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异鱼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

 第一百四十九卷目录

 杂鱼部汇考二
  正字通〈杂鱼释〉
 杂鱼部艺文
  马嘉鱼说         宋姚镕
 杂鱼部纪事
 杂鱼部杂录
 异鱼部汇考一
  异鱼图〈计十六则 图说计十七则〉

禽虫典第一百四十九卷

杂鱼部汇考二

《正字通》《杂鱼释》

魠,音托。《说文》哆口鱼也。或曰其色黄。《篇海》一名黄色,误。
钓,音的,鱼名。
,音吉,断鱼。一曰鱼游,并非。,音寺,鱼名非。,音夫。《说文》鲯鱼出东莱长笺。鲯上当有字。本书当是并篆成读,故阙逸。
七感切蚕上声。《说文》也。一曰大鱼为,小鱼为《篇海》亦作𩷒。,音斛。斛斗鱼泥。,音王,鱼名。《篇海》,鲔。按:王鲔本作王,王作,误。与叔鲔作鮛同。
䰽,音贝。《说文》鱼出乐浪蕃国,未详。魻,音狎,鱼名。又魻鲽鳞次众多貌。潘岳笙赋骈田猎攦,魻鲽参差。注:骈田竹密貌猎攦,不齐也,魻鲽装饰重叠也。
,音弗,海鱼。,音朮,鱼名。按《杂俎》:南海有水族,前左脚长,右脚短,口在胁旁背上。常以左脚捉物置于右脚,右脚中有齿,嚼之内于口。大三尺馀,其声朮朮,南人呼为海朮。据此说,即海朮,亦鱼怪也。音末,海中鱼。又屑韵音蔑,义同。音披,鱼名。《六书》故不收音牟,鱼名。音役,人鱼,状如鲇,四足长尾,声似小儿,善登竹类。《篇鱼》:四足如龟而行疾。按:形不似龟,别作音敌。东海有马鱼。《六书》故云:颊肉脆美。鯄音求,鱼名。
𩷙同,奇字。韵三讲𩷙、蚌硥、蛖并同。孙宗吾《五音拾遗》:硥,引《淮南子·地形》:海外三十六国有无继民,硥鱼在其南。注:硥鱼如鲤,有神灵乘行九野。硥读如𩷙。咸阳灵台碑有𩷙鱼,疑即此。按:𩷙与同。《淮南子》硥或𩷙之讹奇字。《拾遗》同蚌,𩷙同硥误。硥一名蝚,奇字。以蛖同蚌尤误旧本阙。
音卓。《六书》故溪涧中卓鱼亦作音禄,鱼名。音盛,鱼名。按:本作,小鱼也。犹鲰鲻之类。《通雅》曰:鱼似鱦。鱦同一字,旧本省作,非从鱦为正。,俗字。《广雅》:黑鲤谓之。按:鲤无名,鱼属有婢名,故作,非鲤也。旧《注音牌训》黑鲤因《广雅》而误音,皮亦非互见,后鯜注。
鯚音季,鱼。锐喙细鳞,俗呼鯚鱼。
鲷音彫,引《说文》骨耑脆也。按:长笺,它鱼不然,疑为鲟鱼。《宜训》:鲟鼻端脆骨。或曰:当读若调,旧音彫,非。烹,去声。大鱼也。按《食物本草》:绷鱼形似河鲀而小,背青有斑文,无鳞,尾不岐,腹白有刺,亦善嗔。嗔则腹胀大圆紧如鞠,仰浮水面。即此俗改作音据,形似石首鱼。左右三牙如铁锯。或曰:石首,雄雌也。见《函史物性志》。又《广舆记》:惠州谓为狼藉,俗作蜛。
音东,鱼似鲤。音兔,鱼名。音争,《广雅》:竹头也。《异鱼图赞》:滇池所饶,亦名竹丁。
鲰音邹。《说文》:白鱼也。《史记》:汉王曰:鲰生说我拒关服虔曰七垢切。《六书》故曰:鲰以取为声,服音是。鲰,浮阳小鱼,故庸浅者谓之鲰生。
,音喇,鱼名。又音赖,义同。音谓,鱼似蛇,四足。音胥,鱼也。一说胥训蟹醢,当是鱼醢。鰅音颙,鱼名。《说文》:鱼皮有文,出乐浪东暆。神爵四年初捕收。《输考工》又云:周成王时扬州献鰅。按:东暆,乐浪县名,朝鲜国境内。何所据而必谓鰅从此出,曲说无稽,宜《六书》故削之。旧注载《说文》误。又:相如《上林赋》鰫鰅并称,下文言禺禺。郭璞曰:禺禺之皮,有毛黄黑地。杨慎《字说》:禺禺鱼,牛也,与鰅别。据此说,旧注沿篇海鱼,名鰅亦误。《六书》噞喁鱼口上见貌。俗讹作鰅。水族无鰅鱼也。鰆音春,海鱼。按:𩼕俗名春来,后人遂并鰆字,与婢鱼作、妾鱼作鯜同。音飞。鱼似鲋。按:鳐鱼一名飞鱼,与鲋别。又:鱼之飞者皆有翅。海中飞鱼仅尺许,能掠水群飞。白角儿鱼鸡,鱼亦然。舟人以鸡羽白练飘水面,中藏利钩。鱼吞钩,因攫取之。虽与文鳐异形,而能飞一也。
鳆音薄,《说文》:海鱼名。三苍郭璞注云:鳆状似蛤。《偏著石广志》曰:鳆无鳞有壳。一面附石,细孔杂杂,或七或九。《本草》:石决明一名鳆鱼。《汉王莽传》:忧懑不能食,亶饮酒啖鳆鱼,师古音雹。后汉伏隆,传张步遣使献鳆鱼。鳆鱼出山东,大不踰数指,与鲛殊类。《本草》陈藏器谓鲛一名鳆,误。
,俗鲌字。旧注海鱼。音旭,鱼名。出梁州,误。音翁,鱼名。《说文》未详。漳州海中有海鱼,取其粪乾之,盛器可辟蝇。
音委,鱼名。一说鬼头鱼,出广东韶州府乐昌荣溪中。味美,状狞恶,故名。俗加鱼作,旧注音委,非。音翰,鱼名。鳎音塔,薄鱼𦐇土而行者,今谓之鳎鳗。鳎魶异音,其类则一。鳎即今福州铜盆鱼。
音格,海鱼。似鳊肥美。《通雅》:引客坐赘,语鳊大者曰,多腴有。俗名火筒。觜字讹作音閤,鱼似鰆而小。鳉即鲳,无名。鳉者,旧注音姶鳉鱼名,误。鰬音乾,鱼名。《博雅》:大鳝谓之鰬。《汉书音义》:鰬似鲤而大。
音楼。《说文》,鱼名。一名鲤,一名鳒,按《训辞》错互非是。《本草》:青鱼之大者名鱼。音六,鹿头鱼。一名潜鹿。《通雅》曰:潜鹿,鱼头似鹿。王元美:潜鹿,鹿头鱼。此据《吴都赋》沈虎《潜鹿注》皆鱼身而头似鹿也。又黄省曾云鲟鳇两颊之肉谓之鹿头,意此所谓鹿头鱼。《异物志》奇其说耳。段成式言羊头鱼产四川云阳县巴乡村溪中,头似羊,多肉少骨,美于他鱼。又《物类相感志》载:鹿子鱼,云南海春夏有鱼跃上洲化为鹿。此说尤怪。
音区。《说文》:鱼名。状似虾,无足。长寸,大如钗股。出辽东。
鰽音囚,鲚别名。《异物志》曰:鰽鱼即鲚鱼。《广韵》:鰽音遒,亦作鮂,未详。鮂、鲚非一类也。旧注鯦别名,尤非。音毕。鱼鳞似鲩,子赤眼。音旋,鱼名。出梁州。鳙音慵,似鲢而黑。又海鱼肉如彘,亦名鳙。沿海人多脯之。
鳙音斯,鱼名。一曰鲔别名。按:鲔,江淮曰鳙,伊洛曰鲔。海滨曰鮥,无名。音岑,鱼名。不知即鲟别名,分为二,非。音邻,鱼名。鱌音象,鱼似魟,白而鼻长,误。
鳞音邻。《说文》鱼甲也。又双鳞鱼产湖广石门县东阳山水中,鳞有两重,与诸鱼别,味肥美。
音绽,海鱼之小者。决吻芒齿,不鳞而弱。亦作,见《六书》。故旧本有二文阙音鲁,《说文》:鱼名,出乐浪沈国。备考与鲈同。按:鲈不宜作非必尽出沈。二说并非,不必从。音治,鱼名。一说俗因河豚臆造字,非是。,戎去声,鲐鱼。按:鲐无名。音业,鱼名。鱳音落,《说文》:鱼名,出乐浪沈国。
音罗,鱼名。俗作

杂鱼部艺文

《马嘉鱼说》宋·姚镕

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脔而火鱐之,可致远。常渊潜,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此时帘而取之。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怒则颊张鬐舒,钩致其目,致不可脱。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

杂鱼部纪事

《淮南子·说山训》: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注〉淫鱼,喜音,出于水而听之。淫鱼长丈馀,无鳞出江中。
《尔雅疏》:伯牙鼓琴,鲟鱼出听。《晋书·虞潭传》:潭子仡,仡子啸父。啸父位至侍中。尝侍饮宴,帝从容问曰:卿在门下,初不闻有所献替耶。啸父家近海,谓帝有所求,对曰:天时尚温,䱥鱼虾鲊未可致,寻当有所上献。帝大笑。
《酉阳杂俎》:济南郡东北有鲖坑,传言,魏景明中,有人穿井得鱼,大如镜。其夜,河水溢入此坑,坑中居人,皆为鲖鱼焉。《唐书·地理志》:山南道利州益昌郡,土贡:鯄鱼。

杂鱼部杂录

《荀子·荣辱篇》:鯈者,浮阳之鱼也,胠于沙而思水,则无逮矣。〈注〉,鱼者。浮阳,谓此鱼好浮于水上,就阳也。今字书无字,盖当无鲅。《说文》云即鳣,鲔鲅鲅字。鯈鱼一名鯈鲅。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鯈鱼出游,是浮阳之义。或曰:浮阳,勃海县名也。
《田家杂占》:虾笼中张得鱼,主风水。

异鱼部汇考一

名目

鯥鱼              赤鱬鱄鱼              鱼䱻鱼〈音骨。第一百五十卷:䱻鱼音滑。〉鱼蠃鱼              魮鱼             滑鱼鯈鱼              何罗鱼鳛鳛鱼             鱼鮨鱼              䱤父鱼
鯥鱼图

《山海经》《南山经》
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一作胁〉,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郭曰:留牛,庄子执犁之狗谓此牛也。谓之死者言其蛰无所知如死耳。任臣《案江赋》鲮鯥踦于垠隒。又曰:漘鹄鱼,牛亦鯥也。陈禹《谟骈志》云:鯥鱼陵居。明睿宗《江汉赋》锐:蛇尾之鯥兮。徐应秋《谈荟》云:鯥翼在膊,皆谓此。 《案图赞》曰:鱼号曰鯥,处不在水。厥状如牛,鸟翼蛇尾,随时隐见,倚乎生死。
赤鱬

《山海经》《南山经》
青丘之山,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泽。其中多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食之不疥。
任臣按《图赞》云:赤鱬之物,鱼身人头。刘会孟曰:磁州亦有孩儿鱼,四足长尾,声如婴儿啼。其膏燃之不灭。据刘所说,乃䱱鱼也。 按《说文》:疥搔也。又疥与痎通,小疟也。《左传》:齐侯疥,遂痁。
鱄鱼图

《山海经》《南山经》
鸡山,黑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鱄鱼,其状如鲋而彘毛,其音如豚,见则天下大旱。
任臣案《集韵》:鱄鱼似蛇而豕尾,与此小异,鲋鰿也。案《吕氏春秋》云:鱼之美者,洞庭之鱄,或作𧐕。《江赋》云:蜦𧐕鲎蝞。


《山海经》《西山经》
英山,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其中多鱼,其状如鳖,其音如羊。
任臣案《水经注》作愚水,《事物绀珠》曰蚌鱼。如龟鱼尾,二足,音如羊。又:刘凤《杂俎》鱼。


《山海经》《西山经》
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䱻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任臣案《字书》:䱻鱼有二。鸟翼如鱼者音滑,子桐水之䱻鱼是也。如蛇四足者音骨,今郭音滑,疑《字书》误也。景纯《江赋》云:䱻鲦鲉。张融《海赋》云:䱻。刘会孟曰:龙蟠山潭中亦产鱼,四足而有角。


《山海经》《西山经》
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注于陵羊之泽。是多冉遗之鱼,鱼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禦凶。
郭曰:涴或作,音冤。 任臣案《御览》作无遗之鱼,事物绀珠作冉。元览曰:鯈鱼、冉、鮯、鮯皆六足。又《集韵》引经云:英鞮之山,涴水出焉。多鱼。似误,眯目不明也。《庄子》云:簸糠眯目。《读书》考定云:文鳐
已狂,冉遗不眯。
蠃鱼图

《山海经》《西山经》
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其中多黄贝;蠃鱼,鱼身而鸟翼,音如鸯鸳,见则其邑大水。
任臣案睿宗《江汉赋》:翼飞鳐蠃于天池。谓此与文鳐也。或作蠃孙愐。《唐韵》云:蠃落戈反,鱼身鸟翼。


《山海经》《西山经》
鸟鼠同穴之山,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鱼,其状如鳣鱼,动则其邑有大兵。
郭曰:鳣鱼,大鱼也。口在颔下,体有连甲也。或作鲇鱼,动则句或脱,无从动则以下语者。 任臣案《字汇》鱼似鳣。诗鳣鲔发发。今江东呼为黄鱼,似鳣。《图赞》曰:物以感应,亦不数动。壮士挺剑气洒白虹,鱼潜渊出则邑悚。


《山海经》《西山经》
鸟鼠同穴之山,滥水出于其西,西流注于汉水,多魮之鱼,其状如覆铫,鸟首而鱼翼,鱼尾,音如磬石之声,是生珠玉。
郭曰:亦珠母,蚌类而能生出之。 任臣案《文选》云:鸣磬孕璆。吴淑《珠赋》云:滥水文魮,瀛洲绀翼。睿宗《江汉赋》:转车轮之鲎兮,覆金铫之魮。此也。《南越志》曰:海中有文魮,鸣似磬,鸟头鱼尾而生玉。《图赞》云:形如覆铫,包玉含珠,有而不积,涉以尾。闾闇与道会,可谓奇鱼。杨慎《异鱼图赞》海经魮。《江赋》文:魮孕璆,音磬,鸟首鱼尾,出鸟鼠穴,禹贡攸纪。
滑鱼图

《山海经》《北山经》
求如之山,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毗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鳝,赤背,其音如梧,食之已疣。
郭曰:鳝鱼似蛇,梧如人相枝梧声。疣赘也。
鯈鱼图

《山海经》《北山经》
带山,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之水,其中多鯈鱼,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任臣案《引书晶云:鯈徒尧切,又市流切似鸡,赤毛,六足四目,从鱼。睿宗《江汉赋》云:翘鸡尾之鯈。《图赞》曰:汨和损平,莫惨于忧。诗咏:萱草山经则鯈壑焉,遗岱聊以盘游宛。委馀编曰鯈已忧,䱜已狂。吴淑事《类赋》:鲋唯宜暑,鯈可忘忧。
何罗鱼图

《山海经》《北山经》
谯明之山,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任臣按张融《海赋》:何罗鳙鮨,即此也。杨慎《补注》云:何罗鱼,今八带鱼也。 《异鱼图赞》曰:何罗之鱼,十身一首,化而为鸟,其名休臼。又曰:窃糈于舂,伤陨在臼,夜飞曳音,闻舂疾走。元览曰: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游氏《臆见》云:冉遗六足,建同四足,章举八足,鳛鳛十翼,何罗一首十身,皆异鱼也。邓元《锡物性志》云:其尤异者曰何罗鱼,曰鮨,曰鳙,曰䱉,则鳞族之生不测也。
鳛鳛鱼图

《山海经》《北山经》
涿光之山,嚣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鳛鳛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禦火,食之不瘅。
任臣案《洛书·灵准听》云:鳛鳛鱼状如鹊,食之不瘅。出涿光之山。《神异经》云:鳛鳛之鱼如鹊而十翼,可以禦火。《述异记》云:涿光山下嚣水多鳛鳛之鱼。《元览》曰:鳛鳛之鱼十翼。《图赞》曰:鼓翮一挥,十翼翩翻。
厥鸣如鹊,鳞在羽端,是谓怪鱼。食之辟燔。吴淑《鱼赋》䱉则似蛇,鳛闻有翼。王氏《释义》曰:鳛鱼禦火。意其得水气居多,气有相制,故也。又邓氏《物性志》作善衔火,传写之误也。


《山海经》《北山经》
狱法之山,瀤泽之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鱼,其状如鲤而鸡足,食之已疣。
任臣案《图赞》曰:之为状,半鸟半鳞,形如鸡鲤,食之已疣。又《南齐书》载张融《海赋》云:䱻,疑之误。
鮨鱼图

《山海经》《北山经》
北岳之山,诸怀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嚣水,其中多鮨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食之已狂。
郭曰:今海中有虎鹿鱼及海狶,体皆如鱼而头似虎鹿猪,此其类也。 任臣案《物性志》作人首。张融《海赋》云:何罗鳙鮨即斯鱼。

《正字通》

《释鮨》
鮨,音支。鱼所作鲊,《说文》:鮨鱼酱。出蜀中,一曰鲔鱼名,《尔雅》释器鱼,谓之鮨。注:鮨,属。见公食,大夫礼长笺鱼肥,曰:可作醢,故从旨。


《山海经》《北山经》
阳山,留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有䱤父之鱼,其状如鲋鱼,鱼首而彘身,食之已呕。
郭曰:音陷。 任臣案《五音集韵》引经作:燄文之鱼,音兼《图赞》曰:䱤父鱼,首厥,体如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