十八人读书文渊阁。
善书法,工文章。
与修《永乐大典》,进少詹事
馆阁中自解缙胡广以后,诸大制作,多出其手。
卒谥襄敏
有《西墅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启永丰人
永乐甲申进士第一,选进学文渊阁,授翰林修撰,历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少詹,赠礼部左侍郎谥襄敏
有巢睫集。
字子启吉安永丰人
永乐甲申第一人及第,授翰林修撰
侍讲侍读学士左春坊大学士,进詹事府少詹事
卒赠礼部侍郎谥襄敏
有《巢睫集》十卷。
(《诗薮》:宣庙好文,海内和豫,虽大手希闻,而名流错出,若曾子启、刘孟熙张静之、李昌棋及闽中诸王辈,皆浸润明风,解脱元习,然才俱不甚宏钜,非国初比。
东里集》:太宗皇帝龙飞第一科进士中,简明秀通敏者二十八人就文渊阁,尽出中秘书,俾进所业,朝暮大官供膳,月给内帑钞为膏火费,盖期之于古人,曾君子启其首也。
后有荐文士于上者,必问得如曾棨否。
子启为文章,如源泉混厚,沛然奔放,一泻千里。
又如园林得春,群芳奋发,组绣烂然,可玩可悦。
赋咏之体必律唐人。
兴之所至,笔不停挥,状写之工,极其天趣,他人不足,己常有馀。
工书法,草书雄放,有晋人风致。
解大绅胡光大后,独步当世。
抑庵集》:曾公为文,思发如涌泉,大篇短章,各极其趣。
诗词尤雄放清丽,出入盛唐诸大家。
精于草书,笔势纵逸,若秋隼奋扬,天骥决骤,不可追蹑。
殿阁词林记》:洪武永乐洪熙宣德四朝,近侍官轮班入直,若本院官则日在馆阁
吴沈刘三吾胡广杨士奇胡俨王英王直辈尝有内直倡和诗。
曾棨东华门内新馆初成入直有作》云:「东华楼观郁岧峣,高阁新成抗碧霄。
秘府图书金作匮,禦沟流水玉为桥。
草分碧色承殷辂,鸟弄歌声和舜《韶》。
当直几番清坐久,隔帘时有禦香飘。
」盖当时车驾常临幸馆阁故也。
) 《井观琐言》:曾子启诗,佳处不减体。
《国雅》:曾少詹该博逸荡,其才长于七言,古遂切直,健捷为工,颇以繁靡为累,故永、成间多效其体。
先辈于肃湣杨文贞诸公互相宗尚,亦一时艺林风气使然也。
其《行路难》、《燉煌》二作,颇不失唐家声。
《艺苑卮言》:曾子如封节度募兵东征,鲜华杂遝,精骑殊少。
上尝召试《天马歌》,援笔立就,佳之,赐宝带。
又因醉遗火,延烧民居,上弗罪也。
后病卒,且气绝,呼酒饮至醉,题曰:「宫詹非小,六十非天。
我以为多,人以为少。
易篑盖棺,此外何求。
白云青山,乐哉斯丘!
」 《明诗选》:阵卧子曰:「学士诗如南金在握,未入丹鼎;又如金羁玉勒,微有蹄齧之恨。
」 田按:洪武中选举人张唯等肄业文华堂。
永乐二年,远道士庶吉士百有十一人。
又选二十五人合一甲三人进学文渊阁,世比之二十八宿,所得人才为多。
肄业文华堂者无甚表见,盖洪武时所选者仅河南山东二省,永乐时则合天下之士,而精其选也。
二十八人者:永丰曾棨吉水周述、用孟简罗汝敬刘子钦泰和杨相王直馀学夔庐陵王训安福彭汝器李时勉宁海章朴星子卢翰、馀鼎丰城熊直永嘉王道海宁沈升馀姚柴广敬金溪王英怀安洪顺武进段民江宁杨勉会稽章敞,晋江惟哲慈溪陈敬宗衡山袁添禄开化吾绅
子启东王西王、南祭酒陈光世、北祭酒李时勉,其表表者也。
子启夫第时,见赏于解大绅,为作《莲竹堂记》,其文章烂漫亦颇似大绅
不甚持择,故遭讥议,然论才人于永乐时,终为轶群之也。)
帖哥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畏兀儿人
宪宗命长诸宗藩之地。
宪宗死,世祖即位
浑都海等附阿里不哥,执之。
破械脱走,入觐世祖,袭父职,掌所部兵攻浑都海等,有功。
又从诸王奥鲁赤破建都,升罗罗斯副都元帅同知宣慰司事。
卒于军。
魏观元末明初 ? — 13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4 【介绍】: 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
元末隐居蒲山。
朱元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
国子祭酒
以老乞归。
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
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
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杞山初名已孙蒲圻人
洪武初,徵授平江州学正,历两浙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进太常卿翰林侍读学士,迁国子祭酒
乞归,复召还,出知苏州府,坐法死。
有蒲山牧唱。
初名已孙字杞山蒲圻人
太祖武昌,聘授平江学正,迁国子助教,再迁浙江佥事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
洪武初,进太常卿,改侍读学士,迁祭酒
坐考礼,谪龙南知县,未至召为礼部主事
出为苏州知府,擢四川参政,复知苏州府事,坐法死。
有《蒲山牧唱》四卷。
田按:《列朝诗集》称:「𣏌山为起居注,进太常卿翰林侍读学士,侍皇太子诸王授经,迁国子祭酒,年六十有六矣。
以衰耄乞归,赐参政俸,优赡于家。
既行,复召还,与詹同宋濂赐宴奉天门,命各赋诗以记其事。
」考𣏌山授经,在洪武元年,时官起居注
至二年秋,命偕文原吉詹同等十人,分行十道,访求遗才,所举得人,始转太常卿,及考订祀典称旨,改侍读学士
再迁祭酒,当在三年中矣。
其赐宴奉天门也,𣏌山本集诗标题云:「二年十一月,和暖如,上游上苑,召侍臣危素宋濂詹同吴琳等,赐宴奉天门东紫阁,命等各赋一诗,以纪今日之乐。
宋景濂《应制冬日诗序》云:「洪武二年冬十一月,上御外朝,召翰林学士侍讲学士侍读学士起居注等列坐左右,大官进馔。
赐黄封酒。
上亲禦翰墨赋诗,命各以诗进。
」据此则赐宴赋诗时。
𣏌山仅官起居注,安得序次于官太常侍读祭酒后耶?
何乔远名山藏》云:「𣏌山坐考祀孔子礼,谪知县,召还为礼部主事
赐燕奉天门,上曰:『前日逐卿去,今日与卿饮,何乐如之!
』」此或谪龙南召归时,别有赐宴事,而诸家纪载,牵合为一,躇驳如此,馀详考而正之。
𣏌山五古质悫有味,近体亦多佳联,如「青虫悬丝不到地,黄鸟蹴花时近人」,「一苇载云归晚溆,百花吹雨入春流」,「竹树睛烟浮楚甸,柳花春雨隔樊城」,「窗前峭壁悬青雨,屋上流泉绕白云」,「松扉近挹桥边翠,花岛平分水上云」,「鸟度春阴归汉甸,江含云影护襄城」,皆可诵也。
𣏌山治迹擅绝一时,徒以修守邸、浚城河,御史张度诬以基兴灭国,泾开锦帆,遂遭惨戮。
高季迪王常宗亦牵连以死。
哀哉!
麦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蒙古彻兀台氏,号答剌罕
袭千户。
从定宗略定钦察阿速、斡鲁思诸国。
宪宗攻宋,皆有功。
世祖即位诸王霍忽叛。
麦里率所部击之,夺其所掠诸部民以还。
寻卒。
桂彦良元末明初 ? — 13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7 【介绍】: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名德号清节,以字行。
元末乡贡进士
曾任包山书院山长、平江路学教授
张士诚方国珍征辟,均不就。
洪武六年应召赴都,授太子正字
太子诸王功臣子弟师。
迁晋王左长史
太祖称为“通儒”。
洪武十八年告归。
有《清节》、《清溪》、《山西》、《拄笏》、《老拙》等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名德称,以字行,慈溪人
洪武初待诏公车授太子正字除晋府右傅长史编修谥敬恪
彦良名德称,以字行,慈溪人
元进士,为包山书院山长,改平江路教授
洪武初,徵授太子正字,寻为晋府右傅,改长史
追赠编修谥敬裕
有《清节》、《清溪》,《春和咏言》、《山西》、《拄笏》、《老拙》、《和陶》、《中都纪行》等集。
高巍明 ? — 14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山西辽州人
尚气节,能文章。
洪武中,由国子生前军都督府左断事
坐事谪戍贵州
惠帝即位,召复官。
朝议诸王上疏请效主父偃推恩策。
燕王朱棣兵起,自请使燕,劝王罢兵,不报。
燕王兵入京师后,自缢死。
高启元末明初 1336 — 13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6—1374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季迪号槎轩
张士诚吴时,隐居吴淞江青丘,自号青丘子
博览群书,工诗,尤精于史,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其诗之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为元明间一大家。
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并受命教授诸王
后擢户部右侍郎,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辞归故里。
苏州知府魏观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词学图录
高启(1336-1374) 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
苏州长洲人
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擢户部侍郎
早年与张羽徐贲等有"北郭十友"之称,后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有《高青丘集》、《扣舷词》。
字季迪姑苏人
洪武时,官侍郎
有缶呜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季迪长洲人
自号青丘子洪武初修元史翰林院国史编修官户部侍郎放还坐罪伏法有缶鸣集
字季迪长洲人
洪武二年,与修《元史》,授翰林编修
寻擢户部侍郎,辞,放还,以魏观事坐法死。
有《凤台》、《吹台》、《江馆》、《青丘》、《胜壬》、《南楼》、《槎轩》、《娄江》、《姑苏杂咏》等集,自选为《缶鸣集》。
景泰中,吴人徐庸汇为《大全集》。
国朝桐乡金檀复搜逸辑注为《青丘集》十八卷。
(《四库总目》: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以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
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实为有力。
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镕变化,自为一家,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为何格,此则天实限之,非过也。
特其摹仿古调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譬之褚临《禊帖》,究非硬黄双钩者比。
故终不与北地、信阳太仓、历下同为后人诟病焉。
都穆《南濠诗话》:韩文公诗曰:「我生之初,月宿南斗。
东坡谓公身生磨蠍宫,而己命亦居是宫。
盖磨蠍即星纪之次而斗宿所躔也。
星家言身命舍是者,多以文显。
以二公观之,名虽重于当世,而遭逢排谤几不自容,盖诚有相类者。
吾乡高季迪为一代诗宗,命亦舍磨蠍,又与坡翁同生丙子
洪武初以作文竟坐腰斩,受祸之惨,又二公之所无者。
吁,亦异矣!
张习四杰集序》:国初,以高、杨、张、徐比唐之四杰,故老言不惟文之似,而其攸终亦不相远。
眉庵盈川,令终如一;太史之毙,同乎宾王;北郭虽不溺海,仅全要领,而非首丘;司丞龙江,又与照邻无异。
噫,亦异矣!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定公尝云: 「范文正高季迪皆出姑苏,两人气象不同,盖于其所赋《卓笔峰》见之。
范云:『笠泽研池小,穹窿架石峨。
仰凭天作纸,写出太平歌。
』高云:『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 田按:季迪诸体并工,天才绝特,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止冠绝一时也。
青田作《二鬼》诗,自负与潜溪并峙天壤,岂知江上有青丘子哉!
季迪青丘子歌》:「青丘了,臒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睛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太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其自负亦复不浅。
史馆后骤擢户部侍郎,以不能理天下财赋力辞。
盖亦有托而逃。
观其京《师寓廨》诗「拙宦危机远」,其志可见矣!
迨夫魏守狱兴,牵连以死。
旧游素交,同声哀悼。
杨孟载:「《鹦鹉》才高竟殒身,思君别我伤神。
每怜四海无知己,顿觉中年少故人。
祀托友生香稻糈,魂归丘陇杜鹃
文章穹壤成何用?
哽咽东风泪满巾。
徐幼文:「昔别会有期,兹别渺无迹。
茫茫堪舆间,飘然竟何适?
旦暮凄以深,形影吊单只。
惟馀瑶华言,和谐重金石。
一读一怆情,老泪屡挥滴。
张来仪:「平生五千卷,宁救此日艰。
」又:「中郎幼女今痴小,遗槁千篇付与谁?
浦长源:「鼓罢瑶琴遂解形,萧萧日影下寒城。
薄田供祭遗妻子,新冢题名望友生。
地下未应消侠气,人间谁肯没诗名。
旧庐重过悲闻笛,欲赋《招魂》竟不成。
」玉碎昆仑,兰焚楚泽,千古才人,同声下泪矣。)
谭翼明 ? — 14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2 【介绍】: 江西大庾人字南宿
洪武十八年进士
龙溪县
以议论时政,涉及诸王,谪戍南宁
建文初复官,官至兵部郎中,与黄子澄练子宁友善。
燕王朱棣京师,赴火而死。
维基
谭翼字南宿江西大庾人
进士
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科三甲第十六名进士
龙溪县,后因观天象谈论时政,谈及诸位亲王,被贬戍边南宁
建文年间恢复官位,升任龙溪知县,后升兵部郎中
在与燕王朱棣部队对战中赴难而亡。
李希颜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山东人,隐居夹谷,一作河南郏人字愚庵
明太祖征为诸王师,规范严峻,诸王有不率教者或击其额。
左春坊右赞善
诸王就藩,即归隐。
朱允炆明 1377 — 140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朱允炆 惠宗 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让皇帝 1398年—1402年
建文 1399年—1402年六月 四年六月明成祖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7—1402 【介绍】: 明朝皇帝。
太祖孙,皇太子朱标子。
洪武二十五年,以父死,被立为皇太孙
三十一年太祖死后即位。
次年改元建文
齐泰黄子澄计削藩。
建文元年,叔燕王朱棣起兵,以“靖难”为名。
四年,燕兵渡江破京师
帝在宫中自焚死,传说谓从地道出走为僧,流浪各地,其说难信。
原无谥,清乾隆时追谥“恭闵惠皇帝”。
朱允炆(1377~?
) 即明朝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1402年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称明惠宗
在位期间颇有作为,史称“建文新政”。
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永乐皇帝)攻破南京朱允炆失去皇位,失踪后下落成谜。
据清初傅维麟所撰《明书· 忠节传》之《程济叶希贤、杨应能传》记载,宣德七年(1432)“五月,师(即朱允炆)至武昌,登黄鹤楼仙枣亭,有‘何年化鹤归’之句”。
释应能伪姓杨氏。
实建文君也太祖之嫡孙懿文太子之长子封皇太孙
讳允炆
生时顶颅颇偏太祖抚之曰半边月儿。
及读书甚聪颖。
一夕懿文太子与侍太祖命咏新月诗。
太子吟云昨日严陵失钓钩。
谁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未得团圆相
也有清遍九洲。
太孙吟云。
谁将玉指甲。
掐作天上痕。
影落江湖里
蛟龙不敢吞太祖览之不悦。
盖未得团圆影落江湖皆非吉兆。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大渐。
乃授以一小箧。
封钥甚密。
戒于急难方开。
是年五月十六日即位。
年二十有三。
明年改元建文
方孝孺翰林侍讲
直文渊阁日讲周官礼。
变更太祖旧制。
于是诸王多不逊服。
乃曲加恩礼。
侍读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议削诸王之权谋者先燕。
侍郎张炳都指挥使谢贵察燕动静。
遂逼燕起靖难师。
南讨黄齐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金川门。
帝纵火焚宫。
太祖遗箧视之。
得杨应能度牒剃刀袈裟缁服。
遂削发自御沟出遁云游四方。
湖湘
云南复闽入广西横州南门寿佛寺
居十五年。
升座演法归者甚众。
所至成大法席。
人不知是帝也。
复往南宁居一萧寺。
衲子云集师为随缘开示。
一众欢然。
久之至思恩州
立于当道值知州出。
从者呵之。
师言。
我是建文皇帝也。
自滇历闽至此。
今老矣。
欲送骸骨归帝乡
巡按御史闻于朝赐号老佛
命驿送至京师
乃赋诗云。
流落江湖四十
归来不觉雪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
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影暗。
昭阳殿里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
野老吞声哭未休。
及至
朝廷未审虚实。
太监吴亮曾经侍膳。
使审之。
师见亮即呼曰。
汝非吴亮耶。
曰不是。
师曰。
我昔御便殿。
曾弃片肉于地。
汝伏地餂食之。
何得忘也。
稽首大恸。
已而取入西内供养。
竟卒于宫中。
 系曰。
建文君既继大统之二。
应与贤佐之臣兢兢格守太祖之成法而补其未逮。
文皇帝亦安于藩邸矣。
乌有靖难兵破金川门哉。
为其一旦误用方黄辈。
讲周官行井田。
变更旧制威逼亲王文皇乌能坐视大宝隳于侏儒而束手待缚耶。
今数百年国家之鼎盛天下之治平者诚赖靖难之一旅耳。
建文事弇山集深言其既罹难必无出家之理。
既出家必无还宫之事。
杨应能牒是冒之也。
斯据国朝典故皇明通载及宪章录思恩志等说录之。
固于僧传是不可缺。
君子详焉。
伪姓杨。
实建文君也。
太祖之嫡孙。
懿文太子之长子。
皇太孙
讳允炆
生时顶颅颇偏。
太祖抚之曰。
半边月儿。
及读书甚聪颖。
一夕懿文太子与侍。
太祖命新月诗。
太子吟云。
昨日严陵失钓钩。
谁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未得团圆相
也有清遍九洲太孙吟云。
谁将玉指甲。
掐破上天痕。
影落江湖里
蛟龙不敢吞。
太祖览之不悦。
盖未得团圆。
影落江湖。
皆非吉兆。
洪武三十一年
太祖大渐。
乃授以小箧。
封钥甚密。
戒于急难方开。
是年五月十六日即位。
年二十有三。
明年改元建文
方孝孺
翰林侍讲
直文渊阁。
日讲周官礼。
变更太祖旧制。
于是诸王多不逊服。
乃曲加恩礼。
侍读太常卿黄子澄
兵部尚书齐泰
议削诸王之权。
谋者先燕。
侍郎张炳
都指挥使谢贵
察燕动静。
遂逼燕起靖难师。
南讨黄齐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
金川门。
帝纵火焚宫。
太祖遗箧视之。
得杨应能度牒。
剃刀。
袈裟缁服。
遂削发。
自御沟出遁。
云游四方。
湖湘云南
复闽。
广西
横州南门寿佛寺
居十五年。
升座演法。
归者甚众。
所至成大法席。
人不知是帝也。
复往南宁
居一萧寺。
衲子云集。
师为随缘开示。
一众欢然。
久之至思恩州
立于当道。
知州出。
从者呵之。
师言我是建文皇帝也。
自滇历闽至此。
今老矣。
欲送骸骨归帝乡巡按御史闻于朝。
赐号老佛
命驿。
送至京师
乃赋诗云。
流落江湖四十
归来不觉雪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
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影暗。
昭阳殿里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
野老吞声哭未休。
及至
朝廷未审虚实。
太监吴亮曾经侍膳。
使审之。
师见亮即呼曰。
汝非吴亮耶。
曰不是。
师曰我昔御便殿曾弃片肉于地。
汝伏地餂食之。
何得忘也。
稽首大恸。
已而取入西内供养。
卒于宫中。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应能姓杨氏,或曰即建文君也,太祖之嫡孙,懿文太子之长子,封皇太孙名允炆,生时顶颅颇偏,太祖抚之曰:“半边月儿。
”及读书甚聪颖,一夕懿文太子与侍太祖,命咏新月诗,太子吟云:“昨日严陵失钓钩,谁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遍九洲。
太孙吟云:“谁将玉指甲,掐作天上痕。
影落江湖里,蛟龙不敢吞。
太祖览之不悦,盖未得团圆,影落江湖皆非吉兆。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大渐,乃授以一小箧对钥甚密,戒于急难方开。
是年五月十六日即位,年二十有三,明年改元建文,召方孝孺翰林侍讲,直文渊阁,日讲周官礼,变更太祖旧制,于是诸王多不逊服,乃曲加恩礼。
侍读太常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议削诸王之权,谋者先燕,命侍郎张炳都指挥使谢贵察燕动静,遂逼燕起靖难师,南讨黄、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破金川门,帝纵火焚宫,启太祖遗箧视之,得杨应能度牒、剃刀、袈裟、缁服,遂削发自御沟出遁,云游四方。
湖湘,历滇闽,复入广西横州南门寿佛寺,居十五年,升座演法,归者甚众,所至成大法席。
复往南宁居一萧寺,衲子云集,能为随缘开示,一众欢然。
久之,至思恩州,立于当道,值知州出,从者呵之,能言:“我是建文皇帝也,自滇历闽至此,今老矣,欲送骸骨归帝乡
巡按御史闻于朝,赐号“老佛”,命驿送至京师
乃赋诗云:“流落江湖四十,归来不觉雪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影暗,昭阳殿里雨声愁。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及至,朝廷未审虚实,以太监吴亮曾经侍膳,使审之。
能见亮即呼曰:“汝非吴亮耶?
”曰:“不是。
”能曰:“我昔御便殿,曾弃片肉于地,汝伏地餂食之,何得忘也。
稽首大恸,已而取入西内供养,竟卒于宫中。
朱多𤏳明 1530 — 16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0—1607 【介绍】: 宗室,字宗良号贞湖
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六世孙。
封镇国中尉
博学好修,与多煃齐名,晚益折节有令誉。
以词赋名,谈艺者称其佳句鸿声亮节。
草书宗孙虔礼,笔法茂密。
其诗初名《石阑馆稿》,王世贞改题为《国香》。
多𤏳字宗良瑞昌恭僖王玄孙,宁献王六世孙。
封镇国中尉
有《国香集》。
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朱宗良《石兰馆稿》气清调爽,神完体舒,用事切而雅,入字峻而稳,运思深而不刻,结法遒而有馀味。
《笔精》:国朝宗藩之诗,宁府为盛。
诸王孙以诗鸣者,多炡、多𤏳其著者也。
多炡绝句清逸。
多熜贵属对精工,如「太室出云来署里,黄河如带挂城头」,「关山晓月趋三辅,鸿雁秋霜度九河」,「路经轩后临戎阪,山接高欢避暑宫」,翩翩尔雅,无纨裤习气。
书史会要》:朱多𤏳以辞赋名,草书宗孙虔礼,笔法茂美。
列朝诗集》:多𤏳博雅好修,与多煃齐名,晚益折节,有令誉。
掖垣荐堪宗正者,于南昌首举宗良。
后病痿,不废吟咏。
鸿声亮节,信朱邸之隽也。
田按:明藩王之工诗者,当以秦简王诚泳为称首。
王孙之工诗者,当以瑞昌中尉多𤏳为称首。
王弇州云:「每得中尉一番诗,辄复一番奇进
才情融美,格意朗畅,朱邸中那复有斯人!
」自非溢美语。
中尉诗初名《石兰馆稿》,弇州题为国秀,又改题国香,见弇州《国香集序。
》)
胤禛清 1678 — 17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8—1735 【介绍】: 即爱新觉罗·
清朝皇帝。
圣祖第四子。
康熙四十八年封雍亲王六十一年十一月嗣位。
次年改元雍正
即位后颁诏训饬各级文武官吏,列举弊端,严令整顿。
借故镇压与之争位的诸弟,胤(允)禵被圈禁,胤(允)祀、胤(允)禟于被废黜后死亡。
舅父隆科多大将军年羹尧原属亲信,也在雍正初年相继得罪。
查嗣庭汪景祺以文字得罪,实遭隆、年二人牵连。
康熙帝所亲信之苏、宁织造李、曹两家亦遭重谴。
甚至浙江士子亦因查、汪两案而暂停乡会试。
又严令诸王不得对所属旗人多派差使,停止宗室诸王兼管旗下事务。
在中央设立军机处。
重用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为重要省份总督
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在大多数省份“摊丁入亩”之法。
对西北方面,讨伐罗卜藏丹津叛乱,击败准部噶尔丹策零之扰。
对外则禁止西洋传教士传教,除在京者外,其余西洋人一律安置澳门
又于雍正五年与俄国订立《布连斯奇界约》及《恰克图界约》,划定中俄中段边界。
十三年八月,病卒。
谥宪皇帝
世宗宪皇帝圣祖仁皇帝第四子。
在位十三年,建元雍正
泰陵
有《御制文集》。
代善明末清初 1583 — 16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3—1648 【介绍】: 清太祖第二子。
屡从攻战。
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为四大贝勒
太祖死,与诸贝勒拥立四贝勒皇太极
后又赞成废除大贝勒国君并坐之旧制。
封和硕礼亲王
皇太极死后,与诸王贝勒等拥立皇太极福临,并揭发子硕托、孙阿达礼(萨哈璘子)谋立睿亲王多尔衮,处以死刑。
康熙间追谥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