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三 (自动笺注)
道德眞經廣聖義卷之四十二行五
    唐廣成先生杜光庭
   大國下流第六十一(䟽前章明以道莅物)
   (則其德交歸此章明以德下人則物歸謙讓初標大國用謙故能攝化次)
   (故大國下叙大小得所欲後故大國者偏戒大國特宜用謙○義曰謙)
   (乃德基下爲貴本大國以謙爲用則小國歸仁巨海以下爲資則百川朝)
   (會故喻牝以柔勝政以靜彰大國謙下聚人小國卑順奉上各安)
公元前512年
   (其位互得其宜理理身斯爲至訓春秋昭公三十年游吉對晋大)
   (夫士景伯小國事大在恭其時命大國宇小在恤其所無先王之制也)
   (取備而已所以交其好也此固大國切於用謙不在乎大制小矣)
大國下流天下之交
 注下流謙德大國當下開納則天
 之人交至
 䟽江海衆流之下百川委輸故曰下流
 施之於人是謙德也夫人君有道則國
 存無德則人散故處大國當下開納
 令天下之人交會而至則能全其大故
 下流天下之交
 義曰蠢蠢群生君爲司牧開邦立國道德
 爲先德以下人道以育物國益大而心益
 下人愈歸而君愈謙億兆樂推遐邇交會
 不其韙歟
天下之交牝牝常以靜勝
 注天下交疊前文以結下流之義也
 䟽天下之人所以交會至者由大國謙下
 之故喻如牝者常以雌靜爲牡動所求此
 云以靜爲下則明牝常以雌靜而能勝牡
 者由以安靜爲下故爾
 義曰靜以理身氣和而神暢靜以理國
 必德廣而人歸以靜爲下斯之謂矣
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
 䟽故者仍上之文以結成前義也言大國
 之君所以不威武而用謙卑之德以柔
 服之者將欲懷來附庸之君取其小國
 人而爲臣妾爾
 義曰大國以謙靜率人人所親附不施威
 武不恃權謀小國懐仁爲臣妾國愈
 廣而衆愈繁矣大國安撫小國如晋
 盟主衛國逐其君而立剽晋欲討其罪
 晋侯問故於中行獻子偃對曰不如因而
 定之伐之未必得志而動諸侯史供有言
 曰因重而撫之仲虺有言亡者撫之亂
 者取之推亡固存國之道也君其定衛
 待時冬會于戚以定衛此所謂大國之撫
 小國也又大國之聚小國者謂群方朝會
 無代無之夏啓鈞臺之享在河南
 啇湯有景亳之命在偃師周武孟津
 之誓成王岐陽之蒐康王有酆官之朝
 在鄠杜穆王塗山之會在壽春也齊
 桓有邵陵之師晋文踐土之盟皆以大
 國恤小國事上各得其所大國不能
 撫小國如晋侯不字育諸侯强令
 鄭鄭子家與趙宣子書曰古人有言畏首
 畏尾身其餘幾又曰鹿死不擇音小國
 事大國也德則其人不德則其鹿也鋋而
 走險急何能擇此言晋若虐命於鄭鄭將
 庇於楚矣命之罔極亦知亡矣將悉弊賦
 以待於儵(叔晋之境也)居大國之間而從於强
 令豈其罪也此由大國不能撫懷小將
 致其叛故大國之於小國謙和以下
柔靜以懷之取言聚也以聚於人也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注大取小以爲臣妾小取大以爲援助
 䟽言大國君貺卑謙之道而柔服
 國小國之君則朝聘會盟不敢離叛以卑
 下之禮而事大國者則欲取大國之威以
 爲援助
 義曰小國謙卑推忠盡敬事大國則大
 國懷而安之柔而服之若小國不能致禮
 竭誠奉事大國者如宋人爲鹿上之盟以
 求諸侯楚楚人許之宋公子目夷曰小
 國事盟禍也宋其亡乎幸而後敗及盟目
 夷曰禍其在此乎君欲已甚何以堪於
 是楚執宋公冬會于亳乃釋之目夷曰未
 也未足以懲君此小國不能事大也夫
公元前458年
 小國能事大國者如隱公元年三月邾儀
 父盟于蔑(魯地)邾以附庸之君未王命故書
 名然其小國能適大國繼好息民字以
 貴之是也朝聘大國適小國爲聘大事
 小也小國大國爲朝小事大也繼好
 信也謀事補闕禮之大也孟子曰唯仁者
 能以大事小湯事葛伯文王昆夷是也
 唯智者能以小事大大王事熏鬻句踐
 吴是也大事小謂之樂天小事大謂之畏
 天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曰畏
 天之畏于時保之此周頌美成王畏天
 威能安其太平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注以者大取小而者小取大
 䟽春秋曰師能左右之曰以或下以取者
 言大國謙卑之道以取小國則令其可
 左可右故云以取或下而取者言小國用
 謙卑之道歸事大國但可承奉求援
 不能左右隨意故云而取
公元前634年
 義曰師能左右之者春秋僖公二十六年
公元前458年
 宋叛楚而善於令尹子玉司馬
 西帥師伐宋圍緡公以楚師伐齊取穀凡
 師能左右之曰以謂進退在己寘桓公
 子雍於穀以爲魯援楚申公侯成之桓
 公之子七人七大夫楚言齊孝公
 能撫之故也二十八年楚子使申叔去穀
 也此言左右由己取捨固時也
大國不過兼畜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注大國謙德而下小國不過兼畜
 國爲臣小國貢賦以下大國不過
 欲入事大國爲援助
 䟽言大國崇謙下以取小國者更無餘意
 不過兼畜小國之臣爲人君之長小國用
 謙陳薦贄幣而取大國不過欲入事大
 國資爲援助
 義曰大國小國爲臣小國大國
 外爲援助兩者其志不逾於此薦進
 贄執也幣帛諸侯觀王兩國交聘則必
 陳進珪玉貨帛以爲禮故曰贄幣也小
公元前25年
 國求大國援助春秋文公十四年秋
 鄭伯與魯公宴于棐鄭大夫生子家賦
 鴻鴈之什取其哀恤鰥寡之義使魯侯
 之又賦載馳四章鄭國寡弱取其小
 國有急欲引大國以爲援助是也
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爲下
 注一求臣妾求援助是兩者各得其所
 欲然大國常戒滿盈故特云大者
 爲下
 䟽大欲畜養小欲入事兩遂所願故云各
 得其所大者爲下者夫物常以小輕
 大而必以大凌小將大國之君驕盈
 禍鮮能下下故戒之大者特宜爲謙下
 義曰居匹夫之上亦以爲難况居國之上
 乎在上承天順地衆和不以國大
 自尊不以兵强自恃謙柔爲志畏慎在懐
 若履薄冰馭朽索兢兢業業祇敬上玄
 然可以保其社稷老君恐其恃强爲
 故特戒之也理身在乎富貴不驕滿盈
 致戒謹約己可以有終若大不能
 爲下或會之以侈示之以忲人必離之
 桀爲有仍之會而民叛之啇爲黎之蒐
 東夷叛之周幽爲太室之盟戎夷叛之宋
 襄爲鹿上之會而諸侯叛之楚子爲申之
 會而人心去之懷不以德綏不以人人
 各有心其可服乎
   道者萬物之奥章第六十三(䟽前章眀以德)
   (下人大小得所欲此章明道化物則善惡皆蒙所怙初標道體冲)
   (奥次眀立教化人後古之下歎道之功可謂尊貴爾○義曰前以大國小)
   (國各在謙光此以所寳不保明道美言尊行表以訓人開國設官俾)
   (之行教不貴拱璧不棄於人顯妙本深奥之功故爲天下之貴怙恃也)
道者萬物之奧
 注萬物皆資妙本生成萬物取給
 所故興言萬物之奥奥内
 䟽道者妙本强名奥内言道包含
 外是萬物資始之所故爲萬物奥内西
 昇經云道深甚奥虚無之淵此之謂也
 義曰道之深也無不吞納無不制圍圓蓋
 之高方輿之厚日月之照動植之繁皆道
 氣所育居大道之内故爲萬物奥内西
 昇經者老君周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四
 月於終南之陰尹喜草樓之内授道德
 經既畢欲西化流沙尹喜存三一之
 方習道修身之要後以聖言編□以昇入
 太微西化流沙之義西昇凡三十六章
 九百七十二句四千二百七十八言其大
 㫖與道德經相出入言大道甚深甚奥爲
 虚無淵藪
善人之寳
 注善人知守道者昌失道者亡故寳貴
 之而無患
 䟽寳者珍寳之謂也善人體道無爲
 心清淨故寳貴之無暫忘也
 義曰善人屬念運心與道符合故常寳貴
 於道矣子罕曰人以玉爲寳我以不貪爲
 寳又理國之君以賢爲寳況於善人心不
 
 遺忘道故以道爲寳也
不善人之所保
 注保任不善之人不能寳貴至道及有
 患難欲以保任於道自求免也
 䟽保任也倚也不善之徒心無明智惑於
 積習平居則忽道嬰難則求之以身保任
 於道倚以求安也
 義曰不善之人行與教違固遠於道矣雖
 欲保身倚道解難救危亦不可得矣又經
 或云不善人之所不寳言不善人違
 於道故不寳於道也何者道好柔弱不善
 人好强梁道恬和不善人好剛躁道好
 沖寂不善人好諠譁道好謙卑不善人好
 格捍道好無事不善人好有爲道好生成
 不善人好傷害行與道違故不善之人不
 寳貴於道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注甘美其言可以求市尊高行可以加
 人以況聖人甘美法味之言尊高清靜
 之行以化不善之人亦如市賈之售相率
 而從善矣故下文云
 䟽此喻說也言不善之人亦在教而已
 義曰道之立言澹泊無味不善之人安得
 而悦之故聖人美言以誘之故從之者
 如求利之赴市矣示尊高之行以化之隨
 之者慕羶而歸受矣不善之人因此
 化亦皆修道所謂道無棄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注不善之人亦在化之而已何棄遺之有
 乎
 疏言人言不善棄遺之有乎當導之
 以善道從化而悛惡不可之而不化
 故云何棄之有
 義曰聖人弘慈道無棄物不善之人憫
 其未悟於道故甘詞以誘之善教以勸之
 使其從善無所遺弃悛改
故立天子三公
 注共教不善之人
 疏故立三公謂太師太傅太保天子
 爲三公論道所以垂訓立教不善
 人書云天工人其代之此之謂也
 義曰四海大萬有之殷厥初生人不可
 無主故立天子牧之天子尊事上帝
 父事天母事於地謂天之子一人
 可以廣理置百官以臨之百官之長有三
 公焉尚書周官云其惟三論道經邦
 師者智足以爲泉源行足以儀表問焉
 則應求焉則得謂之太師亦曰尚父太言
 大也爲王之師安車青蓋金印紫綬太傅
 者訓也保也大戴禮傅天子以德義
 天子無恩於父母不惠庶人失禮於大
 臣不中制獄太傅失職太保
 保倚也任也大戴禮天子處位不端
 書不敬不序聲音不中進退即席
 升降揖讓之禮皆太保失職也復置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主佐天子陰陽爲人
 廣教化此其職也天工人其代之者尚書
 咎繇謨曰一日二日萬機無曠庶官天工
 人其代之曠空也庶衆也居其位者惟其
 人非其人則闕之言人代理官不可以
 天官私用非其材也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注三公輔佐雖有合拱之璧先導駟馬
 乘以獻之猶不如坐進此無爲之道
 䟽合拱之璧璧之大者駟乘之馬馬之良
 者言三公輔相雖以璧馬獻之至尊未足
 珍貴不如坐進無爲之道令化惡歸善
 拱璧駟馬古者朝聘將進駟馬以璧
 爲導故稱先也春秋乘韋先牛十二犒
 師之類是也
 義曰合拱說文兩手相合拱璧
 瑞玉合拱之璧瑞玉大者駟馬
 馬四匹爲乘共駕一車古者諸侯朝於
 天王會於大國聘於小國或遇於野兩君
 相見皆有贄幣之禮以先貨幣爲導謂之
 爲先今三公當以論道爲務經邦爲事
 欲以駟馬大璧獻之於君有益淫奢無禆
 政理不若無爲清靜之道進之以化天
 下使不善從善不悛悛心道化周行
 帝德遐被何用璧馬之爲乎輔相者輔毗
 也相助也亦云視其善惡天子四輔
 之星以立輔相輔其闕失相其禮儀導以
 道德贊以政化也先牛十二者春秋僖公
 三十三年晋師伐鄭及滑鄭啇人弦高
 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
 君聞吾子將出師弊邑敢犒從者不腆
 幣賦爲從者之淹止則具一日積行
 備一夕之衛且使遽告于鄭因有備焉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
 注何問辭也
 疏舉證今令物生信古人即前寳道人
 也問其所寳貴此道其意何也
 義曰拱璧不足以駟馬不足以爲珍
 自古及今道者何也老君明道
 之功用和寧天地濟佐邦家行之則理違
 之則亂重顯其利物之義更自詳問貴此
 道者
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故爲天下
 注道在於悟不在於求不如財帛可以
 日求而得故云不日求以得貺悟則無罪
 累豈得有罪方求免耶故可爲天下貴爾
 䟽此答釋貴道之意不日求以得者言道
 在於悟悟在了心非如有爲之法積日計
 年營求以致之爾但澄心窒俗則純白
 生也故云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者夫
 妄心起染則業累斯生若悟道虚心則罪
 因自滅豈如執滯之人動生悔吝嬰彼罪
 罰方求免耶以是故故天下善人
 所寳貴
 義曰道之所以天下貴者頓悟得不
 在營求纔遣妄心通正妄心貺遣塵
 累亦消求可以得罪可以免故天下所共
 寳貴老君以至玄邈了悟者稀發問
 明欲其悟入且爲俗學之士尚輕尺璧
 重寸陰至道之君不崇妙希微之功
 而貴合拱結駟之物乎
道德眞經廣聖義卷之四十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