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右武大夫江南西路兵马都监西河县开国伯许公墓志铭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四、《卢溪文集》卷四三
公讳仲,字彦时,世为汾州西河人
曾祖源、祖士宗,皆业儒;
父建,赠武节郎
妣翟氏,赠太恭人
公为人鸷勇有大略,见先世业儒不效,弃去,学兵法,骑射绝人,思立功万里之外。
绍兴之初,虏尚云扰河洛间,大将张俊闻其材,招置麾下,数有战功,授武节郎
复以捍扼大江之劳,转武德郎
刘豫兵犯淮南,公从都统刘宝豫大安寨,临阵斩其骁将司贵,由是转武功郎,又转武经大夫,用淮西出等功,特转右武大夫,诰词褒异。
都统王进池阳,军中机务悉以委之。
又统江南西路准备将领,又为都统王升军中训练军马,改差东南第七副将
又为王升军中第三副将,改差东南第六将,又改差荆湖南路兵马副都监
复为王升军中第二将,本军录其摧敌搴旗之劳,奏乞特与外任,改差江南西路兵马都监吉州驻劄。
凡四遇郊礼,累封至开国伯,加食邑九百户
绍兴二十七年五月己巳,以疾卒于官舍,寿六十有一。
公初补官。
大丞相张公都督大军咸集,欲以观射,公挽强弓连破的,由是知名军中。
参政魏公良臣、尚书张公澄一时要人,咸称荐之,公亦欲自奋以显于时。
会敌人请和,天子亦欲养息生灵,休兵革,脩太平,而智谋英勇之士无所用其勇,故公官爵止于此,而惜乎用未极其材也。
于是士大夫争以文儒,而公晚年亦好观书,延师儒以教子。
公娶张氏,封恭人
生一子曰汝楫。
以荫补忠训郎
幼警悟,雍容雅度,不类将家子,折节读书,弱冠游场屋,已两与漕台荐举,崭崭然视科名可掇取。
公之后复以儒起家,可谓荣已。
女二人:长适忠训郎刘允中,今亡;
次适成忠郎张炳
孙一人,曰绍祖,尚幼。
其孤卜以某年某月日奉公之柩葬于某所,庐陵状公之始末,与其孤汝楫偕来乞铭。
同郡名儒,而汝楫尝执经从之游者也,知公之详而其言可信。
卢溪王某为序而铭之曰:
公初执戈,敌渡湟水
大将军,中征不轨。
将军谓公,材质之美,持半段枪,排折马箠。
尝为军锋,先登摩垒。
手斩桀贼,功不旋跬。
敌人退惊,饭反箸已。
遭时罢兵,英雄老矣。
百有一试,所出糠秕。
傥尽其材,业胡止此?
今公有子,乃举进士
感发自幼,雍容闲靡。
两贡南宫,几掇高第。
由是以显,夫岂不伟!
端午日。幸慕华馆阅武观射。侍宴有作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第九
天中佳节属清和,阅武城西驻翠华。
甲冑风生雄罴虎,旌旗日射动龙蛇。
武臣献技皆穿叶,歌妓呈才满插花。
曲宴未终甘澍至,太平恩泽一时加。
送入我门来 端午 明末清初 · 陆求可
 押阳韵
剑倚苍蒲,虎牵白艾,清尊满泛雄黄。
四海天中,千古号端阳
刚刚五月初五,近短至书云夜渐长。
能续命,多少缠绵彩缕,沐浴兰汤。

信是怀沙堪吊,飞凫一时竞渡,泽畔悲凉。
今作欢娱,谁断汨罗肠。
红裙妒杀榴花色,看眉黛凝萱草夺将。
粉团角黍,小弓戏射,中者先尝。
贺新郎 闰端午 明末清初 · 陆求可
 押词韵第十五部
记得逐龙舟,甚枝头、海榴花蕊,重开如簇。
绣户佳人擎彩线,艾索垂垂金屋。
再一度、兰汤早浴。
新样钗符双鬓满,听溪头、十里笙歌续。
解菰,连昌歜。

灵均休向欧回哭。
喜今年、五丝楝叶,两番风俗。
料想骚魂千载下,波底不愁枵腹。
何须怨、龙潭蛟谷。
只有蟾蜍和蝎虎,恨羲和、置闰心何毒。
两月里,偏相捉。
巫山一段云 端阳值雨 明末清初 · 陆求可
 押寒韵
雨洗江心镜,无阳午不端。
暂将飞白扇盘桓。
榴大湿生寒。

受水烹枭易,扬鞭躤柳难。
葵花向日示人看。
祗是寸心丹。
石刻潘阆词跋 北宋 · 黄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六
潘阆谪仙人也。
放怀湖山,随意吟咏,词翰飘洒,非俗子所可仰望。
虽寓钱塘,而篇章靡有存者。
酒泉子》十首,乃得之蜀人,其石本今在彭之使厅。
予适为西湖吏,宜镵诸石,庶共其传。
崇宁五年重午日武夷黄静记。
按:《逍遥词》卷末,四印斋汇刻宋元三十一家词本。
满庭芳·荔支湾宴集,用东坡 清 · 何绍基
 押歌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馀
使节狂游,早窥东海,晚岁西眺岷峨
越闽黔峤,偏占使星多。
此日扁舟岭外,猛来听、紫洞清歌。
酣嬉甚,涂墙涴壁,笠屐又东坡

婆娑。
谁信道,端阳节近,风月如梭。
寻荔支香处,醉倒金波。
十五年前柳树,添长了、无数长柯。
频看镜,苍颜半老,还耐著渔蓑。
季修九兄文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七、《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一、《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五
维淳熙七年六月壬午朔二十日辛丑,弟具位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贤良承务九兄之灵曰:呜呼兄也,其尚得闻此言也耶?
七兄之亡,吾兄弟相涕恸哭,噫喑太息,口不绝声,诚以陟岗之爱隆,而同胞之义切。
少壮相守,黄发为期,半道摧折,是诚可悲。
己惟亲年益高,重以此变,触目凄动,亟命某逆张氏妇于左绵,归见祖庙。
某强应诺,顾灾祸方新,意耿耿不乐为此行,迫于亲命,御痛即涂。
暨抵左绵,甫信宿而得八兄书报,兄自某违去,晚遂得疾,某以端午日离家,而兄以十一日遽至大故也。
呜呼哀哉!
天乎,何夺之速,而至于此极也!
何元昆鸾铩之未几,而强季凤去之复亟也。
惟兄笃于孝友,方视某束檐之初,虽暂睽隔而憾惨增剧。
送某及门,默然含辛,某亦徘徊顾瞻,相视流涕。
呜呼!
某当是时,苟能力告父母,以未去侧,犹庶几获留,而因循佁儗,竟惮发口,此其为罪,杀身何赎也!
呜呼!
七兄名立官(下阙六字)多应酬,惟其与兄,则如左右手,未尝跬步相离去,情之(下阙八字)
所不能尽知,而某与兄独得于心者,未易一二言也。
岂谓兄之病也,某乃不得侍其饮食药饵,而死也又不得具其棺椁衣衾。
琅琅之音不获闻,刻骨之恨,至于没世不可磨矣。
兄之天资颖异靓深,美秀而文,身兼数器,高拔不群。
凡世之人专专嗜书,则于家事罔克遍举,虽郑康成所以能成其业者,亦为父母昆弟所容。
惟兄服劳干蛊,纤悉曲尽,退而讲习,则旁搜远绍,洞幽彻,虽老儒经生有所不能逮也。
凡世之人,孜孜劝艺,则于时务必不兼通,虽高仲舒多识古事,而于今则有所不知。
兄种学绩文,涵滀演迤,至论当世之故,则谙练通达、烛照龟占,虽久宦游,有所不能及也。
挟瑰玮之才,备纯固之行,充之以正大之学,谓虽暂屈,必将踔厉风发,霖雨于四海,而某之钝顽,亦得依乘辅翼,策名其间。
呜呼哀哉!
青灯夜窗,兄之所以语我者何如,而今乃遂弃某而死耶!
已矣,风雨不渝,宁复对床之约;
池塘未改,永无「春草」之诗。
睽违数辰,俯仰千古,功名之念,自叹离披。
棠□之欢,并成萧飒,戢恨饮泣,谁知此心!
惟兄盛年,厥闻鼎钟,名公钜卿,见者歛容,折节倒屣,愿交下风。
其中知兄为深,相期以共由斯道者,惟玉山汪先生莆田龚公为然。
玉山文学道德,师表一世,兄最推仰。
龚公虽□者,然所为未尽合古,兄以不快之,而犹望其可与有为也。
亡几何,汪公捐馆舍,而龚公坐忤权贵,亦斥死岭外。
兄每叹息于邑,强起应书,卒见排摈。
归志浩然,不以芥蒂,名声愈高,而素守弥坚。
清议愈归重,而流俗之躗言,则有所不必问也。
呜呼!
兄虽不遇,而五十篇之文烂如日星,盖已荐之宸扆,仰备乙读,天子至以神笔钩纂,宣谕辅臣,欲有所举行。
而家君奏事殿省,金口奖励,备极优渥,中外竦听,日迟朝阳之鸣。
而或者忌兄名高才周,必将大有所撄拂,逆设机阱,俾不获伸。
呜呼!
不伸于一时,必伸于万世,又安知后来不寻诸故府,如主父偃贾生遗策而行之也?
吕伯恭尝与某言,兄之此文,备学术之正宗,而曾子固、陈君举以谓渊源皆自元祐,殆无一字颇僻。
呜呼!
兄之胸次,固何但此?
风雷变化,百未一施,而韬光欲辉,长返滨漠。
无乃名在绛阙,职列丹台,如王平甫之往灵芝宫耶?
仲纯甫之主长白山耶?
不然,岩岩清峙,廊庙之具,天既生之,若将有意,而胡遽夺之也?
约斋之文,凡两大编,暨未来南时,少作一篇,所著《储范》,及长,《形势录》等书具在箧笥,心画绚烂,宛兮如新,抚玩兴慨,不觉长恸。
江南李泰伯自次其文曰:「天将寿我乎,所为固未止此。
不然,亦可藉手以见古人矣」。
兄年三十有三,云升川增,横放高鹜。
使极其所如往,泰伯岂足为兄(下阙五字)
何特语言文字而已哉!
而某之愚,则谓后之君子,因其(下阙九字)
编者犹可昭示无穷,以慰余在原之思也。
少暇当第其卷帙,以书告翰林周公,为之序篇,且属庐陵刘子澄为之后序,兄其以为可乎?
呜呼!
七兄之终也,门户之寄犹赖有兄,兄随以亡,某何用生?
然所以犹强颜茍存,未即殒越者,实以父母既老,而两兄之所以望我者,犹欲竭力奉承,不敢失坠耳。
嗟嗟季修,今其死矣,某其不复进为于世矣。
纵或时运可为,亦将悒悒鲜欢,无与共斯乐者矣。
又况某之迂拙疏介,与俗多不合耶!
是诚不若退而求志,自放于山林之为愈也。
呜呼!
爰自今荆州即世,兄太息于邑,如汪、龚死,而时加戚焉。
往往兄弟群居,谈笑叠发之际,兄独怛然不怿,某以是知兄忧世之心,虽适丁时命大缪,犹万一冀道之可行。
而平生心交,川逝飙驶,宜兄之不能忘怀于此,而兄之心,岂为富贵利达而言也?
方欲为文吊荆州,而七兄病,七兄病亡,而兄复继之。
呜呼,天乎!
椓丧贤哲,而剪灭善良,岂消长之循环,抑存亡之有数?
宁独兄弟钟孔怀之戚,抑亦朝野兴殄瘁之哀。
反覆思惟,犹恍以疑。
谈辞如云,妙质秀眉,矍然意兄之复起,而忽不知死生之异路也。
呜呼!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惟某知兄,惟兄我知。
怅斯人之永已,悼再见之无期,仰歌鹡鸰,苦泪双垂。
浮云为我阴,鸣蝉为我悲。
呜呼噫嘻,天实为之,理不可推。
从已三岁,肌肤玉雪,咿哑学语,兄最怜爱。
应生甫六十日,眉目如画,实为英物。
兄辛勤一生,赍志没地,歛福垂裕,倘在此儿。
若乃抚视煦育,以待其成,教之诲之,俾他日嶷嶷有立,则某之报兄者,庶其在此。
呜呼哀哉!
泪有尽而痛无穷,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兄其知之耶,其不知之耶?
尚飨!
滦京杂咏一百八首 其七十一 元 · 杨允孚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葡萄万斛压香醪,华屋神仙意气豪。
酬节凉糕犹末品,内家先散小绒绦重午节也。)
东方朔(案:《隋志》五行家有《东方朔岁占》一卷,又有《东方朔占》二卷,《东方朔书》二卷,《东方朔书钞》二卷,《东方朔历》一卷,《东方朔占候水旱下人善恶》一卷。凡六种《开元占经》引见统称《东方朔占》,今从之。) 其一 西汉 · 东方朔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五
子日东风卯日雨,丑日东风辰日雨,寅日东风巳日雨,卯日东风午日雨,辰日东风未日雨,巳日东风申日雨,午日东风即日雨,未日东风申日雨,申日东风子日雨,酉日东风丑日雨,戌日东风寅日雨,亥日东风辰日雨。
甲子日雨,丙寅止。
乙丑日雨,丁卯止。
丙寅日雨,即日止。
丁卯雨,夕止。
戊辰雨,夜半止。
己巳雨,立止。
庚午日雨,辛未止。
辛未日雨,戊寅止。
壬申日雨,即日止。
癸酉日雨,甲戌止。
甲戌日雨,即时止(案此下有脱文。)
已卯日雨,立止。
庚辰日雨,即止。
辛巳日雨,癸未止。
壬午日雨,即日止。
癸未日雨,甲申止。
甲申日雨,即止。
乙酉日雨,丙戌止。
丙戌日雨,即止。
丁亥日雨,即时止。
戊子日雨,庚寅止。
己丑日雨,庚寅止。
庚寅日雨,即时止。
辛卯日雨,即止。
壬辰日雨,辛丑止。
癸巳日雨,夕止。
甲午日雨,即时止。
乙未日雨,丁酉止。
丙申日雨,夕止。
丁酉日雨,己亥止。
戊戌日雨,辛丑止。
己亥日雨,即止。
庚子日雨,壬辰止。
辛丑日雨,壬寅止。
壬寅日雨,即止。
癸卯日雨,即时止。
甲辰日雨,即止。
乙巳日雨,丙午止。
丙午日雨,即止。
丁未日雨,即时止。
戊申日雨,庚戌止。
己酉日雨,辛亥止。
庚戌日雨,即止。
辛亥日雨,癸丑止。
壬子日雨,癸丑止。
癸丑日雨,即时止。
甲寅日雨,即止。
乙卯日雨,丙辰止。
丙辰日雨,丁己止。
丁己日雨,即时止。
戊午日雨,即止。
己未日雨,即止。
庚申日雨,即止。
辛酉日雨,即时止。
壬戌日雨,即时止。
癸亥日雨,即时止。
子日雨,立止,不止,寅日止。
丑日雨,寅日止,不止,至卯日止。
寅日雨,即止,不止,卯日止。
卯日雨,即止,不止,巳日止。
辰日雨,巳日止。
巳日雨,未日止,不止,申日止。
午日雨,立止,不止,至十日阴。
未日雨,申日止,不止,戌日止。
申日雨,夕止。
见月不见日,久阴。
酉日雨,立止,不止,久阴。
戌日雨,立止,不止,久阴。
亥日雨,立止,不止,久阴,此其大概也(《开元占经》九十二)
次韵子固端午见寄 其一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三○第十一
蒲酒朝来小醉眠,隔林儿女闹秋千。
乍挥团扇清风动,试著轻衫细雪联。
荷叶满池新绿净,榴花浥雨晚红鲜。
今年又负酬佳节,聊复围棋学地仙。
次韵子固端午见寄 其二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三○第十一
年来病与老相寻,勃郁情怀易满襟。
自有兰汤新沐发,可无菖歜古传心。
浮生几度天中节,往事空悲泽畔吟
出处人生如适意,不论朝市与山林。
宴交代窦府判全器乐语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七、《潜斋集》卷一一
伏以东屏主、西屏宾,等是龙门之客;
南山楼、北山楼,共寻螺浦之盟。
交籀言新,倾盖如故
以千载难逢之机会,而一朝缔好于云礽。
爰秩初筵,为酹佳节。
恭惟某官道源孔孟,诗派毛韩。
问家世于燕山内翰尚书之的系;
记姓名于虎榜,南宫进士之魁题。
声华方翳丹凤而跨白麟,步武已驱文狸而乘赤豹
载金匮䌷书之笔,望重紫扉;
惹玉皇侍案之香,班通碧落。
方此轧群仙而直上,乃肯分半刺以斜飞。
振起鲁公千载之遗风,唤醒醉翁百年之旧梦。
数厅头之记壁,几何人斯;
听道上之行碑,惟恐公去。
昔日游亭,尽成棠荫;
明朝归棹,但载荷香。
西江总是馀波,东山为之矜色。
第恐当今圣主,图任旧人。
迩方受宣室之釐,见思贾谊
行欲议明堂之事,必召申公
斜行诏不久飞来,《归去辞》又成空赋。
府判大博,云无心而一出,春有脚以方来。
瞻泉于湘岩,久愿识荆州而轻万户;
钓云烟于严濑,恍如隔弱水而望三神。
不图有邂逅之逢,乃获附交承之契。
我龟既涤,式燕宏开。
未论红妆之乐指三千,且说少年之阿婆三五。
包金、蒲切玉,好陪今夜良辰;
罗叠雪、含风,再约明年端午。
辄陈口号,上赞颜行。
五云深处拥星屏,我有诗歌试为听。
白鹭青原一樽酒,银鱼朱黻两魁星。
今宵南北楼头月,明日东西水面萍。
重约春风携手处,金銮坡上有槐厅。
常州端午雅制 元 · 吴克恭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端午宫词进閤门,侍臣应得忝芳樽。
御罗画扇金花细,瓮茧朱丝玉臂温。
太子题诗成故事,前朝报国残恩。
更求医士三年艾,携向壶冰炷月魂。
上书言世务 西汉 · 严安
 出处:全汉文 卷二十七
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
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于前,以观欲天下。
彼民之情,见美则愿之,是教民以侈也。
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侥末矣。
末不可徒得,故搢绅者不惮为诈,带剑者誇杀人以矫夺,而世不知愧,故奸轨浸长。
夫佳丽珍怪固顺于耳目,故养失而泰,乐失而淫,礼失而采,教失而伪。
伪、采、淫、泰,非所以范民之道也。
是以天下人民逐利无已,犯法者众。
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心既和平,其性恬安
恬安不营,则盗贼销;
盗贼销,则刑罚少;
刑罚少,则阴阳和,四时正,风雨时,草木畅茂,五谷蕃孰,六畜遂字,民不夭厉,和之至也。
臣闻周有天下,其治三百馀岁,成、康其隆也,刑错四十馀年而不用。
及其衰,亦三百馀年,故五伯更起。
伯者,常佐天子兴利除害,诛暴禁邪,匡正海内,以尊天子。
五伯既没,贤圣莫续,天子孤弱,号令不行。
诸侯恣行,强陵弱,众暴寡。
田常篡齐,六卿分晋,并为战国,此民之始苦也。
于是强国务攻,弱国修守,合从连衡,驰车击毂,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诉。
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皇帝,一海内之,坏诸侯之城。
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用。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乡使秦缓刑罚,薄赋敛,省徭役,贵仁义,贱权利,上笃厚,下佞巧,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秦不行是风,循其故俗,为知巧权利者进,笃厚忠正者退,法严令苛,谰谀者众,日闻其美,意广心逸。
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强胡,辟地进境,戍于北河,飞刍挽粟以随其后。
又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攻,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越人遁逃。
旷日持久,粮食乏绝,越人击之,兵大败。
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
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
行十馀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秦皇帝崩,天下大叛。
陈胜、吴广举陈,武臣、张耳举赵,项梁举吴,田儋举齐,景驹周市举魏,韩广举燕,穷山通谷,豪士并起,不可载也。
然本皆非公侯之后,非长官之吏,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壤长地进,至乎伯王,时教使然也。
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
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
今徇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略秽州,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龙城,议者美之。
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
今中国无狗吠之警,而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国家,非所以子民也。
行无穷之欲,甘心快意,结怨匈奴,非所以安边也。
祸挐而不解,兵休而复起,近者愁苦,远者惊骇,非所以持久也。
今天下锻甲摩剑,矫箭控弦,转输军粮,未见休时,此天下所共忧也。
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而虑生。
今外郡之地或几千里,列城数十,形束壤制,带胁诸侯,非宗室之利也。
上观齐晋所以亡,公室卑削,六卿大盛也;
下览秦之所以灭,刑严文刻,欲大无穷也。
郡守之权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几千里非特闾巷之资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逢万世之变,则不可胜讳也(《汉书·严安传》,又《史记·主父偃传》,少篇首二百七十七字。)
端午 清 · 黄宅厚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华谷集卷之一
芳菲忽已晚,佳节属端阳
树色浓仍遍,莺歌咽不长。
冶游狂紫陌,娇艳矜红妆。
更观鞦韆戏,纷纷侠少场。
仁寿南楼午日 元末明初 · 许恕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日照孤城雨,凉生五月风。
葵榴故园隔,兄弟此杯同。
佳节三悬艾,浮生一转蓬。
何时茅屋底,高咏大江东。
丁酉午日前陈北庄 元末明初 · 许恕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愁来心事与谁论,尽室偷生寄此村。
海燕雏成飞野屋,石榴花发照清樽。
几时鸥社沧江畔,何日龙舟白下
高咏楚辞茅屋底,汨罗谁吊独醒魂。
己亥吴门午日 元末明初 · 许恕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梦入沧江把钓竿,醒来身世正漫漫。
榴花雨湿孤城晓,梓树风生五月寒。
坐久绝怜池阁迥,愁深转觉苧袍宽。
赏心亭下龙舟日,何得于今载酒看。
竞渡曲 元末明初 · 许恕
小船凫雁翔,大船火龙骧。
船头翠旓舞,船尾䌽旗张。
水师跳浪健如虎,彷佛冯夷来击鼓。
奔走先后出复没,银涛蹴山洒飞雨。
棹歌满江声入云,醉狂不畏河伯嗔。
撇波急桨电光掣,夺得锦标如有神。
灵均孤忠照今古,土俗犹能继端午
湘魂不来心独苦,归咏《离骚》酹蒲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