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詔令奏議類
  王父讳成功,字明俨,号大木,姓郑氏。先世自光州固始县入闽,由莆居漳、居粤之潮。至始祖隐石公,乃移居于泉之南安县杨子山下石井乡,遂世为南安人。数传至八世祖乐斋公,乐斋公传于野公,于野公传西庭公,西庭公传象庭公,象庭公传曾大父飞黄公,实生王父。曾大父丈夫子六,王父居长;再传丈夫子十,父又居长。王父生于甲子年 七月十四日辰时
、卒于壬寅年五月初八日未时,享年三十有九;故明末,赐国姓,封延平王;率众取海外台湾,开辟疆土,设立府 (第 27 页)
  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以孙贵,恭奉诰命,祖考梁建公貤赠中宪大夫、祖妣柯氏貤赠太恭人。
   十三世[祖]
  元公,乳名登榜,字贵贤,号希庵;实华公长子,孚中央柯太恭人所生也。生于 康熙四年(乙巳)七月十四日子时,
卒于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五月十二日未时,享年五十四。葬在台湾府大南门鬼子山中崙,坐乙、向辛兼卯酉。娶 …… (第 215 页)
  克文公,谥敦厚,名宗宪,字迪章,号文园;元公第三子,陈太恭[人]所生也。生于康熙五十年(辛卯)三月十九日寅时,卒于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七月十四日寅时

娶同安马銮后尾社王讳信公第二女,讳推娘。
  祖妣王太恭人,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二月二十九日辰时 (第 216 页)
仕缮工监役。历奉事, 靖陵直长,禁府都事,掌乐主簿。己巳。拜礼安县监。癸酉。为奸吏所搆陷绣。罢而归。 七月十四日。
在京邸不起。享年六十八。公天性孝友。年未弱冠。遭外艰。每以为至痛。事母夫人诚孝备至。有一兄痼疾。奉养 (第 370L 页)
   得书要完破枰。奈非本寺事何。学士之称。今

俗以弘文。而朱子于刘清之主簿。已呼学士。此见重文学之意。吾从朱。
十九无多路。曾名木野狐。如何长日里。不复悟河图。(象山观棋曰此河图数也)
玉牒非工部。官寒亦乏钱。昨书珍重意。只此可饶先。
局破谁能补。棋残不用收。旁观真国手。人世一风沤。
李彝天(默)不面已有月。今日邀会。为诵近作。因继以新韵。因成小轴。亦斯世胜事也。
此世犹吾辈。相看白发何。文章无用汝。经济已输他。只为同车好。还能匹马过。东湖流不尽。早早得馀波。
梦中作(癸巳)
目以心而视。耳以心而听。如何一个心。能使耳目灵。
李佥枢丈(菂)(二律○ 甲午
○用洪武韵)
吴城东出月桥平。双竹风传四李清。乌阙尚孤乡里议。猩袍差慰子孙情。纯金古矿谁知宝。灵寿长 …… (第 75H 页)
   余自丙戌以后旅宦。患头疯眼眵。慈氏闵之。手裁小䌷巾蘖染者以遣曰。闻医家用是拭眼良故也。小子恒袖之。不敢失坠。 甲午
外除。旋复在手。汔今玆以为珍。乃四月初三晓前。以差夏享赴政府受誓戒。归而觅之不得。盖天黑不克检其佚诸 (第 83H 页)
之。获快效。问其医。即金宗泽也。其人吾所未曾见。斗觉遥爱之滔滔。于君即可知也。庚寅之夏。此土无麦。方 七月几望。
四五家并日举火。吾老夫 (第 473L 页)
  

海山日记
戊辰闰七月十二日甲子。季父与李君子容,金君伯愚。作海山游。余亦随行。日高舂。出兴仁门。午炊楼院。宿抱川松隅。是日晴。十三日乙丑。早发。午炊万岁桥。历观白鹭洲。大川歧流复会。中为小石岛。松树婆娑其上。刻曰中洲石。少憩而下。投宿瑟浦。逢钟岩村子。付信于家。夕微雨。 十四日丙寅
晓雨。晚后乍晴。遂作行。遇雨少歇葛岘。午炊金化麒麟驿。马且蹇。仍留宿。夕上四宜亭。亭在村后高冈。俯临 (第 461H 页)
祖时选湖堂。官庆尚道观察使 赠左赞成。号天坡。祖讳斗寅。官刑曹判书 赠领议政谥忠贞公。号阳谷。 肃宗 己巳。
以谏死。甲戌特 命旌其闾。考讳鼎周。官敦宁府都正。妣尚州黄氏。封淑夫人。宣传官讳羲瑞女。吴氏家世属有 (第 517L 页)
寿命所极。而后来者之克继先武者。又不知其几世也。姑书于策以俟之。
五世同居帖跋
昔我 元陵在位十六年 庚申七月十四日。
亲临大政。兵曹判书赵显命进言。郭山人金英俊。四世同居。有张公艺之风。 上召见其子益弼登武科在京者。问 …… (第 280H 页)
谕臣若曰。一言以蔽之。有奇异者。昔年两家人收用。实在 御极十六年 七月十四日。
而今玆藩臣之启。适到于嗣服十六年 (第 280L 页)
七月十四日。
夫岂偶然。金守曾以前参奉。直迁六品职。崔奎晶付初仕事。下政曹。已而守曾为内赡主簿。奎晶为 康陵参奉。 (第 280L 页)
。寿七十有四。葬高阳郡南求知道面土堂里坐辰之原。有标石。配 赠贞敬夫人江陵金氏。司宪府持平彦辛女。生 己卯七月十四日。
卒辛丑二月十五日。寿八十三。葬祔公左。各为坟。公性恬贞。故能处昏以哲。逢明而让。通辨。故能试职内外。 (第 63H 页)
 舜在璿玑玉衡。正义。周易卦数。当在周髀术数。周官太史。正义。朔气在晦。则后月闰朔。似当作中。冯相氏。掌十有二岁。正义。太岁左行于地。岁星右行于天。所谓太岁者。亦星耶。太岁行于地。岁星行于天。而皆一岁移一次。则天上地下。各有十二次耶。 十四日。
自保章氏(止)夏小正终篇。(二十一板。)
十五日。自月令孟春(止)季春。(十一板。)
 
荐鞠衣于先 …… (第 534H 页)
 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传注云。父没则不服之矣。父没不服之义。未可晓。经云。为庶母慈己者。非庶母。则虽有慈己者。不当从此例。注引内则可者。是傅御之属。可疑。又注云。大夫之子。有食母庶母。慈己者。此之谓也。其注内则则以此谓之乳母。亦相矛盾。疏说曲解。未敢信。 十四日。
自族曾祖父母(止)终篇。(七板。) (第 542H 页)
诤臣风。戚臣用事者。胁令附己。公正色严斥。终始不挠。斥补京畿都事。瓜遆。又补黄海都事。又移高阳郡守。 丁丑。
入为司䆃寺佥正。戊寅。复出为广州。州方荐饥。桴鼓数警。公至则购捕贼魁十数人。事闻。褒升一资。时宰嗾人 (第 183L 页)
   因 圣旨屡勤。诸僚相并中路言还。入城胥 命。余于晦日。自始兴发向鹭湖。乘舟顺流而下。舟中。望见是岸亭耸出层厓上。喜而有吟。
   系舟。登是岸亭。
   亭上。望鹭梁江村。念李生广国饥卧。
   七月十四夜。
乘月赴 阙下。以有明晓 动驾也。路中有吟。
   送权东野 恩补延日
   晓枕睡觉。衾里转辗。忽闻
世路何其窄。
亭上。望鹭梁江村。念李生广国饥卧。
隔浦望烟树。鹭梁遥辨之。孤烟上一抹。或是李君炊。 七月十四夜。
乘月赴 阙下。以有明晓 动驾也。路中有吟。
城阙澄明爽气浮。笙歌时出两行楼。吾行莫怪钟鸣后。意在天街 …… (第 350L 页)
言忠。歧伯仪狄孰优劣。此道不可兼而通。愿将陶翁止酒诗。使君日读书窗东。
被疾久卧。神气不禁恼郁。夜可 三鼓。
不使傍人知。披衣出一角门。庭除正阔。月色下彻。四无幽隩。时十一月既望。拄杖伫立。谁与晤语。遇境则欣然 (第 350L 页)
吾辈必不能安坐饱食。人能吃苦。然后能做事。吾受国厚恩。常惧不得死所。志愿未酬。今遽至此。命也夫。遂以 七月十四日
卒于寝。距其生 肃宗乙亥。周一甲。十月。葬于善山府东水月山子坐原。即曾祖执义公墓左也。配永川李氏。副 (第 439H 页)
孙公汝智之女。景节公仲暾之后也。有淑德。公之理家。赖其内助者多。以 乙酉七月十四日
终。寿八十一。窆于公墓阶之下。有二男一女。男长遇铨有行谊。观察使以读书饬躬荐诸朝。久而除 陵寝郎教旨 (第 459H 页)
。再其祷之。翼翼崇檐。云师龙神。左招右拈。垂以冥骘。晨夕不淹。皎如诚明。导此笔尖。
祭季弟自明文
庚午孟秋几望。
积雨收而皓月光。自明之仲兄君受。永怀自明。寤辟有摽。恻恻然悲泣达曙。越五日己未。白饭清酒。来哭于自明 (第 273L 页)
责终不加焉。除尚衣院佥正。又辟为宣惠郎。凡内外供职前后做事。皆从忠信中出来矣。年七十二而以 戊午七月十四日
卒。讣闻 坤殿致赙襚。以尽其哀荣。九月葬于涟川之清华山先兆。翌年三月移厝于县令公墓下负坎原。公诚孝出 (第 45L 页)
以大器也。 甲戌。
倡多士上书请享二宋于夫子之庙。士望蔚肰归之。以荫摄起居注。以诸生充 皇坛享官。皆峻望也。壬午。选进士 (第 322L 页)
。庚戌冬。移晋州牧使。壬子夏卒于官。庶母皆从焉。其苦乐荣悴。可推而知也。生于乾隆甲戌七月初九日。卒于 嘉庆癸酉七月十四日。
享年六十。法当从葬于荷潭之莹(一作茔)。镛在谪。庶事多舛。乃葬于龙津山谷中。今将改葬于鸟谷负亥之原。 (第 356H 页)
 镛案今法。以年运不合。而退其葬期者有之。故明古人不择年月。
春秋。又云丁巳葬定公。雨不克葬。至于戊午襄事。礼经善之。礼记云。卜葬先远日者。先选月终之日。所以避不怀也。今检葬书。以 己亥
之日。用葬最凶。谨案春秋之际。此日葬者。凡有二十馀件。此则葬不择日。二也。(有医者曰。凡乙生有病。不 …… (第 519L 页)
 
镛案古礼。葬用柔日。今俗亦用刚日。则初虞行于刚日。而厥明旋行再虞。以趁柔日之文。嗟乎。易于相杂。白黑相驳。左右无所当矣。
礼记又云。周尚赤。大事用平旦。殷尚白。大事用 日中。
夏尚黑。大事用昏时。郑玄注云。大事者何。谓丧葬也。此则直取当代所尚。不择时之蚤晚。春秋云。郑卿子产及 (第 519L 页)
子太叔。葬郑简公。于是司墓。大夫室。当葬路。若坏其室。即平旦而窆。不坏其室。即 日中
而窆。子产不欲坏室。欲待 (第 519L 页)
日中。
子大叔云。若至 (第 519L 页)
日中
而窆。恐久劳诸侯大夫来会葬者。然子产。既云博物君子。大叔。乃为诸侯之选。国之大事。无过丧葬。必是义有 (第 519L 页)
吉凶。斯等。岂得不用。今乃不问时之得失。唯论人事可否。曾子问云。葬逢日蚀。舍于路左。待明而行。所以备非常也。若依葬书。多用乾艮二时。并是近 半夜。
此即交与礼违。今检礼传。葬不择时。三也。
 案春秋之时。一日分为十时。(见叔孙豹事。)若食时、 (第 519L 页)
禺中
(第 519L 页)
高舂
、下舂之类。是也。以其子丑寅卯。分十二时。后世之法也。唐时乾坤艮巽。亦为时名。则如 (第 519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