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舟过淮阴程茂招同萧湖月泛 清 · 杭世骏
 出处:道古堂诗集卷十一
萧湖接淮流,奔注凡几派。
穿壕漫四野,浩汗莽难界。
居民规薮利,蒲苇压担卖。
剡剡翠毯铺,猎猎风梢拜。
青烟涨篱门,瑶笋侵鹤砦。
湾环渔舍藏,隔阂水势杀。
樊然生趣繁,遂使波面隘。
秋至露渐零,晚树月初挂。
摇漾千银盘,倒射不可喝。
龟鱼甘伏喑,草木助光怪。
幽人例爱月,有兴不肯败。
招我秉烛游,啸傲破天械。
吹笛惊山禽,一苇纵所届。
圆灵倚高寒,下视见纤芥。
全湖吞八九,曾不一葪蒂。
栗里赋寓形,漆园重悬解。
吾生抱幽忧,即景易感喟。
阴虫午夜号,忽凛太康戒。
蒹葭递溯洄,水月并清快。
相送归柴荆,照影瘦可画。
几时约重游,悽艳备诗话。
侃法师三绝诗(《诗纪》云。一作和侃法师别诗。) 其二 北周 · 庾信
 押歌韵
客游经岁月,羁旅故情多。
近学衡阳秋分俱渡河(同上)
衰甚书感1209年5月 南宋 · 陆游
 押药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发残不胜冠,齿堕欲废嚼。
譬如亭皋木,秋至叶自落。
岂惟形骸变,意气已非昨。
床隅倚拄杖,壁上挂双屩。
经旬不出户,薄饭羹藜藿。
居然远霜露,因得养腰脚。
年衰固应死,延促未可度。
人之生实难,寿终固为乐。
开卷思千载,阅世等六博。
志士有蹈海,儒生亦投阁。
何如酿浊醪,遇兴时独酌。
半酣望青天,万事付一噱。
杭州舟次丁巳 清 · 江湜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伏敔堂诗录卷十三
家居能几日,秋至复行程。
晚雨掠船过,残阳隔树明。
人方迷出处,天亦错阴晴。
回眼看鸥鹭,何尝不我盟。
海潮 其三 论地有动息上下 吴越 · 邱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九
渔翁问曰。吾闻地道安静。
子曰随气出入而上下。何也。
答曰。周易云。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彖曰。牝马地类。
行地无疆。然则乾象以龙。
坤象以马。观其所象。
地非不动之物。河图括地象云。
地常动而不止(地周游于八纮之中未尝暂息也)。春东(东方木气时曰少阳所以暄和)夏南(南方火气时曰太阳所以暑热)
秋西(西方金气时曰少阴所以凄凉)冬北(北方水气时曰太阴所以严凝)冬至极上。
夏至极下。其故何哉。
由于气也。夫夏至之后。
阴气渐长。阴气主闭藏。
则衰于上而盛于下。气盛于下。
则海溢而上(阳气归于海下气多故溢而上也)。故及冬至而地随海俱极上也(从夏至后阳气渐退阴气渐长地亦渐上阴进故也及至秋分地面与天不齐故昼夜等也秋分之后及至冬至地面上过天心上之极也所以昼短而夜长也)
冬至之后。阳气渐长。
阳气主舒散。则衰于下而盛于上。
气盛于上。则海敛而下(阳气散出于海上气少故敛于下)
故及夏至而地随海俱极下也冬至之后阳气渐长阴气渐退地亦渐下阴退故也及于春分地面与天不济故昼夜等也春分后及于夏至地面下过天心下之极也所以昼长而夜短也)。此一年之内动息上下也。
问曰。其一日之内。
动息上下。可得闻乎。
答曰。系辞云。
夫坤。其静也翕韩康伯注云翕敛也止则翕敛其气也)
其动也辟(注云动则开辟以生物也)。翕者物之收敛。
辟者气之散出。气收敛则地上。
气散出则地下。何异人之呼吸欤。
又庄子云大块噫气(大块地也)
其名曰风。彼言噫气。
亦呼吸之类也。问曰。
一昼一夜两潮汐。则是一昼一夜。
两辟两翕。将何验之哉。
答曰。验鱼兽之皮。
则知之矣(鱼兽出海中形如牛)。按毛诗虫鱼疏云。
鱼兽之皮。乾之经年。
每天阴及潮来。则毛皆起。
若天晴及潮还。则毛伏如故。
虽在数千里外。可以知海水潮。
然则潮之来去。与天之阴晴相类。
气散出则天阴。气收敛则天晴。
即知是气散出则潮来。气收敛则潮落。
故知鱼兽之毛起伏者。非识天之阴晴。
及潮之来去。自应气之出入耳。
毛起者气出也。气出则地下。
地下则潮来。毛伏者气入也。
气入则地上。地上则潮落。
故鱼兽之毛。一昼一夜。
两起两伏。足以验其气之两辟两翕矣。
问曰。此翕辟之气。
是何气也。答曰。
地中之气也。故此气一出一入。
则地独上独下。不由于水也。
若一年之气。则是天之元气。
其气周于水。故水随于气而地随于水也。
问曰。地之广厚。
不知几千万里也(今算术之家言地之里数皆虚妄也何者地之四面垂入海中不可知其涯际也)。言能随气动息。
不亦诬乎。答曰。
神无方。岂论巨细。
且天大于地。逾数倍焉。
尚能空中旋运也。况地比于天。
殊为小者。岂不能随气动息哉。
但人自不思之耳。吾子视日月之回。
则信天之能旋。而视涛潮之至。
不信地之能动(日月东行天体西转今日月西回者天运之也水性本静为潮汐者地使之然此理昭然但人不思之耳)。岂不冥哉。
岂不昧哉(冥者无知之貌昧者暗晦之辞)。问曰。
若如所论。则地有动息上下矣。
然则人不觉之。何也。
答曰。不睹日月。
则不觉天之旋。不睹涛潮。
则不觉地之动。故河图括地象云。
夫人居大舟之中。闭牖而坐。
则不知舟之动也。且人居大舟中。
尚不知舟动。而况地之广大。
曾不睹其边。何以知其上下哉。
且子不闻南中之潮鸡乎(出山海经)。鸡鸣则潮至。
鸡不睹潮之至而先鸣者。盖觉地之动也。
是知物有所长。人或不及。
问曰。地震人则觉之。
何也。答曰。
动安和而震战悚也。震甚则人觉。
微亦不觉也。昔张衡作地震仪。
以龙衔铜丸。地震则丸落张衡后汉人也仪者状貌之称也其形如酒樽外铸铜为八龙龙衔铜丸各置一方其机关在樽内东方地震则东龙丸落他皆仿此也)
尝一丸落而不觉震。人皆以为无验。
经数日而陇西奏地震。与丸落时同。
人始服其工妙。然则震微人尚不觉。
况辟翕上下微而和者乎。问曰。
地震何为者也。答曰。
亦气也。周语云。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升。
则有地震(此伯阳甫之辞也伯阳甫老子也)。言阳气伏于下。
而阴气迫于上。故阳气不能升出而地为之震。
其言阳伏阴迫。皆迫伏于地中焉(推此而言是知地中之气能使地之上下也)
定天论 南梁 · 朱史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三
日一千六百七十里,周天六十万二百二十一里,径率求之,得十九万四千一百六十四里,即天东西南北相去之数也。
求之得九万七千六百里,即春秋分日天去地之数也。
夏至日天去地上八万一千三百九十四里,冬至之日,为天去地上十万六千二十里也(《开元占经》一)
应制旨推日行度数 南梁 · 虞履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三
臣履等谨奉依敕旨。
案推历法表景长短之差,日行南北之道,旁考经记,近较目前,莫不事事符合,昭然可见。
谨略条度如左,日道圆周三百六十度,分为十二辰,辰三十度半。
秋分出卯入酉,冬至则出辰入申,夏至则出寅入成。
秋分日出卯左右十五度,冬至日出卯南,去卯中二十四度,则是侵辰九度。
夏至日出卯北,去卯中二十四度,则是侵寅九度。
秋分日入酉左右亦各十五度,冬至日入西南,去西中二十四度,是侵申九度。
北极璇玑玉衡,上当天之北五十五度,北去黑山顶三十六度。
夏至日在天南十二度。
秋分日在天南三十六度,冬至日中,日在天南五十度。
冬至日中,日去金刚南三十度(《开元占经》一)
养生论 其一 北齐 · 高湛
 出处:全北齐文卷二
王叔和高平人也。
博好经方,洞识摄生之道。
尝谓人曰:食不欲杂,则或有所犯,当时或无灾患,积久为人作疾。
寻常饮食,每令得所,多餐令人彭亨短气,或改暴疾。
夏至秋分,少食肥腻饼臛之属,此物与酒食瓜果相妨,当时不必即病,入秋节变阳消,阴寒气总至,多至暴卒。
良由涉夏取冷大过,饮食不节故也。
而不达者,皆以病至之日,便谓是受病之始,而不知其所由来者渐矣。
岂不惑哉(《御览》七百二十)
二教钟铭 北周 · 宇文邕
四言诗 出处:全后周文卷三
天和五年岁次摄提五月丙寅,造钟一口。冶昆吾之石,练若溪之铜,郢匠鸿炉,化兹神器。虽时属蕤宾,而调谐夷则,故《春秋外传》曰:所以咏歌九则,平民无二,弘宣两教,同归一揆,金石冥符,天人咸契,九宫九地,遥彻洞玄,三千大千,远闻边际。银阁应供,延法侣而寻声;金阙降真,候仙冠而听响。式传万古,乃勒铭云:
实际遐旷,通玄洞微,化缘得业,造理因机。
灵图降彩,慧日垂晖,金河雾集,银涧云飞(其一)(一章)

九霄仙箓,五岳真文,智烟遐照,禅林远熏。
金鼓入梦,琼钟彻云,音调冬立,响召秋分(其二)(二章)

二教并兴,双銮同振,远赴天霜,遥亏地镇。
陕河浮影,汉溪传韵,听响弘法,闻声起信(其三)(三章)

般若无底,重玄有门,长间久暗,永拔沉昏。
不求正觉,莫会天尊,唯全智海,先度黎元(《广弘明集》二十八上)(其四)(四章)
答梁陈李三子见过沙亭观穫之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分三日后,我稼早黏收。
之子过场圃,相将庆满篝。
钩镰那有暇,鸡黍未多留。
辱赠诗篇好,知予石户谋。
园中十首 其一 明 · 唐时升
 押词韵第一部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蠛蠓出阡陌,弥漫百步中。
或盘旋如硙,或下上如舂。
舂者天将雨,硙者天将风。
嗟彼旦暮间,安知造物工。
春气感鸣禽,秋至动阴虫。
时来不自由,物理将无同
所以达士心,委运以固穷。
访樾深亭(亭在五层楼下) 明 · 王渐逵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细路穿松径平厓石台
地从沧海尽,山自白云来。
凉气先秋至,晴岚傍午开。
抱玄心独切,为尔重徘徊。
九月十三日圣节。入侍德游堂。应制十韵排律己丑 清 · 南有容
七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䨓渊集卷之八
百茀穰穰凑大东,三宫佳气属流虹。
老人已见秋分后,瑞荚方抽九月中
黼扆如山云彩动,衣冠就日佩声同。
王心自有明神格,化道元从寿域通。
天放秀毫添八彩,人歌至德待三嵩。
叨陪日月光华地,默识宗祊启佑功。
周辟祈年闻棫朴,轩皇问道笑崆峒。
瞻旄昨日欣无疾,受稼今朝乐有丰十二日。上诣景福宫试士。翌日亲受黍稷于崇政殿。)
苑菊亦知华圣节,炉香翻欲送熏风。
微踪幸厕耆臣列,恭和璇题激寸衷。
拟古五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支韵
达人安天命,养器以待时。
匪谓闭其门,端坐无所为。
东家田中苗,既种且溉之。
西家不复尔,秋至或忍饥。
一得异一失,非天有偏私。
口实云自求,曷不观诸颐。
己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长至前一旬书 宋末元初 · 方回
北极地上三十六度出,南极地下三十六度入。
四海之内居中国,不见南极见北极。
东生西没一轮日,西没昏黑东生白。
春分秋分昼夜中,天上地下度数同。
地上天少日晷短,子月日南而北返。
地上天多日晷长,午月日北而南行。
四时成岁岁如此,日南日北而已矣。
一百八十度有奇,不过一往一来耳。
或谓四游升降殆不然,所以景祐新书删其篇。
寿张蒙溪方伯初 其一 明 · 王渐逵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清朝岳伯度初经,岭海江山尽效灵。
遂有祝融开寿域,即看南斗避文星。
弧光每向秋分(书星云,老人星常于秋分见丙丁之位。),台色遥依紫极明。
再拜峰头深一祝,半为知己半苍生。
三用韵 其三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屋头明月上,此夕又秋分
千里人俱共,三杯酒自醺。
河清疑有水,夜永喜无云。
桂树婆娑影,天香满世闻。
八月一日丁未 清 · 黎简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十七
客怀物候逼秋分,远见秋清卧亦闻。
渐渐露痕先病叶,萧萧风色与狂云。
长枪绿迸江田米,归旆凉飘海舶军。
何止腐儒温饱意,平淮端欲拟韩文。
寄方应复戊申 清 · 黎简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五百四峰堂诗钞卷十八
槐影离离黏藓纹,逢逢东西南北云。
舍亭有客此谢病,山泽之癯初见君。
他日仙人能忍辱,前生阿难合多闻。
不远众香须问讯,海凉花静欲秋分
癸未中秋 宋末元初 · 杨公远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凉入郊墟暑渐微,奈何节序暗推移。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
按舞霓裳仙绰约,长舂灵药兔迷离。
广寒宫桂花空发,近世无人折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