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載記類
時令類
職官類
目錄類
傳記類
正史類
国风
所以思古小雅所以悲叹当今九服渐宁王化惟新诚
宜崇明礼训以一风俗请台省考脩经典式明王度诏
不答 安帝隆安四年 太皇太后李氏崩尚书祠部郎徐广议
曰太皇太后名位允正体同皇极理制备尽情礼弥申
春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 (第 31a 页)
所以思古小雅所以悲叹当今九服渐宁王化惟新诚
宜崇明礼训以一风俗请台省考脩经典式明王度诏
不答 安帝隆安四年 太皇太后李氏崩尚书祠部郎徐广议
曰太皇太后名位允正体同皇极理制备尽情礼弥申
春秋之义母以子贵既称夫人 (第 31a 页)
四年春正月乙亥 大赦 (第 83b 页)
二月己丑 有星孛于奎娄进至
紫微 (第 83b 页)
三月 彗星见于太微 (第 83b 页)
夏四月 地震孙恩寇浃口 (第 83b 页)
五
月丙寅 散骑常侍卫将军东亭侯王珣卒 (第 83b 页)
己卯 会稽内
史谢琰为孙恩所败死之恩转寇临海 (第 83b 页)
六月庚辰朔日
有食之旱辅国司马刘裕破恩于南山恩将卢循陷广
陵死者三千馀人以琅琊王师何澄为尚书左仆射 (第 83b 页)
秋
七月壬子 太皇太后李氏 (第 83b 页)
丁卯 大赦是月姚兴伐乞
伏乾归降 (第 83b 页)
八月丁亥 尚书右仆射王雅 (第 83b 页)
壬寅 葬文 …… (第 83b 页)
太后于脩平陵 九月癸丑 地震 (第 84a 页)
冬十一月 宁朔将军高
雅之及孙恩战于馀姚王师败绩以扬州刺史元显为
后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督扬豫徐兖青幽冀并荆江 (第 84a 页)
司雍梁益交广十六州诸军事前将军刘牢之为镇北
将军封元显子彦璋为东海王 十二月戊寅 有星孛于
天市是岁北凉段业敦煌大守李皓自为秦凉二州牧
凉公年号 (第 84a 页)
庚子
五年春二月丙子孙恩复寇浃口吕超弑吕纂以其兄 (第 84a 页)
年又进为夫人十二年加为皇太妃十九
年八月辛巳帝临轩遣兼太保刘耽尊为皇太后称崇
训宫安帝立尊为太皇太后 隆安四年 崩于含章殿帝
及太后百官皆服齐衰期葬修平陵神主祔宣太后庙
孝武定王皇后讳法慧哀靖皇后之侄也父蕴见外戚 (第 29b 页)
年八月辛巳帝临轩遣兼太保刘耽尊为皇太后称崇
训宫安帝立尊为太皇太后 隆安四年 崩于含章殿帝
及太后百官皆服齐衰期葬修平陵神主祔宣太后庙
孝武定王皇后讳法慧哀靖皇后之侄也父蕴见外戚 (第 29b 页)
皇太子冠(皇子皇孙附/)
周制天子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家语冠颂/曰天子之)
(元子之冠拟诸/侯之冠四加)汉宣帝冠太子以正月冠诸王遣使行
事魏氏冠太子再加皇子王公嗣子乃三(孙毓以为一/加再加皆非)
(礼/也)冠诸王因汉遣使行事晋惠帝之为太子将冠武帝
临轩使兼司徒高阳王圭加冠兼光禄大夫屯骑校尉
华廙赞冠泰始六年南宫王承年十五依旧应冠有司
奏议礼十五成童国君十五而生子以明可冠之义又
汉魏遣使冠诸王非古典于是制仪王十五而冠遂革
使命 咸宁二年闰九月 遣使冠汝南王柬惠帝以 (第 5a 页)
正月
丙午 冠太子讫乃庙见怀帝亦以 (第 5a 页)
正月 冠皇太子宋冠
皇太子及藩王以一加齐武帝孙南郡王昭业冠从尚
书令王俭议使太常持节一加冠大鸿胪为赞醮酒之 …… (第 5a 页)
幼志从厥成德亲贤使能克崇景福醮酒
辞曰旨酒既清嘉荐既盈兄弟具在淑慎仪刑永永眉
寿于穆斯宁明帝冠太子用 正月 梁武帝天监十三年
正月冠太子于太极殿脩前代之仪后魏孝文帝冠皇
太子恂于庙诏曰司马彪汉志汉帝有四加冠一 …… (第 5b 页)
之始定乾坤之仪安有天艾之尊而称臣下之命以
纳伉俪安有臣下之卑而称天父之名以行大礼远寻
古礼于义不通按 咸宁二年 纳悼皇后时弘训太后临
天下而无命戚属之臣为武皇父兄主婚之文考咸宁
故事不称父兄师友则当时华恒所上合于 …… (第 12a 页)
咸康群臣贺为失礼故/但依咸康上礼不复贺)其告庙六礼版文等皆彪之
所定(博士苟纳云凡六礼版长尺二寸以应 十二月 博/四寸以象四时厚八分以象八节皆真书后家答) (第 12a 页)
周制天子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家语冠颂/曰天子之)
(元子之冠拟诸/侯之冠四加)汉宣帝冠太子以正月冠诸王遣使行
事魏氏冠太子再加皇子王公嗣子乃三(孙毓以为一/加再加皆非)
(礼/也)冠诸王因汉遣使行事晋惠帝之为太子将冠武帝
临轩使兼司徒高阳王圭加冠兼光禄大夫屯骑校尉
华廙赞冠泰始六年南宫王承年十五依旧应冠有司
奏议礼十五成童国君十五而生子以明可冠之义又
汉魏遣使冠诸王非古典于是制仪王十五而冠遂革
使命 咸宁二年闰九月 遣使冠汝南王柬惠帝以 (第 5a 页)
正月
丙午 冠太子讫乃庙见怀帝亦以 (第 5a 页)
正月 冠皇太子宋冠
皇太子及藩王以一加齐武帝孙南郡王昭业冠从尚
书令王俭议使太常持节一加冠大鸿胪为赞醮酒之 …… (第 5a 页)
幼志从厥成德亲贤使能克崇景福醮酒
辞曰旨酒既清嘉荐既盈兄弟具在淑慎仪刑永永眉
寿于穆斯宁明帝冠太子用 正月 梁武帝天监十三年
正月冠太子于太极殿脩前代之仪后魏孝文帝冠皇
太子恂于庙诏曰司马彪汉志汉帝有四加冠一 …… (第 5b 页)
之始定乾坤之仪安有天艾之尊而称臣下之命以
纳伉俪安有臣下之卑而称天父之名以行大礼远寻
古礼于义不通按 咸宁二年 纳悼皇后时弘训太后临
天下而无命戚属之臣为武皇父兄主婚之文考咸宁
故事不称父兄师友则当时华恒所上合于 …… (第 12a 页)
咸康群臣贺为失礼故/但依咸康上礼不复贺)其告庙六礼版文等皆彪之
所定(博士苟纳云凡六礼版长尺二寸以应 十二月 博/四寸以象四时厚八分以象八节皆真书后家答) (第 12a 页)
之卯九年冬十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十七年夏五月丁 朔日有食之 二十年春)
(三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年 安帝隆安四年夏六月庚辰/朔日 有食之 元兴二 (第 11b 页)
夏四月癸巳朔日 有食之) …… (第 11b 页)
市 太元十五年秋七月壬申有星孛)
(于北河经太微三台文昌入北斗色白长十馀丈八月/戊戌入紫微乃灭 安帝隆安四年春二月己丑 有星)
(孛于奎长三丈上至阁道紫宫西蕃入北斗魁至三台 (第 29a 页)
三月 遂经于太微帝坐 (第 29a 页)
冬十二月戊寅 有星孛于)
(贯索天市天津帝义熙十四年夏五月庚子有星孛于/北斗魁中 恭 元熙元年春正月戊戌有星孛 …… (第 29a 页)
地震 十)
(七年夏六月癸卯地震冬十二月己未地震帝十八年/春正月癸亥朔地震二月乙未夜地震 安 隆安四)
(年夏四月乙未 地震 (第 35a 页)
秋九月癸丑 地震震义熙四年春/正月壬子夜地震有声冬十月癸亥地 五年春正)
(月戊戌夜寻阳地震有声如雷月八年 …… (第 35a 页)
年秋七月 十三)
(年六月旱二十五年秋七月旱五十七年秋旱至冬大/安帝隆安 年冬旱 四年 夏 月旱 五年夏秋)
(旱冬元兴元年九月十月不雨泉水涸年二年六月不/雨 又旱 三年八月不雨 (第 46a 页)
(三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年 安帝隆安四年夏六月庚辰/朔日 有食之 元兴二 (第 11b 页)
夏四月癸巳朔日 有食之) …… (第 11b 页)
市 太元十五年秋七月壬申有星孛)
(于北河经太微三台文昌入北斗色白长十馀丈八月/戊戌入紫微乃灭 安帝隆安四年春二月己丑 有星)
(孛于奎长三丈上至阁道紫宫西蕃入北斗魁至三台 (第 29a 页)
三月 遂经于太微帝坐 (第 29a 页)
冬十二月戊寅 有星孛于)
(贯索天市天津帝义熙十四年夏五月庚子有星孛于/北斗魁中 恭 元熙元年春正月戊戌有星孛 …… (第 29a 页)
地震 十)
(七年夏六月癸卯地震冬十二月己未地震帝十八年/春正月癸亥朔地震二月乙未夜地震 安 隆安四)
(年夏四月乙未 地震 (第 35a 页)
秋九月癸丑 地震震义熙四年春/正月壬子夜地震有声冬十月癸亥地 五年春正)
(月戊戌夜寻阳地震有声如雷月八年 …… (第 35a 页)
年秋七月 十三)
(年六月旱二十五年秋七月旱五十七年秋旱至冬大/安帝隆安 年冬旱 四年 夏 月旱 五年夏秋)
(旱冬元兴元年九月十月不雨泉水涸年二年六月不/雨 又旱 三年八月不雨 (第 46a 页)
谋逆遂杀长史羊灵引及司马李遵称得清河王密疏
云高肇篡杀主上遂为坛于信都之南柴燎告天即皇
帝位赦天下号 建平元年 立李氏为皇后宣武诏尚书
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愉知事穷携
李及四子数十骑出门诸军追之见执以 (第 87b 页)
云高肇篡杀主上遂为坛于信都之南柴燎告天即皇
帝位赦天下号 建平元年 立李氏为皇后宣武诏尚书
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频败遂婴城自守愉知事穷携
李及四子数十骑出门诸军追之见执以 (第 87b 页)
兵国宝将杀珣等仅而得免语在国宝传二年恭
复举兵假珣节进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事平上
所假节加散骑常侍 四年 以疾解职岁馀卒时年五十
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桓元辅政改赠司徒
初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便出京 (第 86b 页)
复举兵假珣节进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事平上
所假节加散骑常侍 四年 以疾解职岁馀卒时年五十
二追赠车骑将军开府谥曰献穆桓元辅政改赠司徒
初珣既与谢安有隙在东闻安薨便出京 (第 86b 页)
而王廞举兵版啸父行吴兴太守啸
父即入吴兴应廞廞败有司奏啸父与廞同谋罪应斩
诏以祖潭旧勋听以疾赎为庶人 四年 复拜尚书桓元
用事以为太尉左司马寻迁护军将军出为会稽内中
义熙初去职卒于家潭兄子𩦎字思行虽机干不及 (第 19a 页)
父即入吴兴应廞廞败有司奏啸父与廞同谋罪应斩
诏以祖潭旧勋听以疾赎为庶人 四年 复拜尚书桓元
用事以为太尉左司马寻迁护军将军出为会稽内中
义熙初去职卒于家潭兄子𩦎字思行虽机干不及 (第 19a 页)
一旦失
权而朝廷方乱内外携离但慎默而已无所辩正虽在
孝武世亦不能犯颜廷争凡所谋谟唯唯而已寻迁左
仆射 隆安四年 卒时年六十七追赠光禄大夫仪同三
司长之准之散骑侍郎次协之黄门次少卿侍中并有
士操立名于世云
王恭字孝 (第 28b 页)
权而朝廷方乱内外携离但慎默而已无所辩正虽在
孝武世亦不能犯颜廷争凡所谋谟唯唯而已寻迁左
仆射 隆安四年 卒时年六十七追赠光禄大夫仪同三
司长之准之散骑侍郎次协之黄门次少卿侍中并有
士操立名于世云
王恭字孝 (第 28b 页)
是以违先帝遗𠡠惭负
黄泉今复越兄而立何面目以视息世间大兄长且贤
威名振于二贼宜速即大位以安国家纂以 隆安四年
遂僭即天王位大赦境内改元为咸宁谥绍为隐王以
弘为使持节侍中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司马车
骑大将军司𨽻 (第 110a 页)
黄泉今复越兄而立何面目以视息世间大兄长且贤
威名振于二贼宜速即大位以安国家纂以 隆安四年
遂僭即天王位大赦境内改元为咸宁谥绍为隐王以
弘为使持节侍中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司马车
骑大将军司𨽻 (第 110a 页)
不称尊号其年以长乐王称制赦其境内 改元曰建平
诸王降爵为公文武各复旧位初慕容奇聚众于建安
将讨兰汗百姓翕然从之汗遣兄子全讨奇奇击灭之
进屯乙连盛既 …… (第 27b 页)
献哀太子盛幽州刺史慕容豪尚书左仆射张通昌黎
尹张顺谋叛盛皆诛之改年为长乐有犯罪者 十日 一
自决之无挝捶之罚而狱情多实高句骊王安遣使贡
方物有雀素身绿首集于端门栖翔东园二旬而去改
东园为白 …… (第 28a 页)
基广三百步峰高十七丈又起逍遥宫甘露殿连
房数百观阁相交凿天河渠引水入宫又为其昭仪苻
氏凿曲光海清凉池 季夏盛暑 士卒不得休息暍死者
大半熙游于城南止大柳树下若有人呼曰大王且止
熙恶之伐其树乃有蛇长丈馀从树中而出立 …… (第 32a 页)
尝季夏思冻鱼脍 仲冬 须生地黄皆下有司切责不得
加以大辟其虐也如此苻氏死熙悲号躄踊若丧考妣
拥其尸而抚之曰体已就冷命遂断矣 (第 33b 页)
诸王降爵为公文武各复旧位初慕容奇聚众于建安
将讨兰汗百姓翕然从之汗遣兄子全讨奇奇击灭之
进屯乙连盛既 …… (第 27b 页)
献哀太子盛幽州刺史慕容豪尚书左仆射张通昌黎
尹张顺谋叛盛皆诛之改年为长乐有犯罪者 十日 一
自决之无挝捶之罚而狱情多实高句骊王安遣使贡
方物有雀素身绿首集于端门栖翔东园二旬而去改
东园为白 …… (第 28a 页)
基广三百步峰高十七丈又起逍遥宫甘露殿连
房数百观阁相交凿天河渠引水入宫又为其昭仪苻
氏凿曲光海清凉池 季夏盛暑 士卒不得休息暍死者
大半熙游于城南止大柳树下若有人呼曰大王且止
熙恶之伐其树乃有蛇长丈馀从树中而出立 …… (第 32a 页)
尝季夏思冻鱼脍 仲冬 须生地黄皆下有司切责不得
加以大辟其虐也如此苻氏死熙悲号躄踊若丧考妣
拥其尸而抚之曰体已就冷命遂断矣 (第 33b 页)
战于街亭
大败之降光乐都湟河浇河三郡岭南羌胡数万落皆
附之光将杨轨王乞基率户数千来奔乌孤更称武威
王 后三岁 徙于乐都署弟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
公镇安夷傉檀为车骑大将军广武公镇西平以杨轨
为宾客金石生时连珍四 …… (第 3b 页)
允已为是绍兄为非
业曰美哉使乎之义也利鹿孤闻吕光死遣其将金树
苏翘率骑五千屯于昌松漠口既逾年赦其境内 改元
曰建和 二千石长吏清高有惠化者皆封亭侯关内侯
吕纂来伐使傉檀距之纂士卒精锐进度三堆三军扰
惧傉檀下马据胡床而 …… (第 5b 页)
之德遂入广固 四年 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为
建平设行庙于宫南遣使奉策告成焉进慕容钟为司
徒慕舆拔为司空封孚为左仆射慕 …… (第 29b 页)
裕数之
以不降之状超神色自若一无所言惟以毋托裕将刘
敬宣而已裕送建康市斩之时年二十六在位六年始
德以 安帝隆安四年 僭立至超二世凡十一年以义熙
六年灭
慕容钟字道明德从弟也少有识量喜怒不形于色机
神秀发言论清辩至于临 (第 46a 页)
大败之降光乐都湟河浇河三郡岭南羌胡数万落皆
附之光将杨轨王乞基率户数千来奔乌孤更称武威
王 后三岁 徙于乐都署弟利鹿孤为骠骑大将军西平
公镇安夷傉檀为车骑大将军广武公镇西平以杨轨
为宾客金石生时连珍四 …… (第 3b 页)
允已为是绍兄为非
业曰美哉使乎之义也利鹿孤闻吕光死遣其将金树
苏翘率骑五千屯于昌松漠口既逾年赦其境内 改元
曰建和 二千石长吏清高有惠化者皆封亭侯关内侯
吕纂来伐使傉檀距之纂士卒精锐进度三堆三军扰
惧傉檀下马据胡床而 …… (第 5b 页)
之德遂入广固 四年 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为
建平设行庙于宫南遣使奉策告成焉进慕容钟为司
徒慕舆拔为司空封孚为左仆射慕 …… (第 29b 页)
裕数之
以不降之状超神色自若一无所言惟以毋托裕将刘
敬宣而已裕送建康市斩之时年二十六在位六年始
德以 安帝隆安四年 僭立至超二世凡十一年以义熙
六年灭
慕容钟字道明德从弟也少有识量喜怒不形于色机
神秀发言论清辩至于临 (第 46a 页)
二年五月朝诸大人于参合陂议欲定都㶟源川连
日不决从太后计而止二十二年东巡至于桑乾川
登国二年十月幸㶟源 天兴三年五月 至马邑
观㶟源 泰常四年五月至㶟水观鱼 通考后魏
景穆帝立五岳四渎庙于桑乾水之阴 辽统和二
十 (第 17b 页)
日不决从太后计而止二十二年东巡至于桑乾川
登国二年十月幸㶟源 天兴三年五月 至马邑
观㶟源 泰常四年五月至㶟水观鱼 通考后魏
景穆帝立五岳四渎庙于桑乾水之阴 辽统和二
十 (第 17b 页)
教战恒以数千之众摧抗赫连氏又除并州刺史徵
授大太常 七年 卒于官帝深悼惜之赠并雍二州刺
史
薛谨字法顺辩子容貌魁伟随刘裕渡江位府记室参
军辩归魏谨亦来奔授 (第 33a 页)
授大太常 七年 卒于官帝深悼惜之赠并雍二州刺
史
薛谨字法顺辩子容貌魁伟随刘裕渡江位府记室参
军辩归魏谨亦来奔授 (第 3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