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法家類
儒家類
天文算法類
(淳曰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作羹赐百官解祠解罪求福也) 章帝东巡狩使使者
奉一太牢祠帝尧于济阴 蜀主禅景曜 六年 诏为丞
相诸葛亮立庙于沔阳先是所在各请立庙不许百姓
遂私祭之或请立庙京师禅皆不纳步兵校尉习崇中 (第 1b 页)
奉一太牢祠帝尧于济阴 蜀主禅景曜 六年 诏为丞
相诸葛亮立庙于沔阳先是所在各请立庙不许百姓
遂私祭之或请立庙京师禅皆不纳步兵校尉习崇中 (第 1b 页)
此卷审观数日鸾飞蛟舞得二王神机者文敏一人
耳鲜于枢夔夔危素皆不及信是至宝丁亥二月雨
后跋西洛王铎(同上)
出自秘府金匮始得见此光怪夺目真沉泗之鼎复
现人间王铎 戊子五月 又观又题(同上)
书法以代降唐失之强宋失之佚元失之匀都与晋
人隔一邻虚尘此气运所使莫能回也惟松 (第 8a 页)
耳鲜于枢夔夔危素皆不及信是至宝丁亥二月雨
后跋西洛王铎(同上)
出自秘府金匮始得见此光怪夺目真沉泗之鼎复
现人间王铎 戊子五月 又观又题(同上)
书法以代降唐失之强宋失之佚元失之匀都与晋
人隔一邻虚尘此气运所使莫能回也惟松 (第 8a 页)
人姓为张氏字巨明衣赤衣肺西方白其人姓为文氏
字元明衣白衣肾北方黑其人姓为玄氏字子真衣黑
衣脾为中央 戊子 土黄其人姓为巳氏字 (第 8b 页)
元巳 衣黄衣
知吾者生不知吾者死(知五藏神名与天地适等晨暮/常呼之与言语有痛处自令其) …… (第 8b 页)
十二大夫也并三焦神合为二十七
大夫四支神为八十一元士故五域真人主四时上计
八神主八节日上计十二大夫主 十二月 以 (第 13b 页)
晦日 上计
月月不得懈怠
子欲为道当先历藏皆见其神先念天灵君青衣白头
正在眉间思之 (第 13b 页)
三日 即见其神念玄膺状正赤生光念 …… (第 13b 页)
咽喉中正白如银环十二重凡三日念遍乃念肺色正
白名曰鸿鸿 七日 念心色正赤名曰朐朐 (第 14a 页)
九日 念肝色
正青名曰蓝蓝 (第 14a 页)
三日 念胆色正青名曰护护 (第 14a 页)
三日 念脾
色正黄名曰俾俾 (第 14a 页)
五日 念胃色正黄名曰旦旦 (第 14a 页)
五日 念
肾色正黑名曰㵱㵱 (第 14a 页)
三日 念脐中太一色赤人名曰玉
灵子 (第 14a 页)
三日 念大肠色正白名曰胴胴(胴一/作洞) (第 14a 页)
七日 念小肠
色正赤名曰契 (第 14a 页)
九日 念丹田色正赤中有赤人名曰
藏 (第 14a 页)
三日 念玄丈方丈其中有人到 (第 14a 页)
七日 念金玉印 …… (第 14a 页)
乾燥完坚 三日 念玄英正黑润泽有光 (第 14b 页)
三日 念两脾(脾/一)
(作/陛)左右脾内各有一玉女衣绛帔襦青裙正立两陛上 (第 14b 页)
三日 念两足下各有一人正白 (第 14b 页)
三日 念为道竟矣不出
静室辞庶俗赴清虚先斋戒节饮食乃依道而思之
老君曰圣人销珠贤人水玉销珠水玉其道同法销珠 …… (第 14b 页)
神二人金木神也字随孔子两足神二人太阴
之精也字柱天力士肩背神一人字朱雀上元神字威
成子中元神字中黄子 下元 神字明光子一云字命光
阴神字穷英两膝神字枢公
经曰东王父者青阳之元气也万神之先也衣五色珠
衣冠三缝一 …… (第 15b 页)
今作蔽)山
准日角奯目珠□骏毫翁巤龙唇龟齿(援神契云伏羲/大目山准日角)
(而连珠□宋均注云木精之 人日 角额有骨表取象日/所出房所立有星也连珠□衡中有骨表如连珠象玉)
(衡/星)长九尺有一寸望之广视之专( …… (第 25b 页)
淖子感摇光于幽防而生颛顼(?夫论云/幽防宫也)
颛顼渠头并干通眉带午(元命苞云颛顼带午是谓 清/明 易乾凿度云泰表戴干郑)
(氏云泰者人形体之彰识也干盾也王劭言随文有龙/颜戴干之表指示群臣是也宋忠注为 …… (第 26b 页)
干(河图矩起及白虎通云/帝俈骈齿上法日参秉)
(度成纪以理阴阳帝系亦云方颐骈齿元命苞云帝俈/戴干是谓 清明 发节移度盖像招摇注云干楯也招摇)
(为天戈戈楯相副戴之像见天中以为表/干或作辛古幸作干干作辛二字相似 …… (第 26b 页)
充溢其味甘香每发妙言声如金玉颧高而起颐方若
矩日角月圆金容玉姿龙颜肃肃凤视闲闲额有兑象
参 午上 达天庭平坦金匮充盈腹有白痣颐有玉丸顶
有三约鹤素昂昂垂臂过膝手握十文其指纤长爪有
玉甲身有绿毛胸有偃 …… (第 30b 页)
于阎城(出唐/表)
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为氏(出元和/姓谱)
周文王曹夫人姜女见赤龙交而孕 十二月 生子手把
薛字因氏为薛(出薛氏/血脉谱)
子他之子曰文生而有文在手左曰鱼右曰羊及长封 …… (第 31a 页)
渔阳姓鲜于氏为燕附庸(鲜于血/脉谱)
盘庚妃姜氏梦龙入怀孕 十二月 而生手把南字长封
荆州号南赤龙(出姓源/韵谱)
后稷之孙生而有文在手曰鞠因以为氏(通/考)
伯奇放流 (第 31b 页)
字元明衣白衣肾北方黑其人姓为玄氏字子真衣黑
衣脾为中央 戊子 土黄其人姓为巳氏字 (第 8b 页)
元巳 衣黄衣
知吾者生不知吾者死(知五藏神名与天地适等晨暮/常呼之与言语有痛处自令其) …… (第 8b 页)
十二大夫也并三焦神合为二十七
大夫四支神为八十一元士故五域真人主四时上计
八神主八节日上计十二大夫主 十二月 以 (第 13b 页)
晦日 上计
月月不得懈怠
子欲为道当先历藏皆见其神先念天灵君青衣白头
正在眉间思之 (第 13b 页)
三日 即见其神念玄膺状正赤生光念 …… (第 13b 页)
咽喉中正白如银环十二重凡三日念遍乃念肺色正
白名曰鸿鸿 七日 念心色正赤名曰朐朐 (第 14a 页)
九日 念肝色
正青名曰蓝蓝 (第 14a 页)
三日 念胆色正青名曰护护 (第 14a 页)
三日 念脾
色正黄名曰俾俾 (第 14a 页)
五日 念胃色正黄名曰旦旦 (第 14a 页)
五日 念
肾色正黑名曰㵱㵱 (第 14a 页)
三日 念脐中太一色赤人名曰玉
灵子 (第 14a 页)
三日 念大肠色正白名曰胴胴(胴一/作洞) (第 14a 页)
七日 念小肠
色正赤名曰契 (第 14a 页)
九日 念丹田色正赤中有赤人名曰
藏 (第 14a 页)
三日 念玄丈方丈其中有人到 (第 14a 页)
七日 念金玉印 …… (第 14a 页)
乾燥完坚 三日 念玄英正黑润泽有光 (第 14b 页)
三日 念两脾(脾/一)
(作/陛)左右脾内各有一玉女衣绛帔襦青裙正立两陛上 (第 14b 页)
三日 念两足下各有一人正白 (第 14b 页)
三日 念为道竟矣不出
静室辞庶俗赴清虚先斋戒节饮食乃依道而思之
老君曰圣人销珠贤人水玉销珠水玉其道同法销珠 …… (第 14b 页)
神二人金木神也字随孔子两足神二人太阴
之精也字柱天力士肩背神一人字朱雀上元神字威
成子中元神字中黄子 下元 神字明光子一云字命光
阴神字穷英两膝神字枢公
经曰东王父者青阳之元气也万神之先也衣五色珠
衣冠三缝一 …… (第 15b 页)
今作蔽)山
准日角奯目珠□骏毫翁巤龙唇龟齿(援神契云伏羲/大目山准日角)
(而连珠□宋均注云木精之 人日 角额有骨表取象日/所出房所立有星也连珠□衡中有骨表如连珠象玉)
(衡/星)长九尺有一寸望之广视之专( …… (第 25b 页)
淖子感摇光于幽防而生颛顼(?夫论云/幽防宫也)
颛顼渠头并干通眉带午(元命苞云颛顼带午是谓 清/明 易乾凿度云泰表戴干郑)
(氏云泰者人形体之彰识也干盾也王劭言随文有龙/颜戴干之表指示群臣是也宋忠注为 …… (第 26b 页)
干(河图矩起及白虎通云/帝俈骈齿上法日参秉)
(度成纪以理阴阳帝系亦云方颐骈齿元命苞云帝俈/戴干是谓 清明 发节移度盖像招摇注云干楯也招摇)
(为天戈戈楯相副戴之像见天中以为表/干或作辛古幸作干干作辛二字相似 …… (第 26b 页)
充溢其味甘香每发妙言声如金玉颧高而起颐方若
矩日角月圆金容玉姿龙颜肃肃凤视闲闲额有兑象
参 午上 达天庭平坦金匮充盈腹有白痣颐有玉丸顶
有三约鹤素昂昂垂臂过膝手握十文其指纤长爪有
玉甲身有绿毛胸有偃 …… (第 30b 页)
于阎城(出唐/表)
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为氏(出元和/姓谱)
周文王曹夫人姜女见赤龙交而孕 十二月 生子手把
薛字因氏为薛(出薛氏/血脉谱)
子他之子曰文生而有文在手左曰鱼右曰羊及长封 …… (第 31a 页)
渔阳姓鲜于氏为燕附庸(鲜于血/脉谱)
盘庚妃姜氏梦龙入怀孕 十二月 而生手把南字长封
荆州号南赤龙(出姓源/韵谱)
后稷之孙生而有文在手曰鞠因以为氏(通/考)
伯奇放流 (第 31b 页)
乃佳试观此帧之神韵趣致使知前辈风流非
后人能及不觉京华热地今日疏帘小阁间竟
是深山寒壑矣 戊子闰月 奕禧为廉让题轴高
二尺四寸广七寸一分
明宋旭云峦秋瀑图一轴(上等/水一)
宋笺本著 (第 44b 页)
后人能及不觉京华热地今日疏帘小阁间竟
是深山寒壑矣 戊子闰月 奕禧为廉让题轴高
二尺四寸广七寸一分
明宋旭云峦秋瀑图一轴(上等/水一)
宋笺本著 (第 44b 页)
总 校 官 (臣/)陆 费 墀
#+PROPERTY: JUAN [议语]
纬书之学盛于西汉自光武严禁不行故历代弘儒未
及尽睹至唐瞿昙悉达奉敕以成占经一百二十卷探
集纬书七十馀种可谓无遗珠矣然历来禁秘不第宋
元即我明巨公皆未之见今南北灵台亦无藏本吾弟
好读乾象又喜佞佛以布施装金而得此书于古佛腹
中可谓双济其美无但不知藏之何代何人而今一旦
泄露其关系谅必匪轻吾欲弟列之架上何如藏古佛
腹中时也后之览者可不知苟重云时万历丁巳孟
秋上瀚兄明哲书于流云馆中
是书历唐迄明约数百年始获于挹玄道人亦奇矣哉
而志其所获繇来者道人之兄也 戊子初夏 偶游芜江
蒙友人不秘而手录之殆有夙缘乎古宣张一熙质先
甫识于必必轩 (第 19b 页)
#+PROPERTY: JUAN [议语]
纬书之学盛于西汉自光武严禁不行故历代弘儒未
及尽睹至唐瞿昙悉达奉敕以成占经一百二十卷探
集纬书七十馀种可谓无遗珠矣然历来禁秘不第宋
元即我明巨公皆未之见今南北灵台亦无藏本吾弟
好读乾象又喜佞佛以布施装金而得此书于古佛腹
中可谓双济其美无但不知藏之何代何人而今一旦
泄露其关系谅必匪轻吾欲弟列之架上何如藏古佛
腹中时也后之览者可不知苟重云时万历丁巳孟
秋上瀚兄明哲书于流云馆中
是书历唐迄明约数百年始获于挹玄道人亦奇矣哉
而志其所获繇来者道人之兄也 戊子初夏 偶游芜江
蒙友人不秘而手录之殆有夙缘乎古宣张一熙质先
甫识于必必轩 (第 19b 页)
二卷仅存余兄弟幼时从先祭酒府君侍坐
隅公顾谓曰邢书吾所珍爱今仅存二卷汝辈先取科
第者当得之勿负期望 顺治戊子 先吏部西樵迅举乡
试公喜以兰亭卷赐之辛卯余未弱冠继举公尤喜又
以白鹦鹉卷赐之此卷曹侍郎秋岳(溶/)周 (第 19a 页)
隅公顾谓曰邢书吾所珍爱今仅存二卷汝辈先取科
第者当得之勿负期望 顺治戊子 先吏部西樵迅举乡
试公喜以兰亭卷赐之辛卯余未弱冠继举公尤喜又
以白鹦鹉卷赐之此卷曹侍郎秋岳(溶/)周 (第 19a 页)
(乙酉邹应龙太宰/戊寅) (庚子闻渊铨部五子/甲申)
(丁未黄宗明侍郎/癸丑) (丙午江汝璧学士/辛丑)
(乙未郑继之冢宰 戊子) (辛卯 方孔昭楚抚谪戍/辛卯)
(壬寅荫郎/己酉) (丁丑给事/丙午) (癸巳少卿/乙丑) (戊寅举人/丙 (第 56a 页)
(丁未黄宗明侍郎/癸丑) (丙午江汝璧学士/辛丑)
(乙未郑继之冢宰 戊子) (辛卯 方孔昭楚抚谪戍/辛卯)
(壬寅荫郎/己酉) (丁丑给事/丙午) (癸巳少卿/乙丑) (戊寅举人/丙 (第 56a 页)
魏尚书格言
蔚州魏环溪尚书(象/枢)顺治中以光禄丞养亲家居服阕
以临胊冯相国易赍(溥/)荐起为御史不 五载 至尚书所
著有庸斋閒话与薛文清读书录同旨偶录数则于此
有不可知之天道无不可知之人事 好名是学者
病 (第 17b 页)
蔚州魏环溪尚书(象/枢)顺治中以光禄丞养亲家居服阕
以临胊冯相国易赍(溥/)荐起为御史不 五载 至尚书所
著有庸斋閒话与薛文清读书录同旨偶录数则于此
有不可知之天道无不可知之人事 好名是学者
病 (第 17b 页)
以十四日零六时五刻为一节气偶阅
万年历丁亥五月二十日庚申巳正一刻夏至十一月
二十七日癸亥丑初一刻冬至 戊子五月初一日乙丑
申正一刻 (第 48a 页)
夏至 (第 48a 页)
十一月初八日戊辰辰初 初 (第 48a 页)
冬至 用
前法乘除为定本算之每时八刻 (第 48a 页)
初一 初二初三初
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八刻为准每日九十六刻非百 (第 48a 页)
冬至戊子五月初一日乙丑
申正一刻夏至十一月初八日戊辰辰初初刻冬至用
前法乘除为定本算之每时八刻以初一 初二 初三初
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八刻为准每日九十六刻非百 (第 48a 页)
戊子五月初一日乙丑
申正一刻夏至十一月初八日戊辰辰初初刻冬至用
前法乘除为定本算之每时八刻以初一初二 初三 初
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八刻为准每日九十六刻非百 (第 48a 页)
五月初一日乙丑
申正一刻夏至十一月初八日戊辰辰初初刻冬至用
前法乘除为定本算之每时八刻以初一初二初三 初
四 正一正二正三正四八刻为准每日九十六刻非百 …… (第 48a 页)
刻也今日躔箕三为 冬至 倘从 (第 48b 页)
戊子冬至 戊辰日辰初
初刻用前法乘除布算以推其后虽百世可知也西𠪾
虽云密近但图象止四分九十度为三百六十度少五 (第 48b 页)
刻也今日躔箕三为冬至倘从戊子 冬至戊辰日辰初
初刻用前法乘除布算以推其后虽百世可知也西𠪾
虽云密近但图象止四分九十度为三百六十度少五
度四分度之 …… (第 48b 页)
度七十五分房五度六十分心六度五分尾十八度
四十分以上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盖度率百分平
分黄赤之交应春 秋分 前后各一百八十二日七时四 …… (第 49a 页)
刻然日天心过北则 春分 至 (第 49b 页)
秋分 合一百九十日七时
四刻每十日应缩四十三分六釐太共缩八度二十五
分 (第 49b 页)
秋分 至 (第 49b 页)
春分 合一百七十四日七时四刻每十日应
伸四十七分四釐少共伸八度二十五分必每十日明
书差数而后周岁之内列宿无 (第 49b 页)
十六度五十分之愆忒
彼一日一度与 春分 后空度 (第 49b 页)
秋分 后共度爽然自失矣
近惟海宁朱康流欈李陈䃤庵皆事黄石亝先生知𠪾
法山东薛仪甫究此廿年六合汤圣宏好读书 …… (第 49b 页)
而推之闻其
褐塞研极不厌终当一决(暄曰日行于天原无伸缩惟/以地应天则中国偏居赤道)
(北北陆近其顶故 春分 以后日高天阔必多行数日节/气始周其半 (第 50a 页)
秋分 后天稍仄少行数日节气亦得其半)
(非天有伸缩以地均应/之偏也在他处又不然)
南极诸星图 昔满刺加国处 (第 50a 页)
道下南北二极此地
皆可测春 秋分日 正丽天顶冬 (第 50a 页)
夏至日 距顶各二十三
度有奇彼人目境常见昼夜平亦常见南北极丽天诸
星无一隐者从闽广南行六千里即其地犹是中国阃 …… (第 50a 页)
耳
占最高法 密缀所言五星行最高以定占或曰万国
岂同此岁乎曰万国各就其国测之则各国有各国之
最高犹之 日出 自辽东至甘肃则差四刻欧罗于中国
则 (第 51a 页)
日出 差七时有馀矣南方居赤道下者极热太阳南
陆北陆一交其国一岁两度春秋隋志云北有煮羊脾
而天明者今推之由煮 …… (第 51a 页)
之惟 夏 三月明 (第 51b 页)
冬 (第 51b 页)
三月 暗春秋如 (第 51b 页)
黄昏
天地大小皆有环列应机分野非泥说也 枝山前问
曰下洋兵邓老向历诸国唯地上之物有异耳天象大
小远近显晦虽 (第 51b 页)
万年历丁亥五月二十日庚申巳正一刻夏至十一月
二十七日癸亥丑初一刻冬至 戊子五月初一日乙丑
申正一刻 (第 48a 页)
夏至 (第 48a 页)
十一月初八日戊辰辰初 初 (第 48a 页)
冬至 用
前法乘除为定本算之每时八刻 (第 48a 页)
初一 初二初三初
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八刻为准每日九十六刻非百 (第 48a 页)
冬至戊子五月初一日乙丑
申正一刻夏至十一月初八日戊辰辰初初刻冬至用
前法乘除为定本算之每时八刻以初一 初二 初三初
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八刻为准每日九十六刻非百 (第 48a 页)
戊子五月初一日乙丑
申正一刻夏至十一月初八日戊辰辰初初刻冬至用
前法乘除为定本算之每时八刻以初一初二 初三 初
四正一正二正三正四八刻为准每日九十六刻非百 (第 48a 页)
五月初一日乙丑
申正一刻夏至十一月初八日戊辰辰初初刻冬至用
前法乘除为定本算之每时八刻以初一初二初三 初
四 正一正二正三正四八刻为准每日九十六刻非百 …… (第 48a 页)
刻也今日躔箕三为 冬至 倘从 (第 48b 页)
戊子冬至 戊辰日辰初
初刻用前法乘除布算以推其后虽百世可知也西𠪾
虽云密近但图象止四分九十度为三百六十度少五 (第 48b 页)
刻也今日躔箕三为冬至倘从戊子 冬至戊辰日辰初
初刻用前法乘除布算以推其后虽百世可知也西𠪾
虽云密近但图象止四分九十度为三百六十度少五
度四分度之 …… (第 48b 页)
度七十五分房五度六十分心六度五分尾十八度
四十分以上三百六十五度二十五分盖度率百分平
分黄赤之交应春 秋分 前后各一百八十二日七时四 …… (第 49a 页)
刻然日天心过北则 春分 至 (第 49b 页)
秋分 合一百九十日七时
四刻每十日应缩四十三分六釐太共缩八度二十五
分 (第 49b 页)
秋分 至 (第 49b 页)
春分 合一百七十四日七时四刻每十日应
伸四十七分四釐少共伸八度二十五分必每十日明
书差数而后周岁之内列宿无 (第 49b 页)
十六度五十分之愆忒
彼一日一度与 春分 后空度 (第 49b 页)
秋分 后共度爽然自失矣
近惟海宁朱康流欈李陈䃤庵皆事黄石亝先生知𠪾
法山东薛仪甫究此廿年六合汤圣宏好读书 …… (第 49b 页)
而推之闻其
褐塞研极不厌终当一决(暄曰日行于天原无伸缩惟/以地应天则中国偏居赤道)
(北北陆近其顶故 春分 以后日高天阔必多行数日节/气始周其半 (第 50a 页)
秋分 后天稍仄少行数日节气亦得其半)
(非天有伸缩以地均应/之偏也在他处又不然)
南极诸星图 昔满刺加国处 (第 50a 页)
道下南北二极此地
皆可测春 秋分日 正丽天顶冬 (第 50a 页)
夏至日 距顶各二十三
度有奇彼人目境常见昼夜平亦常见南北极丽天诸
星无一隐者从闽广南行六千里即其地犹是中国阃 …… (第 50a 页)
耳
占最高法 密缀所言五星行最高以定占或曰万国
岂同此岁乎曰万国各就其国测之则各国有各国之
最高犹之 日出 自辽东至甘肃则差四刻欧罗于中国
则 (第 51a 页)
日出 差七时有馀矣南方居赤道下者极热太阳南
陆北陆一交其国一岁两度春秋隋志云北有煮羊脾
而天明者今推之由煮 …… (第 51a 页)
之惟 夏 三月明 (第 51b 页)
冬 (第 51b 页)
三月 暗春秋如 (第 51b 页)
黄昏
天地大小皆有环列应机分野非泥说也 枝山前问
曰下洋兵邓老向历诸国唯地上之物有异耳天象大
小远近显晦虽 (第 5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