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六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乌梅玳瑁黑珊瑚,附子青皮天下无。
物产非惟东府库,精英尽入活人须。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七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车螯海月与蚝山,巨口文鳞又几般。
日暮腥烟羃乡井,水虞千舶泛鲜还。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八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万家橘柚饱秋霜,采着筠笼渡海洋。
大官擎向彤墀进,宛宛犹全色味香。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九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使君车骑簇长围,雉兔麇麚百族披。
海岛但无熊虎豹,林行露宿不惊疑。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十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庭除草际遇钱龙,祝酒焚香是土风。
北人惊怕争相笑,还怨吴公在竹筒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十一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闾阎子弟游庠序,弦诵而今乐育多。
沧海何曾断地脉,翘村往往擢巍科。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十二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头无岳上灵湫水,旱不能枯雨不肥。
霹雳云岚生造次,游人畴敢亵神威。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十三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火脱岛西水相击,风雷喷薄怒涛高。
万斛海䲡倾侧过,行人性命若鸿毛。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十四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候风淹滞朝天馆,妻子相看劝酒杯。
日中霢霂霏霏雨,知是鳅鱼喷气来。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一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邮亭相揖若相亲,包重般般药物珍。
衣袖带腥言语涩,看君真是海中人。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二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当初鼎立是神人,伉俪来从日出滨。
百世婚姻只三姓,遗风见说似朱陈。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三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星主已亡王子绝,神人祠庙亦荒凉。
岁时父老犹追远,箫鼓争陈广壤堂。
乙酉二月二十八日。宿稷山之成欢驿。济州贡药人金克修亦来。因夜话。略问风土物产。遂录其言。为赋乇罗歌十四首 其四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一
水路奚徒数千里,年年来往饱曾谙。
云帆挂却驰如箭,一夜便风到海南
悼木儿(木儿。庚寅五月。生于京师。已五岁。今年二月二十八日。以斑疹死。其生时岁月日。皆值木星。故以名云。)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九
忽辞恩爱去何忙,五岁生涯石火光。
慈母唤孙妻唤子,此时天地极茫茫。
徐得之(六)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一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七
作此书讫,得二月二十八日所惠书,知仙舟靠閤滞留,不易!
不易!
即日想已离岸。
天色稍旱,江水殊未甚长,奈何。
更冀勉力。
李乐道篆字等不来,恐妨使,且纳志文去,可就近别求也。
禁寄褐道士开宝五年闰二月戊午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七、《宋大诏令集》卷二二三、《宋朝事实》卷七
玄妙之门,清净为本,迨于末俗,颇玷真风。
或窃服冠裳,号为寄褐
或杂居宫观,曾不舍家。
有黩宪章,所宜釐革。
应两京及诸道州府士庶称寄褐者,一切禁断;
道士无得于宫观内蓄养妻妾,已有家者,速遣出外居止。
仍自今不许私度人,如愿入道者,须本师与本观知事同诣长吏陈牒,请给公据,然后听习教法,度为道士
违者捕系抵罪。
参寥1090年2月27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梦粱录》卷二、《咸淳临安志》卷三八、《古今法书苑》卷四二、万历《杭州府志》卷二二、乾隆《浙江通志》卷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孤山;智果院
仆在黄州参寥吴中来访,馆之东坡
一日,梦见参寥所作诗,觉而记其两句云:「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
后七年,仆出守钱塘,而参寥始卜居西湖智果院。
院有泉出石缝间,甘冷宜茶。
寒食明日,仆与客泛湖,自孤山来谒参寥,汲泉钻火,烹黄檗,忽悟所梦诗,兆于七年之前。
众客皆惊叹,知传记所载,非虚语也。
元祐五年二月二十七日眉山苏轼书并题。
书上清词后1087年2月28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二、《金石萃编》卷一、《陕西金石志》卷二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嘉祐八年冬,轼佐凤翔幕,以事□上清太平宫,屡谒真君,敬撰此词。
仍邀家弟辙同赋。
其后廿四年,承事郎薛君绍彭为监宫,请书此二篇,将刻之石。
元祐二年二月廿八日记。
建炎笔录 其二 建炎四年庚戌岁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二
正月初一日,车驾在海道
初二日,御舟早发,过石佛洋。
初三日,御舟入台州港口章安镇
初四日,同户部侍郎叶份、中书舍人李正民、綦崇礼、太常少卿陈戬及谏议大夫富直柔同对舟中,问圣体。
是时,扈从泛海者,执政之外,止此六人而已。
吏部侍郎郑望之、给事中汪藻皆未到。
初六日台州报敌犯四明
初七日张俊人至,云:十二月二十日,敌至明州十五里桥,发兵拒之,战不利,正月初二日遂至城下。
大开城门,遣精兵用长鎗突出血战,杀近千人,得带镮首领二级。
是夜,敌焚寨而遁。
恐敌济师,乞退归行在,且以二级来献。
初十日,闻已引军趋台州
是日,闻越守李邺投拜。
又闻韩世忠奏乞留青龙镇,以待邀击。
十三日,有旨,以知明州刘宏道充浙东安抚使张思正招抚使,欲其缓急得以自如也。
是日,闻周望劾奏秀州太守程俱擅离任所。
先是某上言,文士,恐不可当繁剧,遂易处州,既而有佑之者,其事遂寝。
至敌犯馀杭,朝廷乃令押米纲,离州。
望劾之云:「朝廷私此一人,遂失亿兆之心」。
士论是之。
十五日张俊至,于是扈卫军稍振。
先是,同宰执会食金鳌山寺,宗尹私谓某曰:「近日诸将姚端等进见太数,锡赉极厚,国用窘甚,见上幸一言也」。
某归草奏,徐思之,恐亦有说。
后乃闻上以明州卫士纷扰,尽废禁卫,独中军辛永宗有兵数千。
姚端御营使颐浩之亲兵将,其众独盛,所以优其礼遇,以明受为戒也。
十六日报,敌以十三日入四明
又见茶司备到仲山公文,称金人已于十二月二十间离洪州,杀城中老小七万馀人,由袁之潭矣。
十七日报,吉州太和县村民收得嘉国惠徽朱夫人
先是刘珏、滕康有奏待罪云:「除太后贤妃夫人、莫夫人外,其馀舟船并未到」。
十九日,御舟发章安,夜泊松门。
二十一日,御舟入温州港。
二十二日,御舟泊管市。
二十三日,御舟在管头。
中书舍人李正民充隆祐太后问安使兼两浙等路抚谕。
洪州御史台备申,使臣尹希申:初,黄州关报金人侵犯,从卫三省移赴虔州
吉州太和县,统制杨惟忠后军作乱。
次日前军作乱,一行老小并内人被敌杀害者甚众。
台吏蓝衍等十馀人皆未到。
来人云,兵乱时太后贤妃用村夫轿,更无一人扈卫者。
及录到虔州三省关牒:探报,抚州王仲山投拜,用天会年号,下属邑取金银牛马等。
二十五日对,乞收海舟,及谕韩世忠分兵应援。
因论及洪州之扰,上曰:「太后仅以身免,乘舆服御之物一皆弃尽。
宫人遗失一百六十馀人」。
又曰:「已退黜滕康、刘,差李回、卢益替此二人矣」。
奏事毕将退,上乃曰:「今日方欲召卿相见。
即今天下事有二:敌退后如何?
万一不退,如何措置?
卿可条具奏来」。
是日,闻金人明州杀戮甚酷,台州一空,守臣遁入罗汉洞
是日,御舟移泊乐湾,避管头台州之路。
二十六日,驾幸水陆寺
至是侍从省官稍集,班列差盛。
二月,车驾在温州港。
初一日,御舟移泊温州江心寺下,因赐名龙翔寺
有小轩东向,赐名「浴日」,皆御书题额。
是日,押米纲使臣苏童至,云过李邺已拜金人,以其家属先过钱塘矣。
初五日,对于江心寺
初六日,闻敌犯昌国,敌舟欲相袭,为张公裕以大舶冲散,复回明州矣。
公裕提领海舟者也。
初九日昭怀忌,行香罢,游天庆宫,登融成洞天福地
天庆即道士林灵素受业之地。
初十日吕颐浩在假,以荧惑犯紫微垣,侵相位,奏乞解机务。
十二日,宣押颐浩入,奏事如故。
是日闻明州兵退。
十七日,车驾幸温州城,驻跸州治。
某迁入州中陈氏之居。
二十一日对,再荐吴表臣
初至温,对江心寺,即荐温人吴表臣、林季仲以补察官之阙。
季仲奉其母避地山中未至,表臣先对。
至是再言之。
上极喜,曰:「自渡江,阅三吴士大夫多矣,未尝见此人物,如素宦于朝者,卿可谓知人矣」。
是日批出,除监察御史,日下供职。
前此,知真州向子忞言:「昨离真州,尽载本州金帛过江,遂为韩世忠兵所劫」。
且言:「杜充已降金人而去,麾下官员多有走者」。
至是,上谓某曰:「自闻杜充之报,不食者累日,非朝廷美事也」。
上又曰:「非晚颁赦回銮」。
某因论数赦之弊,上曰:「以四方号令不通,不得不尔」。
二十四日,同直柔对,弹杜充,且奏陈乞先罢相,后得投降的耗,当别议罪。
是日降德音,返都吴会
赦文之前题印标目云「返都吴会之诏」,议者皆为太遽,以未知吴中消息也。
三月,车驾在温州
初四日,有旨,以初十日车驾进发,某力言其未可。
初六日,有旨未行,展至月半。
初九日对,论诸所获生口,内契丹燕蓟及诸路签军皆不可杀,上曰:「正与吾意合」。
十二日,浙西人皆至,云平江失守。
使臣即周望之部曲也,言敌骑二月二十四日至城下,周望、汤东野即日引众遁去。
二十五日,金人突入,更无一人拒捍者,焚烧杀戮殆尽。
初,苏人恃宣司以为安,敌至欲遁,而舟船悉为军兵掳去,故无一人得脱。
又闻敌以十二月十六日破杭,始入城杀人,少顷而止。
子女玉帛取尽。
乃以二月初七日下令洗城,自州门杀人,而四隅发火。
十四日始离,火十馀日方罢。
是日,又闻知秀州程俱宣司所囚。
初,杭州既破,敌使人移檄俱降,不能决,曰:「小邦不敢专」。
辄即解赴宣司,又虑见袭,即遁出州外村落间。
一职官权州,遣吏追,复回,托以押米趋阙。
寻为宣司勾捉而去,几为所斩,已而放出之,乃劾于朝也。
十四日,降旨移跸越州
十八日,车驾诣天庆宫朝拜九庙,执政从官扈从。
自渡江至是,始有此礼。
驾回登舟。
十九日御舟发温州,著浅,行数里而止。
二十日,御舟至管头。
二十一日,御舟至海门。
二十二日,海雾四合,少进不行。
二十三日,风顺,诸船直抵章安,舟行前后不相见。
是夜御舟不至,执政船入港复回,而馀官皆不知,但闻喝探人歌唱之声,谓御舟在前,然喝探人亦复不知御舟之未至也。
翌日率台谏仓皇回舟,至港口,迎见御舟之至,即二十四日也。
云至松门著浅,舟侧,几覆。
章安三日。
二十七日,御舟发章安
二十八日,御舟泊慈济院下。
二十九日,御舟入明州定海县
四月初一日,车驾在定海县
初二日,御舟至明州
晚同直柔对舟中。
以台谏在章安,入奏乞同对,问圣体,至是指挥始下。
殿中沈与求、司谏黎确寻舟不见。
初四日,御舟至馀姚,海舶不能进,遂易小舟,仍许侍从百司从便先发。
自入定海,所过焚烧殆尽,死尸相枕藉,某至明论奏,宜有以优恤之。
上览奏恻然动念,故有免商税及租役之诏,仍支钱数万以贫民。
馀姚一日,以诸司易舟也。
十一日,车驾至越。
是月,左仆射吕颐浩罢。
后一月,某蒙恩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是年十月初,以议辛企宗建节不合,眷意稍替,由是间言得入。
初,降出企宗论功劄子,皆无实状,余谓诸公曰:「企宗正承宣,不知何以酬之,意在节旄乎」?
范觉民叹曰:「此则不可,当优与军职耳」。
皇帝在潞州祥瑞颂十九首奉敕撰 其四 逐鹿(皇帝景龙二年二月二十有八日,巡属县至潞河,有鹿奔走渡河,水深三丈,帝驰鞭逐鹿,水不及马鞯,应时获鹿司户参军崔弼随帝而涉,才入数步,马溺焉。颂曰)725年9月13日 唐 · 张说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一、张燕公集卷十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王者之畋,必有天佐。
逐鹿深水,乘跃而过。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
后骑没溺,乃验灵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