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現代詩類
 玉佩辞麟阁。金镳出凤城。人从天际别。酒对夕阳倾。千里春风度。一鞭晓月明。柳青延鹭堠。处处挂离情。
二月二十七日己丑。次通州。去岁十月初四日戊辰。到玉河馆。今二月二十六日戊子。竣事而行。在馆中一百四十日。
一百四十日。玉河深馆中。重门不得出。勺水仅能通。坐卧若羁絷。视听成瞽聋。谁知有今夕。策马逐飞鸿。 二月二十八日庚寅。
朝微雨。发通州。渡潞河。过夏店。夕次三河县。
齐捧天书出 帝阍。潞河催渡走周原。春风拂面和无力。晓雨 (第 385H 页)
。华虫一首。以寓徐公之思。呜呼哀哉。尚飨。(柳𥛚)
东岳先生续集别录
 赐祭文
  
[赐祭文 维崇祯十一年岁次戊寅二月乙未朔二十八日壬戌。
国王遣臣礼曹佐郎申濡。 谕祭于卒前判书李某之灵。惟灵学雄而奥。才宏而博。素抱倜傥。益励冰蘖。弱冠登 (第 560L 页)
关险阻。甲于东方。使不失守则不待筑城。贼必不来。而今但费力于此处。恐不免于虚劳也。○二十七日。入城。 二十八日。
呈疏于政院。○是日。别举初试开场也。诸友劝我见试后呈疏。而第念吾辈委来之意。非为科事也。遂不赴举。 (第 300H 页)
恩。○四月。移拜翊卫司右副率。(是月十五日。倭陷东莱。边报日急。因大臣䢖请立光海君为世子。以系民望。 二十八日。
先生有是除。翌日谢恩。又翌日。三宫西行。时百官皆纳战马于申砬阵。先生徒步诣阙。大驾已出。追至沙岘。足 (第 132H 页)
又拜工曹参判。丙寅。朝 京师。还为水原仁川府使,海州牧使。历汉城府左尹,同知中枢,五卫都总府副总管。 甲申二月二十八日乙亥。
卒于第。享年七十四。 上以 德嫔考。特 赠右议政。得其年四月二十四日庚午。官庀丧具。葬于骊州大松里子 (第 166H 页)
庵见辄叹。长益好学。手不离四子书。所谈惟义。功利口不敢。年十五。捷汉城试。入讲席。知贡举目之曰佳士。 己卯
士林祸作。公年二十。愤道丧。不应举。归衿阳挥泪而耕钓之。哭父母。啜粥毁绝而苏。丧。毕因庐而室。屏迹端 (第 576H 页)
于尚州。礼曹 启其著劳最久。清贫有素。宜护其丧。 上下旨三道监司。俾示优待。终始哀荣。可谓至矣。塴用 翌年二月丁酉。
与后夫人同兆。宗室李氏。象山令性仝之女。庆州金氏。节度使贤孙之女。公两夫人也。皆封贞爵。有三男二女。 …… (第 523H 页)
。公内怀感激。恐涉同宗之吝。乃以肥遁之利。及居乡家食。 上屡赐存问。欲使复仕。自疏老疾。竟不承 旨。 壬辰。
余登第。 上认亲名。即召见赐问。至称亡叔。命辍 御膳。归遣老婶。追眷至矣。某又见公手抄诗赋轴。字法端 (第 544L 页)
身死虽可惜。朋友岂可背乎。中悦问于浚庆。浚庆曰。不可为朋友而自就死地也。中悦乃自告于朝。而亦不免死。 乙卯
倭变。润庆尹全州。浚庆以都元帅镇于罗州。贻书于润庆曰。贼锋甚锐。愿兄勿进前少避。润庆答曰。吾受 国厚 …… (第 131L 页)
。 上惊问大臣曰。若有朋党则朝廷乱矣。大臣和解之。而语甚模糊。 上亦不穷问。得无事。由是士林指浚庆为 丑正
之人。不能全其名望。
 谨按。浚庆以四朝老臣。清以律身。毅以治事。屏黜权奸。翊戴 圣君。孰不曰贤相乎 (第 132H 页)
。即命担归。幸及救疗。中癸亥谒圣乙科。未分馆。即荐入艺文馆检阅。俄移 世子侍讲院说书。转待教,奉教。 乙丑。
例升成均馆典籍。历工,礼,兵曹佐郎。司谏院正言兼知制教。丙寅。迁弘文馆修撰兼 经筵检讨官,春秋馆记事 (第 98H 页)
   甲申以观察使到比安。次壁上韵。仍寄教官年兄。
   斋居读易。落花满庭。随风入窗可爱。
   丁亥元日大雪。次望湖轩韵。
   丁亥
暮春。读易有感。书壁上。
   次韵寄渔隐亭同游诸君子
   西楼夏日。闻打麦声。
   七月十五日
大雪群峰暗。浓云四野同。长林隐见里。苍壁有无中。病或閒来减。诗从静后工。室空香缕细。幽思正神通。 丁亥
暮春。读易有感。书壁上。
穷檐读易叹吾迷。晨起研劘至日西。莫道牺文消息远。隔窗春鸟数声啼。
次韵寄渔 (第 417H 页)
面暸望。撞遇倭奴一名。就行活捉前来。得此。就重得一名望古之老供称。年二十五岁。系日本国是巨勾人。本年 二月二十八日。
我们新兵六百名。跟同上官赵承甘渡海。前到朝鲜梁山郡下龙堂等处。设筑城子。探听朝鲜兵舡聚泊闲山岛。仍移 (第 495H 页)

庚子
暮秋。赠郑监牧官碏(四首)
古玉先生绝俗尘。形如野鹤鬓如银。哦诗闭户真师道。爱酒无妻异伯伦。客路相逢 (第 454L 页)
而况大贤墓所乎。又况 御衣奉襚而 赐牌局内耶。今闻多士将拟跸路吁 天。故如是转恳。非直为士蕴地已矣。 壬戌二月廿八日。
世末秉德顿首。 (第 93H 页)
。亦有逃还本家者。故时方搜出 启闻。屡决胜捷。军情极骄。争首突敌。惟恐居后。致有倾覆之患。尤极痛惋。 二月二十八日,
三月初六日。更进挑战。炮丸矢石。比前益张。且放震天雷于山岸贼屯。则裂碎死伤。曳尸奔遑者不可枚数。而彼 …… (第 152L 页)
八只作综。同月 二十八日。
熊川前洋。下陆到梁山。鸟乘监相逢。留连数三朔。日不记六月。梁山,马山,密阳等地船只五百馀艘。巨济境永 (第 166H 页)
则尽心。而未及施设。奈何奈何。晚乘船到京岛。汝弼,而立与军官,虞候。载酒出迎。与之共乐。日没还衙。 二十八日己未。
阴而不雨。出东轩公事后。射帿。
二十九日庚申。晴而大风。出东轩公事。巡使关来到。而中卫将改定顺天云。 …… (第 196H 页)
。风势不顺。仍留漆川梁。
二十六日辛亥。大风终日留。
二十七日壬子。晴而大风。与右水伯李令公会话。 二十八日癸丑。
晴且无风。晓。发到加德。则熊川之贼拥缩。略无出抗之计。我船直向金海江下端秃沙里项。右部报变。诸船张帆 …… (第 203L 页)
候船并二只。出没岛屿。其情态荒唐。故缚送于元水使。则水使大怒。其本意皆在送军官。搜得渔采人首故也。○ 初更。
豚儿苒来。宿于沙火郎。
二十九日甲寅。阴。虑有风恶。移舟漆川梁。右水 (第 203L 页)
。倭船十只到仇化驿。六只到春院云。而日已曙矣。未及追剿。更令候察而送之。(自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缺) 二十八日丁丑。
晴。朝上射亭。与从事官终日话。○长兴府使入来。
二十九日戊寅。碧方望将诸汉国驰报。贼船十六只入召所浦 …… (第 222L 页)
矣。 二十八日辛未。
晴。出大厅。与长兴,右虞候话。光阳,木浦亦来。
二十九日壬申。晴。高汝友出昌信岛。裴水使来议作屯等事 (第 241L 页)

二十八日乙丑。
晴。早受针。○长兴与体察使军官到此。而长兴。以从事官报传令捉去事来云。且有全罗舟师内右道舟师。往来左 (第 266L 页)
   万景台
   洛山寺。会襄府李汝复(景容)宗丈。是日大雪。(三首。)
   河赵台
   元日有感 (壬申)
   宿烈山县
   北郊观猎。夜归小酌。
   雪马
   植于襄阳李使君为同宗侄。而慈氏与襄阳
讲。然犹以寒素自处。琴棋书画外。无他嗜好。绝去贵介公子华靡之习。初封守。以老职进三品阶。享年八十一。 丙寅二月二十八日
卒。夫人某邑某氏。江界府使赵光彦之女也。亦有孝谨之行。侍姑舅疾。未尝解衣带。慈惠喜施。能承公意。先公 (第 181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