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殿中侍御史赵君墓志铭大观三年十月1109年10月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四六、《鸡肋集》卷六八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君讳祐,字寿臣
其先赵州平棘县人
殿中丞讳符之曾孙,太常博士讳昉之孙,而尚书都官郎中讳盛之子也。
家世以财雄边州。
国初,北方用师,博士悉以家财助官军逐寇,赵人赖以全。
都官始葬磁州滏阳县,因家焉。
君幼警敏,不戏弄。
稍长,学通洽,中天圣五年进士第
初调冀州司理,考中,囹圄屡空。
雍丘,转大理丞,再知长垣临邛二县事,用举者擢知威州事。
威近蛮,苦侵剽,君下令毋先犯蛮。
蛮久感悦,至相帅拜庭下。
殿中丞通判相州事。
相守资政殿学士张公观奇之曰:「廊庙具也」!
会改守郓,即奏君通判郓州,迁太常博士
贾公昌朝御史中丞,言君方正,擢监察御史
弹劾不挠,仁宗眷待之。
杨崇勋以恩旧位将相,判成德军,其子宗诲受民金,崇勋因为释民罪。
事发,崇勋犹为营奏。
既逮捕宗诲,崇勋又篡取之。
君言:「阙庭至近,崇勋恣横如此。
臣闻制使李宗易有奏报,继遣种世材就问崇勋,但卧閤延制使,入对不合卤莽。
臣请选使臣以禁近送崇勋就对。
念以其尝官枢庭,务存大体,犹望与一散秩,许令致仕」。
上深然之。
保州卒叛,闭城拒守。
朝廷初遣中使招抚,继又发兵攻讨。
君言:「保塞近敌境,侦逻日至。
今发兵,速破则谓我边垒不固,未下则谓我战士无勇。
使遂克之,老幼鱼肉,帑廪灰烬。
可恤也。
又闻已遣枢密副使富弼宣抚河北龙图阁学士欧阳脩为都转运使
宜下、脩倍道走城下,晓谕归顺,不可淹久,启戎人窥觊之心,生逆党变诈之计。
或叛兵有邀请,亦务俛从,事定自可裁剸」。
上优纳之,而郑公、文忠公卒平保州
贾公为参知政事,君引嫌,请外官,遂以监察御史棣州事,仍不废言事,俄迁殿中侍御史,兴利除害,州以治。
参知政事王公尧臣引为三司户部判官
恩得任子,以与其弟祀,补郊社斋郎
时虏通耗朝廷,难奉使者,假君朝散大夫,守太常少卿,充接伴北朝国信使
还,经赵,宴其族人,语曰:「终愿复为平棘人,与族人处」。
因以钱二百万为贫者营产。
既还,遣视汴口。
陛辞,上曰:「卿此行归,当峻任卿」。
而君得疾汴口,既还,卒,庆历五年四月六日也,年四十有五。
上闻之,叹息曰:「赵祐乃止此」!
问谁后者,贾公以嗣子滋闻,而有司白君遗奏不应录子。
上曰:「与太庙斋郎」。
君平生以建明时事为己任,言多为民。
自佐郡为州,至官台省,内外如一。
尝疏决刑禁河北,鞫狱陕西,既毕,皆以其道所见利疚闻。
凡切于事者六:其一,庆历二年星变,又大旱,上避殿寅畏,敕寺观为道场斋醮事。
君言:「边患未宁,民力重困,此圣虑所宜先轸者也。
佛老亦化民趋善,然未闻遂以此答天谴也」。
其二,河北配籴民至二百万石,民蓄谷尽籍,加督责,户不聊生。
君言:「陈新未续,恐谷翔贵,转致流亡。
民为邦本,不可忽也。
请俟秋成,听民自入粟」。
其三,京东水患,令民各堑田畔以走水,因其土为防,植本防上。
君言:「民田有多寡,而堑深阔若一。
可施之广,不可施之狭。
请下田欲堑者从民便」。
其四,郓州户输乾食盐钱(君言盐钱名乾食者。),但岁抄浮户,计丁配之,皆里正邻伍专增损丁数。
又变输绢若䌷,费数倍,恐京东尽然,请悉输以钱,以当预买直。
官入优,民费省。
其五,陕西榷盐,较通商时,民不为便。
君言:「始改法,尽收客盐,官贸之。
已尽,则必配民辇致,或衙前督运,多破产。
又户无高下,给食历,贫食圭撮,官不圭撮贸,为病。
请通商如旧」。
其六,陕西户运粮至延州、保安军,又不许飞脚赍货,就籴其地。
君言:「陕虢以西,米斗钱五百至六百,此但输直,以五六谷价。
臣闻沿边入粟,甚耗中都钱。
今解盐以席计犹四百万,请入粟皆偿盐,且稍润之,则远民纾,中都实」。
事多施行。
君疏财尚义,识吴公奎于尝僚未有名时。
吴公从制举,为空室给其资,卒大显。
韩魏公文潞公亦与游,皆器之。
武功苏子美以诗豪,少所许可,与唱和盈笥。
娶李氏,封永宁县君
子滋,终汉州录事参军
二女,长适内殿崇班秦某,次适宣德郎王定
五孙:崇厚、崇烈、崇德崇仁、崇卞,皆进士
崇烈尝举礼部,后以贡士垂释褐,卒。
崇仁、崇卞皆夭。
录事君以滏阳葬,有河患,改卜下邳新安,未及事而殁。
故崇厚、崇德刻意能干其蛊,以大观三年十月甲子,举君及永宁县之柩合葬于新安,并举录事君以祔,成其先之志也。
铭曰:
惟天祚宋,削平僭乱,如舜禹升。
逮于仁宗,休养生息,文景致平
其同亶时,天为生贤,硕大光明。
庶尹百工,亦罔不正,可庸可承。
猗欤御史,崛起平棘,有直亮声。
士欲爱君,爱民为本,本固邦宁。
尚率尔祖,毋坏尔成,则后其兴。
宫祠(四 四月六日1128年4月6日 宋 · 杨时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六、《杨龟山先生集》卷二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右,臣伏蒙陛下擢寘贰卿,仍侍经幄,皆一时高选,岂惟陋学浅闻不足以任职,而臣犬马之齿七十有六,衰病日增,虽欲贪荣冒居,精力不逮。
伏望圣慈矜察,除臣一宫观差遣,任便居住,庶沾薄禄,毕此馀生。
宋故明州延庆明智法师碑铭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
释迦世尊鹤林灭度,法付声闻则维迦叶,其付菩萨则有文殊,领受言教则在阿难。
既有是三,孰可阙一?
迦叶之后,二十四传至于师子,或曰二十八传至于达磨。
达磨在梁武时,始来东度,于六度中特以禅名。
达磨壁观,人谓七年,我知何日。
虽曰顿示,有渐方便。
初传《楞伽》,后五六叶则尚《金刚》。
既而南北分宗,荡然同异。
在迦叶传十有三世曰龙树大士,所著大论,译传东度。
北齐时慧文禅师一见證入,以传陈南岳慧思禅师,九十日而證。
再传隋天台智者顗天师,十有四日而證。
于是乎备六度,融万法,定而三止,慧而三观。
质其宗焉,一言之曰具,二言之曰法性
离数而有三千,即经而专观心。
经之宗曰《法华》,则《华严》、《阿含》、《方等》、《般若》,终于《涅槃》,众皆为《法华》,其为迦叶、文殊、阿难,皆吾祖师。
天台实传章安灌顶,章安缙云智成,缙云东阳慧威东阳左溪玄朗左溪为达磨宗者二十年,乃自东阳荆溪湛然。
荆溪而后,智者之言毕载于书,智者之言悉归乎正。
其为一大时教,不可得而加已。
荆溪天台行满广修传物外,外传梁元琇传周清竦传有宋义寂
以上皆在天台
晚传四明义通,通传知礼,是谓四明尊者,亦曰四明法智
禀生知之上,思义于童子之时,其于天台之门,犹诸荆溪
于时斯教特盛,异同亦多,其人往往龙象重望,未易柔服
或始同而终异,或始异而卒同。
一言之辩,勤乎十返,往来江山,绵亘岁时,非苟合者。
如事理总别者,三千具造,不观真心,惟观阴入,至今称四明尊者云。
时有大禅德在雪窦,相与亦倾尽,具传广智尚贤
广智初得于《净名》,最深乎性相,审知佛法为境。
其传神智鉴文。
神智破众溃以澄法智之海,炎慧炬以缉广智之明者。
其载三智之美,可传而不可朽者,有永嘉继忠
其师神智而贤明智中立姓陈氏明州鄞人,父荣。
母朱初梦日入怀而生,夜不三浴啼不止。
初与群儿戏,儿辈怖之。
因使出家,才九岁,授经不再读。
嘉祐八年,试开封府得度。
治平元年受具足戒。
延庆智广智广异之,曰:「年少新学,能辨析如此」。
广智卒,遂师神智甚力。
熙宁中,神智开帏设问,凡二百馀人,无有出师右者。
延庆首座,代神智讲。
神智自谓不如。
去,礼天台智者塔,遂谒温州,周旋者二年。
将归,曰:「行必绍法智之席,予有私焉。
尝梦摩利、韦陀二天,幸为位于延庆忏堂」。
居有间,神智去延庆固辞不果,非特符忠之言,实慰远迩士众之望,二天位焉,后众道场咸取以为法。
元祐间高丽佑世僧统义天者,聪明瑰伟之士,初为嘉兴源公而来,才际海岸,见师升堂,闻未尝闻,咨嗟失色,且叹曰:「中国果有人焉」。
既而义接谈,辩者累夕,倾其所学,欲折其锋,竟不得毫发。
主客杨次公多之,为师作真赞,以师为玉池莲中之人。
盖师每以净土法门诱进学者,欲使人人知释迦有净土,弥陀来秽土。
他时所志于心者,一日必瞩于目。
乃依《十六观经》而出视之,为弥陀大象以临池,周之以十六观寮。
池莲凫雏,天风翱翔,观士槁坐,人音断绝。
一涉其境,道心百倍,宁论信与不信,固自疑其身非圣非凡。
其费巨万,而施者却之愈来,工度累岁年,而落成不周岁。
任其役僧介然,不劳不矜,若未尝有所事。
盖是境也,古未之有,今不知何为而有。
既二浙之所无,则天下之所无。
唐支硎山遵公所建法华道场,其能胜此者,有兵部刘尚书晏等所请敕号尔。
一日辞去,众留之不可,虽太守亦不得强,且曰:「待六十岁再来」。
居隐学山栖真寺。
众方从之卒业,会僧职须才,复不能舍师,太守躬驾者五六。
出住宝云,实其祖师通公之道场。
宝云颓圮,无一全椽,师复新之。
咸曰师前日隆其三世之居,今又兴其四祖之宅,孰谓像法之末哉!
先是伽蓝神腹中得愿文一纸,后更百年,肉身菩萨重兴此地,师复退白云山,视隐学山为远,殆绝人迹。
众以师之来居,为之筑庵像宝云院,凡四年,亦无一日不讲。
至止观不思议境,叹曰:「吾道极此矣,有不思议境,则有不思议心」。
为作《不思议境辩正》。
又指五章之裂大纲曰:「寄果明因,以解成行。
举佛摄生,全生是佛」。
作《止观裂纲指归释疑》。
太守俾令佐请师出住西山资教院,辞之。
又请住延庆,不得辞,时六十岁。
之道业日厉于前,四众依归,亦视前为盛。
政和四年甲午四月辛亥,师谓侍者法维曰:「吾尝疾病,今闻异香,吾意甚适」。
乃召十六观寮长忏人出曰:「吾今与汝辈诀别」。
各默坐久之。
明日又告法维曰:「异香载闻」。
悉召其徒至曰:「各宜修进,再相见于诸佛会中」。
趺坐面西而逝。
越三日掩龛,颜色如生。
享年六十九岁,塔在南城崇法院祖塔之东。
师首度弟子十有四人,禀法弟子、领徒传道者百馀人,其往来登门者不啻万人。
佛事中所谓岁忏者,行于江浙,盛于温、明,明之盛又在延庆
师率其徒数百馀人,七昼夜行道坐禅,岁复增盛。
其在岁忏外,又择其徒法华忏者十年,一日,忏终禅观中见大舟一,众欲乘之不可,师独以往来,自是慧解一发。
其讲《法华玄义文句》、《止观》、《净名》、《金光明经》凡数十过。
师身不及中人,而望之凛然。
其言平居殆不胜出口,而讲雄毅,耸听折心。
或退接于室中,屈辩申谈,云兴泉涌,不足为喻。
具与儒生言,则反质之曰:「此道在孔子如何?
此语在《诗》、《书》如何」?
儒生不能对。
与申言之曰:「无乃其若是乎」?
盖师于周、孔、老、庄之书亦无不究观,翰墨诗章皆出人上。
其诵《法华经》,平生以万数,诸佛号不在数中。
所著述曰《蛣蜣示迷》、《裂网指归释疑》、《不思议境辩正》各一卷,《南岳止观科》二卷,又有《诸经题义》、《诸文问答》、《门人授辞》、《杂文义》四种,未就卷第。
师晚在延庆,为众置田数十顷,曰:「愿以有限之田,为无尽之供」。
连年为俱僧大佛会中,曰:「不作因,焉得果」?
之所为,必兼本迹,而后得之。
至于音声之馀,咒诵之功,除民疾,却鬼魅,救旱灾者,则人莫得而言矣。
之高弟曰法中等,以说之顷岁宦游四明,庶几知师者,乃以法维状师行实,走东里求说之为之碑,义不得为辞。
伏念智者之为智也,异哉!
龙藏之传,身而觏之,固宜毕载。
而三观之外复著乎《圆觉》,四行之成就著乎《楞严》,智者言之于隋,其经译之于唐,虽欲不信,其可得乎?
所谓灵山亲闻者,此亦其躅与?
是故其教东及于日本,西返乎天竺,未之与亢也已。
或曰教外别传,不知教无等等,何外之有?
传授圆成,何外之有?
韶国师者,故自斥之。
当绝语言,不知此方以何为佛事?
或曰不立文字,不知文字非真亦非妄,乃以何者为文字?
尝求乎其人矣。
前乎智者而导其教者,曰梁傅大士北齐稠禅师
后来推极智者之教而尊之者,曰南山律师
其馀达磨法门义同赞者曰皎然禅师,晚则韶、寿二禅师
其密弘而取證者永嘉禅师,虽异涂而不敢不赞者曰贤首藏师,或叛去而窃用其意者曰华严观师,有公而异同,而意自有所在曰慈恩基师
唯是圭峰密弘用其言,而妄相排斥,专以四禅八定次第之学,何异儿戏以侮耆德。
唐谏议大夫杜正伦尝作《台教记》,惜其不传。
善乎梁肃之言曰:「佛法以天台司南」。
李华左溪言曰:「祗树园内,常闻此经,燃灯佛前,无有少法」。
柳子厚为无姓和尚言曰:「佛道愈远,异端竞起,惟天台得其传」。
又于永州龙兴净土院书《天台十疑论》于墙宇,使观者起信。
又为龙安禅师言曰:「传道益微,言禅最病。
今之空空愚夫纵傲自我者,皆诬禅以乱其教,冒乎嚚昏,放乎淫荒。
吾将合焉,马鸣、龙树之道也」。
唯是明智,其生既晚,异端益肆,积德于躬,无辩于彼,将自屈伏。
我言则光,顾予何者,辄与斯事?
窃少闻大道于圆照禅师
且有言曰:「他日勉读经教」。
其后三十年果得明智四明,视彼暗證禅魔禅鬼定文字法师乘坏驴车,无以正之,则不敢不自勉。
谨为明智序禅教之本末,而为之铭曰:
佛道译,圣言弥彰。
祸人以惧,仁人以昌。
有来达磨,壁观而止。
传失其序,竛竮之子。
前是龙树,五百年馀。
传乎迦叶,承乎文殊。
著论既,阿难所集。
我道已圆,佛乘之一。
慧文禅师,龙树崔嵬。
邃乎南岳,焕乎天台
惟我天台,法华三昧。
昔在灵山,雨华同会。
荆溪四明,先后有声。
一念三千,克一圆乘。
山外山众,孰如三智。
立公昭昭,三德而四。
既隆父席,亦兴祖基
百界千如,非我而谁?
宝舟,独乘而上。
岂我敢私,诸佛所向。
待绝灭绝,其然胡然?
秽土不除,净土现前。
法华净名,金光明观。
所未及者,涅槃缘断。
儒生之来,有文可载。
宴默何居,白云油海。
异端久出,矧我所逢。
我不尔辩,冰泮于风。
蛊神疠鬼,咸知尊事。
虽曰盲俗,岂不思致。
异香既闻,我将以归。
其归有所,涕泗孰依?
祖塔之东,琢此新石。
以告来者,永敬修德(《嵩山文集》卷二○。又见《四明尊者行录》,《宝云振古集》,《佛祖统纪》。)
智广:疑当作「广智」。
乞勿复用朱台符杨汲王孝先元祐二年四月六日 宋 · 王觌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八
臣伏见近岁大理官治狱不公,高下其手,贼害善良,而世以为酷吏者三人:崔台符杨汲王孝先也。
当言事官弹劾此三人之际,士大夫莫不欲朝廷远窜重贬,以慰群情。
而大臣有荐台符以为知马政者,朝廷又见台符实曾为群牧官,遂以台符相州
台符故,孝先之谪皆薄,公议至今惜之。
孝先降知濮州未久也,大臣复有称孝先颇有政誉者,朝廷又以孝先曾为水官,遂用为都水使者,公议莫不骇之。
论者又谓台符孝先既可以假托他事,而恕其本罪,即杨汲尝为户部侍郎,一日有大臣言其善治财赋,则可以复还户部矣。
台符孝先同恶一体之人也,何独后也?
彼主张孝先者,不过为孝先以治狱得罪,与治水事异,用之为都水使者无害也。
臣尤以为不然。
若以为事异而用之无害,则蹇周辅以盐法得罪,不害复为刑部侍郎矣;
张诚一以不孝得罪,不害复为枢密都承旨矣。
何独孝先也!
用此以徇大臣之好恶则可,用此以为朝廷之政事则不可也。
至于范子奇以河议观望反覆而得罪,未满岁也。
今正当河议未决,内外大臣持论不同之际,复使子奇河北转运使,不惟于河议有害,是使异日凡当朝廷大议,论者不复以观望反覆为戒也。
虽观望反覆,不过罚金展年磨勘,而旋踵复用矣,岂不为圣政之蠹耶?
臣于前月二十四日已曾具状闻奏,乞选择都水转运司官,至今未见处分。
伏望圣慈以河北生灵为念,特降指挥,检会臣前奏,早赐施行。
〔贴黄〕昔帝尧以鲧方命圮族,不欲使之治水。
孝先为狱官高下其手,贼害善良,正不可以治水也。
前日大理狱缘台符孝先锻鍊以陷深刑之人,今理诉洗雪者,不可胜数。
有司自当条列闻奏,以正台符孝先之罪也。
罪犹未正孝先何可遽有擢用也?
孝先缪妄,人皆知之,谓有政誉者非其实也。
又今日河议朝廷大事也,使子奇前日故道之说为是,固不当以观望而变易,故道之说为非,安有议论大事而卤莽如此,岂不上误朝廷?
若使子奇此行不预河议,即是子奇虽为转运使,而终无补于河事,徒使议论反覆者视子奇以为理当然耳,不复有所惩戒也。
游山录 北宋 · 赵鼎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八三、《竹隐集》卷二○
政和甲午夏四月,余与犹子奕祖德将诣奉高
辛亥,发韦城,仲兄美之,暨里中亲友饯别于罗固村之酒家。
饮至日昳,乃就道,夕次卫南县
壬子,次开德府
癸丑,次永平镇
甲寅,次濮州
祖德马忽惊逸数百步,得行人执之乃免。
晚宿范县
乙卯,次麟台铺,谒宣圣祠,读李文叔所撰碑,因憩僧舍,酤酒于市,颇美。
晚宿寿张县
囊辄告匮,以金缯鬻于市,皆不售。
丙辰,窘甚,仆马皆告病
郓州,乃仆马遂饱而前。
丁巳,发郓州,夕宿新镇
戊午,次翔鸾镇,去奉符二十里许,大风且雷,俄雨不沾衣。
止夕至奉符县,馆于西寺
己未,复谒岳帝祠下,周览庙貌久之。
至炳灵公祠,因游玉女池,池水尽竭,出败楮钱如山。
邂逅县尉曹馀庆者,语余曰:「岁至四月八日,则四方之来者益希,因决水取池中所投物,籍而归之观中。
吏察焉,仆为是来也」。
余问以今岁所得,曰「凡得黄金二百铢有奇,白金数倍其重,缣缯衣服,下至袜履,亦数百」云。
晚与祖德游会真馆,登瑞云亭,且观章圣皇帝金字所刻碑,而羽衣之徒无可与语者,归。
于是,余将登山,假舆徒于邑中,辄不具,怠而欲止。
奉符有姜子华居实者,余故人子方之子也,闻之,造门曰:「子欲登山耶?
胡不告我?
舆徒细事耳」。
即径出,俄顷复至曰:「舆徒谨具,请从子游,迟速唯命」。
居实、祖德三人者,步至岱岳观而饮。
饭已,穿西北支径而上,读唐显庆所刻碑。
过大小水帘,次回马岭登黄岘。
舁者惫,与居实弃车而徒至御帐,大中祥符所临幸也。
道傍巨石,往往窍穿尚存,盖幄坐所系维云。
自是山愈奇,路益险,深岩邃壑,应答不暇。
至龙口,泉水出石缝间,其寒凝冰,其甘天成,非世俗饴蜜所可比方也。
余素惮饮寒,至是亦满腹。
俄登十八盘至绝顶,小憩于玉女殿之旁舍。
居实约曰:「日且暮矣,请与二子薄游而亟归,归当饮吾酒于此」。
因戒守舍儿具饭甚急。
既而相与至日观峰,则月已出矣。
是夕望也,自山俯视,见太阴如盘,亭亭于霄汉之表,意象甚奇。
余大叫呼姜曰:「君酒安在?
可亟饮我」!
姜立命僮奴挈三榼以至,髹外而木中,形方如椟,不类酒尊。
余大喜,席地而饮。
俄闻悉窣有人行声,余忽心动曰:「山中暮夜,安得此声耶」?
左右告曰:「去此数百步有庵,居之道人,非怪也」。
亟遣人连呼之,皆不应。
则又传声谕之曰:「是间有酒,请与道人饮之」。
语未绝,左右大呼笑曰:「应矣」。
有顷,即至,延于坐,问之,则密州道人张景岩也。
年五十馀,居太山七八年矣。
须鬓皆黑漆,语言纯直,无方士虚诞之气。
饮数行,探怀出茯苓松花数种荐酒,茯苓出地未久,齧之如粉而甘,松华渍以盐,皆辛芳可爱,众益喜。
俄而倚风歌道家曲数阕,飘飘有出世间意,盖傍若无人者。
酒尽,穿东岭而登道中,月明可数毛发。
遍至秦、汉、唐以来封禅坛,观李斯所刻石,摩挲始皇巨碑久之。
碑高数丈,石莹然如玉,而表里通洞,无文字铭识,俗号没字碑
古者丰碑以系牲,初无铭识,皆出于后世之弥文,秦犹近古意,其此类也欤。
稍降至山侧,则唐显庆、开元、本朝大中祥符磨崖所刻碑在焉。
既而归卧,月已亭午矣。
辛酉夜未艾,率二子夙兴,揽衣寒甚,挟纩被毳而出。
方行数十步,则道人者已候于中路矣,复至日观峰上。
山间莽苍,晓色未分。
俄有赤光发于极望之东,道人曰:「未也,是阳辉之先至者尔」。
须臾,霞采四出,炫晃腾射,众皆注目视之。
少顷,金规一缕,隐起于青冥杳霭之间,道人呼曰:「日将旦矣」。
既而大明赫然涌出云端,恍如车轮,万里直上,光耀所烛,东极沧海,波涛动摇,远接天际。
是时,山下荫翳,尚未辨色。
道人以手加额曰:「贫道居山七八年,昨宵之月色与今旦之日光,天宇清明,洞彻太虚,殆未曾有也」。
因邀至所居庵,具盥沐,设汤剂,礼意勤甚。
环庵之内,皆素所储药,余偶谓曰:「松根、茯苓,与夫黄精、紫参,皆君所厌饫矣,颇常得异草、灵芝不死之药乎」?
道人色变,徐曰:「吾以昨日之旦,登明月嶂之绝壁,获紫芝一本,虽吾弟子不知也,子何自知之」?
因取以遗余曰:「请以为子寿」。
且曰:「吾庵虽陋,方将改筑,而增大之,以待四方之至者。
今幸遇子,子其为我名之」。
余辞,不可,则请以「采芝」命庵。
道人喜,自于岩间取方石,滑平如纸,曰:「子并为我书之,吾将刻诸此」。
余虽不解书,然亦不能逆其意。
复自东岭取道而还。
将命驾,道人携酒来别。
余爱其直率,因不复辞。
饮已,厚相郑重,乃去。
下山益险,不可以车,余与居实挟以二黔,杖策而步。
于是道中游人,尚班班往来,有陟者,有降者,有跣而进者,有负而趋者。
流泉玲珑,飞鸟间关,耳目所接,无不可意。
余行疲甚,往往掬水以饮,枕石而眠。
延缘溪谷中,撷幽花,探怪石,欣然不自知其足力之劳也。
次黄岘,小休,饮于道旁之酒家。
水帘,登其颠,水中发巨石,得伏蟹十数,其小如钱,居实贮于瓶以归。
既而复抵岱岳观,假寐,至暮乃还县。
壬戌,发奉符,将宿迎鸾镇;
既而不及,宿于吕店之逆旅。
癸亥,次郓州,浴马于州之七里涧而后入。
甲子,次石虎铺。
乙丑,过寿张,次麟台,复饮于向之僧舍,醉而就枕,醒乃起行。
范县,不宿,夕次王村铺
丙寅,次濮州,祖德先趋开德,余为故人盛公远所留,宿于驿。
丁卯公远置酒;
日暮,次永平镇
戊辰,次开德府
乙巳,祖德留开德,余夜半先发,由北城绕故河至南城,阍者守关严甚,拒仆久之,方听客去。
晡时,次卫南县
薄暮,次罗固村。
闻郡从尝来逆予,以日晏不至而复。
酒家者揽余马请饮,余辞以夜,不果饮。
二鼓,呼门入城,还舍。
盖自往而复,凡十有八日也。
南安军判官范致祥圹志崇宁三年四月 北宋 · 范致君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一
有宋范氏长兄编修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致君,次兄殿中侍御史致明尚书兵部侍郎侍讲、同修国史致虚,季弟国学进士致厚,同葬殁故南安军判官致祥于先府君通直墓之东北隅
鸰原之痛,风树缠悲。
呜呼哀哉!
崇宁二年七月卜地,次年四月六日掩圹。
按:《文物》一九八八年第一一期。
师说序绍兴六年四月1136年4月6日 宋 · 尹焞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和靖集》卷三、《和靖集》卷七《师说》下 创作地点:重庆市市辖区涪陵区
焞年二十始登先生之门,被教诱谆谆,垂二十年。
昔得朱公掞所编《杂说》呈先生,此书可观否。
先生留半月。
一日请曰:「前日所呈《杂说》如何」?
先生曰:「某在,何必观此。
若不得某心,只是记得他意,岂不有差」。
兵火来蜀中,得数本,窃观之,其间或详或略,因所问而答之,盖学者所见有浅深,故所记有工拙,未能无失,不敢改易。
焞虽未尽识其意,以所见无疑者,辄成此书,目为《师说》,览者各自得焉,不能详告也。
绍兴六年四月二十一日,门人尹焞记。
罢再试进士及诸科武举人今年御试诏元丰八年四月己巳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四
再试进士及诸科武举人罢今年御试。
内应直赴殿试者,以前举省试等第名次,编排在今来正奏名之下;
不曾赴省试者,即与正奏名进士同场别号试策一道
文彦博赴阙仪制诏元祐元年四月癸巳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四、《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九五
已降指挥,守太师致仕文彦博赴阙,独班起居,减拜,令閤门取旨,兴国寺戒坛院安下。
宰臣执政官班迎,朝见日就兴国寺戒坛院赐御筵,起肩舆至下马处,子弟一人扶掖,出入仪制依见任宰臣
签赐令客省依例赐十日
人从大程官二十人,从人二十人,散从官一十人,权差宣武兵三十人。
开封府三路保甲更不差官按阅诏元祐元年四月癸巳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四
开封府、三路保甲已罢团教,逐年更不差官按阅,只令随逐次拍试事艺。
文彦博恩礼诏元祐元年四月壬寅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七、《宋大诏令集》卷七○、《宋会要辑稿》礼四七之六(第二册第一四七三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七、《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九五
朕绍宣皇绪,临御宝图,涉道未明,罔知攸济。
乃眷元老,弼亮三朝,功被生民,名垂当世。
天锡眉寿,既艾而昌,宜还师臣,辅我大政。
已降旨授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可一月两赴经筵六日一入朝,因至都堂执政议事。
如遇有军国机要事,即不限时日,并令入预参决。
其馀公事,只委仆射以下佥书发遣。
俸赐依宰臣例。
邓温伯翰林承旨元祐五年四月辛丑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四一
邓温伯三月十四日命除翰林学士承旨其四月二日提举醴泉侍读除命勿行。
复置通礼科诏元祐六年四月乙未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七、《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二六一页
复置通礼科,其解额分数及考校格式等,令礼部立法以闻。
仍令太常寺将《开宝通礼》重行校定,送国子监颁行。
南北外两丞司管下河埽令河北等处分认诏元祐七年四月戊午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四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二
南北外两丞司管下河埽,今后令河北京西转运使副、判官府界提点各分认地界至,内河北于衔内带兼管勾南北外都水公事。
皇叔祖宗愈特授检校司徒依前开府仪同三司镇安军节度陈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进封嗣濮王食邑食实封勋如故制绍圣二年四月六日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四七、《宋大诏令集》卷四六
门下:唐尧睦族,用于变于时雍;
周室大封,以填临于天下。
眷惟近属,世袭真封,祗遹先猷,遍逮诸子。
乃涓吉日,播告大廷。
皇叔祖、宁国军节度宣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开府仪同三司持节宣州诸军事宣州刺史上柱国华原郡食邑九千八百户、食实封三千户宗愈,肃乂不疵,温良有裕。
生高明之胄系,而弗汰于贵骄;
蹈德性之中和,亦动遵于法守。
惟即园而建庙,本继世以象贤。
纪念懿亲,典司祀事。
非止次升之有序,亦惟德选之允谐。
用是崇进上公,徙临近镇,陪敦真食,增衍户封。
于戏!
相乐土于楚郊,视官联于政路。
膺兹仪物,属我亲贤。
勉致力于奉承,谅弗烦于训诫。
可。
乞特与推恩沈敦奏绍兴五年四月六日 宋 · 章谊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五、《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七之三五(第六册第五一○一页)
迪功郎沈敦,前监建康府在城税务,一任,所收商税比类计增四十六万馀贯
依累赏法通计,该减磨勘三十三年,已关司勋依条施行。
望特与比附推恩,仍将本官在任宣力所收钱数候推恩了日颁行。
毗陵太守刘君受代东归1124年4月6日 宋 · 汪藻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往年我作新安民,人人能说刘使君
使君本一儒者耳,数十年来嗟未闻。
我时屈指今州县,似此贤侯当识面。
那知漂泊千里馀,画戟清香日陪宴。
使君何以人不如,胸中正有万卷书。
清真简淡乃天性,文章政事犹其馀。
向来天子留君住,重与毗陵三万户。
谁教一曲渭城歌,忽作梨花枝上
宦游南北安得同,抚循凋郡还须公。
人生五马亦不恶,与民处处为春风。
张孝祥所辑先人手泽宣和六年四月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四、《芦川归来集》卷末
仲宗尊祖追远之志,叙事记久之文,余不复赞。
其赠言皆百世之士,后之观仲宗者,可以知其为人矣。
宣和甲辰四月六日鄱阳汪藻书。
赵彦昭墓志铭政和元年十二月 宋 · 周行己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六、《浮沚集》卷七
士患不立,不患不闻。
元丰作新太学,四方游士岁常数千百人。
温海郡去京师阻远,居太学不满十人,然而学行修明,颇为学官先生称道。
一时士大夫语其子弟,以为矜式,四方学者皆所服从而师友焉。
蒋元中沈彬老不幸早死,不及禄;
刘元承今为监察御史元礼中书舍人许少伊今为敕令删定官,方进未艾,戴明仲临江军教授赵彦昭为辟廱正以卒。
张子充最早有闻,每举不利,今以八行荐于朝。
凡此吾乡之士皆能自立于学校,见用于当世
其间或先或后,或贵或贱,或寿或夭,则有命也,然不可谓不闻矣。
明仲之丧,某尝为志以哀不幸。
彦昭葬,又来求铭。
呜呼,吾于彦昭其可辞乎!
彦昭为人博学,知古今,姓嫉恶,喜论天下事。
自其少时已不群。
方十岁,能为《猛虎行》,乡里大人先生莫不奇之,以为必自立。
少孤,季父析其资产,与兄异材。
稍长,曰:非也。
悉举以属其兄,独游京师
已而有名,登崇宁二年进士第,主颍昌府长葛簿。
属天子益修学法,州置学官,选为济州州学教授
导学者以笃学力行,不专务科举,士有成材。
考满,朝廷以为能,迁辟廱正,兼摄司业,浸向用矣。
不幸有疾,遂至不起,年才四十八,官才承直郎
呜呼,悲夫!
彦昭讳霄,其先盖会稽人五代之乱,始徙永嘉
曾祖某,祖某,父某,皆隐德不仕。
先娶同郡薛氏,生男二人:宁孙、享孙。
女三人:长归沈琮,次归陈亶,次在室。
再娶括苍祝氏,生男一人:孙,早死。
宁孙、享孙皆才美而善学,人以为彦昭有子也。
仅胜冠,相继以死。
彦昭之亡,几至绝世,家人求得遗子于外,曰绍孙,今才十岁。
呜呼!
彦昭才而为善者也,其报若此,岂天之于人,丰其名者啬其福乎?
其殁于京师辟廱官舍,大观三年四月六日也。
其葬也,于其乡李奥之原,政和元年十二月八日也。
铭曰:
贵贱寿夭属于天,仁义忠信属于人。
达非其通穷非屯,殁而不朽为有闻。
旁可万家李奥原,善无不报尚后昆。
长清灵岩寺题名 宋 · 赵明诚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七
东武赵明诚德甫、东鲁李擢德升、跃时升,以大观三年九月十三日同来,凡留两日乃归。
后四年,德父复自历下将如奉高,过此。
政和三年闰月六日
丙申三月四日复过此。
德父记。
按:《文物》一九八四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