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题目
五月二十五日晚自天寿还呈秦少章 宋 · 周行己
 押愿韵
客思日百种,无一适所愿。
入夏对灯火,坐窗如坐圈。
开口畏祸机,俛首学痴钝。
嘉友不在眼,相思剧方寸。
晚凉策马出,豁然对清论。
盈月阻良觌,欢喜论缱绻。
上言得三益,次言科举困(原作囷,据殿本改)
新诗破烦想,觉人体中健。
重我特特来,殷勤留一饭。
促膝对夜树,萧爽无俗坌。
归来劳梦侵,令人欲高遁。
仆以绍熙壬子中夏二十有五日始跻风篁探龙井遂至广福谒三贤像阅旧碑追观一代风流为赋此诗适月林依公留设茗供因书以遗之他日能为我揭诗板于壁间使示来者亦山中之一助也(龙井寺有辨才师赵清献苏文忠塑像) 南宋 · 周端臣
 押支韵
奇石烂横道,兹山信多姿。
江湖酾两股,一泓乃孤危。
相传龙所家,或恐神护持。
腥风转霮䨴,阴崖立淋漓。
惜无纬萧勇,探此抱宝痴。
山僧作屋意,惨澹生幽思。
胡为金缪影,颠倒眩俗儿。
坐来百念失,苍官导前驰。
招提果深登,屐痕恍前期。
咄哉少肉山,著此高颧师。
端能致遨游,绝唱相娱嬉。
过溪亦何事,相送了不疑。
渠能缚禅律,因来数须眉。
我爱秦郎记,字压头陀碑。
月林只夜夜,人物自一时。
贤愚尽蚁封,来者吾得知。
石槽行帐作五月廿五日。)甲寅 清 · 翁方纲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六
行殿曈昽旭景开,塞垣瑞色近蓬莱。
昔年忝预螭坳直辛巳始充日讲官,以迎驾来宿于此。),今日初随豹尾来。
夜雨恰宜消薄暑,午风喜为捲轻埃。
好山宛似支篷得,布幔层阴衬绿苔。
舍田土顷亩在崇宁寺观免纳役钱诏崇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五八、《宋会要辑稿》礼五之一六(第一册第四七三页)
诸路人户舍田土顷亩在崇宁寺观,与免纳役钱。
五月二十五日艮山门外晚眺 清 · 厉鹗
 出处:樊榭山房集卷第六
吴天入时凉似水,裌衣出城三四里。
城角远山青半环,分得浓岚落渔市。
荒陂缭绍行何求,云影水中凝不收。
蓬科谁与作都祭,阴森大树堪蔽牛。
几家丛薄径微窄,稚髦闯篱窥过客。
棕榈散叶覆深井,薜荔牵丝护攲壁。
喜闻田水夜初满,不道瓠花朝更坼。
半虹忽堕横一桥,恰当高处风刁骚。
四天万绿染未销,峰尖黄鹤如可招,画本髣髴临山樵。
深林绝礀藏过雨,山中茅屋愁漂摇。
道旁日暮纷惆怅,白荷欲语娇相向,斜倚珠盘踏寒浪。
菰蒲低处见船行,弭棹无人能一访。
我时小极因废书,消忧起病两有馀。
但思临平考古迹,安得汤镇谋村居。
朝廷蠲租诏宽大,官府劝农意乐胥。
携孥亦可号蚕室,息影颇爱开蜗庐。
试歌元丰岁连稔,姓氏何必闻乡闾。
南郊大赦诏太清元年五月辛酉 南梁 · 萧衍
 出处:全梁文卷四
天行弥纶,覆焘之功博,乾道变化,资始之德成
朕沐浴斋宫,虔恭上帝,祗事槱燎,高熛太一,大礼克遂,感庆兼怀,思与亿兆,同其福惠
可大赦天下,尤穷者无出即年租调,清议禁锢,并皆宥释,所讨逋叛,巧籍隐年,暗丁匿口,开恩百日,各令自首,不问往罪,流移他乡,听复宅业,蠲课五年。
孝弟力田,赐爵一级,居局治事,赏劳二年,可班下远近,博采英异。
德茂州闾,道行乡邑
或独行特立,不求闻达,咸使言上,以时招聘(《梁书·武帝纪》下)
乞将敕令格式颁降于县镇奏庆元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南宋 · 王资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五之二八(第三册第二七一一页)
大观旧法,诸尚书省更造到春秋颁敕令格式二册,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以前进入听裁。
南渡以来,刑部进呈颁降,至今不敢少怠。
其间并是中外臣僚平居暇日议论精审,朝删夕改,然后建立,朝台谏给舍咸以为是,然后颁行。
日来止是颁下州郡,而不及县镇。
夫县镇于民为最近,裁决公事多致抵抵,狱讼以之不息,良民受害不少。
乞今后遇春秋一颁镂板,其县镇并同州郡一例颁降。
禁戢诸军掊剋诏开禧元年五月二十五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九、《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三五(第七册第六五六三页)
访闻内外诸军将合干等人有诈作百姓名色,私放军债,已是违戾法禁,又辄将物货高价挜卖;
每遇支散衣粮料钱等,辄于打请之际,倚恃部辖,径行兜取,显属掊尅。
自今降指挥到日,仰主帅严行禁戢,如敢仍前违犯,主帅觉察,开具姓名申枢密院取旨,重寘典宪。
主帅不行觉察,亦当重议镌罚。
可令三省、枢密院给降黄榜下诸军晓示。
秦王降封涪陵县房州安置诏太平兴国七年五月丙辰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宋大诏令集》卷三五
昨以秦王廷美显怀逆节,将构异图,与辅相以交谋,伺君亲之动静,情理切害,事状显明,包藏若斯,悖逆何甚!
若徇外廷之议,合行弃市之诛。
特以至亲,用宽极典,止令就第,亦冀知非。
而丑迹逾彰,奸谋益露。
群情积怒之未已,凶人长恶之罔悛。
敦九族者虽莫先于慈,治万方者恐自乱其法,聊从降黜,以塞喧哗。
迫于至公,盖非获已,凡尔中外,当体朕怀。
秦王廷美降封涪陵县公,于房州安置。
陈防秋利害疏(原注:建炎三年五月十五日奉旨许郎官以上条具防秋利害,二十五日上。)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六、《忠正德文集》卷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四、《右编》卷二二
臣窃惟东晋之迁,国势微弱。
惟其设淮上之备,以严外户,扼荆襄之要,保有上流,是以能建都江左,历年滋久。
今车驾驻跸建康,则荆淮之防托、沿流之斥堠
诚为急务。
斥堠之不明,以措置不专,劝赏不立也。
自来委之军中及沿路州县,而军或散亡,城亦失守,仓皇阻绝,力所不暇。
今欲自御营及诸军州县各选募使臣兵级,立定人数,信赏必罚,不任出战城守之责,专令探报。
如此则人得尽力,而事不失实矣。
防托之不谨,以事出仓卒,不能预备也。
自来俟有警急,乃始调发,而阵未成列,兵刃已交,退无所归,披靡逃溃。
今欲前期选阅受成,而出各使分擘远近,占据形势,习熟其山川险易之宜,以为出入邀袭之计。
广积刍粮,严设堑栅,出而掩击,入而拒守。
如此则前有以阻遏,而后能牵制矣。
虽然,防托之任,正惟其人,未得其人,计将安出?
臣窃谓黄帝时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于是习用干戈,以征不享。
然而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所以能战。
炎帝蚩尤、逐荤粥,以去天下之不顺者,今陛下欲久留此耶?
愿如臣所陈,谨斥堠防托之备,慎将帅委任之选,保无后患。
坚守不动,为长远之计可也,苟或未然,则维扬之祸,可不鉴哉!
臣愿陛下深惩既往之失,常为去就之谋,以六宫所止为行宫,以车驾所至为行在。
吏部注授,并依八路;
户部金帛,贮之诸州。
凡宗庙祭祀、礼文法物,及六曹百司之閒慢者,并归之行宫,而差除升擢,号令赏罚出于行在。
随驾之兵不在多,选择万馀以备仪卫,其馀兵将分布江淮,预设控扼,既有以分军食,又有以相应援。
行在官兵既省,则用度易足,进退简便。
或驻江浙,或临淮甸,延见父老,省察风俗,旌别善恶,搜扬人才,召集军兵,振耀威武
使敌人知有预备,而莫测巡幸定居之所,则恐未敢再谋窥伺。
然后别遣能臣,出使关陕,收六郡良家子,募为效用;
优诸路弓箭手,足其阙额;
以至蠲私田之税,如弓箭手法,推之全陕诸郡。
因其民俗,复唐府兵之制,待以岁月,训练精熟,则四方之事庶有可为者。
关中四塞之国,周以龙兴,秦以虎视,汉高祖所以卒能并强楚成帝业者,以其先得关中之地。
是知古先帝王欲大有为于天下,莫不在此。
今固未可,幸陛下他日图之。
内侍邝询为久病可将见任官特与换白云处士赐名守宁制绍兴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1162年5月25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七、《掖垣类稿》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某人:国家宁与人以禄而重予人以名,故一字之褒,千钟之弗若也。
给事宫掖,见谓谨畏。
浮云之志,有动于中。
太上嘉焉,更以美名而赐之隐者之号,可谓荣矣。
尔其精心香火,以祝圣人之寿,庶几图报万一焉。
可。
辛酉闰五月廿五日官军败绩上模吉安指挥王应鹏千户陈策永新千户唐鼎皆死之王素爱士卒且知射变起犹发百矢矢尽兵散始及难 明 · 罗洪先
 押梗韵 出处:念庵文集卷十九
时平人讳兵,文墨制将领
世禄不自给,疲卒仅存影。
一朝疆场侵,飞符下台省。
调发有常期,洒泣辞乡井。
军储日苦虚,部曲故不整。
冲炎抗群凶,如羊当虎猛。
将军初愈疴,射札未出颖。
慈爱喜因仍,节制未合并。
偏裨素仰成,机智昧先炳。
敌来常捣虚,变起值食顷。
枵腹持空弮,驰突何由骋。
遍野卧腐尸,贵贱谁能省。
狞徒势愈张,自诧得所逞。
以饱待饥羸,如石投深阱。
未能杀虐燄,翻增远谍警。
荒村畏声息,乍闻警缩颈。
衰歌拟招魂,出语喉欲哽。
贡院门诏景德四年闰五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
国家儒学斯崇,材能是选,眷惟较艺,务在推公。
而近岁有司罔精辨论,尚存请托,有失拟伦,其何以待八方英秀之流,辟四海孤寒之路?
虑遗贤俊,深轸予衷。
今乡赋咸臻,礼闱方启。
司文柄,慎择春官,用革弊源,别申条制。
靡间单平之选,庶无徼幸之人。
咨尔众多,咸体予意(《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八。第五册第四二六五页)
请置防禦军状(东都留守今管旧防禦军官健并阳翟偃师等县镇遏及留镇将士共三千八百九十五人七百人旧防禦军官健准元和三年八月十日敕量留一千五百七十人河阴阳翟偃师等县镇遏准元和三年五月二十五日留守牧管一千六百二十五人留镇将士)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七
右件。见管兵士如前。
其中分在阳翟偃师外镇并诸色军将所由及口傔等。并在数内。
今在都城二千人已下。极为寡少。
去年七月五日面辞。亲奉圣旨。
欲却置防禦军。去年十月十六日又具状闻奏。
至今未蒙进止。东都与淮西地近。
又少阳丁忧未闻疾状非轻。虑有军中动静。
苦无备拟。不免忧虞。
阳翟去冬□有劫杀。亦为在镇人少。
所以草窃公行。居守寄崇。
临制东夏淮西缓急。
切在堤防。须假军声。
以重威望。以臣庸懦。
又兵力至少。夙夜怀惧。
旷败是忧。在臣至微。
岂敢逃责。但以常备重任。
过承鸿私。恐负恩寄。
有辜任使。事理所迫。
不敢不言。伏惟圣虑。
速赐裁择。轻冒尘渎。
神爽震惊。无任惶惧陨越之至。
谨差押衙云麾将军左金吾卫大将军兼试殿中监上柱国成党奉状陈请以闻。谨奏。
戊戌年五月二十五日奏为持权在得其道及申明措置官会见钱欲望圣慈审思力行及明诏大臣检会行下奏闻事伏候敕旨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三、左史谏草、《新安文献志》卷五
臣闻有以收天下之大权,必有以持天下之大权。
大权者,人主所以奔走四方,鼓舞群动,使之惟上所命,而共起治功者也。
是故可收而不可散,可持而不可纵。
方其散也,而知所以收之;
及其收也,而又知所以持之。
则庶乎不致于纵,而且不致于散矣。
臣恭惟陛下亲政以来,于今六年矣,权之散者亦既收之矣。
是宜天下之人奉承上命而无有所违,天下之治悉如吾意而无有不举。
然而日复一日,岁复一岁,下肆玩侮,上务姑息。
作之而不应,唱之而不和。
文移往复,非不可观;
事功缪悠,初无其实。
得非大权虽收,而未知持之以奔走鼓舞欤?
且国用莫切于财赋也,今也非违法以横取,则有变公而为私耳。
国事莫急于军期也,今也非傲令而不从,则有具文以相应耳。
侵疆所当早复也,其肯慷慨而任责者谁欤?
徒闻敌人据要害,役吾人民,耕种吾田土,以为久驻不退之资;
掠取吾财用,以为待时会攻之举。
盖向者以易我而致丰、黄之败,今者将惩创而为报复之谋,此其为患,益可畏矣。
流民所当安集也,其能多方以区处者谁欤?
徒闻淮民强者噬弱,众者并寡。
乃业可复,而徘徊于沿江诸郡之间;
其来日多,而浸入于江东内郡之地。
盖向者敌退则可归,今者敌留则难返。
转眼又是枣红,不容不为逃生计矣。
欲诸阃同心以为备也,而相忌相倾者益甚,缓急安能左右之相救?
总制通融以足军也,而相诋相𢦤者不已,缓急安能彼此之相谋?
应天陷,而两淮颇失其藩篱;
江防空,而内郡孰为之门户?
不容不守也,而所以为守者,未必可恃;
不容不和也,而所以为和者,未必可信。
守将不素择,而又有数易之患;
士卒不素附,而又有不饱之忧。
蜀道乏改弦易辙之图,而因仍于故常;
庙朝忘厝火积薪之念,而玩愒于岁月。
以自有之天下,乃若有碍而难行;
以祖宗之境土,乃当吾世而日蹙。
此无他,有其权而未能持其权,故欲举其事而莫能成其事。
履霜不谨,坚冰可忧,是可以为细故,而不凛凛于此哉?
夫以臂使指,乃可运动;
指大如股,则难屈伸。
吾不持以臂使指之权,而反使有指大如股之势,则人将难使,动有拘牵,事机鼎来,何所倚仗?
虽然权固患于不能持,而亦有所不难持。
持之如何,在得其道而已。
方今朝廷清明,纪纲具在,明圣当宁,忠贤敷施,夫岂有难使之人?
特贵有能使之道。
道之所在,权之所由行也。
用舍必当而公,是用舍得其道也;
赏罚必明而速,是赏罚得其道也;
号令必审而信,是号令得其道也;
措置必切而断,是措置得其道也。
人有不平而闻于朝,则明白而剖决之,不至含糊而两见是非,则处之之道得矣。
下有窘迫而告于上,则斟酌而急报之,不至稽缓而漫无可否,则应之之道得矣。
事事得其道,则人人合其心,权安有不行,而事安有不成者乎?
臣故曰权不难持,在得其道也。
汉宣帝惟信必赏罚,综核名实,是以上下相安,莫有苟且。
光武惟总揽权纲,明谨政体,是以恢复前烈,身致太平
唐至宪宗,时事岌岌,而淮西荡定,河北底宁,承宗敛手削地,韩洪舆疾讨贼,裴度以为岂朝廷之力能制其命哉?
直以处置得宜,能服其心耳。
夫所谓处置得宜者,即臣之所谓得其道也。
此三君者,皆中兴之贤主也,不过有持权之道,是以能致中兴之功。
陛下天生聪明,久亲政事,固将超轶乎三君之上,而何待于微臣之言?
盖当明主可言之时,则不得不效明目张胆之忠也。
伏望陛下审思而力行之,天下幸甚,宗社幸甚!
〔贴黄〕臣昨尝欲效外郡纸帖之事,而为创进一百会之说。
盖是熟观市井之交易,素习道路之往来,而知民俗贴凑之艰,莫如小会日用之便。
又以其平日思虑之久,访之老成通练之人,委便公私,乃敢进说。
今侧听两月未见施行,深惧奏陈未明,不足开寤圣明。
臣以为若造一百,住造三百,一百与二百并行,则三百已在其中。
果行此也,有五利焉:人便贴凑,不甚仰钱,一也;
人既便用,必是爱惜,二也;
为钱无多,必无伪造,三也;
破旧小会,以此收换,四也;
无妨秤提,反可为助,五也。
有此五利,何惮不为?
或者必以券直百文,徒费工本,臣以为不然。
不有小费,莫救大患。
若效湖会之简径,则费工不多,更略狭小其形模,则费本亦少。
费少利博,似无可疑。
臣又于其末有收兑军兵见钱与夫严禁下海鉟销之说,皆切时务,非敢空谈。
并乞圣断明诏二三大臣检会施行之,臣不胜至愿。
贺新凉 五月二十五日记事 现当代 · 卢前
 押词韵第三部
久矣齐生死。
便埋身、一抔黄土,等闲间耳。
只惜未能将革裹,孤负平生豪气。
剩一点、丹心无昧。
自此从容归上界,信诗书、沾溉垂危际。
何苟免,我行矣。

钢鸢过尽群呼起。
戴吾头、敛魂收魄,又来人世。
但觉眼前森鬼域,弹片枪痕而已。
炸不了、坚强意志。
以齿还牙终必报,肯投降、屈服非人子。
重誓约,洗兹耻。
启跸幸避暑山庄之作是夜雨五月廿五日乾隆甲寅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
仁祖丕谟显,时驱避暑旌。
方欣深夜雨,却惜傍朝晴(昨晚阴云浓厚至夜半后果得密雨一阵大可冀其优沾讵意傍晓复晴甚为可惜)
遂有作泥议,聊停御马行(向来幸避暑山庄启跸日率御马以行即今巡幸津门万泉庄用膳后仍复乘马一时扈从送驾诸臣及道左村民无不欢幸今早御前大臣因夜雨虑途间泥泞遂从所请聊停策骑然以八旬有四之年乘舆就逸颐养之道亦所应尔谅不致有懈武之议也)
耆龄合颐养,懈武谅无评。
五月二十五日季直生日叔俨来为置酒召朋旧因道畴曩感成二诗并寄陈子璹 其一 晚清 · 范当世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九
记否南山下,先春并马行。
卅年为一世,双笑送平生。
得间还思旧,临觞尚有兄。
开轩吾病减,山翠复纵横。
五月二十五日季直生日叔俨来为置酒召朋旧因道畴曩感成二诗并寄陈子璹 其二 晚清 · 范当世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九
嬉戏各同味,中年道路分。
子能达初志,吾尚抱空文。
削迹论生事,长嘘念故群。
陈生终健者,临老百分勤。
五月二十五日宿岐山偶写墨梅数枝于店壁逆旅主人见而悦之且出家酿饷客吕子湘帆亥白兄曰此公洵非俗才也当以诗纪之作二绝句 其一 清 · 张问陶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船山诗草补遗卷二
官阁题诗兴早阑,陇头谁与话艰难。
一枝犹赚羔儿酒,莫笑梅花傲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