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清朝
杨秉璋
维基
杨秉璋字礼南安徽怀宁(今安徽省安庆市)进士出身
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进士,改庶吉士
同治三年,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
同治三年,担任四川学政
宜绶
维基
宜绶字少耕满洲镶红旗人咸丰戊午举人同治壬戌进士
历任翰林院编修同治三年任甲子科顺天乡试同考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
尤其擅长书法。
汤若望明末清初 1591 — 16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66 【介绍】: 日耳曼人,原名约翰亚当沙耳,字道未
明万历末澳门传天主教。
崇祯三年北京,以徐光启荐,官翰林,修正历法,铸造大炮。
清顺治元年,掌钦天监事,始用新法授时。
康熙初,为杨光先等排击下狱,旋得释。
有《历法西传》、《新法表异》。
付德
维基
付德,一作富德字隈瞻,吴扎拉氏,满洲正蓝旗人
雍正己酉拔贡,己酉举人庚戌进士
历任翰林院侍读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上书房行走、提督山东学政镶蓝旗满洲副都统盛京户部侍郎、诰授光禄大夫
族亲克金布,嘉庆辛未翻译进士
吴履泰
吴履泰字茹原侯官人
雍正庚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
有《少箬诗稿》。
清诗别裁集
字茹原福建晋江人
雍正庚戌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
○我师立言致行,一归诚实,初谒见时,问以持己立朝之道,曰:“端本原,无私心而已。
”即此训言,终身行之不尽者也。
读韵语二章,可以想见想为人。
杨秀
维基
杨秀字抡升号素庵顺天府固安县(今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人。
清朝翰林
同进士出身
俞樾清末 1821 — 19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1907 【介绍】: 浙江德清人字荫甫号曲园
道光三十年进士
编修
河南学政
未几罢归。
主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等书院,在杭州诂经精舍最久,达三十一年,寓苏州,所居名春在园。
治经学以高邮王氏父子为宗。
自云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
成《群经平议》、《子平》、《古书疑义举例》三书。
其余著述尚多,有《春在堂随笔》、《香室丛钞》、《诂经精舍自课文》、《宾萌集》、《春在堂诗编》等。
为一代大师,声名远及日本
俞樾字荫甫号曲园德清人
道光庚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有《春在堂诗编》。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道光三十七年进士,授编修
浙江德清人
有《春在堂诗编》十五卷。
词学图录
俞樾(1821-1907) 字荫甫一字中山号曲园又号绚岩
浙江德清人
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
编修
外放为河南学政,以事罢官。
苏州,葺曲园,专意著述。
精研经学子学,晚清名儒
亦爱俗文学。
文简洁,诗似袁枚,词平中见奇。
有《春在堂全书》、《春在堂词录》、文言小说集《右台仙馆笔记》、传奇《梓潼传》。
维基
俞樾(1821年12月25日—1907年2月5日)
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末翰林,朴学大师
俞樾四岁时从德清随父母迁居娘家临平姚氏,至三十二岁做官,寓居临平三十年,年轻时曾尝试补遗《临平记》,游览临平山水。
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二甲第19名赐进士出身
当时曾国藩阅卷官俞樾试帖诗的头一句“花落仍在,天时尚艳阳”,得到曾国藩的大加赏识,认为咏落花而无衰瑟之意。
曾经担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咸丰五年(1855年)学政
次年因为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
从此不再出仕。
晚年在杭州诂经精舍讲学,其弟子有王仁俊章炳麟吴昌硕等人。
清光绪元年(1875年)俞樾得友人资助买下苏州一块废地,如曲尺形,他亲自设计,利用弯曲的地形凿池叠石,栽花种竹,建屋30馀楹,取《老子》“曲则全”句意,俞樾将其命名为“曲园”,自号曲园居士
园内有“春在堂”,为俞樾当年以文会友和讲学之处。
除了苏州曲园之外,俞樾杭州西湖孤山西泠印社旁还建有书楼“俞楼”,在家乡浙江德清县南埭村建有一座“四仙桥”。
俞樾在近代日本很受推崇,甚至与李鸿章曾国藩相提并论。
俞陛云光绪二十四年探花,《清史稿》编撰者之一,文学也有很高造诣。
曾孙俞平伯现代学者,红学家。
族人俞恒润、俞恒泽、俞奎垣进士
光绪32年(1906年)秋末俞樾在受当时江苏巡抚陈夔龙所托书写并雕刻《枫桥夜泊》诗碑,现位于南京总统府煦园东长廊南端小亭,及苏州寒山寺
谭钟麟清末 1822 — 19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2—1905 【介绍】: 湖南茶陵人字文卿
咸丰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监察御史陕西浙江巡抚,又总督陕甘、闽浙、两广等省。
在地方能兴利除弊,在陕浚郑白渠,教民种桑养蚕纺织;在浙修海塘,重建文澜阁
对戊戌变法则不以为然。
旋以老乞归。
维基
谭钟麟(1822年—1905年)字文卿原名谭二监湖南茶陵人,清朝末年政治人物。
曾任两广总督,任内镇压了杨衢云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广州起义,下令当时的南海县知县审理陆皓东等革命党人。
谭钟麟咸丰六年(1856年)进士,入翰林院编修
同治年间外放,历任多职。
同治十年(1871年),因左宗棠疏荐,出任陕西布政使,不久代理陕西巡抚
由于他保证了左宗棠进军新疆期间的粮草供应,为平定阿古柏之乱做出了贡献,光绪元年(1875年),实授陕西巡抚一职。
光绪五年(1879年)谭钟麟调任浙江巡抚,在任期间整修了文澜阁,有政绩。
光绪七年(1881年),升任陕甘总督,在任内大力发展农业,使得当地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光绪十四年(1888年)谭钟麟告病辞职,但三年以后即被再次征召入,以尚书衔吏部左侍郎兼署户部左侍郎,管理国库。
光绪十八年(1892年)升任工部尚书,不久调任闽浙总督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调任两广总督
任内禁止了当时在广州流行的一种闱姓赌局;也镇压了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广州起义,下令当时的南海县知县审理陆皓东等革命党人的犯罪事实。
其间并多次上疏反对戊戌变法,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谭钟麟因不满租借新界,以病告归。
光绪31年(1905年)病逝于长沙谥文勤
沈秉成晚清 1823 — 18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3—1895 【介绍】: 浙江归安人字仲复
咸丰六年进士
官至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
广西时,教民蚕桑。
抚皖时,修水利,设经古书院。
喜金石字画,收藏皆精品。
沈秉成字仲复归安人
咸丰丙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安徽巡抚,署两江总督
维基
沈秉成(1823年—1895年)原名秉辉字仲复号听蕉自号耦园主人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进士出身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乡试中举;咸丰六年(1856年),登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咸丰十年,担任会试同考官
咸丰十一年,改山西乡试副考官
同治元年,任翰林院侍讲
同治二年翰林院侍读
此后升任国史馆协修功臣馆纂修日讲起居注官、咸安宫总裁武英殿总纂、文渊阁校理穆宗毅皇帝实录馆纂修
同治三年,改任云南迤东道
同治八年,任江苏常镇通海道
同治十年,任苏松太道
同治十三年,任河南按察使
同治十三年,任四川按察使湖南按察使
后一度归隐苏州,购入涉园,延请画家顾沄在此基础上拓展开辟,筑成耦园
光绪十年,任顺天府府尹
光绪十二年,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刑部左侍郎
光绪十三年,任广西巡抚
光绪十五年,任安徽巡抚
光绪十七年,兼署两江总督
光绪二十一年,任安徽阅兵大臣
俞樾作《安徽巡抚沈公墓志铭》。
林蒲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东莞人字鳌洲
雍正八年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学士
精于经学,兼通天文律吕医卜等学。
尤工书法。
有《鳌洲诗文集》、《读书录》等。
景善晚清 1823 — 1900
维基
景善(1823年—1900年)字子慕号茀亭绥芬马佳氏,满洲正白旗人
被认为是《景善日记》作者,但学术界对此有争论,一部分则人认为是“北京隐士”巴豪斯(又译「白克浩司」)伪造的。
咸丰己未举人同治癸亥进士
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工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等职。
景善庚子事变中殉难,死后赠太子太保衔。
虽则公开说法是景善殉难,但实际上却是景善在犹豫当中,被其不孝且狂热义和团粉丝的长子恩珠借故推到井里,而日后恩珠胆敢露脸,却被联军逮到收留藏有兵器的义和团分子,最终被英军抓捕枪毙。
杨熥
维基
杨熥顺天府固安县(今河北省固安县)人,中国清朝官员。
进士出身
杨熥之父杨之暟,举贤良方正
杨熥雍正七年(1729 年)与兄杨秀、杨熠同中举人乾隆二年(1737年)中式丁巳恩科于敏中榜二甲第十八名进士
历任山东新城海丰长清县知县,后改江南山阳县知县
他任职新城县时,兴修水利,防治水患,政绩卓著,县人立碑纪之。
山东通志》、民国固安县志》皆有传。
杨秀雍正八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
阮有立晚清 1824 — 1886
维基
阮有立(1824年—1886年)字懦夫越南阮朝官员。
乂安省英山清漳县南金总忠勤社(今属乂安省南坛县南忠社忠勤村)人,明命五年(1824年)出生。
嗣德三年(1850年),在庚戌科乡试中考中举人
嗣德十五年(1862年),考中庭试第二甲进士出身,是为该科第一名庭元。
初授永祥知府
嗣德十八年(1865年),嗣德帝召见他询问学术问题,并赏一面金磬。
嗣德十九年(1866年),授山西按察使
三年后,署理工部侍郎,管制翰林院
奉敕撰写南关纪功碑,后充如燕正使
阮有立清朝回来后,任户部参知,充藏书楼事务,董理典例,纂集成编。
后迁兵部参知,充机密院大臣。
阮有立上表请辞,未获允准,不久病故。
年五十一岁。
晋康晚清 1824 — ?
维基
晋康(1824年—?
),字少谷号安舟蔗存柘公古愚,戴佳氏,满洲镶黄旗人进士出身清朝官员。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己酉举人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二甲进士
翰林院散馆后任编修咸丰二年(1852年)翰林院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官至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
三年(1853年)在其父闽浙总督慧成扬州江北大营帮办军务(载《清实录咸丰朝实录》)。
书摹砖塔铭,著《蔗存诗钞》、《寒松草堂试律》一卷(清光绪十五年(1889)丹阳束氏刻本2册)。
作跋于《王文焘旧藏翁树培、江声考释金石泉币杂缀册二种》(曾由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宜振之堂弟继收藏)。
胡世安明末清初 1593 — 16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3 【介绍】: 明末清初四川井研人字处静号菊潭
明崇祯元年进士,官至少詹事
清顺治初降清,授原官,累迁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康熙间秘书院大学士
胡世安字菊潭井研人
明崇祯戍辰进士,官詹事府少詹事
入国朝,官至秘书院大学士,加少师太子太师
有《秀岩集》。
维基
胡世安(1593年—1663年)字处静号菊潭秀岩四川省资州直隶井研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崇祯初年同进士出身
崇祯元年(1628年),登进士,累官詹事府少詹事
明亡后仕顺治元年,仍授詹事府少詹事、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顺治二年任国史院学士
顺治四年,任殿试读卷官
顺治五年任礼部左侍郎
顺治九年,升任礼部尚书
顺治十二年,任太子太保
顺治十四年,任经筵讲官次年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顺治十六年,任少保,兼太子太保
顺治十七年任武殿试读卷官
顺治十八年,任秘书院大学士少师太子太师;同年致仕。
绍祺晚清 1824 — 1888
维基
绍祺(1824年—1888年),马佳氏,字秋皋满洲镶黄旗人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咸丰二年(1852)壬子顺天乡试中举,咸丰六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咸丰九年,任翰林院编修詹事左春坊左中允
后改国子监司业
同治二年,任会试同考官右春坊右庶子日讲起居注官
同治五年,任左春坊左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
同治六年,任詹事府少詹事
同治九年,升任詹事顺天乡试监临
同治十年,任内阁学士
同治十一年,任镶红旗蒙古副都统
同治十二年,署刑部右侍郎
次年刑部左侍郎
光绪元年,兼任正红旗护军统领
光绪三年任泰宁镇总兵、总馆内务府大臣
光绪九年,任察哈尔都统
光绪十二年,任理藩院尚书次年礼部尚书刑部尚书
光绪十四年任正蓝旗蒙古副都统紫禁城骑马
曾师从镶白旗满洲道光二十年(1840年)庚子科进士敬和
王泰偕
江上诗钞
字平三又字景韩号警庵,邑增贡生翰林院体诏,道光十二年生,光绪二十二年卒。
有《青箱诗钞》。
徐树铭晚清 1824 — 1900
徐树铭字寿蘅号澄园长沙人
道光丁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官至工部尚书
有《澄园遗集》。
维基
徐树铭(1824年—1900年)字寿蘅湖南省长沙府长沙县(今属长沙市)人。
清朝后期政治人物、翰林
徐树铭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丁未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咸丰元年(1851年)四川乡试副考官
咸丰二年(1852年)任山学政
中允,累迁内阁学士
咸丰七年(1857年)兵部右侍郎
次年督学福建典试兴、泉。
调停莆田同安吕、黄二氏械斗。
任满后请求归养。
同治五年(1866年),被重新起用,代理礼部左侍郎
次年,督浙江学政,因荐举已遭罢职的俞樾而被追究,谪迁太常寺少卿
光绪元年(1875年),任鸿胪寺卿,因父丧丁忧停职。
守丧结束,授通政司副使
光绪十年(1884年)太常寺卿
任内永定河决口,树铭奉命勘察。
中法战争期间,因海路被阻,上疏请漕粮重新改归河运,敕命直隶总督治南运河。
光绪十二年(1886年),补为左副都御史
光绪十五年(1889年),授工部右侍郎
光绪十七年(1891年),充顺天乡试副考官光绪二十二年(1892年)充经筵讲官次年光绪二十三年(1893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迁左都御史
上疏请行蚕政。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官拜工部尚书
次年,义和团事起,病卒。
清史稿》有传。
常恩晚清 1825 — 1875
维基
常恩(1825年—1875年)字润伯号小澄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
道光甲辰举人庚戌进士
世袭骑都尉,由户部主事历任左春坊左中允右春坊右庶子左春坊左庶子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文渊阁直阁事刑部右侍郎正蓝旗汉军副都统署理正白旗蒙古副都统,赏戴花翎。
咸丰十一年辛酉科、同治元年壬戌顺天乡试同考官同治四年乙丑科会试同考官同治六年丁卯湖北乡试正考官同治十年辛未会试副考官
杨颐清末 1824 — 18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4—1899 【介绍】: 广东茂名人字子异号蓉浦晚号蔗农
同治四年进士
编修
光绪间官至兵部左侍郎
甲午战争时,疏请严惩败将,颇得时誉。
维基
杨颐(1824年—1899年)字子异号蓉浦晚号蔗农广东茂名县(今属高州市)城西广潭村人。
清末政治人物。
杨颐幼孤,九岁通经史,十岁能文,十六岁得学使戴熙赏识,补为生员。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学使李崇阶荐以优贡进京。
咸丰二年(1852年)杨颐中式壬子顺天乡试举人
此后回乡办理团练,抵抗陈金缸反清军队。
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点翰林院庶吉士
同治七年(1868年)散馆,授编修任武英殿总纂、国史馆纂修
历升詹事府左右赞喜、翰林院侍讲侍读
光绪十年(1884年)八月顺天府次年奉天府丞兼学政
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授大理寺少卿
光绪十四年(1888年)提督苏学政
光绪十七年(1891年)任光禄寺卿太常寺卿
次年都察院左都副御史
杨颐任内敢于直言不讳,不畏权贵。
屡次弹劾包括曾国荃李鸿章刘坤一等封疆大吏。
猜测其是因为直言而被调离都察院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任兵部左侍郎
次年兼署工部右侍郎,承修东陵风水围墙,直到慈禧重新接掌此事为止。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兼署工部左侍郎
同年,告假回乡修墓,次年二月病卒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