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道德真经元德纂序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一
道本至无。能生妙有。
运至无之道。成妙有之功。
其惟太上老君元元皇帝乎。起于象先
尊为化本。融神亿劫之始。
分灵覆载之中。亭毒万殊。
陶钧庶品。由是三皇受命。
尚遵淳一之风。五帝握图。
渐散无为之朴。老君虽历代降迹。
随时应机。或为国师
或为宾友。授经传道。
以教时君。洎唐虞禅让之初。
世道交丧之际。举元凯于野。
行四罪于朝。尚贤之迹既彰。
瘅恶之形又举。内虽揖让。
外有干戈。人心渐浇。
道朴云散。老君号尹寿子
居于河阳。悯物性之迁讹。
真宗之陵替。以为三皇大德。
不足以程式后王。五帝常道。
不可以垂训末俗。撮重元奥义。
著道德二篇。欲明道无为也。
因德以显之。德有用也。
因道以明之。资立言以畅无言。
因理本而宏妙本。为理身理国之要。
乃至精至极之宗。以授于舜。
非谓绝仁义圣智。在乎抑浇诈聪明。
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见素抱朴。泯合于太和。
体道复元。自臻于忠孝。
世儒不知。以为老君之道。
弃仁义。隳礼智。
非立教之大方。且夫至仁合天地之德。
义合天地之宜。至乐合天地之和。
至礼合天地之节。至智合天地之辨。
至信合天地之时。宏淳一之源。
成大同之化。混合至道。
仁寿之乡。固不在乎踶跂雍容。
喔咻蹩躠。然后谓之仁义等也。
仲尼亚圣。皆默而得之。
隳体黜聪。遗形去智。
超乎物表。永为真人。
非末学小儒之所知也。绵夏商周汉数千百年。
焕乎与日月齐光。巍乎与乾坤并运。
虽百家诠注。偫彦校扬。
挹之弥深。酌之不竭。
行之于国。刑措而太平。
修之于身。神全而久视。
拊几挥柄。时有其人。
宏农强思齐字默越
濛阳人也。幼栖元关。
早探妙旨。丱岁侍先师京金仙观
讲论大德。赐紫全真。
居葛仙中宫。读颂之馀。
服勤不怠。绰有声称。
为时所推。僖宗皇帝顺动六飞。
驻跸三蜀。五月应天节。
默起祝寿行殿。宠赐紫衣。
高祖神武皇帝应历开图。配天立极。
二月寿春节。允承明命。
赐号元德大师。奕世栖心。
皆洽光宠。羽衣象简。
其何盛欤。每探讨幽元。
发挥流俗。期以谭讲之力。
少报圣明之恩。手缵所讲道德二经。
疏采诸家之善者。明皇御注为宗。
盖取乎文约而义该。词捷而理当者。
勒成二十卷。庶乎览之易晓。
传之无穷。后之学者。
知强君之深意焉。乃题曰太上老君道德经元经纂疏。
乾德二年庚辰降圣戊申日广成先生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上柱国蔡国公杜光庭序。
春秋经解后序 宋 · 崔子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一、《春秋经解》卷末、《皕宋楼藏书志》卷二
或问曰:《春秋》以日月为例,信乎?
何其扰扰纷乱而不可合也?
应之曰:子考之《春秋》而疑之耶?
抑将用传者之说而后疑之也?
苟用传者之说,是宜扰扰纷乱而不可合矣。
《左氏》不著日月之例,独于公子益师卒则著之曰:「公不与小敛,故不书日」。
彼盖不知经于他事皆以日月为例,惟于崩、薨、卒、葬与诸侯之弑者则不著例焉,盖以为人之善恶必见于其行事,则亦无事于死而后为之褒贬也。
彼弑君父,天下之大恶矣,于《春秋》之文无所贬,以为其恶不贬而自见,又奚区区以日月例为哉。
故自天子崩、公薨、大夫卒、内夫人、内女卒、中国夷狄之弑君与凡书葬者必从而日焉,其尊卑、外内、轻重、大小一皆同之,凡以见其不为例焉尔。
若夫赴告之不备,史氏之阙遗,然后吾从而阙之,不嫌也。
由是言之,《左氏》考圣人之例亦太疏略矣。
彼二传知日月之例,然亦不知崩、葬、卒、薨与弑君之无例也,则又强为之说,是以其辞至于乖乱而不可信矣。
或者又曰:「然则《春秋》于他事阙日月者少,而于卒葬之事阙日月者独多,何耶」?
应之曰:凡卒葬之事见于经者几且三百,最多而繁也。
且又一国之事,其来赴之辞一有不备,则日月之失,史氏遂不可得而书矣。
若夫其他会盟、战败、入灭之类,见于经者大抵不过数十,而又非一国之事,其来赴者,诸国所与有事焉者皆至焉,然后可参證而得日月之详也。
且尝谓《春秋》独于此不以日月为例者,岂以其多阙而后不可为例乎。
以事言之则如此,以理考之又如彼,二者其将有得于圣人之意也。
且夫史氏之记事有常体矣,其书必曰某时某月某日某事矣,其失日月者则阙之,亦必曰是阙日月者也。
惟圣人修经然后立例焉,盖曰天下有内外,国家有大小,位有尊卑,事有轻重,不可得而齐也。
是故详中夏而略夷狄,详大国而略小国,详内而略外,详君而略臣,详所重而略所轻,此《春秋》之意而日月之例所从生也。
著日以为详,著时以为略,又有详略之中则著月焉,此其常也。
其有当略而详与当详而略者,圣人岂徒为是之纷纷哉,盖有寓于其间而后云尔也。
故有当日而不日者,如「公败齐师于长勺」,「公败宋师于乘邱」,「禘于太庙,用致夫人」,「公子慭出奔齐」,「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公及齐大夫盟于蔇」之类是也。
有不当日而日者,如「卫侯衎复归于卫」,「卫侯出奔齐」,「吴入郢」,「公子遂及齐侯盟于郪丘」,「仲孙速人盟于向」,「宋、卫、陈、郑灾」,「取郜」、「取防」之类是也。
有当月而不月者,如「臧孙许晋侯盟于赤棘」,「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拔」,许凡三迁,「楚人灭江」,「楚人灭黄」,「吴灭巢」,「灭项」,「公如齐纳币、观社、逆女」,「公如晋,至河乃复」之类是也。
又有不当月而月者,如「宋人执滕子婴齐」,「宋司马华孙来盟」,「郕伯来奔」,「宋人及楚人平」,「成楚丘」,「取郐」,「取郓」之类是也。
至于事有同日,而后事属先事,则于先事加日焉,如「甲午,宋灾」,「宋伯姬卒」之类是也。
又有两事皆当日,先事故不日,则后事亦不复日,如「夫人姜氏孙于邾」,「公子庆父出奔」之类是也。
其事有同月,先事不当月而后事当月,则于先事月之,如「王二月人伐杞,取牟娄」,「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秋九月,楚子围宋」,「葬曹文公」之类是也。
又有两事,先事当月,固自书月,后事故不月,虽继月不嫌也,如「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及苏子盟于女」,「正月,诸侯盟于祝柯」,「至自伐齐」之类是也。
又如两事,先事故不月,后事虽当月,亦不复月,不嫌也,如「春,至自齐,祭叔来聘」,「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宋公盟,夫人姜氏如」之类是也。
其有事实异日而嫌于同日,则各著日以别之,如「壬午,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卫雍」,「乙酉,公子遂会雒戎,盟于暴」,「癸酉,大雨震雷」,「庚寅,大雨雪」之类是也。
有事实同日而嫌于异日,则先著日以见之,如「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庚申,溃,楚人入郓」之类是也。
有事不当日,以书晦朔则不得不日,如「己卯晦,震夷伯之庙」,「戊申朔,陨石于宋五」之类是也。
有一事而再见者,其于事日月先略而后详,如「冬,公如晋」,「十二月己丑,公及晋侯盟」,「冬,会诸侯伐郑」,「十二月己亥,同盟于戏」之类是也。
有以后事之例證先事者,如「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继之以「公如晋」,则疑于公如例月者也。
然于下书「秋,至自晋」,则知公如晋是不月者矣。
有以先事之例證后事者,如「夏五月甲午,遂灭偪阳」,继之以「至自会」,则疑于公至例月者也。
然先书「春,公会晋侯、宋公、卫、曹伯、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祖」,则知公至是不月者矣。
考日月之例至于此,见圣人之用心其谨且严而可畏也。
彼曰无例云者,是未尝深考乎《春秋》之例者也。
使其深考乎《春秋》之例,则亦不遽云尔矣。
虽然,《春秋》之阙日月者固有之,如桓之四年七年无秋冬,定十四年无冬,桓十四年书「夏五」而阙其月,庄二十二年书「夏五月」而阙其事,僖二十八年书「壬申」而不系之月,桓十七年书「五月」而不系之夏,昭十年书「十二月」而不系之冬,郭公仲孙忌与凡日食而不系朔与日者,皆阙也。
彼传者又以为从史之阙文则近于无功,故不得不为异说以附之,使圣人之旨汩乱而不可考者,诸儒好异之罪也。
嗟夫!
不信史之阙文,以求圣人之意,是犹航断堑之水而欲至于海,亦不可得矣,盍亦避碍而通诸理乎。
《左氏》之略也,《公羊》、《谷梁》之凿也,持是三者以考《春秋》,适足以多惑而已矣。
故余撮其大概而论之,附于卷末,使学者得从事焉。
今春大震电雨雹南峰无之黄梦得诗来有天意因以旌遗逸之句正恐其轻忽灾异失圣人迅雷风烈必变之意用其韵以解之 南宋 · 度正
 押词韵第十七部
仲春戊申日之夕,牛羊下来犹未毕。
回风烈烈涨黄壤,阴云冲冲蒙白日。
腾光初觉火烧空,打屋乍疑天陨石。
出门愁见荒山径,高卧徒惊堕四壁。
尝闻正直天所祐,又闻豪横天所疾。
盲风怪雨岂徒然,颠倒横纵未遑恤。
老农惨怛心欲死,群蛙号呼兴自逸。
那知杀菽困黔首,但指嘉禾歌赤舄。
何人漫读周官书,更笑深山间小艗。
英德赵使君墓志铭1248年1月1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三七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英德赵使君将葬,其孤良镡等自抚走书至莆,徵铭于余,其词甚哀,读之使人感动。
余不及识君,然前江西宪尚书郎刘君居厚,余群从也,今谕德少卿李公,余所敬畏也。
居厚首荐公才学,李公实状公之行,乃采摭而书之。
公讳必健,字自强,宗室商王元份之后。
六传至达州团练使博陵郡不器高祖也。
建炎扈跸省方,因家临川,卒,敕葬郡城南十里,兆域广袤,其后多祔焉。
保义郎善能,曾祖也。
成忠郎汝弼,祖也。
朝请郎崇远,父也。
,生母吴,皆赠宜人
朝请公志槩轩举,不屑右阶,巷处萧然。
公其第四子,少嗜书,不知世有纷华盛丽之观。
乡先生危公稹、弟和俱有盛名,士之从者如云,难疑答问,言人人殊。
公在其间初若无异同,徐出一语折衷,众皆耸伏。
二师曰:「吾衣钵有所付矣」。
年十七拔漕荐,嘉定丙子再荐,明年进士
丁朝请公忧,窭甚,授徒自给。
馆于大姓罗氏最久,因从北谷公必元游,日夕讲贯切磨,所诣愈高远。
服阕奉对,中乙科,授修职郎南昌
县富家翁夜逐盗,为盗所毙,游徼迹捕不获,执尝犯盗者鞫之,已伏。
府委公阅实,公察其冤,物色,知翁积镪贯朽而不予家人一钱,孙某夜穴壁取之,翁持杖奔击,孙闇中格斗,误中翁要害而死。
白尹,释囚,孙竟伏辜,人称神明
秩满,调桂阳军法曹
自初筮至此,用玺赦、登极、躬射、庆寿恩循承直郎
守委公与理掾督赋,旬课殿最,理掾趣办,守数称奖以风厉公
公曰:「迟旬日,郡计未遽不足而民受一分之宽」。
守感悟,少缓期会,民争乐输,赋入反羡。
境内二徭相从雠杀,郡下掾属议,公请谕其酋平之,守不答,檄巡尉逮捕。
徭拒,杀吏卒,执辱,守议调飞虎军及禁军。
公争曰:「列郡可擅兴乎!
宜遣土兵扼冲要,内请命于帅府」。
守卒调禁军,徭披猖益甚。
余帅嵘劾守挑寇生事,罢之,使参议官刘用行摄郡。
公谓刘曰:「徭非真反,畏罪耳,帅府驰尺纸抚之,必听命」。
刘曰:「谁可行者」?
公请自行,刘大喜,遣之。
初,公摄令平阳,徭素熟其恩信,及是争逐拜马首。
公开谕祸福,皆投戈散去,一郡解严。
帅白之朝,乞与改合入官。
会帅去,公赏格不行,绝口不自言。
去为赣之宁都丞,彭守改筑外城,公与有劳。
居厚持宪,罗致之幕,纠曹
民有失其孺子者,踰月父遇诸涂,曰:「水东巫家匿我,将杀以祭鬼」。
又指一市人曰:「此匿我者」。
府付县,改左狱,鞠之皆不成。
公以孺子抵水东,诘巫家所在,则词劳。
公取果啖,问孺子辄妄对,乃佯设械器恐之,始吐实曰:「我持父钱取质于博,不敢归,有镊工郭者诱我鬻之城外僧舍」。
即逮郭置对,具伏。
宪奇其材,疑狱久讼皆咨焉。
郡缉闽广犯椎埋盗敚鼓铸者,常鱼贯牢户,公平反剖决,数月狱空,州人谓旷百年未见。
石城县屡残礉,一小使臣为宰,尤贪暴,宪劾去之,以公摄令,罢前令创增之赋,釐版籍,覈吏奸,民力稍苏,郡□寖少。
宪喜,奏乞就畀铜墨。
新守胡某急赋,补解外复责预纳,公力争,守怒曰:「独君能令石城耶」!
公不为动。
属宪、守不咸,宪奉祠去,守掇拾细故为宪罪,冀公助己。
公曰:「昔蔡挺泄韩、富机事于吕文靖,吾不为也」。
守选他官来代,且改辟。
公解印归,而朝廷可宪奏,寝守辟,守寻亦替去。
邑人空巷来迎,恩信浃洽。
剧贼淮西、罗洞天聚众出没赣、汀、潮、数州,郡檄令合官民兵讨之。
公议:「此曹散则一夫可擒,聚则大兵难胜,当徐图之」。
乃遣间设计以携其党,渠帅以次就缚,贷馀党不问。
罗畬峒首黄应德久负固,亦请出谒,公延见享劳之,感泣辞去。
已而邵农至其所,应德曰:「吾父来矣」。
率妻子部曲罗拜,愿附省民,输王租。
迄公去,溪峒无反仄者。
县庠久废,科诏下,率无一人充贡。
公葺夫子殿、讲堂,立课试法,是岁偕计吏者三,明年擢第者一。
馀力葺县廨,作两庑及鼓楼,颁、宣诏二亭。
县郭依江,始为浮梁以通往来。
逾三考未得代,前胡守除台察,奏夺公考举,士民洎诸峒酋长攀卧出境者以千万计,相与祠公于学。
淳祐丁未,诏还公考举以直前诬,改奉议郎、知兴国军永兴县。
对境风寒,号为次边,科调繁多,田里穷空。
公于急符中寓宽意,庭无租瘢,村无吏迹。
异时科民稻草实塞,输送之费百倍,公白制阃,改输郡之三屯。
民兵赴郡月阅,公请岁一诣郡,而月阅责之隅总,民大悦。
台阃交章公车,去通判扬州
丞相鲁公开大幕府于扬,事关安危成败者以身任之,而郡政民事则集思而广益焉。
公上竭忠规,下通物情,凡经公幕画处分者,鲁公辄称善,下令府僚启拟必经公参署乃行。
然公谦厚,善藏其用,阖府参佐百馀人与公共事,自始至终无面从背憎者。
垂满,鲁公奏署淮西机宜。
虏入寇,其酋孛花拥数万众薄城,鲁公身督战,选幕客自随,在选中,縳孛花至戏下,虏遁。
幕府上功,诏增一秩。
鲁公乞畀以郡,除德庆府
未上,改全州
以风闻归,于屋西偏作书楼,映以亭榭,缭以花木,自号石泉居士
时公迫希年,北谷罗公八十馀,犹子运管君一龙、前复守危骖皆六十馀,所居比邻,相与修耆英故事,觞咏自适。
福山距家百里,公爱其冈阜环合如古铜谷,因卜寿藏其间。
景定庚申,鲁公自上流间关百战,败虏于蘱草坪,又败之于白鹿矶,走扈必烈,再造王室。
既归□,起公知英德府,有旨趣行,以辛酉七月太守事。
广郡多荒陋,英不幸有锦之名,来者率竭泽而去,郡愈创残。
公推见郡计出入,赋重害民,费冗亏公,例侈伤廉。
方条上而釐革之,无几何疾起脏府,犹自力柅欺弊,拊凋瘵,书判谆谆,具宣圣君贤相仁远之意。
阖城耄即郡治为佛老事三昼夜,为公祈安。
疾甚,整冠端坐,曰:「吾死不为夭,恨病久,不能少苏英民,有愧何公耳」。
何名甫,元符间守英有去思者。
语毕而逝,壬戌正月丙戌也。
二月戊申,其孤奉柩登舟,送者倾城,哭声干霄,若悲其私亲然。
积阶至朝奉大夫
公清丽冲约,自奉如穷书生,无囊橐厚藏、苞苴私觌。
居官事当施行,虽临以权贵风旨不少变。
副阃朱公申有田若干亩籍永兴,求减税,终不尽副其所欲,然朱公反因此荐之。
至于为民兴除利害,则勇猛坚决,不可回止。
尤机警有谋虑,料未然事如蓍龟。
吏民有丽法者,必雅责以候其改,甚不得已然后绳之以法,故所至有仁闻,既殁有遗爱。
交游虽多,然平生深厚者可屈指,皆当世名士。
素工属词,雅不追琢时好,而骨力峭拔,居然高胜。
南昌时,意一徐公清叟、铁庵方公大琮厚斋冯公椅莆田方公阜鸣参错幕府,皆折辈行愿交。
意一与公倡和盈轴。
永兴时,漕吴公子良得公诗启,称其遒密典重。
遗文若干卷,藏于家。
公生于绍熙癸丑九月三十日,享年七十。
娶陈氏,封安人,赠宜人
公义方素严,父子自为师弟。
子五人:良錊,文林郎湖北常平干官
良鉎,承直郎淮东安抚大使司干官,皆前卒;
良镡,修职郎吉州永丰县
良銿,迪功郎饶州安仁
良鍷,修职郎赣州宁都县东尉
良锌、良镡、良铨,乙未进士
良钰,庚戌上舍
及公存,诸郎皆已策名。
三女:长适进士罗大中,次适登仕郎许梦应,次适迪功郎、监安吉州南寻镇张士可。
孙六人:友汉,国子进士
友淳,将仕郎,后提辖左藏库孟坚,今名由恭;
友赐,漕监进士,友澄,国子进士
友泳,以公遗泽补将仕郎
友淀。
孙女二:长适登仕郎胡梦华,次幼。
诸孤卜以癸亥八月庚申葬公于福山,遵治命也。
公有间、平之美质,政、骏之高才,成名三十年而后脱选。
晚乃遇知己当轴,咸谓公自此升矣,而天夺之速,岂非命欤!
余观昔之秉铭笔者多采门生故吏之所记载,虽退之不免谀墓之诮,余志公阡则异于是。
居厚,贤监司也,泾渭明,举刺公;
李公端人也,衮斧严,褒贬当。
凡余所述,皆本居厚荐书、李公行实,无愧辞矣。
居厚名希仁李公名伯玉
铭曰:
昔英牧,推何公,甫其名,字智翁
坡贤之,见集中,穹壤弊,传无穷。
公远跨,何遗踪,余邈在,坡下风。
秉斯笔,有怍容,得之谁,徵斛峰
猗诸郎,如虎龙,发幽潜,慰哀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
「君」下原有「公」字,据清抄本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