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张秀才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三、《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六
鲁人石介十月二十六日复书张君秀才足下:始遗旧文两编,中遗长书千馀言,今复示新文二十篇,足下之待吾,不亦勤且至乎!
中心非石,能不感激?
然观足下待吾之勤且至,始终遗吾文凡五六万言,必非与吾求胜也,亦将以吾能有益于足下者,为之扬蝧也,吾岂敢默焉无发?
吾观足下之文五六万言,如观于天,吾见万象森布罗列于上,吾不见日行之有道焉,月行之有次焉,星行之有躔焉。
然水汗漫中夏,其泛也,其广也,其出必有源,其归必于海。
出不于其源,归不于其海,则为中国之患焉,岂得所以为水之道?
伏羲、神农、黄帝、文、武、周公孔子,所以为文之道也。
由是道,则中国之人矣;
离是道,不夷则狄矣,不佛则老矣,不庄则韩矣。
足下为文,始宗于圣人,终要于圣人,如日行有道,月行有次,星行有躔,水出有源,亦归于海,尽为文之道矣。
不宣。
介白。
抚问鄜延路臣寮口宣十月二十六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欧阳文忠公集》卷八二
(汝)等并膺柬寄,绰著才猷,顾边圉之肃然,嘉王事之勤止。
属兹寒冱,宜示抚存。
尹师鲁第二书1037年1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八、《欧阳文忠公集》卷六七、《邵氏闻见录》卷一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乾隆《东湖县志》卷二四、同治《宜昌县志》卷一四 创作地点:湖北省宜昌市
某顿首:自荆州得吾兄书后,寻便西上,十月二十六日到县。
倏兹新年,已三月矣,所幸者,老幼无恙。
老母旧不饮酒,到此来,日能饮五七杯,随时甘脆足以尽欢。
修之旧疾,渐以失去,亦能饮酒矣。
不知师鲁为况如何?
到此便欲遣任进去,又为少事,且遣伊入京师,于今未回。
前者于朱驾部处见手书,略知动静。
夷陵虽小县,然诤讼甚多,而田契不明。
僻远之地,县吏朴鲠,官书无簿籍,吏曹不识文字,凡百制度,非如官府一一自新齐整,无不躬亲。
又朱公以故人日相劳慰,时时颇有宴集
加以乍到,闺门内事,亦须自营。
开正以来,始似无事,治旧史。
前岁所作《十国志》,盖是进本,务要卷多。
今若便为正史,尽宜删削,存其大要,至如细小之事,虽有可纪,非干大体,自可存之小说,不足以累正史
数日检旧本,因尽删去矣,十亦去其三四。
师鲁所撰,在京师时不曾细看,路中昨来细读,乃大好。
师鲁素以史笔自负,果然。
河东一传大妙,修本所取法此传,为此外亦有繁简未中,愿师鲁亦删之,则尽妙也。
正史更不分五史,而通为纪传,今欲将《梁纪》并汉、周,修且试撰次,唐、晋师鲁为之,如前岁之议。
其他列传约略,且将逐代功臣随纪各自撰传,待续次尽,将五代列传姓名写出,分而为二,分手作传,不知如此于师鲁意如何?
吾等弃于时,聊欲因此粗伸其心,少希后世之名。
如修者幸与师鲁相依,若成此书,亦是荣事。
今特告朱公□介,驰此奉咨,且希一报,如可以,便各下手。
只候任进归,便令赍《国志》草本去次。
春寒,保重。
张士逊罢相判河南府明道二年十月戊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五、《宋大诏令集》卷六六、《宋宰辅编年录》卷四
辅相之官,盖专国政;
蕃宣之寄,以牧民彝。
惟逸劳之是均,岂出处之为异?
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特进、行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九千二百户、食实封三千五百户张士逊,学贯通变,行笃忠沈。
傅羽翼于初潜,契股肱之一德。
秉节据正,允蹈忠臣之风;
经事造微,能成天下之务。
宠至而心益戒,望高而气愈冲。
宜升揆路之华,听守留都之重。
于戏!
文昌百僚之长,既属于老成;
洛邑四方之中,寔资于保治。
往绥厥位,以服予恩。
可特授尚书左仆射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群牧劝农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仍改赐推诚保德崇仁戴功臣
杨崇勋枢密使相许州明道二年十月戊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五、《宋宰辅编年录》卷四
内枢之职,基命是司。
为股肱心膂之臣,在左右弼谐之地。
纳忠宣力,久竭于诚明;
作翰均劳,式颁于命数。
具官杨崇勋忠纯夙禀,直亮兼资。
克怀经世之才,茂著首公之节。
加以该通义府,习练戎经。
早遘会于昌辰,亟升荣于显仕。
出分边任,入总禁兵。
洎登将帅之坛,愈重爪牙之寄。
贯霜雪而挺操,秉金石以存心。
寻居宥密之司,益罄将明之效。
既增隆于体貌,复首总于枢机。
宜推优逸之恩,用全进退之礼。
节旄之重地,兼槐鼎之资崇。
载锡美名,仍加多赋。
镇于近辅,允谓报功。
于戏!
保明哲之躬,在始终而无替;
眷中外之任,用倚注以攸同。
勉服宠章,勿忘丕训。
吕夷简昭文明道二年十月戊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五、《宋大诏令集》卷五三、《宋宰辅编年录》卷四
门下:王者澄清化元,陶甄庶品,必求茂宰,以付大钧。
其有硕望镇时,雄才杰世。
阿衡之重任,久籍告猷;
殿陪京之巨邦,弥深注意。
再陟三阶之上,庶符四海之瞻。
允叶至公,爰伸诞告。
推诚保德崇仁忠亮翊戴功臣武胜军节度邓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使持节邓州诸军事、行邓州刺史、判陈州军州事、兼管内堤堰桥道劝农使管勾开治沟洫河道事、上柱国东平郡开国公食邑九千户、食实封三千七百户吕夷简,道包经济,学富典彝。
惠和肃哲之资,蕴辅相弥纶之业。
被遇先圣,亟历荣途。
弼赞冲人,早登柄用。
自预闻于机政,洎首冠于槐庭。
皋陶之九功,总魏相之众职。
宣明国体,茂遂物宜。
宠禄而屡辞,蹈谦光而不伐。
万事皆理,实赖胡公之贤;
四国于蕃,暂劳申伯之政。
思仪刑而是渴,在寤寐以宁忘。
是用特举徽章,入司魁轴。
官正秩,文馆崇资,史职勋名,并还旧贯。
仍益爰田之赋,载加真食之封。
盖示优褒,式彰异数。
于戏!
任能图旧,既获于正人;
垂衣仰成,伫臻于大治。
繄乃耆德,岂烦训辞?
可特授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四百户,仍改赐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散官、勋、封如故。
主者施行。
王曙枢密使明道二年十月戊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五、《宋宰辅编年录》卷四
王者御世执契,所以为域中之尊;
图旧任能,所以成天下之务。
其有英才杰众,清德服人。
早参论道之司,方重居留之寄。
宜申渥典,入总内枢
诞告治廷,式颁明命。
具官王曙虑研物表,识造几先。
秉金石以存诚,际天人而为学。
先朝之奖遇斯厚,冲人之眷倚特隆。
贰政黄扉,夙彰忠节。
作藩外屏,益振风猷。
既荐易于星霜,固不忘于体貌。
是用特推宠数,擢冠枢庭
庶资帷幄之筹,以副股肱之任。
功臣之美号,视师傅之崇资。
仍益户封,并彰优异。
于戏!
总万机之密勿,实赖谟明;
罄一德以赞襄,勉思报效。
祗佩丕训,允升大猷。
增诸州通判当直兵士诏景祐二年十月丙子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七
增诸州通判当直兵士。
其命官所过,亦许量假人。
魏瓘等专提举捕讨蛮猺诏庆历六年十月壬申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九
广州魏瓘与本路转运使提举捕讨蛮猺,若中覆不及者,听便宜从事
河北坊正陪纳乾食盐钱诏嘉祐三年十月癸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八
河北诸州军坊郭客户乾食盐钱,令坊正陪纳者,特除之。
茂才陈弟书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三希堂法帖》第九册、《石渠宝笈三编》八函三册、《临书法帖》卷三、宋元明六大家帖、《蔡襄书法史料集》第一三四页
前曾手启寓程,仆还,当得通左右也。
贤弟来都,备闻君侯动靖。
山居经年,寂寥曷以为怀。
仆近至京,适有人事,今亦少空。
疏懒之人遇此,殊非所乐耳。
专奉启为谢,十月廿六日
不宣。
再拜,茂才陈弟足下。
谨空。
瞻见祥异乞送史馆皇祐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北宋 · 张承方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四、《宋会要辑稿》瑞异一之一五(第三册第二○七二册)
百官于景灵宫习仪日,瞻见有淡黄云,占曰:圣君有喜事。
太庙习仪日,瞻见天道祥异,有赤黄晕,不匝;
巳时一刻后,左右有赤黄珥,占曰:人主有喜事。
今月二十六日,瞻见祥异,遍天苍白,云间有日黄,耀气光明,占曰:圣君明德,则太阳显。
请送史馆
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
臣襄等昨奉敕差充皇帝登宝位北朝皇太后、皇帝国信使副,于五月十日雄州白沟驿。
十一日接伴使副泰州观察使萧好古、太常少卿杨规中差人传语,送到主名国讳官位,及请相见。
臣等即时过白沟桥北与接伴使副立马相对。
接伴副使南朝皇帝圣体万福,臣等亦依例问其君及其母安否。
相揖至于北亭,规中以其君命赐筵,酒十三盏,问臣等年几,各答以实。
臣等复问接伴使副年几,好古称年四十三岁,规中称年三十三岁。
规中问臣愈兄弟凡几,答以当房十二人。
又问臣咸融兄弟凡几,答以十人。
臣坦问受礼何处,规中言在神恩泊,此去有三十一程,已差下馆伴副太常少卿杨益诫大使即未闻。
规中问臣坦南朝府大臣别无除改。
臣坦答参政欧阳侍郎以眼疾恳请出镇亳州枢密副使吴奎侍郎参知政事
又问文相公曾相公枢密副使有无移动,答云并如旧。
又问冯馆使甚处相逢,臣愈答曰雄州相见。
送三司人茶绢银楪子等(已后赐筵及逐州迎接,依例皆有䌽等送祗应人,更不入录。)
行次有易州容城县董师义、涿州新城县赵琪归义县王本立道傍参候。
至新城县驿有入内左承制宋仲容来问劳,臣等依例即时具公裳排备茶酒土物出厅伺候。
过来传谕,次接伴使副差人送到坐位图子,欲依南朝遣留番使副史炤等坐位,要移臣襄坐放西北宾位。
臣等寻据随行通引官旧曾入国人程文秀供录结罪状称,近于去年十月内曾随主辰番使邵谏议傅谏议等入国,沿路置酒管待,使臣并是邵谏议主席,与今来接伴使副所送到图子坐位不同。
臣等亦令通引官文秀依生辰番使坐次画到坐位图子,差人传语接伴使副,合依当所供去图子,依生辰番使邵谏议等近例坐次施行:左番大使合坐于东南,与使臣当头坐位相对,以伸主礼;
接伴使合坐于西南,与右番大使相对,亦自不失主位,各无相压。
往还计会十馀次,接伴使副不肯过位。
臣等再差人传语接伴使副,称使臣衔命事大,茶酒事末,且请先来传谕,然后商议坐位,不宜以末事久留使命,深属不便。
接伴使副却称南朝生辰番使邵谏议坐位不依得积年久例。
臣等答云:「昨来邵谏议等管待使臣,自是接伴使韩閤使、馆伴使刘侍郎安排坐位,非是当所创生仪式,若非久例,因何韩閤使等前番并不理会」?
接伴使副却差人传语,为使臣不饮,辞免茶酒。
臣等方受问劳,授仲容谢表,送与土物(已后差来使臣,并依例授表,送与土物,更不入录。)
十二日到涿州知州太师萧知善及通判吏部郎中邓愿郊迎,并饮于南门之亭,酒十一盏(已后逐州送迎并饮于门外之亭,更不入录。)
十三日,知善等出饯酒五盏。
规中问臣咸融,富相公今在何处,答以见判河阳三城。
又问臣等张升相公,答以昨判忠武军,近已致仕。
将次良乡县,本县尉南应、范阳县梁克用道傍参候。
臣等送接伴使副私觌物(已后七次依例送接伴使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录。)
十四日,行次遇雨。
规中言:「北界春夏已来久愆雨泽,国信使副至新城涿州,俱得甘雨。
今日到燕京,若更沾足,煞是好也」。
又问臣咸融:「南朝曾得雨否」?
答以「自春及夏,屡得雨泽」。
过河滩,臣坦问好古:「此是桑乾河否」?
答云:「然」。
燕京副留守中书舍人韩近郊迎,置酒九盏。
臣襄为治平元年曾于陈桥接伴,赐近等御筵。
近先问臣襄:「昨者持礼到陈桥,蒙谏议迎接,多幸复在此相见」。
臣襄答云:「奉别已三年矣」。
臣襄问:「同番大使萧禧观察今在何处」?
近云:「见持礼宿永年馆」。
臣等送接伴使副下都总管土物(已后共五次依次送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录。)
燕京留守耶律仁先送臣等酒食。
十五日,臣等送留守私觌物中京留守依此,更不入录。)
西头供奉官韩资道赐臣等酒果,东头供奉官郑嗣宗赐筵,三司使乐尚书刘云伴宴,酒十三盏。
劳臣等云:「盛暑道远,冲涉不易」。
再三劝臣等饮酒,称两朝通好多年,国信使副与接伴使副相见如同一家。
臣襄答云:「所谓南北一家,自古两朝欢好,未有如此」。
答言:「既然如是,今日敢请国信使副尽酒」。
臣襄答云:「深荷厚意,但恨饮酒不多」。
又问吕侍郎胡侍郎莫只在朝否,臣襄并答以实。
又言奉使南朝,是吕侍郎馆伴。
又称本家有十二人曾奉使南朝,今者又差伴筵,缘契如此,各请饮尽甚好。
臣等并随量饮,以答其意。
臣等送云及私觌物(已后逐州并依例送赐筵副留守等私觌物,更不入录。)
十六日,近出饯酒五盏。
宿望京馆。
臣襄、臣咸融等依例回厨,请接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从人。
酒十三盏。
规中云:「今日甚热,接伴观察龙化州,不识此热也」。
十七日顺州,有怀柔县九思道傍参候,知州太傅杨规正郊迎,置酒七盏
规正即宰相哲之长子,规中之兄。
问臣等道涂跂履不易,臣襄答以多幸得少卿接伴,又此披见太傅
十八日,规正出盏酒五盏。
过白絮河,到檀州,有密云县李易简道傍参候,知州常侍吕士林郊迎,置酒七盏
宿密云馆,有入内供奉官秦正赐臣等汤药各一银合子,臣等排备伺候。
过来传谕,次接伴使副准前要欲依南朝遣留番使副坐位,臣等执定依生辰番使邵谏议等近例坐次,不敢移易。
前后计会十馀次,却有公文称,是臣等久滞使命。
寻具公文回答,称:「自新城至此,两次差到使臣,尽被贵所滞留,直至夜深,不令过位,非是当所住滞」。
黎明,接伴使副方引正来赐臣等汤药,不赴茶酒。
臣等将授表,次正辄引避,被臣等再三传语,欲就接伴使副致表,方肯收接。
十九日,士林出饯酒五盏,宿金沟驿。
臣坦、臣愈等依例回厨,请接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人如望京馆。
规中问臣坦:「荔支生何处」?
答:「生南方极热之地」。
又问臣愈:「父曾任甚官」?
答以终于马军副都指挥使
又问:「曾伴射否」?
答以累次伴射。
二十日至古北口馆,二十一日至新馆,过望云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酒三盏。
二十二日至卧如馆,接伴使副送臣等麂一只、酒四瓶,臣等依例回答(已后茍有送物,并量事回答,更不入录。)
二十三日过摘星岭,臣襄问:「此结实否」?
规中言:「惟东楼接女真高丽者有之」。
宿柳河馆。
二十四日,登摸斗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酒如前。
宿打造馆。
二十五日,过会仙石,接伴使副请会食。
七盏,规中问臣愈:「刘怤太保今在何处」?
答以见在阙下。
宿牛山馆。
二十六日登松子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汤
宿鹿夹馆。
二十七日至铁浆馆。
二十八日至富谷馆,中京留守相公韩迥遣人送臣等酒果,接伴使副送臣等麝脐各一及松花等。
二十九日至长兴馆。
六月一日中京副留守大卿牛玹郊迎,置酒九盏。
玹问:「涂中可煞炎暑」?
臣襄答以自过北沟古北口,一路得雨稍凉。
玹言:「本京久旱,夜来得雨,盖因国信使副所感也」。
规中亦言可谓随轩。
宿大同馆。
二日,有左承制君祐赐臣等酒果,东头供奉官郑全翼赐筵,度支使户部侍郎赵微伴宴,酒十一盏。
微问臣襄:「蔡内翰今在何处」?
答以丁母忧
奉使南朝,是蔡内翰馆伴。
兼言往年欧阳修侍郎来贺登位,是微接伴。
三日,玹出饯酒五盏。
宿临都馆。
四日至锅窑馆,接伴使副为初伏日,请聚食酒七盏
规中问臣等:「自入山路至北,煞远不易」?
臣坦答以若直路下来时莫近。
臣襄言:「比之向南州军,此来为远。
若据帐前至汴京,莫只祇汴京杭州远」。
又问:「杭州属甚处」?
臣襄答以属两浙路
又问臣襄住处,答云:「福州福建路,去汴京四千馀里」。
又问:「福建以外更有甚路」?
臣襄答以更有广南东西二路,去京师万里。
接伴使副送臣等水晶棋子各一副,苁蓉、郁李仁等。
五日山馆。
六日崇信毡馆。
七日至广宁馆,道过小城之西,居民仅二百家。
好古云:「此丰州也」。
又经沙陁六十里,宿会星馆。
九日至咸熙毡馆(已后并是毡馆,并不入录。)
十日潢河,好古云:「潢河上源出于龙化州界」。
将至黑崖馆,臣坦问:「此去上京几何」?
指东北曰:「三百里。
又自潢河之南去只数十里」。
十一日,自黑崖馆至三山馆,接伴使副请聚食,酒七盏
规中问臣融:向传「范防禦(音同高宗讳。)当甚处」?
答以见判三班院
十二日至赤崖馆。
行次,遇遣留礼信使副史炤孟阳李评李琦,暨送伴使副耶律世达、梁援于中路馆。
臣等与遣留使副回复,各置酒三盏。
接伴、送伴使副却请臣、臣襄等四番使副一处会饮,酒巡亦如前石馆。
十四日至中路馆,接伴使副展辞状与臣等相别,却有馆伴使副太傅耶律弼、太常少卿杨益诫来迎,与臣等相见。
左班殿直、阁门祗候李思问赐臣等酒果,左承制刘达赐筵,酒十一盏。
益诫问臣坦、臣融、臣愈乡贯,并答以京师人
至顿城馆,有左承制阁门祗候祈纯古来问劳,臣等排备伺候。
过来传谕,次馆伴使副依前送到坐位图子,欲依南朝遣留番使例坐次,臣等却送与生辰番使邵谏议等坐位图子,请依此近例坐次。
往还计会亦十馀次。
馆伴使副差人传语云:若不依南朝遣留番使例坐位,使臣要回阙下。
臣等答以茶酒事末,不宜为此以反使命,请馆伴使副裁度。
当所伺候多时,早请过位。
馆伴使副却回传语云:「使已回去也」。
十五日黎明,馆伴使副与臣等自顿城馆二十里诣帐前,引至客省,与大将军客省使耶律仪赵平相见,置酒三盏。
益诫言:「昨日以坐位未定,已白两府,云未欲奏知,且令益诫再来商量。
若不依此坐位,恐闻南朝」。
臣襄答以「生辰番使近例,不敢更改。
如闻南朝有邵、傅二谏议在相次」。
閤门舍人更不阅仪,便引臣等两番使副入见。
臣襄致国书于其母,面传圣辞,置酒三盏。
又诣其君帐前,臣坦致国书于其君,传圣辞如前,并问南朝皇帝圣躬万福。
臣等恭答之。
置酒五盏,仍赐臣等衣带及三节人有差。
十六日,有东头供奉官李崇赐臣等生饩,亦以坐位不便,不肯过位。
十七日赴曲宴,酒九盏。
馆伴使副差人赍诏,赐臣等生饩及三节人有差。
臣等依例恭受致表。
十八日,有右班殿直阁门祗候韩贻训赐臣等酒果,右班殿直阁门祗候马初赐筵,太尉夷离毕萧素伴宴,酒十三盏。
素问张掞,臣坦答以见克群牧使
益诫刘永年,臣融答以见任岱州。
十九日,有西头供奉官韩宗来赐臣等签食并酒,亦不过位。
馆伴使副差人赍诏,赐臣等生饩及三节人有差。
臣等恭受致表。
馆伴使副请聚食,酒八盏。
二十日,有供奉官阁门祗候耿可观赐臣等酒果,韩宗赐射弓筵,枢密副使太师耶律格伴宴,酒十三盏。
格问臣等韩相公富相公莫只在朝否,并答以实。
赐臣等弓马衣币及三节人有差。
二十一日,入至客省帐前,置酒三盏。
臣襄与益诫言:「大行皇帝发引在近,望与建白,若回程剩蹉数驿,尚可辞得灵驾,此臣子之心也」。
益诫然之。
遂辞其母及其君,逐帐置酒如初,授臣等信书,赐衣各三对及弓马衣币,各三节人有差。
是夕馆伴使副置酒三盏,与臣等解换。
益诫言:「两朝欢好,信使每至此会,最为惜别,各请饮尽」。
臣等并多谢之。
又言:其君七月上旬渐往秋山打围,九月下旬燕京住,各受礼。
南朝生辰正旦使来,绝近便也。
二十二日,发顿城馆至腰馆,有右承制鲁滽赐臣等酒果,左承制君卿赐筵,翰林学士给事中王观伴宴,酒九盏。
馆伴使副弼、益诫、送伴使副好古、规中与焉。
言:其君好儒释二典,亦尝见仁宗皇帝《三宝赞》,钦叹久之。
臣襄言:「仁宗皇帝深于理性,尝有御颂赐僧大觉禅师怀琏,殊臻妙理。
亦赓和,未能过之」。
宿石馆。
二十三日至赤崖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颗盐各一盘。
二十四日三山馆,送伴使副请聚食,酒五盏。
二十五日至黑崖馆,二十六日至咸熙馆,二十七日蹉会星馆,至广宁馆。
规中问臣五台京师远近,答以三十馀程。
规中言:「与本界云州相对,不及二百里」。
云州西京也。
二十八日至崇信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鹿脯各十五条。
二十九日山馆,三十日蹉锅窑馆,至临都馆。
七月一日中京大定府少尹大监李庸郊迎,置酒九盏。
宿大同馆。
二日,送伴使副请臣等同游镇国寺,次至大天庆寺,烧香素食,依例送僧䌽。
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崇彝就馆赐臣等筵,左承制阁门祗候王緌赐酒果,度支使左丞李翰伴宴,酒十一盏。
问臣等首厅相公是谁,臣襄答云韩侍中
又历问两府大臣翰林学士是何人,臣襄并答以实。
三日,庸出饯酒五盏。
蹉长兴馆,至富谷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麋角、松实
四日至铁浆馆。
五日行次,规中言:「近祭奠大使回来传语,说南朝河北路秋稼煞好」。
宿鹿峡馆。
六日至牛山馆。
七日过聚仙石,送伴使副请会食,酒七盏
宿打馆造。
八日至柳河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鱼一盘。
九日蹉卧如馆,过遍厢岭,送伴使副与臣等互致酒,各三对。
宿新馆。
臣襄、臣坦等依例排备,请送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人,酒七盏
规中言:其君已离神恩泊三日矣。
往岁燕京受礼,南朝大使(音同高宗讳。)少卿,今已八年矣。
十二日檀州知州给事中李仲燕郊迎,置酒五盏。
十三日燕出饯酒五盏。
将到顺州知州太傅杨规正郊迎,置酒五盏。
十四日,规正出饯酒五盏。
蹉望京馆,至燕京析津府少尹少府少监程冀郊迎,置酒五盏。
宿永平馆。
十五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马世章赐臣等筵,西头供奉官刘侁赐酒果,步军太傅伴宴,酒十一盏。
留府送臣等生饩、折绢、绫罗等,及三节人有差。
十六日,冀出饯酒七盏
宿良乡县
十七日涿州知州太师耶律德芳通判吏部郎中邓愿郊迎,置酒五盏。
宿涿州馆。
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郝振来问劳,不赴茶酒,馀并如仪。
是夕,送伴使副置酒十三盏,与臣等解换。
十八日德芳等出饯酒九盏。
新城县
十九日北沟,有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马世延来赐臣等筵,酒九盏,使臣不赴茶酒,馀并如仪。
行次,送伴使副酌送于白沟桥之北,臣等酌送于白沟桥之南,酒各三盏。
又至于桥中,皆立马相对,酌酒换鞭传辞并如前例。
是夕宿雄州(辽海丛书本《使辽语录》。)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丹渊集》拾遗下
纡竹生于陵阳守居之北崖,其始,共本以出;
去土未几,而遽分其三。
裁三尺,裸然无他枝,乃蘖盖其颠。
未脱箨时,蝎害之使然尔。
其一既独盛,将挺起,为垂岩所轧,力不得竞,乃求虚以伸。
所趣抵碍无所容,屈己自保,生意愈艰。
蟠空缭隙,拳局以进,伏碻磝,蔽蓊秽,曾莫知其历寒暑之何许也?
余采药过其下,见之,命聱、齾二童奴拨荒榛,除腐蔓,扶起而支持之,则己坚彊偃蹇,宛骫附地,若不欲使人加哀怜于其不得遂诸生理者。
然观其抱节也,刚洁而隆高;
其布叶也,瘦㾪而修长。
是所谓战风日,傲冰霜,凌突四时,磨轹万草之奇植也。
余叹视良久,聱者进而言曰:「是将以瑞而名之,可乎」?
曰:「瑞生于人所易见,俾得以致之;
此独处穷僻,非瑞也」。
聱者进而言曰:「是将以怪而名之,可乎」?
曰:「怪起于不常,有物体自效,以见骇于世;
此因地而然,非怪也」。
「然则何名而可」?
曰:「天之生物,概授以生,其各有所得失之者,莫不常系乎其所托。
之为物,乃草木之中甚贤者。
今此不幸,不得其地,以完其生;
上蔽旁阏,不使自通,遂至于质状如此。
然其天之所与,虽不能奋迅条达,以尽其性,而其所得短长巨细之分,当亦缘理而浸长之。
故其气不能畅茂于其内,而其势所以促蹙于其外也。
且其所以若是者,夫岂得已哉?
今也就其所以不得已者,而名之曰纡,庶使后之人,知其得名之由,以不得已而取之也」。
于是聱、齾并进而言曰:「公名之,既闻命矣。
公平居常好戏为此者,盍摹之以示于人乎」?
余许之,使聱者裂素,齾者渍墨,清晓上平云阁,为濡毫而挥洒之。
自卯至辰而就,乃言此题其下。
熙宁壬子孟冬辛丑与可记。
乞依实注历更不进退朔望奏熙宁二年十月十三日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八、《宋会要辑稿》运历一之八(第三册第二一三一页)
历官称久来注历颁朔,并不曾注十七日望,欲避朔在己未,以就十六日望、朔在月二日也。
所有来年历,八月戊午朔甲戌望,欲乞更不进退。
仍自今后所行之历,依本经法,遇有望在十三日十七日者,并令依实历。
其于交蚀、气节之类,有所妨碍,须至进退朔望者,自合依本法。
乞登对状1080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四、《元丰类稿》卷三四、《曾文定公集》卷二、《南丰曾先生文粹》卷九、《名世文宗》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于十月二十六日,伏蒙圣恩,赐对延和殿。
陛下假之以玉色,奖之以德音,访之以治天下之道,而及于当世之事其敝安在。
臣昏愚不肖,不足以称圣意。
遽言国家之大体,则惧非臣之任;
毛举天下之细务,则又非臣之志。
是以不敢率然以对。
夫智之不明,辞之不敏,此臣之罪也。
计臣之材与臣之位,不敢以言高,亦臣之分也。
退而伏念臣材质浅薄,偶有好古之勤,向道之志,遇陛下高明光大,方修先王之政,以集太平之功。
而臣藐在外服十有二年,无衒鬻之一言,无左右之素誉。
地穷势绝,不敢期于自通,分以孤愚,老于疏远。
属陛下聪明睿智,洞照群情,公听并观,不遗小善。
赫然独断,察臣之本末;
超然远御,收臣于滞涸
至于抚慰之私,顾问之宠,虽世之抱道德、堪重任之士,恐不能当,岂臣之微所可辄得?
虽灭身碎首,未足以报非常之赐。
其于倾竭肝胆,以自效其愚忠,有出位之责,犹不敢辞。
况亲承圣问,实臣吐尽诚素之时。
其不敢自默,此臣爱君事国之义也。
窃以先王之治天下,必有典籍,以为当世之法。
传之后嗣,使永有持循
故在《夏书》,称「《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
之治天下之书曰《政典》也。
其在《商书》,称「制《官刑》,儆于有位」。
曰:「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
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
则商之治天下之书曰《官刑》也。
其在《周书》,称成王「还归在丰,作《周官》」。
盖以董正治官之意,训告群臣,今书《周官》之篇是也。
于是之时,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经礼三百,威仪三千。
所谓经礼三百者,周礼六卿,属皆六十,盖举其全数。
则周之治天下之书曰《周礼》也。
三代以后,时君所为,务在茍简,纪纲宪度,阙而不图。
盖远莫盛于汉,而孝文之世,贾谊欲定官名,议寝不用。
中莫懿于后周,虽分六府之位,以仪刑经礼,而典籍无所传闻。
近莫美于唐初,以尚书六职,本天下之治,而不能修列其法,论著于书。
开元之际,始追次旧章,以为《六典》,而尚书已失其职。
然三代之后,治天下之书,有此而已。
今陛下以法制度数宜有所自,故上稽《周礼》;
以官仪注措宜参近事,故旁求《六典》。
则又质诸当世之宜,裁以圣虑。
始自三省,至于百工,皆正其名。
夫名然后位定,位定然后事举。
名正、位定、事举,则设官致理之方尽矣。
使万官千品,各循其分;
彝伦庶绩,皆得其任。
然后陛下程其能,等其实,以章别幽明;
信其赏,必其罚,以推行惩劝。
庶务虽众,举其目而无不周;
四海虽广,其本而无不治。
况推寻采掇,虽付在有司,而是正准裁,实由圣断。
至夫大法既具,然后条分类别,以陛下之所指授,勒成一代之典。
明示四方,使知出自圣作。
岂独以之弥纶当今之务,固当藏之金匮,为万世法。
臣愚固陋,窃不自揆,于夫经营之体,损益之方,所谓位定而事举者,欲进其妄意之滞见,庶有毛发之补。
然心之委曲,难以书尽。
伏望特垂圣慈,许臣上殿敷奏,使臣得披腹心,以称前日之圣问万分之一,有足以上当天心,臣死生幸甚。
俯伏待命。
臣不任云云。
奏乞罢起夫修支家河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二一、《苏魏公文集》卷二○
臣勘会扬州近得江淮发运司牒,准元祐八年十月二十六日朝旨,令发运司总领开修楚州涟水县海州石闼堰下运盐河,并创开支家河,要见扬州管下县分乡村等第人户立定式样,取索五等人户内有系灾伤去处,及出役钱与不出役钱人户等事,并放税分数,诣实供报。
本州虽已依应施行,臣窃见淮南系灾伤路分,又得转运司牒,经冬未有雨雪,请差官祈求。
本州自十一月上旬于诸神寺观祈祷备至,并未有应。
访闻民间尚未下得种,已是过时,来春必是阙食。
若更起夫役,窃恐民情嗟怨,有伤和气。
臣伏见朝廷故事,每遇灾伤之岁,诸色工役并权罢免。
今来楚、海及本路诸处夫役,亦非目下急务。
欲望圣慈特降指挥,下发运转运司,应系诸处夫役虽已得许差朝旨,以今来亢旱,并且权罢。
候将来丰熟日,再取朝旨。
贵人情安贴,灾沴自息。
〔贴黄〕议者或谓官出钱粮雇召人夫,岂妨农事?
臣以为若雇募情愿,只合出榜招召,人自应募。
今来预行勘会,取索乡村,限定人数。
诸县必须据数差科。
虽不愿行,官司督迫,岂得避免?
如此何名雇召?
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1091年10月26日 北宋 · 苏轼
 押鱼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江湖渺故国,风雨倾旧庐。
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
尺椽亦何有,而我常客居。
羡君开此室,容膝真有馀。
拊床琴动摇,弄笔窗明虚。
后夜龙作雨,天明雪填渠(时方祷雨龙祠,作此句时星斗灿然,四更风雨大至明日乃雪。)
梦回闻剥啄,谁乎赵陈予。
添丁走沽酒,通德起挽蔬。
主孟当啖我,玉鳞金尾鱼。
一醉忘其家,此身自籧篨。
颍州祷雨诗1091年11月1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聚星堂
元祐六年十月颍州久旱,闻颍上有张龙公神祠,极灵异,乃斋戒遣男迨与州学教授陈履常往祷之。
迨亦颇信道教,沐浴斋居而往。
明日,当以龙骨至,天色少变。
二十六日,会景贶履常、二欧阳,作诗云:「后夜龙作云,天明雪填渠。
梦回闻剥啄,谁呼赵、陈、予」?
景贶拊掌曰:「句法甚新,前此未有此法」。
季默曰:「有之。
长官请客,吏请客目,曰『主簿少府、我』,即此语也」。
相与笑语。
至三更归时,星斗灿然,就枕未几,而雨已鸣檐矣。
至朔旦日,作五人者复会于郡斋。
既感叹龙公之威德,复嘉诗语之不谬。
季默欲书之,以为异日一笑。
是日,景贶出迨诗云:「吾侪归卧髀骨裂,会友携壶劳行役」。
仆笑曰:「是男也,好勇过我」。
韩魏公黄州诗后1084年10月26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八、《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五、《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一八二、乾隆《湖广通志》卷九八、光绪《黄州府志》卷三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黄州山水清远,土风厚善,其民寡求而不争,其士静而文,朴而不陋。
虽闾巷小民,知尊爱贤者,曰:「吾州虽远小,然王元之韩魏公,尝辱居焉」。
以誇于四方之人。
元之黄迁蕲州,没于蕲,然世之称元之者,必曰黄州,而黄人亦曰「吾元之也」。
魏公去黄四十馀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诗。
夫贤人君子,天之所以遗斯民,天下之所共有,而黄人独私以为宠,岂其尊德乐道,独异于他邦也欤?
抑二公与此州之人,有宿昔之契,不可知也?
元之郡守,有德于民,民怀之不忘也固宜。
魏公以家艰,从其兄居耳,民何自知之?
《诗》云:「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金锡圭璧之所在,瓦石草木被其光泽矣,何必施于用?
奉议郎孙贲公素,黄人也,而客于公。
公知之深,盖所谓教授书记者也。
而轼亦公之门人,谪居于黄五年,治东坡,筑雪堂,盖将老焉,是亦黄人也。
于是相与摹公之诗而刻之石,以为黄人无穷之思。
而吾二人者,亦庶几托此以不忘乎?
元丰七年十月二十六日汝州团练副使苏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