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魏晋
郑阿春东晋 ? — 3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6 【介绍】: 东晋河南荥阳人
世为冠族。
少孤,先适渤海田氏而寡。
依舅吴氏。
琅邪王司马睿(元帝)为丞相时纳之,有宠,生琅邪悼王简文帝
元帝即位,为夫人,诏太子东海王武陵王皆母事之。
元帝崩,称建平国夫人
孝武帝太元十九年诏尊为简文太后
竺法崇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七 摄念科
不知何许人。
性敏慧。
律学
尤长于法华。
湘州麓山
山精化为好女子。
来求授戒。
舍所居为寺。
以奉之。
后还剡之岘山
茅茨涧饮。
学者凑焉。
鲁国孔淳之
每盘游信宿不去。
神思颀豁。
叹曰。
𥾝想尘外三十年矣。
恨相得之晚。
注法华义四卷。
殁于山中。
竺法乘
未详何人。
少入道以戒节见称。
加又敏而好学。
笃志经记而尤长法华一教。
尝游湘州麓山
山精化为夫人。
诣崇请戒。
舍所住山以为寺。
崇居之少时。
化洽湘土。
后还剡之岘山
茅庵涧饮取欣禅慧。
东瓯学者竞往凑焉。
与隐士鲁国孔淳之相遇。
每盘游极日。
辄信宿妄归。
披袊顿契。
自以为得意之交也。
崇乃叹曰。
缅想人外三十馀年。
倾盖于兹不觉老之将至
淳之别游。
崇咏曰。
皓然之气犹在心目。
山林之士往而不反。
其若人之谓乎。
崇后卒于山中。
著法华义疏四卷云。
时剡东仰山复有释道宝者。
本姓王
琅琊人
丞相道之弟。
弱年信悟避世辞荣。
亲旧谏止莫之能制。
香汤澡浴将就下发。
乃咏曰。
安知万里水。
初发滥觞时。
后以学行显焉。
孔愉东晋 268 — 3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68—342 【介绍】: 东晋会稽山阴人字敬康
晋惠帝末避乱新安山,改姓孙
怀帝永嘉中司马睿命为参军
悯帝建兴初,始应召参丞相军事。
以讨华轶功,封馀不亭侯
累迁吴兴太守,还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太常
苏峻反,朝服守宗庙。
累迁左仆射
因批评朝政,为王导所衔。
出为会稽内史。
修复旧陂,溉田二百余顷。
全晋文
字敬康会稽山阴人吴平迁洛,后还乡,建兴初年五十,始应元帝召为丞相掾,仍除驸马都尉,参丞相军事,以讨华轶功封馀不亭侯建武初长兼中书郎大兴中出为司徒左长史,累迁吴兴太守明帝时御史中丞,迁侍中成帝时太常,徙尚书,转尚书右仆射,领东海王师,迁左仆射,后为尚书仆射
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复徙领军将军,加金紫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出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致仕,咸康八年卒,年七十五,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日贞
钟雅东晋 ? — 3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9 【介绍】: 东晋颍川长社人字彦胄
晋元帝以为丞相记室参军
大将军王敦请为从事中郎,补宣城内史。
广德县人周记为钱凤起兵攻讨平之,迁御史中丞
刚直严整,百僚惮之。
苏峻叛,与刘超侍卫成帝
成帝咸和三年迁石头流涕步从,寻为党所害。
全晋文
字彦胄颍川长社人魏太傅繇弟仲常之曾孙。
汝阳,徵著作佐郎
东海王越请为参军,迁尚书郎,避乱江东
元帝丞相,引为记室参军,迁临淮内史振威将军,徵拜散骑侍郎,转尚书右丞,又转北军中候。
王敦请为从事中郎,补宣城内史。
明帝时加广武将军,徵拜尚书左丞
成帝即位,迁御史中丞,拜骁骑将军侍中
苏峻反,从驾石头遇害,追赠光禄勋
桓彝东晋 276 — 3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6—328 【介绍】: 东晋谯国龙亢人字茂伦
少孤贫。
起家州主簿,迁尚书吏部郎。
明帝将伐王敦,拜为散骑常侍,参与密谋。
平,封万宁县男,出为宣城内史,有惠政。
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
次年起兵赴难,屯泾县
将韩晃来攻,固守经年,城陷,力战而死。
全晋文
字茂伦谯国龙亢人,汉五更荣之九世孙,惠帝时为州主簿,拜骑都尉元帝为安东将军,版行逡遒,寻辟丞相中兵属,及即位,累迁中书郎尚书吏部郎,明帝时散骑常侍封万宁县男,补宣城内史,成帝初死苏峻之乱,追赠廷尉谥曰简咸安中改赠太常
晋元帝东晋 276 — 32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睿 元帝 318年—322年
建武 317年三月—318年三月
大兴 318年三月—321年 或作太兴
永昌 322年—323年二月 闰十月晋明帝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6—322 【介绍】: 即司马睿
东晋皇帝,字景文
司马懿曾孙。
袭封琅邪王
惠帝元康二年,拜员外散骑常侍
怀帝永嘉元年,任平东将军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
悯帝即位,加左丞相,进丞相大都督中外军事。
刘曜长安,憨死,西晋亡。
乃即位于建康,史称东晋
时中原大乱,偏安江东
永昌元年大将军王敦以讨刘隗刁协为名,起兵于武昌,攻至石头城
挟制朝政,忧愤而卒。
在位六年。
庙号中宗
全晋文·卷八
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惠帝之从弟。
元康二年袭父觐爵琅邪王
太安中平东将军,镇下邳迁安将军
永嘉初建邺,加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建兴初右丞相,进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承制
建兴五年三月晋王位,改元建武
明年三月皇帝位,改元二:太兴永昌
在位五年,谥曰元皇帝庙号中宗
戴邈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广陵人字望之
戴渊弟。
少好学。
精《史》《》。
弱冠举秀才
太子洗马,出补西阳内史。
晋怀帝永嘉中,为司马睿丞相军咨祭酒
上疏请修礼学。
东晋,为丹阳尹。
王敦反,兄遇害,坐免官。
诛,拜尚书仆射
卒谥穆
全晋文
字望之广陵人骠骑将军渊弟。
惠帝时秀才,迁太子洗马,出补西阳内史。
永嘉中元帝版行邵陵内史丞相军咨祭酒建武初出为征南军司,加散骑常侍大兴中刘隗为肜阳尹,永昌初左将军大宁中尚书仆射,卒赠卫将军谥曰穆
有集五卷。
刘隗东晋 273 — 3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3—333 【介绍】: 东晋彭城人字大连
起家秘书郎
南渡后,为丞相司直
不畏强御,多所奏弹。
元帝太兴初,迁丹阳尹。
刁协并为元帝所重。
拜镇北将军都督、幽、平四州军事,镇泗口。
王敦所忌。
明帝永昌初以讨为名起兵,战败奔石勒封列侯,官丞相左长史
成帝咸和八年石虎长安时,战死。
全晋文
字大连彭城人
起家秘书郎,迁冠军将军彭城内史。
元帝江左,以为从事中郎,随府迁丞相司直
晋国建,拜御史中丞
大兴初侍中,赐爵都乡侯,出为丹阳尹,寻迁镇北将军都督、幽、平四州军事,假节,加散骑常侍,镇泗口。
王敦内逼,奔石勒,为从事中郎太子太傅
有集二卷。
庾琛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颍川鄢陵人字子美
明帝皇后庾文君父。
怀帝永嘉初为建威将军
过江后为会稽太守,后为丞相军咨祭酒
卒于官。
王廙东晋 274 — 3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4—322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世将
王导从弟。
少能属文,工书画,善音乐、射御、博弈诸伎。
太傅掾,转参军封武陵县侯
曾任濮阳太守
司马睿(元帝)镇江左郡过江,以为司马。
预讨周馥杜韬,迁冠军将军
元帝即位,代陶侃荆州刺史
陶侃部将所袭,又为杜曾所败。
及至荆州,大行诛戮将佐,大失荆州人望。
入为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迁左卫将军
后助王敦反,以为平南将军荆州刺史,寻病卒。
全晋文·卷二十
字世将,导从弟。
惠帝时太傅掾,转参军,从迎大驾,封武陵县侯,拜尚书郎,出为濮阳太守
元帝江东,以为司马,历庐江鄱阳郡太守,除冠军将军,镇石头,领丞相军咨祭酒,出为宁远将军荆州刺史
及即位,徵为辅国将军,加散骑常侍,寻拜征虏将军
左卫将军王敦以为平南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剌史。
卒赠侍中骠骑将军谥曰康
有集三十四卷。
陆玩东晋 278 — 3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8—342 【介绍】: 东晋吴郡吴人字士瑶
陆晔弟。
初为丞相参军
后王敦逼为长史
敦平,温峤上表申理,得不坐。
累迁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
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与兄俱守宫城
次年迁帝于石头城,使怀德匡术守苑城。
乃潜说匡术归顺。
平,转尚书令
诱纳后进,谦若布衣。
卒谥康
全晋文·卷八十一
字士瑶,喜弟英之第二子。
元帝江左,引为丞相参军,累加奋武将军,后为王敦长史
平,拜侍中,迁吏部尚书,转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
咸和中封兴平伯,转尚书令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迁侍中司空
卒赠太尉谥曰康
王导东晋 276 — 3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6—339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茂弘
袭爵即丘子。
东阁祭酒
司马睿(元帝)为琅邪王时,迁安东司马。
参预军谋密策。
移镇建康
洛阳倾覆,联合南北士族拥称帝。
丞相
号为“仲父”。
后堂兄王敦握重兵,镇长江上游,族人多居要职,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明帝立,受遗诏辅政。
司徒封始兴郡公
成帝即位,与庾亮共辅幼主。
成帝咸和二年苏峻反,晋师败绩,入宫侍
,未加害。
平,官至丞相
卒谥文献
全晋文·卷十九
字茂弘,敦从弟,袭祖览爵即丘子。
元康末司空刘寔引为东阁祭酒,寻参东海王越军事。
元帝下邳,请为安东司马。
永嘉末丹阳太守,加辅国将军,寻拜宁远将军
振威将军悯帝即位,徵为吏部郎,不就。
晋国建,以为丞相军咨祭酒,拜右将军扬州刺史,监江南诸军事,迁骠骑将军,加散骑常侍,领中书监录尚书事。
及称尊号,进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进侍中司空假节,领中书监,寻代贺循太子太傅,加尚书令
明帝即位,迁司徒封始兴郡公,进太保
成帝时太傅丞相
咸和五年卒,年六十四,谥曰文献
有集十一卷。
羊曼东晋 274 — 3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4—328 【介绍】: 东晋泰山南城人字祖延
羊祜从孙。
少知名,避难渡江。
元帝命为镇东参军,转丞相主簿,委以机密
性旷达,嗜酒,与阮放郗鉴等并称兖州八伯
寻为王敦右长史。
不臣,终日酣醉,讽议而已。
败,为丹杨尹
成帝咸和三年苏峻反,加前将军,率众拒之,兵败被杀。
王棱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文子
王导从弟。
少历清官。
晋元帝时丞相从事中郎
王导以其有政才,出为豫章太守,加广武将军
王敦有不臣之心,日夕谏诤,为使人所害。
司马颖西晋 279 — 30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司马颖 成都王 289年—304年 晋武帝司马炎第十九子。太康十年(289年)十一月封成都王,以广汉、犍为、汶山三郡为成都国的支郡,食邑十万户。永安元年(304年)三月立为皇太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79—306 【介绍】: 西晋河内温人字章度
晋武帝子。
封成都王
镇邺。
晋惠帝立,八王乱起,赵王司马伦篡位,齐主司马囧起兵讨灭赵王伦
长沙王乂齐王囧又与河间王司马颙
东海王司马越
皇太弟司马遥制朝政。
永兴初,挟
安北将军王浚于邺,败之。
长安河间王颙专政,废归藩。
东海王越起兵迎还洛,复拜镇军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统兵迎战东海王越,战败奔河北,被杀。
全晋文·卷十七
字章度武帝第十六子。
案:《世说·言语篇》注引《八王故事》作「字叔度」,世祖第十九子。
太康末封成都王,后拜越骑校尉,加散骑常侍
贾谧所忌,出为平北将军、镇邺,转镇北大将军
赵王伦篡位,以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寻举义兵,以匡复功进位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加太子太傅
齐王囧诛,悬执朝政,寻与河间王颙举兵内逼拜丞相,又废太子,拜皇太弟
永兴初,败王师于荡阴,寻为河间王颙所废,复拜镇军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范阳王虓幽之,缢死。)
蔡谟东晋 281 — 3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1—356 【介绍】: 东晋陈留考城人字道明
初为东中郎将司马绍参军
苏峻有功,封济阳男
成帝咸康五年太尉郗鉴卒,拜为征北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领徐州刺史
统兵七千,防守有谋略。
康帝时,迁侍中司徒,固让。
穆帝时遣使征使者十余反不至。
公卿以其傲,奏免为庶人。
闭门教授子弟。
复受命为光禄大夫
撰《汉书集解》,汇集应劭以来诸家注解,已佚。
卒谥文穆
全晋文
字道明,充子。
避乱渡江,明帝为东中郎将,引为参军
元帝丞相,又辟为掾,转参军,累迁中书侍郎义兴太守大将军王敦从事中郎司徒左长史,代庾冰吴国内史,入为侍中,迁五兵尚书,领琅邪王师,转掌吏部苏峻平,赐爵济阳男,迁太常,领秘书监,出为太尉郗监军司,加侍中,寻拜征北将军,领徐州刺史穆帝时征为左光禄大夫
司徒,代殷浩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迁侍中司徒,固让,免为庶人。
寻拜光禄大夫永和十二年卒,年七十六。
谥曰文穆
有《丧服谱》一卷,集四十三卷。
张闿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丹阳人字敬绪
初为安东参军
历官给事黄门侍郎,领本郡大中正
晋元帝即位,出补晋陵内史
所部四县以旱失田,乃造塘溉田,每岁丰稔,但以擅兴造免官。
寻起大司农
苏峻之乱,与王导俱入宫侍卫,至晋陵聚众讨
事平,封宜阳伯,官至廷尉金紫光禄大夫
年六十四卒。
全晋文
字敬绪丹阳人吴将军昭之曾孙。
元帝江左,引为安东将军丞相从事中郎
晋王,拜给事黄门侍郎,赐爵丹阳县,迁侍中
太兴初出为晋陵内史,免,起为大司农
咸和初尚书,以讨苏峻功加散骑常侍,赐爵宜阳伯,迁廷尉,拜金紫光禄大夫
有集二卷。
丁潭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会稽山阴人字世康
初为郡功曹,察孝廉,除郎中
晋元帝时驸马都尉尚书祠部郎太兴三年,转中书郎,出为广武将军东阳太守,以清洁见称。
成帝立,为侍中
咸和三年苏峻作乱,帝被迁于石头城随侍帝侧。
平,以功封永安伯,累迁左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本国大中正,加散骑常侍
康帝立,以光禄大夫致仕。
谥简
全晋文
字世康会稽山阴人,为郡功曹,察孝廉元帝以为丞相西阁祭酒,及践阼,拜驸马都尉奉朝请尚书祠部郎,为琅邪王郎中令,迁王导骠骑司马,转中书郎,出为广武将军东阳太守成帝即位,以为散骑常侍侍中,赐爵永安伯,迁大尚书,徙廷尉,累迁左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本国大中正康帝初以光禄大夫致仕,卒年八十,赠侍中谥曰简
颜含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琅邪莘人字弘都
以孝友闻。
不就本州辟举。
东海王司马越以为太傅参军
南渡,晋元帝命为上虞,历迁东阳太守黄门侍郎大司农
预讨苏峻有功,封西平县侯,拜吴郡太守
光禄勋逊位。
年九十三卒。
谥靖
全晋文
字弘都琅邪华人。
惠帝时太傅东海王越以为参军,出补闿阳令。
元帝下邳,复为参军;及渡江,以为上虞,转王国郎中丞相东阁祭酒,出为东阳太守,补太子中庶子
明帝时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历散骑常侍大司农
成帝时豫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除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迁右光禄大夫光禄勋
以年老致仕,后二十馀年卒,年九十三,谥曰靖
葛洪东晋 284 — 3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284—364 【介绍】: 东晋丹阳句容人字稚川自号抱朴子
少贫好学。
博览典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
师事郑隐、鲍玄,并得其法。
惠帝太安中,以破石冰功,拜伏波将军
后还乡里,赐爵关内侯
东晋,闻交阯出丹砂,求为句漏令,迁广州,止罗浮山炼丹,积年而卒。
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神仙传》、《集异传》等。
全粤诗·卷二
葛洪(二八四 — 三六四)字稚川
原籍丹阳句容
少时好学,家贫,乃自采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
性木讷寡欲,而好寻究书义,尤好神仙导养之法。
从祖玄,吴时方士,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就隐学,悉得其法。
后师事南海太守鲍靓以女妻之,复传业。
晋惠帝太安中石冰作乱,吴兴太守顾秘为将兵都尉,讨破之,迁伏波将军
见天下已乱,乃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
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始还乡里。
元帝丞相,辟为掾。
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
成帝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
交趾出丹,坚求为句漏令,将子侄俱行。
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遂止罗浮山炼丹。
表补东官太守,又辞不就。
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
卒年八十一。
晋书》卷七二、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四、清宋广业康熙五十六年刊《罗浮山志会编》卷四有传。
诗五首。
全晋文
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吴方士玄从孙。
惠帝时吴兴太守顾秘檄为将兵都尉,迁伏波将军,后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遇害还乡。
元帝丞相,辟为掾,以功赐爵关内侯
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
固辞,求为句漏令刺史邓岳表为东官太守,又辞不就。
卒年八十一。
有《丧服变除》一卷,《抱朴子·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五十一卷,《神仙传》十卷,《肘后方》六卷,《神仙服食药方》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