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唐朝
陆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人字楚臣
陆希声父。
家贫素。
进士及第,累年未授官。
能诗,才调宛丽。
尤长咏物,播于人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楚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作义兴(今江苏宜兴)人,误。
宰相陆希声父。
少贫素,后登进士第,往游幕府,然终未受辟,无所成而卒。
事迹见《金华子》卷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
南唐刘崇远谓其诗虽“不甚高,而才调宛丽”,“题品物类亦绮美”(《金华子》卷上)。
其所作赋鹦鹉、早莺、柳絮、燕子等诗当时即播于人口。
全唐诗》存诗2首。
僧道虔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福州侯官人俗姓刘
石霜印记,化徒于筠州九峰
后住泐潭而终。
吴杨溥时示寂,谥大觉禅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俗姓刘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人。
唐末禅僧
石霜庆诸
筠州九峰世称九峰和尚
后住氻潭宝峰禅院
卒谥大觉禅师
祖堂集》卷九、《景德传灯录》卷一六有传,并存其诗偈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禅师名道虔
刘氏。
福州侯官人也。
容姿开豁明济。
气压丛林。
至霜华。
诸禅师见之。
谓人曰。
此道人从上宗门爪牙也。
殁时。
侍者
众请堂中第一座。
住持。
方议次。
犯众曰。
未可。
须明先师意旨。
乃可耳。
众曰。
先师何意。
曰。
只如道。
古庙香炉。
一条白鍊如何会。
第一座曰。
是明一色边事。
曰。
果不会先师意。
于是第一座者。
起炷香誓曰。
我若会先师意。
香烟灭则我脱去。
不然烟灭不能脱。
言卒而脱去。
拊其背曰。
坐脱立亡不无。
首座会先师意。
即未也。
庐于普会塔之旁。
三年而去。
经行于末山之下。
崇福寺
僧问无间中人。
行什么行。
曰。
畜生行。
曰。
畜生复行什么行。
曰。
无间行。
曰。
此犹是长生路上人。
曰。
汝须知有不共命者。
曰不共什么命。
曰长生气不常。
复曰。
大众还得命么。
欲知命。
流泉是命。
湛寂是身。
千波竞起。
是文殊境界。
一亘晴空。
是普贤床榻。
其次借一句子。
是指月。
于中事是话月。
从上宗门中事。
节度使符信
且如先德。
未建许多名目。
指陈已前。
人约什么体格商量。
这里不假三寸。
试话会看。
不假耳根试采听看。
不假两眼试辨白看。
所以道。
声前抛不出。
句后不藏形。
尽乾坤都来。
是汝当人个自体。
向什么处。
安眼耳鼻舌。
莫向意根下。
图度作解。
尽未来际。
亦未有休歇分。
所以古人道。
拟将心意学玄宗
大似西行却向东。
先是马大师
殁于豫章开元寺
门弟子怀海智藏辈。
葬舍利于石门
亦庐塔十馀年。
乃沿冯川上车轮峰。
司马头陀留止。
因不复还石门
九峰往游焉。
遂成法席。
为泐潭第一世。
遗踪也。
吴顺义初
告众安坐而化。
塔于寺之西。
号圆寂
谥大觉禅师
得法上首殷禅师
石霜庆诸禅师归寂
众请首座继席。
九峰曰。
须明先师意始可。
座曰。
先师有甚意。
峰曰。
先师道。
休去歇去。
冷湫湫地去。
一念万年去。
寒灰枯木去。
古庙香炉去。
一条白练去。
其馀即不问。
如何是一条白练去。
座曰。
这个祇是明一色边事。
峰曰。
元来未会先师意在。
座曰。
你不肯我那。
但装香来。
香烟断处。
若去不得。
即不会先师意。
遂焚香。
香烟未断。
座已脱去。
峰拊座背曰。
坐脱立亡。
即不无先师意。
未梦见在。
裴振
振中眷裴氏。
宰相世系表。
裴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颜真卿陆羽同时。
《三长物斋丛书》本《颜鲁公文集》卷一二《竹山连句题潘氏书堂》诗后有黄本骥案语,谓为前梁县,未详何据。
其名亦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一上》。
《全唐诗外编》补与颜真卿等联句1首。
裴延翰
延翰
宰相度从子。
宋齐丘五代吴 887 — 9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959 【介绍】: 五代时庐陵人,居洪州
初字昭回改字子嵩
好学工文,善术数,喜纵横之说。
李昪,助建南唐,任左丞相,以不得实权,心怀不平。
出为镇南节度使
穷治第宅,民不堪命。
李璟立,拜太保中书令,坐植党罢。
再起为中书令封楚国公
因好权利,矜功忌能,有言其谋篡者,乃放归九华山,自经死,谥丑缪
有文集《增补玉管照神经》。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7—959 初字超回,后改子嵩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少时居南昌(今属江西)
吴天祐九年(912),依李昪推官,后擢右司员外郎,累迁右谏议大夫兵部侍郎
大和三年(931),归葬父,隐九华山
寻为吴宰相
李昪出镇金陵,召为都统判官
南唐建国,以丞相同平章事
后出为镇南军节度使
中主保大时,复入相,寻坐陷周宗,出为镇海军节度使
旋乞归九华,赐号九华先生
封卫国公,迁太傅
交泰元年(958),以结党危国,放于青阳。
次年,自缢死。
生平见《江南野史》卷四、马令陆游南唐书》本传。
齐丘工诗能文。
所著颇多,有《化书》6卷、《祀玄集》3卷、《文传》13卷等,皆佚。
全唐诗》存诗3首、断句1联,卷八七九又录存酒令2句。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3。
齐邱字子嵩
庐陵淦阳人。
累迁右谏议兵部侍郎
告归九华山
寻起。
中书侍郎
右仆射平章事
南唐
司徒同平章事
出为镇南军节度使
镇海军
复归九华山
赐号九华先生
封青阳公
起拜太传中书令
封魏国公
赐号国老
奉朝请
出镇洪州
周侵淮北
起为太师
剑南东川节度使
进封楚国公
周显德五年
嗣主李璟诏放于青阳。
自缢死。
僧文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晋阳人俗姓张
幼出家于并州崇福寺
学该群籍,诏为翻译,并为河南佛授记寺兼京兆安国、荷恩、崇福等寺大德。
晚住京兆荷恩寺。
好修福事,设无遮会。
年六十余,卒于本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张氏晋阳人
幼依并州崇福寺薙落。
学该群籍。
教洽三乘。
至若金版玉绳之录。
龙韬象纬之文。
莫不探循源委。
采擢本枝。
或将敷畅彤墀。
揄扬黄阁
则福周蕃壤。
恩被海隅
诏充翻译。
兼佛授记安国荷恩崇福等寺大德。
平生共设无遮大斋一百会。
每遇斋。
则阴云开霁。
冻雪生春。
其至诚所感。
有如此者。
释文瓒
姓张氏
晋阳人也。
天姿整恪。
幼事师于并州崇福寺
学该群籍控带三乘。
至若金版银绳之箓。
龙韬象秘之文。
罔不耰耘情田波涛口海。
宣畅皇化对扬天休。
一皆悦服。
诏为翻译并河南佛授记寺兼京兆安国荷恩崇福等寺大德。
好修福事。
设无遮一百会。
凡圣混淆一皆等施。
纵风云连起及至斋日必晴明晏然。
感动人祇福无唐设。
春秋六十馀。
卒于本院。
境内苦雾如泣。
数日不解焉。
刘煦五代 888 — 9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8—947 【介绍】: 名或作煦
五代时涿州归义人字耀远,一作日辉
美风仪,以文学知名。
后唐庄宗时翰林学士
明宗时入相,清泰初判三司,察明蠹敝,民间以为德。
后晋高祖时,官至司空同平章事
两朝均以宰相监修国史
开运二年,领衔进呈《唐书》,即今《旧唐书》。
后为东都留守
契丹京师,以目疾罢为太保
字耀远
归义人
初为定州王处直观察推官
后唐庄宗朝累迁库部郎中
明宗即位
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
长兴中中书侍郎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清泰初吏部尚书门下侍郎
知政事
右仆射
晋天福初诏为东都留守
太子太保左仆射
封谯国公
太子太傅
开运初司空平章事
契丹至。
以目疾罢。
太保
卒年六十。
石孝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生长韩魏间。
猛悍多力。
少年时偷鸡杀狗,州里甚苦之。
后折节事李愬,为前驱。
韩愈撰《平淮西碑》,多归功丞相裴度
孝忠熟视大怒,推去其碑。
吏执诣狱,又以枷尾拉杀一吏。
宪宗怒,亲讯之。
孝忠具述战绩,请就刑。
帝多其义,赦之,命曰烈士。
诏更碑文。
僧拾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太宗贞观时人。
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松径,见一十余岁儿童,遂引至寺,付库院。
经三纪,令知食堂。
寒山友,状类颠狂。
闾丘胤出守台州,入寺见寒山拾得二人,拜之,二人连臂走出,沈迹无所。
胤复往寒岩谒问,便缩入岩穴中入灭。
寻其遗物,唯于林间并村墅屋壁诗三百余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诗僧
字里不详。
丰干寒山同时,约于玄宗代宗间在世。
旧说为太宗贞观间人,实误。
据云数岁时被遗弃赤城道旁,为台州(今浙江临海)国清寺僧丰干拾归,就养于寺中,遂以拾得为名。
后为国清寺苦行僧。
寒山友善,二人交谈,听者多不能解。
或传其为菩萨应身,时人尊为贤士。
宋高僧》卷一九、《景德传灯录》卷二七有传。
喜作诗,多宣扬佛教义理,以劝谕世人,亦有吟咏林风景及隐逸情趣之作。
诗风浅显通俗,与寒山诗风相似。
其诗由僧道翘编次为1卷,共50余首,附收于《寒山子诗集》之末。
今人钱学烈有《寒山拾得诗校评》。
全唐诗》存诗1卷。
宗镜录》中另存其诗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汇评
拾得,生卒年不详,本为赤城(在今浙江天台境)孤儿,天台国清寺僧丰干漫步赤城道上,拾而养之,故名拾得,旧传贞观时人,据近人考证,约玄宗时在世。
寒山为友,亦能诗。
后人辑寒山集,附其诗于集中。
全唐诗》编诗一卷。
拾得者。
封干禅师先是偶山行至赤城道侧。
仍闻儿啼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已来。
初谓牧牛之竖。
委问端倪云。
无舍孤弃于此。
封干携至国清寺付与典座僧。
或人来认必可还之。
沙门灵熠摄受之令知食堂香灯。
忽于一日见其登座与像对槃而餐。
复呼憍陈如曰小果声闻。
傍若无人执箸大笑。
僧乃驱之。
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
且令厨内涤器。
洗濯才毕澄滤食滓。
以筒盛之。
寒山来必负而去。
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厨下食。
为乌鸟所取狼藉。
拾得以杖扑土偶三二下骂曰。
汝食不能护。
安护伽蓝乎。
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
拾得打我。
明日诸僧说梦符同。
一寺纷然始知非常人也。
时牒申州县。
郡符下云。
贤士隐遁菩萨应身。
宜用旌之。
号拾得为贤士
又于寺牛。
歌咏呼天。
当其寺僧布萨时。
拾得驱牛至僧集堂前倚门抚掌。
大笑曰。
悠悠者聚头。
时持律首座咄曰。
风人何以喧碍说戒。
拾得曰。
我不放牛也。
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事人也。
拾得各呼亡僧法号。
牛各应声而过。
举众错愕。
咸思改往修来感菩萨垂迹度脱。
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
于寺土地神庙壁。
拾得偈词。
寒山集中。
拾得者。
丰干禅师偶山行至赤城道侧。
闻儿啼。
遂寻之见一子可数岁。
初谓牧牛之竖。
委问端倪云。
无舍孤弃于此。
丰干携至国清寺
付与典座僧曰。
或人来认可还之。
沙门灵熠摄受之令知食堂香灯。
忽于一日见其登座与像对盘而餐。
复呼憍陈如曰。
小果声闻。
傍若无人执箸大笑。
僧乃驱之。
灵熠咨尊宿等罢其堂任。
且令厨内涤器。
洗濯才毕澄滤食滓。
以筒盛之。
寒山来必负而去。
又护伽蓝神庙每日僧厨下食。
为乌鸟所取狼藉。
拾得以杖扑土偶三二下骂曰。
汝食不能护。
安护伽蓝乎。
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
拾得打我。
明日诸僧说梦符同。
一寺纷然始知非常人也。
时牒申州县。
郡符下云。
贤士隐道菩萨应身。
宜用旌之。
号拾得为贤士
又于寺牛。
歌咏呼天。
当其寺僧布萨时。
拾驱牛至僧集堂前。
倚门抚掌大笑曰。
悠悠者聚头。
时持律首座咄曰。
风人何以喧碍说戒。
拾得曰。
我不放牛也。
此群牛者多是此寺知僧事人也。
拾得各呼亡僧法号。
牛各应声而过。
举众错愕。
咸思改往修来。
感菩萨垂迹度脱。
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
于寺土地神庙壁。
拾得偈词。
寒山集中。
丰干禅师
先是偶山行。
赤城道侧。
闻儿啼。
遂寻之。
见一子可数岁已来。
初谓牧牛之竖。
委问端倪。
云无舍孤弃。
丰干携至国清寺
付与典座僧。
或人来认。
必可还之。
沙门灵熠摄受之。
令知食堂香灯。
忽于一旦。
见其登座与像对槃而餐。
复呼憍陈如曰。
小果声闻。
傍若无人。
执箸大笑。
僧乃驱之。
灵熠咨尊宿等。
罢其堂任。
且令厨内涤器。
洗濯才毕。
澄滤食滓。
以筒盛滓。
寒山来负去。
又护伽蓝神庙。
每日僧厨下食。
为乌鸟所取。
狼藉拾得以杖朴土偶。
三二下。
骂曰。
汝食不能护。
安护伽蓝乎。
是夕神附梦与阖寺僧曰。
拾得打我。
明日诸僧说梦符同。
一寺纷然。
始知非常人也。
时牒中州县郡。
符下云。
贤士隐遁。
菩萨应身。
宜用旌之。
号拾得为贤士
又于寺牛。
歌咏呼天。
当其寺僧布萨时。
拾得驱牛。
至僧集堂前。
倚门抚掌大笑曰。
悠悠者聚头。
时持律首座咄曰。
风人何以喧碍说戒。
拾得曰。
我不放牛也。
此群牛者。
多是此寺。
知僧事人也。
拾得各。
呼亡僧法号。
牛各应声而过。
举众错愕。
咸思改往修来。
感菩萨垂迹度脱。
时道翘纂录寒山文句。
于寺土地神庙壁。
拾得偈词。
寒山集中。
作品评论
王舟瑶《跋寒山子诗集》
寒山诗)云:“一为书剑客,三遇圣明君。
东守文不赏,西征武不勋。
学文兼学武,学武兼学文。
今日既老矣,馀生不足云。
拾得诗云:“少年学书剑,叱驭到京州
闻伐匈奴尽,娑婆无处游。
归来翠岩下,席草枕清流。
”则二人固挟文武材,有意世用,不得志而逃于禅也。
其诗近偈语为多。
林鼎五代 891 — 9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44 【介绍】: 五代时侯官人字涣文
性正直而强记,能书,得欧、虞笔法。
吴越
钱镠时观察押牙
钱元瓘时,署镇海军掌书记,位至丞相
谥贞献
有《吴江应用集》。
李宏皋后唐 ? — 95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50 籍贯不详。
李善夷子。
后唐同光初楚武穆王马殷江南诸道都统宏皋营道累迁为都统掌书记
后晋天福四年(939)楚文昭王马希范开天策府,宏皋廖匡图徐仲雅等18人均为学士
后官至刑部侍郎
后汉乾祐三年(950)与其弟宏节并为恭孝王马萼所杀。
事迹散见《诗话总龟》卷四、卷一五,《十国春秋》本传。
宏皋善诗文,与诸学士更唱迭和,俱以文藻知名。
所为表奏至词臣叹服,宰相李嵩亦颇称许。
其《题桃源》诗尤佳,盛为人称诵。
宋僧文莹则称其文“皆胼枝章句,虽龌龊者亦能道”(《玉壶清话》卷七)。
曾著杂文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2首。
宏皋楚武穆王
营道累迁都统
掌书记
文昭王开天策府。
与十八学士之列。
王薨。
宏皋定议立废王为嗣。
恭孝王争立。
宏皋脔杀之。
吴程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越州山阴人字正臣
吴越钱镠时,历授检校户部员外郎,尚女。
钱弘倧时,累迁威武军节度使
钱弘俶乾祐三年密示援闽诸军方略,获南唐查文徽,归与元德昭同为丞相
后周世宗江南,征吴越兵西击南唐
出师前,德昭有隙,致将相不和,及与唐战,大败。
弘俶怒,夺官。
元德昭吴越 890 — 9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0—967 【介绍】: 抚州临川人,后徙馀杭本姓危字明远
吴越丞相赐姓元
后从吴越王钱俶内附。
卒谥贞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1—968 字明远一作名远抚州南城(今江西南城)人。
本姓危,其父危仔倡杭州吴越王钱镠,遂改姓。
德昭初为吴越镇东节度巡官钱塘县
累授睦州军事判官,知台州新亭监。
文穆王钱元瓘时掌文翰机密事
忠逊王钱弘佐时,拜宰相
宋开宝元年(968)卒,赠太保谥贞正
生平事迹散见《资治通鉴》卷二八七、卷二九二、《新五代史》卷六七、《十国春秋》本传。
全唐诗》存断句1联。
赵延寿五代 ? — 9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8 【介绍】: 五代常山人
本姓刘
赵德钧养子。
姿貌妍柔,稍涉书史
后唐枢密使末帝令北伐,降契丹,乃导诱蕃戎,蚕食河朔
契丹封其为燕王,进大丞相
契丹主死,称权知南朝军国事,后为兀欲所执,卒于契丹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48 常山(今河北正定)人。
本姓刘,后为赵德钧养子,遂改姓。
后唐明宗兴平公主,为汴州司马
汝州刺史河阳宋州节度使,累迁枢密使
长兴三年(932),加同平章事
出为宣武、忠武两镇节度使
后晋天福元年(936)兵败,为契丹所获,遂事契丹,为幽州节度使封燕王
十二年,授中京留守大丞相
辽天禄二年(948)遭禁锢而卒。
生平见《旧五代史》本传、《太平广记》卷二〇〇、《十国春秋·赵匡赞传》附。
延寿幼习武略,亦以篇什为意,善状边塞景致。
全唐诗》存诗1首。
危德昭五代 891 — 9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68 【介绍】: 五代时抚州南城人字明远
钱镠赐姓元
为人厚重多谋,临事果断。
吴越
起家镇东节度巡官
钱元瓘命掌文翰机密
弘倧时,官至丞相
卒谥贞正
曹仲达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歙州人,徙临平
曹圭子。
本名弘达,以避讳改。
仁厚好施,食不兼味。
吴越
初为镇东军押牙
钱镠奇其貌,以妹许之。
累授台、处二州刺史
钱元瓘即位,拜丞相
卒年六十二,谥安成
(《咸淳临安》卷六〇《十国春秋》卷八六)
苏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武功人字廷言
苏颋弟。
贤良方正高第,补汾阴
右司郎中给事中,出为徐州刺史,有治绩。
字廷言
雍州武功人
宰相瑰子。
贤良方正高第。
汾阴
秘书详正学士
累转给事中
出为徐州刺史
卒赠礼部侍郎
王峻五代 ? — 9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53 【介绍】: 五代时相州安阳人字秀峰
幼慧黠善歌,事后节度使张筠
后汉高祖时累迁宣徽北院使
郭威起兵,绸缪帷幄,居首功。
后周太祖,以枢密使宰相
自谓有佐命功,奏对不逊。
商州司马,卒。
司马头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习堪舆家言,历览洪都诸山。
一日,至奉新百丈禅师,告湖南见一山,乃一千五百善知识所居之地。
百丈问可住否,答以和尚骨相非彼山主。
时华林觉为首座,询之亦不许。
一见典坐灵祐(沩山),谓为山主人。
后果如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