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苏州支硎山报恩寺大和尚 唐 · 僧清昼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八
先大师曰佛。
嘉言孔硕。
大造人天。
张无生极宗。
悬衡于偫教之表。
自第一义谛。
皆我之蘧庐也。
况儒墨名法道家之流哉。
教之斯行。
资乎哲匠。
大师即其人也。
大师讳道遵
字宗达
吴兴张氏之子。
崇勋茂德
世为吴中右族。
大师夙负殊操。
洁士称之。
荣耀不足关其心。
声尘未曾触其性。
其年二十。
天竺威大师初受具戒。
事报恩兴大师
首宗毗尼。
依佛教也。
常愀然而叹曰。
孔老之学。
不明三世。
昭昭之业。
何异夫适而求冥山哉。
先大师则不然。
观万像无根。
我独以无生一心。
覆疑山之峻。
知四流妄有。
我独以不动二字。
停倒海之波。
室是远而。
悟者天隔。
昔在汉明永平之际。
大教洋溢。
霈然而东。
与生灵涤心。
观天地更始。
正士自摩腾以降。
持法有如关中者。
秉律有如南山者。
海内髦士。
亟归乎我。
如凯风微扬。
嘉禾先发。
北齐文大师传龙树智论一性之教。
即我释迦如来九世祖师文殊所乘也。
惠文传南岳
南岳天台
始授一心三观之旨。
以十身佛刹微尘数修多罗。
如悬帝网。
丕出正念。
无遗即中。
盖如来一斯教之扃鐍也。
天下宏经士窥我宗者。
不得其门而入。
天台去世。
教传章安
章安缙云
缙云东阳
东阳左溪
自龙树已还。
天台四祖。
事具谏议大夫杜正伦传教记。
大师则亲承左溪
一受心宗。
方造其极。
物有凋折而苦节不衰。
时有晦明而至行不变。
法华三昧。
渊乎我衷。
尝从容谓门人曰。
尧舜之民。
不必独义。
教之至也。
教若不至。
民何咎焉。
吾恐大教未周。
偫机未发。
陷诸子于邪见之网。
吾徒得无过乎。
乃欲广写法华经。
置道场。
辟经院。
以烛继景。
扬大雄慈声。
盖平生之愿与。
一之日发其心。
二之日规其趾。
作不逾序。
厥功成焉。
居山之福地。
于戏。
偫峰合沓以就我。
当大藏而孤峙。
疑天作以待用。
此持经之境也。
及以清昼山空。
吹不动。
真念凝乎寂寞。
经声在乎窅冥。
此持经之心也。
大历元祀。
州将韦公元甫
兵部尚书刘公晏。
侍御史王公圆。
开州刺史陆公向。
殿中侍御史陆公迅。
天理评事张公象。
境诱真心。
共获殊胜。
乃相与飞表奏闻。
诏书特下。
署名曰法华道场。
焯哉盛乎。
经王之惠。
日升于天乎。
自江以东。
惣一十七所。
因大师之首置也。
举精行大德二十七人。
常持法华。
报主恩也。
大师以无缘慈眼。
极观四生。
多溺空见。
乃铸卢舍那及毗卢遮那像。
明智身不有。
法体非无。
将显古佛證经之由。
乃起多宝妙塔。
开净土当生之叶。
遂作弥陀色身。
法华一经。
骇声闻得记方等四部。
喜广教尽收无垢净光。
盖是如来极开方便。
迹虽有作。
功乃无为。
接人天机。
使知有殊常之福。
又写天台一教。
溢乎道场。
真诠昭昭。
与清景不极。
大师有言。
佛法寿命。
其惟常住乎。
常住不存。
法安寄。
于是置庄二所。
世田为义。
嘉谷以登。
身田是修。
期圣禾不绝。
非夫大师平等之施。
孰能于事理双全哉。
物役我慈。
日用不足。
门人有懈废者。
接彼退机。
讲法华元天台正观四分钞
临坛度人。
授心扬律。
愿盈乎石室之筹。
天宝年。
灵岩道场。
行法华三昧。
忽观大明。
上烛天界。
我身正念。
俨在光中。
异日问天台然公。
公曰。
知慧光明。
从心流出。
非精志之所致耶。
又于本寺入法华道场。
忽睹此身在空中坐。
證者知是大师涤垢之相。
不然。
则万法有无碍之用哉。
其年春秋七十一。
僧腊四十六。
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
告终于支山本寺。
呜呼。
象法梁坏。
苦流增波。
无数人天。
从今何怙。
初当寺盖公轮公。
一夜同梦大殿忽崩。
得非法匠将亡之应乎。
示疾之日。
骄阳久愆。
嘉苗若燎。
辞世之夕。
号雨暴
天地惨黩。
亦我法陵迟之变也。
传教门人灵轮法盛道欣。
可入如来之室。
岂唯宣父之室哉。
俾厥鸿猷。
张而未弛。
奉教门人犹子灵源等。
高志警拔。
德邻先贤。
精细行以检仪。
敷大乘以基性。
予虽后学。
夙聆德声。
曷云不骞。
贻诸乐石。
铭曰。
泓澄吴江
静几于
清气蓄焉。
诞我僧宝。
洸洸大师
为藩。
义天无孛。
慈釭不昏。
岿然支山。
繄公所履。
建塔辟院。
夷荒而趾。
乃基灵峰
灵峰崇崇。
乃启秘藏。
秘藏彤彤。
天色在下。
日轮当中。
真经无言。
至象非象。
冥理彻性。
不昧不朗。
三观一心。
如悬帝网。
雪山嵯峨。
有时而裂。
香树偃蹇。
有时而折。
世相若斯。
师何示灭。
示灭何之。
天泣人悲。
高邱漠漠。
细雨霏霏。
携履西去。
相逢是谁。
见海未乾。
疑山尚阻。
嚣嚣魔民。
爰得其所。
吾师寂寥。
空留法语。
入室数子。
皆宏我经。
安公如月。
远公如星。
恭恭秩秩。
释氏仪形。
塔影亭亭。
长在寒树。
天上花落。
人间日暮
犹飘苦云。
与我为喻。
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
门下。
致理之体。
先德后刑。
礼义兴行。
故人知耻格。
教令明当。
则俗致和平。
然后奸慝不萌。
暴乱不作。
古先哲后。
莫不由斯。
国家受命百七十载。
八圣储庆。
敷佑下人。
迈种宽大之德。
累蠲苛酷之令。
盖仁之所积者厚。
故泽之所流者深。
兹予小子。
获主重器。
懵于理乱之本。
溺于因习之安。
授任不明。
赏罚乖当。
立法以齐众。
而犯命愈甚。
兴戎以除害。
而长乱益繁。
贼臣蓄奸。
乘衅窃发。
九庙乏主。
兆人靡依。
猰㺄肆其吞噬。
豺狼穴于宫阙。
岁未云半。
载罹播迁。
仰惭穹昊。
俯愧臣庶。
敢爱霣越。
苟全眇躬。
诚惧益纵寇雠。
重辱宗社。
忍耻誓志。
庶补前羞。
赖亿兆宅心。
不忘先德。
诸帅勠力。
恭行天罚。
俾余寡昧。
再膺多祐。
总乾纲于既紊。
复天柱于将倾。
言旋镐京
不改旧物。
宗祧有序。
朝享有期。
重庆多。
深增感惕。
呜呼。
君者所以抚人也。
君苟失位。
人将安仰。
朕既不德。
致寇兴祸。
使生灵无告。
受制凶威。
苟全性命。
急何能择。
或亏废名节。
或贪冒货利
陷于法网。
事匪一端。
究其所由。
自我而致。
不能抚人以道。
乃欲绳之以刑。
岂所谓恤人罪已之诚。
含垢布和之义。
涤清污俗。
咸与更新。
可大赦天下。
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三日昧爽已前。
大辟罪已下。
已发觉未发觉。
已结正未结正。
见系囚徒常赦所不原者。
咸赦除之。
今年五月二十八日已前左降官。
即与量移。
未复资者更与移近处。
流人及犯配隶藩镇效力。
并即放还。
亡官失爵放归不齿者。
量加收叙。
已经收叙未复资者。
更与进改。
其黜免人等。
有素著行能。
旁遭谴累。
特加录用。
勿以为负。
不有忠者。
谁复社稷。
不有劳者。
谁从巡狩。
连帅之重。
所以殿邦禦侮也。
二千石之任。
所以分忧共理也。
方镇将校。
勤奉戍役。
中外寮吏。
恪居官次。
国有大庆。
所宜同之。
内外文武及致仕官。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
四品已下加一阶。
仍并赐勋两转。
司徒中书令晟。
英特杰立。
光辅中兴。
再定皇都
一匡天下。
推恩之典。
贻庆无穷。
宜与一子五品正员京官。
侍中瑊。
沉邃忠厚。
服劳王家。
保全危城。
剪除大憝。
嘉乃茂绩。
次于宠章。
宜与一子六品正员京官。
镇国潼关节度使检校右仆射骆元光
京畿渭南商州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尚可孤
邠宁等州节度使检校右仆射韩游瑰
奉天行营诸军节度使检校右仆射戴休颜
咸秉大节。
著于艰难。
同勋叶忠。
翼我兴运。
宜各与一子七品正员官。
道节度使及行营都知兵马使兴元扈从左右金吾大将军等。
各与一子八品正员官。
诸道团练观察处置等使
各与一子九品正员官。
应诸军赴上都收复将士等。
俱以纯诚。
奋其勇节。
连年带甲。
百战摧锋。
有忘身以效命。
有灭亲以徇义。
誓平国难。
如复私雠。
竞扬貔虎之雄。
克清枭獍之孽。
策勋行赏。
传嗣荣亲。
播乃功名。
与国终始。
去冬已来。
未经甄叙者。
即与超八资改转。
已经甄叙者。
更与超三资进改。
三品已上祖父母在。
先无官封者。
量与致仕官及邑号。
亡者并与追赠。
四品已下父母在。
先无官封者。
亦授致仕官及邑号。
亡者并与追赠。
其赏钱委所司即依元敕支给。
应扈从将士。
三品已上赐爵两级。
四品已下各加两阶。
仍并赐勋三转。
其祖父母父母封赠。
并准收京城例处分。
应扈从官。
普恩之外。
三品已上更加爵一级。
四品已下更加一阶。
若常参官祖父母父母在。
先无官封者。
量授致仕官及邑号。
亡者并与追赠。
诸州刺史
普恩之外。
赐爵一级。
诸道进奏陪位者。
更加一阶。
奉天定难及元从功臣
宜令本军本使即定名闻奏。
所司各准元敕优赏。
其诸道军镇及行营将士。
三品已上赐爵一级。
四品以下加一阶。
仍准今年正月一日制。
速与甄叙
成德淄青魏博等节度并诸军应归顺将士等。
各蕴诚义。
积著功劳。
由朕失于抚绥。
顷岁暂怀疑阻。
寻能励节。
不替旧勋。
是资宴犒。
俾洽王泽
宜委所司即约额支计。
各赐钱物赏设。
仍委本道节度准前后敕。
速条疏甄叙
其朔方并诸军应在河中管内及同州将士等。
自远赴难。
解其重围。
念兹功劳。
并未酬报。
虽遭胁制。
情有可矜。
应到行营未经甄叙者。
并准元敕超五资改转。
其赏钱比收京城将士例。
各给一半。
委本军兵马使条录名衔闻奏。
所司支计给付。
食实封者。
亦便配额。
令其请受。
应天下诸道诸军将士等。
如有年老。
及疾患尪弱。
不任军旅。
愿归乡里者。
并给终身优复。
州县切加安存。
勿令侵扰。
无家可归者。
量给田宅。
使得存济。
见危致命。
先典所尚。
况忠卫社稷。
杀身成功。
朕于斯人。
义有加等。
太尉秀实
天授贞烈。
沮兹奸邪。
苍黄之中。
独蕴雄断。
将纾国难。
诡收寇兵。
凶谋既亏。
吾事果济。
忠诚奋发。
手击渠魁。
英风凛然。
振迈千古。
宜即差官致祭
并旌表门闾。
府县护其丧事。
缘葬所要。
一切官供。
仍于墓所官为立碑。
以扬徽烈。
其所赐实封五百户
嫡子正员三品官。
诸子授正员五品官。
中书门下即准元敕处分。
应诸道诸军将士有身死王事者。
委本道本使具名衔闻奏。
即与褒赠。
仍以在身官爵授其子孙。
内外文武官及诸亲诸色人等。
有横遭逆贼杀害者。
各听其家人亲识人于所司陈牒。
勘实闻奏。
亦与追赠。
如迹著忠烈
众所明知。
仍访其子孙。
量加优恤。
尚齿养老。
王风之首。
三代制理。
未或遗年。
朕将遵古典以兴化
本人心而教孝。
用优秩赐。
式慰里闾。
京兆府耆寿年八十已上。
并与版授刺史
赐紫
八十已下。
及诸州府耆寿年八十已上。
并与版授本县令
赐绯
天下侍老耆寿。
亦各与版授官。
如年九十已上者。
州县长吏岁时躬亲省问。
贫弱不能自存者。
量赐粟帛。
顷属多难。
人流俗弊。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
赋役繁起。
农桑失时。
哀我瘅人。
汔可小息。
然以国计犹歉。
军实靡充。
未尽复除。
良增愧悼。
应天建中四年年终已前。
所有诸色逋欠。
在百姓复内者。
一切放免。
百司及诸军诸使举放利钱。
今年六月已前。
百姓欠负未纳者。
亦并停徵。
京兆府百姓。
普恩之外。
给复一年。
其供顿官吏。
京兆尹类例具名衔闻奏。
量与优奖。
古者计户以署吏。
因时而建职。
既不乏事
亦无冗员。
今田亩污莱。
版图凋耗。
齐人编户。
托庇官曹。
贪吏猾胥。
诱为囊橐。
启奸隳业。
为害尤深。
应在京百司色役人及流外等。
御史大夫即与诸司使长官审详商议。
据见所掌事之闲剧。
定额闻奏。
仍校名送中书门下
务从减省。
副朕忧人。
以后应须署置。
并定名先奏。
仍永为常式。
今年正月一日赦书节目有所未行者。
所司并举而行之。
赦书或有不该。
即比类条件闻奏。
敢以赦前事相言告者。
以其罪罪之。
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
赦书日行五百里。
布告遐迩。
咸使闻知。
奉天录序 唐 · 赵元一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缅寻太古之初。
真源一味
自然朴略。
不同浮华。
虽垂不载。
轩辕氏蚩尤而廓清四海。
帝舜黜有苗而定万邦。
逮乎三王则吊人伐罪。
暴秦则并吞天下。
汉高祖夷凶静难。
光武讨叛惩奸。
魏武袁绍
晋武灭苻坚
宇文氏破高欢。
普六茹氏平陈国
太宗擒王窦。
肃宗定安史。
故曰乱者理之源。
失者得之府。
令施而逆子诛。
春秋书而贼臣惧。
建中四祀。
朱泚作乱。
居我凤巢。
忠臣义士。
身死王事。
可得而言者哉。
咸悉载之。
使后来英杰。
风义企慕
承危伺隙。
与时浮沈者。
其徒非一。
正史备书。
故阙而不录。
志怀问鼎者。
不敢漏网。
夫书直笔直言。
无矫无妄。
欲使朱蓝各色。
清浊分流。
质而不文。
焉敢润色。
恐史笔遗漏。
故备阙也。
李忠臣三朝名将。
忽为叛主之臣。
洪经纶累代通儒。
乃作趋时之士。
其馀源休蒋镇之辈。
敬忠日月之徒。
盖屑屑者。
何足道哉。
每思南史之笔。
班马之作。
莫不废食仰叹。
且洪流坏堤。
犹可塞也。
烈火燎原。
尚可扑也。
逆臣贼子。
难可迩也。
睹此妖孽。
摇动中原。
莫不痛心疾首
是用书之素。
使好我者慕。
恶我者惧。
元一代居关右
世业三秦。
亲睹欃枪。
媸妍必记。
虽形阙奉亲。
而内怀其孝。
身乖事主。
而心圣恩。
每览嵇绍纪信之高义。
感千载而仰慕。
淖齿王敦之遗迹。
思奋剑而快心。
疾恶之志。
不忘寤寐。
起自建中四祀孟冬上旬三日泾原叛命。
兴元元年孟秋中旬有八日皇帝再复神都。
于中可否。
总纪其事也。
史馆之笔。
才识学也。
苟无三端。
难以措其手足。
元一不敏。
敢窃凤凰之一毛。
以效麒麟之千里。
独学而无知。
孤陋而寡闻。
迹不践于孔门。
文有惭于先哲。
轻尘罕增于巨岳。
坠露无益于广川
辄申萤烛之光。
将助太阳之照。
述而不作。
有愧老彭。
冀革前非。
用警来祀云尔。
司徒侍中上柱国北平郡太傅马公行状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
曾祖君才。皇右武候大将军南阳郡
祖珉。皇右钤卫仓曹参军
累赠尚书右仆射。父季龙
皇大同军使岚州刺史幽州经略副使。累赠司空
汝州郏城临汝石台马燧字洵美
年七十。太傅英朗特达。
刚方中正。体苞五常。
致其用以赞皇极。国有二柄。
壮其猷以合神武。终始盛烈。
为唐宗公。原夫代有功德。
延耀储祉。王佐之业。
至公而光。年十四从师讲学。
因辍卷喟然曰。大丈夫当建功立名。
以康济天下。岂能矻矻为章句儒耶。
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与历代君臣大本。
成败大较。忠贤功用。
奇正方略。会其归趣。
妙指诸掌。十九丁内艰
泣血三年。以孝闻。
天宝末安禄山拥幽陵之师南向。
光禄卿贾循为留后。公以书干
劝诛逆将向润容牛庭玠等。然后传檄仗顺。
可覆而取之。疑留不决。
竟及于祸。踰月。
閒行至恒山。时河朔扰攘。
物情恟惧。公方以褒衣长裾。
游谈感激。因其谋而扶义建节者众矣。
宝应中。陈郑节度李凉公抱玉移镇上党
雅知公才。表为晋州赵城
时王师既破史朝义。乃复河洛。
有回鹘可汗之助。因肆暴而归。
以功自负。其强难屈。
节将使上介致饩。皆惧不敢行。
公官方解巾。急病不让。
径诣其垒。申明要约。
气盛词直。虏皆优从。
可汗乃授以旗帜。委之供办。
且曰。有犯禁者。
公其董之。于是藩部肃然。
莫不畏服。后有酋长求赂于公者。
立斩十馀人。可汗大骇。
疾驰出境。安人禁暴之略。
兆于斯矣。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
将相之重。恃父子之勇。
可汗又其子婿也。藉以为援。
将有异图。公密觇其情。
请为之备。初伪范阳节度使李怀仙
与相卫恒定等四帅相继来降。怀恩结为党助。
奏复其职。至是拥众据汾上。
子玚围太原。相卫馈餫。
以相掎角。公至安阳
说其帅曰。怀恩憯刻以逞欲。
其子轻佻而好胜。人人自为计。
坐待帐下之变耳。深陈利病。
劝喻激切。由是感公言。
至涕泣改图。因约怀仙等三人。
奉章献款。既回鹘北归。
怀恩与玚继死。公之明识远略。
皆此类也。本使寻奏改左武卫兵曹参军
太子通事舍人著作郎。以至秘书少监殿中侍御史
转营田节度判官永泰中郑州刺史侍御史
至是颁六条。抚四方。
分忧于上。施惠于下。
时兵食方调。杼轴其空。
乃辟其田亩。均其户版。
每岁一税。百姓便之。
生齿益息。庶物蕃阜。
大历中怀州刺史。其夏大旱。
公以救灾沴莫若修教化。掩骼埋胔。
蠲苛恤隐。使皆得其欲。
而无穷人。端居洁诚。
默以心祷。至七月
稆谷满野。墉亡者襁负而至。
朝廷以阳被边。宜得文武之守。
陇州刺史御史中丞。公乃训州师。
修器备。郡城之西。
有路与蕃境相直。凡二百馀步。
上连峻峰。公乃躬自行视。
塞其蹊隧。功坚力省。
疆场以宁。又置谯门于阨狭之地。
中制扃鐍。上施干橹。
积岁之患。旬日而安。
连帅惮公威望日盛。羁留幕府
因以受代。家居京师者久之。
先皇帝召见。奇其才。
商州刺史御史中丞。未旬日。
河阳三城逐其帅。择可以抚宁之者。
特拜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充河阳城使
是岁大历十年也。夏五月
宋兵马使李灵耀以濮阳叛。俄据浚郊。
国家始务靖人。特屈常宪。
因以节度留后授之。而又结魏师以略东郡
不利。六月
诏公与淮西节度李忠臣夹攻之。时寇锋寖盛。
忠臣每合皆北。将弃师以免者数矣。
公尝激以壮志。或绐之吉梦。
忠臣既惭且愤。引师复还。
先是忠臣军汴南。公军汴北。
每与虏角。所向无前。
初败之于荥泽。又破之于西梁固。
至是灵耀以其勇悍者八千人。号为饿狼营
尽锐来拒。公引戏下决战。
遂胜入郛。时之救兵二万。
距大梁三十里许。公又合诸侯之师。
用奇设伏。以敢死士三千人鼓噪先登。
大败之。魏将军单骑遁去。
灵耀以其徒宵溃。翌日。
馀党以城内八千人降于公。公悉让忠臣。
推而不处。闭垒移疾。
退于坂桥。其士吏卤获。
悉以家财购而复之。大梁之人。
至今知感。履险则忠以尽敌。
成功则让以保身。此又将帅之明哲也。
十二年三月。诏复魏博之地。
诸侯班师。公乃归镇河阳
秋雨暴至。河流决溢。
军吏等具楫棹。请公登舟以避。
公曰。城中凡数十万户。
吾实主之。而苟以一家求安。
所不忍为也。既而人皆感泣。
水不为患。十四年闰五月
皇帝即位。深烛理本。
太原王业所起。国之北门。
非勋德烂然者。不能镇定。
特拜工部尚书御史大夫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东节度观察等使。
于是修班制。正事典。
险其走集。训其舆师。
讲车徒战阵之法。教金鼓声气之节。
分画之下。变化如神。
自是烽候罢警。匈奴不敢南向而牧矣。
建中二年夏六月。来朝京师
兵部尚书封豳国公
初魏博席伯父之势。而得专地。
既踰年。与东平常山复为从约。
七月。魏以兵三万围邢州
临洺昭义节度使上请公为援。
朝廷许之。十月
公会昭义之师与神策行营兵马使太尉西平王漳州。先是以浚郊之败。
詟公威望。至是以节度之师。
专征伐之任。兵刃完利。
部校训齐。军声大振。
士气益励。魏人又分锐骑。
合恒定李惟岳之众万馀人。于临洺南双冈下树栅以自固。
公自晨至晦。急击大溃。
杀其将杨朝光。时临洺之围。
濠垒四匝。复与昭义鼓行而前。
腹背受敌。飙尘翳景。
士皆决死。凡百馀合。
公自据西濠口。扼其喉以袭破之。
凶徒毙踣。乱相蹂蹈。
收其车重兵械。各数十万。
魏人弃营而遁。邢围迎溃。
上嘉其功。拜尚书右仆射
先是公与军吏约曰。苟戮力成功者。
当竭产以赏。至是悉索家钱与车服臧获等。
奠其价之上下。视其功之薄厚。
散于军中。约五十万。
且曰。苟可以夷患难。
勉师人。赤诚之外。
无非长物。故尽其私积。
贾其馀勇。士皆歔欷感激。
争以效命报焉。优诏褒异。
命史臣书之。且诏有司。
以量入之赋。如其数以复于公。
其毁家佐军。轻费厚下。
皆此类也。三年正月
魏人又乞师于东平恒山。众且四万。
壁于洹水。公曰。
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且以河阳三城。常所训定。
上请为助。有诏从之。
乃建三桥。夹河为垒。
乘变出奇。如环无端。
初则衔枚以趋敌。因乘其未备。
后则雉草以灭火。使计不得用。
然后分锐士飙驰以犯之。而后从之。
获首级者殆半。馀皆走林溺水。
僵尸相属。腥秽川陆。
公愀然曰。是皆平原人也。
彼但暴服之耳。亦既就死。
忍其委骨肉如是耶。使得以族属收瘗。
既而闻者知感。由是洛博二州伪署刺史
各以其地来降。邺魏之閒。
以咫尺之书。招下二十馀城。
朱滔诱其邻帅。复来助寇。
四月。公有魏城之捷。
五月。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封北平郡王。时诸军连捷。
师留且久。或有复其侵地。
则怠于攻取。公具以上闻。
有诏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应援征讨。六月
朱滔渔阳之甲三万。至于城下。
初诸侯有议班师者。公曰。
彼三战三北。假息孤城。
且宿兵十万。闻援强而退。
纵敌生患。何以复命于朝廷耶。
既而偫帅相励。皆百其勇。
七月。加魏州大都督府长史
仍充魏博澶相四州节度招讨等使。四年二月
又败之于成安。魏军退于馆陶
深壁以自固。以十月盗臣窃发。
銮辂狩于近郊。公忠愤逾逼。
密图方略怀光统朔方之旅。
乘归心以赴难。公齧臂伏泣。
以大节感动之。时朱滔招连北虏。
边鄙日耸。公谓诸将曰。
夙驾整旅。以扈属车。
人臣之分也。傥北都不守。
即两河三川摇矣。岂行师捍患之义也耶。
乃还太原。遣行军司马王权统锐骑五千。
监军使者赴行在所。又令男汇与大将等男各一人赴焉。
军食禄赐。器备服用。
一以条奏。献于行宫。
公初旋师也。以晋阳大卤。
用武之地。北蕃东夏
且有外虞。而都城之东。
平坦受敌。乃股引汾晋二川。
涨为平湖。能顺地泐。
以导水势。守陴者岁减其役。
滨河者日厚其生。而又广堤浚池。
密树如织。金汤自固。
板干不勤。其明智善利之及人也如此。
公自出车累岁。功捷相继。
而军中衣食。多出寇境。
河东之人。省调给馈餫之劳。
岁减其赋。封内相贺。
因中贵人以闻。愿刻金石。
诏从其请。公避名不伐。
恳疏方止。其劳谦之词。
邦人诵之。此所以尊而光。
晦而彰者也。公常揣摩诸侯。
开导功善。能通其变。
以诱其衷。尽益友之直谅。
启纯臣之志略。因所以建大顺立大勋者有焉。
兴元元年二月李怀光贪天犯上。
衡连逆泚。胁其人以河中叛。
公威声素振。壤地相接。
支郡属城。降者继至。
秋七月。皇帝既平大盗。
乃清宫庙。加河东保宁奉诚等军行营副元帅
有诏许公与诸军同讨河中九月既望
师及于绛。伪刺史王克同弃城而遁。
馀党来降。分徇下县。
进军宝鼎。斩其将徐伯文
先是怀光之师。勇于豨突。
至是获甲首千数。凶徒夺气矣。
贞元元年六月。公以军国大要。
非表章所尽。释位来朝。
亲禀睿略。乃屈指成算。
请三旬刍粟以平之。秋七月
河中节度使侍中咸宁王及同华邠宁之师次于长春宫。公以单骑傅于城下。
召贼将徐廷光。西向受命。
且以君恩喻之曰。兵兴以来。
逾三十年。而朔方之师。
最为忠力。今乘时自效。
若建瓴水。岂甘心啬祸。
终污锋刃耶。开陈逆顺。
声泣交感。又曰。
跬步之内。矢石所及。
若决为匪人。亦在今日。
因披襟直前当之。廷光頫伏拜泣。
莫敢仰视。抗词未毕。
坚壁洞开。公径入抚安
奉宣皇泽。于是城中周呼曰。
吾等复为王人矣。八月
公与咸宁合军而东。至于焦离堡。
降其将尉圭。乃次河中。
阵于城下。怀光传首。
其众请命。是举也。
不劳师献功。如其平素。
就加侍中。归镇北都。
三年二月。来朝京师
寇戎既清。乞罢藩镇。
六月拜司徒侍中。诏有司具仪法册命。
礼赐备厚。昭德报功。
人臣荣之。屯师河中也。
武节度杜希全献体要八章。上因著君臣箴以赐之。
公奉表陈贺。上又赐公宸扆台衡铭各一首。
公令男畅诣阙谢恩。并请楬而书之于起义堂之侧。
诏下优荅。其略曰。
卿有吁谟济代之诚。保衡辅朕之志。
情之所尚。遂饰以词。
比夫盘盂自铭。亦冀辅佐同德
遂许刻石。兼赐题额。
宠渥之盛。冠耀当时。
五年九月。尝与故太尉西平王同对于别殿。
上曰。卿二人与朕休戚是同。
各赐图形麟阁。并御制文。
皇太子书于阁壁。至于君使臣
臣事君。选贤与能之盛。
尽忠作宪之绩。焕乎天文。
与日月并明矣。九年十月
公以足疾。久阙朝请
因至中书。奉表起居。
召对拜舞。手误至地。
上惊。遽自起以接之。
公惭惶跼蹐。感甚以泣。
上曰。元首股肱。
本为同体。卿之疾痛。
何异朕身。乃遣中使梁怀干扶掖下殿。
十一年二月。以年及悬车。
再表让侍中。优诏敦奖。
终不得请。八月十七日
薨于安邑里私第。皇帝震悼。
不视朝四日。先是诏宰臣诣宅问疾。
御医禁方。旁午于途。
疾剧遗表。指陈边事。
纯诚至公。言不及私。
薨之明日。诏赠太傅
又诏文武百寮。就宅吊哭。
京兆尹护丧。万年令为副。
司农卿吴王巘充吊祭使鸿胪少卿王权为副。
赙赠绢二千匹。布五百端。
米粟二千石二十七日
太常卿裴郁副使少府少监路恕备礼持节册命。上所以待大臣之礼备矣。
惟公始以文史参佐。至于牧守师帅
功业见乎变。德刑焯于时。
所以顺天明。从君命。
布皇泽。宣国威。
能竭忠力。而为藩卫。
理军如家。驭下以诚。
拊循厚而士励。法禁明而众整。
誓师鞠旅。皆乐为用。
料敌致胜。如在彀中。
此战之所由克也。凡再分兵符。
而三破剧贼。开相府十四年以上。
公居中者九年。至于尽沃心之言。
当注意之重。密启诡词。
人莫得而知之。昔舜之官人也。
卨作司徒。龙作纳言
惟公居之。周之命将也。
方叔元老。申伯于藩。
公嗣之。加以冯异之推功。
赵奢之飨士。子囊之城
文子之不属其子。惟公备之。
故岁时为饎。追远盛公侯之礼。
会朝鸣玉。拜后联卿士之荣。
公之展孝也。公之教忠也。
凡自府辟。多为国华。
登中朝以润王度。分外阃而贞师律。
公之知人也。公之举善也。
洪范之乂用三德。向用五福。
惜公不踰期颐。其他则无不及也。
德舆左补阙三岁而为右史掖垣之属。
备承功烈。褒奖之礼。
获奉命书。今先远有期。
祖载将及。易其名者
敢告有司。谨状。
贞元十一年十月十六日宣德郎起居舍人知制诰云骑尉权德舆谨上尚书考功
建侯行师。先王之所以惩不恪也。
考行尊名。先王之所以劝人臣也。
谨按故司徒侍中上柱国北平郡太傅马公。勤劳王家。
功德茂盛。其谋猷合于君。
其忠利加于人。用登公相
以殿邦国。今体魄则降。
日月有时。敢录实行。
请徵谥法。谨上。
扬州仓曹参军王府君墓志铭(代裴颋舍人作)805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九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讳某。
字士
其先出自周灵王太子晋。
凡二十一代而生剪。
剪为秦将军
又三世而生珣。
珣居太原
故今为太原人
又十九代而生琼。
琼为后魏仆射
谥孝简公
又二代而生曾祖讳满。
官为河南府王屋县
王父讳大琎。
嘉州司马
父讳升。
京兆府咸阳河南府伊阙
有文行学术。
应制举对沈谋秘略策登科。
诗入正声集。
公即伊阙第三子。
好学善属文。
天宝中明经举及第。
选授婺州义乌县尉
以清干称。
刺史韦之晋知之。
署本州防禦判官
无何。
租庸转运使元载又知之。
假本州司仓
专掌运务
岁终课绩居多。
遂奏闻真授。
永泰中
敕迁越府户曹
属邑有不理者。
公假领之。
所至必理。
大历中
道观察使薛兼训以公清白尤异。
表奏之。
有诏权知馀姚县
时海寇初殄。
邑焚田荒。
公乃营邑室。
创器用。
复流庸。
辟菑畬。
江南列邑之政。
公冠其首。
其制邑辟田增户之绩。
会稽之牒地官之籍载焉。
建中初选授扬州仓曹参军
至五年七月二十六日
疾殁于江都县之私第。
春秋六十二。
夫人清河崔氏。
凤閤舍人融之侄孙。
郑州司户法昂之女。
妇顺母训。
中外师之。
贞元二十年十一月十三日
疾终于三原县之官舍。
享年六十二。
有子曰播曰炎曰起。
咸以进士举及第。
播应制举对直言极谏策。
集贤殿校书郎
累迁监察殿中侍御史三原
炎既第未仕。
起应博学宏词科
选授集贤殿校书郎
昆弟三人。
不十年而五登甲第。
时论者荣之。
一女适范阳卢仲通
播等号护灵舆
永贞元年十月二十五日
迁祔于京兆府富平县淳化乡之某原。
从吉兆也。
呜呼。
夫懋言行。
蓄事业。
道积于躬者。
在人也。
大官
赞元化。
俾功加于民者。
由命也。
有其人。
无其命。
虽圣与贤。
无可奈何。
维公受天地之和。
积为行。
发为文。
宣为用。
故在家以孝友闻。
行已以清廉闻。
涖事以干蛊闻。
如金玉在佩。
动而有声。
其大者又常以经德秉哲。
致君济人为已任。
有识者深知之。
宜乎作王者心膂耳目之官。
以经纬其邦家。
而才为时生。
道为命屈。
名虽闻于天子。
位不过于陪臣。
郁郁然殁而不展其用者。
命矣夫。
古人云。
有明德大智者。
若不当世。
其后必有馀庆。
今其将在后嗣乎。
不然。
何乃德行政事文学之具美。
聚乎公之三子乎。
天其或者殆将肥王氏之家。
大王氏之门。
以甚明报施之道者也。
某不佞。
顷对策于王廷也。
与炎同升诸科焉。
祗命于宪府也。
与播联执其简焉。
及为考文之官也。
又起在选中焉。
辱与公之三子游。
而聆公之遗风甚熟。
故作斯文。
无隐情。
无愧辞焉。
铭曰。
缑山道光。
淮水灵长。
绳绳子孙。
代有贤良。
将军辅秦。
武功抑扬。
孝简翊魏。
文德闇彰
降及于公。
实生于唐。
大智全才。
应用无方。
作掾于郡。
三语有章。
承乏于邑
一同康。
展如之人。
何用不臧。
宜登大位。
俾绍前芳。
呜呼。
百鍊之金。
不铸干将
十围之材。
不作栋梁。
公亦如之。
与世不当。
道不虚行。
后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