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殿试
事类分科射策(汉之射策与对策不同按萧望之传射/谓为难问疑义书于策量其大小暑为)
(甲乙之科不使彰显射者随其所得而释之对者显/问以政事经义观其所对文词定高下孔氏杂说)
朝按试(北齐选举多沿后魏之制皇帝出坐于朝堂中/楹其有滥劣者饮墨水一胜文理孟浪者夺席)
(脱容刀云/云通典)殿试举人(则天 永昌元年二月
策问贡举人/于洛城殿前殿试自此始唐史) (第 8b 页)
国内已定虬须有成功矣或曰卫公兵法半是虬
须所传乃知又别是一虬须岂英气所钟适同耶
隋大业中置进士科武后 永昌元年
始试进士于洛城 (第 3b 页)
州。非也。杨者,《隋姓》下条云:刘武周为定杨天子,郭子和为平杨天子。犹言定隋平隋尔。杨字从木。
武后 永昌元年二月丁酉,
尊魏忠孝王曰周忠孝太皇,妣曰忠孝太后,文水陵曰章德陵,咸阳陵曰明义陵。注云:武氏之先葬文水士彟及其妻
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集有诗四十馀篇而已。

《张燕公集》三十卷
晁氏曰:唐张说,道济也,洛阳人。 永昌元年,
贤良方
正策第一,累迁凤阁舍人。睿宗时,兵部侍郎平章事。开元十八年,终左丞相。燕国公说为文精壮,长于
赦日置鸡其杪,赐号金鸡树。自制《升中述志》,刻石示后。
《五行志》:垂拱三年七月,冀州雌鸡化为雄。 永昌元年正月,
明州雌鸡化为雄。
景龙二年,春滑州匡城县民家鸡有三足。
《御史台记》:太学博士张昌宗之族叔,精于五经
明堂兼祀昊天上帝及五帝。
按以上《唐书·高宗本纪》俱不载。按《礼乐志》云云。
中宗嗣圣六年,〈即武后 永昌元年〉
敕郊祀,惟昊天上帝称天,五帝皆称帝。
按《唐书·武后本纪》不载。按《杜佑·通典》: 永昌元年,
敕:天无二称,帝是通名。诸儒互生同异,乃以五方之帝,亦谓为天。终是名实未当。称号不别,尊卑相混。自今郊祀之礼,惟昊天上帝称天,自馀五帝皆称帝。
元宗开 元 年,
王仲丘议祈谷及大雩、大享式,宜祭昊天兼祭五帝。
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按《礼乐志》:开元中,起居 ……然五帝者五行之精,所以生九谷也,宜于祈谷祭昊天而兼祭五帝。又曰:《月令》,大雩、大享帝,皆盛祭也。而 孟夏
雩、 季秋
大享,《贞观礼》皆祭五方帝,而《显庆礼》皆祭昊天上帝,宜兼用之以合大雩、大享之义。既而萧嵩等撰定《开
可以答灵祇,行圣人之大孝,既郊祀而宗祀,昭帝王之盛节,亦因天而事天,犹复下听舆人,旁求故实,以为唐尧 五载,
无闻太室之仪,殷帝八迁,未卜王城之地,是用陈圭置臬建周。后之两都制,跸鸣鸾巡。汉王之中岳,荧惑先列, ……之壮丽,岂直河庭。贝阙俯镜,冯夷之都、洛水瑶坛,旁临虙妃之馆尔。其岩嶂重复,冈峦左右,青霞起而照天, 白露
生而匝地,馀基隐嶙,仍如万岁之亭。古木摧残,尚变三花之树,明公旧祀,栋宇苕荛,仙女层台,风烟烂漫,轩
》:龙朔元年九月,幸天宫寺是高祖潜龙时旧宅,上周历殿宇,感怆久之,度僧二十人。
中宗嗣圣六年〈即太后 永昌元年〉
五月己巳,白马寺僧薛怀义为新平道行军总管,以击突厥。
按《唐书·武后本纪》云云。
嗣圣七年〈即太后天
天智
按《宋高僧传》:提云般若,或云提云陀若那华言,天智,于阗国人也。学通大小,解兼真俗,咒术禅门,无不谙晓。 永昌元年,
来届于此,谒天后于洛阳,敕令就魏国东寺,翻译。即以 其年己丑
至天授二年辛卯,出《华严经》法界,无差别论等六部七卷。沙门处一笔,受沙门复礼,缀文沙门,德感慧俨法明
。虚室高栖,蔼禅枝而荡虑。撰《武丘名僧苑》一卷注《郁子》两卷,文集三卷,盖道俗之仪表,人物之师范焉。 永昌元年,十二月二十日,
见身有疾谓弟子曰:吾闻尸所到处,便为秽恶出就别,方乃称离罪尔。门弟子等迎止,于通波亭北。静志庄。忽闻
王宰。悉工山水边鸾陈庶,工花鸟,并唐人也。

是以推今考古,事绝理穷,观者必辨,金鍮无焚,玉石
纪艺 唐永昌元年
后,尽五代名人文士,编而次之,凡一百十八人。
唐末二十七人:

左全 工佛道人物。
赵公祐 工佛道鬼
妻。光子翰芳娶马氏,女兰姐未嫁。贼破葛伯砦,并投黄河死。
陈宪妻聂氏
按《山西通志》:聂氏,陈宪妻。 己丑
之变,不辱死。
李俊机妻马氏
按《山西通志》:马氏,李俊机妻。兵变,不屈而死。
赵光重妻张氏
按《山
《唐书·张柬之传》:柬之少涉经史,补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异其才,便以王佐期之。中进士第,始调清源丞。 永昌元年,
以贤良召,时年七十馀矣。对策者千馀,柬之为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
《赵昌传》:安南酋獠杜英翰
之,以凤阁侍郎张光辅为诸军节度,乃下诏削贞父子属籍,改氏虺。
嗣圣六年,太后改纪王慎为虺氏。〈即武后 永昌元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 永昌元年七月丁巳,
流纪王慎于巴州,改其姓为虺氏。按《纪王慎传》:初,贞连诸王起兵,慎知时未可,独拒不与合。将就诛而免,
韦安石
按《唐书·韦安石传》:安石,京兆万年人。曾祖孝宽,为周大司空。祖津,隋大业末为民部侍郎,高祖素与津善,授谏议大夫,陵州刺史。父琬,为成州刺史。安石举明经,调乾封尉。 永昌元年,
迁雍州参军,擢员外郎,迁并州司马。久视中,迁文昌右丞,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二张及武三思宠横
张柬之
按《唐书·张柬之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少涉经史,补太学生。祭酒令狐德棻异其才,便以王佐期之。中进士第,始调清源丞。 永昌元年,
以贤良召,时年七十馀矣。对策者千馀,柬之为第一。授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出为合、蜀二州刺史。故事,岁
,于是嫌隙始搆。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 永昌元年,
敦率众内向,以诛隗为名。敦党吴兴人沈充起兵应敦。敦至芜湖,又上表罪状刁协。敦兄含时为光禄勋,叛奔于敦
壬戌,制父母听随子之官。
按《隋书·炀帝本纪》云云。

中宗嗣圣六年,武后颁九条以训百官。〈即武后 永昌元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 永昌元年正月戊午,
布政于万象神宫,颁九条以训百官。代宗大历十四年,德宗禁百官置邸贩鬻。
按《唐书·德宗本纪》:大历十四
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按:成义,《唐书》纪于元
年,《旧唐书》并纪于此。存疑。

嗣圣 五年,
武后削越王贞琅邪王冲等属籍,改姓虺氏。〈即武后垂拱四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四年八月丙午,博州 ……撰、东莞郡公融,皆改其姓为虺氏。
嗣圣六年,武后杀汝南王玮等,徙其家,流纪王慎改其姓为虺氏。〈即武后 永昌元年。〉
按《唐书·武后本纪》: 永昌元年四月甲辰,
杀汝南郡王玮、鄱阳郡公諲、广汉郡公谧、汶山郡公蓁、零陵郡王俊、广都郡公璹,徙其家于巂州。 七月丁巳,
流纪王慎于巴州,改其姓为虺氏。
嗣圣十年,武后降封成器等为郡王。〈即武后长寿二年。〉按《唐书·武后本
司,量置国官,营立庙宇。
中宗嗣圣十六年十一月制,以周汉之后为二王,仍封舜禹成汤之裔为三恪。〈即武后 永昌元年〉
按《杜佑·通典》云云。
神龙元年夏五月戊子,复周隋二王后。
按《唐书·中宗本纪》云云。
元宗天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