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清朝
汤斌清 1627 — 16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7—1687 【介绍】: 河南睢州人字孔伯一字荆岘号潜庵
孙奇逢弟子。
顺治九年进士,授国史院检讨
康熙间,举博学鸿词
翰林院侍讲
历官内阁学士、江宁巡抚
苏州五通神祠,禁妇女游观,不准印售小说。
后官至工部尚书
治理学,笃守程朱而不薄王守仁
卒谥文正
有《洛学编》、《汤子遗书》、《潜庵语录》等。
汤斌字孔伯号荆岘一号潜庵,雎州人。
顺治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累官江西岭北道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侍讲,官至工部尚书
谥文正,从祀孔庙
有《潜庵遗稿》。
清诗别裁集
字孔伯河南睢州人
顺治壬辰进士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至工部尚书
乾隆中,补谥文正
有《潜庵集》。
○是集以诗存人,不以人存诗,故有建竖功业讲明理学而诗不存者,文正为国朝第一流人,而韵语葩流,温温蔼蔼,洵为德人之言,因亟登之。
主要活动
  • 康熙间,宏词科
  • 1652年,进士
崔永安晚清 1858 — ?
维基
崔永安(1858年—?
),字书孙号磐石广州驻防汉军正白旗人
光绪五年(1879年)广东乡试举人
次年联捷庚辰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九年,任翰林院编修、协办院事本衙门撰文
次年,任功臣馆纂修官。
光绪十一年,改国史馆协修官。
光绪十二年,任玉牒馆纂修官
光绪十四年,兼功臣馆总纂官、奏办院事庶常馆提调官广西乡试副考。
光绪十五年,任会典馆详校官次年方略馆协修官
光绪二十二年,任会典馆帮总校官
次年乡试磨勘官
光绪二十四年,任会典馆总校官功臣馆提调官国子监司业
光绪二十五年,升任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
光绪二十五年任文渊阁校理官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国史馆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出为山东运河道
光绪二十八年,任浙江杭嘉湖道;委署浙江按察使
光绪二十九年,委署浙江布政使
次年,委署浙江盐运使
光绪三十一年,任浙江督粮道
三十二年,改浙江盐运使
光绪三十三年,任浙江按察使
光绪三十四年,任直隶布政使
宣统元年(1909年),暂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兼管长芦盐政
主要活动
  • 1880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朱祖谋清末民国初 1857年7月21日 — 1931年11月22日
词学图录
朱孝臧(1857-1931) 一名祖谋字古微号沤尹又号彊村
浙江归安(今湖州)人。
光绪九年(1883)进士
编修
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
历官侍讲侍讲学士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广东学政
称病辞归。
民国,在沪为寓公。
早年工诗,及交王鹏运,始专于词。
为"清季四家"之一,论者以为堪称词学一大结穴。
王沂孙为骨,以吴文英为神,以苏轼为姿态。
辑刊《彊村丛书》,收唐至元一百六十余家。
编有《湖州词徵》、《国朝湖州词徵》、《沧海遗音集》、《宋词三百首》。
晚岁删定集为《彊村语业》。
1857.7.21-1931.11.22原名朱孝臧字藿生一字古微,一作号沤尹又号彊村浙江吴兴人
光绪九年(1883)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因病假归作上海寓公。
工倚声,为晚清四大词家之一,著作丰富。
书法合颜、于一炉;写人物、梅花多饶逸趣。
卒年七十五。
著有《彊村词》。
语业二卷,彊村先生晚年所定也。
曩者半塘翁固尝目先生词似梦窗
夫词家之有梦窗,亦犹诗家之有玉溪
玉溪以瑰迈高材,崎岖于钩党门户,所谓篇什,幽忆怨断,世或小之为闺襜之言,顾其他诗,如何匡国分,不与素心期。
又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岂与夫丰艳曼睩竞丽者。
窃以为感物之情,古今不易,第读之者弗之知尔。
先生早侍承明,壮跻懋列,庚子先拨之始,折槛一疏,直声震天下,既不得当,一抒之于词。
解佩纕以结言,欲自适而不可。
灵均怀服之思,昊天不平,我王不宁,嘉父究讻之忾,其哀感顽艳,子夜吴趋,其芬芳悱恻,哀蝉落叶。
玉溪官不挂朝籍,先生显矣。
触绪造端,湛冥过之。
信乎所忧者广,发乎一人之本身,抑声之所被者有藉之者耶。
复堂老人评水云词曰,咸同兵事,天挺此才,为声家老杜
余亦谓当崇陵末叶,庙堂厝薪,玄黄水火,天生先生,将使之为曲中玉溪耶。
迨至王风委草,小雅寝声,江濆飞遁,卧龙无首,长图大念,隐心已矣。
慬留此未断樵风,与神皋寒吹,响答终古,向之瘏口哓音,沈泣饮章,腐心白马者,且随艰难天步以俱去。
玉溪未遭之境,先生亲遘之矣。
我乐也,其无知乎,我寐也,其无吪乎。
是又讽先生词者,微吟焉,低徊独抱焉,而不能自已也。
甲子嘉平月遁堪居士张尔田引。
彊村语业三卷,前二卷为先生所自刻,而卷三则先生卒后据手稿写定补刊者也。
先生始以光绪乙巳,从半塘翁旨,删存所自为词三卷,而以己亥以前作为前集,曾见庚子秋词、蛰吟者为别集附焉。
后又增刻一卷而汰去前集别集,即世传彊村词四卷本是也。
晚年复并各集,釐订为语业二卷,嗣是不复多作,尝戏语沐勋,身丁末季,理屈词穷,使天假之年,庶几足成一卷。
而竟不及待矣。
伤哉。
先生临卒之前二日,呼沐勋至榻前,执手呜咽,以遗稿见授曰,使吾疾有閒,犹思细定。
其矜慎不苟如此。
兹所编次,一以定稿为准,其散见别本,或出传钞者,不敢妄有增益,虑乖遗志也。
壬申初夏龙沐勋谨跋。
沤尹大兄阁下,前上书之次日,邮局即将东塾书记、无邪堂答问各书交来。
大集琳琅,读之尤歆快无量,日来料量课事讫,即焚香展卷,细意披吟,宛与故人酬对。
况夔笙渡江见访,出大集共读之。
以目空一世之况舍人,读至梅州送春人境庐话旧诸作,亦复降心低首曰,吾不能不畏之矣。
夔笙素不满某某尝与吾两人易趣,至公作则直以独步江东相推,非过誉也。
若编集之例,则弟日来一再推求,有与公意见不同之处,请一陈之。
公词庚辛之际是一大界限,自辛丑夏与公别后,词境日趋于浑,气息亦益静。
而格调之高简,风度之矜庄,不惟他人不能及,即视彊村己亥以前词亦颇有天机人事之别。
鄙意欲以己见庚子秋词、蛰吟者编为别集,己亥以前词为前集,而以庚子三姝媚以次以汔来者为正集,各制嘉名,各不相杂。
则后之读者亦易分别。
叔问词刻集胜一集,亦此意也。
至于去取则公自为沙汰之严,已毫无尘杂,俟放暑假后再为吹求,续行奉告。
自世之人知学梦窗,知尊梦窗,皆所谓但学兰亭面者,六百年来真得髓者非公更有谁耶。
夔笙喜自咤,读大集竟,浩然曰,此道作者固难,知之者并世能有几人。
可想见其倾倒矣。
拙集既用味体例,则明花事诸词,其题目儗金明池下书扇子湖荷花,题序则另行低一格,而去其弟一弟二等字,似较大方。
公集去之良是,体例决请如此改缮。
暑假不远,儗之若耶上冢,便游西湖,江干暑湿,不可久留,南方名胜当亟游,以便北首。
此颂起居,弟王鹏运再拜上言,五月廿六日
予素不解倚声,岁丙申重至京师半塘翁时举词社,强邀同作,翁喜奖借后进,于予则绳检不少贷,微叩之,则曰,君于两宋涂径固未深涉,亦幸不睹明以后词耳,贻予四印斋所刻词十许家,复约校梦窗四稿,时时语以源流正变之故,旁皇求索,为之且三寒暑。
则又曰,可以视今人词矣。
示以梁汾、珂雪、樊榭稚圭、忆云、鹿潭诸作。
庚子之变,依翁以居者弥岁,相对咄咄,倚兹事度日,意似稍稍有所领受,而翁则翩然投劾去,明年秋遇翁于沪上,出示所为词九集,将都为半塘定稿。
且坚以互相订正为约,予强作解事,于翁之闳指高韵,无能举似万一,翁则敦促录副去,许任删削,复书至未浃月,而翁已归道山矣。
自维劣下,靡索成就,即此趑趄小言,度不能复有进益,而人琴俱逝,赏音阒然,感叹畴昔,惟有腹痛。
既刊翁半塘定稿,复用翁旨,薙存拙词若干首,姑付剞氏,即以翁书弁之首,以永予哀云。
乙巳夏五月,上彊村人记。
彊村词剩二卷,归安朱先生语业删馀稿也。
先生既于光绪乙巳薙存丁酉以来所为词,刻彊村词三卷,前集别集各一卷,而三卷末有丁未年作。
是此集虽开雕于乙巳,亦续有增益,以汔于宣统辛亥,足成四卷,而汰其前集别集不复附印,世几不获见先生集之全矣。
戊午岁先生复取旧刊各集,益以辛亥后作,删存一百一阕,为彊村乐府,与临桂况氏蕙风琴趣以活字版合印为鹜音集。
后五年癸亥续加订补,刻语业二卷,先生词盖以是为定本焉。
其癸亥以后有手稿题语业卷三者,已为写定续刊矣。
先生临卒之前数月,曾举手圈彊村词四卷本及前集别集见付。
其词为定本所删者过半,在先生固不欲其流传,然先生所不自喜者,往往为世人所乐道,且于当时朝政以及变乱衰亡之由,可资考镜者甚多。
乌可任其散佚,爰商之夏闰枝张孟劬两丈,仿先生半塘翁词例,取诸集中词为语业所未收者次为剩稿二卷,而以辛亥后存有手稿不入语业卷三者别为集外词,以附遗书之末,俾世之爱诵先生词者不复以缺失为憾云。
壬申冬十二月龙沐勋谨跋于真如寓居。
彊村集外词一卷,据先生手稿写定。
稿原二册,于先生遗箧中检得之。
大抵皆二十年来往还吴门沪渎閒所作,亦有成于国变前者。
料其初当为零缣断楮,掇拾汇存,故不尽依岁月编次。
各词每自加标识,隐寓去取之意,今悉仍之。
其卷首买陂塘一阕,则江阴夏闰枝丈自旧京录示者也。
先生晚岁酬应题咏之笔,閒或假手他人,即此册中亦复时有代做作。
先生往矣,辄本过而存之之意,并付手民。
学者分别观之可也。
校录既竟,附识数语于此。
壬申重九龙沐勋谨跋于真茹寓居之受砚庐。
主要活动
  • 1883年,进士
顾元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丽丙号耕石
嘉庆十四年进士,由编修累官翰林院侍读
二十四年提督广东学政
工八股文,兼善诗书。
多病,卒于官,年四十一。
维基
顾元熙字丽丙号耕石江苏长洲县(今属苏州市)人。
清朝翰林
嘉庆十三年(1808年)戊辰恩科江南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次年会试联捷,本来拟定会元,因考官侍郎英和以第二名孔传纶二三场奥博多奇字,改顾元熙为第二。
殿试二甲,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官至侍讲
著有《小楷金石萃编》等。
主要活动
  • 180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叶方蔼清 1629 — 16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9—1682 【介绍】: 江南昆山人字子吉号讱庵
叶方恒弟。
顺治十六年进士,授编修
江南奏销案起,以欠赋一钱,罢官。
后得复官。
康熙间,历侍讲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受命阅博学鸿儒试卷。
官至刑部侍郎
卒谥文敏
有《读书斋偶存稿》、《叶文敏公》、《独赏集》。
叶方蔼字子吉号认庵昆山人
顺治己亥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
官至礼部侍郎加本部尚书
谥文敏
有《读书斋偶存稿》。
清诗别裁集
字子吉江南昆山人
顺治己亥,赐进士第三人,官至礼部侍郎,加本部尚书谥文敏
文敏予告家居,有密陈其居乡不法者,上命抚臣察之,抚以乡评之实奏。
上曰:“朕知其不如是也。
”以文敏之盛德,为主上所深契,而谗犹不免,吁,可畏哉!
卢雅雨云。
维基
叶方蔼(1629年—1682年)字子吉号讱庵江南昆山县(今昆山市)人,清朝官员。
徐元文同乡,顺治十六年(1659年)同榜进士元文中状元,方霭为探花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藉口“抗粮”,发生“江南奏销案”,叶方蔼被奸人徐宁宇告发,少缴了白银一釐,即一枚铜钱,即被降官,民间有「探花不值一文钱」的说法。
不久授上林苑蕃育署丞
康熙十四年(1674年)国子监司业,再迁侍讲
康熙十七年(1678年)朝议撰修《明史》,特开博学鸿词科,叶方霭、张玉书总裁
康熙二十年(1681年)刑部右侍郎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病卒。
主要活动
  • 1659年,探花,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朱方增清 ? — 18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0 【介绍】: 浙江海盐人字虹舫
嘉庆六年进士,官编修
二十年,入直懋勤殿,编纂石渠宝笈》、《秘殿珠林》。
道光间,累擢内阁学士,典山东乡试,督江苏学政
熟谙朝章典故,有《从政观法录》。
朱方增号虹舫海盐人
嘉庆辛酉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
有《求闻过斋诗集》。
维基
朱方增浙江海盐人
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恩科进士,改庶吉士
嘉庆二十年六月十七1815年7月23日),由翰林院侍讲调任广西学政
主要活动
  • 1801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赵文煚
赵文煚字玉藻号铁源胶州人
康熙庚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讲
有《粤游草》。
主要活动
  • 1670年,进士
彭孙遹清 1631年5月4日 — 17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1—1700 【介绍】: 浙江海盐人字骏孙号羡门
顺治十六年进士
康熙间博学鸿词,考列第一,授编修
吏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
为《明史总裁
以才学富赡、词采清华,有名于时。
有《南𣶂集》、《延露词》。
身后,其子彭景曾刻《桂堂全集》。
彭孙遹字骏孙号羡门海盐人
顺治己亥进士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第一,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
有《桂堂集》。
词学图录
彭孙遹(1631-1700) 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
浙江海盐人
累迁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充经筵讲官、《明史总裁
工诗词,与王士禛并称"彭王"。
有《桂堂全集》、《金粟词话》。
词集名《延露词》。
简介
诗何以馀哉?
小楼昨夜,哀江头之馀也;水殿风来,清平调之馀也;红藕香残,古别离之馀也;将军白发,从军行之馀也;今宵酒醒,子夜懊侬之馀也;大江东去,鼓角横吹之馀也。
诗以馀亡,亦以馀存,非诗馀之能为存亡,则诗馀之人存亡之也。
向读彭子羡门与王子阮亭无题唱和,叹其淫思古意,两玉一时。
阮亭既官扬州羡门有客信宿,会邹子程村初集《倚声》,于是延露之词成焉。
然则延露者,其无题之馀乎?
维扬佳丽,固诗馀之地也。
昔人谓天下三分明月,二分独照扬州,至有人生只合扬州死之语,不止三年一梦而巳。
故登芜城,宜赋西风残照;吊隋苑,宜赋金锁重门;过玉钩斜,宜赋晓星明灭;上二十四桥,问吹箫玉人,宜赋衣染莺簧;载酒青楼,听竹西歌吹,宜赋并刀如剪;进雷塘,观八月潮,宜赋玉虹遥挂。
岂惟平山栏槛,让文章太守挥毫独步哉。
楚大夫芳华竟体,若无湘浦蘅兰、巫峰云雨,则九歌九辨何处生活。
今以彭子之才,江山助之。
折大堤之杨柳,对官阁之梅花
选楼公子,盥手装书;殿脚夫人,画眉捧砚。
宜其提辛攀李,含吐秦,与红杏尚书、花影郎中分风月,则维扬固诗馀之地,而彭子乃诗馀之人也。
有其地,有其人;有其人,有其词,诗馀人乎?
人馀诗乎?
寄语王邹,想当绝倒,如仆者,刻画无盐,唐突西子,斯又彭子之馀也。
巳古吴尤侗悔庵撰。
清诗别裁集
字骏孙浙江海盐人
顺治己亥进士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辞第一。
官至吏部侍郎
羡门词和气平,在唐人中最近大历十子,在十子中,最近文房
维基
彭孙遹(1631年—1700年)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
浙江海盐县人,清朝初年政治人物、诗人、学者。
彭孙遹出身海盐世族,幼即能诗。
顺治末年进士,官中书舍人,因事去职。
康熙十八年(1679年),朝廷特开博学鸿词科,网罗天下遗贤,彭孙遹受荐应试,获第一等第一名,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等职,官至吏部右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总裁明史纂修
彭孙遹工诗词文赋,作品风行海内,与王士禛并称「彭王」。
有《桂堂全集》等传世。
主要活动
  • 165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 1679年,宏词科,第一等
田逢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西高平人字凝只
顺治十二年进士
庶吉士,历内国史院学士,终浙江巡抚
在翰林分校主试得李光地陆陇其等,后皆为名臣
奉使淮阳,奏请宽逃人禁,使流移者获随地收养,全活无算。
维基
田逢吉字凝只山西省泽州府高平县人
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进士,改庶吉士
顺治十四年,任内翰林国史院编修日讲官
顺治十六年,任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
康熙年间,升任内秘书院侍读学士
康熙五年,任内国史院学士
康熙九年,任会试副考官户部右侍郎
康熙十年,任日经筵讲官户部左侍郎
康熙十一年,任浙江巡抚,加兵部侍郎衔
主要活动
  • 165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吴元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南华亭人字长仁号卧山
康熙三年进士,由庶吉士历官工部郎中
旋举鸿博,授侍讲
有《问月堂诗稿》、《乐闲馆文集》、《史论》、《补水经注》。
吴元龙字长人江南华亭人
康熙甲辰进士,改庶吉士历官工部郎中
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侍讲
有《问月堂诗钞》。
清诗别裁集
字长人江南华亭人
康熙甲辰进士,官翰林,改工部郎中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擢翰林院侍讲
著有《问月堂诗钞》。
主要活动
  • 1664年,进士
李来泰清 1631 — 16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4 【介绍】: 江西临川人字石台一字仲章
顺治九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苏松常道
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儒科,试列二等第一。
工诗文。
有《莲龛集》。
李来泰字仲章号石台临川人
顺治壬辰进士历官江南苏松常道
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侍讲,迁侍读
有《莲龛集》。
清诗别裁集
字石台江西临川人
顺治壬辰进士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翰林院侍讲
著有《石台集》。
先生文不肯一语犹人,诗独以平正通达行之,能者不拘一格。
维基
李来泰(1631年—1684年)字仲章号石台江西临川城南下桥寺人。
清朝官员。
李来泰生于仕宦之家,自幼聪慧。
顺治八年(1651年)举人次年联捷二甲第八名进士
工部虞衡司主事,升郎中
顺治十二年(1655年)出任江南江学政
顺治十七年(1660年),任江苏苏松粮储道
康熙五年(1666年),接替安世鼎苏松常道,整饬苏州水利,因与上司不和被革职,1670年由韩佐周接任。
还乡后,闭户读书著述。
康熙十三年(1674年),被抚州知府王永茂诬陷与耿精忠部属勾结叛乱,被下狱,后经多方营救免罪。
康熙十八年(1679年),获举荐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列第二等第一名,授翰林院侍讲,参与修撰《明史》。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主湖广乡试。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卒于官邸。
清史稿》有传。
主要活动
  • 1652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 1679年,宏词科,第二等
李经畬清末 1858 — 1935
维基
李经畬(1858年4月12日—1935年)字伯雄号新吾别号谲洲
安徽合肥人
李瀚章长子。
清朝末年官员。
李经畬生于咸丰八年(戊午)二月廿九日1858年4月12日),后为府学廪生,一品荫生。
光绪壬午年(1882年)江南乡举人1890年庚寅恩科进士,殿试二甲,朝考一等。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此后曾经历任翰林院撰文侍讲实录馆提调兵部武选司员外郎
二品顶戴,赐紫禁城骑马,诰授光禄大夫
他还曾任资政院议员
晚年任北平京剧票友组织「春阳友社」董事长。
1935年79岁时去世。
主要活动
  • 1890年,进士,庚寅恩科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姚元之清 1773 — 18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3—1852 【介绍】: 安徽桐城人字伯昂号荐青
嘉庆十年进士
编修
道光间官至左都御史
以事降调内阁学士
曾从学于姚鼐,书画并工,熟于掌故。
后以年老休致。
有《竹叶亭杂诗稿》、《竹叶亭杂记》。
姚元之字伯昂号廌青桐城人
嘉庆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左都御史,降内阁学士
有《廌青集》。
维基
姚元之(1783年—1852年)字伯昂号曼卿
安徽桐城人
清代官员、书画家。
姚元之出身书香门第,曾问学于族祖姚鼐,与崔旭梅成栋并称“张门三才子”。
嘉庆五年(1800年)庚申直隶乡试为张问陶所取士,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
嘉庆十四年(1809年)入直南书房
嘉庆十七年(1812年),因刊刻乾隆《圣训》有误,元之负失审之责,被降为编修
之后历升咸安宫总裁右春坊右中允日讲起居注官左春坊左中允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侍读右春坊右庶子翰林院侍讲学士
道光十三年(1833年)工部右侍郎,后擢左都御史
道光十八年(1838年),因事降二级调用。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年老请休归里。
咸丰二年(1853年)卒。
清史稿》有传。
主要活动
  • 180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方象瑛清 163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2—? 【介绍】: 浙江遂安人字渭仁
康熙六年进士
旋试鸿博,授编修
与修《明史》,充四川乡试正考官,迁侍讲
告归家居,号金门大隐
少有文名。
有《健松斋诗文集》、《松窗笔乘》、《封长白山记》。
方象瑛字渭仁遂安人
康熙丁未进士己未召试博学鸿词,授编修
有《健松斋集》。
清诗别裁集
字渭仁浙江遂安人
康熙丁未进士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翰林院编修
著有《健松斋诗集》。
维基
方象瑛(1642年10月2日—?
),字渭仁号霞庄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人
康熙二年癸卯浙江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康熙六年丁未科会试易经房,中式第40名,殿试二甲36名。
九岁能诗,十三岁作《远山净赋》,早年与毛际可等友善,个性仁慈耿直,清廉沉静。
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进士,授内阁中书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博学鸿词科
翰林院编修纂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出任四川乡试主考官,期间留有许多诗文佳作。
伺候返京,升侍讲
方象瑛翰林院侍讲退休返乡之后,原来县官高升,县民聚集在衙门前鼓噪,方象瑛答应将大家的心声向县传达,县民才离去。
当时县官送给他黄金当作礼物,方象瑛严词拒绝。
后来和从兄方象璜向当朝者呼吁减税,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新的县官来了之后,夜里馈赠他黄金,希望他不要再谈遂安的弊政,他也不接受黄金。
后来有一件冤狱,县官想要杀人立威,象瑛期期以为不可,并要转交上级重审案件。
县官派人希望他不要再管这个案子,象瑛说:『杀人是为了取媚于官员,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后来犯人没有被处决。
犯人出狱之后,象瑛避嫌,坚决不见。
后来犯人在三来谢,跪拜之后离去。
后来遂安人感谢他的恩德,建造思贤祠纪念他。
主要活动
  • 166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 1679年,宏词科,第二等
檀玑晚清
维基
檀玑(1851年—1922年)字汝衡号斗生安徽安庆府望江县人晚清政治人物。
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科二甲第三名进士
庶吉士散馆翰林院编修,累升侍讲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出督福建学政
次年革职。
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
民国初年,曾出任国史馆编修
民国十一年(1922年)卒于北京
主要活动
  • 187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翁叔元清 1633 — 17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3—1701 【介绍】: 江苏常熟人原名楠字宝林又字静乡号铁庵
康熙十五年进士,授编修
累迁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刑部尚书
于刑狱多所平反。
诗笔秀整。
有《铁庵文稿》、《梵园诗集》。
翁叔元初名栴字实林号铁庵永平常熟人
康熙丙辰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刑部尚书
有《梵园诗集》。
清诗别裁集
字宝林江南常熟人
康熙丙辰,赐进士第三人,官至刑部尚书
维基
翁叔元(1633年4月9日—1701年12月18日)初名栴字宝林号铁庵江南常熟人清朝官员、探花
顺天永平籍中式康熙壬子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馆试第一。
历官翰林院编修康熙戊午山东乡试正考官明史纂修官右春坊右赞善日讲起居注官,历翰林院侍讲翰林院侍读国子监祭酒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翰林学士经筵讲官吏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假归迁葬,刑部尚书,原品休致。
工部至半年,清理积案数十件。
性情偏隘,依附明珠,指斥汤斌为「伪道学」。
后以病退,优游林壑。
著有《铁庵文稿》、《梵园诗集》。
主要活动
  • 1676年,探花,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王士禛清 1634年8月26日 — 1711年5月11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4—1711 【介绍】: 山东新城人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
身后避世宗讳,改“禛”为“正”,高宗命改“祯”。
顺治十五年进士
扬州府推官
康熙间礼部主事翰林院侍讲,官至刑部尚书
以与废太子唱和,于四十三年被借故革职。
诗有一代正宗之称,而后人嫌其才力不足。
倡神韵之说,领袖诗坛近五十年
文章亦颇雅饬。
诗集初有《阮亭诗钞》,晚年并年所刻为《带经堂集》,又自选部分诗为《渔洋山人菁华录》,另有笔记《池北偶谈》。
王士禛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
顺治戊戌进士,授扬州推官,行取礼部员外郎,改翰林院侍讲,官至刑部尚书
谥文简
有《渔洋》、《蜀道》、《蚕尾》、《南海》、《雍益》等集,合为《带经堂集》。
简介
盖闻之弇州曰:《花间》者,世说之靡也;《草堂》者,文选之变也。
而余以为不然。
《花间》句雕字琢,调或未谐,句无不致,是昌谷之靡也。
《草堂》音协调流,句或未妍,体无不秀,是西昆之变也。
至所云字必色飞,语必魂绝,则美出自然,诚非缘借矣。
尝试论前代诸家,文成之于元献,犹兰亭之似梓泽也;新都之于庐陵,犹弘治之似伯玉也;琅琊之于眉山,犹小令之于大令也;公谨之于稼轩,犹宣武之似司空也;逮黄门舍人之于屯田待制,直如曹刘之于苏李
遂觉后来益工,然未有如吾阮亭者也。
阮亭少才丰,无所不擅,千古文义书词,直欲一时将去,即如诗馀一事,于阮亭直雕虫耳。
而以余读之,篝灯萧寺,中夜琅琅,觉十年中离别之苦,哀乐之多,无不怦然欲动。
而艳思绮语,人手推口维,而不能解,则阮亭之移我情,与我情之合于阮亭
诚有不自知者,又何色飞魂绝之足拟也哉。
如余舌本作强,笔底如椎,偶赋短言,无关佳事,即至同里诸子,好工小词,如文友之儇艳,其年之矫丽,云孙之雅逸,初子之清扬,无不尽东南之瑰宝,以视阮亭并驱中原,犹恐不免为黄耳。
兰陵年同学弟邹祗谟撰。
词学图录
王士禛(1634-1711) 字贻上一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雍正时避帝讳,名改为士正,乾隆时又改为士祯
山东新城(今桓台)人。
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谥文简
康熙时为诗坛盟主,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又为"清初六家"之一,论诗倡"神韵说"。
有《带经堂集》、《渔洋山人精华录》。
词集名《衍波词》。
清诗别裁集
字贻上山东新城人
顺治乙未进士,由司李入为曹郎,改翰林,官至刑部尚书
著有《带经堂集》。
渔洋少岁,即见重于牧斋尚书,后学殖日富,声望日高,宇内尊为诗坛圭臬,突过黄初,终其身无异辞。
身后多毛举其失,互相弹射,而赵秋谷宫赞著《谈龙录》以诋諆之,恐未足以服渔洋心也。
或谓渔洋獭祭之工太多,性灵反为书卷所掩,故尔雅有馀,而莽苍之气遒折之力往往不及古人,老杜之悲壮沉郁,每在乱头粗服中也。
应之曰,是则然矣。
然独不曰欢娱难工,愁苦易好,安能使处太平之盛者,强作无病呻吟乎?
愚未尝随众誉,亦非敢随众毁也。
平心以求,录其最佳者,其有当众心与否,不及计焉。
○全集以明丽博雅胜者居多,然恐收之不尽,兹特取其高华浑厚有法度神韵者,觉渔洋面目,为之改观。
维基
王士禛(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小名豫孙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斋号蚕尾山房,人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代文人,进士出身康熙年间官至刑部尚书
工诗文,勤著述,著作有《渔洋山人精华录》、《池北偶谈》等五百馀种。
卒谥文简
主要活动
  • 165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富鸿基清 1634 — 1709
维基
富鸿基(1634年2月12日—1709年1月25日),榜名鸿业,字磐伯号云麓福建晋江人进士出身
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升侍讲侍读学士
三藩之乱时,翰林陈梦雷身陷耿精忠军中,李光地隐居福建山区,陈梦雷将耿军军情告知李光地光地写密奏以蜡丸封死,派仆人赴京师进奏,内阁怕是间谍之计,不敢接纳,富鸿基以全家性命作保,面陈康熙帝
后破耿,迁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
后以病告归,家居十年,卒。
著有《日讲四书》十六卷、《诗文集》四卷等。
有子富中琰。
主要活动
  • 165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文斌
维基
文斌爱新觉罗氏字郁周号伯英满洲正蓝旗人
清朝宗室、官员。
宗室文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进士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后来官至翰林院侍讲
主要活动
  • 1898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翁斌孙清末民国初 1860 — 1923
翁斌孙字韬甫常熟人
光绪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直隶提法使
有《笏斋覆瓿集》。
维基
翁斌孙(1860年3月5日—1923年1月9日)字人豪又字韬夫号芴斋晚号冰楞芴居士
江苏常熟县人
晚清官员。
翁斌孙大学士翁心存曾孙,安徽巡抚翁同书之孙,翰林翁曾源之子。
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科三甲进士光绪三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授翰林院检讨
光绪八年,任功臣馆纂修官。
光绪十年,升任武英殿协修官国史馆协修官。
光绪十三年任武英殿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
光绪十五年,任方略馆协修官会典馆协修官
光绪十六年,任方略馆纂修官
次年升任方略馆总纂官
光绪二十年,任会试同考官武英殿总纂官
光绪二十四年,任翰林院侍讲会典馆协修官翰林院侍读日讲起居注官
光绪三十一年,任国史馆纂修武英殿提调
历官山西大同府知府
宣统元年,任冀宁道山西提学使
宣统三年,官至直隶提法使
民国后不仕。
主要活动
  • 1877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