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大唐右武卫将军上柱国乙速孤府君碑铭 初唐 · 刘宪
四言诗 押纸韵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四
武之去暴。与文德而竞驰。阴之为功。配阳和而并运。利用厚生之事。依古以来。折冲禦侮之材。何代蔑有。秦之强也。起剪恬贲用其兵。汉之盛也。辛李卫霍为其将。大唐操斗极。把钩陈。带甲百万。授钺四七。其有中分麾下。总堂堂正正之师。俨若敌国。负赳赳桓桓之称者。在于乙速孤府君矣。公讳行俨。字行俨本姓王氏太原人也。五代祖有功于魏。始赐而氏焉。因居京兆醴泉县王子晋之上仙。肇开茂绪。车千秋之作相。重锡华宗。家何代而乏贤。人何时而不贵。曾祖安。齐前锋都督武候右六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州刺史。随益州都督袭封和仁郡开国公。徙孝移忠。迁虞事夏。司马安之四至。晏平仲之一心。祖晟。皇朝上开府武候右廿府左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藏器于身。待时而用。功参列将。宠盛兴王。父神庆右虞候副率检校左右领军卫将军。气岸瑰杰。志力雄武。持军以礼。阴德有徵。才子挺生。将门斯在。公钟家代之休烈。奉韬钤之成训。鹏图奋于霄汉。⿰(噩鸟)阵溢于风飙。得射法于仙灵。习军容于嬉戏。子房智勇。时其无敌。郤縠诗书。颇亦兼善。永徽中司成生擢第。明丁父忧。性实过人。俯而就礼。麟德初宣德郎王府记室参军事。閒平邸第。枚马交游。曳裾其閒。首席推美。咸亨元年以将门子弟授振威校尉。守普济府左果毅都尉。丁太夫人忧。哭泣之节。饘粥之数。复如居府君之丧。仪凤二年敕除兴国府右果毅都尉。镇河源军定州道。游奕护河阳桥。垂拱二年游击将军黄城府左果毅都尉。致果为毅。治戎以律。洗兵盐泽。秣马中山。护浊河之桥。绾黄图之府。智谋洋溢。威武纷纶。功静朔垂。气雄京邑永昌元年制除朝散大夫绵州司马天授二年朝议大夫长寿二年资州长史延载元年中散大夫。题舆绵外。展骥资中。风俗所同。政教如壹。證圣元年制除使持节万州诸军事万州刺史万岁通天元年制加中大夫二年大中大夫。其年检校永州刺史圣历二年使持节都督夔归忠万渝涪肃等七州诸军事夔州刺史三年使持节都督广韶端康封冈等十二州诸军事广州刺史长安三年使持节泉州诸军事泉州刺史神龙元年使持节都督黔辰沅等州诸军事黔州刺史。其年加正议大夫。神授政理之材。天挺公侯之表。故能方州典郡。尽周官牧伯之尊。越海淩山。穷禹贡荆扬之域。控御数千里。周旋廿年。化洽夷夏。功成方国。置生祠之庙。往往而存。畏清酒之盟。于今莫犯。神龙二年墨制授忠武将军右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特敕停南衙上下。专委北军事。羽林之任。历代为重。用周勃而后安。召宋昌而先拜。以公确乎忠信。厉然壮勇。颁命卿之秩。掌孤儿之军。宿卫陛殿而逾严。徼巡岩廊而匪懈。垒垣增肃。轩禁穆清。锡御府之金钱。分大官之玉食。殊恩所逮。中使相望。而执□持戟。筋力为倦。输节竭诚。心术俱尽。神用疲而致损。腠理劳而生疾。其岁夏中。遇病厅事。半体云废。经时未瘳。愿休摄于家庭。遂迟回于天阙。陈情拜疏。理切词殚。有感宸衷。特听致仕。仍褒美绩。更惜羸痾。睿旨殷勤。形乎綍翰。公结欷而辞云陛。投迹而返私门。悬广德之安车。施仲翁之行马。仙方上药。冀养性而延龄。芳酝嘉羞。且忘忧而永日。而公素无息允。命昆弟之子令从为嗣。鞠育侔于巳生。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坐外氏累左除溱州扶驩县令。公天属为重。既切犹子之慈。门寄所钟。何深舐犊之念。亦既离谴。旧疾暴增。春秋七十有二。景龙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薨于大宁里第。呜呼哀哉。惟公盛德温恭。雅怀宽肃。行无文饰。言不浮华。出身入仕。仪家刑国。靡欺暗室。独运虚舟。于人之善无所遗。于人之恶无所记。可疑之地。投足莫践。弗稽之谋。措心所绝。亲友信而敬之。老少安而怀之。惟汲汲以行仁。岂遑遑而求利。防卫之际。屡有奇功。抚字之方。亟彰灵感。公之在永州也。属时□不登。土人多馁。罄仓储而罕赡。捃山谷而无资。所部界分。素饶稆。盘根合翠。弥漫苍然。忽于一朝。结实咸遍。若五谷之含颖。油然可观。比千箱之载咏。俄而告给。人皆和□□□盈路。公仍持数石。奏进京师。圣旨咨嗟。叹其灵味。公之在夔州也。邻界不虞。偫蛮暂扰。侵轶城郭。残伤吏人。公不俟制命。星言致讨。威灵震荡。氛秽廓清。稽颡咽于巫云。□□□于江水。天朝命将。甫戒于师期。边郡飞书。巳闻于战捷。虽耿弇之不遗贼于君父。亦何以尚兹。时嘉乃功。玺书慰勉。疾亟之□思虑弥长。遗书戒令从曰。吾遭遇□□□□卅馀载恨无以报。不敢丝毫有负于圣朝。家业素贫。丧葬所须。务从节俭。勿违吾平生志也。所树碑存实。无为虚美。以掩吾真。尔等唯清唯慎。勿矜勿伐。则吾死而无恨矣。夫人常乐县贺若氏。宋公弼之侄孙。开州刺史怀武之第六女。门宗之盛。钟鼎连华。家室之欢。瑟琴齐契。春秋五十一。證圣元年八月五日。亡于万州官舍。维景龙二年岁次景申二月辛卯朔十六日景午。合葬于雍州醴泉县白鹿乡李中川先府君之茔次。礼也。嗣子令从。叫叫穹苍。哀哀霜露。永言□誓终身奉行。子婿右骁卫曹参军安定梁望之。代业通家。天资长者。冰清玉润。常怀国士之恩。石字金书。愿托中郎之笔。□□言行。乃作铭云。
公侯子孙,必复其始。
将门有将,其来久矣。
伊我将军,奕代为美。
壮勇杰出,威棱峻峙。
文则循良,六条千里。
武以侍卫,岩除军垒。
黄霸匪俦,宋昌宁拟。
中外从□,□□勤止。
年至礼优,神劳疾起。
有生终谢,令问不巳。
贤哉伏波,诫其兄子。
劝农使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九
有国者必以人为本。
固本者必以食为先。
先王于是务其三时。
前圣所以分其五土。
劝农之道。
实在于斯。
朕抚图御历。
殆踰一纪。
旰食宵衣。
勤乎兆庶。
故兢兢翼翼。
不敢荒宁。
顷岁以来。
虽稍丰稔。
犹恐地有遗利。
人多废业。
游食之徒未尽归。
生谷之畴未均垦。
以是轸念。
临遣使臣
恤编户之流亡。
阅大田之众寡。
至如百姓逃散。
良有所繇。
天册神功之时
北狄西戎作梗。
大军之后。
必有凶年。
水旱相仍。
逋亡滋甚。
自此成弊。
于今患之。
且违亲越乡。
盖非获己。
暂因规避。
旋被兼并。
既冒刑网。
复损产业。
居且常惧。
归又无依。
积此艰危。
遂成流转。
或因人而止。
或庸力自资。
怀土之思空盈。
返本之途莫遂。
朕虔丕搆。
子育万姓。
立德非宜。
而兹弊未革。
纳隍驭朽。
实切于心。
既深在予之责。
思宏自新之令。
其先是逋逃。
并宜自首。
仍能服勤垄亩。
肆力耕耘。
所在闲田。
劝其开辟。
逐土任宜收税。
令州县差科。
徵役租庸。
一皆蠲放。
若登时不出。
或因此更逃。
习俗或然。
非以为法。
且阻我诚信。
是紊我大纲
爰及所繇。
须加严限。
且天下风壤。
多有不同。
地既异宜。
俗亦殊习。
固当因利制事。
不可违人立法。
宜令兵部员外郎侍御史宇文融兼充劝农使
巡按人邑。
安抚户口。
所在与官寮及百姓商量处分。
乃至赋役差科。
于人非便者。
并量事处分。
续状奏闻。
安辑。
勿使劳繁。
当行赏罚之科。
各竭忠公之力。
所到之处。
宣示百姓。
达我劝人之心。
观音碥庚子 清 · 钱载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四十三
连山根抱黑江驰,凭仗中丞不险巇。
百尺高崖题字遍,就中一首蔚州(崖刻「西南蜀道古蚕丛,万折巉岩一炬空。谩向雍梁誇胜迹,千秋国史纪神功康熙壬子秋,闻栈道削平,大司马贾公之功也,赋以纪之。古蔚魏象枢。」盖曲沃贾汉复蜀时,煅石辟阎王碥路,易名观音。)
请封西岳纪荣号表 盛唐 · 崔翘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
自今辛亥至于癸丑。累表诚祈。
请纪荣号。圣心恭默。
冲让再三。臣等伏读纶言。
退增祗慄。敢重沥愚恳。
期诸必遂。臣闻圣人之言。
与春秋而同信。上天之宰。
将影响而合符。昭报不可以久稽。
成命不可以固拒。今灵山警跸。
望玉銮之升中。儒林展仪。
思金匮之盛礼。发祥储祉。
喻以封山。人事天时。
不可失也。伏惟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陛下祖武宗文。
重熙累洽。沾风化而砥砺。
在动植而昭苏。外户不扃。
馀粮栖亩。其神功至道。
广瑞殊祥。前表缕陈。
安敢浮说。夫修德以俟命。
勒功以告成。将欲竭款神祇。
雍熙帝载。未为过越也。
伏惟览公卿之仪。考封禅之礼。
陟华盖于翠微。转钩陈于云路。
泥金于菡萏之上。刻玉于明星之前。
使三五六经。复再闻于唐典。
七十二姓。不独纪于夷吾
敷景福以浸黎元。锡大庆而后天地。
苍生之望也。朝廷之幸也。
无任诚恳悃款之至。谨诣朝堂奉表陈请以闻。
郊庙歌辞 享太庙乐章 惟新舞 唐 · 刘晏
四言诗 押蒸韵
汉祚惟永,神功中兴
夙驱氛祲,天覆黎蒸
三光再朗,庶绩其凝。
重熙累叶,景命是膺。
宗大宣孝皇帝哀册文 唐 · 裴士淹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维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四月庚戌朔十八日丁卯。大行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崩于长生殿
旋殡于两仪殿西阶。粤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庚午
将迁座于建陵。礼也。
烛列瑶宫。河低象阙。
檐拥宵雾。庭微曙月。
森鹭翿以成行。俨龙辒而将发。
哀子嗣皇讳。充穷感慕。
躄踊伤摧。奠元扆而增肃。
瞻白云而不回。雨泗噎兮千官泣。
天仗摇兮万国陪。懿业方永。
神晖潜翳。乃诏有司。
腾芳后裔。其词曰。
高邱演庆。元牝开祥。
宝系攸重。灵源自长。
文昭武穆。累圣重光。
七叶增睿。时惟我皇。
天帝褰裳。全真养正。
窅然姑射。钦哉有命。
谓禹知子。踵尧传舜。
伊昔休应。虹流电惊。
猗兰养德。丛桂疏荣。
徇齐纯孝。宏裕钦明。
光含玉理。秀发珠衡。
辨日多悟。朝云更轻。
尊师乐业。问寝扬名。
三善克举。万邦以贞。
叶契断金。观书偫玉。
性与兼爱。道存濡足。
询事考言。登庸受箓。
运符提象。辉同偶烛。
景星耀芒。大风成曲。
戎羯缘间。书称猾夏。
转旆秦川。连兵朔野。
水灵潜卫。山祇鬷嘏。
顺时徙邑。聿来岐下。
用剪修蛇。匪勤戎马。
辑宁黎庶。保乂宗社。
赫矣天府。于皇乐都
瑶坛飨帝。璧沼崇儒。
进善求瘼。明刑恤辜。
丹岩藏铣。绿浦捐珠。
容成启路。王母献图。
功宣祀。道洽歌虞。
物莫疵疠。人用昭苏
栎阳先惠。棣华增睦。
冠带麟洲。宾延鸟服。
招谏悬鼓。誓师推毂。
礼备乐和。远安迩肃。
恩犹覆焘。义涵亭毒。
露台爱费。茅宇蠲奢。
北荐舂宝。南牧若华。
卿云耸盖。潏露垂葩。
亩秀同颖。阶荣指邪。
涤虑高居。凝神下济。
远探仙诀。深入真谛。
穆穆颂声。温温恺悌。
荣钟三古。牢笼八裔。
才生之亹爰集。良已之文莫继。
伫襄野而来巡。怨祁宫而兴沴。
呜呼哀哉。序分宏璧。
庭临缀衣。如天落构。
象曰徂辉。弃璇宇而奚速。
启金縢而遂违。鸟册龙图之瑞。
青邱丹浦之威。瞻脱屣兮如在。
痛攀髯兮不归。岩岫晦兮愁云积。
郊原空兮落景微。呜呼哀哉。
环瀛缟素。鞮译凝慕。
龟谋协吉。象耕遐赴。
珠玉重而不藏。袭称廉而有数。
静钩陈于茔所。闭阊阖于应路。
靡营南纪之廛。空望西陵之树。
呜呼哀哉。苍旻浩然。
缇律亟迁。既深悲于寒霰。
俄陨涕于韶烟。背凤城而纡郁。
援蜃绋而联翩。息舆驾于悬圃。
闻钟磬于广川。神理冥其造物。
皇情邈以终天。呜呼哀哉。
三光犹变。九丹非术。
蛩隧苍茫。鲋隅萧瑟。
渡清渭而徐转。指甘泉而半出。
曲嘶管以临风。门倚岩而蔽日。
呜呼哀哉。式扬末命。
戒兹偫后。至德神功
天长地久。迈千祀之腾茂。
居百王之冠首。俾下武而钦承。
彰典谟而不朽。呜呼哀哉。
礼无忌月禁乐奏咸平四年三月 北宋 · 石银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宋会要辑稿》礼四二之二(第二册第一四○八页)
晋穆因纳后用九月,是父康帝忌月。
礼官荀讷议,有忌日无忌月。
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所据。
当时从所议。
又按唐武后神功元年,清边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诣阙献捷。
军人入城,例有军乐。
内使王及善以国家忌月,请备而不奏。
凤阁侍郎王方庆奏:按《礼》经但有忌日无忌月,遂举乐。
又按宪宗元和九年太常博士韦公肃言:「礼无忌月禁乐。
今太常教坊正月是国家忌月,停郊庙飨宴之音,外内庶士,咸罢晏乐。
伏寻经典,窃恐乖宜」。
诏依公肃所奏。
伏以忌日不乐,尝载《礼》经,忌月撤悬,实无典故。
荀讷王方庆韦公肃,皆前代通儒,咸曾论议,备存方册,足为依据。
其三月春宴及上巳日金明池苑,并合举乐。
左时翊大参约出清波门饮石屋寺遂至水籥烟霞二祠李若虚宪副韵四首 其四 明 · 程敏政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入山无处觅新茶,深洞翻疑散宝花。
何代神功初辟地,一时僧梵偶成家。
上方坐见潮生浦,归路谁看树隔霞。
春尽江南惊暴热,拟将纨扇拂轻纱。
贺册太子赦表805年8月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九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臣某言。伏奉今月九日制书。
皇太子册礼云覃恩与万方同其惠泽者。国庆遐宣。
天波曲被。怀生之类。
咸共欣荣。中贺。
臣闻德教所加。一人有庆。
元良既立。万国以贞。
伏惟皇帝陛下至化旁流。神功广运
以为义莫重于主鬯。礼无大于承祧。
考古扬前星之光。顺人宏少海之泽。
诞敷明诏。宣告庶方。
雷初动于地中。风已行于天下。
由是哀矜罪戾。甄奖功勋。
顺孙孝子之门。秩名山大川之祀。
仁无不覆。惠无不均。
草木惟繇。鸟兽咸若。
率土臣子。不胜庆抃。
臣限守藩镇。不获陪位阙庭。
踊跃称庆。无任屏营之至。
乞定常行仪卫奏康定元年九月七日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太常因革礼》卷八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宋会要辑稿》舆服一之一四(第二册第一七四八页)、《宋史》卷一四四《仪卫志》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一九、《渊鉴类函》卷三六七
臣窃见车驾每有行幸,自非郊庙大礼,具陈卤簿外,其常日导从,唯前有驾头,后拥扇伞而已,殊无典礼所载公卿奉引之盛。
侍从百司官属,下至厮役,皆杂行道中。
步辇之后,但以亲事官百许人,执檛以殿,谓之禁卫。
诸班劲骑颇与乘舆相远。
而士庶观者率随扈从之人夹道驰走,喧呼不禁。
所过有旗亭市楼,皆垂帘外蔽,士民凭高下瞰,了无忌惮。
逻司街使,亦不呵止。
威令弛阙,习以为常。
非所旄头先驱,清道后行之慎也。
且自黄帝神功盛德,犹假师兵为营卫,则防微禦变,古今一体。
汉魏以降,有大驾、法驾、小驾之仪。
至唐又分殿中诸卫黄麾等仗,名数次序,各有施设。
国朝承五姓荒残之弊,事从简略。
鸣銮游豫,尽去戈戟旌旗之制,仪卫寡薄,颇同藩镇。
此皆制度放失,惮于改作之咎。
欲望圣慈,专委一二博学近臣检讨前代仪注及卤簿,今来乘舆常时出入体式,于三驾诸仗内斟酌仪物,增严条禁。
上以示尊极,次以防未然。
革去因循,宜在兹日。
圣节功德疏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四○、《山谷全书·别集》卷一二、《豫章先生遗文》卷六
天降真人,抚世而百神受职;
帝临诸夏,向明而万物资生。
罄率土之欢心,奉同天之令节。
祇林普供,法施圆成。
伏愿皇帝陛下,圣德日跻,神功时迈。
文明在御,同符十力之尊;
福禄来崇,茂对三祇之永。
唐尹氏阙文跋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九、《集古录》卷六、《六一题跋》卷六
右尹氏阙文,在襄州,题云「唐孝子尹仁恕阙,万岁通天二年旌表」。
万岁通天,则天之年号也,可谓昏乱之世矣。
然尹氏犹见旌表,孔子以谓忠信可行于蛮貊,信矣,孝悌见尊于昏乱也。
神功盛德诗 其一 神州 北宋 · 华镇
四言诗
茫茫神州,有疆有理。
歼殄豺虎,剪夷荆杞。
人可以群,神获其祀,惟宣祖是畀。(一章)

道有伦极,克建克叙。
不丧厥猷,物有其纪。
既污者隆,何千万年。
施于孙子,惟宣祖所畀。(二章)

其畀惟何,笃生真人。
作之孔武,敏则有神。
乃圣嗣德,益之以文。
庆既令矣,克成厥勋。(三章)
按:三章,一章七句,二章章八句。
神功盛德诗 其二 于皇 北宋 · 华镇
四言诗
于皇武王,帝锡其猷。
克奋神武,应天之求。
维眷乃顾,申命用休。
狱讼讴歌,旁来鸣野本、翰林本作采)不谋。
高视虞夏,嗣于有周。(一章)

蠢尔小腆,昧天之灵。
弗念厥显,首干我经。
龙旂东指,淮海惟清。
西狩三城,泽潞(原作路,据鸣野本、翰林本改)以平。
皇皇天声,如雷如霆,罔不震惊。(二章)

偏师四指,露檄旁招。
负固衔璧,知几造朝。
凌江绝岭,曾不崇朝。
蜀道失险,关烽聿销。(三章)

恢恢皇纲,周汉之后。
唐嗣不武,实弛其纽。
自我维之,律此群丑。
式相上帝,以奠九有。(四章)
按:四章,一章十句,一章十一句,二章章八句。
神功盛德诗 其三 亨龙 北宋 · 华镇
四言诗
瞻彼亨龙,应时而作。
维云维雷鸣野本、翰林本作雨),以引以翼。
大人有徽音,物被其泽。
德馨孔昭,休命爰锡。(一章)

蕞尔汾晋,秽我王路。
天诛久稽,爰赫斯怒。
大明继昭,晞彼朝露。
文轨攸同,平平天步。(二章)

朱干雕戈,包以虎皮。
脱剑解胄,敦说书诗。
钟鼓喤喤,俎豆仪仪。
相我斯成,以永丕基。(三章)

按:三章,章八句。
神功盛德诗 其四 猗欤 北宋 · 华镇
四言诗
猗欤道真,厥心希微。
我则道鸣野本、翰林本作体)之,万物纷错,我摄之以无为。
股肱良矣,心膂则奇。
荡荡妙用,民莫之知。
既绥寰中,亦静四夷。
承休垂裕,维君维师(一章)

雍雍和声,召彼协气。
散为丰年,凝为嘉瑞。
三脊之,四海之美,惟帝王是致。(二章)

岩岩太山,升于天中。
鸾舆戾止,玉检金封。
汾脽千里,亲飞六龙。
上下昭报,神明以通。(三章)

在昔图书,出于河洛。
有龙有龟,前圣之作。
惟天无亲,德侔斯格。
我躬受之,宝符神筴。(四章)
按:四章,一章十三句,一章七句,二章章八句。
神功盛德诗 其五 惟天 北宋 · 华镇
四言诗
上天之载,引之惟逸。
原民之生,天子之职。
我安其止,弗扰弗刻。
厥德罔愆,宜符帝则。(一章)

我征既宽,我役不烦。
息我干矛,审尔刑冤。
井饮田食,日舒以闲。
鸿化何为,淳风载还。(二章)

俾尔息而庶,俾尔厚而富。
黄发稚齿,既仁且寿。
帝歆其馨,介我纯祐。(三章)

其祐维何,如商之戊。
天地其行,既长且久。
宠绥下民,克念厥后。
取我元良,锡之九有。
不失其传,益羡三后。
尧舜为难,惟我则不。(四章)

按:四章,二章章八句,一章六句,一章十二句。
神功盛德诗 其六 德渊 北宋 · 华镇
四言诗
世德之渊,庆流瀰瀰。
笃生哲后,在宗之子。
其积弥新,有闻不已。
文考受之,以肖以似。
人之攸归,天命爰止。(一章)

天命靡常,惟德惟功。
神圣有作,历数在躬。
正位东朝,遂成大宗
协和万邦,万邦以雍。(二章)

沈沈神机,其动其时。
和柔以刚,克爱以威。
肃之振之,俾无或隳。
功则未既,思有宏规。(三章)

按:三章,一章十句,二章章八句。
神功盛德诗 其七 皇猷 北宋 · 华镇
四言诗
皇有大猷,其成落落。
文武不世,千载无作。
圣人勃兴,积厚施博。
作之新之,以底远略。(一章)

既发我明,既达我聪。
合变体经,神化无穷。
长毓儒雅,蓄砺兵戎。
无思不服,物有其容。
夙夜不怠,济我丰功。(二章)

济济朝廷,有名有实。
多士在服,百工励翼。
礼乐兴矣,刑政既达。
郁乎有文,绍周之则。(三章)

绵绵句丽(原按:《通典》高丽本名句丽,以高为氏。《后汉书》作高句骊。《魏志》、《唐书》皆作高句丽。),莽莽河湟。
绝彼东海,逸于西疆。
或剪或怀,德威孔扬。
列我郡县,袭我衣裳,于前人有光。(四章)
按:四章,二章章八句,一章十句,一章九句。以上《云溪居士集》卷二
林枢密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五、《云溪居士集》卷二三
某闻抱器识者销声而不出,晦迹而独往,则不玉不石,介乎才否之间。
全吾真而裕诸内,苟涉乎世,必有所立,以成身善名,贵白当年,而托于不朽。
《传》有之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此三者,君子所以成身而善名者也。
德出乎道,功成乎事,言也者,论道德而济事功。
故等有上下,序有先后,兼之者君子之全美,得一者所遇之时会。
世平政成,天下泰定,中外小大率安故常,则日新厥德,以益其厚。
事变蜂起,利害交搆,新故不并,厌慕异情,则时底厥功,以济世道。
或勋德事物可颂可记,或彼己势隔,指意不通,或道散法亡,埋籍传载,或怀才笃义,失职离愁,必发乎声言,杂为文采。
及夫成济政事,导扬声教,纠合上下,协和神人,形为简书,贻训后世,使斯文不坠,大猷有传,观之者因迹以会心,闻风而兴起,则言之所补,未愧功德。
故君子因时而成业,易地以计功,优劣之差,不主于一。
某也不敏,妄意作者之业,狂鸣无当,罔知尺度,常恐引费岁月,不及门户。
恭惟知院枢密阁下,以纯德通才,宗儒硕学,秉文之律,为世师范。
权衡所逮,锱铢不遗;
片言品题,天下咸允。
曩岁台旆节制东吴,某于是时尝持所学,上污几席,猥蒙激赏,谓有古风。
星霜变移,逮兹五稔,中心铭藏,靡日不思。
感知音之既遇,识文艺之蹊隧,虽尘劳坌冗,每加鞭自笃,罔敢或弃。
尝思《典》《谟》存而唐虞之德明,《歌》《贡》作而神禹之功著,商周之世,颂声并兴,迄于汉唐,咸有称述。
然惟舜禹为盛,身致大宝;
汤武之兴,悉资世业。
高、光、唐文,经营戡定,备尝险艰,成功肇基,用力甚厚。
而子孙传之,为数虽多,肯堂构者或三四世,或一二君而已,世平道隆,曾不百年。
恭惟本朝受禅创业,同符虞夏;
七圣继作,善美荐增。
光大安荣,踰百三十馀载,弥昌弥炽,功德之盛,度越前世远矣。
某不自度量,忘其鄙贱,辄罄竭单浅,策砺驽钝,作《神功盛德颂》一篇。
声采芜颣,闻见寡陋,不足以识其形容,揄扬大烈,备国史之美;
庶可与耕夫樵叟,击壤鼓腹,吟咏于畎亩之间耳。
尚念绠短汲深,力少任重,简不备物,狂过乎中,斐然莫裁,尘浼盛大,谨缮写诣钧屏尘献。
伏惟帷幄密严,筹谟馀暇,俯念晚学尝在所赏,特赐盼睐。
倘蒙一言之教,俾知当否,德贶之重,实踰丘山。
伏惟矜怜,幸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