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蔡薿北宋 1067 — 11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7—1123 【介绍】: 开封人字文饶
徽宗崇宁五年诸生试策谀蔡京,擢第一。
释褐才九月,历除秘书省正字起居舍人中书舍人
旋进给事中
一意附蔡京,与叙族属,尊为叔父,复尊为叔祖。
累迁翰林学士,坐妄议政事罢。
起知建宁府,召为学士承旨礼部尚书
以阴附权幸事觉,贬单州团练副使房州安置。
宣和中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
为政喜怒徇情,任刑大惨,因强取西北戍卒犒绢,卒怒欲杀之,逃脱得免。
诏夺职罢归。
全宋诗
蔡薿(一○六七~一一二三)(生年据《全宋词》卷二),字文饶开封(今属河南)人。
一说仪真(今江苏仪徵)人(明嘉靖《惟阳志》卷一九)。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以谀蔡京,举进士第一
始解褐即除秘书省正字,迁起居舍人
未几,为中书舍人
大观三年(一一○九),知杭州,旋除给事中(《乾道临安》卷三)。
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召为翰林学士承旨
礼部尚书(《景定建康》卷一三)。
以阴附权贵贬单州团练副使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再知杭州(《乾道临安》卷三),后夺职罢归。
五年,卒。
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全宋文·卷二九四七
蔡薿(一○六七——一一二三)字文饶开封(今河南开封)人。
崇宁五年殿试对策称旨,擢为第一。
释褐才九月,即自秘书省正字迁至中书舍人大观元年又进给事中
谄附蔡京,尊为叔祖。
出知和州
三年,加显谟阁待制、知杭州,寻复入为给事中
政和初,迁翰林学士,坐妄议政事出知滁州,俄奉祠
六年,以龙图阁直学士起知江宁府
次年,召为学士承旨礼部尚书
以忤旨贬房州安置。
宣和三年,复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杭州
喜怒徇情,任刑峻惨,诏夺职罢归。
五年,以徽猷阁待制卒,年五十七。
宋史》卷三五四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六、六八之二五,《乾道临安》卷三。
黄葆光北宋 1067 — 11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黟县人字元晖,一作元辉
哲宗元祐间试吏部,赐进士出身
以从使高丽得官。
累迁监察御史左司谏,始莅职,即言三省十大弊病,请革去一切,徽宗命厘正之,由是忤蔡京,徙为符宝郎
政和七年复为侍御史
蔡京当国,举朝结舌,葆光独力劾之,中以他事,谪昭州安置。
致仕,召为职方员外郎
宣和四年,出守处州
加直秘阁
善论事,为文切理,不为横议所移,时颇推重。
卒年五十八。
全宋诗
黄葆光(一○六七~一一二四)字元晖黟县(今属安徽)人。
徽宗崇宁中从使高丽,补将仕郎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吏部铨试优等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五),调齐州司理参军
三年,召为太学博士,迁校书郎监察御史左司谏,因触犯蔡京,徙符宝郎
翌年侍御史
政和末,因上书再忤蔡京,贬知立山县,未几即昭州安置。
致仕,召为职方员外郎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知处州,阅二岁,除直秘阁,卒,年五十八。
东都事略》卷一○五、《新安》卷七、《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全宋文·卷二九六三
黄葆光(一○六七——一一二四)字元晖(一作辉),徽州黟县(今安徽黟县)人。
四试礼部不第,以从使高丽得官。
政和元年试吏部铨第一,赐进士出身,调齐州司理参军
三年,召除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校书郎,擢监察御史左司谏
七年,拜侍御史
言事切直,尤力攻蔡京专制,坐贬知昭州立山县,又谪昭州安置。
宣和二年,令自便。
寻以职方员外郎召,未至,复主管江州太平观。
四年,知处州,有政绩。
六年,除直秘阁、再任。
卒,年五十八。
宋史》卷三四八有传,又见《东都事略》卷一○五,淳熙《新安》卷七。
黄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建阳人字思贤
进士第
仁宗皇祐间起居舍人,寻拜中书舍人兵部侍郎
蔡京用事,以显谟阁待制通州
工画山水,尝作风烟欲雨之景,非阴非霁,殊有深思。
全宋文·卷二九八九
黄齐字思贤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
崇宁五年进士及第
政和中,为礼部员外郎
起居舍人大司成
宣和中,迁兵部侍郎
四年,因事黜,以显谟阁待制通州
后以朝散大夫兵部侍郎致仕。
工画,其《风烟欲雨图》尤为著名。
见《宣和画谱》卷一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二二、职官六九之一○、选举一之一五、选举一九之二二,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
刘韐北宋 1067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7—1127 【介绍】: 建州崇安人字仲偃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陕西转运使,擢中大夫集英殿修撰
夏人攻震武摄帅鄜延解其围。
越州,败方腊义军于城下。
召为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徙知真定府建州,改福州,复守真定
靖康难,遣使金营,金人诱其降,酌酒自缢。
谥忠显追封魏国公
全宋诗
刘韐(一○六七~一一二七)字仲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进士
丰城陇城
陕西转运使,擢集贤殿修撰
徽宗宣和初提举崇福宫,起知越州
四年(一一二二),召为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
五年,知建州,改福州
寻知荆南
复守真定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充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继除京城四壁守禦使。
京城不守,遣使金营,金人欲用之,不屈,于靖康二年自缢死,年六十一。
高宗建炎初资政殿大学士谥忠显
事见《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三,《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刘韐(一○六七——一一二七)字仲偃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绍圣初进士及第,调丰城陇城
王厚经营熙河,为转运使,继为鄜延帅,以奇兵解夏人之围。
奉祠,拜徽猷阁待制提举崇福宫
起知越州,徙真定建州荆南府,再知真定府,任真定府路宣抚副使
金人围京师,召为京城四壁守禦使。
遣使入金营,金人欲官之,沐浴更衣,自缢而死。
时靖康二年正月,年六十一。
追谥忠显
宇文虚中刘公神道碑》(《三朝北盟会编》卷七五),《靖康要录》卷一五,《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翁彦国北宋 ?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建州崇安人字端朝
翁彦深弟。
哲宗绍圣四年进士
累官御史中丞
钦宗靖康之变时,为江淮荆浙制置转运使,充经制使撰文誓众,领兵入援,并贻书切责张邦昌
高宗即位,除江南东西经制使
全宋诗
翁彦国(?
~一一二七),字端朝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
累官御史中丞
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知江宁府改知杭州
七年提举南京鸿庆宫(《乾道临安》卷三)。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再知杭州,改知镇江府(同上书)。
金人入汴,为江淮荆浙制置转运使,充经制使
高宗建炎元年,知江宁府江南东西经制使
同年七月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
少保
清嘉庆崇安县志》卷七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六
翁彦国(?
——一一二七),字端朝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绍圣四年进士
政和间福建路转运副使宣和中官至御史中丞
靖康时徽猷阁直学士江淮荆浙制置发运使
建炎元年五月,知江宁府江南东西经制使
七月卒。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三六、食货六一之一、方域四之二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七,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宋诗纪事》卷三四。
完颜宗望金 ?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金太祖第二子。
本名斡鲁补,又作斡离不
开国前即常从父征战。
太祖天辅六年,从定燕京
太宗天会三年,统东路军自平州攻宋黄山,与完颜宗翰所率西路军相呼应。
旋受郭药师等降,入燕山
次年正月,渡黄河,围汴京
迫宋割太原河间中山三镇求和。
二月,北撤。
八月,再举攻宋。
十一月,与西路军先后至
闰十一月,破汴京
次年,与宗翰虏宋徽、钦二帝北还。
旋病死。
钱盖北宋
全宋诗
钱盖哲宗元符元年(一○九八)开封府推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五)。
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开德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为陕西路转运副使(同上书选举三三之三六)。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为陕西路制置使(《宋史》卷一九○《兵志》四)
陈淬南宋 ? — 11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9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君锐
哲宗绍圣初鄜延吕惠卿,补三班奉职
以战功为鄜延路兵马都监
高宗建炎初任诸军统制、知恩州,屡败金兵。
淮南招抚使李成,三战三捷。
金兵攻采石,奉命回援建康,在板桥独战势穷,被俘遇害。
全宋诗
陈淬(?
~一一二九),字君锐莆田(今属福建)人。
哲宗绍圣初进士试不第,以战功为左班殿直鄜延路兵马都监
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授忠州团练使真定府路马步副总管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为诸军统制,兼大名府路都总管兵马钤辖,擢知恩州
二年,为康州防禦使,改宿州安抚使
三年,金人犯采石,兵败死难。
事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八引《莆阳志》,《宋史》卷四五二有传。
李邦彦南宋 ? — 11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 【介绍】: 怀州人字士美自号李浪子
徽宗大观二年上舍及第。
善讴谑,能蹴鞠,常以街市俚语为词曲。
因善事内侍,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
宣和六年少宰兼中书侍郎,都人称为浪子宰相
钦宗时太宰,力主割地求和,遭陈东等数百人斥责,罢相。
高宗建炎初以主和误国责浔州安置。
全宋诗
李邦彦(?
~一一三○),字士美怀州(今河南沁阳)人。
徽宗大观二年(一一○八)上舍及第,试符宝郎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少宰
钦宗靖康初太宰
不久罢相,出知邓州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以主和误国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安置浔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
四年,卒于桂州(同上书卷六七三)。
观文殿大学士谥和文(同上书卷七二六)。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二○
李邦彦(?
——一一三○),字士美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人。
大观二年上舍及第,试符宝郎
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应对便捷,善讴谑,能蹴鞠,每缀街市俚语为辞曲,自号李浪子
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
宣和三年,除尚书右丞五年,转左丞六年,拜少宰,都人目为浪子宰相
靖康初太宰,主割地讲和,士庶痛斥之,乃自请罢。
建炎初以主和误国,责授建武军节度副使浔州安置,四年卒,谥文和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何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人字德固
进士
将作丞陕西转运判官熙河转运副使
以反对贷民金帛入粟塞下,被劾徙成都路
直龙图阁,以显谟阁待制秦州,转通议大夫
被劾越法货酒,责昭化军节度副使
右文殿修撰
年七十三。
全宋文·卷二五九四
何常(一○五○——一一二二)字德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绍圣元年进士及第,为开封府兵曹
通判原州,历将作丞陕西转运判官熙河转运副使
贬秩,徙成都府路转运使
大观初,除直龙图阁,加集贤殿修撰
为使徙陕西,以显谟阁待制秦州
政和六年,责授昭化军节度副使房州安置。
数月复官,仕至右文殿修撰
宣和四年卒,年七十三。
宋史》卷三五四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九、职官六八之三五、选举三三之二五,雍正《陕西通志》卷三○。
完颜杲金 ? — 11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 【介绍】: 金太祖弟,本名斜也
太祖天辅五年,为忽鲁勃极烈,都统内外诸军。
次年,陆续攻取辽中、西京
太祖燕京
太宗即位,为谙班勃极烈,与宗干俱治国政。
都元帅
卒封辽王谥智烈
柳瑊北宋 1071 — 1136
全宋文·卷三○三四
柳瑊(一○七一——一一三六)字伯玉(一作伯和),世为魏郡人,祖上徙合肥(今安徽合肥)
崇宁五年进士,调淄川县主簿,授苏州观察推官,移泰州司仪曹事。
奉议郎,除陕西路转运判官,移利州路提点刑狱
宣和四年除知浚州,移泰州
靖康元年告老,以朝奉大夫致仕。
建炎三年召赴行在,以疾辞,差主管台州太平观,除福建路提点刑狱,改两浙东路
建炎六年五月卒,年六十六。
孙觌《宋故左中奉大夫致仕柳公墓志铭》(《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三)。
唐庚北宋 1071 — 11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21 【介绍】: 眉州丹棱人字子西
哲宗绍圣间进士
徽宗时,为宗子博士
张商英荐其才,擢提举京畿常平
商英罢相,坐贬惠州安置。
遇赦还,复官承议郎,归蜀道卒。
为文精密,谙达世务,文采风流,人称小东坡
有《三国杂事》、《唐子西文录》、《唐子西集》。
全宋诗
唐庚(一○七一~一一二一)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调利州司法参军
历知阆中县绵州(同上书卷七)。
徽宗大观中宗子博士张商英荐其才,四年(一一一○),除京畿路提举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二一)。
商英罢相,坐贬惠州
政和七年(一一一七)(宋刻本《唐先生文集》卷六《黎民权厝铭》),复官承议郎,还京,提举上清太平宫
宣和三年归蜀,道卒,年五十一。
庚诗文精密工致,有小东坡之称(《文献通志》卷二三七引李壁语)。
卒后次年,其弟庾编遗文为集,卷数不详,已佚。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惠州州学主管郑康佐集当时流传的《寓公集》及闽本、蜀本诗文,编刻《眉山唐先生文集》三十卷(本集郑康佐跋),后世多种抄本、刻本均祖出此本。
又有《唐子西文录》一卷。
事见《眉山唐先生文集》卷首吕荣义撰《序》,《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唐庚诗,以宋刻《唐先生文集》二十卷(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参校明嘉靖任佃刻《唐先生集》七卷(简称任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雍正汪亮采南陔草堂活字印本《眉山集》二十四卷(简称汪本,藏北京图书馆)、《四库全书·唐子西集》二十四卷(称称四库本)。
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七
唐庚(一○七一——一一二○)字子西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
绍圣元年进士,释褐为利州治狱掾
元符末阆中崇宁间移官绵州
凤州教授宗子博士,以张商英荐,提举京畿常平,坐累贬惠州
政和五年牵复,为承议郎
请祠归蜀,道卒于凤翔。
著有《唐先生文集》。
强行父唐子西文录》,唐文若《书先集后》,《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三本传。
田登北宋
简介
崇宁四年(1105)抚州知州
政和三年(1113)吏部郎中
政和三年(1113)鸿胪少卿
宣和四年(1122)河中府知府6月21日提举西京崇福宫
米友仁宋 1072 — 11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51 【介绍】: 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
初名伊仁字元晖小名虎儿号懒拙老人世称小米
米芾子。
善书画,徽宗宣和四年,应选为书学博士
高宗绍兴中,仕至权兵部侍郎,以敷文阁待制提举佑神观。
高宗命鉴定法书。
善行书。
有《阳春集》。
全宋诗
米友仁(一○六九~一一五一)字玄晖一字君仁小字虎儿自号懒拙老人
芾子。
文词书画深得家法。
早年历知州县。
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知滁州
十二年,由将作少监屯田员外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
十四年权兵部侍郎
十五年提举佑神观(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四)。
二十一年,卒(同上书卷一六二),年八十三。
京口耆旧传》卷二、《书史会要》卷六有传。
今录诗十二首。
词学图录
米友仁(1086-1165) 字元晖一字尹仁小名寅哥、鳌鳌儿、虎儿自称懒拙老人
祖籍太原,迁襄阳,定居润州(今镇江)
米芾长子,世称"小米"。
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
工书善画,承父法,稍加已意。
书长草隶。
父子均为收藏家、鉴赏家。
其山水画,墨钩细云,有风雨云烟之势。
常自题"墨戏"二字。
全宋文·卷三○八二
米友仁(一○七二——一一五一)原名尹仁字元晖自称懒拙老人润州丹徒(今属江苏镇江)人,芾子。
幼力学嗜古,精书画,世号为「小米」。
宣和中其父上所作《楚江清晓图》,徽宗甚赞之,召为博士管勾书艺所。
绍兴中将作监丞,历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提举佑神观。
二十一年卒,年八十。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三之一、职官五四之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七、一五一、一五四、一六二,《京口耆旧传》卷二,《画继》卷三,《宋史》卷四四四《米芾传》。
蔡懋北宋 ? — 1134
全宋文·卷二九四八
蔡懋(?
——一一三四),原名渭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确次子。
绍圣元年,哲宗临奠其岳父冯京,因阑诉其父冤状,诏复正议大夫
因得叙荫补官,历太府寺主簿
徽宗时,谄附蔡京父子,得信用。
宣和二年,除延康殿学士
四年,除刑部尚书
六年,自朝议大夫开封府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靖康元年正月尚书左丞
未几,臣僚论其谄事蔡攸,诬诋宣仁皇后,欺惑徽宗,乃罢为资政殿学士大名尹。
寻落职,贬为秘书少监亳州居住。
高宗建炎元年,责授宁国军节度副使英州安置。
绍兴初中大夫
四年四月,卒于德庆府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二之一七、职官六三之一○、六九之二五、七○之一、七六之四一、七八之三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七五,《宋史》卷四七一《蔡确传》有附传。
蒋彝北宋 1074 — 1122
全宋文·卷三一三三
蒋彝(一○七四——一一二二)字子有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堂孙。
以父荫授太庙斋郎,调润州金坛簿。
政和二年权提辖陕西坑冶,六年提举两浙路常平,擢直秘阁、权两浙路计度转运副使
宣和四年复知明州六月卒,年四十九。
程俱撰《蒋公墓志铭》(《北山小集》卷三○)。
王敷北宋
简介
绍圣四年(1097)太仆寺丞
绍圣五年(1098)河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建中靖国元年(1101)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崇宁元年(1102)京东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崇宁元年(1102)江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崇宁二年(1103)京东路转运副使
政和元年(1111)汝州知州
政和元年(1111)洪州知州安抚使
政和三年(1113)青州知州安抚使
宣和四年(1122)建昌军知军
建炎三年(1129)临江军知军
绍兴六年(1136)兴国军知军
储惇叙北宋
全宋诗
储惇叙(一作敦叙),字彦伦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授龙溪县明嘉靖龙溪县志》卷五)。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知宁德县,多惠政,民为立祠(明嘉靖福宁州志》卷一○)。
祠馆十年,起为贺州通判,复请祠居里。
有《玉泉集》,已佚。
事见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二。
傅宜夫北宋
简介
政和二年(1112)职方郎中
政和三年(1113)任礼部郎中
宣和四年(1122)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