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自动笺注)
道德眞經廣聖義卷之三十四景
    唐廣成先生杜光庭
   天下之至柔章第四十三(䟽前章衆生背道)
   (强梁所以不得其死章示人正性柔修之則與道合同文殊途以發)
   (明理會歸而齊致首標舉道性柔弱本人有失之成堅强過後吾是)
   (以下無爲之道廣有利益衆教莫之能先○義曰既以前章强梁極)
   (則之於死此乃明至柔失即爲至堅用顯無爲之益更彰不言利欲使)
   (人捨强服柔宗無去有從麄入妙深契道元爾)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注天下之至柔者正性也若馳騁代務染
 雜塵境情欲充塞則爲天下之至堅矣
 䟽夫人正性本自澄清和氣在躬爲至
 柔也若馳騁情欲著代塵爲聲色所誘
 則正性離散爲至堅也
 義曰道以至柔無乎不在貫通萬物流注
 群形得之則生失之則死故保養道存則
 生全柔弱馳騁氣散則枯槁堅强
 國有道則襁負歸仁無道蕭墻搆敵
 矣染著代塵者謂六根起於六識六識
 於六情六情生於六欲六欲謂之六塵
 塵謂之六染六染謂之六入從根而生染
 有輕重皆在修鍊漸而制之所以理身
 務眼絶五色耳絶五聲鼻絶五香口絶五
 味身絶五觸心絶五縁即六塵净矣六塵
 淨則世利不能動聲不能自歸柔弱
 之道豈有堅强之患哉
無有入於無間
 䟽無有者謂人了悟諸法一無所有則返
 歸正性與道合同無間無間道也入
 謂與道同也以道爲無間明道清淨
 混然無際無間隙矣
 義曰天地有形清濁殊矣陰陽分别
 昏明殊矣氣象代謝四時殊矣惟道廣
 包天地微貫陰陽四時運氣無處
 道故無間隙也人能融神觀妙返一歸
 元息則爲人消則爲氣與道爲一常存
 亡乘無有之和入無間之道何四序之能
 運生死之能局哉
是以知無爲之有益
 注無爲者不染塵境心中一無所有
 間者道性清淨妙體混成一無間隙矣不
 爲可欲所亂令心境俱净一無所有則心
 與道合無間矣故聖人云吾見身心清
 净即能合道是知有爲之教不如無爲
 有益
 䟽吾者老君自稱也此章亦通戒人君
 無爲化天下故老君云吾見衆生正性
 柔弱及乎馳騁奔競則至堅强若使照了
 心境一無所有合道矣是知清淨
 爲理理國有益於人也以此推之有爲
 之教不及無爲有益
 義曰老君垂教清靜爲用無爲爲宗清
 靜則國泰身安無爲則道成人化夫道德
 無爲天地成焉萬化行焉萬物生焉天
 地無爲四時運焉六氣和焉八風鼔焉
 聖人虚心原道德靜氣以存神明寡其
 聰聽無聲杜其明視無形天地
 變動萬物自然以是而知有爲者亂
 無爲理所以至柔之性本無爲也至堅
 之患由馳騁也息馳騁之有欲復柔弱
 無爲以教天下弘益之道廣矣照了心境
 者神奇莫測内察於一心妙用無窮外忘
 於萬象理國忘其所理修身則忘其所
 修洞入虚無泯然合道是謂内照内明
 㫖也
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言天下衆教少能及之也
 䟽至道無言物以之生聖人無爲化以之
 清即不待立言然後成教天下希及之者
 言九流百氏希有能及無爲之教者又云
 自非體道之君莫之能及故曰希也
 義曰人君無爲爲理率土自然而化
 復何言哉夫無爲至妙包於道德統於
 仁義合於禮樂制於信智囊萬行牢籠
 二儀至廣無涯至細無間凝寂玄寥與道
 混合無爲之至也九流者漢書云道家
 流者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
 其爲術也因陰陽大順與時遷徙應物
 變化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人君
 南面之術也儒家流者蓋出司徒之官
 人君明教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
 尼以垂其言於道最高此其所長也或失
 精微而僻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苟以譁
 衆取容後進僻儒之患名家流者蓋出於
 春官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子曰必也正名
 乎此其所長也及徼爲之則苟鈎釽折辭
 而已爲君者慎器與名故曰惟名與器不
 可以假人縱橫家流者蓋出於行人之官
 子曰使於四方不能專對又曰使乎使乎
 言當權事制受命不受辭其所長也
 邪而爲之則尚詐而棄其信矣雜家流者
 蓋出於議官儒墨名法其所長也
 盪者爲之則羡無歸心矣農家流者蓋出
 於農官五穀足衣足食洪範八政
 一曰食此其所長也鄙者爲之欲使君子
 並耕小說家流者蓋出於稗官小米
 也王者欲知風俗稗官街譚巷議
 說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致遠恐泥此亦
 蒭蕘狂夫之義也墨家流者出於清廟
 宇茅屋采椽兼受選士敬者爲推也陰陽
 家流者出於天官五行之說使人拘忌
 也兵家流者出於司馬之官所以不軌
 而昭文兼弱攻昩以遏亂略以靖四國
 此其威也止戈爲武武有七德佐文而理
 文武之道不可廢也百氏六經正史
 外自爲述作自周已來立理著書凡百
 人皆稱曰子子者男子通稱不敢
 於六經皆目之爲子爲論爲記爲書或以
 姓氏立稱或以因時表號則有鬻子曾子
 晏子孟子管子荀卿魯連列子莊子
 庚桑王孫尹文子公孫尼子吕氏
 秋鄧㭊子鬼谷子陸賈晁錯賈誼桓譚
 寔周列子魏朗任蝦裴玄蘇彦傅玄
 滂秦菁阮武啇君陸雲牟子符朗孫武
 勝之是也自立别號子思太公
 匱淮南子鹽鐵論說苑新序論衡潜夫論
 風俗通文子申昌言典論篤論中論
 機論忠經意道言歲時耆舊記法
 訓五教蒭蕘語默正書正論物理
 韓子人物志成敗通論正部士緯通語
 國語越絶書抱朴子世要新論㭊言幽求
 長樂家語太玄經方言法言志林搜神
 記博物志義訓山海經水經大荒十洲
 記拾遺録本草相牛經相馬經相鶴經
 髀竹譜孫子兵法司馬兵法孫子筭經
 石公記相貝經萬畢是也或採玄經
 義或探儒術禮書或宗律曆天文或附陰
 陽象緯或拘以名法或約以機權各盡所
 長互陳其自然有爲或作乍㢮乍張各滯
 一隅罕能通貫以兹量較難以及之於無
 爲之道焉惟體道君上德之主志無所
 慮神無所思動若無形寂若無有與道相
 得曠然大通可以繼躅玄元追蹤大白
   名與身孰親章第四十四(䟽前章明正性柔弱)
   (馳騁所以至堅此章明名貨親䟽愛藏所以爲患初三句標問得亡孰病)
   (次兩句詳答致患之由後知足下結勸令守分則可長乆爾○義曰貨者)
   (身之所資名者身之所美滯於貨則有焚軀之咎溺於名則有損命之灾)
   (藏貨愛名斯爲大患老君世人迷執名貨不知致病之由故三句問之)
   (於前兩句答之於後示以止足之善息其藏愛之軫慮羣生斯亦至矣)
名與身孰親
 注名者實之賔代人徇名亡身設問
 親欲令去功與名而全其眞矣
 䟽此以較量身也孰誰詳問云夫以
 矜徇功名保養身命兩者既異誰者與保
 壽全身之道爲親乎傷代人不能忘名
 全眞
 義曰聖人憫俗間之士貪愛功名名立於
 前身危於後誰能棄名而修道絶俗而全
 身所以伯夷死於仁聶政死於義尾生死
 於信比干死於智荆軻死於勇龍逄死於
 諫伍員於忠介推死於怒是皆名顯
 殁形骨飄零披面剖心火焚水溺齒劍
 眼自取滅亡殊不知儒者之訓全而歸之
 賈彼虚名去道遠矣
身與貨孰多
 注徇利者將以求財財得而亡身設問
 多欲令擲玉毀珠以全其和矣
 䟽多者可貴重之意也言身與貨兩者既
 别誰可多貴耶云此者欲令悟身爲多不
 貴於貨可也注云擲玉毁珠者莊子外篇
 之詞也
 義曰老君舉世所惑財貨爲先貨積
 身憂財多而禍至誰能散財却害樂道安
 貧所以慶封死於富駟遄死於侈齊簡公
 死於貪榮夷公死於利故莊子至樂篇云
 天下尊者富貴壽善也所樂者味服聲
 色也所下者貧賤夭惡也所苦者饑寒
 懼也而富者苦身疾作積財不得盡用
 其爲形也亦以外貴者夜以繼日思慮
 常若不足其爲形也亦以疏矣而至於
 屋蔀家亡身殊不知達者所誚積財
 累患保壽全生固亦遠矣擲玉毀珠者莊
 子胠篋篇云唇竭則齒寒聖人生而大盜
 起若掊擊聖智縱捨盜賊天下始理矣
 夫川竭谷虚丘夷而泉實聖人已死大
 盜不起絶聖棄智大盜乃止□玉毁珠小
 盜不起所謂聖智者作盜之利器珠玉
 者起盜之貪心棄而不用奸盜自然息矣
得與亡孰病
 注問得名貨與亡名貨孰者病其身
 䟽此總問上二句得名貨與亡名貨誰爲
 病耶得名貨則亡身存身亡名曆然
 殊智爲病可知迷倒之徒莫之先覺
 後文詳答之爾
 義曰大聖說經義存匡救將顯以身爲重
 名貨爲輕輕重設問辭復爲詳答殷勤
 喻迷者尚或懵焉
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注甚愛名者必勞神大費乎多藏貨者
 必累身厚亡
 䟽此二句總答前問甚愛必大費此答名
 與身孰親費猶損也親猶愛也甚愛名者
 矯企情性損費心神所愛既甚所費彌大
 矣多藏必厚亡者此答身與貨孰多藏貨
 既多其亡亦厚劍玉賈害譬諸懷璧詩書
 發塚只爲含珠惟貨之損可爲殷鑒
 義曰徇名則害己藏貨則亡身已如前解
 河上公云生多藏於府庫死多藏於丘墓
 生有攻劫之憂死有發掘之患劍玉賈害
 者春秋桓公十年虞公之弟虞叔有玉虞
 公求之弗與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疋夫
 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乃
 獻之又求其寳劍叔曰是無厭無厭
 及我恐將殺我也遂伐虞公虞公出奔
 洪池詩禮發塚莊子外物篇儒以詩
 禮發塚大儒臚傳東方作矣事之若何
 小儒曰未解裙襦中有珠詩固有之青
 青之生於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爲大
 儒曰接其鬢壓其顪徐以金鎚控其頤無
 傷口中珠大儒大□也小儒小□也東方
 作矣言日將出也詩古詩宜下田今
 種陵陂非其所也生不布德施惠死乃含
 珠非其藏也致有發塚理亦宜然詩以温
 良禮以莊敬先王理世之法也今用發塚
 稱儒爲盜誠有之哉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乆
 注知足不甚知止不多藏既無辱
 殆故可長乆
 䟽辱損累也殆危亡也不邇聲名知足
 不殖財貨知止也知足故名當其實而無
 過分之累知止故貨不多藏而無貪求之
 害既不辱不殆乃可長存乆壽
 義曰人之生也大道降氣三元炳靈九天
 所錫禀有其數修道者積功延壽爲過
 者負舋夭年既貪過分之名名不稱
 又積難得之貨貨必致灾小則恥辱及身
 大則危亡其命身辱命夭自貽其殃深可
 憫也老君戒之使絶其叨名之過革其瀆
 貨之心知足知止無貪無欲則却夭年
 禍造延壽之庭固可長乆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䟽前章明身貨孰親愛藏)
   (所以爲患章明成盈若缺其用所以不窮初七標立行之楷模次兩)
   (句明靜躁之優劣清靜下結清靜則可爲天下正爾○義曰上德之)
   (君達道之士其履行也有兮若無實兮若虚汎然與天同體浩然與陰)
   (陽同波不矜盈成之所能故若冲缺之不足代人睹屈拙之外罔知巧)
   (直之内明挫辨躁之機明訥靜之要爲天下無以加焉顯前章名貨之)
   (非表後章貪欲之咎以清以靜爲修道之階此其大㫖也)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注學行大成常如玷缺謙則受益故其材
 用無困弊
 䟽凡曰學人功行大成德圓備常自虚
 忘有如玷缺如是材用不窮道德
 成之君亦復如是天地生育功齊
 月照臨之德所成理大故大成然不
 其成有如虧缺以斯爲用用則無窮
 義曰人君大道化物與道相符上士
 大道修身與道冥合是以天高廣日照
 月臨寒暑陰陽自相遞代道不伐其功矣
 人君法道爲理上行下隨不伐其功與道
 同矣修學之士功圓德備不矜其能道益
 彰矣故皆若虧缺其實圓成也於國則
 聖理常存於身則體和無極雖云若缺固
 無弊竭之時矣
大盈若冲其用不窮
 注禄位盈滿若沖虚儉不傷財故用不
 窮匱
 䟽沖虚窮匱也此明聖禄位充盈
 儉自牧不爲盈滿若沖虚所謂有若無
 實若虚故其運用無窮匱也
 義曰不矜有故盈而若虚不恃其盈故
 用而無乏主有餘德民有餘財周流六虚
 放曠四極爲國則民自富理身則德自充
 其用無涯何窮匱之有也
大直若屈
 注直而不肆故若屈也
 䟽直正也屈曲也前四句兼明體用下三
 句但出其體不書其用略文以見義類
 知也夫潔己而垢人舉直而措枉小直也
 不執是以非不正己以矯物大直也曲
 隨物宜故云若屈注云直而不肆此卷之
 經文也 
 義曰道以和氣順物物自生成君以大道
 化人人自貞正上士體道與物逶迤物感
 其和各從其直此直廣博旁該萬殊可謂
 大矣此化隨順忘功不宰可謂若屈矣舉
 直措枉者論語爲政魯哀公孔子
 何爲民服孔子對曰舉直措諸枉則民
 服舉枉措諸直則民不服哀公魯目春秋
 隱公第十二君名奬謚曰哀時哀公失德
 民不服哀公患之故問孔子求民服從
 之法也直謂正直之人措置也枉謂邪曲
 之人若舉正直之人爲官則邪枉之人廢
 置民服君德矣若舉邪佞之人廢正直
 人則民不服矣此孔子哀公捨賢任佞
 欲使改之爲理也直而不肆此卷第二十
 一章經文
大巧若拙
 注巧不蕩於分外故若拙也
 䟽矜粉繪之工逞鈎繩之妙小巧也因材
 致用任物成功不失其宜大巧無所
 割不見其功似若朴拙莊子造化
 彫衆形不爲
 義曰天地大化陰陽大鈞吹萬流形不見
 其用人端拱垂教萬方各盡其能萬物
 各施其用方圓曲直盡得其宜貴賤賢愚
 各宣其力大巧之謂也天地爲而不宰
 陽施不有人君化而不恃故若拙焉粉
 繪之工者論語八佾篇云繪事後素言以
 五色畫成文謂之繪五色具然後以素
 分市其間以成其文素者粉也是粉繪
 焉鈎繩莊子馬蹄篇云陶者曰我善治
 埴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
 曲者應鉤直者應繩夫埴木之性豈欲中
 規矩鉤繩然且世稱之此言土之性
 也種之得五穀掘之得甘泉木之性也曲
 則爲輪直則爲桶今陶者以規矩匠者
 鈎繩圓者則矩之使方方者則規之使圓
 曲者繩之使直直者鈎之使曲此失其眞
 性誠至小巧造化刻彫衆形莊子
 宗師意而子許由願遊至道
 藩答曰噫吾師也𩐎萬物不爲義澤
 及萬世不爲長於上古不爲老覆
 載天地刻彫衆形不爲巧此所遊已此
 謂吾師自然之道無心自爾莊子師之吾
 師之遊自然而已
大辯若訥
 注不飾小說若訥
 䟽合譬飾詞結繩竄句小辯也行不言
 教辯彫萬物窮理盡性大辯至言去言
 無所抑揚謇訥
 義曰合譬者引事合意譬諭殷繁眞理
 也結以華文竄擇詞句至言聽言
 對小說也夫聖人之㫖上士之行出名言
 之域超語默之津無述作而萬彙區别
 稱喻重玄了悟辯之大也無言無說
 默識無爲此若訥也聖人鶉居以撫伐上
 士凝拱而通玄眞自流不知其力可以
 臻於清靜
勝寒靜勝
 䟽舉此諭以示教也以執成必敗持滿
 者必傾故聖人功濟天下不見成功其如
 缺所以無弊位尊萬乘視成位其若冲
 所以不窮也恐人不曉故寄陽氣動靜
 喻之躁動也勝極也言春夏陽氣發於
 上萬物因之以生陽氣動極則寒寒則萬
 物以衰死明躁爲死本盛爲衰源喻功成
 不缺者必敗持盈不沖者必傾有爲剛躁
 者必死靜熱者秋冬陽氣靜於黃泉
 之下靜極則熱熱則和氣發生萬物
 之以生生託靜而起故知爲生本亦爲
 躁君取喻大成大滿而能缺能沖所以
 弊無窮至致生爾夫能無清靜者則趣
 生之本此勸人當務靜以析生不當輕躁
 而赴死
 義曰至理之君修道之士革惡除患虚心
 嗇神猶躁能勝寒靜能勝暑躁體春夏
 則萬物凋落秋冬極則品彙發生
 禮經者蠢也萬物蠢然而生者極
 也萬物得陽而盛此則仲冬既至一陽
 萌陽動而生故謂之躁躁極凋落而死
 矣愁也物將凋落故謂之愁冬藏也物
 則閉藏陽氣潜伏潜伏未動未動故謂之
 靜靜極則煦嫗而生矣二氣則靜爲生
 本躁爲死之根陰符所謂生者死之根死
 者生之根是陰陽相勝義終始之機也
 天元經曰立夏之後日行於地北入也少
 故夜短晝長爲熱立秋之後日行地南
 入地多故夜長晝短爲凉日行極遠
 近不同故有暄凉寒暑之異是則寒暑
 靜陽氣之所運也若夫用道之君無爲
 理政靜而物泰國安而人康四表來王
 兵不用清虚凝寂澄默恬和奸詐不敢
 强梁不敢烽燧不起鼙柝不驚海内
 如此靜而勝矣及其化之至則謳謌洽敬
 讓興九族雍和四門穆穆制禮作樂舉賢
 用能梯航屬望來庭書軌順規而禀化
 八表麏至群方駿奔天地感通人神交暢
 熙熙一變於道内絶窺窬之孽外無伺
 隙之鄰謌之詠之舞之蹈之此靜理無爲
 之所致若其君以躁弁臣以詐欺動摇
 甲兵振耀威福强師百萬北登單于之臺
 旌旗千里來涉浿遼之岸老弱勞役
 女助轉輸四海沸騰六合搔擾及其人之
 弊也户口凋耗生靈轉移絶人煙晝間
 鬼哭此躁勝之所故也前以靜理而勝則
 煦然而人和此以躁强而勝則寂然而寒
 薄可不戒哉
清靜天下
 注於躁勝者則寒寒薄也於靜勝者則熱
 熱和也故若屈者大直清淨者爲正
 䟽此結明前也夫聖人有以觀陽氣之
 進退知躁爲趣死之源靜爲發生本理
 人事群生持本以統末以務清靜之道
 則可爲天下之正爾
 義曰聖人知沖缺之行可持盈澄靜
 方可以制動成其動則清靜自著抑其躁
 則柔和自彰可以率天下於無爲萬方
 於貞正陰陽寒暑之運見生死得失
 源於兹明矣
道德眞經廣聖義卷之三十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