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六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13389
人物库2531
古籍库93087
活动2442
诗文库
策问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净德集》卷二○
问:卦者,时也;
爻者,适时之变也。
观其时,穷其变,赜之以吉凶,推之以进退,天道人事,其相参乎!
何以周公《履》而不处,仲尼《需》而不进?
《明夷》之六五,利箕子之贞;
《既济》之九三,见高宗之伐。
文王之德,居《升》之四;
仲尼之志,当《革》之初。
索求义象,而质以圣贤之迹,兹有望于彊博也。
问:《六月》,宣王北伐之诗也,历序《小雅》废缺,为变之始,则厉王之诗,不列于《小雅》明矣。
《十月之交》、《雨无正》、《小旻》、《小宛》,皆刺幽王郑康成以为刺厉王之诗,学者惑焉。
康成之于《诗》,造其蕴奥也,其说非妄也。
诸君宜辩之。
问:三代之政,各有所尚,故忠、质、文循环为用,以救其弊,推其损益,而百世可知矣。
然则圣王之垂统御极,必鉴观物理,参验势数,量揆叙以建治体,使元元之生,归于中和之域而后已也,岂可泥于循仍而昧于适变哉?
国家刬五季乱本,造四海大业,百馀年间,号安平矣
教化所渐摩,法度所处制,其所尚者何也?
远稽三王之道,近抚当世之务,则所损益者,又宜何如而可以济于时耶?
诸儒固尝极虑于此也。
敢问其略,无让焉。
问:经者所以载道,而道者治之路也。
士之穷经探道,而有志于从政者,岂区区章句而已乎?
必能推明圣奥而适于用也。
且《礼》有九经,《书》有八政,皆治道之要务,施之于今,无不可也。
请条其目,而陈其效焉。
问:尧、汤水旱,必推之数也;
《洪范》休咎,必归之数也。
推之数则灾异生于自然也,归之数则精祲兆于有象也。
国家仁厚之化,蒙被动植;
太和之气,充塞方外,然而水旱有时而作,岂数之然耶?
抑休咎亦有其象也?
却众沴而来诸福,得无术乎?
董仲舒、刘向父子、夏侯胜、谷永、李寻之徒,皆以经术推阴阳为儒宗,今之经明行修者,岂宜自谢古人而不言也?
问:四夷为中国患,虽三代之盛,亦所不免,故禦外备边之策兴焉。
议者必曰:重任将,勤训兵,厚其储蓄。
此其大略也。
然则将以何道而任,使之必胜?
兵以何术而训,使之不骄?
储蓄以何法而积,使之不困于民?
愿毕其说可也。
荔支 其一 明 · 郭子章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榕树环山郭,离支列省衙。
妍姿当六月,神品压三巴
露泫金茎烂,日融火齐斜。
谁评红与绿,犹自说江家。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荔枝
荔支 其二 明 · 郭子章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凌冬还酿秀,盛夏转芳菲。
艳吐千家色,熟看百鸟肥。
珠房朝彩郁,锦壳晓霞辉。
惟植蛮荒远,徒劳笑贵妃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荔枝
次韵昌甫 其二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相送思前日,同吟忆此时。
情亲五字句,意妙一篇诗。
长夏看榴火,薰风入鬓丝。
西湖渺何许,终愧北山移
次韵黄崇 南宋 · 韩淲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长夏得閒趣,无过里社中。
往来三径日,舒写一襟风。
幸与陶潜,从渠阮籍穷。
人家莺燕里,犹记淡烟笼。
至正九年四月二十日元璞舟过江郊枉劳衰疾承近怀多慰元璞言归赋七言近体一通问讯遥寄玉山主人 元 · 吴克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玉山长夏草堂幽,老爱从君十日留。
醉语支离欢不记,归来烂熳忆相求。
风回柳叶摇歌扇,月出荷花映䌽舟。
可念江湖搔白首,还将衰朽问汤休。
崔相公罢相启 唐 · 薛逢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六
某闻川梁壅而舟楫施。禾黍登而霖雨霁。
天地常数。古今共然。
伏惟相公理达卷舒。用明进退。
调阴阳以成岁。受功于天。
执谦让以归仁宏道于已。
所谓进退惟正。卷舒适时。
某每念庸虚。常蒙匠化。
当幽滞之求振拔。则且愿持权。
在卑恳之望荫庥。复稍思税驾。
从古难者。于今见之。
范蠡登舟。子房避世。
方之高躅。何足比肩。
慺慺恳诚。伏望深鉴。
苦热 明 · 孙承恩
 押词韵第八部
今日不可出,畏景蒸炎熇。
崔巍火云行,势欲焚层霄。
乾坤一炉冶,天地同煎熬。
初疑河海竭,又讶山岳焦。
生人蚁虱然,众口均嗷嗷。
而我坐斗室,局促增烦劳。
对案不能餐,尚暇笔砚操。
冯陵发大叫,欲去不可逃。
安得呼风姨,捲地驱长飙。
徒怀杜陵句,赤脚凌琼瑶。
烦纡漫自苦,澄凝觉逍遥。
造化生万物,意匪殃吾曹。
轻箑聊自挥,渐喜风萧萧。
俛仰神内融,散适形俱超。
我热良可舒,感事增郁陶。
忽忆山之东,寇盗方驿骚。
哀哉六月师,卓午腰弓櫜。
济时愧无术,抚已徒忉忉。
韶州进士续题名记淳祐十年六月 南宋 · 邓益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九、《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八五、光绪《曲江县志》卷二
国家盛治,莫胜于庆历。
韶之襄公,庆历四谏之臣也。
公登天圣二年进士第
韶之同登者三人,公尤名位俱显。
天圣进士为庆历名臣,孰谓科举不足以得人哉?
嗣后二百馀载间,第者或间见,郡之长老咸归咎于山川裂而风气分,如刘夔州大音不全之说。
长沙杨大异广东宪节,爰究爰度,乃垩断港,辟通阛,筑书堂于帽峰之址,钟接扶舆之气。
周元公,与诸生讲其学,盖韶乃元公徐按洗冤旧治也。
郡博士汤露龟山槎溪之乡,得其的传,以淑艾多士。
士知明理达义,以馀力学文,而文日醇。
庚戌春官,四士联升,遂复天圣之盛。
气之复耶,数之复耶,抑讲学之力耶?
然余窃观文公书白鹿之简,正以乡科举为近利,则学圣人之学者,岂专为采荣计?
清淑之气,合则斯昌。
进取之技,较之深精,汇征连茹,后进当几倍于昔。
必也思平日所学何事,明正道,养直气,使进士襄公,则盛治皆庆历,山川又因人物而灵,义理不因利禄而轻矣。
圣天子宾兴之诏,又曰师古之文,务内之学。
致远之器识,视祖宗盛时歉焉。
诸君懋哉!
淳祐十年六月八日
申府帅并二司状1077年5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净德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右,陶自今年四月三日后来,累据九陇县户等各陈文状,申说彼官场减价买,却将馀上价钱,令客人充息请买;
及不分早嫩粗细色额,只作一般取买,委有侵损,乞指挥贵获存济。
陶寻帖堋口茶场,令依市价收买,两平称来。
如敢准前以好为恶、将贵作贱,及不分等第、高称斤两,牙子专拦,必定根勘断决,监官云按劾申奏。
如此行下,非不丁宁,缘议者立法,要出息三分,旋买旋卖,逐场若尽价收买之后,将来客旅计算不成,不愿兴贩,必至积压损坏,监官例遭责罚,干连人尽著赔填。
以此须至顺承茶场司风旨,减价收买,所贵客人愿来兴贩,变转得行(假如一百斤,每斤一百文,若便作一十贯买,则恐客人不肯用一十三贯文请买;以此减下园户价钱,只作七贯收买,所贵有客人作十贯请买。)
或自园户纳三分息钱,请引出外(园户茶货须得中卖与官,若将往别处变卖,便成犯禁,无引不行。被此抑逼,须至自纳息钱三分,请引出外。),情弊如此,上下通知。
茶场司臣僚恐出息不多,难沾赏典,空行文牒,督迫州县,其实则任令减价收买;
逐场监官畏惧茶场司威势,恐遭责罚;
干系人则深忧将来损坏赔填,一向刻剥园户,低估价直收买。
每斤除牙税、头子钱及交子陌外,只及半价。
州郡之吏,熟视疾苦,无力以救,行之日久,为害转深。
茶户嗟怨,屡有词说。
及至今月十九日,为本场支钱并尽,有园户三百家以来,约及三千人,指约不住,各自将直上监官厅堆垛。
团围秘丞尹固、主簿薛翼,语言不逊,须要称
逐官各回廨宇,众人遂便扯破薛翼袍袖,并致打随行手力等,其牙子一十二人并各回避。
陶寻出榜,且令园户任便四散,暂将茶货往蒲村、木头、导江等处官场中卖,并行诸县,晓谕保正等不得妄有在路阻节,及差九陇主簿勾龙骧前往晓谕园户,同共买卖,兼差本县令薛高三日五日一次前去照管。
陶当时即不敢张皇申覆,亦不敢繄行根究致打手力之人,盖缘愚民聚众,忿怒争闹,情虽难恕,而亏损茶价,其曲在己,从而卖法,愈更厚颜。
以此一面出榜,严行约束及根究次。
陶再详山户茶货,若外面私卖一两,便成犯法,将至官场,例被减价,费用不足。
大抵小人之情至于穷塞,则何所不为?
深恐此事非西南之利。
伏望某官更赐体访减价事理、喧闹因依。
如陶所言不妄,即乞特为敷奏,乞改茶法,以便远方。
陶兼体问得六月以后,犹有晚茶一色,贵者每斤不过三十文。
若尽收买,所出之息,亦不甚多。
缘逐处自开场至今,买获茶货,旋行出卖,颇有厚利。
如或朝廷谓此成法难便改更,即乞自六月一日以后权住收买,放令衷私交易。
所贵园户留得晚茶一二分,尽价卖与客旅,稍助生计,亦遗秉滞穗与民之义。
谨具状申知府龙图运使学士运判太博、提刑郎中
观园丁除草 明 · 孙承恩
 押词韵第三部
中园种嘉蔬,地瘠蔬叶稀。
蔓草杂其间,复尔缠绵之。
六月盛炎暑,亭午张赫曦。
园工力芟锄,根株俾无遗。
造化普发育,雨露无偏私。
去恶佑善良,人事理则宜。
兰蕙生当门,斩刈不得辞。
矧尔恶类繁,不去将何为。
六月二十一日文待制见访热甚追记馆中纳凉故事漫成一首 宋 · 韩驹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汉阁西头千步廊,与君长夏对胡床。
阴阴桧色连宫草,寂寂棋声度苑墙。
细乳分茶纹簟冷,明珠擘芡小荷香。
身今老病投炎瘴,最忆冰盘贮蔗浆。
碧梧翠竹堂分韵得带字 元 · 吴克恭
 押词韵第五部
长夏竹阴,偃薄适所爱。
良朋四方至,叙此承嘉会。
雅意几宿昔,神交一倾盖。
莲芳玉山酒,碧松湖菜。
风流五侯鲭,□水郎官脍。
高郎雅眉宇,郯生富清裁。
短李善长谈,医缓辄雅拜。
张颠矜道妙,僧彻持醒戒。
歌喉间宝瑟,舞影回旆。
题扇琼英忿,张筵翠屏对。
杂乱虽无次,妍丑各有态。
良游信所惬,佳赏心亦快。
兹会安可期,明当返予载。
回望玉山云,川长水如带。
文与可墨竹枯木熙宁八年六月1075年6月10日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净德集》卷一四、《成都文类》卷四五、《全蜀艺文志》卷四一、《蜀藻幽胜录》卷三、乾隆《盐亭志》卷六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君子之智思能过于人,则事无巨细,皆足以取高,此众人所以尊仰钦爱之不已也。
画者,中有拟象,而发于笔墨之间,茍臻其极,则近见群物之情状,远参造化之功力,自古贤俊,往往能之,盖取其如此欤!
与可之于墨竹枯木,世之好事者皆知而贵,子瞻尝谓尽得其理,固不妄也。
顷年来成都,画此两物于嘉祐长老纪师之方丈,纪师宝之,以誇识者,乃西州僧舍胜事之一也。
与可文馆二十年,其材可巨用,将老矣,尚恂恂小州,胸中之蕴,曾不少露,通塞荣悴,无一毫罥诸心。
名教至乐之馀,时作墨竹枯木一二,以寓其幽怀远趣,真所谓粹静君子也,岂特笔墨之间有以过人哉!
知则语其大,不知则语其小,知不知于与可何损益耶!
此可与高爽明达者言,不可与鄙闇道也。
熙宁八年六月十日记。
举贤良文学诏始元五年六月 西汉 · 汉昭帝
 出处:全汉文 卷五
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传《》、《论语》、《尚书》,未云有明。
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赐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汉书•昭纪》)
赠云留道人 其一 南宋 · 张埴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咸池沐发扶桑晞,只手横捉邓林枝。
楚人六月请时雨,呼唤雷公似婴儿。
六月 元末明初 · 许恕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南塘之水水西头,最爱田庐野意幽。
浮世百年如昨梦,殊方六月深秋
酒醒林下闻啼鸟,老去山中学饭牛。
疏懒已无轩冕想,故园归去复何求。
盛暑宿集福院晚风雨大作 宋 · 陈棣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火云烧天天为高,畏日烁地地欲焦。
舴艋浮江线溜涩,招提税鞅烦襟消。
风声聒聒闹山阙,雨脚霏霏转树腰(宋人集作梢)
猛省奔驰竟何事,此心宁不愧渔樵。
戾太子谥诏本始元年六月 西汉 · 汉宣帝
 出处:全汉文 卷五
皇太子在湖,未有号谥
岁时祠,其议谥,置园邑(《汉书•宣纪》,又见《武五子传》。)
子效玉川子 明 · 孙承恩
书斋坐清昼,昧昧心弗怡。
阿松忽前来,出扇乞我诗。
阿松性沉嘿,颇不喜施为。
我疑乃质鲁,但识栗与梨。
今朝忽好事,我喜为解颐。
呼儿更来前,听我好言词。
汝今十四岁,非复髫龀儿。
读书吾家事,诲汝良孜孜。
读书添智慧,读书破愚痴。
读书为贤良,读书佩朝裾。
汝前当七龄,头角颇岐嶷。
何更七年来,碌碌但如斯。
岂汝诚质鲁,变化犹有期。
抑汝故懒惰,懒惰无由医。
人生要树立,诗书乃镃基。
利达且莫言,赋命固不齐。
但观不学人,何别隶与厮。
学庸及语孟,精义要深惟。
尚书最难读,功当百倍之。
考事贯今古,摛文炳珠玑。
今虽未能然,为学当视兹。
似汝恁陋劣,万难冀毫釐。
吾又念世德,承传汝当思。
吾宗百年来,诗礼人共推。
穆穆抑斋老,黉宫拥皋比。
汝祖雪岑公,清名绝瑕疵。
我虽勉继述,浅薄恒忸怩。
汝若不自立,自汝隳门楣。
汝观东邻氏,绰楔高巍巍。
有子不嗜学,破败共笑嗤。
又观西邻翁,起家自茅茨。
有子立青云,里闬腾光辉。
人生无愚智,共识好与媸。
东西两家子,问汝当何居。
光阴不我待,日月相奔驰。
汝勿恃年小,一去难再追。
不信观汝爷,尚记发垂垂。
转眼亦几何,清霜点乌髭。
少时不自力,及此徒伤悲。
我家世清白,囊橐无馀赀。
幸存薄田亩,犹可供粥糜。
亦有书满架,古训光陆离。
役使有童奴,免使执爨炊。
古人贫亦学,劳苦身无资。
我今虽淡薄,不令汝寒饥。
汝若更不学,此咎当责谁。
只今当长夏,俗事无牵縻。
愿汝务学业,毋徒习遨嬉。
切磋同阿哥,和鸣恊埙篪。
莫似汝父懒,失学悔后时。
愿汝崇明德,忠信以自治。
入则孝爷娘,出则敬友师。
莫似汝父癖,愆尤日潜滋。
莫起侈泰念,淡薄守家规。
莫习轻薄态,执礼须谦卑。
但观世上人,浮侈终自隳。
我今已四十,精力会有衰。
汝年渐长大,将以门户遗。
男儿贵自强,奋发不可迟。
爷娘虽汝怜,岂得长提携。
世事不可料,前程杳难窥。
贤不肖系人,造物无容私。
骥子始堕地,骨相超等夷。
驽骀亦自别,宁候异日知。
如今亦稍稍,我窃为汝疑。
再看汝一龄,便可分雄雌。
恩义不相掩,舐犊非为慈。
汝不用吾言,吾将汝鞭笞。
告汝出苦语,拊心转歔欷。
勉哉不可忘,一一镌肝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