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別集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載記類
史鈔類
金石類
厦门。随将原银买置船锡、苏木、胡椒、象牙等项,并目梢货物,现开在册。于今年六月初一日,就暹罗开驾。此 七月十四日
□□□外,有把口哨船盘问,令小的将船驾入内□,□十五日湾泊厦门港内。小的船上目(梢)共八十三人,花名 (第 218 页)
    志葵将航海,移师申浦。抵得胜港,大清兵以小舟薄之,火器齐发,烟焰蔽天;军遂大溃。蜚舟胶,先取妻子投水中,乃自沉;大清兵钩致之,与志葵俱被执。
  浦中积尸如邱。
    蜚有兵四、五万,舟一万,泊于大湖之马迹山。七月十三,由洞庭山开舟。 十四日,
忽见黑云横起,大风倏至,至十五日五更始息;失舟四、五千。十七日,泊 (第 694 页)
  御前大臣太子太保内大臣议政大臣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总督闽浙等处地方军务兼理粮饷盐课嘉勇公臣福康安谨题为具报事:据署福建布政使司事督粮道特克慎呈详:奉前闽浙总督富部院牌,据原任台湾镇总兵官柴大纪呈,据防守鹿耳门汛台湾水师协中营游击李隆呈称: 乾隆五十年七月十四日
早,据闽安水师右营管队李进升报称:窃升同舵水兵丁阮恒耀等二十八名,内郑开捷、李廷义二名患病,禀留内营 (第 49 页)
  福建台湾镇总兵官臣达洪阿、按察使衔署福建台湾道臣姚莹跪奏为哨船在洋遭风击碎、漂失兵丁、查明恭摺具奏,仰祈圣鉴事:据台湾县知县托克通阿详,准台湾镇标中营游击移,据艋舺营沪尾汛效用吴连标禀:奉派管带舵水兵丁二十九名来郡操驾台厂修竣之顺字十三号哨船一只,回营差缉。于 道光十八年七月十四日
早,由安平港出口。 (第 179 页)
是夜
(第 179 页)
二更,
驶至大汕头外洋,猝遇暴风,勒肚刮断,命舵落海,船身颠簸,人力难施。 (第 179 页)
四更
时分,漂至二鲲身外洋冲汕击碎,片板无存。通船之人尽行落海,陆续遇救得生。查点漂失兵丁郑得福一名。又据 (第 179 页)
艋舺营沪尾汛把总郑开科禀:奉派管带舵水兵丁二十九名来郡操驾台厂造竣顺字十六号哨船一只,回营差缉。于道光十八年七月十三日早,由安平港出口。 十四日夜
(第 179 页)
二更,
驶至黑水外洋,猝遇暴风,舵身拗折,命舵出金,船无把握,人力难施, (第 179 页)
四更
时漂至鹿耳门外洋马鬃隙冲礁击碎,片板无存。通船之人尽行落海, (第 179 页)
  户部为移会事:云南司案呈,内阁抄出福建巡抚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录原奏、恭录朱批,移会稽察房查照可也。须至移会者。计连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 道光五年七月十四日。
  福建巡抚臣孙跪奏为遵旨查明台湾招商运米赴津、粜济民食、分别请给顶戴职衔及酌量奖赏缘由、恭摺覆奏 (第 228 页)
  经筵讲官太子太保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文华殿大学士管理吏部户部理藩院事务三等忠襄伯臣和珅等谨题为遵旨等事:兵科抄出原任四川总督李世杰题销出师闽省、在军营打仗阵亡及受伤功列等第、屯弁兵丁领过恤赏银两一案, 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十四日
题,八月二十六日奉旨:该部察核具奏,钦此。钦遵抄发兵部,经户部行取原抄,今于十月初七日准兵部将原抄咨 (第 269 页)
  大学士和字寄钦差协办大学士总督将军侯福:乾隆五十二年八月初九日奉上谕:据常青等奏截剿南潭贼匪及应援官兵已到诸罗各摺内称;南潭、中洲各处贼匪于七月初九日纠众攻犯大营,经官兵施放鎗,击毙贼匪五、六十人,贼即败退。官兵向前追赶,因有阵雨路滑收兵。又恐贼匪潜赴北路骚扰诸罗,于十二日拨兵二千,分两路进攻。南

潭、中洲贼人,分投抗拒,被官兵鎗打毙三、四十人,追至溪边,泥泞收兵。 十四日,
又派兵三路,亲往督阵。前赴南潭,将竹箐砍伐。贼人悉出抵御,经官兵用鎗打毙贼百馀人,追杀直至南潭,烧 …… (第 494 页)
  至南潭一带贼人,藉为遮蔽之丛竹密箐,现经常青于搜剿时随路砍伐,所办较好。且此事早应如此办理。此时该将军等统兵前往北路,遇有似此深林密箐,贼匪倚为藏伏处所,即应随路砍除,廓清道路,不使贼人得以潜藏匿迹,方为妥善。
  再常青于 十四日
带领官兵义民进攻南潭贼匪时,既将贼人草屋蓬寮数百间烧燬,此系庄大田屯佔居住之处,今既烧燬,庄大田现又 …… (第 495 页)
,著将原摺及朕批示,一并抄寄常青等阅看。并著将孙士毅所奏各节,即行悉心筹办,庶于剿捕有益。
  本日 巳刻,
又据蓝元枚奏到杀到杀退西螺贼匪一摺内称:于七月十七日,密令守备 …… (第 496 页)
  昨因李侍尧奏,应援柴大纪官兵已抵诸罗。南路贼目庄大田有潜逃之信。朕以蓝元枚若能统兵会剿,奏到得胜捷音,亦应与柴大纪一体颁赏。今初阅蓝元枚奏到之摺,虽调派官兵,分路攻剿西螺贼匪,打仗得胜,较为振作,但尚未能统兵前进,擒拿贼首贼目,大加斩获,本不应加以赏赉。及阅摺片内称:伊族中二百馀人住居彰化县,于 七月十四日
有蓝启能等男妇共七十九人,因所住地方离贼巢不远,因蓝元枚到鹿仔港后,恐贼匪闻知,怕伊等暗通信息,逼令 (第 497 页)
  福建司一件为遵旨议奏事:内阁抄出闽浙总督杨廷璋奏台湾搬运谷石查覆迟延一摺,

乾隆二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奉朱批:该部察议具奏,钦此。钦遵于本月十七日抄出到部。
  前件本部改缮题本,会同吏部会议,于本年八月初十日题, 十四日
奉旨:依议,钦此;业已行文讫,并移会在案,已完,经承夏秉文。 …… (第 8 页)
  前件行文讫,已完结,经承洪运昌。
  职方司,内阁抄出瑚等奏台湾逆匪荡平一摺,奉上谕一道。
  前件 七月十四日
堂到移会销案讫,黄旗科经承杨椿。
   (第 117 页)
十四日,
内阁抄出瑚奏查办台匪滋事案内特参战守无方之都司周进龙等分别革职一摺,道光十三年七月十三日奉上谕一道。 (第 117 页)
  准军机处交出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沈葆桢等奏「台北拟建府厅县暨请移驻南北路同知、换给关防」各摺片,于 光绪元年七月十四日
军机大臣奉旨:『著军机大臣会同该部妥议具奏。片并发。钦此』。又,军机处交出沈葆桢等奏「酌改台北营制, …… (第 45 页)
   一五、军机大臣等议奏台湾移扎南北路同知及台湾考试请归巡抚主政片

  军机大臣等片。
  再,准军机处交出 光绪元年七月十四日
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沈葆桢等片奏「移扎南北路同知换给关防」一摺、又七月二十八日据沈葆桢等片 (第 57 页)
  镇江之陷落 宝山既陷,朝廷命奕经酌遣参赞一人赴苏,又命耆英、伊里布驰赴上海,会同牛鉴相机筹办,以刘允孝署江南提督。及上海继失,牛鉴回江宁,一方则遍谕居民,谓长江沙线曲折,敌断不深入;一方则奏请仿乾隆朝征缅罢兵仍许朝贡故事,准予英人通商。无何,英舰连过福山、江阴、图山关诸要隘,以六月八日(七月十五日)达镇江。于是参赞齐慎、提督刘允孝皆督兵赴援,驻防副都统海龄严拒不纳,使战城外,惟以驻防蒙古千馀守城内,禁居民迁徙,日夜搜捕汉奸,虐杀无算,合城鼎沸。十三日,英将卧乌古分全军七千为三队,以巴尔德勒、娑尔敦、叔特三将分统之,而自率兵队五百七十人指挥全军。 翌日,
娑尔敦之右翼军先破我城外兵,叔特之中军及巴尔德勒之左翼军攻城西北,卧乌古以大攻南门,交战二小时,城 …… (第 87 页)
  江宁之和议 自镇江不守,朝廷始决意议和,令耆英、伊里布示意敌军。英使璞鼎查以耆英等未得全权之委任,拒不与议;朝廷乃以耆英、伊里布并江督牛鉴为全权大臣,便宜从事。时英将娑尔敦之支队已以七月六日登岸,议于初十日黎明开始击;会初

七日耆英、伊里布至,乃以初九日夜中遣书英使,请翌朝会商。英军方下令停止攻击,而是时忽有我军增募寿春兵之流言,卧乌古怒甚,复军大置钟山之颠,为粉碎府城之计。耆英等百方辩解,事得中止。 十四日,
三全权亲赴英舰,与璞鼎查定休战之约,自是往返协议,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即西纪千八百四十二年 (第 88 页)
   奉呈主示禁(道光二十五年)

  钦加府衔、特调台湾县正堂、军功加三级、纪录三次胡,为流丐□□强索事。
  □□年 七月十四日,
据罗汉内门庄总理吕昭明、庄正郑克思、地保林瑞泰等□□□□:『窃维罗汉内门,山陬僻壤之区,四面环山,地 (第 478 页)
  户部为奏明事:浙江司案呈,内阁抄出大学士公保宁等奏前事一摺,相应抄录原奏移会稽察房可也。须至移会者。计单一纸。右移会稽察房。 嘉庆九年七月十四日。
  大学士兼管兵部事务义烈公臣保宁等谨奏为奏明事:据军机处片交,嘉庆九年六月二十七日奉上谕:玉德等 (第 27 页)
,以示鼓励。所有此次拿获各犯,均著审明核办。其出力之弁兵人等,并著详查奏明,分别奖励。钦此。于 十四日
抄出到部,相应行文闽浙总督钦遵办理,并移会稽察房可也。
          (--录自「明清史料戊编 (第 224 页)
    大甲之为溪也,两山对峙,南彰、北淡,溪间其中,源发内山,湍流迅急,直达于海。迫近牛骂头、葫芦墩、红圳头,与大里杙唇齿相依,地势由高而下,稍平

坦,易于俯制。时溪南皆贼,惟千总袁良率兵二百人同义民守御,力疲粮匮,各怀去志,而贼势愈张。同知徐梦麟招集义民,倚大甲之溪而扼其险,申请提督蓝发兵,檄请副将徐鼎士自艋舺移兵来援,兵久不至,淡北居民困甚。既而提督蓝委守备潘国材率兵六百人赴大甲会剿,副将徐亦领兵八百人同都司朱龙章会于大甲。同知徐复招募义民、番兵数千人,结营溪口、六块厝、南浦旧社分守之。命工铸大小炮二百馀位,屡用溃贼。至是,淡北遂恃以无恐。
  二十有四日 (庚申)
,援诸罗,杀贼目叶省。
    贼攻盐水港甚猛,总兵柴大纪告急于总督常。檄总兵魏大斌、副将詹殿擢领兵 (第 60 页)
  乙酉,复外吏久任及举保连坐之法。禁有司私派。
  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
  壬寅,许显纯伏诛。
  壬子,来宗道、杨景辰致仕。
   秋七月癸酉,
召对廷臣及袁崇焕于平台。
  壬午,浙江风雨、海溢,漂没数万人。
  癸未,海寇郑芝龙降。
  甲申 …… (第 43 页)
  甲申,延绥副将李卑援剿河南。
  庚寅,太监张彝宪请催逋赋一千七百馀万;给事中范淑泰谏,不听。
   秋七月甲辰,
大清兵取旅顺,总兵官黄龙死之。
  癸丑,改曹文诏镇大同;山西巡抚都御史许鼎臣请留文诏剿贼,不许。 (第 53 页)
  十一日,至双溪。
  十二日,宿头围。
  十三日,抵苏澳。晤夏筱涛观察(献纶),询以台北防务及开抚情形。 十四日,
(第 14 页)
  粤寇之平,湘军而外,以淮军为最;淮军之中,又以铭字营武毅军为最。同治十三年,东倭与台湾生番搆衅;合肥相国奉天子命,檄调今福建陆路提督军门唐公定奎往治其事。时全军分驻徐州宿迁,以渡海马队非所宜,因专统步队十三营为援台之举。七月初八日,军门亲率亲兵、正营、左军三营为头队,乘火轮船南下。十二日,次澎湖,有倭船同泊;意来觇虚实也。 十四日,
抵台湾凤山县西北十八里旂后口登岸──土人呼为打狗口;奉钦差大臣今两江总督沈公葆桢檄,营于凤山西郊。距 (第 6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