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人物库 宋朝
赵抱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秦州人
本民家子,常牧牛田间。
一夕为叩门召之者引至山崖绝顶,见数人会饮,音乐交奏,与人间无异。
自是不喜熟食,茹甘菊、柏叶、果实、井泉,间亦饮酒,貌如婴儿。
素不习文墨,口占辞句,颇成篇咏。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京师,诏赐名,度为道士
此后间岁或一至京师,常令居太一宫,与人言多养生之事。
张泌五代至宋 93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0—? 【介绍】: 名或作佖
五代、宋间淮南人,一说常州人字子澄
南唐,初为句容,曾上书陈治国之道。
李煜时征为监察御史,历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改内史舍人
归宋,仍入史馆,迁郎中
工词。
性俭朴,人称菜羹张家
卒后,每寒食必亲拜其墓,哭甚哀。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张佖字子澄淮南(今江苏扬州)人。
南唐后主时,登进士第,授句容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上书后主,言为理之要,词甚激切,召为监察御史
官至内史舍人
徐铉称其“调高才逸”(《送张佖郭贲先辈序》)。
生平事迹散见《徐公文集》、马令南唐书》卷五、《十国春秋》卷二五等。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断句1联。
唐诗汇评
张泌,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人。
事蜀为舍人
花间集》载其词二十七首,《全唐诗》存诗一卷,均出《才调集》。
或以为即南唐张泌
南唐张泌后主朝方第进士,入宋后官至谏议大夫淳化五年尚在,其诗词必不能收入《才调集》及《花间集》,故别是一人。
全宋诗
张佖字子澄常州(今属江苏)人。
南唐句容县考功员外郎,进内史舍人
宋太祖开宝九年(九七六)右赞善大夫判刑部,权知荣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
太宗太平兴国初太常博士判河南府(《宋会要辑稿》仪制七之一七)。
淳化三年(九九二)右谏议大夫判三司都勾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
寻为史馆修撰
五年,与范杲同修国史(同上书卷三五)。
十国春秋》卷二五(作张泌)、三○有传。
今录诗二十首。
全宋文·卷四一
张佖字子澄常州(治今江苏常州)人。
南唐后主朝仕为考功员外郎,进中书舍人
入宋,为右赞善大夫判刑部,权知荣州
太宗淳化初河南府通判
三年右谏议大夫判三司都勾院,后为史馆修撰
五年,与范杲同修国史
十国春秋》卷三○有传,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三五,《宋史》卷二六七《张洎传》。
又,《长编》卷二谓张佖广陵人,曾为句容,《全唐文》卷八七二谓「张泌,一作佖」,盖将张泌张佖混为一人,此不取其说,存疑待考
南唐
句容县
作品评论
《诗源辨体》
张泌无全集,仅《才调集》及《鼓吹》、《品汇》所录二十馀篇而已。
其七言古一篇,乃诗馀之调也。
七言律……亦晚唐俊调。
《二冯先生评阅才调集》
此君端己对手。
《载酒园诗话又编》
南唐又有张泌,其诗如乌衣、马粪诸郎,虽非干理之才,却无伧父容貌同气,定其诗格,当韦相、李司徒季孟间。
《诗学渊源》
张泌……为诗清雅绝尘,绝句尤楚楚有致,虽杜牧许浑不能过也。
主要活动
  • 进士
  • 985年-98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尚书刑部
  • 987年-98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大理寺
  • 992年-99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勾院
  • 99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理欠凭由司
甄婆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鄠县人
太宗雍熙中,母刘氏为同里人董知政击杀,时婆儿方十岁,乃避仇徙居赦村。
后数年稍长大,于寒食节具酒肴诣母坟恸哭,归取斧置袖中,往见知政,以斧斫其脑杀之。
太宗嘉其能为母复仇,特贷之。
释文礼南宋 1167 — 1250
全宋诗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
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
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
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
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
 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六八七九
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字灭翁俗姓阮氏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家于天目山麓,因别号天目野樵
年十六,依邑之真相寺智目得度,历参名师。
至蒋山,浙翁琰禅师留之分座。
嘉定五年出世,住临安慧云寺,迁温州能仁寺,又主临安净、福泉、明州天童诸刹。
淳祐七年卒,年八十四。
见《新续高僧传》卷一四、《释氏疑年录》卷九。
天目禅师文礼者。
字灭翁
生阮氏
临安籍也。
得度于真相寺智月沙门
得道于荐福松源岳禅师
出世于郡之广寿
次则雁山能仁。
复诏居南屏净慈。
终于天童者。
盖赴暮年之诏也。
四会谈禅。
两赴明诏。
于其西丘福泉。
乃退閒之所也。
雁山时。
南国衣冠君子多从之游。
杖拂萧然。
清风迫人。
松下云间
泉声石色。
无尊卑目遇而已。
然卒不乐。
乃退居梁渚西丘。
自述曰。
我自南山退席回。
懒将藤杖接方来。
有时拄到晴坡上。
简点梅花几树开。
方是时。
晦庵居士朱熹者。
以道学开馆台南订。
有司挽
再居能仁。
不起。
乃作偈。
雁山耆宿曰。
我抛一语堕龙湫
逗石穿云几度秋。
白发讵那看不透。
寒高挂冷猿愁。
既休閒于梁渚。
道俗相寻不绝。
多兀坐绳床。
熟视摇手而已。
或格外相惬。
自理瓶铛。
谈笑连朝夕不厌也。
节斋赵公高行。
微服过访。
坐语竟日。
节斋去。
竟不问其姓名。
适净慈席虚。
节斋补之。
不赴。
节斋乃言于上。
上强命之入院。
曰。
九重命下。
四海同钦。
山岳欢呼。
禽鱼起舞。
且物外道人因甚也被转。
却顺是菩提。
四众称善。
未久又杖策宵遁。
退居福泉。
上惜之。
复敕天童居
居天童。
常以南山东海乌鲫话验。
方来拟对。
辄督牙三下。
识者惊焉。
一时及其门者。
非智过于师。
不易放行。
故自书曰。
韶阳来扣门。
终不拶人脚折。
有德山至诘问。
方才吹灭纸烛。
堪嗟狐媚妄。
相嗣续宁教。
草满法堂。
苔封古屋。
杨岐不得保宁白云晦堂
若非死心灵源。
其馀碌碌。
难为接足。
天童
不久又弃。
归西丘旧隐。
然方宾益胜。
朱晦庵尝诣
以格外潇洒示之。
晦庵则彬彬然有容。
整冠进问。
母不敬。
蓦起叉手。
晦庵退语人曰。
碧落碑果无赝本也。
杨慈湖亦问不欺之力。
答曰。
要明兔象全提句。
看取升阶正笏时。
四历住持。
仅八九载。
而退居之日。
多其风调高古。
见者神肃。
然叙及法道体势。
则慷慨太息。
或继以涕。
故嗣其志者。
皆著大名于当时。
淳祐十年冬
忽晨起。
谓众曰。
谁与我造个无缝塔。
侍者曰。
请师塔样。
微笑曰。
尽力画不出。
即蜕去。
年八十有四矣。
阇维。
顶骨牙齿不坏。
舍利如灿珠。
天童应庵祖塔之左而閟焉。
赞曰。
余覈公道行。
垂手三十馀龄。
四迁五退。
如白云影内神仙。
可仰而未可攀也。
再味其说法。
若志公之容谩。
许僧繇描摹。
当时君子以公之名齐于妙喜应庵
诚不谬矣。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文礼字灭翁姓阮氏临安人也。
家于天目山麓,因别号“天目”。
生性聪慧,别具灵颖,家世田作。
尝在髫年,从母出,携篮相随,母戏之曰:“提筐者谁?
”忽焉有省,始怀出尘之想。
年十六,依邑之真相寺智月得度,参净慈混源不契。
佛照光于育王,问风动幡动,应对机敏,喜其俊迈,使掌书记
久之,还浙西听一心三观之旨,于上天竺时,拟议之间,顿忘知解,往参遂印可。
寻复辞去,祖塔于江淮,间因至蒋山,浙翁琰留之分座。
嘉定五年张约斋居士镃请开法于临安慧云,既而迁温之能仁,未几,辞归西丘。
节斋赵公高行,微服过西丘,亦不问姓氏,与语终日而去,明日奏请持净慈。
复移居福泉,迁住天童
素崇古谊,高絜简俭,不苟笑言,其说法则风雅流丽,读之非解人亦复神动。
尝诵《楞严经》“诸可还者 ,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句下,忽作偈曰:“不汝还者复是谁?
残红流在钓鱼矶。
日斜风定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
冬至,上堂云:“黄钟才起时,九数从头数。
相将幽谷莺啼,次第雕梁燕语。
田父祭勾芒,丛祠敲社鼓。
农父狎牛郎,村姑教蚕妇。
阴老尽世间人,冬至寒食一百五
”其他妙语类如此,尤邃于《》。
乾淳诸儒,大阐道学,与之游。
晦翁朱子问毋不敬,叉手示之。
杨慈湖问:“不欺之力?
”答曰:“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有几人知。
要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阶正笏时。
领刹五,前后八九载,馀多逍遥于梁渚西上,而群衲聚扣,与住院无异。
将入寂,谓侍者曰:“谁与我造无缝塔。
”或请其式,曰:“尽力画不出。
”乃怡然脱去,世寿八十有四,阇维收舍利无算,袝于应庵华塔之左,尤煜序其语录,嗣法弟子横川珙石林巩
曹豳南宋 1170 — 12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70—1249 【介绍】: 温州瑞安人字西士号东亩,一作东圳
曹叔远族子。
宁宗嘉泰二年进士
秘书丞仓部郎官。
出为浙西提举常平,面陈和籴折纳之弊,建虎丘书院以祀尹焞
移浙东提点刑狱寒食放囚归祀其先,囚感泣如期至。
召为左司谏,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俱负直声,时号嘉熙四谏。
后知福州,以宝章阁待制致仕。
卒谥文恭
(⊙ 《后村大全集》卷一四四神道碑)
全宋诗
曹豳(一一七○~一二五○)字西士一字潜夫号东畎瑞安(今属浙江)人。
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调靖安簿。
嘉定元年(一二○八)教授湖州
十二年,为重庆府司法参军
十六年,知建昌县
理宗绍定元年(一二二八)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
三年,除大理寺簿
累迁秘书丞仓部郎官。
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出提举浙西常平(《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二年,迁浙东提刑
嘉熙元年(一二三七),除左司谏侍讲,俄出知福州府福建安抚使
淳祐九年十二月卒,年八十。
有《玉泉集》,已佚。
事见《曹豳墓志》(《文史》第三十辑),《宋史》卷四一六有传。
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六九四○
曹豳(一一七○——一二四九)字西士号东亩一号东圳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人。
叔远族子。
嘉泰二年进士第,授安吉州教授
重庆府司法参军
改知建昌县,擢秘书丞仓部郎官。
出为浙西提举常平,移浙东提点刑狱
召为左司谏,有直声,为「嘉熙四谏」之一。
起居郎,进礼部侍郎,不拜。
起知福州,以宝章阁待制致仕。
淳祐九年卒,年八十。
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一四四《曹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一六有传。
主要活动
  • 1202年,进士
  • 1233年-123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仓部郎中
  • 1233年-123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秘书丞
  • 1234年-1236年,两浙西路苏州平江府(江苏省苏州市),两浙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 1234年-1236年,江南东路池州(安徽省贵池区),江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 1236年,两浙东路绍兴府(绍兴市),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11月召赴行在
  • 1237年-123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左司谏
  • 1238年-123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起居郎
  • 1239年-124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礼部侍郎
  • 1239年-1241年,福建路福州(福州),福州知州兼安抚使
景自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雅州人
破敌有功。
尝于二月十二日寒食,其后里人号景春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