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韩忠彦右仆射元符三年四月甲辰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五、《宋大诏令集》卷五八、《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一
门下:朕绍膺大位,蒙赖母仪,召自戚藩,延入翼室。
遂嗣服于大历,首图任于旧人。
咨尔在廷,明听予告。
具官某植性纯懿,秉德裕和。
粹矣老成之姿,浑然大中之度。
素出相门之胄,蔚为勋阀之光。
朕永惟仁祖之朝,实繄先正之助。
建定大策,书功宗彝。
惟尔克承厥家,世济其美。
召由北道,入总东台
谋谟益嘉,操守弥固。
属丕基之肇受,眷右相之久虚。
敷时绎思,访予落止。
将继犹于泮涣,以大济于艰难。
其登右揆之崇,遂兼西省之峻。
惟帝赉予良弼,惟天祚我有邦。
升其文阶,衍以封邑。
于戏!
四裔以衰弱仅存之势,犹怀桀骜之谋;
黎庶当安平无事之时,尚有流亡之患。
罔虚内以事外,无伤财而害民。
予欲绥定四方,汝为;
予欲敉宁百姓,汝翼;
予欲作功成之乐,汝听;
予欲制治定之礼,汝明
汝言予从,予违汝弼。
王政有阙,以汝为补衮之樊侯
民泽未加,用汝为作霖之傅说
尚奋熙于帝载,共寅亮于天工。
永孚于休,同底于道。
可。
明因寺咸淳六年四月 南宋 · 孙哲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三一、《四明山志》卷二、光绪《上虞县志》卷三九、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四二
上虞,距县东十馀里,有地名竹桥,有井曰梅仙,子真常汲以鍊丹。
起自汉代,考之图经,即今明因院,旧号福泉。
其地东接娥江之胜,南通古剡之幽,乌胆峰嵯峨乎其后,萝岩山揖逊乎其前。
左邻白水,右带青烟。
山川之气,融结于此,居然名刹也。
宋宝祐间,比邱寿昌智份革而新之,开修门径,展拓规模,栋梁杗桷之挠折者,盖瓦级砖之残缺者,悉殚厥心力而更焉。
堂舍整齐,廊庑修直,实出于前后唱导之诚。
爰勒珉石,以示将来。
咸淳六年四月八日撰。
四月八日王行甫招饮高梁河(有引) 其一 明 · 区大相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梁河,在京师阜城门外。岁时,都人士女出游焉。俗传是日西圣降生,庸众愚蒙,咸思造福。寺寺悬长命之灯,庵庵满焚修之辈。亦有王孙公子、氓隶俗流;各怀有生之欢,共作度世之乐。于是携壶水次,列席山扉。徵歌金碧之宫,奏伎青莲之宇。倾都尽出,举国若狂。王银台行父者,楚之才士也。学综九流,见超三昧。乃邀我同气,萃彼能言。追淇洧之遗风,讨宗雷之密义。虽喧寂异趣,静躁殊情;然义缘随俗,非敢佞佛也。酒后,各赋五言。
车马隘城闉,河桥争渡人。
东方行乐意,西土降生辰。
帷幕平连寺,歌钟近隔尘。
问君喧与寂,相去几由旬。
四月八日王行甫招饮高梁河(有引) 其二 明 · 区大相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共说调心易,谁能对境忘。
烟尘迷觉路,冠尽聚津梁。
未听三车演,先过百戏坊。
如何空寂意,翻助冶游场。
四月八日高梁桥即事 明 · 区大相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西方降生传此日,北土行乐开群迷。
艳艳游尘障去岸,纷纷杂伎拥回堤。
秉兰藉草逢新浴,赠李投桃历旧蹊。
独有瞿昙心境寂,天花落水不沾泥。
两月以来扈跸山东今于四月八日天津驰归杨村道中即事述怀三首 其一 庚戌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
草草装囊半箧轻,犹烦圣主曲关情(本拟十六日扈跸回京后即趋往盛京,今奉命即归,俶装前往。)
杏坛得沐馀春及,榆塞先占五日程。
直向沽湾通渤海,便从津逮溯蓬瀛。
酉山石室重料理,元是臣心夙夜盟。
两月以来扈跸山东今于四月八日天津驰归杨村道中即事述怀三首 其二 庚戌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
双纛祥光拱岱云,每瞻豹尾共论文。
四贤馆阁联乡里雨斋阆峰玉亭、镜皆予同里。),二客江湖话典坟述庵、镜澜皆吴人。)
行帐分甘成韵事(行营每赐肴果,彼此分馈,以资诗料。),昨宵对酒恋斜曛述庵玉亭各以公私事先后别去。是日方纲被旨即行,惟阆峰、镜对酌为别。)
几时一幅图烟树,好向瀛洲续旧闻。
两月以来扈跸山东今于四月八日天津驰归杨村道中即事述怀三首 其三 庚戌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
述庵每夕感离群,篇咏赓詶不足云。
南北几人同朴学,后先当代任斯文。
凌辛鲁皆吾党,风雨宵晨證昔闻。
正是春深驱马候,鞭丝照影盼停云述庵每言此时都门英贤毕集,恨予不得共相赏析,然今述庵奉使高邮,未得即还都也。)
幽栖二首 其二 1195年4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谁谓幽栖陋,茅茨足庇床。
雨便梧叶大,风度楝花香。
浴佛儿童喜,缫丝妇女忙。
朅来三十载,吾鬓固宜霜(自注:乾道丙戌,始卜居镜湖三山,今甫三十年矣。)
议礼局看详追赠之制指挥大观四年四月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九之五(第三册第二五九四页)、《政和五礼新仪》卷首
臣僚之家沾被恩典,泽及祖先,最为荣遇。
其追赠官爵,虽是宠以虚名,缘直下子孙皆得用荫,及本户差科输纳之类,便为官户,故所赠三代愈多,即所庇之子孙愈众,不特虚名而已。
司封格,三公以下至签书枢密院,初除及每遇大礼,并封赠三代,节度使虽封三代,遇大礼方许封赠,尚不在初除封赠之例。
其次官虽至东宫三师,阶虽至特进,职虽至大观文,亦止封二代,有以知祖宗以来慎惜名器之意。
高祖之上,又有一祖,未有称呼,可令议礼局看详。
梓夔路曲赦政和三年四月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五、《宋大诏令集》卷二一九
门下:朕承前烈,光宅丕图,声教所渐,海隅率俾。
汉、唐之旧壤,有溱、播之遐陬,沦于远方,久限正朔。
而顷能向慕,靡俟招徕,吁众志以交孚,举一方而内属。
列之郡县,几五十城;
籍以版图,踰数千里。
矧复服产饶阜,土风俭勤。
边用自充,每不烦于中给;
人情已附,顾无患于它虞。
成武事之脩,庶协字人之指。
然念缮营之久,不无调役之劳,其布湛恩,用安裔俗。
梓夔路(云云。),于戏!
复兹故土,既成疆理之功;
辑我新民,更厚抚绥之泽。
咨尔有众,体予至怀。
重行修展藏书府诏政和五年四月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一七(第三册第二七六三页)、《宋朝事实》卷九
延见多士,历览藏书之府,典谟训诰与祖宗遗文皆在,又以馆天下之儒学。
而屋室浅狭,上漏旁穿,若不足以容,甚非称太平右文之盛。
可令书艺局重行修展,仍等第推恩支赐。
四月八永安禅院超无 明 · 汤显祖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清朝不见小弥天,竹坞炊茶过午烟。
解是雨花新浴佛,诸天谁供洗儿钱。
何执中罢相太傅致仕加恩制政和六年四月辛未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三、《宋大诏令集》卷七○、《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二
进则经邦,任宰司之峻;
退而就第,宠升帝傅之崇。
保兹名节之全,寔乃初终之美。
其诞扬于涣号,用褒显于宗工。
具官何执中敦重而有容,直方而不挠。
蕴济务之图,而将以远识;
迪匪躬之操,而持以小心。
学为儒宗,达不闻于离道;
材推王佐,进必务于辅忠。
粤祗事于潜藩,旋登庸于揆路。
宣王之倚方叔,克赖壮猷;
高宗之式甘盘,亦惟旧学。
时若格天之业,蔚然奠枕之勋。
承弼八年,勤劳百度。
比既谐于物药,方虚伫于赞元
有怀知足之规,遽起告归之志。
露章数上,引谕莫回。
祈尽解于政机,获永休于家食。
闵劳以事,思亶乃诚。
特蕃命数之隆,庸示老成之厚。
咸有一德,念克底于成功;
兹惟三公,用载光于得谢。
拓封赋邑,加食爰畴。
拥貂冠赤舄之华,从鸠杖安车之适。
眷言硕望,垂训无穷。
于戏!
下膏泽于民,予敢忘于不绩;
告嘉谋于后,尔毋遂于遐心。
祈服殊荣,永绥备福。
可特授太傅致仕、依前荥国公、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重修法门寺塔庙记 唐 · 薛昌序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九
夫大圣示其不灭。
證以无生。
燃慧炬以烛幽。
泛慈航而拯溺。
在三千界。
开八万门。
诱舍爱河。
劝离苦海。
香山月殿。
长侍晬容。
鹫岭龙宫。
时闻半偈。
与消尘劫。
令出昏衢。
后魏志。
阿育王役使鬼神于阎浮提造八万四千塔。
华夏之中有五。
秦国岐山得其一焉。
又按神州三宝通录。
华夏有塔一十九所。
岐阳圣迹。
复载其中。
朝观光相。
夕睹圣灯。
究异草之西来。
验灵迹之所止。
供盈香积。
垆馥旃檀。
太白而千謺云屏。
枕清渭而一条翠带。
文皇迁寝殿而修花塔。
冀拔偫迷。
天后辟明堂而俟真身。
庶康万汇。
编于史册。
传以古今。
粤自有周。
洎乎大汉。
至于晋魏。
爰及齐梁
文则誓志焚修。
我唐则累朝回向。
莫不归依圣教。
恭敬真宗
募善行于阿育王
结慈缘于金龙子。
嘉徵迭变。
灵应无穷。
或元鹤飞翔。
不离于绀宇。
或卿云摇曳。
靡舍于金绳。
分舍利于五十三州。
增福田于千万亿祀。
间生芝草
频现雨花。
真形试火而火不焚。
因其吴主。
宝塔居水而水不近。
彰自蓟门
礼忏者沉痼自痊。
瞻虔者宿殃皆灭。
金仙入梦。
白马戒涂。
传经既自于西天。
演法俄流于东土。
今则天演禀异。
帝裔承荣。
立鸿勋于多难之
彰盛烈于阽危之际。
遍数历代。
曾无两人。
增美储闱
传芳玉牒。
将中兴于十九叶。
纂大业于三百年。
竭力邦家。
推诚君父。
身先万旅。
屡扫欃枪。
血战中原。
两收宫阙。
故得诸侯景仰。
八表风随。
朝万国而无惭伯禹
叶五星而不让高皇
恶杀好生。
泣辜罪已。
天复元年
施相轮塔心橖柱方一条。
天复十二年。
以旧寺主真大师赐紫(中阙)大师绕塔修覆阶舍二十八间。
至十三年。
迄契至诚。
果谐元感。
迅雷骤起。
大雨(中阙)吹沙涌出宝阶。
化成金像。
移山拔海。
未足称奇。
圣力神功。
咸惊不测。
天复十四年(中阙)
及塑四十二尊贤圣菩萨。
及画西天二十□祖兼题传法记及诸功德。
皆彩绘(中阙)内外塑画功德八龙王。
天复十九年至二十年。
盖造护蓝墙舍四百馀间。
及甃塔庭两廊(中阙)天复十九年二十年四月八日
功德使特进守左卫上将军上柱国陇西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李继潜僧录(中阙)首座普胜大师赐紫沙门寡辞宣奉丝言敷传圣恳两件。
施梵夹金刚经一百卷。
盖自王奉教精勤。
躬亲缮葺。
不坠祇园之教。
普传贝叶之文。
塔前俵施十方。
僧众受持。
兼香油蜡烛。
相继路歧。
至天复二十年庚辰至壬午岁
修塔上层绿琉璃砖瓦。
穷工极丽。
尽妙罄能。
斧斤不辍于斯须。
绳墨无亏于分寸。
法云广布。
佛日高悬。
不殊兜率天中。
靡异菩提树下。
悟其宝相。
了彼真空。
金像巍峨。
福护于凤鸣之境。
神光煜爚。
照临于鹑首之郊。
必使玉历长新。
瑶图永焕。
高祖太宗之丕搆。
迈三皇五帝之宏猷。
王子天孙。
光承运祚。
大君圣后。
罔坠花香。
寺主远大师赐紫沙门绍恩。
戒行圆明。
精持坚确。
禀先师之遗训。
成大国之良因。
放鹤掌中。
降龙座下。
护珠内洁。
世垢莫侵。
虔奉宸严。
遐裨胜果。
希传永永。
爰刻磷磷。
昌序艺愧彩毫。
词非黄绢。
谬承睿旨。
俾抒斯文。
殊匪研精。
难逃荒鄙。
天佑十九年岁次壬午二月壬子朔二十六日丁丑记。
谶诗二首 其一 南朝宋 · 释宝志
 押阳韵
南史曰:天监十年四月八日志公于大会中作诗云云。狗子。景小字。山家小儿。猴状。景遂覆陷都邑。毒害皇家。初自悬瓠来降。悬瓠即昔之汝南也。巴陵有地名三湘。景奔败处。
掘尾狗子自发狂。当死未死齧人伤。
须臾之间自灭亡。起自汝阴三湘(隋书五行志亦载此歌云。兀尾狗子始著狂。欲死不死齧人伤。须臾之间自灭亡。患在汝阴三湘。横书一旦无人藏。○南史侯景传。《诗纪》九十四。)
预言 其一 南朝宋 · 宝志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五马从南来,燕赵起三灾。
□□勤修善,得见化城开。
兔子乱三州,万恶自然收。
东弱西强阿谁愁,欲得世燕南头。
武安川里白鸡鸣,百姓辽乱心不宁。
四月八日起鬼兵,冀州城东起长城。
尔来君士面奄青,五月十日灭你名。
冀州城头君子游,折尾苟子乱中州,欲得避世黄河头。
今年天下是乱世,但勤修善自防身。
得安乐,无忧愁,不肯看经心罗错。
天下辽乱真可留,若得尽门斩贼头。
被烧劫人户蠲赋诏宣和三年四月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一七九(第七册第六四六○页)
方贼不曾烧劫州县,止本户被烧劫者,并依上件指挥施行。
南湖初夏四首 其一 清 · 厉鹗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七
不踏看花陌上尘,草堂近卜约斋邻。
垂杨水寺残碑在,瘦策宽鞋浴佛张功甫自号约斋
新盐钞法补葺事件诏宣和五年四月八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五、《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五之一九(第六册第五二二四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七七三页
去岁措置新价文钞,务济亭户,以便商贾,条画约束,悉已备尽。
自冬及榷货务东南盐钱入纳未广,体访询究,有随事合行补葺事件,理当措置,以广客贩。
可依下项疾速施行:一、自今降指挥到日,客人入纳算请东南盐钞,可将榷货务合纳头子、市例、桩管工墨雇人钱,并盐仓别给吏禄等钱、袋息油腊封头钱,并特与减免,仰榷货务于钞上分明用印号声说,所有合收桩管工墨雇人钱,令本务却于正盐钱内据合收钱数拨还,其盐仓合支使钱令盐事司应管本司钱通融应副,庶省客人盘费。
一、盐仓用新钞对带旧盐旧钞,两浙已降指挥,令揭往温、台州请盐,淮南许揭往京东密州支请;
又各有增饶盐数事,属优润。
访闻逐州自承上件指挥,全不劝诱前去,致使顺便盐仓积压拥并,支拨不起,有妨全用新钞客人请盐。
可自今降指挥到日,已未投下未支新钞、已带卖旧盐并对带旧钞之人,内淮南者并令揭往京东路密州或本路海州支请,两浙揭往温、台州请盐。
仍每州除全用新钞外,日支所带新旧文钞共不得过一千五百贯,更不加饶,庶新钞各无坊阙。
馀依见行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