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一千三百十卷目录

 广州府部汇考十二
  广州府祠庙考二〈寺观附〉

职方典第一千三百十卷

广州府部汇考十二

广州府祠庙考二〈寺观附〉

  《府志》本府〈南海番万二县附郭〉
孝光寺 在南海旧县治西北。南粤王建德故宅。三国吴虞翻谪南海居此。废其宅为苑,多植蘋婆诃子树。故曰虞苑,又曰苛林,翻卒后,人施其宅为寺中,毁造不一。至皇清顺治六年,僧今碗募修睡佛阁、禅堂,十年,重修风幡堂。十一年,本寺因兵燹之后殿宇颓毁,合山榛莽、东莞蔡完真庀材鸠工,从新修建。六载三宝殿、钟鼓楼、五祖堂、伽蓝堂、东西两廊、山门等处焕然鼎新。十八年,始落成。内有毗卢殿、弥勒阁、轮藏殿、宝宫、后殿、西方殿、罗汉阁、孔雀殿、内鉴阁、悉达太子殿、来仰轩、方丈、浴院、长生局、延寿堂、普庵殿、土地堂、翠微亭、罗汉桥、苛井等。今皆废。又有十贤堂,以祀寇准、苏轼等南迁,亦废。其古迹则有洗钵泉、西来井、石签筒,在焉。西竺寺 原在小北门。宋乾德元年建。明嘉靖三年,以贡院湫隘,将寺改廓文场,官给石湖营田以补寺基,仍给帖归并光孝寺。
廨院寺 原在城西仙羊街枣树巷。元至元二十九年,凌江何遇祖创。内奉达摩初祖西天锡杖及大藏经典。三十一年,始改今额。元季兵燹,经杖并失。明洪武九年,僧庆祖重建。嘉靖三年,奉布按二司帖文,归并光孝寺。
净慧寺 在城西北。南汉时,为长寿寺。梁大同三年,沙门昙裕建舍利塔曰宝庄严寺。唐高宗时,广韶都督重修。宋端拱中,改名净慧。后毁。元祐间,郡人林修建千佛塔,高二十七丈。绍圣间,苏轼至此。颜曰六榕。旧传达摩僧到一宿,至今绝无蚊蚋。梁武帝时,命求舍利,东来至此,尽得其宝,重载而归。盖以此塔尝瘗舍利在梁朝也。后废地时,得古井九环列基外,又得古鼎,藏剑三,镜一,铦莹如新。瘗佛牙舍利其下,疑即昙裕所立古基也。内有潇洒轩。明洪武六年,毁其殿庑,创永丰仓,惟存塔观音殿。八年,住持僧愈坚重建佛殿,改寺门向东。二十四年,并入西禅寺。永乐九年,复还本寺。广人呼为花塔寺。
怀圣寺 在南海县治东南。唐时异人所创。内建番塔。轮囷凡十六丈五尺。广人呼为光塔寺。明成化四年,都御史韩雍重建。相传塔巅有金鸡,随风南北,每岁五六月,寺众率以五鼓登绝顶呼号,以祈风信。不设佛像,惟书金字为号,以礼拜焉。明洪武二十五年七月,金鸡为飓风所堕,送京贮内库,复以铜易之,亦陨于飓风。万历庚子重修以葫芦。皇清康熙己酉八月,塔上葫芦顶复堕于飓风。
慈度寺 旧在海珠东。南汉大宝间始创。岁久圯。宋宝祐中,郡人吏部侍郎龙图学士李昴英因读书海珠,登第后,捐资与。僧鉴义徙创于江心海珠石上,仍扁慈度,侍郎王野书额。后以祀文溪。
宝陀寺 在灵峰山上。寺侧晋朝郭璞曾题南海盛衣冠之气,即其地也。广人呼为小金山。明成化年间,太监韦眷重修。请敕名宝陀寺,又名灵洲山寺。内有大雄宝殿、金刚殿、望气楼、妙高台、环翠亭。宋苏文忠公谪惠州时,维舟于此,感梦题诗后因塑像祀焉。山下有超然堂,为仕宦往来宾饯之所。
西禅龟峰寺 在城西四里。殿右侧有石井,深丈许。殿后一石,其形如龟,故名龟峰。明景泰七年,奉旨安置藏经于寺:有圣谕存云。后为魏提学所毁,改建大学士方献夫祠。寺内旧如来座迹入地将尺,变而为池,忽填忽消。两藩入粤,有审理章京曾法孔捐金修复,颜曰西禅,填迹始满。两广部院李栖凤撰碑纪其事。续修万佛楼,则巡抚都院董应魁为之记。
西华寺 在石门。相传先有西华,后有南华。明成化八年,太监陈瑄、都御史韩雍重建。内有刺史吴隐之祠。庞尚鹏扁曰清风万古。万历甲午重修。郡人袁昌祚记。
大佛寺 在南门内。右边旧龙藏寺遗址。南控城垣,北肩拱北楼。后改为巡按公署。康熙三年甲辰,平南王建。宏丽庄严,观者耸焉。
海幢寺 在河南。始为郭家园。僧池月、半光募建佛殿。延道独禅师驻锡于此。后僧复募买四面馀地,扩充改创大殿、藏经阁、方丈僧寮诸处。康熙十一年,平南王建天王殿。巡抚刘建山门。宏敞庄严,为岭南第一雄刹。后有鹰爪兰一株,郭园旧植,经数十年兵火不灭。寺愈盛而兰愈茂。今以亭盖之,环以栏楯,在崇兰堂前,识者比之,为优昙花云。
白云寺 在白云山上。有九龙泉。寺久废。明嘉靖中,湛若水创精舍其上。万历中,复建庵于遗址。上有安期生祠。今废。
龙果寺 在白云山半。宋运使陶定建轩曰千峰紫翠,亭曰天南第一峰。方信儒诗危台老石寄层巅,鹤驾逢迎不记年。今日归来应一笑,山川城郭固依然。明嘉靖中,黄佐改建泰泉书院。月溪寺 在白云山左。宋绍兴间,苏太尉绍基建。后有墓。前为文昌庵,明万历中建。百山环拱,下有月池。
景泰寺 在栖霞山秦霞洞。宋天禧间,僧智严创。明正统十三年,住持僧德存重建。遇改元同号,请易,仍赐旧额。山半旧有僧归亭。天顺三年,金城黄谏由内翰谪判广州。易名广趣,刻石记之。嘉靖中,黄宫詹佐改为泰泉书院,移僧光孝寺。万历三十五年,僧正裔于山椒卜地修复,郡丞倪伯骐、邑令陈原道捐资助之。寺有番禺县清丈香灯田四顷。后僧性恺募化重修。
东山寺 在城东。明韦内珰建。成化年间,赐额永泰,玺书一道。置田五顷九十亩。嘉靖四十二年,祀真武于前殿。灵应异常。皇清顺治七年,总镇班重修。知府王庭有记。
新景泰寺 在白云山恩光亭下。明崇祯六年,黄恩岩舍地七亩,参议晏清建。皇清顺治十七年,僧如珍募化重建。
护国寺 在教场左。明万历四十八年,督府孟宗文建。
寿国寺 医僧昙林住持。环沟碧沼,松径梅亭,极为幽僻。明崇祯间,僧元象善医,为当道暨诸缙绅文学所重,宗伯陈子壮题曰能施无畏。大学士何吾驺书曰水月宫。题诗一绝,勒于石曰偶向元公借榻眠,都疑山静欲逃禅,黄粱已熟浑无梦,惟见松风绕篆烟。
蒲涧寺 在菊坡祠左。宋淳化元年建。后圯。诃林僧修复之。内有苏轼石刻诗。大学士何吾驺书古蒲涧寺额。
黄华寺 在东门外。明崇祯十七年甲申,僧函可买李家行祠建。可后开法沈阳,弟子今育、今庐住持。
东林寺 在东门外教场。原观音堂。皇清顺治十五年平藩,下官文天寿捐资重建。僧古晓住持。
果广寺 旧在城隍庙后。
西禅寺 按《一统志》:在府城西。宋淳熙中,经略周自强建。
万寿寺 按《一统志》:在凤凰台下。宋淳熙间建,明洪武初重建。
开善寺 旧在广恩馆遗址。
龙藏寺 旧在南察院前。
悟性寺 连西竺,亦以明嘉靖三年并入光孝寺。见存田地一顷二十亩。
濂泉寺 在古蒲涧之左。飞泉百尺,水响崖峭间。明崇祯年,山人苏秩建。
报国寺 在东门外。僧德忠住持。
元妙观 在城西隅旧县南。肇于唐则名开元,宋大中祥符间,改名天宝,又曰天庆。至元元贞二年,始改今名。内有众妙堂。观内铜钟乃唐天复中置造。至宋治平中,有三佛齐国藩主地华迦啰,遣亲人啰啰押舶贡琛来广,见观荒芜,回道藩主四年来捐金重建。至元丰二年,敕封藩主为保顺募化大将军。至绍兴,有眉山苏轼谪海南时,本观住持赐紫衣何德请求文记,故有苏公像方公祠。宋季燬。元大德中,宣抚塔喇海重修。复毁。迨明洪武初,征南将军廖永忠新之。十五年,开设道纪司焉。嘉靖,吴时重修众妙堂。万历二十一年,道众捐金募缘重建玉皇宝殿。三十年,太监李凤重修真武殿。皇清康熙五年夏,平藩重建,殿宇一新。
五仙观 旧在番禺十贤坊,后徙他所徙后,每城内疾疠间作,或水潦海溢为患,人以为五仙
失所,而然愿还其旧。宋政和中,经略使张励仍复于旧址。明洪武元年,平章廖永忠寓观中,误烈薪火,燬焉。命高思齐重建,新之。孙蕡记。十年,布政使赵坚以观地为广丰库,乃改创于坡山之后,建通明阁,塑五仙像于中焉。按《坡山旧志》:谓晋时,渡头上有三圣堂丹灶。洪武七年,参政汪广洋建禁钟楼于上,曰岭南第一楼,十一年,铸钟,体制洪大,高一丈。遇火警,按四方击之。其楼旧架以木,日久圮。今易以石,极为坚致。旧有鲸音额。内有玉皇阁、五仙祠、三元殿、老君堂、慈悲堂、真武殿、文昌阁、洪圣殿、金花庙、孙圣殿、关帝殿、御风亭、仙人迹、穗石亭、丹井、祖师坛。碧虚观 旧在蒲涧滴水岩上。久废。上有安期飞升台、炼丹井。
朱明观 按《一统志》:在浮丘山。宋建。元至元中重建。
金刚庵 在城内旧县前大街。康熙六年平藩,下右翼中军副将王国栋捐资创建。
延寿庵 西竺新庵 俱在太平门内大新街。庾网庵 在城西第十铺。
祗园庵 在城西龙津巷。
种福庵 在西门外积金巷。
太平庵 在高第街。北向。明万历己丑建。皇清辛卯,僧海法重修住持。
长寿庵 在城西南五里。旧顺母桥故址。明万历丙午八月,巡按沈正隆初至,得疾,士民争走神祠祝,僧为诵观音救苦经数日,御史梦见一白衣妇人,翼蔽而前询,云来自城西。疾遂渐瘳。因即旧地恢拓鼎建慈度阁以奉大士。馀为妙證堂、临漪亭,左右禅房悉备。颜曰长寿。地可八亩,同知倪伯骐、知县刘廷元益以白云废寺田四十三亩一分,俾世香灯,遂成名刹。有御史记。长春庵 在城东。采监李敬建。明万历三十六年,宪使汪改作南华廨院,憨山禅师尝驻锡于此。
永寿庵 在东山右。明万历中,制府戴耀兵宪冯助建。
永胜庵 莲池庵 俱在东门外。
白衣庵 在小北门,明万历知县黄鳌舍建。莲花庵 在小北门外。
永庆庵 在大北门外。
接引庵 水月庵 净土庵 俱在永安门外。弥陀庵 在粤秀山下。
福善庵 在城东水关街。明万历三十八年建,崇祯间,大学士何吾驺题曰最上乘。诸名士诗人于月望结放生社于此,题咏颇多。皇清顺治壬辰,都督吴进功重修。
乾明庵 旧在万松山上。苏轼题其额。
云根庵 在白云最高峰名摩星岭之半,苏秩建。
白云庵 在平藩得胜庙后。顺治壬辰年,平南王建。
无著庵 在小东门内水巷。比丘尼今勖募建。成就庵 在府城西门外洞神堂。
药师庵 在小北门内。原古寺尼离庵主修复。法华庵 旧西方殿。明崇祯四年,改为法华堂。三官堂 在贤豪街。原主事黎遂球住宅。顺治癸巳,都督许尔显创建。
观音阁 二:一在状元坊晏公街。明隆庆六年建;一在越秀山越王台上,明永乐元年,都指挥使花荣建。后改名德祠。寻复为梵刹。万历间重修。布政使陈性学记。
双溪禅院 在白云二水夹流,中开放生池,环抱开豁。孝廉梁朝钟同山人苏秩建。
紫竹洞 在白云山中。多紫竹,山人苏秩与僧会微建。
狮子林 在木牌楼街,顺治辛丑,广州府知府黎民贵捐俸修建。
塔坡古寺 在佛山堡。
祖师寺 二:一在鼎安都龙津头堡。元至顺元年创。明嘉靖三十六年重修;一在泌冲都,宋淳祐二年,乡民符应合建元至正间,兵毁。
白云宝震寺 在西樵之西,今废。
化成寺 在大同堡。
崇胜寺 在沙头堡。
罗汉寺 在平洲堡。今废。
庆云寺 在山南堡。
大通寺 在大通堡。今废。
宝峰寺 在大历堡。今废。
福山寺 在大搅村。
琼花观 在太平门外新基河傍。
普明庵 在西隆堡。元至元年间建。
普陀庵 在金紫堡。明洪武十七年建。
龙源庵 在丰华堡。
延寿庵 在佛山堡。
盘龙庵 住持僧海源。明崇祯六年鼎建。仁寿禅院 在佛山堡。
宝象林 在麻奢乡。康熙三年,鼎湖在参建。内白石舍利塔,工巧庄丽。
海鳌寺 在番禺县东南琵琶洲巽地上。明万历中,郡人勋卿郭棐、光禄寺寺丞王学曾倡众建九级浮图,以培通省气脉。葺寺三座于前,中为制府戴耀生祠。
大通古寺 在州东南大通㴦。南越刘晟时,达岸禅师住此,赐名宝光寺,宋政和六年,复赐名大通慈应禅院。
觉悟寺 旧在乌龙山。
千秋寺 旧在药州南。
因胜寺 旧在白云虎跑泉上。
七仙寺 旧在白云东北。
古胜寺 旧在河南。
眉山寺 在沙湾黄编村。明正德元年,训导苏瑄创建。
海光寺 在波罗庙左侧。古木参天,波涛与钟梵相应,游人往来不绝。
龙华寺 在诜墩乡。
资福寺 在茭塘北亭。梁大同间,有一梵僧卓锡于此,遂建寺焉。至唐昭宗天复二年,邻峰清泉禅院铸铜钟一口,重千斤,子钟九口。天祐三年,钟同九子忽飞来本寺,里人奇之,竞为舍田重修,香火益盛。元至正间,住持僧如靓、耆民陈天祐等设立官山渡以资寺费。碑记尚存。后大钟复飞去,留一子钟于田间。寺寻颓圮。
海云寺 在员冈雷峰山。相传古有贾胡建。明崇祯间,僧今湛住持。至皇清顺治初,僧函是开法于此。平南王捐金铸大铜佛,高一丈馀。次第改建大殿、前殿、弥陀阁、斋堂、方丈,皆今湛手自经营,遂成名刹。商丘伯侯布政使袁彭年、督学何运亮于此受戒,兵科给事中金保于此参悟。
石听寺 在潭山。僧今法创建。请光孝寺所奉六代祖师乌金铜相供于寺。
逻坑庵 在逻冈。涧水潆流可坐石浮觞,人竞游之。
九龙庵 在白云右。
清泠庵 在云淙书院證法堂门外。陈子壮建。今废。
帽峰庵 在重冈堡。
尉迟岩 在逻冈堡。岩高数丈。中有石室。旁有清泉。
文昌阁 在沙湾。
观音堂 清龙宫 俱在沙湾。
顺德县
宝林寺 在阜南门外。创自五季,历宋元至明成化嘉靖间,寺凡再圮。僧怀树、僧文照、文觉先后募缘重建。为祝圣集仪之所。皇清康熙壬子,僧元亮在寺广开丛林演法,乃本陈嗣法孙也。
金城寺 在郊南古楼堡之鹿门村。创自元至。明嘉靖二十一年,僧宗演募众重修。今废。兴福寺 在马宁堡。宋时僧无本建。
隆福寺 在北水堡西岸。宋咸淳元年,僧慧彻建。明洪武二十四年,僧宣缘重修。岁久摧剥。嘉靖三十五年,僧可禅会众修复。
化乐寺 在平步堡。宋嘉熙四年,堡民周挺建。明天顺间,民何淮、刘永平等重修。
国寿寺 在白藤堡。
长兴寺 在甘竹堡。并入宝林。
普胜寺 在云步堡。
昭瑞寺 在伦教堡。
国寿寺 在龙山堡。
庚流寺 在平步堡仙岸村。寺前一水,向庚而流,故名。今废。
地藏寺 在古楼堡之金斗村。
国明寺 在龙江堡。今废。
福田寺 在桂林堡之北㴦村。元真观 在阜南门外一里凤凰山之南。内有紫霄圃、炼丹井、洗砚池。游隐堂、罗务光修炼之所。观后废为察院行台,改建于宝林寺东。而行台今亦废矣。
藏真庵 在紫霄圃。罗务光、游隐堂于此修炼。今废。
锦岩庵 在邑拱北山石壁下。旁有石台亭榭,可供宴眺。
圆通庵 在石涌堡。
慈度庵 在龙津。
卉木庵 在蓝田。
严持庵 在甘园。
观音庵 在龙山堡。
白毫庵 在蓝田。
金沙庵 在马冈。
真庆宫 在科第铺。为县廨后案。明万历三年,知县沈铁建。
文昌宫 在县东街。
桂洲道院 在桂洲。
逢溪道院 在逢溪。
地藏道院 在古楼堡。
文昌阁 四:一在城东门外青云路花塔前。有邑人进士佘云祚碑记。一在众涌村。一在仕版乡。一在桂洲外村。
东莞县
资福寺 在县治西一百五十步。南汉禹馀宫,邵廷琄以居宅为之,周围四至凿四井为界。明洪武二十四年,设僧会司。正统十年重建。邑人侍郎陈琏记之。寺有田地塘十九顷八十亩。岁纳粮一百五石九斗三升,宋胡大渊所舍。入寺者,石碣等河渡三十六处,纳河泊课米七石乾道五年,宋姬舍。今存寺者,十之二而已。有罗汉阁,一名灵源阁,祥符三年,比丘祖堂建。苏轼在惠州,以佛脑舍利,荐以玉璧,施于阁供养,且为之记。有再生柏,此柏以祖堂禅师去而枯,迎师回而复荣,亦苏轼为之铭。嘉熙乙亥,许巨川重修阁屡,兴废元初,张弘范取佛脑舍利进于京。明洪武十三年,阁废,以其址为法堂,钟鼓楼在寺门左。正统年间建。天顺癸未,吴中重修。嘉靖四十年,寺僧募缘复建。按寺址颇广,今被侵占不可诘。万历年间建禅喜堂于后,而苏子瞻所撰记与铭皆勒于石,以存古迹。寺前有镇象塔,以石甃成,刻曰大宝五年壬戌,禹馀宫使邵廷琄买地,起创廨院,甃砌宝塔五层,以崇妙善,因每秋有群象踏食田禾,奉敕采捕,然戴甲披毛,俱是负来之命,虑遗骸滞魄难超舍去之魂,仰赖良因,速成济渡。南汉大宝五年,即宋建隆三年也。
弘化寺 在县东榴花村铜岭塔下。邑人按察使袁应文建。今坏圮。仅存香火。
慧云寺 在县东二百五十步,今废。
圆明寺 在县西登瀛坊。今废。
普通寺 按《县志》:在县西五十里大宁村,田三顷六十五亩一分,粮米一十九石五斗三升二合九勺。
庆林寺 按《县志》:在县南六十里靖康场。田地七顷六十八亩三分,粮米四十石九斗八升一合,夏税麦四升九合二勺。
灵渡寺 按《县志》:在县南黄田场灵渡山。田三十五亩五分,粮米一石八斗九升九合三勺。法性寺 按《县志》:在县西三十里亭头村。田六十亩,粮米三石二斗一升。
海光寺 按《县志》:在县南二百五十里东莞场。正与南山相对,乃休咎禅师道场也。有南汉刘氏所铸铁佛,又有石鱼、石磬状,长丈许,声极清远。亦刘氏旧物。田三顷二十七亩,粮米一十七石四斗九升四合五勺。
云溪寺 按《县志》:在县南归德场。寺旧在三里山。有校书郎邓骧记。后移建今址。田地七顷三十四亩八分,粮米三十九石三斗一升一合八勺。
觉华寺 按《县志》:在县西十五里舂堂村。僧田地塘八十亩,粮米四石二斗。
法华寺 按《县志》:在县东六十里福隆村。雁塔寺 按《县志》:在茶园村。田地塘九十四亩五分,粮米五石五升五合八勺。
真圣寺 按《县志》:在县东二百步。寺有慈真乌佛,求嗣者祷焉。田六顷一亩,粮米三十二石一斗五升三合五勺。
上清观 按《县志》:在道家山上。乃紫霞崔真人羽化之地。宋政和甲午,邑宰杨䙌相地改创。淳熙戊申,邑宰王中行重修,未就绪而去,县尉蔡廷发继完之。历年既远,栋宇摧颓,卫邑文武缙绅方议兴建。适赣郡羽士王秀野至,众请主其事,乃撤其旧而新之。邑人陈似愚、夏侯子胜、杨南冈、戴祚养等辈赞成之,肇工于明洪熙元年乙巳,落成于宣德元年正月。规模壮丽,视昔有
加。若三清诸像亦完。观后旧有见远堂,邑宰王中行改创亭宇,扁曰道家山。左右复有景星堂、紫霞礼斗坛、仙履亭。俱废不存。本观道田地五顷八十亩六分,粮米二十一石六斗四升一合。文昌宫 按《县志》:在道家山凤凰台侧。宋淳祐间,县丞黄阊所建。奉梓潼帝君。前有景星堂,兵火后俱废。元皇庆季年,权县郭应木塑梓潼像于上清观真武殿,仍扁曰文昌宫。久废。明洪武壬申,南海卫指挥常懿重建。后为风所坏。洪熙元年,羽士王秀野等协力重建。焕然一新。修慧院 按《县志》:在县东监南山。南汉大宝三年,内承宣使刘廷威铸钟二百五十斤置院中。后改慧云寺。宋绍兴二十三年,邑宰姚孝资移置寺额于东莞钟归海光寺。绍兴间,邑宰张勋取钟还慧云寺。明永乐间,为盗窃去。
狮子院 在城西郭,系硝矿地,岁纳硝矿银一两馀。明崇祯六年,城西善信建。讽诵祝釐,时修忏会。
正觉庵 在城东郭。白衣庵相连。明天启间,邑人封君李桤倡众信同建。
慈度庵 在城北郭。明天启间,邑人温迪元建。为祝母寿结放生社,岁凡四,举湛持阁在庵东,上供准提佛母菩萨,庄严莫比依慈院在庵与阁之间,为迪元依彭夫人之院,故名。
圆通庵 在城东一里。明万历间,医士黄维觥同众募建。
楞伽庵 在城西五里大蓈巷。明天启间,邑人何岷镇、张履初、张二果暨会友放生,因建,为会地。邑宰李模额曰小楞伽,立有清规,不募缘,不应赴,数款四时,礼诵放生,岁以为例。
广惠庵 在城东四十里石冈村。邑人进士黄应华兄弟倡建。为资报先慈冥福净侣祝釐雅,为邑中胜道场地。
万寿庵 在城东二十里茶园村。邑人建。岁久坏。明天启间,邑人陈其琛同众复募建。符兄表,崇友为之疏。崇祯九年,水淹圯,复募修。
瑞石庵 在琥珀坑亭冈岭。邑人黄天彻建。白马庵 按《县志》:在县西十五里。耆旧相传旧有神人骑白马见于此,乡因名其地曰白马。建石塔以镇之。宋绍熙间,邑宰张勋始建新庵,后梦之神,刻碑志其事。
杯渡庵 按《县志》:在杯渡山。
慧善庵 按《县志》:在官富场。
然公庵 按《县志》:在深溪山龙潭上。久废。明宣德七年冬,乡人于山兜村建庵奉之。
从化县
太平寺 在枫园乡。
北山寺 在城北外。
王乐寺 在影田乡。
灵孚阁 在钱冈乡。奉洪圣大王。
怀圣寺 按《县志》:在马村堡。
万寿寺 按《县志》:在北帝庙后。千户童斌建。顺治十八年,知县孙绳捐俸重修。
白衣庵 按《县志》:在城东北五里。邑人邓超建。观音庵 按《县志》:在风云岭。庵依观音岩小构,俯临绝壁。有时云雨反在下,非穷日之力不能登陟。
帽峰庵 按《县志》:在帽峰之巅。其神显赫,质祷辄应,四方迎致,殆无虚日。
龙门县
万寿寺 按《县志》:在城西门外。知县李万宁于明万历十二年建。
元妙观 按《县志》:在万寿寺后。邑人谭文易送税田三亩为址。
新宁县
西岩寺 在西门城外。
白象寺 按《县志》:在德行都独冈村。香火田地塘三十亩。
金溪寺 按《县志》:在文章都。相传钟鼎炼丹于此。久废。
灵湖寺 按《县志》:在广卫城东。有香火田三十四亩三分一釐。
宝国寺 在平康都。
观音堂 按《县志》:有二:一在文章都黄沙村,一在县东郊纱帽山之麓。
观音岩 在城西门外一里。
普陀岩 在县西郊。
六祖堂 按《县志》:在灵湖寺左。堂前有菩提树一株。
塔二座 按《县志》:一在城外连珠山顶,一在县西麦坑村之右。
增城县
万寿寺 在邑治南凤凰山之东麓。东向。旧名法空寺。宋嘉祐间,僧鉴圆创。为祝延圣寿之所。乃改名万寿寺,以后法堂奉生佛宾公。明洪武十五年,设僧会司于此。
翔凤观 在南山塔侧。
集福堂 在县金牛都。宋咸淳间创。元季毁。明洪武三年重修。今废。
宝莲庵 在北门外。
东皋庵 在东门城外相江之浒。前有文昌阁、关圣阁。
西园庵 在西门城外。
华严庵 在石滩村。
栖云庵 在云母都白水丹丘。
香山县
无量寺 在县治东北。旧在县东南五十步。本刘中行宅。宋乾道中,掘地得趺佛,遂舍宅。县令范文林建,萧惠叔又舍铜佛一躯。明洪武中,僧本廉徙于寿山下,因宝庆寺旧址。后废。永乐七年,僧会祖重建。嘉靖元年,提学道,行文教,谕颜阶毁铜佛,铸笾豆二十四以祀。
文庙七年,游僧重建。
元兴寺 在县北大海中浮虚山上。宋赵时鏦始建真武堂。元大德中,改为寺。元末毁于兵火。凤山古寺 在小榄凤山之阳。其前为乡约亭。自昔讲六箴于此。
宝莲寺 在大榄。
普觉寺 在小榄王官营。祀南宗大禅师恩。贡生何源道记。
北极废观 按《县志》:在县东。镇抚旧址。
开元庵 在大榄飞驼山落霞峰下。
香林庵 在县南十里小岭山中。明崇祯年间,僧慧融建。岭产佳茶。
白衣庵 在县北西林庵后山之巅。明崇祯年间建。
众母庵 在县城内东北。丰盈废仓旧址。皇清顺治年间,知县胡戴仁建。
普陀庵 在香山场后。今废。
西山庵 在县南凤凰山西。今废。
龙归庵 在县西南斗门村。今废。
翠竹庵 在县南东山下楼前村。今废。
独觉庵 一名宝林,在县东九十里东山村。今废。
西林庵 在县北一里莲塘村,庵后有观音阁,今俱废。
西竹庵 在香山场。今废。
天妃宫 在河泊所前。今废。
建福堂 二:一在县海旁濠涌村,宋绍兴中,陈进武建。一在县西北古镇村。
集真堂 在县东北丫巷。今废。
显真堂 在县北小黄圃村。今废。
康帅堂 在县西沙涌村。今废。
忠勇堂 在县西小口村。今废。
新会县
龙兴寺 在西关。内有文昌宫、北帝殿、六祖堂、观音堂、泰山祠、地藏祠。
雪峰寺 在江门天妃庙后。乡官苏泰初捐地,僧上雪募建。
天台兴寺 在天台山麓龙王井侧。邑人进士佘玉成重建。
月华寺 在吴村慧龙山。宋季毁。元至正间,僧慧济重建。
报恩寺 在县东奇榜村。
黄云寺 在圭封山。明嘉靖元年废。
象山寺 在源清。宋宣和间,僧有定建。今废。万寿寺 在礼义。明洪武十七年,僧明畅重建。今废。
双涌寺 在泷水。唐咸通间,有梵僧自西来,驻锡于此,始建。明成化中,僧真贤重修。
九源寺 在遵名上台山南,有九泉,故名。宋政和间,僧知璋建以祀。敕谥定应无际。禅师师邑,南庄梁氏子,戒行清严。宋理宗宝庆二年作偈,趺化于大云深处,故老迎归。寺中香火之。元末燬。明洪武二十年,僧广寿重建。嘉靖四十二年重修。
隆兴观 在惠民门外。内有元坛庙、三官庙、黄云废寺、六祖堂、医灵庙。
白衣庵   普庵堂 俱在演武亭左。黄佛堂 在潮阳道北。南唐中和四年建。明洪武十八年重修。
立仙堂 在南庄。宋绍定间,民朱立生有异质,
儿时牧牛,或对人作世外语。淳祐癸卯五月五日,于云峰趺坐而化。乡人建堂祀之。
孕乳堂 在圭峰流泉石上。
三水县
华山寺 僧复庵建。僧古溪重修。寺中有金沙井、辟龙钟。
花果寺 按,寺设于宋末。冈头乡人捐有寺田,利琼、长岐都人士设有文会,岁首齐赴课文,后学进庠及中,式例置酒捐资,贮为文会供课之用。
紫竹庵 在城内。旧是邑人黄际会书馆。城守熊文举修立为庵。
天妃宫 在河口。
青云庵 在河旁塔下。
和光庵 在西南街。后有邑人李钟颖修复记。笑天岩 在城东高山上。岩口有龙涎水,附近乡人建庵于其上。
清远县
东林寺 在县东。唐显德二年,僧保智创。元季毁。明洪武十八年,千户刘俊重创。宣德十年,僧为霖募置田四顷。今为祝圣道场。
广庆寺 即清远峡飞来寺。梁普通年间,贞俊禅师建。赐额至德。宋康定二年,改今额。
月华寺 按《县志》:在县西太平乡。宋景祐三年,僧惟善创。明初,猺贼烧燬。有田六十五亩二分六釐。
普胜寺 按《县志》:在县西太平乡。宋景祐二年,僧道贤建。明初,猺贼烧燬。
隆圃寺 按《县志》:在县西南清平乡。宋景祐年间,僧心顺建。旋毁。明,僧良虚重修。有田三十一亩六分四釐。
觉清寺 明洪武二十四年。归并东林寺。宝月寺 宋景祐年间创。今废。
翠竹寺 明洪武元年创。后毁于猺贼。
禅林寺 按《县志》:在县东南潖江乡。宋景祐年间,僧吾忆创。自号禅林寺。明洪武九年,僧志深重修。二十四年,归并广庆寺。
中兴寺 按《县志》:在县东潖江乡。宋景祐二年,僧崇义因得古寺场重建。明洪武年间,归并广庆寺。
隆禅寺 按《县志》:在吉河乡。久废。明初僧心奇重修。岁久复废。有田一顷二十一亩四分二釐,洪武三十五年,官拨清远卫前所百户郑贵屯种。
佛迹寺 按《县志》:在城东兴仁乡和尚埇,今云鸭滩村。
招兴寺 在县东吉河乡。宋神宗二年,僧明海创。元季毁。明洪武二十四年,归并广庆寺。永乐寺 按《县志》:在县东南潖江乡大连村。月溪寺 按《县志》:在县东。旧名招仁里月溪村,即今兴仁乡下峒村。
因果寺 按《县志》:在县西北池水乡团步村。广果寺 按《县志》:在县西北池水乡田心村。西峰寺 按《县志》:在县东南潖江乡卢塘村。四恩寺 按《县志》:在县东潖江乡水西村。《旧志》云:永业里。
觉海寺 按《县志》:在县东南吉河乡黄龙村。已上创废莫考,遗址犹存。
慈云庵 在县东东林寺右。今废。
灵源庵 在县东十里。山半有泉陡出,味甘而冽,秋冬不竭,为僧海勋所辟。皇清顺治十二年,邑士民捐金创建。
新安县
海光寺 旧在县西观音堂。后徙于南门外。相传南汉时有铁佛在海中,夜有光,因祀之于寺。又有石鱼,亦南汉时物。今废。
云溪寺 在县西四十里归德场三十里山之麓,今改为万寿寺。
云渡寺 在县西二十里灵渡山。
东山寺 在大鹏所东门外东山岭中。为观音堂,左上帝殿,右文昌阁,前三宝殿。
杯渡庵 在杯渡山瑞应岩上。
慧善庵 在杯渡山瑞应岩上。
祗园庵 在阳台山下。
福如庵 原在东门外,今移于城内旧所之后。改名观音阁。
香林庵 在油榨头。康熙十二年建。
永寿庵 在城外天妃庙之右。日久颓圮。顺治十八年重修。
神溪庵 在青湖前水,神径园旧址。康熙十一年建。
宝月庵 在东坑。康熙十一年建。
照月庵 在城外照月岩。今废。
西源庵 按《县志》:创于僧觉度。在邑城西门外壕侧。仅数亩许,树木葱郁,不啻林泉,而前逼海滨,万里澎湃,岛屿拱峙,鸥鸟回翔,风雨晦明,皆成奇观。右有亭,翼然屹立,凡贵人送客,往往宴集于此。康熙十九年,知县张明达所建也。甘溪庵 按《县志》:在高头崇镇铺。康熙十六年,创于僧阒堂。地周数亩,环以竹木,内莳花果,虽堂止数楹,而高敞轩朗,气象爽豁。前对梧桐,青碧如画。阒堂以诗名,又好游,尝曰足不遍名山,负此生矣。庵成数年,旋授其徒主持,杖锡渡岭而北。有见之于长安者,或曰又西入秦云。三官堂 在城西门内。千户袁钊建。康熙五年,总镇张国勋改修。前座奉三官大帝,后座奉佛。前后两边添置别室,筑围作园,贵游便之。
花县
隆兴古寺 按《县志》:在瑞云山下。相传寺创于唐。元时重修。荒碑断碣,仅馀片石。其可识者,有云四百年来古复今,历尽春秋几寒暑雅表禅师巨眼翁,逢缘来作山中主。
竺峰庵 在水口村。
连州
光孝寺 在城隍庙东。宋泰始七年建。宋嘉祐六年,僧法辨重建。初名嘉祐,后改名天宁万寿,最后又改今名。明嘉靖二十二年,僧普化又重修新之。
翠峰寺 在州朝天门外。明弘治九年,郡守曹镐重修建。嘉靖二年,寺改为祠,祀唐宰相刘公瞻。万历七年,复建观音阁于祠之后。
惠宗寺 在兴贤门外。俗呼北山寺。唐贞元间,僧景常元慧始建。明嘉靖二年,改为二贤祠,移其钟于谯楼。二十八年,改为三贤祠。三十八年,改为四贤祠。四十二年,再辟地,建祠于寺后。大云寺 宋开宝郡守董枢建。明嘉靖二十八年重建。
明觉寺 在泗洲堂。
觉宗寺 在岳庙东。
香云寺 在香云街。
顺山寺 在兴贤门外。
清凉寺 在楞伽峡。已上诸寺今俱废。
天庆观 旧在兴贤门内。明隆庆丁卯,另辟地鼎建。
清虚观 在静福山。梁大通中,廖清虚居此山修炼。至陈光大二年,上升乡人即其居为观。宋隆兴中,屡降天书百二十馀轴。神宗加赐显号曰灵禧真君。观宇弘敞,东西有御书阁、洪音楼岁久颓敝。
真祺观 在锦青。旧为游仙观。北有石如剑,南有山如棋。相传观自唐时飞来,然不可考矣。延真观 在白鹤山。唐武后永昌元年建。山前后各有石级。
元真观 在瓦窑冈。
龙津观 在独角龙。
青霞观 在双凫水口。
东陂观 在塘头坪。
丹台观 在岳宫前。原名兴化。又云女冠观。唐则天朝天授元年,赐额。后改今名。今废。
清都观 在岳宫右。旧有巨钟。谚云丹台观里井,觉宗寺内龙,报恩殿上佛,清都观里钟。今废。
阳山县
北山寺 在县治北贤令山之东。循石磴层折而上,古松绕径,清泉响涧。石桥流水,环门穿舍。迥然别有天地。中为元帝殿,一名北殿,左为文昌祠,即七贤祠。右为观音堂嗣建观音阁于北殿之后,以堂地改造三元祠。明崇祯四年,邑人欧阳熙改建文昌祠于观音阁之右,以原祠地建关帝殿。西寇之后,祠殿圮废。今稍修葺。元帝东殿 在东关外。郭升暨典史王占春重修。
嘉兴寺 在浦下乡。去县治八十里。
證因寺 在县北八十里常岁青莲村。宋延祐二年建。
大慈寺 在县东二百步。宋熙宁二年建。今废。嘉祐寺 在浦下乡罗村。元至元间建。去县三百里。
观音寺 在浦下乡马鞭堡。元至正六年建。去县东北三百里。
香积寺 在县北二百里浦下乡马水村。宋绍兴元年建。
超化寺 在县北三百里浦下乡旱泷村。
宝观寺 在县北三百里浦下乡绕塘村。元至正元年建。
青莲院 在县东三十里桃江水口。元至正间建。
元真观 在县东三百步。元至顺二年建。
连山县
香界寺 按《县志》:在永福乡。绍兴元年,僧普善创建。元末毁于兵火。故址犹存。
福寿寺 按《县志》:在永福乡驼村。宋宝庆元年,僧普灵创建。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三年,复业乡民罗广秀重建。今废。
宝相寺 按《县志》:在永福乡大富村。元皇庆元年,僧何济创建。元末毁于兵火。故址今存。复兴寺 按《县志》:在永福乡西山。宋嘉定三年,僧罗汉创建。元末毁于兵火。故址今存。
香社寺 按《县志》:在诸莺乡韶陂村。宋绍兴六年,僧何丹创建。元末毁于兵火。故址今存。禅源寺 按《县志》:在诸莺乡沙坊村。宋开庆间,僧本化募建。元末毁于兵火。故址犹存。
漏觉寺 按《县志》:在诸莺乡石角村。宋绍兴十二年,僧周觉创建。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元年,乡民吴仕渊重修。寺有田二十二亩六分,见系永福乡民周佛真承佃纳粮。
金地寺 按《县志》:在诸莺乡龙口村。宋绍兴十二年,僧道隆建。元末寺毁。故址仅存。
保福院 按《县志》:在永福乡上西山。宋宝庆三年,乡士罗庆寿建。元至元间毁于兵火。故址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