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金石類
不可胜计修古极陈其不可 八月壬申
修古出知歙州
 丙戌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陈尧咨为宿州观察
使知天雄军枢密直学士陈尧佐权知开封府尧咨内 (第 16a 页)
滋长狱讼数起反以害人重失先帝之意其罢天下职
田官收其入以所直均给之仍委三司别为条约 
枢密使张耆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参知政事夏竦复
为枢密副使枢密副使陈尧佐改参知政事竦与夷简
不相悦故以尧佐 (第 23a 页)
是奎曰吾仰惭古人俯愧后世耳尤善知
人范仲淹庞籍明镐自为吏部选人皆以公辅许之欧
阳修王拱辰皆其女婿也  壬戌
有星孛于张翼长七
尺阔五寸十二日而没 癸亥枢密使吏部侍郎检校
太尉同平章事王曙卒赠太保中书令谥文康曙 (第 12b 页)
  帝
庆历四年八月辛卯命参知政事贾昌朝领天下农田
范仲淹领刑法事有利害其悉条上初仲淹建议周制

三公分兼六官之职汉以三公分部六卿唐以宰相分
判六曹今中书古天官冢宰也枢密院古夏官司马也
四官散于群有司无三公兼领之重而二府惟进擢差
除循资级议赏罚检用条例而已上不专三公论道之
任下不专六卿佐王之职非法治也臣请仿前代以三
司司农审官流内铨三班院国子监太常刑部审刑大
理群牧殿前马步军司各委辅臣兼判其事凡创置新
规更改前弊官吏绌陟刑法轻重有利害者并从辅臣

予夺其事体大者二府佥议奏裁臣愿自领兵赋之职
如其无补请先黜降章得象等皆以为不可久之乃降
是命然卒不果行  甲午
以枢密副使富弼为河北宣
抚使先是辅臣奏事垂拱殿帝面谕之曰契丹主受礼
云州将袭我河东两府宜设备弼退而上 (第 2a 页)
以章懿太后不逮养故褒宠外家皆轶常等用和
缘帝舅起民间位将相而能小心静默推远权势阖门
谢客亦其所长也  八月己未
以侍御史知杂事何郯
为直龙图阁知汉州郯以母老请外故也将行上疏言 (第 9b 页)
  帝
皇祐三年八月辛巳特赠给事中孔道辅为工部侍郎
时龙图阁直学士王素入对语及道辅帝思其忠故有

是命  癸未
知定州韩琦加观文殿学士再任初明镐
引诸州兵平恩州独定兵邀赏赉出怨语几欲噪城下
𤦺素闻其事以为不治且 (第 1b 页)
皇太叔  庚寅
诏流内铨臣僚陈乞子孙当得试衔知
县者自今并与权注初等幕职官仍著为令 辛卯知
谏院范镇言比者京师及辅郡 (第 32a 页)
与大臣相敕警以求消复之术且曰陛下
以臣言为然乞以臣前所上章与大臣速定大议以臣
言为不然乞加臣万死之罪 甲寅
镇复遗执政书言镇
前后六奏宗庙社稷安危大计而两奏亲纳中书历月
逾时寂然不见有所猷为古之人三谏而不从则 (第 13b 页)
受旨不可
明日请对曰海内望此举久矣果出自圣意乎帝曰朕
意决矣圭再拜贺始退而草诏欧阳修叹曰真学士也
  己卯
诏曰人道亲亲王者之所先务也盖二帝之隆
治由兹出朕甚慕之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宗实皇
兄濮安懿王之子犹朕 …… (第 20a 页)
言也 辛卯
以司封郎中李受为皇子位伴读改宗正寺伴读王猎
为皇子位说书 大宗正司言皇子累奏辞所除恩命 己卯
还其奏 壬辰诏权以皇城司𪠘宇为皇子位乃
命入内高班王中庆梁德政发车乘津置行李入内上
既下 (第 22a 页)
己卯
诏书皇子犹坚卧称疾不入司马光王陶等
言凡人见丝毫之利至相争夺今皇子辞不赀之富已
三百馀日不受命其贤于 (第 22a 页)
位下而言高学富而行笃少我二十
一岁而先我挂冠使吾慊然 夏国遣使奉慰及进助
山陵 八月丁未朔太白昼见  辛亥
司马光言臣窃
闻陛下好令内臣采访外事及问以群臣能否臣愚窃
以为非宜陛下内有两府两省台谏外有提转牧守皆 (第 26b 页)
陈升之知
枢密院事故事枢密使与知院事不并置时文彦博吕
公著既为使帝以升之三辅政欲稍异其礼故特命之
  辛巳
孙觉责授太子中允仍知谏院先是陈升之登
对帝面许擢置中枢觉相继登对帝因与言升之宜居
宥密邵亢不才向欲使 (第 12a 页)
  帝
元祐三年秋七月戊申荆王頵卒谥端献 癸丑太皇
太后诏有司褒崇皇太妃讨论典故以闻 丙辰辽遣

使册李乾顺为夏国王 壬戌诏应大臣奏举馆职并
依条召试除授其朝廷特除不用此令先是刘安世言
祖宗定天下首辟儒馆以育人材处于英俊之地而厉
其名节观以古今之书而开其聪明近岁以来寖轻其
选或缘世赏或以军功或酬聚敛之能或徇权贵之荐
未尝校试遂贴职名帝以为然故有是诏安世又奏陛
下过听臣言追复旧制而继云朝廷特除者不在此限
则是名为更张弊原尚在乞自转运使以上资序特除

者得不用此制度庶几塞侥倖之门重馆职之选不听
 戊辰夜东北方明如昼俄成赤气中有白气经天
癸酉忠州言临江涂井镇雨黑黍  八月戊寅
阿里库
入贡 己卯进封扬王颢为徐王 辛巳复置荆门军
 丙戌罢吏试断刑法 丁酉渠阳蛮入寇 庚子刘
安世 …… (第 2a 页)
乃为长利诏有司具析保明以闻  八月壬寅
敕郡守
贰以四善三最课县令吏部岁上监司考察知州状
丁未翰林学士苏辙言臣窃闻河道西行孙村侧左大
约入地 (第 19a 页)
疏不惟摇动朝政亦阴以申群小之愤乃诏
与易外任 辛卯诏御史台臣僚亲亡十年不葬许依
条弹奏及令吏部检察  壬辰
翰林学士承旨苏轼罢 (第 6a 页)
 丙申诏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各举监察御史二人
丁酉环庆路安疆砦成 甲辰熙河进筑青石峡工毕
赐名西平 乙酉封世开为安定郡王世开燕懿王德
昭曾孙也 太原地震  八月丙戌
鄜延将王悯复宥
州 丁酉诏以蔡确无辜贬死弟除名勒停人前朝奉
即硕特与叙换内殿崇班确子少府监主簿渭奏臣 (第 15b 页)
 己丑追复文彦博王圭司马光吕公著吕大防刘挚
等三十三人官 辛卯还司马光等致仕遗表恩 癸
巳河北河东陜西饥诏帅臣计度振恤 六月丙申朔
辽主遣萧进忠等来吊祭 乙巳左正言陈瓘言龙图
阁待制知荆南邢恕昨以北齐宣训语诬司马光而光
及范祖禹等贬窜以文及甫私书證刘挚梁焘王岩叟
皆有奸谋而挚等家族几至覆灭今朝廷矜恤之恩遍
及存没则是恕前日之所行不为陛下之所信也恕反

覆诡诈得罪先朝公议不容久矣今宠以华职付以大
藩中外沸腾不以为允伏望特降睿旨原情定罪以协
公议丁未诏恕以少府少监分司西京均州居住 秋
七月丙寅朔奉皇太后诏罢同听政 癸未遣陆佃李
嗣徽报谢于辽  八月乙未
以秘书少监邓洵武为国
史院编修官从蔡京之荐也给事中龚原叶涛駮奏洵
武不宜滥厕史笔乃令中书舍人徐绩书读 (第 21b 页)
从之 八月庚子诏诸
路知州通判增入主管学事四字 壬寅大雨坏民庐
舍令收瘗死者 甲辰蔡京等上神宗正史  丙午

下侍郎许将罢将居政府十年不能有所建明中丞朱
谔劾将在元祐则尽更元丰之所守居绍圣则阴匿元
祐之所为 (第 5b 页)
少师 秋七月癸未废平从二州为砦 戊子醴泉观
使吕惠卿守本官致仕  八月乙未
复蔡京为太子太
师 丁巳尚书右仆射张商英罢中丞张克公论给事
中刘嗣明以缴驳事降官商英理屈故也商英为政 (第 2b 页)
意 是月汴京地震 秋七月己卯知枢密
院事孟庾罢庾以行府关三省枢密院事积不平因称
疾求去遂出知绍兴府  壬午
以金均房州隶襄阳府
路 丁亥韩世忠复镇淮军禽伪齐守王拱 丙申蠲 …… (第 7a 页)
 资政殿学士知温州秦桧改知绍兴府八月己亥入
见命坐赐茶 范宗尹卒于天台宗尹污张邦昌伪命
而诬李纲以震主之威秉政多私为清议所摈 癸卯
召四川都转运使赵开还以徽猷阁待制李迨代之席
益在四川颇侵用军期钱开诉于朝又数增钱引而军
计犹不给朝廷知二人不协乃以迨代开自金侵陜蜀
开职馈饷军用无乏一时赖之其后计臣屡易于开经

画无敢变更然茶盐𣙜酤奇零绢布之征遂为蜀之常
赋则开作俑之责不能逃焉  甲辰
手诏曰乃者强敌
乱常阻兵猾夏两宫北狩六驭南巡霜雪十年关河万
里朕为人子而鸡鸣之问不至为人弟而鸰原之难 (第 25a 页)
 甲申蠲诸路民积年逋租 乙酉诏即建康权正社
稷之位 戊子诏户部长贰迭出巡按诸路考究财赋
利病违者劾之 己丑诏诸路归业民垦田及八年始
输全税 张浚之兄滉迎其母自蜀至帝以浚有功将
慰其母心乃令滉入对赐进士出身中书舍人张焘曰
宣和以来奸臣挟私子弟往往滥得儒科陛下方与浚
图回大业当以公道革前弊而滉首蒙赐第则何以塞
公议改送著作郎何抡行下抡奏曰滉贤良之子丞相

之兄赐以出身不为过也于是言者论焘以集英殿修
撰奉祠而去然滉之命亦寝  八月乙未
以杨沂中为
淮西制置使刘锜副之并驻庐州时吕祉至庐郦琼等
复讼王德于祉祉谕之曰若以君等为是则太相诳然 (第 12b 页)
  帝
绍兴八年秋七月乙酉朔秦桧请复遣王伦及蓝公佐
如金定和议且申问讳日 录司马光曾孙伋补承务

郎 辛亥彗出东方 八月甲寅朔金始颁行官制初
太宗尝改定而未毕至是置三师三公三省六曹台院
寺监等官宇文虚中参定其制  戊午
诏日者遣使报
聘期还梓宫尚虑边臣未谕遂弛戎备以疑众心其各
严饬属城明告部曲临事必戒无忘捍禦 丁丑彗灭 (第 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