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總集類
別集類
  

阳谷集后识[吴载维]
呜呼。此吾曾王考忠贞公遗集也。伯父参判公尝编次入梓。而以选例之。犹未精允。不即印行于世。且请序于陶庵李公。以图改刊。而卒未就。不肖惧遗集之不传。痛先志之未究。谋于诸父兄。奉质于当世长者。删定旧本为三卷。系附录一卷。印以铁字。凡集中题下小识及分系日录于燕行诗者。皆出参判公所定。而序文即从叔父正言公所尝手写者也。是皆不可以无识。敢私书于后。
  崇祯三壬午孟夏上浣。
曾孙载维谨识。 (第 579H 页)
不多让乎昔人。而其如力靡有裕。何哉。倘赖诸君子惠助。果能妆修栏槛。腾彩湖乡。则亦将无愧于古与今也欤。 岁在辛未首夏上浣。
林湖散人。书。
林湖集卷之五
 杂著
  
清溪诗集传后叙
天之命大才于斯世。实非偶然。间或有有才无 (第 278L 页)
之无状。谬嘱此后语。义有所不得终辞也。既为之整顿编例。略附所感于中者如右云尔。
上之三十五年著雍阉茂 孟夏上浣。
通政大夫前行承政院同副承旨兼 经筵参赞官春秋馆修撰官李晚焘谨跋。 (第 550H 页)
十年间。存者仅三人。人世之难恃如此。不于其间同会为乐。而将复何待。佥曰然。盍用识哉。余遂抆涕而识之。 『丙申四月上浣。
清风金楺书。』 (第 407H 页)
文献。庶无杞宋无徵之叹欤。梧斋,鳌峰两先生文集。力有不逮。姑未入梓。后之人推此意而勉焉。是所深望也。 癸卯孟夏上浣。
傍孙在庆。谨识。
 先生从祖梅溪公(讳柱南),堂叔生员公(讳禹辙)遗文若干。今始掇拾。而拘于世代之倒 (第 535L 页)
  
岐城送舍季希文(晦锡)还乡
岐城僻在海岛中。水土不与中州同。顽云泼墨挟瘴雾。海气湿蛰薰腥风。触之者死不则病。此地实非人所居。居民往往亦被伤。瘿𤸷嗄喘兼籧篨。春新雷化问如何。未必其恶踰于斯。今年四月月 上旬。
老祖又自蓬山移。尔时遐来路左迎。握手相看共涕洟。淹延数日尔先归。去住惘然我心悲。俄闻时议更危急。加律 …… (第 240H 页)
徊。纷然百感攻我中。宋玉悲怀难自裁。登山临水恨已深。更堪明朝送尔归。高风捲海暮涛急。短日挂山秋云飞。 中宵
不寐两凄断。一轮孤月流清辉。稽留吾恨尚可道。去矣汝心还不耐。人生此别亦云苦。此祸天心汔可悔。当年柳子 (第 240L 页)

四月上浣。
书于湖西布政堂后之小室。
 余既为白马游。南还宿鸡龙山北孔岩书院。见士人言元山亭胜致加详。其主人有好 (第 92H 页)
 听说崖翁事。乾愁动百端。莱山邑宰日。丽代舍人官。旧迹空题壁。孤吟独凭阑

应知无一字。要待子云难。
  崇祯己巳孟夏上旬。
    宣慰使议政府舍人郑弘溟。
感念先祖洪崖事迹。仍次雪谷韵。
 退食收封事。诗成锦绣端。高标迥 (第 439L 页)
韵于编末。亦可以见公友于挺拔。无愧陈家二方。而忠义之报。徵之子孙者。愈久不爽如此云。大明崇祯纪元后再 庚戌四月上浣。
龙仁李宜显。序。 (第 381H 页)
竞为之则。 盛朝之文章法度。可以淩晋,唐,宋。而媲美周,汉矣。夫如是则数君子规画锓梓之功。为如何也。 成化八年壬辰四月上浣。

(第 408L 页)
忠节者哉。
 建文二年白龙 孟夏上浣。
长水黄喜 撰。
  
(按金三足题先生遗事后文。有遗墟神道碑在铺浦。而厖村翁所制云。则岂厖翁既作墓表 (第 234H 页)
。聊记其颠末。且收其前后上言及该曹回 启大臣收议与所證诸文字。别为一帙。附于先稿之下。以视来裔云。 崇祯纪元后乙丑四月上浣。
五代孙澄。泣血谨书。 (第 248H 页)
将于是焉可徵。不然。岂敢肆为誇诞之说。以自詑于师门。重得罪于知言之君子哉。其必有谅余者云。时隆庆二年 孟夏上浣。
门人嘉义大夫庆尚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疑川近思斋朴启贤。谨书。 (第 358H 页)
用力于锓行。为缮写上京。以余为先生弥甥。求题一言。余不闲于文辞。而感先生忠义直节。略此僣书。
 
  崇祯三庚申四月上浣。
弥甥行户曹参判兼同卫禁副总管乌川郑日焕。谨跋。 (第 107H 页)
得。念公考终。实在莲坊里中。当日逆旅。今不知何在。而缅想灵爽。恍若隔晨。噫其悠哉。
 当宁十一年丁未 初夏上浣。
通训大夫掌乐院正延安李敏辅。序。 (第 9H 页)
耋。天之报施。抑何舛欤。惟其令德懿行。不可泯泯无传。略加诠次。以俟立言君子之采择焉。
 岁著雍涒滩之 四月上浣。
嘉善大夫。同知经筵事司谏院大司谏朔宁崔尚重。谨识。
  崔公(福男)行状[尹济弘]
余尝奉使过朗州。 (第 62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