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浔州府部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四百三十八卷目录

 浔州府部汇考二
  浔州府学校考
  浔州府户口考
  浔州府田赋考
  浔州府风俗考
  浔州府祠庙考〈寺观附〉
  浔州府驿递考
  浔州府兵制考
  浔州府物产考

职方典第一千四百三十八卷

浔州府部汇考二

浔州府学校考

        《通志》本府
浔州府学 创自宋初庆历元年。州守杜应之病其卑隘,徙迁于州治东,余靖记。元为路学。明洪武初,改为府学,建于郡城小南门外。正统间,徙城西隅南向,未几,藤峡寇毁。成化二年,知府孙暲因旧基重修,东向,钱溥记。弘治间,提学副使周孟中,以庙学逼隘,命有司撤去土墙,尽衢而止,学制乃备。嘉靖二十一年,重修。崇祯六年,提学佥事程策、摄府事邓绍倡修。寻燬于兵。皇清顺治十五年,重建正殿。康熙二年,建明伦堂,馀未复。
桂平县学 址在府城南。洪武四年,燬,后并入府学,遂废。又云:县学原在城外,地名官园。天启元年,迁于东城外一里。崇祯二年,复迁官园。明末,燬。皇清康熙六年,知县孙以敬,建于郡城小南门内,提学佥事卢易有记。
外州县
平南县学 在县治东。明洪武初,知县齐逊,建殿庑、门堂、两斋、射圃、公廨。永乐间,知县汪俊塑像。正统、天顺间,知县胡济、同知李应相继修建。弘治十七年,提学佥事姚镆,委推官樊士奇、知县岳琬重建。明末,兵燹,荐至颓圮无存。皇清康熙初年,通判刘祯倡修文庙一座,知县程应辰续工葺之,馀未建复。
贵县学 在城东门外,肇自宋庆历间。绍兴十一年,太守赵善焕迁于城西。淳熙十二年,太守林次龄修葺,给廪以赡师生。绍兴十五年,太守沈云举增置馆舍,引试士子。庆元、嘉定间,再迁于下郭、中郭。延祐己未,州守脱脱木儿重修礼殿,莫廷有记。明初,仍元旧。洪武三十一年,教谕邓观善重建。成化十七年,都御史朱英命迁于城内,张灿记。明末,燬于兵。皇清定鼎,巡按御史李秀捐资倡修,渐复旧制。今又颓圮。

浔州府户口考

        《通志》府总
原额实在人丁:二万一千二百九十九,丁二分五釐。
丁银:六千四百八十三两零七分有奇。
桂平县
原额人丁:六千六百丁零五分,除逃亡老故外,人丁:三千零一十七丁四分七釐有奇,招抚复业。
人丁:四百八十四,丁一分九釐九毫有奇。实在人丁:四千零六十七,丁二分二釐有奇,丁银:二千零六十八两六钱,九分五釐有奇。
平南县
原额户口:五千零一十八户,计丁四千九百三十八,丁二分五釐。除荒外,
实存户口:一千八百一十八户,计丁一千二百六十三,丁八分七釐有奇。
贵县
本县三十五里,原额户口:九千一百四十四户,该人丁:一万一千七百八十八,丁三分三釐。除荒外,
尚实存户口,三千八百二十八户,该人丁:五千八百三十四,丁五分六釐八毫有奇。

浔州府田赋考

    《通志》《府志》合载府总
实徵官民田塘共税,康熙二十三年,地:一万零一百三十二顷四十二亩九分有奇。
地银:二万八千三百零六两零六分有奇。地粮:四万三千八百八十七石六斗四升。本色米:一万八千八百一十四石八斗一升三合有奇。
本府所属三县,原额官民、猺狼畬馀、丈田地塘,共税:一万零七十顷零七十亩零二分七釐有奇。
荒税:四千二百五十二顷四十五亩三分一釐六毫。
又,
贵县五山九怀等里新荒税:一千零一十顷九十一亩一分八釐零。
熟税:四千八百九十八顷三十二亩七分七釐零。
秋粮米:三县原额,四万三千八百八十七石六斗四升零。
荒米:一万八千七百四十二石五斗八升一合零。又,
贵县新荒米:三千七百九十三石一斗四升八合零。
熟米:二万一千三百五十石九斗一升零。三县实徵本色米:九千一百八十四石四斗七升三合零。
桂平县实徵米:五千二百零一石八斗六升五合。
平南县实徵米:八百六十七石七斗七升一合零。
贵县实徵米:三千一百一十五石八斗三升五合。
屯田归并,桂、贵二县,浔、奉二卫,贵、向二所,屯地共:三十八顷二十七亩三分二釐有奇。
屯地共银:四百零二两三钱二分五釐有奇。屯粮:共一千一百六十七石九斗九升有奇。屯粮本色米:三百一十二石。又,
贵县新荒米:四百四十九石二斗。
熟米:三百九十九石七斗二升。
桂平县熟米:一百六十一石一斗二升五合。贵县熟米:二百三十八石五斗七升五合,每石折银四钱,共银九十五两四钱三分八釐。
桂平县
实徵官民狼军花利、田地塘,共税:康熙二十二年,地二千八百五十六顷五十七亩四分有奇。地银:七千五百二十七两二钱六分九釐六毫有奇。
地粮:一万三千八百零七石八斗四升有奇。本色米:七千七百四十六石六斗七合有奇。按《县志》:原额官民狼军花利、田地塘、及屯田,并黄公俸户:共额二千八百七十二顷有奇。荒税:一千零五顷一十九亩有零。
熟税:一千八百六十六顷九十七亩有零。秋粮米:一万四千一百一十九石八斗四升有零。
熟米:九千四百一十石零五斗有奇。
熟银:六千四百三十五两零。
浔州卫屯地:一十五顷六十亩。
屯地银:五十九两九钱二分七釐有奇。
屯粮本色米:三百一十二石。
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二千九百五十四两一钱八分。
平南县
实徵官职学、夏民猺狼、田地塘共税,康熙二十二年,地:二千三百三十二顷四十八亩一分有奇。
地银:七千一百七十四两五钱有奇。
地粮:一万零八百一十石零七斗七升六合。本色米:四千一百四十三石六斗四升六合。按《县志》:原额田载,官职学、夏民猺狼、田地塘,共税:二千三百三十二顷四十八亩一分五釐有
奇。除荒外,
实徵熟税:五百九十顷零五十二亩三分七釐有奇。
原额秋粮米:一万零八百一十石零七斗七升六合零。除荒外,
实徵熟米:二千五百二十七石四斗四升一合有零。
本色米:原额四千一百四十三石六斗四升五合有奇。除荒外,
实徵:一千一百九十六石七斗零七合有奇。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二千九百五十四两一钱八分。
贵县
实徵官民猺狼、馀丈田地:四千九百四十三顷三十七亩三分二釐有奇。
地银:一万三千六百零二两二钱八分有奇。地粮米:一万九千二百六十九石零二升三合有奇。
本色米:六千九百二十四石五斗六升有奇。按《县志》:原额田亩,四千九百六十六顷零四亩六分五釐有奇。
该秋粮米:二万零一百二十五石零一升八合有零。除荒外,又,
五山九怀各里,因康熙三年,韦太宁、谭化春等作乱,抗粮杀官,奉调大兵征剿,杀绝逃亡人户,奉抚院金题除荒米:四千六百九十一石五斗四升八合有奇。
该税:一千零三十一顷七十六亩七分有零。续除荒外,
尚实熟税:二千四百二十八顷九十八亩二分五釐七毫有奇。
实熟秋粮米:九千五百七十五石七斗二升二合有零。
徵成熟银:七千七百四十六两七钱六分二釐一毫有奇。
徵成熟存米:三千一百一十五石八斗三升五合有奇。
奉议,卫贵向二所屯地:二十二顷六十七亩三分二釐。
屯地银:三百四十二两三钱九分八釐。
屯粮折色米:八百五十五石九斗九升五合。存留官俸役、食驿站银:三千一百零四两一钱七分。
附饷税           《府志》府总〈桂平县附郭〉
浔州府所属三县,《全书》所载户口、食盐额饷,桂平除荒,徵熟额银二十七两五钱零,
平南除荒,徵熟额银一十三两九钱五分有奇,贵县除荒,徵熟额银七十五两四钱有奇。康熙三年,题奉经制,额销盐引,桂平县该盐:一千九百五十六包,销引一百三十九引有零。平南县该盐:六百零八包,销引四十三引零半引。
贵县该盐:一千八百三十一包有零,销引一百三十道零八分一釐有奇。府属共额盐:四千三百九十六包,所销盐引银两,解赴布政司充饷。按浔州:南北两江厂税,由本府辖理,抽分输税,其南宁,又于横州设厂抽分。明时,有浔南两厂之税,递年额银:一万九千一百三十四两九钱三分四釐。明末,以横州之厂,统设于浔,春夏税务,派属南宁府厅轮管;秋冬税务,派属浔州府厅轮管。自皇清初定以来,地方凋残,商贩稀少,税不敷额。至康熙四年,以两府分年管理,南北二江货船到厂,俱照则例,盘验输纳。厂官每日将抽收银数,商人名姓,逐一登记。布政司颁发循环簿,内季终管,厂官按数起解。
平南县
全书备载,原额通县户口、食盐银:五十两零五钱七分。除荒外,
实徵熟银:一十三两九钱五分三釐有零。起解于康熙三年,内奉部派销食盐六百零八包十斤九钱,计引四十三道半。
贵县
《全书》备载,旧额户口、食盐额银:七十五两四钱九分七釐三毫。除荒外,徵熟起解。又康熙二年,内奉部文,查销历年盐引,本县额派盐:六千馀包,且自十七年分督销,士民惊惶,蒙抚院金,三疏入告,题定经制。奉派本县额盐:一千八百三十一包零七十一斤二两六钱,自康熙三年始,永以为例。

浔州府风俗考

        《通志》本府〈桂平县附郭〉
《古图经》云:平南罕习军旅,尤慕文儒,不忧冻馁,颇勤农务。
《隋志》云:人性轻悍,信巫鬼,重淫祠,
椎髻箕踞,乃其旧风,
《风土记》云:力耕为业,不产蚕丝,人物纯和,无事谄诈。
《浔江志》曰:浔虽古荒服,沃壤颇多,山水奇秀,民淳讼简,人多儒业。
《怀泽志》云:贵县土风尚朴,不事华饰,不机巧取利,士多志学。虽贫,亦延师教子,尚有质朴古风。《平南志》云:好勤谨,尚俭素。
《图经》云:自唐大中以后,人习礼仪,衣服巾带,如中国焉。
《一统志》云:婚用槟榔,以当委禽。
《贵州志》云:彝獠杂处,自谷永、陆绩,始迪诗书礼乐之化。
《浔江学记》:郁江东注,土无氛恶,蛮溪猺洞,不际其境,民之从化,岂偶然哉。
浔阳虽属岭徼,风俗不殊中土。自明道伊川,流风化衍,士子翕然向学。故历代科名不乏,才士间生。层峦叠嶂,而外猺獞杂居,山谷中丛,箐篁而屋,衣租食税,自为酋长。虽有内猺外猺、贼獞山子之别,惟狼差近于汉人,其馀皆左握刀、右持鎗,妇人椎髻卉裳,男子帕首裤靴,饮食诡秽,与居民迥别。其俗僰田蛊树,其言语侏𠌯,其人以强弩药矢耕作,睚眦相仇,婴儿妇女,皆佩刀剑,取人头,色不变,急则挺而走险,悬崖绝巘,捷比猱升。喜则人,怒则兽,杯酒结党,杀吏民以为常,仇机毒矢以相待,军士撞搪,呼号相应和,溪峒林樾多焉。
县居百粤之中,士民狼猺杂处,山多田少,土瘠民贫,士子肄业,闻见不及中州。衣冠礼仪,夙尚淳朴,其民惟知耕凿,不谙经营,朴实愚鲁,不事刁顽。至于狼猺,性多剽悍,语音鴃舌,好穿青蓝短衣长裤,跣足蓬头。妇人多穿红绿两截围裙。男妇喜讴歌、好唱和,男女不避嬚疑,婚姻不忌失礼。又有一种,号为山子,皆姓槃,称为槃瓠之后。不食粮田,惟辟山种植,掩取禽兽而食,尝其土淡,则迁而去之。
平南县
民淳性朴好义,业农,不事商贾,士悦诗书,而敦礼让。自唐宋暨兹,文风媲美中州。此外,则或居荒鄙、或居深谷之间。别有狼、猺、獞三种,猺分内外两般,惟内猺去城七十馀里,土名罗运等,窠巘碧峰,高绿林路梗,故其人鸟音豺性,罕与外通。恣负嵎,嗜侵掠。若次层猺人,则食毛输税,稍遵王化。狼民原系土州队卒,调居山口,且耕且守,以禦内猺。性勇悍而乐耕桑。獞民则系山外荒鄙之民,耕凿为生,性朴野亡,机巧混沌之遗风,犹有存者。若南岸劳莫会议,多逋粮梗化,亦有读书忠信者。
贵县
民性朴实,附郭者,读书业农,犹有衣冠之制,嫁娶之礼。至五山九怀,猺狼獞类,则性顽好盗,男皆科头服苧,出入常佩利刃。偶有不合,父子操戈。女子不髻,不履短衣绣裙。婚姻以春夏之际,唱歌互答为媒。

浔州府祠庙考

        《府志》本府〈桂平县附郭〉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小南门外,春秋致祭,今废。
社稷坛 在东门外,北厢中埠,春秋致祭,旧有坛亭,今废。
郡厉坛 在东门北厢,朝天门外,春清明、秋七月、冬十月致祭。
旗纛庙 在城西北隅。
城隍庙 在南城外,今迁城内。
汉寿亭侯庙 在城中街。
真武庙 在城内东北隅。
天妃庙 在南城外。
三界庙 在西城外。
广祐庙 在思灵山,祀唐御史李姓,失其名。宋累封孚应广济显祐灵护王。郡尝苦虎,守祷于神,信宿,虎死庙树间。姚嗣宗记其事。
三先生祠 祀宋周濂溪、程明道伊川。旧在府
学,廖德明作记。后移于书院。明万历间,增入王阳明,移于城西南。
八贤祠 祀濂溪周先生、二程夫子、两广总督韩襄毅、雍王文成公守仁、左江道翁万达、县令薛梦吉。
五公祠 在南城外。
四公祠 祀韩公雍、毛公伯温、翁万达、蔡公经,皆以有功得祀。而王阳明亦在其中,名五公祠。明万历间,将阳明移入周程祠同祀,改为四公祠,今在书院左。
刘公祠 公名台,字所畏,江西人。明万历时,以御史建言,谪于浔,后赠太常卿,立批鳞二字坊,表其忠。郡人立祠祀之,苏浚有记。
左江道陈公祠 在城东门内,今废。
参将成公祠 在城西北隅,今废。
知府梁公祠 在城中,今废。
知县薛公祠 在城中,今废。
平南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南。
社稷坛 在县西。
邑厉坛 在县北关外。
城隍庙 在城内。
灵源庙 按《明一统志》:在县南武林乡,宋崇宁中建,以祀龙神。
关帝庙 在城外右厢。
真武庙 与观音阁相邻,在东厢,去城三里,今重修,有碑。
北府庙 在城外右厢。
五显庙 在城外左厢。
白马庙 在县东六十里,五代时,梁嵩乘白马,游东壕墟,过渡,偶没于水。乡人立庙祀之。梁状元耑祠 在棂星门左,春秋二祭。
陈周二公祠 在仪门左,春秋二祭,陈讳复原,号陈善。邑人以陈周称之。
李迪功郎忠义祠 公,雩都人,唐西平忠武王之裔也。幼嗜学,初任平南典史,后升县丞。壬午,猺寇猖獗,居民失所。迪功郎起,曰:食君之禄,当恤君赤子。选邑人之勇者,曰冯、曰戚,为义夫长,集民壮数十,禦寇蛇冈,跃马摧锋,群贼披靡,斩首数十。后中贼药弩而死,百姓哀号,立祠于邑之东。
三界祠 在县城外,右厢乌江口。
冯远祠 在县城外。
西山灵祠 在县城外,李侍御重修。
贵县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县城东门外,学宫下街。社稷坛 在县东北。
邑厉坛 在县北门外。
城隍庙 在县治西。
关帝庙 在县城内。
东岳庙 在县东二里,大李巷口。
普化庙 在东岳庙下。
武当庙 在县南江。
北府庙 在东门外河边,神乃宋李钤辖,有功于民,广右所在多祀之。俗呼为太岁神。
北山庙 在县城北一里,即金牛神。
真武庙 在县城北,明沈将军奉旨建。
天妃庙 在县城外西隅。
石牛庙 在县北十里,入龙山口处。《旧志》云:周穆王时,九月九日,天上金牛星飞坠,时即亢旱,人物瘴疫,求祷此石,乃吉。表闻朝廷,屡封懋顺祐,为三位公侯,立庙覆石,邑人奉为香火。今庙与石俱存。
石牛神 有三石,一坠山之阳,一坠山之阴,一坠于潭。唐开元中,封清源、惠泽二侯。至宋淳熙间,加封,始并封石大夫为灵应侯,见庙碑文。三界庙 在县东门外,流水桥边。神姓冯,讳克利,子讳敕、讳远,皆缘仙表之,传故冯氏。代产异人,列籍鬼仙。有冯羽、冯谷及羽子都长井,九代孙讳吉者,皆得道吉。于皇清康熙庚子岁,仙去。邑人为其祖立三界祠,因并其都长及孙吉,塑像祀之。
林公祠 在县西街。公,福建泉州人,明为五山镇,禦贼有功,士民立祠祀之。设有祭田,其子欲楫、欲栋,并登科甲,名冠一世。
程公祠 在县西,云南人,明知县。事以廉洁称,士民思之,因立祠以祀之。
寺观附本府〈桂平县附郭〉
报国寺 在府城,南门街东。
西山寺 在府城西五里。
祝寿宫 在城内,凡元旦,在此祝寿习仪,每届期先一日,习仪于分司,乃公贺于府治。
长生庵 在城西一里。
洗石庵 在西山左。
文昌阁 在城东隅,今废。
报恩寺 按《明一统志》:有二:一在府治东南;一在贵县东,俱宋建。明永乐间,重修。
元妙观 按《明一统志》:在府治东,宋末仅存遗址。明洪武中重建。
清真观 在白石山,一名阳明观,有宋太宗御书。
平南县
宝积寺 在县东厢外,历朝遇圣诞,在此习仪。按《通志》:在县西,明洪武间燬。永乐间,重修。观音阁 与真武庙相邻。
贵县
万寿寺 在县城中,明景泰初重修。
景祐寺 即南山寺,唐武后赐经五千卷,建楼贮之。宋太宗赐御书二百二十四轴。元顺帝幸其寺。明建文帝游寺有诗。
报恩寺 在县东,今废。
元妙观 在县西,有宋宣和手诏刻石,今废。

浔州府驿递考

       各《县志》本府〈桂平县附郭〉
府门驿 驿丞一员,原额编驿传银五百九十六两八钱。
答应上下水手人夫银:一百六十三两二钱。桨夫银:二百四十五两六钱。
廪给银:一百八十八两,共银:五百九十六两八钱。又奉文于本县地亩项内,抵兑贵县协济,共银:八百九十六两。
怀泽驿 今废。
平南县
乌江驿 今废。
县前铺 上至干洲铺,下至河山塘、黄村塘。
贵县
怀泽驿 驿丞一员,在县南门内,今废。
香江驿 驿丞一员,在县西六十里,今废。东津驿 驿丞一员,在县东四十里,今废。旧县治,原设有常平东宁东站,明季变乱,俱废。

浔州府兵制考

        《通志》本府
浔州城,守营官
副将一员    都司佥事一员。
守备一员    千总二员。
把总四员。
先设员数与梧协同,后奉裁存。今员数内,拨怀集、贵县、平南县分汛官三员。
浔州城守营兵
步战兵三百名   守兵七百名,
共兵一千名。内拨防怀集县兵三百名,贵县、平南县,柳州镇,柳营兵二百四十名。
月共应支饷银:一千一百五十两,
月共应支米:三百石,
官自备马二十七匹。
该营有放青地面,谷草不支例,每匹月支马乾银五钱。
《府志》:旧制浔州卫五所,啸马旗军,防守城池,东有中军,东营西有长庚,营南有南济关,北有耀武营,又有府背标营,又有武靖州四哨狼兵。每年九月,轮派守城,至三月,归农。其四外营堡,分兵防守。旧于北岸紫荆山口设营,拨以哨官一员,督领狼兵二十名。北江上镇峡碧滩,自断藤剿寇后,增设二堡,以哨官一员,统领队兵六十二名。上下巡哨离郡城西北二十里,原设有善后左右二营,每营设队兵三十名,各以哨官统之。由大路至施村三十里,平岭堡于石梯界口,鸦笑三营,俱各设队兵三十名,各以哨官统之。又二十里,奇石堡,哨官统队兵三十四名。又二十里,抚宁营,有队兵八十名,以土官统领防守,为次险。又自施村起,通贵县大路二十里,设独流游云二堡,队兵五十名,一哨官统之。又二十里,设安禄营,队兵四十名,以一哨官统之。至罗秀里,旧设土巡检一员,都合里,设平山堡官一员,各督弓兵、狼兵防守,此在郡兵制也。外属平南,旧设有北楼哨官一员,管辖城关,教
师哨长、队兵共一百零一名,拨守东关、西关、泰和关、永宁关外。北关则有狼兵十名,南北二门兵四名,守仓库、狱囚。上下江道设立四堡,东有樟木、白马二堡,兵各十名。西则鹧鸪、官塘二堡,及古澭滩口要隘,各设兵十名。东南则设秦川、武林、流土二巡司,旧有弓兵,防守县北各处山口,原以调来狼兵,把守太平、德胜、下黎、黄泥四堡。县东北,设立大同司,旧有龙门堡目兵三十名,大石营土弓兵十名,又设中军营把总一员,目兵三十名,募兵十八名,把守龙军、白牛等巢隘口。县西北,又设龙定营把总一员,土兵四十名,把截山茶等巢隘口。其外三堆司土舍、峒心司土舍,各自募弓兵。此平南之兵制也。
又外属贵县,设有一卫、一所哨捕,旗军分布城门、城外,原设东、西、北、武济、木棉五堡,官募弓兵防守城池、库、狱。单县东厚禄界,设有沙江、撇竹、石龙各堡,官召募兵壮,防护居民。县北宾武界中多猺狼,特立北山流巡司于龙山之中,山口内外设奇山、鸦笑营堡,以防木盘等峡。又于谢村建立守备衙门,以镇五山,添设募兵三百员名,仍将向武所官军随镇听调。西去横永界,旧设三江镇,召募兵壮防护,西郭居民,南去兴郁界,原设木格、靖怀二堡,以其幅员辽阔,又续立苏缴营,抽调狼兵出戍于辛安司、冷硬堡,相为犄角。此其陆地之情形也。外此水路,上则横州武思营,下则桂平石门界,沿江又设猪母、瓦塘、大冲、佛子、白沙、酒瓶、胥冲、横眉各堡,官募弓兵,设立哨船,上下游翼。是又水路之情形。此贵县之兵制也。皇清,设立浔梧营副将一员,左右守备二员,千百总四员,兵一千三百名,又添设都司、千把总、官兵五百名,分防各县要害,以相协守。
桂平县
浔州营防守。
平南县
设分防汛。
拨浔州协,分防官一员。
浔协营,拨防守兵六十四名。
贵县
设分防汛,
浔州协拨,分防官一员。
浔州营拨,防守兵一百六十一名。
《县志》:五山原设土城一座,名为谢村镇。设守备一员,队募兵壮三百零一员名,于中分别前哨北霸堡,后哨马鞍堡,左哨大器堡,右哨大村堡,共四哨,与七里峒、岭黄、良窿、笠定、藏元村、艮碑各堡队募兵壮,防守五山地方,弹压迁来武象、宾州各处冲要。今皆罢废,城址犹存。皇清康熙二年,浔梧营拨守备刘洪爵,镇守五山。因韦太宁作乱,于康熙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奉调征剿,被韦逆铳炮打伤,并杀死把总游凤龙,兵丁数十。续奉大兵临境征剿,百姓逃亡,田地抛荒。现浔梧营拨右营守备一员,兵一百名防守。三江镇,原设砖城一座,向属浔州府同知,分汛弹压、横宾、永淳等隘。今已罢废。现今浔梧营拨百总一名,兵五十名,分汛镇守。九怀木格堡,原司官募兵,与靖怀堡协护九里地方,久已罢废,现今浔梧营拨,百总一名,兵五十名,分汛镇守。水路,上至横州,下至浔州,沿江原设佛子、白沙、瓦塘、猪母、大冲、酒瓶、胥冲、横眉上下八堡,官募弓兵,巡缉江道,久已罢废。现今浔梧营,拨兵置船,分为四哨,巡缉上下。江道,陆路东下浔州,设搬竹、平竭二塘铺。西上横州,设陆村、石罅二塘铺。

浔州府物产考

        《府志》府总
桂皮    木耳    香蕈
黄笋 俱出紫金山。
箬叶 出龙屈山。
木棉树   白藤    吊丝竹 各处俱产;
映山红 出白石山。
万年松 出白石山,高五六尺,乾之不死,渍之
复生。
银 各县俱出。
纻布 古贝布一名,郁林布,比蜀黄润。古云:蜀中黄润,一端数金。《淮南子》曰:弱緆,细布也。《汉书》:白越,即此布。
桂 其皮可为药,中有蠹,可食。汉文帝时,尉陀尝献之。
铁力木 三县俱生。
糖牛 出本县,山有糖,牛与蛇同穴,牛嗜盐,里人以皮裹手,涂盐入穴探之。其角如玉,取以为器。
芭蕉    橄榄 各县俱出。
苓香 出平南内猺山。
蛇黄 出平南蛇黄冈。
铅 出贵县山中。
葵 出山谷中,取之可以为扇。
龙山茶   莪朮    金银花
黄藤    天门冬   黄精
山豆根   栀子    甘菊花
葛根    石菖蒲   泽兰
草麻子   苧根    小桃红
三七    木鳖子   紫苏
鸡冠子   薄荷    堇竹叶
萱草    益母草   马鞭草
灯心草   缩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