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詔令奏議類
時令類
詔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答。小记注说。固可疑也。通典张亮。果有云云。○北齐张亮云。小功兄弟。居远不税。曾子犹叹之。而况祖父母诸父兄弟。恩亲至近。而生乖隔。而郑君云不责人所不能。此何义也。生不及者。 是己未
生之前已没矣。乖隔断绝父始奉讳居服而己否者寻此文义盖以生存异代。后代之孙。不复追服先代之亲耳。岂有并 …… (第 339H 页)
 
答。古人论之详。具于下。○晋元帝制小功缌麻。或垂竟闻问。宜全服不得。服其残月。○贺循曰。不税者。谓丧月都竟。乃闻丧者耳。若在服内。则自全 五月。
○徐邈答王询云。郑玄云 (第 339L 页)
五月
之内则追服。王肃云服其残月。小功不税。以恩轻故也。若方全服。与追何异。宜服馀月。○宋庾蔚之谓郑王所说 (第 339L 页)
。虽有理。而王议。容朝闻夕除。或不容成服。求之人情。未为允惬。
人或有 夏日
三上食者。如何。
 答。仪礼注疏。有所论。○士丧记。燕养馈羞汤沐之 …… (第 339L 页)
 答。常时祭祀。奉主椟置西阶卓上。启椟奉主出就位。此则非若有事时。故奉主直入就位。仍椟之谓欤。岂有自墓来不椟而今始椟之哉。活看可也。
礼。大小丧。练后葬后。有归家之节。愿闻其详。
 答。礼经及朱子说详之。○丧大记。大夫士。父母之丧。既练而归。 朔日
忌日。则归哭于宗室。诸父兄弟之丧。既卒哭而归。注。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庶子为大夫士而遭父母之丧。殡 (第 342H 页)
宫在嫡子家。既练。各

归其宫。 至月朔
与死之日。则往哭于宗子之家。期服轻。故卒哭即归也。○妇人丧父母。既练而归。期 (第 342L 页)
九月
者。既葬而归。注。丧父母。谓妇人有父母之丧也。练后乃归夫家也。女子出嫁。为祖父母及为父后之兄弟。皆期 (第 342L 页)
九月
者。谓本是期服。而降在大功者。哀杀。故葬后即归也。○丧服记。女子子适人者。为其父母。卒哭折笄首。以笄 …… (第 342L 页)
有同财之义。为异门则恩轻。故可归也。○叶贺孙问贱妇丧母。卒哭而归。继看丧大记曰。丧父母。既练而归。期 九月。
既葬而归。贺虽令反终其月数。而误归之月。不知尚可补填乎。因思他人或在母家。彼此有所不 …… (第 342L 页)
 答。卒哭受服。后世不行。丘氏仍以葛为练服之绖。正合古礼也。礼经。初不言熟。则疑用粗皮耳。○丧服斩衰疏。既虞卒哭。去麻。服葛带三重。
礼。以月数者。数闰。以年数者。虽有闰不数之。若父在为母者。当 十一月
而练。则亦以月计者。其间若有闰月。则当计之耶。
 答。父在为母。虽十五月而毕丧。然实具三年之体。故 (第 344L 页)
十一月
而练者。实当期年之数也。不可谓以月计者而算闰也。
或云 (第 344L 页)
十一月
服练之制。乃父在为母之礼。夫之为妻。不当尔也。未知此说亦有据否。
 答。或说误。礼经诸说可考。○杂记 (第 344L 页)
云。期之丧。 十一月
而练。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郑注云。此谓父在为母。为妻亦伸。疏云。夫为妻。年月禫杖。亦与母同。(见 …… (第 344L 页)
 答。据先儒说。大小祥。以年数则不计闰。宜矣。禫则本当在祥月之中。虽从郑氏间一月之说。犹是以月数。则禫之不计闰。无据。家礼所谓不计闰者。统言自丧至此。非必谓祥后也。张子说似分晓。○郑玄曰。以月数者。数闰。以年数者。虽有闰不数之。○张子曰。三年之丧禫。闰月亦算之。
丧大记。吉祭而复寝。陈注。吉祭。四时之常祭也。禫祭后值吉祭同月。则吉祭毕而复寝。若禫祭不值当吉祭之。月则踰月而吉祭云云。前承下教。若如陈说。假于 六月
行禫而必待仲月。行吉祭则过 (第 345H 页)
七月。
(第 345H 页)
至八月
后乃行。恐无是理云。今欲行吉祭于禫祭之 (第 345H 页)
下旬。
则又非踰月吉祭之意。未知如何。且所谓吉祭者。乃终丧之别祭。本非四时之常祭。而陈氏乃曰。四时之常 …… (第 345H 页)
说。盖本于此。窃谓禫虽澹澹然平安之意。而孝子之心。犹未忍遽然复寝。故又必踰月而行吉祭外。除踰月而又踰 一月。
悲慕之心无已。而复常之节愈迟也。来谕所谓终丧之别祭者。得之。士虞记所谓是月而吉祭者。非以复常为急。乃 (第 345L 页)
以正祭为急也。盖三年废祭。孝子追远之心。有所未安。而丧未终。故不得并举耳。今既丧尽而禫矣。禫又在 上旬
之内矣。值正祭之月而不忍不祭。故行禫于寝。即于同旬之内。行正祭于庙。观贾疏。亦不待踰月之文。则知踰月 …… (第 345L 页)
 

答。先儒说可考。○陈氏曰。小牢大夫之祭。宗人请期。曰。朝明行事。子路祭于季氏。质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取之。此周礼也。然礼与其失于晏也。宁早。则虽未明之时祭之。可也。○张子曰。 五更
而祭。非礼也。○朱子语类。先生凡遇四仲时祭。隔日涤倚卓严办。次日侵晨。已行事毕。
祭饭启盖。宜在何时 …… (第 347H 页)
 

答。栗谷曰。祭祢。恐丰于昵。然以先儒说参考。祭亦不妨。今好礼之家。多行之者。(宋龟峰曰。祭祢。祭之大者。小学家礼。既详其仪。而要诀。阙不见录。恐未安云云。)○礼辑曰。父庙曰祢。祢者近也。○程子曰。 季秋。
成物之始。亦象其类而祭之。○朱子曰。某家旧时。常祭 (第 347L 页)
立春
(第 347L 页)
冬至
(第 347L 页)
季秋
三祭后。以 (第 347L 页)
立春
(第 347L 页)
冬至
二祭。近禘祫之祭。觉得不安。遂去之。 (第 347L 页)
季秋
依旧祭祢。而用某生日祭之。适值某生日 (第 347L 页)
季秋。
遂用此日。○问祢祭如何。曰。此却不妨。
愿闻忌祭之义。
 答。忌者。含恤而不及他事之谓。非祭名也。宋 …… (第 347L 页)
 答。大传曰。形而下为器。形而上为道。道即器。器即道。朱子曰。此是孔子文章。若以有形无形言。则器与道为二物。以在上在下言。亦为二物。须如此说。方见得即形而理在其中。道与器不相分。(其文记不起。大意如此。)濂溪所谓阴阳一太极。即易所谓器即道也。性理群书注。错说处甚多。至或不成文理。而此条所释精粗本末则无误矣。若依栗谷说。则精粗本末之下。当著(厓)吐耶。若然则释阴阳一太极。不成

说话矣。盖大而莫能载。小而莫能破者。无非器也。而理无所不在。子思所谓费而隐。子
所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程子所谓洒扫应对。是其然。必有所以然。与来示所引朱子语。皆一义也。理固如此。 …… (第 350H 页)
 答。生生之生。生活之生。不必大分析。但将朱子所谓生理本直。具此生理等语。反复参究。则自然如学记所谓相说而解矣。
上愚伏先生
子之生日。设祭于考妣。今俗多行之。考妣生日亦然。但祠堂之内。独设未安。亦不可并设于诸位。请出行之又不妥。未知何以则合于情礼耶。三年内则既无此嫌。父母生日及诸子生日。皆象生时。设享于几筵。

如何如何。朱子生日。适在 季秋。
故仍行祢祭。亦非放过是日。而如不在 (第 351H 页)
季秋。
想何以为之。朱子于考妣生日。则未闻有所行耶。孤哀先考生日。适在 (第 351H 页)
季秋。
故三年内。则欲依俗设享。三年后则虽与朱子事少异。而放其例。欲设祢祭于其日。未知如何。尝见丧祭礼答问。 …… (第 351H 页)
 答。乡校礼辑。乃明儒屠羲英所著。盖就琼山仪节而增添之者。生日祭所谓存既有庆殁宁敢忘者。即此书祝式也。出主于正寝而行之。如忌日之仪。所疑两碍。非所患也。然忌日之祭。亦古者所无礼。所谓君子有终身之丧者。特含恤而不及他事。故曰忌日耳。非祭名也。宋贤始以义起。而朱子于家礼亦著之。然比四时正祭及祢祭。则颇杀其礼。其微意可知也。至于生日之祭。宋贤之所未起。而近于人情之尤者。故李先生断以为非礼之礼。后学似不当有他议也。朱子以 季秋
祭祢为重。而适生日在月内。故以其日行之。非以生日为重也。若于 (第 351H 页)
考妣生日有祭。则必著之家礼矣。先大夫生日。适在 季秋。
则虽三年之后。以其日行祢祭。甚得情礼。与所谓非礼之礼者。自不同矣。来示得之。
庶孽则不可以最长房论耶 …… (第 351L 页)
 答。敛袭当用吉服。李先生有定论。但欲以丧服纳之棺内右边云。此则恐又难从。鄙意。丧服只得留之生时丧次。丧除后去之。于象生时之义。为得矣。闻西厓,寒冈。亦皆如此说。
人有父母丧未毕而死。则其成服前。父母朝夕祭当废否。以生人言之。父母于子丧。无 三日
不食之礼。废之未安。而亦有丧家 (第 352L 页)
三日
不举火之文。如何如何。
 答。礼。君薨则祝取群庙之主而藏诸祖庙。卒哭而 (第 352L 页)
后。各反其所。释之者曰。象生者为凶事而聚集也。以此推之。则未殡前朝夕上食。不得已当废矣。
退溪谓练后则朝夕上食及上冢时。并当止哭。练后若犹朝夕上食哭。不应曰。惟朔望哭而已云云。以常情言之。虽练后。至于上食及上冢时。必当有哭泣之节。家礼所谓朔望未除服者会哭云者。亦未晓其意。所谓未除服者。似指丧人。而三年内几筵尚存。丧人必当在丧次。何以曰会哭。殊可疑也。
 答。寻常致疑于此。后考丧大记之文。则有曰大夫士。父母之丧。既练而归。 朔日
忌日。则归哭于宗室。注。宗子之家。谓殡宫也。观此则家礼此条无所疑矣。盖古礼如此也。但上冢时。则情理自 …… (第 353H 页)
 答。礼所不言。先贤之所未尝论。何敢折衷。
时祭及祢祭。或因服制或有事故。不得行之于当月。则次月退行。无妨否。或在远地。使子弟代行。犹不失使人摄之之义否。
 答。礼曰。过时不祭。礼也。据此则月后退行。似为非礼。而详陈注。则又似谓春祭。过
则不祭。夏祭过夏则不祭。然则虽季月。亦可行之也。然祢祭则恐难退行于 (第 354L 页)
十月。
(第 354L 页)
季秋
成物之文。何取于 (第 354L 页)
十月
耶。摄行似不妨。
今俗。同奉考妣于一倚。又兼设馔于一卓。与家礼考妣各用一倚一卓之意。大不相同。而孤家 …… (第 354L 页)
 答。士虞记云。中月而禫。是月也。吉祭犹未配。郑注。是月。禫月也。当四时之祭月则祭。疏(一作亦)不待踰月。熊氏曰。不当祭月则待踰月也。陈注。踰月吉祭之说。盖本于此。窃谓禫虽澹澹然平安之意。而孝子之心。犹未忍遽然复寝。故又必踰月而行吉祭外。除踰月。而又踰一月。悲慕之心无已。而复常之节愈迟也。来谕所谓终丧之别祭者。得之矣。士虞记所

谓是月而吉祭者。非以复常为急。乃以正祭为急也。盖三年废祭。孝子追远之心。有所未安。而丧未终。故不得并举耳。今既丧尽而禫矣。禫又在 上旬
之内矣。值正祭之月。而不忍不祭。故行禫于寝。即于同旬之内。行正祭于庙。观贾疏亦不待踰月之文。则知踰月 …… (第 357L 页)
祭之名耳。非谓必待中月也。鄙见如此。未知是否。幸以此纸。就质于沙溪丈。然后行之。甚善其善。(公丧禫在 七月。
踰月则恰是正祭之月。而上丁又是 (第 357L 页)
秋分。
以此日行吉祭。恰好恰好。)
忌祭。只设或考或妣一位。乃家礼之意。而配祭考妣。亦出于程夫子。我 朝诸老 (第 357L 页)
。故详著之云。)○草思问录(读书有疑。随手劄记。名曰思问录。)○十二月辛酉。(初六日)孙男道应生。 己未万历四十七年。(光海十一年)
 先生年五十七岁。○三月。跋杨浦崔公(淀)遗稿。○五月。会修善书斋。校正西厓文集。○六月。避暑于玉 (第 430L 页)
 府君年五十八岁。○五月。惕斋公讣至。哭之。(丧过。出哭路左。及葬。又与竹窗往会。)(有次松潭四律。) 己未万历四十七年。(光海十一年)
 府君年五十九岁。○二月。哭从兄进士公丧。(有挽词。)(有次沈士敬四律。)
庚申万历四十八年 光 (第 467H 页)
以瑟声而不敬子路乎。且象村尝于松江诗集序。首斥山海曰孽臣窃柄。其下极道小人构陷之状。此序之作。在于  万历己未
之岁。而其言如此。则实未见其讼松老不力也。大抵尹与锦李。雄唱雌和。白地做出危言。以为某于某人之先有某 …… (第 47H 页)
副。今年又与其群从力请之。此老不独其忠孝大节。又以栗老之故。至于去相。大为斯文之重。不可不表章。故今
副去矣。俄有一种议论。以为浦老之攻斥朱子。与鑴无异。而今某乃攻鑴而赞浦。甚为不公。愚大家皇恐。亟以书 (第 47L 页)
法。岂独为一家之模范哉。然必曰饥时读书。便有其味。则此实异常之事。昔者家亲为群小所锢。又值 万历甲寅 己未
之大饿。至于蔬芧亦不继。则几于耳无闻目无见矣。何有 (第 512L 页)
清明
意思哉。夫所谓饥者有浅深之殊。饱亦有轻重之异。饥甚则贸贸。饱甚则喙矣。此皆未免为血气所使矣。饥固无术 …… (第 512L 页)
之示。曷胜凝伫。只高明非远游之日。在此有侦伺之人。恐不无悔吝。此不可不知。故略及之。
答李叔固(垈○ (第 514L 页)
川府使。递入为掌隶院判决事。已而迁银台。自同副承旨至左副。又求外得肃川。戊午。朝京复 命。久为承旨。 己未。
拜大司谏。时 仁穆大妃夺去位号。庆尚监司尹暄,忠清监司李春元于进膳状。仍称 大妃。奸党请罪甚急。公力 (第 45H 页)
也。 母妃韩氏。西平府院君浚谦之女。 神皇末年。天下始发乱。本朝方且沦丧。天命已归 仁祖。而 王以  万历己未五月二十二日
生焉。 昭显世子。 王母兄也。 昭显卒有子。 仁祖以 王有圣德故立之。 王妃故新丰府院君张维女。诞一 (第 165H 页)
为后。公生考同知讳希命。与琴岩为再从兄弟也。公讳国泽。字泽之。早游文元公金先生之门。先生爱重之。中  万历己未
生员。 天启甲子。登明经及第。选补承文院正字。转至博士。丁卯有虏变。文元公为号召使。以公为参谋官。未 (第 284L 页)
温柔。父廷彧府院君。上祖喜国朝名臣。事载之史。 嘉靖戊午。公以九月廿六日生。夫人生于其四月十二日。  万历己未七月十九日。
公殁。 (第 364L 页)
九月初四日。
葬广州光秀山。夫人殁于丙辰十一月一日。次月庚申。葬异穴同茔。皆向坤。广平以下六世墓皆在焉。子厚载佥枢 (第 364L 页)
兄之教。则其孝亲之实。亦可见矣。史谈之以史而论孝。正以此也。余曰䀌矣。其又可悲也。君字伯周。其生以  万历己未七月十九日。
其殁在 崇祯戊子正月廿三日。君既及第。朝廷处以清显。而君皆视之若病。其暂时黾勉者。司书也。娶洪氏。无 (第 418H 页)
程,朱格言。恨不早知也。自是来往不绝。虽木食涧饮。亦不见其厌色也。呜呼。今其死矣。何处得来。君生于  万历己未。
没于 崇祯后丙寅。得年六十八。葬于州东鸣鹤洞之先兆。君晋州人。始祖文化大丞车达。为丽朝名臣。其后彦 (第 439L 页)
 睡翁公以先生生有嘉徵。禀受异质。器度才识。卓然过人。常责励以圣贤事业曰。朱子。后孔子也。栗谷。后朱子也。学孔子当自栗谷始。遂教以栗谷先

生击蒙要诀。先生既尽受读。便曰。不如是。不得为人。有惕然自奋之意。睡翁公复手抄己卯录,海东野言等书以授曰。静庵不可不学。后又于青郊。作诗以示之曰。梅月堂前水。道峰山上云。盖欲兼慕金悦卿也。
   万历四十七年己未
(第 204H 页)
四十七年己未(先生十三岁)
  [万历四十八年庚申]
四十八年庚申(先生十四岁)
  [天启元年辛酉]
熹宗皇帝天启元年辛酉( (第 204H 页)
 先生哀慕哭泣如成人。葱蒜不入口。三年如一日。○一日。行夕奠。归卧庐次。涕泣久之。伯氏慰解而犹不止。仍书先公落南早世。兄弟无依之意数十百言。辞意悲切。文理通畅。晚喜闵公(讳在汶)来吊见之。亟加称赏曰。虽老师宿儒。有所不及。

丁巳四十五年(先生十一岁)
戊午四十六年(先生十二岁)
十一月。服阕。
己未 四十七年(先生十三岁)
庚申四十八年(先生十四岁)
辛酉 熹宗皇帝天启元年(先生十五岁)
就晚喜闵公学。
 闵公。徐孤青门 (第 558H 页)
下试见 先朝。十数年间。此变何尝虚生乎。昔在南宋。草泽耿静上疏言荧惑躔次。方在 己未。
应至太微垣。高宗夜以星图。仰张殿中。四更亲起见之。其后宰相奏圣容清癯。恐是时艰。焦劳圣虑。帝曰。朕夜 (第 427L 页)
皇明崇祯纪元之 己未夏。
友人德殷宋时烈。叙。
  后识[金万重]
 顷于甲寅。我从兄佥正公。以我先仲父沧洲先生行状。谒铭于尤 (第 524L 页)
   [与子拯,推]
   [与子推]
   [与子拯,推]
   [与子拯,推]
   [与子推]
   [与子拯,推 (己未)
   [与子拯,推]
   [与子拯,推]
   [与子拯,推(戊戌正月)]
   [与子拯,推
日月于六百试目。何益之有焉。汝可量此而必来可也。浦爷以秋夕归扫大兴云。信否。(与推。)
[与子拯,推 (己未)
父好与市南会成一场。大慰调案之寂寥。而独以龙西行返为慨。且违仲兄主侍下日久为念耳。市南当留数日。 (第 245L 页)
马攀援。廑免跌仆。抵寺而宿。夜披衣步月出西川。川冰受月。光彩射人。松坛积雪。夜寒彻骨。凛不可留也。越 明己未。
(第 339L 页)
腊日
也。归途先抵上潭。盖前夕日昏。只望下潭瀑故也。瀑形比下潭差大。故冻合之状。尤觉瑰奇。殆不可喻也。出山 (第 339L 页)
 此言应事处。有善恶交战之患。亦是心无所主故也。苟能持守其志。不为气所胜。则所主者定。何有纷纭。
不有躬。无攸利。不立己。后虽向好事。犹为化物。不得以天下万物挠己。己立后自能了当得天下万物。(明道语)
 蒙卦六三爻辞。 己未
能自立则心无所主。虽为善事。犹为逐物而动。若能自立则应酬在我。物皆听命。何挠之有。
人又要得刚。太柔 …… (第 378L 页)
 或问明知其不当视而自接乎目。明知其不当听而自接乎耳。则将如何。朱子曰视与见异。听与闻异。非礼之色。虽过乎目。在我不可有视之之心。非礼之声。虽过乎耳。在我不可有听之之心。
复之初九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此屏山三字符)
 学问之道。无他也。惟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
晋之 上九。
晋其角。维用伐邑。(内自治也小注)厉。吉无咎。贞。吝。
 传曰人之自治刚极则守道愈固。进极则迁善愈速 (第 379H 页)
。如 上九
者。以之自治则虽伤于厉而吉且无咎也。严厉非安和之道。而于自治则有功也。虽自治有功。然非中和之德。所以 …… (第 379H 页)
 

君子所贲者行义也。世俗所贵者势位也。贲之 初九。
所贲在下。故为趾为徒行。世俗以失势位为羞。君子以得行谊为荣。
人苟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志。则不肯一日安 …… (第 380H 页)
 传曰三当大有之时。居诸侯之位。有其富盛。必用亨通于天子。谓以其有。为天子之有也。乃人臣之义也。若小人处之则专其富有以为私。不知公已奉上之道。故曰小人不克。(伊川易传)
随之 初九。
出门而交则有功也。
遁之九三曰。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传曰系恋之私恩。怀小人女子之道也。以畜养 …… (第 381H 页)
 此言使人不由其诚。勉强为之。而无诚意。虽材所可为者。亦不能尽之矣。朱子曰尝见横渠简与人。

谓其子日来诵书不熟。宜教他熟诵。尽其诚与材。
刘质夫曰频复不已。必至迷复。
 频复频失而不止。久则玩溺而不能复。必至 上九
之迷复。
人于天理昏者。是只为嗜欲乱着他。庄子言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此言却最是。(明道语)
 志乱气 (第 382L 页)
 郑 瀁(晏叔庚子)迎日人(正抱翁)赵晋锡(汝三庚戌)杨州人(掌令看竹)朴世桥(兴乘辛亥)罗州人(郡守)郑泰齐(东望壬子)东莱人(承旨三堂)李一相(咸卿壬子)延安人(判书青湖)赵伯耘(东野癸丑)丰壤人(佥知)徐必远(载迩甲寅)扶馀人(判书六谷)

赵龟锡(禹瑞乙卯)杨州人(监司藏六堂)赵仲耘(野翁丙辰)丰壤人(郡守)洪柱臣(巨卿丁巳)丰山人(进士)权尚矩(至叔戊午)安东人(参议)申 最(季良 己未)
平山人(都事春沼)文硕圭(汝相 (第 600L 页)
己未)
甘泉人李万雄(心甫庚申)全义人(监司梦滩)洪柱国(国卿癸亥)丰山人(参议竹里)李相胤(胤卿癸亥)延安 (第 60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