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自动笺注)
沖虚至德眞經四解卷之九聖
    和光散人守元
   仲尼(智者不知自知者也忘智故無所知用智則無所能知體神)
   (而獨運忘情而任理則寂然玄照者也○盧曰此篇言證無爲道者方)
   (可無所不爲世人但見聖人之跡而不知所證之本也學者徒知絶情之)
   (始而不知皆濟之用皆失其中也○政和或使則實莫爲則虚徼妙並觀)
   (有無不蔽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是謂契理○范曰惟忘乎智乃)
   (能不用其智惟造乎神乃能不名其聖若然者入而内觀是非利害不入)
   (於胸次故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口無不同在我者蓋如此也出而外觀)
   (則毁譽憂喜不汩於心術視生如死視富如貧視人如豕視吾如人在)
   (物者蓋如此也力雖服海内而不自用辯雖彫萬物而不自悅眞知眞能)
   (得之我所無爲無不爲者其在是乎)
仲尼閒居子貢入侍而有憂名
 政和聖人退藏於密故心不愛樂吉凶
 民同患故有
子貢敢問
 子貢不及與天至於夫子文章
 聞之矣聖人之無常流所不況於
 哉所以不敢問者將發明至理惟起余於
 大賢然後微言乃宣耳
出告顔回顔回援琴而歌孔子聞之果召回
入問曰若獨樂夫子奚獨憂
 不言㫖問弦歌激發夫子之言
 也
孔子先言爾志曰吾昔聞之夫子樂天
知命不憂所以樂也
 天者自然分命窮達之數也
 政和樂天則不尤人知命則不尚力任其
 自然不累乎心何憂之有
孔子愀然有問曰有是言哉
 將明此言之不至故示有疑問之色
汝之意失矣此吾昔日之言爾請以今言爲
正也
 昔日之言因事而興今之所明盡其極也
 政和道惡乎往而不存惡乎存而不可
 隨時宜之謂是體道之常之謂正故昔
 日之言可以爲是自今觀之不可以
 正也然以昔日之言爲是今日之言爲
 正其所言者未定也知時無止證曏今
 故則束於教者豈足以語此
汝徒知樂天知命之無未知樂天知命
憂之大也
 無所不知無所不樂無所不憂故曰大也
 政和眞樂無樂亦無所不眞知無知
 無所不知修之身故無憂修之天下故有
 憂之大
 范曰退朝燕居燕曰間故有所謂燕居
 有所謂間居子貢之學得其言未得其所
 以言夫子文章可得而聞矣夫子之言
 性與天不可得而聞也故於聖人之憂
 則有所不敢問顔回之學具體而微造形
 而悟非眞愚也終日不違非助我也無所
 不說故聞聖人之憂則援琴而歌蓋將有
 所激焉此孔子聞之所以召回入而有
 獨樂之問也體道者常樂涉事者常憂天
 者莫之爲而爲也吾則樂之不辭命者
 性之所自出也故則知之而無蔽樂天
 命則鼔萬物不與聖人同憂俯視世間
 萬事無足以累吾心者此回之所以
 也雖然止是耳矣猶非其至故孔子以是
 爲昔日之言夫言無常應時爲正昔之
 所是今或非之昔之所可今或否之汝徒
 知樂天知命之無未知其有憂之大是
 未能以今言爲正者也即此以觀列子
 謂深於易矣王通天下皆憂吾獨得不
 憂豈知聖人之意哉
今告若其實修一身窮達去來非我
變亂心慮爾之所謂樂天知命之無
 此直能定内外分辯榮辱之境如斯
 已豈能無可無不可
 盧曰夫樂乎天知乎命而不憂感者是時
 濟之道非應用救物之事焉仲尼曰吾昔
 有此言今則異於昔
 政和古之知道者行止非人所能而在
 天以廢興非力所致而在命不榮通不醜
 窮適來時也適去順也安時處順哀樂
 不能入也何憂之有然是特修一身者爾
曩吾修詩書正禮樂將以治天下遺來世
 詩書禮樂治世之具聖人因而用之以救
 一時之弊用失其道則無益於理也
非但一身魯國而已
 夫聖人知周萬物道濟天下若安一身
 一國非所以爲聖也
而魯之君臣日失其序仁義益衰情性益薄
此道不行一國當年其如天下來世
 治世之術實須仁義世既治矣則所用
 術宜廢若會盡事終執而不舍則情之者
 寡而利之者衰薄之始誠由於此以
 國而觀天下當今而觀來世致弊豈異唯
 圓通無閡者能唯變所適不滯一方
吾始知詩書禮樂無救治亂未知所以
革之之方此樂天知命者之所憂
 唯棄禮樂之不棄禮樂用禮樂故不
 可棄故曰未知所以革之之方而引此以
 爲憂者將爲下義張本故先有此言耳
 盧曰非詩書禮樂不足以治天下之法
 而世之理論不由詩書禮樂所能救焉若
 去其法又無以爲禮之本也此唯有道者
 之所深憂
 政和詩書者載治之言禮樂者載治之具
 孔子體道之眞以治身超然自得形色
 名聲之表矣而憫天下弊故言仁義明
 禮樂吁俞曲折以慰天下之心然世之人
 滅質溺心無以返其性情而復其初則仁
 義益衰而性情益薄其道不行於當年
 爲天下後世所以憂也
雖然得之矣未樂而知者古人之謂所
樂知也
 莊子曰樂窮通非聖人故古人不以
 樂爲樂不以無知爲知任其所樂則理
 自無樂任其所知則理自無知
無樂無知是眞樂眞知
 都無樂都無所知則能樂天下之樂知
 天下之知而我無心者也
無所不樂無所不知無所不憂無所不爲
 居宗體備故能無爲而無不爲也
詩書禮樂何棄之有革之何爲
 若欲損詩書治術者豈救弊之道即而
 不去爲而不恃物自全
 盧曰知天命之所無可奈何而安其分以
 不憂君子常心也古之開物成務
 人利俗則不然也不安其樂不任其知先
 天而不違後天奉天時是眞樂眞知
 若然者故無不無不知故能所不爲
 豈復委任之哉是以詩書禮樂誠可以助
 化之本也革之者何爲
顔回北面拜手得之
 所謂不違如愚者也
出告子貢子貢茫然自失
 未能盡符至言故遂至自失
歸家淫思七日不寢不食以至骨立
 發憤思道眠食
顔回重往喻之乃反丘門弦歌誦書終身
 既悟至理則忘餘事
 盧曰顔生亞聖之道不違聞而得之矣子
 貢因詩書以爲智故爲言而失其所宗回
 重喻之乃悟爲學之益不知日損之道也
 政和道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
 禮樂樂天者有所樂非古人所謂樂也
 知命者有所知古人所謂知也樂天
 者必期於無所樂是謂眞樂知命者必期
 於無所知是謂眞知若是無所不樂
 所不知無所不無所不爲與化爲人
 往而不能化人詩書禮樂可也退仁義
 擯禮樂亦可也故其始也以詩書禮樂
 救於治亂及其得也則曰詩書禮樂何棄
 之有革之何爲子貢向也不敢問至其聞
 之茫然自失無所得誦書不輟而已
 所謂得其言而未得其所言者
 范曰道之眞以治身所以一身也不榮
 通不醜窮所以窮達適來則安之適
 去則順之則知去來非我不爲軒冕
 肆志不爲窮約趨俗則亡變亂心慮
 所謂樂天知命之無憂者固有在是一將
 不得而駴世則緒餘以爲國家土苴以治
 天下百姓心爲心者詎能恝然無憂
 故詩書禮樂先王陳迹也此爲治之具
 而非治之道修詩書以爲乎而仁義
 日益正禮樂將以爲乎而情性日益
 薄道不行於一國其如天下何道不行
 當年其如來世何吾知詩書禮樂無救
 治亂未知所以革之之方此樂天知命
 者所以若是多憂雖然得之矣樂
 天者非古人所謂樂也眞樂無樂任其
 所樂故無所不樂知命者非古人所謂
 知也眞知無知其所知故無所不知
 然者雖曰有憂是豈蒿自以憂世患者
 哉故能無爲而無所不爲也向之所謂
 書禮樂者用之而不必棄因之而不必
 順物自然無容私焉孰能弊弊然以天下
 來世爲事顔回造於坐忘之妙者也故聞
 聖人之言而有得子貢溺於博學之辯
 者也故茫然自失而已
陳大夫聘魯私見叔孫叔孫氏曰吾國有
聖人曰非孔丘耶曰是也何以知其聖乎
 至哉此問夫聖人之道絶於群智之表萬
 物所不窺擬見其會通之迹因謂之聖耳
 豈識所以聖也
叔孫氏曰吾常聞之顔回
 至哉此答自非體二備形者何能言其髣
 髴瞻其先後乎以顔子之量猶不能爲
 稱謂況下斯者乎
孔丘廢心而用形
 此顔回之辭夫聖人無所廢亦無所用
 廢用之稱亦因事而生耳故俯仰萬機
 接世務形迹之事耳冥絶灰寂者固
 泊然而不動矣
 盧曰聖人應物而生濟時用導群有以示
 跡不顯眞以化凡焉
陳大夫曰吾國亦有聖人子弗知乎曰聖人
孰謂曰老聃弟子有亢(古郞反又音庚)倉子者得
聃之道
 老聃不言自得其道亢倉何得之
 寄得名以明至理不絶物理者爾
能以耳視目聽
 夫形質心智室宇耳目視聽之户
 牖神苟徹焉則視聽不因户牖照察不閡
 墻壁
 政和仲尼應物而忘心故見其聖者以爲
 能廢心而用形亢倉子適己忘形故見
 其聖者以爲耳視目聽廢心用形猶
 桔槔俯仰人之所引亦引人耳視目聽
 與列子心凝形釋骨肉都融同義然何廢
 何用無視無聽聖人之道鳥可致詰此特
 人者見之耳
 范曰心者形之所主形者心之所舍必有
 以刳心乃能廢心不爲心所累必有以
 使形乃能用形故不爲形所役聖人之所
 以聖既無所廢亦無所用叔孫氏之聞者
 如此故以是稱仲尼也耳主聽主視
 全而不虧則其耳徹矣乃或能視神用
 不竭則其目徹矣乃或能聽聖人所以
 聖視不以目聽不以陳大夫所見
 如此故以是而稱亢倉子
魯侯聞之大驚
 不怪仲尼之用形而怪耳目之易任迹同
 於物故物無駭心
使上卿厚禮而致之亢倉子應聘而至
 汎然無心者無東西之非己
魯侯卑辭請問亢倉子曰傳之者妄我能
視聽不用耳目不能耳目之用
 夫易耳目之用者未是都無所用無所
 用者則所假之器廢也
 盧曰夫耳目視聽之器也唯神能用之
 若神不在焉則死人耳目不能視聽
 亢倉子知人之所能故不用耳目視聽
 之主矣是命耳見而目聞耶此乃傳者不
 曉因妄爲耳也
魯侯曰此增異矣其道奈何寡人終願聞之
 盧曰魯侯未了此意更以爲增加奇異
 焉固請其道矣
亢倉子曰我體合於
 此形智不相違者也
合於
 此又遠其形智之用任其泊然之氣也
氣合於神
 此寂然不動都忘其智智而都忘神理
 獨運無不通矣
神合於無
 同無則神矣同神則無矣二者豈有形乎
 直有其智者不得不無以自通忘其
 者則與無而爲一
 盧曰夫體既有質而成礙心則有繫而成
 執體合於心者不在於形礙而在封執
 故氣之於心雖動而無所故心合於
 者不在封執在於動用也故氣合於神
 者不在於動而在於了識也神之於無則
 妙絶有形不在於了識而在於冥眞
其有介然之有唯然之音雖遠在八荒之外
近在眉睫之内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唯豁然之無不干聖慮耳涉於有分神明
 所照不以遠近爲差
不知是我七孔四支之所覺心六藏
所知自知而已
 所適都忘豈復覺知之至邪
 盧曰是故有形有音無遠近來干我者
 皆能知之都不用四支七竅明鏡高懸
 朗然自照豈運其耳哉也
魯侯大悅他日以告仲尼仲尼笑而不答
 亢倉言之盡矣仲尼何所云今以不
 爲答故寄之一笑
 盧曰寄之一笑者得忘言之㫖也
 政和耳視目聽不能外乎形視聽不用
 耳目則離形矣蓋耳目視聽未離乎形猶
 有所不及至不用目則形充空虚
 乎冥冥聽乎無聲與神爲一世足以
 之體合於心則以外而進内心合於氣則
 以實而致虚氣合於神則立乎不測神合
 於無則動於無方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
 氣吾以神遇不以目視所謂無有
 入無間者與介然之有有形之小唯然
 音有聲微遠八荒之外九方也近
 在眉睫間非無所也囿於有形感於有
 聲吾雖黜聰明而同乎大通來干我者我
 必知之亦惡知其所以然哉故曰其自知
 而已仲尼笑而不答者解顔一笑不知
 答也
 范曰耳目形也視聽用也精神洞徹了無
 所閡者能以耳視目聽然特能易耳目
 之用而已至於都無所用若乃無形
 上獨以神視無聲之表獨以炁聽耳目
 不用聰明長存矣故魯侯以是增異
 也原其所以致此亦必有道合於心則
 其體隳矣乃無謬心之韄心合於氣則其
 心凝矣乃無使氣强氣無不運也其化
 常本於神氣合於神則融而無間矣神無
 不在也其用常託於無神合於無則混而
 爲一矣彼辯物而小則爲介然有感
 而應則爲唯然之音其在八荒之外可以
 爲遠乎道亦在是無間於遠其在眉睫
 内可在爲近乎道亦在是無間於近大智
 並觀物莫能間無有遠近知來物外
 於身身本無身故七孔四支之所覺吾不
 知也内觀心心本無故心六藏
 所知不知也眞知無知無所不知是其
 神之所爲乎道之至此至矣盡矣不可
 以有加矣故魯侯以告仲尼仲尼所以
 而不答也
商太宰孔子聖者孔子聖則
何敢
 世之所謂聖者據其跡耳豈知所以聖所
 以不聖者
然則博學多識者也
 示現博學多識實無所學實無所識
 政和夫子既聖矣而曰聖則何敢不居
 其聖也雖博學無所成名多識而一
 以貫之此孔子所以集大成
 范曰達巷黨人知足以知聖人者也故曰
 博學無所成名漢陰丈人不足以
 聖人者也故曰博學擬聖然則聖人
 名孰得而稱之博學多識特以對商太宰
 而已然其告子貢則曰汝以予爲多學而
 識之者歟予一以貫之何也博學識者
 道中所以同乎人一以貫之者極高明
 所以同乎天
商太宰三王聖者孔子三王善任智
勇者聖則不知五帝聖者孔子曰五
帝善任仁義聖則弗知曰三皇聖者
孔子三皇善任因時者聖則弗知
 孔子博學湯武干戈堯舜揖讓
 黃之簡朴此皆聖人世應務之麤跡
 所以聖者所以聖者固非言迹之所
 逮者也
 盧曰將明大道之非跡也代人所詮者徒
 知其跡耳故夫子因衆人之所常見欲明
 至眞聖人
 政和皇言道言德王言業善任因時所
 以行道善任仁義所以成德善任智勇
 以修業有爲之累非無爲之事故曰聖
 則丘弗知也雖然皇也帝也王也應時而
 造所任者跡也其所以跡非其所以聖
 范曰王言業故善任智勇言德故善任
 仁義言道故善任因時是皆應世之麤
 跡耳豈其所以聖哉故夫子皆曰弗知又
 因以見其不居聖也
商太宰大駭
 世之所謂聖者孔子皆云非聖商太宰
 以大駭
然則孰者爲聖孔子動容有間西方
 聖豈有定所哉趣舉絶遠而言之也
聖者不治不亂
 不以治治之故不可
不言自信(言者不信)不化自行
 爲者則不能化此能盡無爲之極也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何晏無名論曰爲民所譽則有名者也無
 譽無名者也若夫聖人無名無譽
 無名爲道無譽爲大則夫無名可以
 有名無譽可以言有譽矣然與夫可
 譽可名者豈同用哉此比於無所有故
 有所有矣而於有所有之中當與無所
 相從而與夫有所有不同同類無遠
 相應異類無近而不相譬如陰中之陽
 陽中之陰各以物類自相求從夏日爲陽
 而夕夜遠與冬日共爲陰冬日爲陰而朝
 晝遠與夏日同爲陽皆異於近而同於遠
 也詳此異同而後無名之論可知矣凡所
 以至於此者何哉道者無所有者也
 自天地以來皆有所有矣然猶謂之道者
 以其能復用無所有也故雖處有名之域
 而没其無名之象由以在陽之遠體而忘
 其自有陰之遠類也夏侯玄天地以自
 然運聖人自然自然者道也道本無
 名故老氏曰强爲之名仲尼稱堯蕩蕩
 能名焉下云巍巍成功强爲之名取世
 所知而稱耳豈有名而更當云無能名焉
 者耶夫唯無名故可得遍以天下之名名
 之然豈其也哉推此足喻而終莫悟是
 觀泰山崇崛而謂元氣不浩芒者也
丘疑其爲聖弗知眞爲聖歟眞不聖歟
 聖理冥絶不可擬言唯疑之者
商太宰嘿然心計孔丘欺我哉
 此非常所及故以欺罔
 盧曰夫立跡以崇教明行興化者皆救
 俗之賢聖若夫體大道者覆載天地
 化行四時不見有可治而不可亂者不
 假立言而爲信者沛然而澤利萬物裒然
 而含識皆生蕩蕩難明此爲聖者寄之於
 方所立言辯之猶恐未爲至也故以
 似而遣言斯乃太宰所不以爲夫子
 之耳
 政和莊子燧人伏羲神農黃帝唐虞
 來其天下以爲德之下衰孔子以三
 皇五帝三王之治爲不知其聖乃日西方
 之人有聖者焉蓋道歲也聖人時也五帝
 三王之治閲衆甫亨嘉之會猶時之有
 春夏也見其外王之業而已故曰不知
 聖西方之人去華而復質猶時之有秋冬
 也靜而聖而已故曰有聖者焉夫有不治
 也然後之無事於治何亂之有故不治
 而不亂待言而信者信不足默然而喻
 故不言自信道化之行猶有行之之迹
 化而無迹推行是故不化自行此之
 謂莫之爲而常自然也道不可名無所
 域故曰蕩蕩乎民無能名焉雖然不可
 知謂是爲聖豈眞是哉故疑其爲聖而已
 商太宰以其言不近人情故始也驚怖
 大駭且求之度數而弗得故其終默然
 計而以孔子爲欺我也
 范曰夫有土者有大物也有大物不可
 以物物不物故能物物是古人門
 宥天下不聞治天下也自三代以下者釋
 示恬淡無爲而悅夫啍啍之意屈折禮樂
 以正天下之形吁俞仁義天下之心名
 曰治之亂敦甚焉然則聖人治也治外
 乎正而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從容
 無爲萬物煩累吾又何暇治天下哉于
 以設教則無言之之累爾其自信于以
 化則無化之之迹爾其自行常無名
 人觀之雖見夫蕩蕩其大而無名之朴
 無得而稱之也百姓我自帝力於我
 何有莊子所謂聖人無名者其是歟然聖
 與不聖方其致疑而未之或知也殆將進
 乎聖而不可知之神矣商太宰不足以
 此故以孔子之言爲欺我哉
子夏孔子顔回爲人奚若子曰
仁賢也曰子貢爲人奚若子曰賜之
辯賢於也曰子路爲人奚若子曰由之
勇賢於也曰子張爲人奚若子曰師之
莊賢於也(猶矜莊也)子夏避席而問曰然則
子者何爲事夫子曰居吾語汝夫回能仁
不能
 反變也夫守一不變無權智以應物
 所適必閡矣
 盧曰可與適道未可與權
能辯不能
 盧曰有進取之能未階乎道也
能勇不能
 盧曰但知其雄不能守其雌也
師能莊而不能
 辯而不能訥必虧忠信之實勇而不能
 必傷仁恕道莊不能同有違和光之
 義此皆滯於一方
 盧曰自守矜嚴不能同物失於和也
四子有以吾吾弗許也
 四子各是一行之極設使兼而有之求變
 易吾之道非所
其所以事吾而不貳
 會同要當寄之於聖人故欲罷而不能
 盧曰兼有仁辯嚴勇吾且不與之易況不
 能兼之夫子能兼四子不能故事
 而不貳心矣此論道大者更在其行藏
 之卷耳
 政和聖人道極高明道中庸或過或
 不及非道賢者過之聖人無取焉回
 能仁不能反非大仁也賜能辯不能
 訥非大辯也由能勇不能怯非大勇
 師能莊而不能同非和光也雖不該不遍
 在道一曲各有所長時有所用若夫
 子之大全備道而兼有之彼數子者仰
 聖人自知其小則孔子雖各以其所
 爲賢於己而彼其所事我者亦安能貳己
 哉
 范曰顔淵得其行而未得其所以行故雖
 或不違三月之乆未能克己一日
 間豈非能仁不能反者耶于貢得其言
 而未得其所以言故孔子列之言語之科
 孟子稱其說辭之善豈非能辯不能
 者耶乗桴之游或譏其好勇過我三軍
 問或譏其臨事而懼則由能勇不能
 可知堂堂之容難與爲仁持嘐嘐之志
 不掩其行則師能莊而不能可知之四
 子者皆非全才故兼其有以易吾聖人
 許也然則夫子之道其猶海乎或小或大
 或多或寡各隨所取而有得焉耳
沖虚至德眞經四解卷之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