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政書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大集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据颖川率河南六州内附(十二年战右/东西立 事)在位十七年
 殂子钦
废帝(钦/)泰有图江陵之志梁王察立益重其贡 (二年
不/立年号) …… (第 10b 页)
 清之志 从杜洛周反欲图之不果遂奔葛荣尔朱

 荣为剪马说起兵讨郑俨徐纥荣以欢为前锋(魏明 孝昌)
 (四/年)
 孝庄既击荣尔朱荣以葛荣部众流入并泗者
 二十馀万悉委欢统之禁侵掠百姓归心乃诈为书
 言尔朱兆将以六 (第 24a 页)
  苏未有此政武帝嘉其能累迁官
 宗室南康县侯子恪字景冲有文学建武中为吴郡
  太守大司马王敬则反于会稽以奉子恪为名子
  恪逃之 梁大通二年
复为吴郡太守卒
 江敩字叔文有风格不降意权倖历吴郡太守 (第 14b 页)
乃受玺绶即帝位百官以次奉引帝就乘舆群臣陪位
孙綝迎于土山之半野拜于道左帝下车答拜即日入
宫御正殿大赦 改元为永安元年冬十月壬午
诏以綝
为丞相大将军荆州牧食五县以弟恩为御史大夫弟
干弟闿皆封侯馀功臣行赏有差綝乃诣阙上书乞上 (第 11b 页)
卯萧藻为都督镇涡口侵魏
是岁林邑师子高丽等国各遣使贡献置园居尼寺北
去县四十三里大通四年舍人袁頵造 二年二月
筑寒山堰 (第 20a 页)
四月戊戌
魏尔朱荣废君杀主胡
太后临朝时魏大乱魏王子北海临淮汝南等并割地
来奔又郢州北青州南荆州皆以地来降 (第 20a 页)
十月
帝以魏
北海王元颢为魏主令东宫直閤将军陈庆之卫兵以
送还北魏豫州刺史邓献以地降 (第 20a 页)
西里御道有
右卫府府南有将作曹曹南有九级府府南有太社社
南有凌阴里即四朝时藏冰处也中有九级浮图一所 建义元年
太原王尔朱荣总士马于此寺永安二年五
月北海王颢入洛在此寺聚兵三年逆贼尔朱兆囚庄 (第 3a 页)
   兴平
兴平县(唐畿今次畿东/至府九十里)本周犬丘之地帝王世纪曰周
懿王二年王室大衰自镐徙都犬丘今槐里也史记秦
之先大骆生非子居犬丘秦名曰废丘项羽封章邯为

雍王都废丘汉高帝三年改曰槐里县莽曰槐治今县
北故城是属右扶风武帝析置茂陵县王莽曰宣城昭
帝又析置平陵县属右扶风王莽曰广利今县东二十
里咸阳县界平陵古城是魏黄初元年改平陵为始平
县因原以名之晋太始二年置始平郡领槐里始平武
功鄠蓟城五县苻坚徙始平于茂陵故城后魏太武太
平真君七年省始平郡县入扶风郡焉 孝庄帝永安元
又徙县于今县东北一十五里(平道志 (第 1b 页)
永安元年/
移扶风郡于文学城) (第 1b 页)
略尽魏志曰少帝 甘露三年
蜀将姜维出骆谷围长安
即此谷道也其后废塞唐武德七年复开东北自鄠县
界西南经县又西南入骆谷出骆谷入洋州 (第 11b 页)
   三原
三原县(唐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本汉池阳县之地按池阳县惠
帝四年置应劭曰在池之阳前秦苻坚于巀孽山北置
三原护军以其地南有酆原西有孟侯原北有白鹿原

是为三原后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罢护军置三原县
属北地郡周地图记曰孝明孝昌三年萧宝寅逆乱关
右毛洪宾立义栅捍贼 庄帝永安元年
于此置北雍州
洪宾为刺史俗谓之洪宾栅其故城在县北一十五里
又徙县于清水庄又按魏书毛遐洪宾兄也亦有功于 …… (第 1b 页)
   同官
同官县(唐畿西南至府/二百一十里)本汉祋祤县之地(上音地活反/下虚羽反)
属左冯翊晋为频阳县十六国春秋曰苻坚于祋祤城
东北铜官川置铜官护军后魏太武太平真君七年罢
护军置铜官县属北地郡 庄帝永安元年
属宜君郡后 (第 11a 页)

(丁/丑)孝昌三年夏六月朔日食 秋八月彗出氐斜指天
市垣光芒三尺馀越三夕长丈馀扫巴星
(戊/寅) 孝昌四年春三月
幸春州(按原书于此年失载/事实今据辽史补) 是 (第 8a 页)
圣武天皇)
天授(后魏刘获/宗段正淳) (唐武后祖大理中/高丽太 王建)天统(北魏邢杲北/平府主簿 永)
(安元年
北夏先主明/玉珍 齐后主纬)      天建(北魏莫/折念生)
天和(北周高/祖邕)  天寿( (第 23a 页)
 天启

敬宗孝庄皇帝子攸显祖孙彭城王协子戊申肃宗殂
胡太后立皇女又立高祖曾孙钊尔朱荣举兵讨乱奉
帝嗣立三年庚戌诛荣寻洛阳陷为其从子兆所弑改元

 建义(即 武泰元年/
寻改永安)   永安
北海王颢平王详子嗣父封奔梁永安二年梁兵纳之
颢即位于睢阳城南入洛阳为尔朱荣所败 …… (第 4b 页)
 广安
肃宗孝昌二年陈留郡民刘获郑辩反于西华寻败死

伪元一
肃宗孝昌三年萧宝寅称帝于长安 明年
败奔万俟丑
奴永安二年死改元一
 隆绪 (第 9b 页)
敬宗永安元年
河间邢杲反于青州自称汉王上党王
元天穆讨平之伪元一
 天统 (第 9b 页)
敬宗永安元年
万俟丑奴自称天子永安三年尔朱天 (第 9b 页)
武泰元年
帝崩(立孝文/曾孙钊)尔朱荣弑帝钊别立子攸 (第 5a 页)

元永安
经孝壮帝 (第 5a 页)
永安元年
即位
经永安二年
经永安三年帝杀尔朱荣
经前废帝恭普泰元年春正月(不书/即位)
经后废帝(朗/)中兴 (第 5a 页)
一乱不复而江南之势遂去者以寿阳先也故曰梁之
失计未有如寿阳之谬也
  陈庆之送北海王颢还北
    大通二年冬十月丁亥
帝以魏北海王颢为魏
   王遣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将兵送之还北
臣焘曰君子不能为机亦不能失机先机而为则 (第 8a 页)
  尔朱兆传
秀容渤海术本一家尔朱以轻猾陨躬高氏以深奸定
霸史官不审加高氏以举义之文魏收仕齐谄言如簧
固无足怪北史仍袭陋说岂亦受北来酒肉之赠耶

  尔朱天光传
据天光傅云 建义元年夏
万俟丑奴击萧宝夤于灵州
禽之遂僭大号及宝夤本传复云与侯终德战败携公
主及其少子与部下百馀骑从后门出遂 (第 23b 页)
宝晖/子方三岁)
(梁武/帝朝)荣与元天穆奉长乐子攸即位是为庄帝(子攸彭/城王协)
(第三子献文之孙 戊/申
永安二在位二年)引兵沈太后及幼主于河杀帝兄 (第 10a 页)
  称寇频闻鲜卑刋部之分雄建庭渐逼逮乎慕容
  立国营都邑于柳城拓跋开基置安州于松漠而
  光寿建熙之后变故相仍孝昌 武泰之间
沦胥益
  甚是以前后燕之州郡旧鲜徵名东西魏之地形
  每称寄治齐周隋三朝递嬗纷争常在龙城奚契
   …… (第 4b 页)
 卷一百三

  外记一
 卷一百四
  外记二
 卷 一百五
  
外记三
  (第 31a 页)
一百六
  
外记四
 卷一百七 (第 31a 页)
  州刺史善于绥纳甚得物情时杜洛周葛荣等相
  继叛逆自幽燕以南悉皆沦陷惟文遥在介群贼
  之外孤城独守鸠集荒馀且耕且战百姓皆乐为
  用 建义元年
卒于州长史许思祖等以文遥遗爱
  在民复推其子果行州事庄帝除果通直散骑侍
  郎假节龙骧将军行安州事 (第 2b 页)
 陈管见世祖从之

梁吴兴郡屡以水灾失收有言当漕大渎以泻浙江中
  大通二年春
诏发吴郡吴兴义兴三郡民丁就役昭
 明太子统上疏曰闻吴兴屡年失收民颇流移吴郡
 大城亦不全熟榖价犹贵劫 (第 5a 页)
疑此即谷水故道水经以为入海而此浦入江者盖支
派之异也 梁大通二年
以吴兴水灾诏遣前交州刺史
王弁开大渎导泄震泽以泻浙江中盖此浦是也浦旁
颇有遗迹至唐时乃设堰以隔海潮嘉 (第 31b 页)
   王城(在灵寿县西北十五里相传赵武/灵王所筑中有赵王台建庙其上)封城(在平/山县)
(西二十里俗呼宋王城/遗址尚存今名封城社)夫人城(晋太康地记行唐/县北二十里有夫)
(人城即玉女神所筑寰宇记后魏太和初移置行/唐县于夫人城 孝昌四年
复移于旧城即今理也) (第 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