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禮類
孝經類
易類
地理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術數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兵家類
法家類
釋家類
江而下东西凡二十馀万以太尉贾充为大都督行冠
军杨济为副总统众军十万太康元年春正月己丑朔
五色气冠日 癸巳
王浑克吴寻阳赖乡诸城获吴武威
将军周兴二月戊午王浚唐彬等克丹阳城庚申又克
西陵壬戌 (第 12a 页)
赐之八年春三月初置六军
十六年五月东魏静帝逊位于齐秋七月安定公宇文
泰东伐至恒农齐师不出乃还九月大赦 十七年春正
月庚戌
帝崩于乾安殿年四十五葬于永陵谥曰文皇

    废帝
后魏书曰废帝名钦文皇帝之长子也母曰乙皇后大 (第 13a 页)
京即设官分职以为民
极也大业元年正月壬辰朔大赦改元立妃萧氏为皇
后改豫州为秦州洛州为豫州废诸州总管府 丙申

晋王昭为皇太子三月丁未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
(第 7b 页)

壬申
御朝觐坛受朝贺改麟德三年为乾封元年正月
丙戌发自泰山甲午次曲阜县幸孔子庙追谥太师增
修祠宇以少牢致祭 (第 4a 页)
礼毕上皇诣长乐殿谒九庙神主即日幸兴庆宫上
请归东宫上皇遣高力士再三慰喻而止三载正月甲戌
戊寅
上皇御宣政殿册皇帝尊号曰光天文武大圣孝 …… (第 6a 页)
严九年八月辛未幽州节度使
朱泚遣弟滔奉表请自入朝兼自率五千骑防秋许之
诏所司筑第待之十年春正月乙未朔 丁酉
昭义将裴
志清逐其帅薛萼萼奔洛州上章待罪志清率众归田
承嗣乙未朱泚乞留京师西征吐蕃以弟滔权为幽州
(第 18b 页)
王诵
为皇太子建中元年春正月丁卯朔御含元殿改元建
中群臣上尊号曰圣神文武皇帝己巳朝太清宫庚午
谒太庙 辛未
有事于郊丘还宫御丹凤门大赦天下自
艰难以来徵赋名目颇多今后除两税外辄率一钱以
枉法论二年三月筑汴州城 (第 2a 页)
    穆宗文惠皇帝
唐书曰穆宗文惠皇帝讳恒宪宗第三子也母曰懿安

皇后郭氏贞元十一年七月生于大明宫之别殿初名
宥封建安郡王元和七年七月册为皇太子改名恒十
五年正月宪宗崩闰月庚午即皇帝位于太极殿东序 戊申
上见群臣于紫宸门外辛亥以萧俛段文昌为中
书侍郎同平章事上始御延英对宰臣二月辛丑御丹
凤楼大赦天下壬寅 (第 10a 页)
往愤气填膺耳开成元年正月辛丑帝常服御宣政殿
受朝贺遂宣诏大赦天下改元 乙巳
上御紫宸对宰臣
李石奏曰陛下改元御殿人情大悦全放京兆一年租
赋又停四节奏奉恩泽所该实当要切帝曰朕务行 (第 6b 页)
南大水九月守司空门下侍郎平
章事韦保衡贬贺州刺史乾符元年十一月庚寅上有
事于郊庙礼毕御丹凤门大赦改元 二年春正月己丑
宰相崔彦□率文武百官上尊号上御正殿受册四月 (第 2a 页)
安河
东地震雨于平阳建元元年正月黑雾四塞著人如墨 五日
而止辛未日陨于地又三日相承出于西方东行
平阳地震崇明观陷为池水赤如血赤气至天有赤龙
奋迅而去流星起于 (第 7a 页)
天下求政善恶问人疾苦擢进贤良是岁周武
帝保定元年也 河清元年春正月乙亥
车驾至自晋阳
辛巳祀南郊壬午享太庙丙戌立妃胡氏为皇后子纬
为皇太子大赦四月乙巳青州刺史上言今月庚寅河 (第 7a 页)
广州平三月丙
申皇太后崩丙午赦广衡二州丁未大赦天下 三年春
正月癸丑
以尚书右仆射领大著作徐陵为尚书仆射
辛酉舆驾亲祠南郊丁酉亲耕藉田三月丁丑大赦天
下自天康元年迄太建元 …… (第 6a 页)
二百诏于云龙门外焚之八月周遣使来
聘甘露频降乐游苑丁未舆驾幸乐游苑采甘露宴群
臣诏于苑龙舟山立甘露亭 十一年春正月丁酉
龙见
于南兖州永宁楼侧池中二月癸亥舆驾亲耕藉田三
月丁未诏淮北义人率户口归国者建其本属旧名置 …… (第 7a 页)
都督总督水步众
军十二月乙丑南北兖晋三州及雍梁等九州并自拔
还京师谯北徐州又陷自是淮南之地尽没于周矣

四年春正月己酉
高宗弗豫甲寅崩于宣福殿时年五
十三上谥孝宣皇帝庙号高宗葬显宁陵
    陈叔宝
陈书曰后主讳叔宝字元 (第 7b 页)
说已是会稽上虞人死亡浮丧飘江中明日当至君有
济物之仁岂能见移着高燥处则恩及枯骨殷 明日

诸人共江上看果见一棺逐水流下飘飘至殷坐处令
人牵取题如所梦即移着冈上酹以酒饭是夕又梦此
人来谢恩 (第 14a 页)
又曰嘉兴徐泰幼丧父母叔父隗养之甚于所生隗病
侍甚谨 三更
中梦二人乘船持箱上泰床头发箱出簿
书示曰汝叔应死泰即于梦中下地叩头良久曰汝县 (第 14a 页)
重造如明堂高广如旧制上制宝凤号为通天宫
又曰永昌元年正月皇后亲享明堂戊午布政于明堂
颁九条以记于百官 己未
神皇御明堂飨群臣赐缣有 …… (第 9b 页)
子正
论曰明堂宗庙太学礼之大物也事义不同而
者合以为一 (第 12a 页)
山行封禅之礼庚午禅于社首祭皇地祗以太穆太皇
太后配享皇后为亚献越国太妃燕氏为终献辛未御
降禅坛 壬申
御朝觐受朝贺改元乾封
又曰麟德三年登封泰山先是皇后抗表曰封禅旧仪
(第 14b 页)
反孤
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籍田令率其属耕竟亩
洒种即耰
齐书礼志曰永明三年有司奏来年正月二十五日
可祠先农即日舆驾亲耕宋元嘉大明以来并用立
春后亥日尚书令王俭以为亥日籍田经记无文太学
博士刘蔓议礼孟 (第 12b 页)
否共咨尚书令荀彧时广平计吏刘昭在
彧坐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犹占水火错失天时诸侯
旅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者 五日
蚀在上然则圣人垂
治不为变异豫废朝礼或者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也 (第 3a 页)
 

 
 
 
 
 
 (每时计九十日每节四十五日每气一十五日每候计 五日
故候有七十/二日气有二十四节有八时有四各为三百六十也历家借易之)
 (卦爻于六十四卦中先除震兑坎离二 …… (第 52b 页)
 一月之中有朔有中朔者气至之节度中者日行之
 节度故云三十日分为二气
  气分为三候
 五者天数之中故曰 五日
为一候三为少阳之数故
 一气分三候以二十四气𨽻合七十二候以行天气
 也冬至日在坎夏至日在离春分日在 (第 57b 页)
 而择其一人以为之兵以言乎练之之具也则无踰
 弓者弩者炮者三者固中国之长技贼之所至畏者
 也以言乎练之之法也则以此三者而 五日
一试也
  (第 25b 页)
五日
再试焉其有十发而五获以上者是上兵也 …… (第 25b 页)
 宜赏者也其有十发而五获者是中兵也不赏不罚
 者也其有十发而仅二获者一获不获者是下兵也
 宜罚者也宜赏者不必别予之则予以 五日
之食宜
 罚者不必鞭之则夺之 (第 26a 页)
五日
之食其所予者即其所
 夺者也夫食者人之养其父母妻子而不令馁焉者
 也日日而倍其所入固欣然喜矣日日而夺 (第 26a 页)
 (三百六十五度故三百六十五日而后成岁然一岁/十二月一月三十日三百六十日一岁之常数也故)
 (日与天会一岁而多 五日
为气盈月与天会而/少 (第 25b 页)
五日
为朔虚合气盈朔盈而闰于是生焉)立端
 于始表正于中推馀于终而天度毕矣(端首也始初/也表彰信也)
 ( (第 2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