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次韵叶梦符端午 宋 · 陈棣
 押词韵第四部
吾邦重午节,兴目皆可寓。
游人肆喧阗,画舫纷排布。
溯风伐鼍鼓,击楫观竞渡。
骄豪务相誇,水陆争治具。
醉忧瓶之罄,欢迫日云暮。
朋从喜盍簪,谑浪时一遇。
朅来廷尉府,官冷知谁顾。
吻燥无复濡,腹枵何时饫。
堂堂匡鼎来,解后肯同趣。
携家忽过我,市饮容旋酤。
遥知分已投,更喜首暂聚。
惭非浴沂人,鄙志蒙推与。
怜我孤危资,极力为调护。
高谈惊四筵,坐使儿女怖。
便当追彦国,未肯多文度。
长篇粲珠玉,绮语斥霞鹜。
人生类飘蓬,会合宁有数。
交情看白头,何必论新故。
重午乏酒戏成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小楼清坐意何如,休沐虽闲叹索居。
解粽未忘良夜饮,研朱犹作午时书。
风生暝色天横幕,云捲晴光月吐梳。
朗诵离骚抚空案,独醒笑杀楚三闾
重午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年年重午菖蒲,儿女搔头亦篆符。
忍复研朱如羽客,懒能切玉醉狂夫。
长歌楚些冤何有,却忆山人讽已无。
田里萧萧方渴雨,小轩清望老怀孤。
端午洪积仁召客口占戏柬薛仲藏 宋 · 陈棣
 押词韵第九部
佳节撩人愁欲卧,冲门都骑传呼过。
想簪榴艾泛菖蒲,应召邹枚杂郊贺。
歌声端不羡红儿,酒力真堪欺白堕
自愧虽非赵倚楼,何当一效陈惊座。
天香 自寿 明末清初 · 陆求可
 押词韵第三部
蒲叶迎风,榴花照眼,天中节明朝是。
五十年前,劬劳今日,曾自轻啼声试。
于今老大,痛回首、灵椿早逝。
树背萱花,叹履冰、半生劳瘁。
制得彩衣新翠。
彻寿觞、且承菽水。
谆谆语儿辈,婉辞车骑。
待得中秋以后,下弦月、清光照丛桂。
母氏千秋,总拼一醉。
瑞鹤仙 寿陆东湖尊堂太君 明 · 孙承恩
 押词韵第四部
薰风飘绮户,正景属熙明,节当重午
高堂拱贤母,看华发童颜,又逢初度。
遥空昨夜,灿南极、辉联宝婺。
寿筵开、杂遝笙歌,古鼎沉檀烟吐。
争睹。
有子英贤,纡朱腰玉,作皇家心膂。
云霄接武。
满庭前,兰桂森如许。
䌽绒新绾长生缕。
曲按南飞旧谱。
待海筹、一百添齐,从头再数。
重午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二十八○第十六
饱经五十八端阳,身世蹉𧿶白发长。
艾带盈腰随处见,菖醪满眼为谁香。
乍挥团扇消清暑,试著轻衫博嫩凉。
千古悠悠一炊,无才有赋吊沅湘
贺新郎 舟中值重午 明 · 孙承恩
 押词韵第十六部
客路风尘恶。
叹匆匆、节临重午,不堪牢落。
却忆故园当此日,虚馆朋侪对酌。
拟胜会、追踪河朔
翘首帝都红日近,望白云、亲舍天寥廓。
肠欲断,心飘泊。

江心旧事流传昨。
我欲将、兴亡作鉴,悃诚谁托。
惆怅灵均今已矣,水底英魂寂寞。
又谁辨、醉醒清浊。
感事羁怀频吊古,抚乾坤、浩气空盘薄。
歌短调,发长噱。
初夏江夏南昌望之亲家馆余于百花洲上得诗十首 其九 清 · 王文治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梦楼诗集卷二十二
野服纵游戏,穿畦复越塍。
偶然值田父,亦解美中丞
小麦今年熟,馀粳旧谷升。
昨宵端午节,妇子醉瞢腾。
王大妃殿端午 其二 清 · 权万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四
青槐荫碧殿,舒日政迟迟。
北极敷阴德,东方仰母仪。
步随公主引,颜为世孙怡。
宫中多乐事,诸婉射团时。
中宫殿端午 其二 清 · 权万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四
贺节坤元殿,宫中昼漏长。
阴功资化育,福履咏成昌。
女史看为镜,徽音佩作香。
东宫来绕膝,含笑御菖觞。
世子宫端午帖 其二 清 · 权万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江左先生文集卷之四
宗社无疆庆,端阳贺节仪。
才资元上圣,文字已生知。
德器师应导,声容养所移。
东园柏树,看取拂云时。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三十九 南宋 · 释月涧
 押侵韵
等闲拈起一茎草,贵如泥土贱如金。
活能死兮死能活,那个师僧病最深端午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八十七 南宋 · 释月涧
 押侵韵
总总林林,厥疾弥深。
文殊既无灵验之药,卢扁难下膏肓之针。
山僧有个秘传诀,扫除万病是无心端午
又次赵倅五日即事韵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水断浮梁地愈偏,山人不记艾花天。
深林碍屋犹多,积翠满庭无复
蒸溽既难寻笔砚,荒凉岂易饮觥船。
不因别乘离骚句,那得斯时有是言。
偈颂一百零三首 其六十 南宋 · 释月涧
 押阳韵
佛病祖病,正在膏肓。
文殊是药采将来都用不著,杜顺灸猪左膊上亦错商量。
东湖水点菖蒲,个是单传海上方端午
吴陵午日寓袁家庵作 其二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陋轩诗卷十二
钓艇归苍海,良辰醉绿醹。
谁知羁半路,兀坐对高梧。
今日老渔父,前生屈大夫
好辞有何益,吟罢独踟蹰。
吴陵午日寓袁家庵作 其三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陋轩诗卷十二
泛然任栖泊,不敢恨淹留。
积雨忽成霁,凉风已似秋。
荷香浮远渚,柳色动行舟。
逆旅俗人散,堂空得自愁。
吴陵午日寓袁家庵作 其四 明末清初 · 吴嘉纪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陋轩诗卷十二
禅室僧皆醉,疏篱鸟自鸣。
閒中头更白,饮罢闷还生。
艾叶时当采,槐阴露洗清。
故林高卧处,豺狗正纵横。
万敬儒孝行状碑 唐 · 卢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二
当州合肥县扬名乡桃子村百姓万敬儒
大中九年荒俭。
其年四月
父母并亡。
至五月五日送葬后。
庐墓不归。
今已五年。
先截下两手指并甲各长半寸已来。
今见刺指血写恩重经三百六十卷者。
衙前子将胡师玗将茶药就庐所吊问。
并勘验得胡师玗状。
谨具如后。
据州申勘。
孝子万敬儒年二十七。
叔祖瑛见在。
庐去宅一里馀。
每日一食斋王时时礼念。
大中九年五年葬父母后。
跣足披发。
至今于两手十指更互刺血。
写恩重经三百六十卷。
先于大中九年五月十一年五月
两度截下两手指并甲各半寸已来。
今再生长复旧。
讫勘县先有申报处问得经二百七十卷。
已抄写讫。
内三卷。
州司今送到。
便是金刚经。
九十卷见刺血抄写。
州司又勘得万敬儒叔祖瑛及继曾祖母年八十见在。
兼有亲兄弟五人。
亲叔祖等并同居。
万敬儒在坟所。
尝有一狗在侧。
要水火等物。
即书帖子系狗项下。
令归家。
其家人解看。
随所须供。
至今见在。
淮南观察使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扬州大都督府兵部侍郎平章事蒋伸
工部尚书平章事夏侯孜
中书侍郎礼部尚书平章事萧邺
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陶。
检校司空平章事崔□使检校司徒平章事白□使检校司空兼太傅平章事使(疑阙)大中十三年十月十五日
朝议郎使持节庐州军守庐州刺史柱国赐紫金鱼袋卢潘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