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南北朝
萧文寿南朝宋 343 — 423
简介
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侍御史萧亮的孙女,洮阳县萧卓之女,郡功曹刘翘继室妻子,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的继母。
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受禅登基,建立南朝宋政权,尊萧文寿皇太后
永初三年(422)宋武帝去世,宋武帝之子宋少帝刘义符继位,尊萧文寿太皇太后
谥号孝懿皇后
全宋文·卷十
后讳文寿兰陵人武帝继母,义熙中豫章公太夫人,进宋王太妃
武帝受禅,尊为太后
少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景平元年崩,年八十一。
释惠精南北朝
又名昙戒
本姓卓
南阳人
外兵郎㯤阳令潜之弟也。
幼而家贫。
无衣著。
不得从师友。
负薪炙火。
披玩六籍。
后闻于法道讲放光经。
借衣听焉。
告其兄曰。
始悟儒浅近。
道教虚旷。
不能复驰骋方内。
政欲自放人外耳。
潜曰。
诚复人各有心。
何能独善其志。
年十九投释道安
津为同学。
甚相知敬。
游方请业数四年中。
忽请安曰。
世间之苦难可大堪。
百年俄顷复不待人。
虽苦之速。
德行为先。
学足以导心。
今就行道去。
曰。
兼之为胜。
如不能兼。
各从其志。
吾助尔憙。
诵经五十万言。
礼佛为业。
时禅法未传。
依经独坐。
晋临川王雅相礼待。
资给四事。
后与安同憩长安太后寺。
安平隆安中疾病。
口诵弥勒。
未尝懈息。
弟子智生侍疾。
问曰。
何不愿生西方。
而专呼弥勒。
答曰。
吾等道安八人先发誓愿。
愿生兜率。
面见弥勒。
道愿悉以先见。
唯吾尚存。
欲遂本愿。
语毕。
即有光照于身。
容颜更悦。
俄而迁化。
春秋七十。
葬于道安墓右(云云)。
拓跋翰代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十六国时代国人,鲜卑族。
代王拓跋什翼犍子。
年十五便请率骑征战,帝使领二千骑。
及长统兵,征战多有克捷。
道武帝时追封秦王
谥明
全后魏文·卷十八
太武帝第三子。
太平真君三年封秦王,拜侍中中军大将军,参典都曹事。
后镇枹罕改封东平王
太武崩,为中常侍太后令所杀。
孟氏北魏 ? — 4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39 【介绍】: 十六国时武威人
北凉国君沮渠蒙逊妻。
有勇力。
蒙逊寝于新台,阉人王怀祖击之,伤足。
孟氏擒而斩之,夷其三族。
子牧犍立时,受北魏太武帝封为河西太后
太武帝太延五年,魏军克姑臧,牧犍降,北凉亡,徙平城,未几卒。
武张夫人南朝宋
全宋文·卷十
夫人少帝母,武帝受禅,拜为夫人。
少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及徐羡之等行废立,随还玺绂。
元嘉元年荣阳王太妃
冯修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长乐信都人字宝业
冯熙子,冯太后侄。
长于宫禁而无学术。
初封侍中东平公
性浮竞,兄诞未能诲督其过,言于太后,帝严责之,至于棰楚。
乃怀恨,欲置毒于食害兄,事觉黜为民。
谷士恢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昌黎人字绍达
谷纂弟。
少好琴书。
初为宣武帝挽郎,后入侍孝明帝,得宠。
胡太后之反政,士恢有力焉。
累官鸿胪少卿
封元城县侯
胡太后嬖臣郑俨惧其间构于,以士恢为州士恢耽宠,不愿出,太后诬其罪杀之。
释慧凝北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洛阳
尝得疾而卒。
七日复苏曰。
始随胥卒。
见阎罗王。
立殿下。
王坐殿上。
使吏捡籍。
史以为误追耳。
寿未尽也。
因放还。
当时又有五沙门在焉。
所谓宝明寺智圣。
般寺若道品。
融觉寺昙谟最。
禅林寺道恒
灵觉寺宝明。
王则据案。
悉诘其平生所为事。
智圣曰。
某留心禅那而已。
道品曰。
某诵涅槃经四十一卷而已。
昙谟最曰。
某讲涅槃华严二经。
领徒千数。
道恒曰。
某劝诱四辈檀越。
造一切经。
雕塑佛像十躯。
宝明曰。
未出家时
尝为陇西太守
灵觉寺
出家之后。
礼拜不缺。
王既听其辞。
乃复谕之曰。
沙门之道。
必须摄心禅诵。
不矜村德。
不事干求。
不务名誉。
讲经者情分彼我。
恃能傲物。
募人造经像者。
图财起贪。
具足三毒。
在官起寺者。
恃势困民。
假善谢罪除。
智圣道品。
宜令青衣童。
送生天堂。
外其昙谟最道恒宝明。
皆宜遣皂衣卒。
押付地狱。
事闻于朝。
太后胡氏。
密敕黄门侍郎徐纥
遍于京城
访求所说寺额僧名。
虚实何如。
既而报云。
其寺额僧名。
果与所说符合不谬。
于是太后叹异。
诏请坐禅诵经僧百人。
常于内殿供养。
且诏。
自今比丘不许持经像。
巡街乞索。
如有私财营造者听。
竟遁于白鹿山
由是中州率尚禅诵。
释慧凝
未知何许人也。
栖止洛邑而无异艺。
正修练心戒耳尝得疾暴终七日而苏起说冥间报应。
及见区分更无毫发之差。
所睹者五沙门
一是宝明寺智圣。
以坐禅苦行得升天堂。
次一是般若寺道品。
以诵涅槃经四十卷同前智圣次是融觉寺昙谟最。
称讲涅槃华严经领徒千数。
琰摩王曰。
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𣣋物。
比丘中第一粗行。
今唯试坐禅诵经最曰。
贫道立身已来唯好讲导不能禅诵。
王曰。
付司。
即有青衣数辈。
拥送最向西北门。
屋舍皆黑。
似非好处。
次是禅林寺道恒
唱云。
教导劝诱四辈檀越造一切经人中像十躯。
王曰。
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禅诵不干世事不务喧繁。
虽造经像止欲得他财物。
既得财物贪心即起。
既长贪行三毒炽然具足烦恼。
与最同入黑门。
第五是灵觉寺宝明。
自称未出家时
尝作陇西太守灵觉寺
即弃官入道。
虽不禅诵礼拜不阙。
王曰。
卿作刺史之日。
曲理枉法劫夺民财。
假作此寺非卿之力。
何劳说此。
亦付青衣送入黑门矣。
由此省悟。
最先见王属吏检寻名籍误追摄耳。
胡太后闻之。
黄门侍郎徐纥依凝之说。
散访验寺额并僧名。
有无奏报。
云城东有宝明寺。
城内有般若寺
城西有融觉禅林灵觉三寺。
并智圣道品昙谟最道弘宝明等。
皆实有之。
太后称叹久之。
诏请坐禅诵经者一百僧。
常在内殿供养焉。
续有诏不听比丘持经像左街路乞索。
如私有财物造经像者任意。
白鹿山隐居修道。
自此京邑城比丘多修禅观诵持大部经法焉。
系曰。
昙谟最坐讲法而人我因入黑门中。
若禅诵者人我随增。
知亦不免。
最与道士姜斌争论护法之功。
可补前过。
无谓传法之人皆堕负处。
胡后偏见不亡。
吁哉。
拓跋翰北魏 ? — 4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2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太武帝子。
太平真君三年封秦王,拜侍中中军大将军,参典都曹事。
太傅高允以其年少,作《诸侯箴》以遗之。
后镇枹罕
东平王
太武帝中常侍宗爱所杀,诸大臣欲立,而宗爱不协,乃矫太后令,杀
拓跋余北魏 ? — 45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拓跋余 452年—452年
承平 452年二月—452年十月 或误作永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2 【介绍】: 北魏皇族,鲜卑族。
太武帝子。
太武帝真君三年封吴王改封南安王
太武帝暴卒,中常侍宗爱皇太后令,迎立
自以非次而立,厚赏群下,取悦于众。
又纵情声色,不理国政。
后疑宗爱将谋变,欲夺权,反被宗爱所杀。
常氏北魏 ? — 4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0 【介绍】: 北魏辽西人
以事入宫。
文成帝
有劬劳保育之功,文成帝继位,尊为保太后
寻尊为皇太后,告于郊庙。
刘义符南朝宋 406 — 42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义符 少帝 422年—424年
景平 423年—424年八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6—424 【介绍】: 即宋少帝
南朝宋武帝刘裕长子,小字车兵
有膂力,善骑射,解音律。
武帝死,继立。
旧臣徐羡之谢晦傅亮辅政。
羡之等以皇太后令责其游戏无度,居丧无礼。
废为营阳,幽于吴郡
寻被杀。
在位二年,年号景平。
全宋文·卷二
帝讳义符小字车兵武帝长子。
义熙十一年拜豫章世子,宋台建,拜宋世子元熙元年宋太子
武帝受禅,立为皇太子
永初三年五月即位,改元景平
在位二年,为徐羡之、传亮所废,寻遇弑。
路淑媛南朝宋 412 — 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2—466 【介绍】: 南朝宋丹阳建康人名惠男
以色貌选入宋文帝后宫。
刘骏(孝武帝),拜淑媛
年长无宠,随子出藩。
孝武即位,尊为皇太后,颇豫政事,弟子并超登显职。
初,刘彧(明帝)少年失所生母,为所摄养。
明帝即位尊号崇宪太后
释道温南朝宋
全宋文·卷六十三
道温俗姓皇甫安定朝那人,师事远公,入宋,至大始初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生皇甫氏
玄晏先生之后也。
庐山远公长安什公
襄阳檀溪寺。
善大乘诸经。
樊沔间。
师宗之。
吴国张邵襄阳
子敷尝听讲还。
何如。
敷曰。
义解足以析微。
道心莫之能测。
躬往候之。
后从容谓曰。
法师如不弃。
当处以别驾
即日引去。
曰彼且桎桔我矣。
叹恨。
孝武建初中
江陵诏至京师
中兴寺
大明中
诏为都邑僧主
四年皇太后
造普贤像成。
就寺斋房庆赞。
感应真之瑞。
赐钱五十万。
诏辟斋房。
为天安寺。
太始中殁。
寿六十五 有沙门僧庆
善三论。
惠定善涅槃毗昙。
僧嵩者亦以能讲授闻。
但莫年邪执。
死时舌本先烂云。
释道温
姓皇甫
安定朝那人
高士谧之后也。
少好琴书事亲以孝闻。
年十六入庐山远公受学。
后游长安复童寿
元嘉中还止襄阳檀溪寺。
善大乘经兼明数论。
樊邓学徒并师之。
吴国张邵襄阳
子敷随之。
敷听讲还。
问。
何如。
敷曰。
义解足以析微。
道心未易可测。
躬往候之。
方挹其神俊。
后从容谓曰。
法师傥能还俗当以别驾相处。
曰。
檀越乃以桎梏诱人。
即日辞往江陵
追之不及叹恨。
孝建初被敕下都中兴寺
大明中敕为都邑僧主
路昭皇太后大明四年十月八日造普贤像成。
于中兴禅房设斋。
所请凡二百僧。
列名同集。
人数已定。
于时寺既新构严卫甚肃。
忽有一僧。
晚来就座风容都雅。
举堂嘱目。
与斋主共语百馀许言。
忽不复见。
检问防门。
咸言不见出入。
众乃悟其神人。
时既为僧主
乃列言秣陵白。
皇太后睿鉴冲明圣符幽洽。
涤思净场研衿至境。
固以声藻宸内事虚梵表。
乃创思镕斲栖写神华。
摸造普贤来仪盛像。
宝倾宙珍妙尽天饰。
所设斋讲讫今月八日
䞋会有限名簿素定。
引次就席数无盈减。
转经明半景及昆吾
忽睹异僧预于座内。
容止端严气貌秀发。
举众惊嗟莫有识者。
斋主问曰。
上人何名。
答曰。
名慧明
住何寺。
答云来自天安。
言对之间倏然不见。
阖席悚愧。
遍筵肃虑。
以为明祥所贲幽应攸阐。
紫山可觌华台不远。
盖闻至诚所感还景移纬。
澄心所殉发石开泉。
况帝德涵运皇功懋洽。
仁洞乾遐理畅冥外。
故上王盛士。
剋表大明之朝。
劝发妙身。
躬见龙飞之室。
适若因陛下慧烛海隅明华日月。
故以慧明为人名。
继天兴祚。
式垂无疆。
故以天安为寺称。
神基弥远道政方凝。
九服咸太万寓齐悦。
谨列言属县以显天休。
县即言郡。
京兆尹孔灵符以事表闻。
诏仍改禅房为天安寺。
以旌瑞焉。
后累当讲任。
禀味之宾填委相属。
精勤导物数感神异。
帝悦之。
赐钱五十万。
时人为之语曰。
帝主倾财温公率则。
上天怀感神灵降德。
宋太始初卒。
春秋六十有九。
中兴寺复有僧庆慧定僧嵩。
并以义学显誉。
庆善三论为时学所宗。
定善涅槃及毗昙。
亦数当元匠。
嵩亦兼明数论。
末年僻执谓佛不应常住。
临终之日舌本先烂焉。
僧念南梁 415 — 5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5—504 【介绍】: 南朝梁女僧
泰山南城人俗姓羊
十岁出家,为比丘尼法护弟子。
禅思精密,博涉诸经。
孝武永明中移住禅林寺,咨学者众,竟陵王萧子良四时供养。
僧念
本姓羊
泰山南城人也。
父弥州从事吏
招提寺睿法师之姑也。
圭璋早秀才明达
立德幼年十岁出家。
法护尼弟子。
从师住太后寺。
贞节苦心禅思精密。
博涉多通文义兼美。
蔬食礼忏老而弥笃。
诵法华经日夜七遍。
宋文孝武二帝常加资给。
齐永明中移住禅林寺
禅范大隆诸学者众。
司徒竟陵王四事供养。
年九十。
梁天监三年卒。
秣陵县中兴里内。
僧法愿南齐 414 — 500
释法愿
本姓钟氏。
名武厉。
先颖川长社人
祖世避难移居吴兴长城
家本事神身习鼓舞。
世间杂伎及爻占相备尽其妙。
尝以镜照面云。
我不久当见天子。
于是出都住沈桥。
以佣相自业。
宗壳沈庆之微时请愿相。
曰。
宗君应为三州刺史
沈公当位极三公
如是历相众人。
记其近事所验非一。
遂有闻于宋太祖太祖见之。
取东治囚及一奴美颜色者。
饰以衣冠令相之。
指囚曰。
君多危难下阶便应钳锁。
谓奴曰。
君是下贱人。
乃暂得免耶。
帝异之。
敕住后堂知阴阳秘术。
后少时启求出家。
启方遂。
上定林远公弟子。
孝武龙飞。
宗壳出镇广州
同往。
奉为五戒之师。
谯王搆逆。
壳以咨
曰。
随君来误杀人。
今太白犯南斗。
法应杀大臣。
宜速改计必得大勋。
果如愿言。
壳迁豫州刺史
复携同行。
竟陵王诞举事。
陈谏亦然。
齐高帝亲事幼主。
恒有不测之忧。
每以咨
曰。
七月当定。
果如其言。
高帝即位
事以师礼。
武帝嗣兴亦尽师敬。
永元一年卒。
春秋八十二。
释法愿
本姓钟。
名武厉。
先颖川长社人
祖世避难移居吴兴长城
常为梅根冶监。
有施慎民来代之。
先时文书未校慎民。
遂偏。
当其负乃诉求分罪。
有旨免慎民死。
为新道令。
家本事神身习鼓舞。
世间杂技及耆父占相。
皆备尽其妙。
尝以镜照面云。
我不久当见天子。
于是出都住沈桥。
以庸相自业。
宗壳沈庆微时经请愿相。
曰。
宗君应为三州刺史
沈君当位极三公
如是历相众人。
记其近事所验非一。
遂有闻于宋太祖
太祖见之。
东冶囚及一奴美颜色者。
饰以衣冠令相之。
指囚曰。
君多危难下阶便应著锁。
谓奴曰。
君是下贱人。
乃暂得免耶。
帝异之。
即敕住后堂知阴阳秘术。
后少时启求出家。
启方遂。
上定林远公弟子。
孝武龙飞宗壳出镇广州
同往。
奉为五戒之师。
谯王构逆羽檄岭南。
壳以咨
曰。
随君来误杀人。
今太白犯南斗。
法应杀大臣。
宜速改计必得大勋。
果如愿言。
壳迁豫州刺史
复携同行。
竟陵王诞举事。
陈谏亦然。
后与刺史共欲减众僧床脚令依八指之制。
沙门僧导独步江西
滥匡其士。
颇有不平之色。
遂致闻孝武
即敕还都。
帝问
何诈菜食。
答。
菜食已来十馀年。
帝敕直閤沈攸之
强逼以肉。
遂折前两齿不回其操。
帝大怒。
敕罢道作广武将军直华林佛殿。
虽形同俗人。
而栖心禅戒未尝亏节。
有顷帝崩。
太后令听还道太始六年佼长生舍宅为寺。
名曰正胜。
请愿居之。
高亲事幼主。
恒有不测之忧。
每以咨
曰。
七月当定。
果如其言。
高帝即位
事以师礼。
武帝嗣兴亦尽师敬。
永明二年遭兄丧。
启乞还乡。
至乡少时敕旨重叠。
后出憩在湘宫。
銮驾自幸降寺省慰。
愿云。
脚疾未消不堪相见。
乃转跸而去。
文惠太子尝往寺问讯。
既不命令坐。
文惠作礼而立。
乃谓曰。
葆吹清铙以为供养。
其福云何。
曰。
昔菩萨八万伎乐供养佛。
尚不如至心。
今吹竹管子打死牛皮。
此何足道。
其秉德迈时皆此之类。
其王侯妃主及四远士庶。
并从受戒悉遵师礼。
往必直前无有通白。
感致随喜日盈万计。
随以修福未尝蓄聚。
或雇人礼佛。
或借人持斋。
或收籴米谷散饴鱼鸟。
或贸易饮食账给囚徒。
兴功立德数不可纪。
又善唱导。
及依经说法率自心抱。
无事宫商。
言语讹杂。
唯以适机为要。
可谓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也。
后入定三日不食。
忽语弟子云。
汝等失饭箩矣。
俄而寝疾。
时寺侧遭烧寺在下风。
烟焰必及。
弟子欲舆愿出寺。
曰。
佛若被烧我何用活。
即苦心归命。
于是三面皆焚。
唯寺不烬。
齐永元二年年八十七卒。
姓钟
颖川长社人
祖世避难。
移居吴兴长城
尝以镜照面云。
我不久当见天子。
于是出都住沈桥。
以佣相自业。
宗壳沈庆之微时。
经请愿相。
曰。
宗君应为三州刺史
沈君当位极三公
如是历相。
所验非一。
遂有闻于宋太祖
太祖见之。
取治囚。
及一仆。
美颜色者。
饰以衣冠。
相之。
指囚曰。
君多危难。
下阶便应著钳锁。
谓仆曰。
君是下贱人。
乃暂得免耶。
帝异之。
即敕住后堂。
知阴阳秘术。
后少时。
启求出家。
上定林远公弟子。
孝武龙飞。
宗壳出镇广州
仝往。
奉为五戒之师。
谯王搆逆。
羽檄岭南。
壳以咨
曰随君来。
误杀人。
今太白犯南斗。
法应杀大臣。
宜速改计。
必得大勋。
果如愿言。
壳迁豫州刺史
复携同行。
竟陵王诞举事。
陈谏亦然。
后与刺史
共欲减众僧床脚。
令依八指之制。
沙门僧导
独步江西
滥匡其士。
颇有不平之色。
遂致闻于孝武
即敕还都。
帝问
何故诈菜食。
答菜食已来十馀年。
帝敕直閤沈攸之
强逼以肉。
遂折前两齿。
不𢌞其操。
帝大怒。
敕罢道。
作广武将军
直华怵佛殿。
虽行同俗人。
而栖心禅戒。
未尝亏节。
有顷帝崩。
太后令听还道。
以正胜寺居之。
齐高帝亲事幼主。
恒不测其忧。
每以咨
曰。
七月当定。
果如其言。
高帝即位
事以师礼。
武帝嗣兴。
亦尽师敬。
文惠太子
尝往寺问讯。
既不命令坐。
文惠作礼而立。
乃谓曰。
葆吹清铙。
以为供养。
其福云何。
曰。
昔菩萨八万妓乐供养佛。
尚不如至心。
今吹竹管子。
打死牛皮。
此何足道。
其王侯妃。
及四远士庶。
并从受戒。
悉遵师礼。
又善唱导。
及依经说法。
俄而𥨊疾。
时寺侧遭烧。
寺在下风。
烟𦦨将及。
弟子欲舆愿出寺。
曰。
佛若被烧。
我何用活。
即苦心归命。
于是三面皆焚。
唯寺不烬。
齐永元二年
年八十七卒。
常英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辽西人字世华
女弟常氏被选为文成帝乳母,即位后,尊常氏为保太后皇太后得自肥如令超拜散骑常侍镇军大将军辽西公,寻进爵为王。
献文帝天安中出为平州刺史
以黩货,迁敦煌
孝文帝承明元年复官。
王皇后南朝宋 427 — 4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7—464 【介绍】: 即王宪嫄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
宋孝武帝后。
孝武帝在藩,有宠。
前废帝子业山阴公主楚玉等。
及即位,立为皇后
大明四年率六宫躬自于西郊。
前废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全宋文·卷十
后讳宪嫄琅邪临沂人元嘉中武陵王妃,生废帝。
孝武即位,立为皇后废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张祐北魏 438 — 4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8—486 【介绍】: 北魏安定石唐人字安福
父于太武帝末坐事诛。
受腐刑入禁中。
积劳任中给事
冯太后临朝,中官用事,供承合旨,得宠幸。
尚书封陇东公
为人恭密,出入机禁二十余年未尝有过。
太后嘉其忠诚,为造甲第。
累迁尚书仆射进爵新平王
王皇后南朝宋 436 — 4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6—479 【介绍】: 即王贞风
南朝宋琅邪临沂人
明帝后。
为人刚正。
后废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后废帝失德,后每加勖譬。
顺帝即位,仍尊为皇太后
顺帝逊位,后与同居东邸。
建元元年卒,谥明恭
全宋文·卷十
后讳贞风琅邪临沂人元嘉二十五年琅邪王妃,寻改拜湘东王妃。
明帝即位,立为皇后
后废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齐受禅,拜汝阴王太妃
建元元年死,追谥曰恭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