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三十六卷目录

 婚礼部杂录
 婚礼部外编

礼仪典第三十六卷

婚礼部杂录

《易经》: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按程传二守中正不苟合于初,所以不字苟贞固不易。至于十年屯,极必通,乃获正应而字育矣。本义字,许嫁也。礼曰女子许嫁笄而字六二,阴柔中正有应于上而乘初刚,故为所难而邅回不进。然初非为寇也,乃求与己为婚媾耳。但己守正,故不之许。至于十年数穷理极,则妄求者、去正应者,合而可许矣。〈又〉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按本义,初九守正居下以应于己,故其占为下,求婚媾则吉也。
蒙九二:纳妇吉。按本义,九二以阳受阴,为纳妇之象。〈又〉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按本义,六三阴柔不中不正,女之见金夫而不能有其身之象也。占者,遇之必得,如是之人无所利矣。金夫,盖以金赂己而挑之,若鲁秋胡之为者。
贲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按本义,阳过之始而比初阴,故其象占如此。夫虽老而得女,妻犹能成生育之功也。〈又〉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咸:亨,利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按程传咸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所以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天地二物,故二卦分为天地之道,男女交合而成夫妇,故咸与恒皆二体合为夫妇之义,咸感也。以说为主,恒常也。以正为本而说之道,自有正也。正之道,固有说焉。巽而动刚柔,皆应说也。咸之为卦,兑上艮下,少女少男也。男女相感之深莫如少者,故二少为咸也。艮体笃实止为诚悫之义,男志笃实以下交女心说,而上应男感之先也。男先以诚感,则女说而应也。
姤:女壮,勿用取女。按程传,取女者,欲其柔和顺从以成家道。姤乃方进之阴渐壮而敌阳者,是以不可取也。女渐壮,则失男女之正,家道败矣。按本义,一阴而遇五阳,则女德不贞而壮之甚也。取以自配,必害乎阳。
震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渐:女归吉,利贞。按程传,天下之事进必以渐者,莫如女归,且男女万事之先也。
归妹:征凶,无攸利。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按程传,卦有男女配合之义者,四咸恒渐归妹也。本义妇人谓嫁曰归妹少女也。兑以少女而从震之长男,而其情又为以说而动,皆非正也。故卦为归妹而卦之,诸爻自二至五皆不得正,三五又皆以柔乘刚,故其占征凶而无所利也。〈又〉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按程传,归妹说以动者也。异乎。恒之巽,而动渐之止而巽也。少女之说情之感动,动则失正,非夫妇正而可。常之道,久必敝坏。知其必敝,则当思永其终也。天下之反目者,皆不能永终者也。建安丘氏曰:女子从人以说而动,至于失身败德,不能永其所终者多矣。所华落色衰,复相弃背者是也。而原其所以,则由奔诱而为夫妇徇情肆欲之所致,而不知其敝之过也。向使于说动之时,为永终知敝之戒,则无此失矣。〈又〉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按本义,初九居下而无正应,故为娣象。然阳刚在女子为贤正之德,但为娣之贱,仅能承助其君而已。〈又〉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按本义,九二阳刚,得中女之贤也。有正应而反阴柔不正,乃女贤而配不良,不能大成内助之功。故为眇能视之象,而其占则利幽人之贞也。〈又〉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按本义,六三阴柔而不中正,又为说之主女之不正,人莫之取者也。故为未得所适而反归为娣之象。或曰:须女之贱者。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按本义,九四以阳居上体而无正应,贤女不轻从人而愆期以待所归之象,正与六三相反。〈又〉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按本义,六五柔中居尊下应九二,尚德而不贵饰,故为帝女下嫁而服不盛之象。然女德之盛,无以加此,故又为月几望之象。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按本义,上六以阴柔居,归妹之终而无应约婚而不终者也。故其象如此。大全李氏曰:古者妇助祭,必有箱篚,实蘋藻之类,而诸侯卿大夫躬割牲,所以重宗庙之祀,尽继承之道。今三上无应承,筐无实刲,羊无血,是夫妇之礼不成而祭祀无主矣。
《礼运》: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婚者,期不使。
《管子·形势解》:明主之治天下也,必用圣人,而后天下治。妇人之求夫家也,必用媒,而后家事成。故治天下而不用圣人,则天下乖乱而民不亲也。求夫家而不用媒,则丑耻而人不信也。故曰:自媒之女,丑而不信。《八观篇》:昏礼不谨,则民不修廉。
《小匡篇》:管仲之政既成,罢士无伍。罢女无家,士三出妻,逐于境外。女三嫁,入于舂谷。
《诗小序》: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
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
何彼秾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丰,刺乱也。婚姻之道缺,阳倡而阴不和,男行而女不随。
绸缪,刺晋乱也。国乱则婚姻不得其时焉。
东门之杨,刺时也。婚姻失时,男女多违,亲迎女犹有不至。
《诗传》:野人求婚而不能其礼,女氏拒之赋。野有死麇,野人强婚不得而讼女氏。〈阙〉终之赋行露。
齐俗婚礼不亲,君子讥之赋著。
郑世子辞婚于齐,祭仲谏之,赋有女同车。
《荀子·富国篇》:男女之合,夫妇之分,婚姻聘纳,送逆无礼:如是,则人有失合之忧,而有争色之祸矣。故知者为之分也。
《大略篇》:易之咸,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聘士之义,亲迎之道,重始也。
《韩非子·说林上》: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外储说》: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
《新书·时变篇》:娶妇嫁子,非有权势,吾不与婚姻。《胎教杂事》: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也。春秋之元诗之关睢,礼之冠婚,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终云尔素诚谨为子孙婚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则其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曰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呜呼戒之哉。无养乳虎,将伤天下,故曰素成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
《韩诗外传》:传曰:夫行露之人许嫁矣,然而未往也,见一物不具,一礼不备,守节贞理,守死不往,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故举而传之,扬而歌之,以绝无道之求,防污道之行乎。诗曰:虽速我讼,亦不尔从。
高子问于孟子曰:夫嫁娶者、非己所自亲也,卫女何以得编于诗也。孟子曰:有卫女之志则可,无卫女之志则怠。若伊尹于太甲,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夫道二:常之谓经,变之谓权,权怀其常道,而挟其变权,乃得为贤。夫卫女、行中孝,虑中圣,权如之何。诗曰: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我不臧,我思不远。《申培诗说》:鹊巢,诸侯嫁女,其民观焉。即其事而赋之也。
摽有梅,女父择婿之诗兴也。
野麇昏姻恶,无礼之诗赋也。行露强委,禽而不受。至于兴讼,大夫以礼断之而国史美之,一章比也。二章三章皆兴也。
何彼秾矣。齐襄公杀鲁桓公,庄王将平之使荣叔锡桓公命,因使庄公主婚以桓王之妹嫁襄公,周人伤之而作是诗。
著齐俗废,亲迎之礼,君子讥之赋也。
绸缪晋乱民穷昏姻失时,君子伤之而作是诗兴也。有女同车,郑公子忽辞昏于齐,祭仲足谏之而作是诗赋也。
车辖宣王中,兴士得亲迎,其友贺之而作此诗首章赋也,次章兴也,三章兴也,四章兴也。
《淮南子·汜论训》:古之制,婚礼不称主人,舜不告而娶,非礼也。礼三十而娶,文王年十五而生武王,非法也。《说山训》:因媒而嫁,不因媒而成。
《泰族训》:民有好色之性,故有大婚之礼。因其好色而制婚姻之礼,故男女有别。
待媒而结言,聘纳而娶妇,绂絻而亲迎,非不烦也,然而不可易者,所以防淫也。
《春秋繁露·玉英篇》:婚礼不称主人,经礼也;辞穷无称主人,变礼也。
《循天之道篇》:古之人霜降而逆女,冰泮而杀内,与阴居近,与阳远也。
《孔丛子》:季孙问于夫子,曰百世之宗有绝道乎。子曰继之以姓义无绝也。故同姓为宗,合族为属。虽国子之尊不废其亲,所以崇爱也。是以缀之以食,序列昭穆。万世婚姻不通,忠笃之道然也。
《大戴礼·盛德篇》:凡淫乱生于男女无别、夫妇无义;婚礼享聘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妇之义也。故有淫乱之狱,则饰婚礼享聘也。
《盐铁论·散不足篇》:古者,男女之际尚矣,嫁娶之服,未之以记。及虞、夏之后,盖表布内丝,骨笄象珥,封君夫人加锦尚褧而已。今富者皮衣朱貉,繁露环佩。中者长裾交袆,璧端簪珥。古者,夫妇之好,一男一女,而成家室之道。及后,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侄娣九女而已。今诸侯百数,卿大夫十数,中者侍御,富者盈室。是以女或旷怨失时,男或放死无匹。
《新序杂事》:五姜桂因地而生,不因地而辛;妇人因媒而嫁,不因媒而亲。
《说苑·建本篇》: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学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东夷慕诸夏之义,有女,其夫死,为之内私婿,终身不嫁,不嫁则不嫁矣,然非贞节之义也;苍梧之弟,娶妻而美好,请与兄易,忠则忠矣,然非礼也。今子欲释古之学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为是,用是为非乎。不顺其初,虽欲悔之,难哉。《政理篇》:婚姻之道废,则男女之道悖,而淫泆之路兴矣。
方言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白虎通·姓名篇》: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礼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
《汉书·王吉疏》:吉意以为夫妇,人伦大纲,夭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母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聘妻送女亡节,则贫人不及,故不举子。又汉家列侯尚公主,诸侯则国人承翁主,使男事女,夫诎于妇,逆阴阳之位,故多女乱。
《汉书·地理志》:燕地,尾、箕分壄也,嫁娶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齐地,虚、危之分壄也。始桓公兄襄公淫乱,姑姊妹不嫁,于是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痛乎,道民之道,可不慎哉。
《龙鱼河图》:以卖马钱娶妇,令多恶病,夫妻离别。参同契圣人上观章,仲尼赞鸿濛乾坤,德洞虚稽古当元皇关睢。建始初,冠婚气相纽。元年乃芽滋。《君子好逑章》: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元武龟蛇,蟠纠相扶,以明牝牡,意当相须。假使二女共室,颜色甚姝。苏秦通言张仪合媒,发辩利舌奋舒美辞,推心调谐合为夫妻敝发腐齿,终不相知。
《蜀志》:蜀地居给人足以富相尚,故娶嫁设太牢之厨膳,归女有百两之徒车。
《魏志》:建安八年冬十月,到黎阳,为子整与谭结婚。〈注〉臣松之案:绍死至此,过周五月耳。谭虽出后其伯,不为绍服三年,而于再期之内以行吉礼,悖矣。魏武或以权宜与之约言;今云结婚,未必便以此年成礼。《魏氏春秋》:司空东莱王基当世大儒,岂不达礼而纳。司空王忱女以姓同源,异故也。
《荀彧传〈注〉·典略》曰:中官常侍唐衡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转以与彧。父绲慕衡势,为彧娶之。彧为论者所讥。松之云按:《汉记》唐衡以桓帝延熹七年死,计彧于时年始二岁,则彧婚之日,衡之没久矣。慕势之言为不然也。绲八龙之一,必非苟得者也,将有所逼而然,何云慕势哉。至于阉竖用事,四海屏气;唐衡,杀生在口。顺之则六亲以安,忤违则大祸立至;斯诚以存易亡,蒙耻期全之日。昔蒋诩姻于王氏,无损清高之操,绲之此婚,庸何伤乎。
《乌丸传〈注〉:乌丸其嫁娶皆先私通,略将女去,或半岁百日,然后遣媒人送马牛羊以为聘娶之礼。婿随妻归,见妻家无尊卑,旦起皆拜,而不自拜其父母。为妻家仆役二年,妻家乃厚遣送女,居处财物,一出妻家。故其俗从妇人计,至战斗时,乃自决之。妇人至嫁时乃养发,分为髻,著句决,饰以金碧,犹中国有冠步摇也。
《高句丽传》:其俗作婚姻,言语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听使就小屋中宿,傍顿钱帛,至生子已长大,乃将妇归家。
《东沃沮传〈注〉:其嫁娶之法,女年十岁,已相设许。婿家迎之,长养以为妇。至成人,更还女家。女家责钱,钱毕,乃复还婿。
吴虞翻与弟书曰:吾子容当为求妇,其父如此,谁肯嫁之。远求小姓,足使生子;天其福人,不在贵族;扬雄之才,非出孔氏;虞世家法,反生痴子。
《魏书·评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劳效。
《晋书·肃慎传》:俗将嫁娶,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致礼聘之。
《大宛传》:其俗娶妇先以金同心指镮为聘。又以三婢试之,不男者绝婚。
《林邑传》:林邑去海三千里。贵女贱男,同姓为婚,妇先聘婿。女嫁之时,著迦盘衣,横幅合缝如井栏,首带宝花。
《博物志》:黄帝治天下百年,男三十而妻,女二十而嫁。曾子曰:弟子不学古,知之矣。贫者不胜其忧,富者不胜其乐。
《草木状》: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既漉候冬陂池竭时,寘酒罂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贺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
《颜氏家训》:江右不讳庶孽,丧室之后,多以妾媵终家事;疥癣蚊䖟,或未能免,限以大分,故稀斗阋之耻。河北鄙于侧出,不预人流,是以必须重娶,至于三四,母年有少于子者。后母之弟,与前妇之兄,衣服饮食,爰及婚宦,至于士庶贵贱之隔,俗以为常。身没之后,辞讼盈公门,谤辱彰道路,子诬母为妾,弟黜兄为佣,播扬先人之辞迹,暴露祖考之长短,以求直己者,往往而有。悲夫。自古奸臣佞妾,以一言陷人者众矣。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此不可不畏。凡庸之性,后夫多宠前夫之孤,后妻必虐前妻之子;非唯妇人怀嫉妒之情,丈夫有沉惑之僻,亦事势使之然也。前夫之孤,不敢与我子争家,提携鞠养,积习生爱,故宠之;前妻之子,每居己生之上,宦学婚嫁,莫不为防焉,故虐之。异姓宠则父母被怨,继亲虐则兄弟为雠,家有此者,皆门户之祸也。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唯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
婚姻素对,靖侯成规。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校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或猥婿在门,或傲妇擅室,贪荣求利,反招羞耻,可不慎欤。先祖靖侯戒子侄曰:汝家书生门户,世无富贵;自今仕宦不可过二千石,婚姻勿贪势家。吾终身服膺,以为名言也。
《北周书·高丽传》:风俗好淫,不以为愧。有游女者,夫无常人。婚娶之礼,略无财币,若受财者,谓之卖婢,俗甚耻之。
哒国传》:其俗兄弟共娶一妻。夫无兄弟者,其妻戴一角帽;若有兄弟者,依其多少之数,更加帽角焉。《隋书·新罗传》:婚嫁之礼,唯酒食而已,经重随贫富。新婚之夕,女先拜舅姑,次即拜夫。
《流求国传》:嫁娶以酒肴珠贝为聘,或男女相悦,便相匹偶。
《林邑传》:每有婚媾,令媒者赍金银钏、酒二壶、鱼数头至女家。于是择日,夫家会亲宾,歌舞相对。女家请一婆罗门,送女至男家,婿盥手,因牵女授之。
《赤土传》:每婚嫁,择吉日,女家先期五日,作乐饮酒,父执女手以授婿,七日乃配焉。既娶则分财别居。《真腊传》:娶妻者,唯送衣一具,择日遣媒人迎妇。男女二家各八日不出,昼夜燃灯不息。男婚礼毕,即与父母分财别居。父母死,小儿未婚者,以馀财与之。若婚毕,财物入官。
《文中子·中说事君篇》:子曰:婚娶而论财,夷虏之道也。君子不入其乡古者,男女之族各择德焉。不以财为礼子之族,婚嫁必具。六礼曰斯道也。今亡矣,三纲之首不可废吾从古。
《礼乐篇》:子谓:任薛王刘崔卢之昏,非古也。何以视谱。〈又〉子曰:冠礼废,天下无成人矣。昏礼废,天下无家道矣。呜呼。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魏相篇》:裴嘉有婚,会薛方士预焉。酒中而乐作方士,非之而出。子闻之曰:薛方士知礼矣。然犹在君子之后乎。〈又〉子曰:早婚少聘教人以偷妾,媵无数教人以乱。且贵贱有等,一夫一妇,庶人之职也。〈又〉子述婚礼,贾琼曰:今皆亡,又焉用。续子曰:琼尔无轻礼无谄俗,存之可也。
《唐书·车服志》:三品以上有公爵者,嫡子之婚,假絺冕。五品以上子孙,九品以上子,爵弁。庶人婚,假绛公服。花钗礼衣者,亲王纳妃所给之服也。大褒连裳者,六品以下妻,九品以上女嫁服也。青质,素纱中单,蔽膝、大带、革带,袜、履同裳色,花钗,覆笄,两博鬓,以金银杂宝饰之。庶人女嫁有花钗,以金银琉璃涂饰之。连裳,青质,青衣,革带,袜、履同裳色。百官女嫁、庙见摄母服。士庶有以衣冠亲迎者,亦时服箱。其馀贵贱,皆以骑代车。
《酉阳杂俎》: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迎妇夫家,领百馀人或十数人随其奢俭挟车,俱呼新妇子催出来,至新妇登车乃止。婿拜,阁日归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戏乐至有大委顿者。〈婿说文云即婿字〉
近代婚礼,当迎妇以粟三升填臼,席一枚以覆井枲,三斤以塞窗箭,三只置户上妇,上车婿骑而环车三匝。女嫁之明日,其家作黍臛。女将上车,以蔽膝覆面。妇入门,舅姑以下悉从便门出,更从门入,言当躝新妇迹。又妇入门先拜猪樴,及灶娶妇,夫妇并拜,或共结镜钮。又娶妇之家弄新妇,腊月娶妇不见姑。婚礼纳采有合驩嘉禾阿胶九子,蒲朱苇双石绵絮长命缕乾漆九事,皆有词胶漆,取其固绵絮,取其调柔蒲苇,为心可屈可伸也。嘉禾分福也。双石义在两固也。
世范男女,不可于幼小之时便议婚姻。大抵女欲得托,男欲得偶,若论目前,悔必在后,盖富贵盛衰更迭不常男女之贤否。须年长乃可见。若早议婚姻事,无变易固为甚善或。昔富而今贫,或昔贵而今贱,或所议之婿流荡不肖,或所议之女狼戾不检,从其前约则难保家背,其前约则为薄义,而争讼由之以兴可不戒哉。
男女议亲,不可贪其阀阅之高,资产之厚。苟人物不相当,则子女终身抱恨。况又不和而生他事者乎。有男虽欲择妇,有女虽欲择婿,又须自量我家子女,如何。如我子愚痴庸下,若娶美妇,岂特不和或有他事;如我女丑拙狠妒,若嫁美婿,万一不和,卒为其弃出者有之。凡嫁娶,因非偶而不和者,父母不审之罪也。
古人谓周人恶媒,以其言语反覆,绐女家则曰男富,绐男家则曰女美。近世尤甚。绐女家则曰男家不求备礼且助出嫁遣之资,绐男家则厚许其所迁之贿且虚指数目。若轻信其言而成婚,则责恨见欺夫妻反目,至于仳离者,有之大抵嫁娶,固不可无媒而媒者之言不可尽信,如此宜谨察于始。
人之议亲,多要因亲及亲以示不相忘。此最风俗好处,然其间妇女无远识,多因相熟而相简。至于相忽,遂至于相争而不和,反不若素不相识而骤议亲者,故凡因亲议,亲最不可托熟,阙其礼文又不可忘其本意,极于责备则两家周致无他患矣。故有侄女嫁于姑家,独为姑氏所恶,甥女嫁于舅家,独为舅妻所恶,姨女嫁于姨家,独为姨氏所恶,皆由玩易于其初礼薄而怨生,又有不审于其初之过者。
嫁女须随家力,不可勉强。然或财产宽馀,亦不可视为他人不以分给。今世固有,生男不得力而依托女家,及身后葬祭皆由女子者,岂可谓生女之不如男。孤女有分,必随力厚嫁,合得田产必依条分给。若吝于目前,必致嫁后有所陈诉。
《归田录》:刘岳书仪婚礼有女坐婿之马鞍,父母为之合髻之礼,不知用何经义。据岳自叙云,以时之所尚者益之,则是当时流俗之所为尔。岳当五代干戈之际,礼乐废坏之时,不暇讲求三王之制度,苟取一时世俗所用吉凶仪式,略整齐之固,不足为后世法矣。然而后世犹不能行之,今岳书仪十已废其七八,其一二仅行于世者,皆苟简粗略不如本书就中转失乖缪可为大笑者,坐鞍一事尔。今之士族当婚之夕,以两椅相背置一马鞍,反令婿坐其上,饮以三爵,女家遣人三请而后下乃成婚礼,谓之上高坐,凡婿家举族内外,姻亲与其男女宾客堂上,堂下竦立而视者,惟婿上高坐为盛礼尔。或有偶不及设者,则相与怅然。咨嗟以为阙礼,其转失乖缪至于如此。今虽名儒巨公衣冠旧族,莫不皆然。呜呼。士大夫不知礼义,而与闾阎鄙俚同其习见而不知为非者多矣。前日濮园皇伯之议,是已岂止坐鞍之缪哉。
《石林燕语》:帝女谓之公主,盖婚礼必称主人,天子不可与群臣敌,故以同姓诸侯主之主者,言主婚尔。而汉又有称翁主者,诸侯之女也。翁者,老人之称古人,大抵谓父为翁。诸侯自相主婚无言,故称翁者,谓其父自主之也。自六朝后诸王之女皆封县主,隋以后又有称郡主者,自是遂循以为故事,则主非主婚之名。
《桂海虞衡志》:捲伴,南州法度疏略,婚姻多不正。村落强暴窃人妻女,以逃转移他所安居,自若谓之捲伴,言捲以为伴侣也。已而复为后人捲去,至有历数捲未已者,其舅姑若前夫访知所在,诣官自陈官为追究,往往所谓前夫亦是捲伴,得之复为后人所捲,惟其亲父母兄弟及初娶者所诉,即归始初被捲之家事物原始,汉京房之女适翼奉之子,奉择日迎之房,以其日不吉以三煞在门之故也。三煞者,乃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犯之损尊长及无子奉以为不然,妇将至门但以麻豆谷米与草火禳之,则三煞自避新人可入也。自是以来,凡嫁娶者,置草火于门前,候新人轿及门。则燃草火名曰揽轿,及新人进房以麻米撒之名曰撒麻米。至今以为故事。
《老学庵笔记》:今人谓娶妇为索妇,古语也。孙权欲为子索关羽女,袁术欲为子索吕布女,皆见《三国志》《容斋续笔》:姑舅兄弟为婚,在礼法不禁而世俗不晓。按刑统户婚律云,父母之姑舅两姨姊妹及姨,若堂姨母之姑堂姑,己之堂姨,及再从姨堂外甥女女婿姊妹并不得为婚姻。议曰父母姑舅两姨姊妹于身无服,乃是父母缌麻据身是尊,故不合娶。及姨又是父母大功尊,若堂姨虽与父母无服,亦是尊。属母之姑堂姑并是母之小功,以上尊己之堂姨,及再从姨堂外甥女,亦谓堂姊妹所生者,女婿、姊妹于身,虽并无服,据理不可为婚,并为尊卑混乱人伦失序之故。然则中表兄弟姊妹正是一等,其于婚娶了无所妨。予记政和八年,知汉阳军王大夫申明此项敕局看详,以为如表叔娶表侄女,从甥女嫁,从舅之类,甚为明白。徽州法司编类续,降有全文,今州县官书判至有将姑舅兄弟成婚而断离之者,皆失于不能细读律令也。惟西魏文帝时,禁中外及从母兄弟姊妹为婚,周武帝又诏不得娶母同姓以为妻妾,宣帝诏母族绝服外者,听婚皆偏闰之制漫附于此。
《癸辛杂识》:周子功云:南丹州男女之未婚嫁者,于每岁七月聚于州主之厅,铺大毯于地,女衣青花大袖用青绢,盖头手执小青,盖男子拥髻皂衣皂帽各分朋而立,既而左右队长各以男女一人推仆于毯,男女相抱持,以口相呵,谓之听气合者,即为正偶,或不合则别择一人配之,盖必如是而后成婚,否则论以奸罪也。
《清波杂志》:嫁女须胜吾家者,娶妇须不若吾家者,或问其故曰:嫁胜吾家则女之事,人必钦必戒;娶妇不若吾家则妇事,舅姑必执妇道,安定胡翼之云。《溪蛮丛笑》:山猺婚娶,聘物以铜与盐,至端午约于山上,相携而归名拖亲。拖亲之后年生子,引妻携酒归,见妇家名出面。
《冷斋夜话》:韩魏公客郭注者,才而美,然求室则病行。年五十未有室家,魏公怜之,百计赒恤为求婚将遂,其人必死,公以侍儿赐之。未及门而注死,郭注殆可与范公客同科也。韩范功名富贵,如泰山黄河日月所不能者,两客乃尔可笑耶。
《彦周诗话》:阮步兵醉六十日而停婚,虽似智矣。然礼法之士憎之如仇,几至于死,幸武帝保护之耳。而老杜诗云遂令阮籍辈熟醉,为身谋此工部,善看史书,当有解此意者。
李氏刊误吉凶军宾嘉,是谓五礼。婚姻属之嘉,嘉者,善也。今代每言婚姻,则曰佳期者,美也。婚姻之重所宜,依经若用为佳,实伤古义。
婚期云来日妇于庭拜舅姑,次谒夫之长属中外,故旧皆当妇礼即通谓之客,故有拜客之名。今代非亲非旧,皆列坐而觌妇容,岂其宜哉。
《山堂肆考·南蛮歌》:罗国其俗嫁娶者,纳槟榔或多至三百盘。
《读书杂钞》:周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注于不禁,下云重天时,权许之也。愚谓此文极分明,谓使媒氏会合婚嫁,苟有奔者而不为之禁止,若元无丧故而不用此令者,则皆寘之罚,非为权许其奔也。若读如子,若孙之类。
《金志》:金人旧俗多指腹为婚姻。既长,虽贵贱殊隔,亦不可渝。婿纳币皆先期拜门,戚属偕行以酒馔。往少者十馀车,多者至十倍。饮客佳酒则以金银器贮之,其次以瓦器列于前,以百数宾退则分饷焉。先以乌金银杯酌饮贫者,以木酒三行进,大软脂小软脂如中国寒具以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宴罢。富者瀹建茗,留上客数人啜之,或以粗者煎乳酪。妇家无大小,皆坐炕上,婿党罗拜于其下,谓之男下女礼毕。婿牵马百匹,少者十匹,陈其前。妇翁选子姓之别马者,视之好则留,不好则退。留者不过十二三,或皆不中选。虽婿所乘亦以充数,大抵以留马少为耻。女家亦视其数而厚薄之。一马则报衣一袭,婿皆亲迎。既成婚,留于妇家执仆隶役,虽行酒进食皆躬亲之三年。然后以妇,归则妇氏,以奴婢数十户,牛马数十群,每群九㹀一牡,以资遣之。夫谓妻为蕯,蕯妻谓夫为爱根。
《戊辰杂抄》:瑶卿,尝代人,撰婚书中有云既为管鲍之交,复结陈雷之好,客谓之曰:管鲍陈雷俱为朋友。故事不伤于合掌乎。答曰:陈雷世世为婚姻,亦若朱陈也。
《熊氏经说》:士婚礼妇乘加景,此景字合读作褧。中庸尚絅释者,引卫诗衣锦褧衣为庄姜。初嫁之饰,尚即加之谓也。景即褧絅,音讹也。今注谓景明也。加景为明衣,然既曰行道御尘,则此景字当作褧。
媒氏若无故之,若犹言及也。颜师古注汉史以万人若一郡降曰若豫及也。刑统言某罪,及某罪皆以若言:《周礼·秋官》:凡封国。若字,即若字训及之例。郑注乃谓不禁奔权许之,不照下文。若字之义,仲春会男女之时,不以礼合。至淫奔而不能禁固父母之罪,及有愆期不嫁别无丧故,而不遵婚令者,亦父母之罪。似此二者,皆罚之,则必无过笄无嫁之女矣。
《琅嬛记》:吴郡有婚姻墩。昔有女子送葬道逢书生于此,各以目相挑,后成婚姻,故以为名。后世误以婚姻为分金,且以为管鲍事更谬。
《辍耕录》:今人家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传席以入,弗令履地。然唐人已尔乐天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
凡男女缔姻者,两家相谓曰亲家。此二字见唐《萧嵩传》。今北方以亲字为去声。按《卢纶作王驸马花烛诗》云:人主人臣是亲家,则是亦有所祖亲家,又曰:亲家翁。《五代史·刘煦传》:煦与冯道为姻家而同为相,道罢,李愚代之。愚素恶道之为人,凡事有稽失者,愚必指以诮煦曰:此公亲家翁所为。苏氏《开谈录》:冯道与赵凤同在中书。凤有女适,道中子以饮食不中,为道夫人谴骂。赵令婢长号知院者来诉,凡数百言道都不答。及去,但云:传语亲家翁今日好雪。
《十一经问对》:问礼始于冠婚者,何。对曰:冠者,所以重成人之道。婚者,所以正夫妇之伦。
问婚礼有六者,何。对曰:窈窕淑女,左右采之,是故纳采焉。娶妻不娶同姓,是故问名焉。人谋鬼谋,欲无不臧尔室尔家,欲无不宜纳吉也。无辞不相识,无币不相见,纳徵也。士如归妻,迨冰未泮,请期也。往迎尔相御轮三周,亲迎也。
问媒氏掌万民之判,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其礼,谓何。对曰:会男女于仲春者,顺时令阴阳交也。周正建子,即今十二月,故诗曰:士如归妻,迨冰未泮,独奔者不禁。注疏郑解不通聘为妻,奔为妾,淫奔之事,安有不禁乎。尝谓《周礼》非周公之全书,必末世添入者。
《御龙子集》:婚有六礼,行其四焉可也。问名纳采请期亲迎四者,备而婚姻之道重矣。
禹娶涂山氏,其未承治水之命之先耶。历辛壬癸甲四载而生启,生启之岁鲧殛而禹用乎。如以为承命之日始娶也,则鲧殛未久而就婚焉。不亦忘其亲乎。四日去家而生启焉,岂居丧之道乎。禹之孝,不若是之肆也。为世纪者,凿书之文而昧禹之心耶。
《性理三书图解》:男女初婚,今俗人家女之母同入房,以果酒礼婿而用素帛一幅置之婿袖中,谓之交亲。婿拜受之,厥明以验女之贞洁甚,则有传示于人者。今江淮多用之,虽士大夫亦有所不能变者,盖沦于尘俗而莫之觉也。其为可甚矣,宁不有玷于风教乎。
《丹铅总录》:罗泌云尝见汉刘耽所书吕梁碑,字为小象而讹泐者过半,其可读者仅六十。言碑中序虞舜之世,云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乔牛,乔牛生瞽叟,瞽叟产舜质之《史记》,盖同而不言出自黄帝,此可以洗二女同姓,尊卑为婚之疑矣。
《蔡邕协和婚赋》:乾坤和其刚柔,艮兑感其股腓,其说甚异。然咸恒为夫妇,取象容有此也。
欧阳六一仿玉台体。诗银蒜钩帘宛地垂,东坡哨遍词睡起,画堂银蒜珠幕云垂地。蒋捷白苧词,早是东风作恶,旋安排一双蒜镇罗幕银蒜,盖铸银为蒜形以押帘也。元经世大典,亲王纳妃,公主下降皆有银蒜帘押几百双。
杜子美诗不嫁惜娉婷。此句有妙理读者,忽之耳。陈后山衍之云当年不嫁惜娉婷,施朱傅粉学后生,不惜捲帘通一顾,怕君著眼未分明。深得其解矣。盖士之仕也,犹女之嫁也。士不可轻于从仕,女不可轻于许人也。著眼未分明,相知之不深也。古之人有相知之深审,而始出以成其功者,伊尹孔明是也。有相知不深,确乎不出以全其名者,严光苏云卿是也。有相知不深闯,然以出身名俱失者,刘歆荀彧是也。白乐天诗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亦子美之意乎。
邵文庄云妾之于礼久矣。有媵而妾者,有卜而妾者。卜而妾者,闻名而趋不待六礼,故谓之奔。传曰:疲于奔命,盖言速也。奔者,非必淫,淫而奔者,谓之淫奔。是故女之嫁者,有二道焉。有聘而嫁者,有奔而嫁者慎。按天文有织女。主贵女须女主贱,女贵则嫡也。贱女则诸侯之副宫,九媵大夫之侧室,三归也。礼之所谓买妾,奔则为妾,皆不备礼之谓先王制礼,岂不欲六礼皆备而后归哉。礼不下庶人,势也。故仲春奔者不禁,恐失时也。荒年杀礼,多婚欲繁育也。许氏说文妾字从辛女之有罪者,为人妾。汉缇萦上书,愿没为官婢以赎父罪,此盖秦法周之盛也。决不然也。《周礼》有女奚之条,亦刘歆附会文奸以欺王莽者,殆不可信。王莽末年,令天下奴婢赎还为良。朱子纲目亦善之,岂有周公制法不如王莽乎。妾字从辛,盖亦秦篆,非古篆也。
古者,一国嫁女同姓,二国媵之。仪礼有媵爵,谓先饮一爵后二爵从之也。《楚辞》:鱼鳞鳞兮,媵予江海间有鱼游必三如。媵随妻,先一后二人,号为婢妾。鱼唐诗:江鱼群从称妻妾,塞雁联行号弟兄。
《贤弈编尝观文》:安与其子书云:闻尔欲以尔弟种为富人某婿。异时必受其负累,富人之家多犯官府于我照顾请托。又往来礼数需索报答,誇言豪语无知妄发。彼无礼义,只知自大,时常登门,主仆成群。十数人者有之,数十人者有之,至于婚娶之日,百数十人者有之。茶汤供应手忙脚乱,鸡惊狗骇于我何。荣当时,以公卿家婚,一富翁虑供应之难,如村民畏怕官府,然维时皭然,清苦之状亦可想已。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曰,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徙之牖下妨往来者,此三言者,皆至言也。然不免为笑者,早晚之时失也。
《广庄齐物论》:祝夫尚僧以贵其女,彼见夫中国之问名纳采,从一守贞以为不令矣。
徐三重家则婚姻之礼,其仪式具在文公。《家礼》亲迎奠雁俱不可废,一应俗节繁费,以古礼裁之不享宾不用乐。近世婚姻之费太广,因有力之家穷,极以为誇耀,当听富贵者,自为之君子,自有圣贤典则可依,不必勉循时俗也。

婚礼部外编

《博物志》:蒙双民,昔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帝放之。北野相抱而死,神鸟以不死草覆之七年,男女皆活。同颈二头四足是蒙双民。
《蜀志》:周显王二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橦,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曳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顶平石上为望妇堠,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孔氏志怪》:卢充,范阳人。家西三十里有崔少府墓,充出猎射獐逐之,不觉远。忽见一府舍,进见少府。崔曰:近得尊府君书为君索小女婚,故相延耳。即令女郎庄严使充就东廊充,至妇已下车立席头,共拜为三日毕。崔曰:君可归矣。女有娠相生男,当以相还敕外严车送客,须臾至家居四年三月三日临水戏,忽见一犊车乍浮乍没。既上岸见崔氏女与三岁男儿,共载女抱儿还充又与金碗别充诣市卖碗,别有一老婢问充得碗之由,还报其大家即女姨也。谓充曰:吾姨姊崔少府女未嫁而亡冢。亲痛之,赠一金碗著棺中。今视卿碗甚似得碗,本末可得闻否。充以事对即诣充家迎儿,儿有崔氏状,又似充貌姨曰我外甥也,即字温休。温休者,是幽婚也。遂成令器历郡守子孙冠,盖相承至今。
《搜神后记》:晋太元中,有士人嫁女于近村者,至时,夫家遣人来迎女。家好遣发,又令女乳母送之。既至,重门累阁,拟于王侯。廊柱下,有灯火,一婢子严妆直守。后房帷帐甚美。至夜,女抱乳母涕泣,而口不得言。乳母密于帐中以手潜摸之,得一蛇,如数围柱,缠其女,从足至头。乳母惊走出外。柱下守灯婢子,悉是小蛇,灯火乃是蛇眼。
《述异记》:园客者,济阴人,貌美邑人,多欲妻之客终不娶,常积五色香草积十馀年,服食其实忽有五色蛾集香草上。客荐之以布生桑蚕焉。时有一女,自来助养蚕,以香草食之,得茧一百二十枚。茧大如瓮,每一茧缫,六七日丝方尽,缫讫此女与客俱神仙去。河间郡有圣姑祠,姓郝字女君。魏青龙二年四月十日,与邻女樵采于滱深二处。忽有数妇人从水而出,若今之青衣,至女君前曰:东海使聘为妇,故遣相迎,因敷茵于水上,请女君于上坐。青衣者侍侧,顺流而下,其家大小奔到岸侧,惟泣望而已。女君怡然曰:今幸得为水仙,愿勿忧忆。语讫风起而没于水乡,人因为立祠,又置东海公像于圣姑侧,呼为姑夫。
《酉阳杂俎》:辛秘五经擢第,后常州赴婚行至陕,因息于树阴傍有乞儿箕坐痂面虮衣访辛。行止辛不耐而去,乞儿亦随之。辛马劣不能相远,乞儿强言不已前及一衣绿者,辛揖而与之语。乞儿后应和行里馀,绿衣者忽前,马骤去,辛怪之独言。此人何忽如是。乞儿曰:彼时至,岂自由乎。辛觉语异,始问之曰:君言时,至何也。乞儿曰:少顷当自知之将,及店见数十人拥店。问之乃绿衣者卒矣。辛大惊异,遽卑下之因褫衣,衣之脱乘,乘之乞儿。初无谢意,语言往往有精义。至汴谓辛曰:某止是矣。公所适,何事也。辛以娶约语之。乞儿笑曰:公士人业不可止,此非君妻公婚期甚远。隔一日乃扛一器,酒与辛别指。相国寺刹曰及午而焚可迟,此而别如期刹无故火发,坏其相轮。临去以绫帕复赠辛,带有一结语。辛异时有疑,当发视也。积二十馀年,辛为渭南尉,始婚裴氏,洎裴生日会亲宾,忽忆乞儿之言,解帕复结得楮幅大如手板,署曰:辛秘妻河东裴氏,某月日生,乃其日也。辛计别乞儿之年,妻尚未生,岂蓬瀛籍者,谪于人间乎。方之蒙袂辑履,有愤于黔娄擿植,索涂见称于杨子,差不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