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八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10655
人物库2493
古籍库81067
活动2590
诗文库 正文
亡侄三十郎葬志宝庆元年十一月 南宋 · 曹彦约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昌谷集》卷二○
昌谷曹某,有侄士志,乃吾弟彦继长子。
自吾卜居城下,吾弟守旧庐,营横舟数楹以佚老,隔以大江,会聚有时日。
顾吾喜士志可教,每夺以自随,士志亦从容二父间,谓从吾学也。
积习既久,骤有声于行辈。
词赋体要,尝以魁乡举;
论策识时务,有美有箴。
馀事为诗,为乐府,又馀事作词。
诗贵骈俪,援笔立就,不蹈世俗尘腐语。
及退飞礼部,再试乡举,考官得其所对策,过以贾、董许之。
至申号差舛,乃不得入解名。
识者高其人品,不论得失,户外之屦纷如也。
今上即位,不知其老伯不可,误以兵部侍郎召。
辞至三不得免,议欲行矣。
呼士志谕之:「吾行不挈累,惟汝与吾子士兖俱往」。
士志无难色,买舟治装,约会湖口县
宝庆改元之初,联棹以进。
仲月入都城,馆于井亭桥张木瓜巷,旦而入局,日与士兖送我于中门。
出局而归,则复于是而迎我。
午而饭,夕而饮,则与士兖坐侧,问朝家近日事体,与今日出处本末,又足为我助。
至季月之九日,则吾先祖妣陈夫人之讳日也。
式假斋居,晓坐堂上,闻童仆有异声,即而观之,则士志忽踣地,不知其受病处也。
面目如常人,特口不能语。
医者以为證恶,无所措其技,犹以为不然,踰时不可救。
呜呼痛哉!
日与我言,未尝失次序;
退省其私,未尝有痛楚。
前夕与士兖对榻而卧,环以群仆,亦不改常度也。
晨起谓士兖,言不过讶今日寒甚而已,已而奏厕,不及门而颠。
人之盛壮暴亡,未有若此甚者。
其人本无病,而数止是耶?
将实有病,而不见于外耶?
与其才而不使粗见于斯世,天之夺之,与其所以祸吾家者亦酷矣!
不幸而与之俱来,使之客死。
又幸而吾不入局,亲其医而不效,使吾无所怨咎也。
横舟爱此子,吾不忍讣者且数月。
旅其柩于北关崇果僧舍,至八月而后买舟,知其终不可不言也。
遣士兖与其弟士凭,集诸从兄弟护送之以归,至初冬而后至。
将以十一月甲申葬于家西三里枫林之西胁。
呜呼痛哉!
士志字持可,年三十七,母与继母皆黄氏。
始娶母党,生二女而卒,女亦皆不育。
再娶王氏。
柩既还家,横舟命其长弟士宪、次子钟郎主其祀矣。
吾先君讳某,故左从政郎,赠通奉大夫,妣黄氏,太安人,赠硕人,为士志之祖考妣。
吾祖讳某,祖妣段夫人、陈夫人,为士志之曾祖考妣。
世为南康军都昌县清化乡韩田里龟山人。
无以寓吾哀也,书其实以志之。
神农占 远古 · 炎帝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正月上朔,有风雨。
三月谷贵,石五百钱。
八月有三卯,旱,大善。
无三卯,不善。
凡虫食李,则贵。
贵。
食杏,贵。
食荆,麻贵。
,丝贵。
正月朔日,风从东来,植禾善。
从南来,植黍善。
从北来,稚禾善。
四月四日,风从东来,植豆善。
西来,四日七日,中豆善。
七日十日,稚豆善。
十四日无风,不种豆。
冬至日到来年,满六十日,有大风雨折树木,大善。
从平朔至食时,植麦善。
至日中,中善。
至日入,稚善。
常以夏至后九十日可种。
四月朔日,风从东来,从平明至辰时,植黍善。
至日中,中黍善。
至日入,稚善。
月朔日入,清明蚕善。
正月有甲子,籴初贵后贱。
正月上辛,温者善,风寒者不好(《开元占经》一百十一)
开马金岭记乾道四年八月 宋 · 王梦槐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二
休宁新安大邑,北界祁门,西接婺源,而南连衢、严二州之境。
大抵三面皆重山复岭,无夷途可遵
邑之西南曰黄原,地狭民夥,生理多在山之南北,即衢之开化也。
相距皆大山,嵚岖岌嶪尤甚。
民之衣食其间,负贩往来,终日攀缘兽蹄鸟迹之道,往往十步而九息,莫不病焉,竟未有能夷其险者。
公季修别业于衢奕世矣,岁必一往。
一日叹曰:「斯路之艰若此,吾诚老逸于此,将几寒暑,吾弗图之,然终莫能夷其险者。
且世之富贵利达,斥金缯,崇第宇,徼福于浮屠氏,以覆其徒,动巨万计。
斯特马体之毫末耳,人顾不经意,是可惜也」。
于是商工程,具畚锸。
备糗粮,日执丈引。
相山川险夷,议木石去留,高则夷之,下则筑之。
崖可循剪棘以通其塞,水可踰梁木以避其潦,树可荫培之以蔽日,石可休整之以憩倦,泉可饮疏之以济渴。
凡越数山,始得平地,以里计者百二十有奇。
九月壬申十月甲辰,积工千有二百。
计自今耕者有歛穫之益,而亡颠跻之虞;
商者有贸迁之利,而亡寇攘之祸;
行者有车马之逸,而亡疲薾之忧,孰不欣快?
公之子希文尝从予游,比道其事。
公馆客有朱伯玉者,家于衢,实出是路,故为言尤详,且致其乡之耆老意,谓人德公,是欲记颠末勒道旁石,以告来者,愿相诿。
余尝念天下事每败于偷堕苟简之人,而成于慷慨敢为之士,使事事者皆若公之用心,蔑不济矣。
昔社以栾公名,乡以郑公名,濑以严名,人由地显,地由人著,是故多矣。
履斯路者思大惠,亦必以吴公称,理有固焉。
公名时敏,字季修,年已七十有一,起居饮食如少年,精明强力亦称是。
顾不自老,乃晨夕于风埃岚雾之间,刊数百里之险,遗两州之民,为阴功盛德,岂一日之细利哉,其曰勒石道旁以昭来者,亦宜焉。
故余从所诿以记之。
时乾道戊子仲秋上饶王梦槐记。
按:万历《休宁志》卷一九,万历刻本。
衡阳郡太守张公埋文淳熙十一年十月 宋 · 张南俊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
先考姓张氏,讳敦颐字养正
生于绍圣四年正月初十日
汉留侯之裔孙。
七世祖自歙之黄墩迁婺源,故世为婺源人
□□□□通奉大夫
母□氏,累赠硕人
通奉治家以严,酷于教子。
先考少笃学,未冠,兄弟齐□□□南渡之后,以太学举,中绍兴八年进士科
初授潭州左司理参军,次历仪真、邵武南剑三任教授
□□年□□从政郎
十九年,以国信所赏转儒林郎
二十三年,改□□郎。
三十年,转奉议郎
□□□□□□□干办公事
三十一年,转承议郎通判宣州军事。
三十二年,皇帝登极,覃恩转朝□□□□□□□。
隆兴二年,转朝散郎,知舒州军州事。
乾道三年,转朝请郎
□□衡州军州事。
将满,丐祠。
□□□□□□敕主管台州崇道观
任满,乞致仕。
淳熙二年,以太上皇帝庆恩,转朝奉大夫
九年,以大礼霈恩,赐五品服。
初娶汪氏,累赠宜人,先先考五十六年卒。
再娶江氏,故待制邈□□□,封宜人
子五人:南秀、南英、南俊、南寿、南纪。
南秀早卒;
南英过房为先伯后;
南寿以先考补奏迪功郎舒州太湖县主簿
馀应进士举
女七人,皆适宦族。
男孙五人:诚之、敬之、来之、佑之、升之。
女孙六人。
曾孙一人:绂。
诚之乃南英之子,过□为南秀后。
初,南寿将赴太湖,尝以迎侍为请。
先考曰:「龙舒,吾遗爱在焉。
汝往,勉事上官,勤于职业,以副吾志足矣」。
南寿禀命而行,方及初□忽起白云之念,遂沿檄归省。
先考且喜且泣曰:「岁月易得」!
不数日复促其行曰:「吾幸无恙,可往终任」。
南寿恋恋有不忍去之意,强之方还任所,时淳熙十年□月也。
夫何志与愿违,至八月初,先考微感外风,顿然减膳,医虽接踵,药不复进。
至十七日早,始□酣寐,因渐瞑目,享寿凡八十有八。
南俊等泣血遣讣,南寿闻讣,星奔而还,共执丧礼。
痛念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于是相以卜归窆之期,得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甲申吉,以礼安厝于南山
南山乃先考所自卜也。
宜人汪氏,先葬于本里之六原,今遂迁而合葬。
先考行实,乃存日效子由自作遗记,记成,以示诸子曰:「吾名不高,位不显,殊无可书之事,惟生平立身行己,历官迁次,已见于此,他日不必以铭志于人」。
并举温公之说为戒。
南俊等遵依治命,姑且缓之;
今逼葬期,谨以遗记掇其大略,埋诸墓隧云。
南俊等泣血书。
按:江西婺源县博物馆藏志石。
东老 南宋 · 史功举
弁山凝翠碧横天,霅水开鉴流清泉。
隐君东老志高洁,一庵结在青山边。
平生倒屣爱佳客,买书不惜倾囊钱。
秋风八月酒初熟,邂逅有客来翩跹。
丰姿洒落眼秋碧,太白邀饮清风前。
欣然二翁话相得,醉来促席相留连。
不觉达旦欲辞去,笑语拍手洪崖
逡巡洒翰落珠玉,蔼蔼态度含云烟。
更将祸福论天命,衣冠后世终荣传。
嗟乎东老今已矣,长有声名伴山水。
祇应骖鸾跨鹤蓬莱去,犹使乡人指点庵前路(清吴玉树《东林山志》卷六)
题钱疁田林屋夜游图兼呈尊人竹汀詹前辈戊午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
具区之胜古林屋,金简玉书扃秘牍。
头上波涛脚底雷,相传地道通粤蜀。
道书编列虽第九,实压洞天三十六
我欲往披岳渎经,去秋已泊锦帆泾。
灵威笑我不识字,作使风雨回扬舲。
竹汀先生勇过我,万顷洪波驾飞舸。
七十二峰一览收,将访左神尚未果。
从行乃有狂次公,月下竟去探嵌空。
钟乳滴衣苔滑屦,蝙蝠乱扑炬火红。
窘步足如走悬索,偻行腰且弯强弓。
前旷中奥后轩豁,直到径绝风云通。
归来放笔赋长句,来證先生水经注。
先生大喜酬瑶篇,倍怜膝上王文度
快哉兹游足千古,特为名区增典故。
昔者坡老游石钟,携儿同听风浪冲。
不闻迈也出杰作,能与鞺𩍈声争雄。
近时竹垞亦来此,神景观前半途止。
笛渔并未捧杖随,但遗宾徒叩宛委。
岂如先生乐事专,父子共佔名山川。
绘之素册记胜迹,此诗此画皆可传。
我将蜡屐践宿约,携向洞壁亲摹镌(去年八月,余欲游洞庭,为风雨败兴而返)
国风·豳风(今陕西邠县一带) 七月(陆曰:豳者,戎狄之地名也。夏道衰,后稷之曾孙公刘自邰而出居焉。其封域在雍州岐山之北,原隰之野,于汉属右扶风郇邑。周公遭流言之难,居东都,思公刘大王为豳公,忧劳民事,以此叙己志而作《七月》、《鸱鸮》之诗。成王悟而迎之,以致太平,故大师述其诗为豳国之风焉。)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南亩田畯至喜。(一章)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公子同归(二章)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孔阳,为公子裳。(三章)

四月五月鸣蜩
八月十月陨萚
一之日,取彼狐,为公子
二之日其同,载武功
言私其豵,献于公。(四章)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九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鼠,塞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五章)

六月七月葵及八月剥枣
十月穫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八月九月
薪樗,食我农夫(六章)

九月筑场圃,十月
黍稷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百谷(七章)

二之日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万寿无疆(八章)
按:七月八章,章十一句。
王安石之文有异志奏熙宁四年1071年 北宋 · 杨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二、《国朝诸臣奏议》卷八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六、《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八、道光《绵竹志》卷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窃见人君独享天下之奉,其势至隆也。
以一人而块居深宫之中,其身至孤也。
以其势之至隆,固不可不先绝乎觊觎也。
以其身之至孤,固不可不深防乎危祸也。
故《周易》之垂训未尝不戒之于无焉。
如《坤》之初六,当一阴生之时,应建午之月,岂惟无坚冰而已,兼亦无履霜也。
而曰「履霜坚冰至」,斯不谓戒之于无哉。
其《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其《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由辨之不早辨也」。
一阴始生,其卦遇《垢》,其九五曰「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临卦》才二阴始生尔,圣人已逆戒之曰:「至于八月有凶」,岂亦不谓戒之于无哉!
盖谓必无而忽之,则有时而或有也。
谓之为或有而备之,则必无矣。
是以古圣贤者之著书立言,垂教于后世,未尝不先以辨君臣尊卑为首务也。
高郢作《鲁议》,夫以天子礼乐祀于周公之庙,止施于死者也。
高郢犹著论以非之者,盖天子之礼乐不可以两用之。
臣观古史,凡有得建天子旌旗者,未有不至于大故,然后知高郢之论于防微之道著也。
陈越《伊尹论》亦斯之类焉,云此皆贤圣之权。
臣窃谓古圣贤未尝不以尊君卑臣为常道,至于权者,出于圣贤之不得已,亦未敢明著于书者,盖惧后世乱臣贼子如莽、操、师、温之辈,假之以为名也。
臣欲一言于陛下,然未委陛下恕之乎,不恕之乎?
恕之则不漏其言,臣之祸犹赊。
不恕之乎,臣之祸不测。
然臣岂得畏不测之祸,而不进忠于陛下也!
臣窃见唐贤多以所为之文,见其人一生行事,如蓍蔡之不谬,如李绅作闵农诗,士称其有宰相器
韩愈欧阳詹亦曰:「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
丁谓诗有「天门九重开,终当掉臂入」。
王禹偁读之曰:「入公门,鞠躬如也。
天门岂可掉臂入乎?
此人必不忠」。
后果如其言。
臣闻王安石文章之名久矣,尝闻其诗曰:「今人未可轻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今睹其行事,已颇类之矣。
臣窃尝惑其文,今谨昧死而条之,乞陛下恕臣罪而反覆详之。
王安石《杂说》曰:「鲁之郊也,可乎?
曰有伊尹之志,则放其君可也。
有汤之仁,则绌其君可也。
有周公之功,则用郊不亦可乎」?
王安石《杂说》曰:「周公用天子礼乐可乎?
周公之功,人臣所不能为。
天子礼乐,人臣所不得用。
有人臣所不能为之功,而报之以人臣所不得用之礼乐,此之称」。
王安石《杂说》曰:「有伊尹之志,而放君可也。
有周公之功,而代兄可也。
有周之后妃之贤,而求贤审官可也。
夫以后妃之贤,而佐王以有天下,其功岂小补哉!
与夫妇人女子从夫子者,可同日语乎」?
臣窃孟子齐王无毁明堂者,盖当时天下无定主,故敢尔。
若言之于一统之世,则孟子岂不为罪人?
王安石于君尊臣卑、重熙累盛之朝,而显然再三丁宁于伊尹放君,周公用天子礼乐之事,臣愿陛下详其文而防其志。
臣言必死,罪不敢辞。
跋輶轩唱和诗集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四、《梅岩文集》卷七
六飞南渡,使金者几三十辈,其得生渡卢沟而南者,番阳洪公皓、新安朱公弁、历阳张公邵,才三人耳。
洪公、张公十五年,朱公十七年,其归皆以绍兴癸亥秋八月
此集盖三公归途吟卷也。
今世说毡雪不屈者,欢曰忠宣公,而朱、张姓名几湮没无闻,何哉?
忠宣公八男,三为名臣,是故贵有子也。
犹记甲寅乙卯间,予尝为朋友言曰:富如陶、石,贵如金、张,未足恃,而有子可恃;
贫如原、范,贱如奚、敖,未足忧,而无子可忧。
请以天下譬之。
始皇灭六国,吞二周,混一区宇,气势何如。
是时太公特丰沛中一细人耳,较始皇于太公,何啻泰山与毫毛。
无何而太公为天子父,以天下养;
始皇死,肉未寒,已为不祀之鬼。
始也,太公欲为始皇不可得;
卒也,始皇欲为太公不可得。
何也?
太公以高祖为之子,始皇胡亥为之子。
此有子无子之效也。
大而天下,小而一家,均此理耳。
史传所载士大夫家,此类不可殚举,姑以近事为證。
南渡前,说诗文家必曰苏、黄,南渡后,说道学家必曰朱、张。
老苏雄词健笔,成一家言,虽无坡、颍,无伤也;
亚夫若非山谷,则康州之名何以显?
魏公功在社稷,何在南轩之增润;
韦斋不得晦庵,窃料吏部声价未必如今日赫赫也。
是故贵有子也。
此予少年之说,因读《輶轩集》,并识于此,使世之为人子者知所振拔,庶有裨于立身扬名之教云。
山园赋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二、《梅岩文集》卷一
景定元年春二月凤山查亭叔以书抵梅岩曰:「近筑山园为游息之地,思欲得巨笔铺张之,敢以为请」。
夏四月,一再不懈。
家惟奔走于贫,不暇抒思。
秋八月,养痾弥旬,少间,气力未裕,未可与尘埃酬酢,于是始克运笔。
班固《两都赋》体,离为前后篇,所谓极昔之眩耀,而折以今之法度者也。
子胡子一日延四友而语之曰:「繄霜台之胄裔,启山园之秀丽,累徵予以品题,将何辞而模写」?
毛颖辈欣然应曰:「媪神奠位,坤维隤然,高者为山,坦者为园,求其具美,戛乎难兼。
故山而不园者有矣,若司空之中条,庞公鹿门,虽崔巍而乏平旷,何以骋騕袅而展辐轮?
园而不山者有矣,若李氏之仁丰,牛相之归仁,虽坦夷而乏埼礒,何以排阊阖而摘星辰?
羌山园之风物,真东南之鲜丽。
唐有工部之诗,近有博士之记。
未获登临,实劳梦寐。
谁驱鳌首而来,移在凤山之里。
玉垒崭崭,青螺簇簇。
突龙蟠而虎踞,稍凤翥而鸾伏。
涧户欹林而嵽巀,石径封苔而屈曲。
中有百弓之园,是为硕人之轴。
譬犹义夫节士,岩岩不可犯,而即之坦然,中有容卿百人之腹。
土平以衍,地旷而沃。
可台可榭,可亭可屋。
可畹可,可畦可
窈而深,障千章之古木;
缭而曲,森万个之修竹。
南崖青精,北岫黄独,东丘,西崦豆菽。
芋栗满坡,兰桂漫谷,申椒盈阿,荔薜披麓。
正肥,角如束。
橘柚秋香,瓜李夏熟。
亦有甘,亦有旨蓄。
盼缭白而萦青,绚纷红而骇绿。
异芬彻骨,滟色眩目。
带经而锄,可叩角而牧。
楗尺枳以为篱,满杜蘅之丰缛。
希晋宫之蒲萄,陋城东之苜蓿
疑两间之贡巧,与五丁之献伎。
不然则斯山在檐楹间旧矣,何今出而昔閟也。
不然则山神之命有时,而塞亦有时而遇也」。
言未既,陈玄剿说进曰:「颖知其一,未知其二。
澹风日之明媚,纷蜂蝶之游戏,竹影琐碎而侵阶,花阴扶疏而卧砌,是则山园宜霁。
滃云气于山椒,栖烟霭于木末,点芭蕉而滴沥,喧败荷之潇飒,是则山园宜雨。
朔风嗥而枯声,梢橚惨而离披,或陇破白,或霜叶赐绯,是则山园宜寒。
蒸火云于肉山,俯佳木之繁阴,或曲岪送风,或高岭输云,是则山园宜暑。
河低玉绳,浴铜铛,赫明暾之熹微,林霏烱其廓清,是则山园宜晓。
暝色苍茫,返照依稀,牧笛怨而羊牛下来,樵路阒而禽鸟哢枝,是则山园宜暮。
鹿随筇杖,鹤认茶烟,蔑红尘之污人,对清嶂以忘言,是则山园宜閒。
虎啸风烈,猿啼月高,飞羽觞之潋滟,颓玉山于林皋,是则山园宜醉。
群嶂供题,列卉献科,是则山园宜唱而宜和。
俗客不来,柴扉昼掩,是则山园宜图而宜史。
至于可喜可愕、可游可戏者,盖不能一二而悉数也」。
楮先生在旁,捧腹不已,笑定而曰:「玄知其浅,未知其深。
吾尝随至人以舒卷,洞主人之胸襟。
曰山间之妙处,不独在乎园林。
前辈谓丝不如不如肉,盖又有海棠睡起之姝,荷花解语之嫔。
故秾李韶华者山园之奇卉,歌莺飞燕者山园之名禽。
绛桃花貌,碧杏珠唇。
袅娜乎章台青青之,缥缈乎石榴醋醋之神。
别有閒花野草逻列左右,恼公子而怨王孙。
故夫是山也,迫而睨之似东山之偕妓,遥而望之如巫山之行云。
良时美景,挈榼游赏,试捲帘而通盼,滟娉婷之缤纷。
刺史之肠,绝坐客之缨。
欢声沸山园之鼎,和气盎山园之春。
后土琼花羞颜而却走,洛阳牡丹失色而逡巡。
熙乎爽哉,此山园之小天台也。
吾言誇矣,不知所裁」。
陶泓起而评曰:「韩愈称颖,为人强记而便敏,又通当世之务,故能援引古昔,敷陈名义。
陈玄之先世生长山间,故极诧林泉之风味。
楮乃白面书生也,故目恍纷华,口出丽语。
之二三子之言,言各有为。
我石心人也,难乎去取,听主人之自择,以何说之为是」。
主人倾耳以听,开口而笑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其楮先生之谓乎」!
哭孚威上将军(五律四十首) 其六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集外诗
八月刀镮冷,驱兵山海关
横摩三十万,鼓角满秋山。
薄海讴歌起,深宫鸟雀閒。
勋名颓九仞,来日大艰难山海关之战,以政变败绩。时各军二十馀万,云集长城。公率卫队航海,欲假烟台,鲁督士琦拒焉。)
静观二十四首 其七 辛酉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三
日月之运行,以东西为程。
寒暑之早晚,则南北为限。
吾尝出塞北,八月大雪
又尝游滇中,冬至桃花红。
江南黄梅雨,京畿大暑
闽南腊月蚊,浙东蛙春分
此皆身亲历,非自传闻得。
大概气早迟,百里一日差。
以此计天咫,三万六千里。
然而南海南,不知几暹耽
以及北海北,不知几獯羯。
重译所不通,气候更难穷。
所以虽圣智,六合外不议。
嵇春源山长招集济南院看灵芝戊午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
咸丰八年岁戊午,行省十一试乡举。
山东屡年书大有,士气蒸蒸古邹鲁。
西南小丑时报警,官吏剔除仍固圉。
联翩英彦八千人,矮屋才华斗机杼。
八月九月造榜天,少晴多雨风云连。
济南讲社肄经处,瑞芝坌茁东墙偏。
初擢三秀头角异,渐高一尺槃盂圆。
鲜明忽作金碧绚,轮囷不待冰霜坚。
锡山嵇翁客此久,皋比兀坐三十年。
今科得隽称极盛,嘉植孕灵乘气先。
同人传说竞走视,满城车马来喧阗。
吟诗写记染图画,归功尽颂先生贤。
我思此物非草亦非木,自古休徵炳图箓。
当为天下大平机,何止一堂文字福。
更钟伟器储国桢,允叶嘉祥比丰玉
滋培已见华葩丽,灌溉益令根氐足。
兴贤育才在畺吏,与有责焉君与仆。
为君一醉归自省,大月园林烂松菊。
邵梅墩年兄请告还 明 · 张一桂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六十
去去若为别,秋声满灞桥
漫辞燕市酒,独听浙江潮。
八月枫林冷,千山雁影遥。
相期各努力,且莫混渔樵。
使执讯与赵盾 春秋郑国 · 公子归生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
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
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
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事于执事
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
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
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
八月,寡君又往朝。
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
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
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
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
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无以加焉。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
又曰:「鹿死不择音」。
小国之事大国也。
德,则其人也;
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修,彡改鱼】,唯执事命之。
文公二年六月壬申,朝于齐。
四年二月壬戌,为齐侵蔡,亦获成地楚。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
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左传》文十七年)
扬州重修城濠记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一、《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卷一、乾隆《江都县志》卷三一、嘉庆《重修扬州府志》卷一五
扬州,登城临眺形势,谓濠河堙狭,褰裳可涉,守禦非宜,乃度远近,准高下,程广狭,量深浅,为图请于朝,许之。
河面阔十有六丈,底杀其半,深五分,广之一,环绕三千五百四十一丈。
壕外馀三丈,护以旱沟。
又外三丈,封积土以限淋淤。
又广地七丈以受土,使与危堞不相陵。
复作业城五门,为月河,总百十七丈,而南为里河,丈八十七丈。
西北曰堡城寨,周九里十六步,相去馀二里,属以夹城,如蜂腰地所必守左右充浅隘浚之概如州城壕计七百三十一丈。
且甓女墙,以壮其势。
外壕既深,水势趍下。
市河涸,不可舟,有警刍饷难为力,又加深广,造舆梁五
经始于八年八月,讫于九年九月
工一百一十五万四百二十五,费朝家缗钱三十四万八千七百五十六,米石二万一千八百四十七,州家激犒,为缗钱万一千六百。
节缩有道,劝惩有章,公私不以为病。
迁学记 南宋 · 钱棣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
天下佳山水为不少,而人才亦何所不有。
然其生也有地,其出也有时。
推其大要,则在乎上之人作成之何如耳。
闽、蜀之先,人才固未之闻也。
文翁、常衮一临其地,兴起学校,风化布宣,讲作新激劝之术,人才为之辈出,迄此遂甲天下。
昌国之邑于明,始熙宁癸丑,迄今百二十有二载,前此未有登第入仕者。
淳熙戊申八月九江王君阮来宰,睹学宫芜秽湫隘不足焉,慨然有意迁之。
簿厅之南,隙地数亩,襟山带水,秀气盘结,若天造地设然,阴阳家以为宜。
君于是辨方正位,营新经始,命工度材,不愆于素。
殿宇讲堂,次第以成。
东序甫毕,君以通理去官,且捐缗钱三十万以助其役。
其秋实继之。
念前志不可不成,乃命学长王三锡直阁周端朝专董其事。
明年功成,师生有舍,庖廪有次,观者云集,莫不称美。
明年,邑人应傃荣膺乡荐而一举登上第,远近欣艳,咸勃勃有仕进之意焉。
吁!
昌国之为邑自若也,何向之乏才,而今乃间出也耶?
非敢贪天之功,亦适其时尔。
秩满将归,诸生请书于石。
非老于文墨者,虽然,其敢有辞!
嗟乎!
天下佳山水为不少,人才亦何所不有,在人作成之何如。
昔之闽、蜀,今于昌国见之。
自是而往,安知昌国人才之盛,不伯仲闽、蜀耶?
诸生其勉之。
按:光绪《定海厅志》卷一八,光绪十一年刊本。
松江道中 元 · 卢琦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两袖西风此地过,清秋八月满烟波。
粳田万顷连天远,茅屋千家近水多。
每买鲈鱼供晚饷,爱听稚子唱吴歌。
年来自笑行藏拙,独立蓬窗对素娥。
建法堂记淳祐十年七月 宋 · 杜去轻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九五
先王之教尼,人心失所系;
释氏之法怪,易于动人。
于是人自怪而入释,未问也,特以以怪而求释者,必以入水蹈火为神通,及冒水火而焚溺,必弃其法而不信。
既失于此,又失于彼,至是茫无所系,乃一任私情之所欲为。
所入既差,其流弊甚可畏也。
呜呼!
释氏之法,恐未尽怪也。
吾虽不学释,亦尝求其故矣。
观其立贪、嗔、痴之戒,最合道理、近人情。
独其徒谓戒之外为神通,又谓戒为小乘,神通为大乘,相祖之劳,卒不知其法尔。
今之挟权势而专廪藏,啖豪富而视施予,裒星殖发,过于市贾,其起居坐卧之所缜丽精坚,无虑不尽。
至如奉事庄严之地,则藓壁蜗痕,风踣雨陊,使之自知其法决不如此。
兰溪县建福寺僧行昱,好方便三昧,悟大医王心,拯诸有患,人不召而自施,稍积以办众事,其视贪、嗔、痴之戒庶几乎!
其能自知其法者乎!
法堂以端平三年八月重建,又观音、延寿长寿及诸天等像,寺有罗汉,亡其半者数十年,堂成,像亦复新,以金璧皆稠,置唐之上,甃砌廊庑,绘彩楹题,随力随举,兹不具陈,特其寺中之事,举于外者不在此碑。
案旧碑兴于周显德六年,再兴于天禧二年,迄今二百馀年,未有兴之者。
僧行昱奋然兴之,几年不兴,不足为昱病,今昱以为病,亦可以占其心矣。
昱之徒来乞记,予惧不能发儆世语,且将自明其不随也,故析其怪之说以叙之,复终其词曰:只此一法,便为此堂说法之法;
若以天花乱坠、顽石点头为法,即为非法。
淳祐庚戌七月记。
按:光绪《兰溪县志》卷三,光绪十五年刻本。
吴伯恒太守杭州 明 · 焦竑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御选明诗卷八十六
东方千骑拥征桡,凉入离亭酒半消。
天竺雁来芳草歇,秣陵人去碧云遥。
六桥衰柳吟风叶,八月寒江急暮潮。
君到扁舟劳问讯,有无高士在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