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全晋文 卷一百十六 (自动笺注)
卷一百十六
高齐
永宁中为中书侍郎
太孙殇服
  太孙自是无服之殇不应制服
此礼之明义,宜从以日易月之制。
(通典八十二)
杜弢
字景文蜀郡成都人
初为别驾永宁中,剌史罗尚秀才,以谋不用,致板而归。
後为醴陵流民共推为主自称、益二州牧平难将军湘州刺史
元帝使王敦陶侃等讨降之,诏加巴东监军
复叛,为陶侃所破,逃遁不知所在
湘中监军纯书
公元303年
  前诸人不能李特一年,又不以徐士权为汶太守,而屯故如此,谓失之豪厘,差以万里
斯言有似,然必不以杜渐为恨者。
流民初西,当承诏书闭关不入
其次易代赵,选宜内遣,平西绵竹之会,听王敦之计,少可以宁,豪厘觉非彼之谓也。
(华阳国志八,又见十六国春秋七十六。)
遗应詹书
  天步艰难,始自吾州;州党流移在于荆土
其所遇值,蔑之如遗,顿伏死亡者略复过半备尝荼毒足下之所鉴也。
客主难久,嫌隙易构,不谓乐乡起变出于不意,时与足下思散疑结,求擒其党帅,惟患算不经远,力不陷坚耳。
及在湘中,惧死求生,遂相结聚,欲守善自卫天下小定然後输诚盟府
山公镇夏口,即具陈之。
公鉴开塞之会,察穷通之运,纳吾于众疑之中,非高识玄睹,孰能若此
西州人士沐浴清流岂惟涤荡瑕秽,乃骨肉之施。
此公薨逝,斯事中废贤愚痛毒,窃心自悼。
欲遣滕永文、张休豫大府备列起事以来本末,但恐贪功殉名之徒将谗间圣主之听,戮吾使于市朝以彰叛逆之罪,故未敢遣之。
而甘陶卒至,水陆十万,旌旗曜于山泽,舟槛盈于三江,威则威矣,然吾众窃未以为惧。
晋文伐原,以全信为本,故能使诸侯归之。
陶侃宣赦书而继之以进讨,岂所以崇奉明诏,示轨宪四海
向义之夫以为叛逆之虏,踧思善之众以极不赦之责,非不战而屈人之算也。
驱略乌合欲与死者求一战,未见争衡机权也。
吾之赤心,贯于神明西州人士,卿粗悉之耳。
宁当今抱枉于时,不证于大府邪!
  昔虞卿不荣大国之相,与魏齐同安危司马迁明言李陵,虽刑残而无慨。
足下抗威千里,声播汶衡,进宜为国静难之略,退与旧交枉直之正,不亦绰然有馀裕乎!
望卿腾吾笺令,时达盟府,遣大使光临,使吾得披露肝胆没身何恨哉!
伏想盟府必结纽于纪纲,为一匡圣世,使吾厕列义徒负戈前驱,迎皇舆阊阖,扫长蛇荒裔,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若然,先清方夏,却定中原,吾得一年之粮,使搠流西归,夷李雄逋寇,修禹贡之旧献,展微劳以补往愆,复州邦以谢邻国,亦其志也。
惟所裁处耳。
  吾远州寒士,与足下出处殊伦,诚不足神交而济其倾危
显吾忠诚,则汶岳忠顺之恕,衡湘伐叛之虞,隆足下宏纳之望,拯吾徒陷溺之艰,焉可金玉其音哉!
然十馀万口,亦劳瘁警备,思放逸南亩矣。
衡岳、江、湘,列吾左右若往言有贰,血诚不亮,益梁受殃,不惟鄙门而已
(晋书·杜弢传,王敦等数十战将士多物故。
请降,帝不许詹书。)
李猛
朱提大姓,为太中大夫
太安初,逐太守雍约以叛,寻降,为李毅所杀。
李毅
  生长遐荒不达礼教徒与李雄和光合势
不能营师五丈略地渭滨冀北褒斜东据永安,退考灵符,晋德长久。
诚非狂夫能干,辄表革面归罪有司
(华阳国志四)
诒毛诜李睿书
公元302年
  昔鲁侯不道季氏出之。
天之爱民君师所治。
知足追踵古人见贤思齐足下箕帚,枉惭吾郡。
(华阳国志四。
太安元年铁官令毛诜逐,建宁太守杜俊以叛,猛诒之书。)
孙辨
江阳人太安初永昌从事
上言应复宁州
  南中形势七郡斗绝,晋弱夷强。
加其土人屈塞,应复宁州,以相镇慰
(华阳国志四)
修肃
庐陵人永兴初典书令。
劝进怀帝皇太弟
公元304年
  二相经营王室,志宁社稷储贰之重,宜归时望,亲贤之举,非大王而谁?
清河幼弱,未允众心是以既升东宫,复赞藩国
乘舆播越二宫久旷,常恐氐羌饮马泾川,岂众控弦于霸水。
宜及吉辰,时登储副,上翼大驾,早宁东京,下允黔首喁喁之望。
(晋书·怀帝纪。
永兴元年,立为皇太弟,以清河王章本太子也,惧不敢当
典书庐陵修肃云云。)
诸葛恢
公元前33年
字道明琅邪阳都人魏司空诞孙。
惠帝时试守即丘长,转临沂避乱江左元帝安东将军以为主簿,再迁江
怀帝时,以讨周馥功封博陵亭侯,历镇东参军
愍帝时元帝承制,调为会稽太守太兴中中书令,出为丹阳尹,免。
明帝时侍中,加奉车都尉封建安伯,寻拜後将军会稽内史,徵为侍中,迁左民尚书武陵王师,吏部尚书累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领选本州大中正尚书令
成帝即位,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卒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谥曰敬
有集五卷
  诏云行别离以为怅罔,分致氍一,剑一琉璃碗一。
贵达心领,录之天恩罔极天地施钧不异远近
(艺文类聚七十三)
  诏赐恢白瓯二枚
(御览七百五十九引诸葛恢集)
  天恩广州白碗
(御览七百六十引诸葛恢集)
  天恩罔极特赐纤絺
(御览八百十九)
戴邈
字望之广陵人骠骑将军渊弟。
惠帝时秀才,迁太子洗马出补西阳内史
永嘉中元帝版行邵陵内史丞相军谘祭酒建武初出为征南军司,加散骑常侍大兴中刘隗为肜阳尹,永昌初加左将军大宁中尚书仆射,卒赠卫将军谥曰穆
有集五卷
上表请立学校
  臣闻天道之所运,莫大阴阳帝王至务,莫重于礼学
是以古之建国教学为先。
国有明堂辟雍之制,乡有庠序黉校之仪,皆所以抽导幽滞,启广才思,盖以六四有困蒙之吝,君子养正之功也。
仲尼列国大夫耳。
兴礼修学于洙、泗之间,四方髦俊斐然向风受业身通者七十馀人
自兹以来千载寂漠,岂天下小于鲁国贤哲乏于曩时
厉与不厉故也。
公元320年
  自顷无妄之祸社稷缀旒之危,寇羯饮马长江凶狡虎步万里
遂使神州萧条鞠为茂草四海之内,人迹不交。
霸王旰食之忧,黎民怀荼毒之痛,戎首交并中原何遽笾豆之事哉!
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为乐,乐必崩’。
旷载累纪,如此之久邪?
末进後生,目不睹揖让升降之礼,耳不闻钟鼓管弦之音。
文章散灭胡马之足,图谶无复孑遗于世。
此盖圣达之所深悼,有识之所咨嗟也。
治世尚文遭乱尚武
文武迭用长久之道。
譬之天地昏明之迭,自古以来未有不由之者也。
今或以天下未壹,非兴礼学之时,此言似是而非
儒道深奥不可仓卒而成。
古之俊,必三年通一经,比须寇贼清夷天下平泰然後修之,则功成事定,谁与制礼作乐者哉?
贵游之子未必斩将搴旗之才,亦未必从军征戍之役,不及盛年讲肄道义,使明珠莹磨之功,荆、随发采琢之美,不亦可惜乎!
  愚以世丧道久,民情玩于所习,纯风日去华竞日彰,犹火之消膏而莫之觉也。
今天地造始,(晋书·礼志上作方今天地更始
)万物权兴。
圣朝神武之德,值革命之运,荡近世之流弊,继千载绝轨,(晋书·礼志上作创千龄英范
)笃道崇儒,创立大业,明主唱之于上,宰辅督之于下,夫人所好,下必有过之者焉。
是故双剑节崇,而飞白之俗成;挟琴之容饰,而赴曲之和作。
君子德风小人之德草,实在所以之而已。
臣以暗浅,不能远识格言,奉诵明令慷慨下风,(二语从本传补。
)谓宜以三时之隙,渐就经始。
(宋书·礼志一。
建武初散骑常侍戴邈上表
又见晋书·戴邈传,小有删节。)
杜夷
公元561年
字行齐庐江人。
惠帝时三察孝廉,州命别驾怀帝时徵拜博士太傅东海王越辟,刺史王敦方正镇东将军周馥引为参军,皆不就
元帝丞相,敕为儒林祭酒,又除国子祭酒未尝朝会
大宁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大鸿胪谥曰贞子
幽求子二十卷
丁潭琅邪王终丧礼议
公元563年
  古者谅闇,三年不言
下及周世,税衰效命
春秋之时,天子诸侯既葬而除。
所谓三代损益,礼有不同
三年之丧由此而废。
然则汉文之诏,合于随时凡有国者,皆宜同也,非唯施于帝皇而已
按礼,殇与无後,降于成人
有後,既葬而除。
不得无後故而独不除也。
愚以丁郎中应除衰麻,自宜主祭,以终三年
(晋书·丁潭传)
东海王新蔡王殇服
  诸侯体国备物典事不异成人,宜从成人之制。
(通典八十二)
王式
公元320年
  宰我欲短三年之丧孔子谓之不仁
王式不忍哀怆之情,率意违礼,服已绝之服,可谓观过知仁
伯鱼子路,亲圣人之门,子路有当除不除之过,伯鱼有既除犹哭之失。
比之,亦无所愧。
励薄之义,矫枉过正苟在于厚,恕之可也
(通典九十四,大兴三年淮南中正王式继母先嫁,有继子。
後嫁父,父临终,继母求出,父许有遗命
父亡,母制服积年,後还前继子家。
及亡,与前夫合葬追服周。
国子祭酒杜夷议,以为云云。)
荀组陈表
公元374年
  荀组虽虑宗胤永绝魂灵馁而莫祀,亦何可不父母之恩。
或饣胡口于四方,或己死而不服,视死犹生也;或未死而服之,视生犹死也。
恐视死犹生,贤于视生犹死也。
且又死之与生,非意所度。
春秋甲戌己丑陈侯鲍卒,信则传信,疑则传疑,谓此宜疑之,以避不敏
(通典九十八)
毁服
  墓既修复而後闻问,宜依春秋新宫之灾,哭而不服
(通典一百二)
遗命
  吾少不出身,顷虽见羁录,冠舄之饰,未尝加体。
角巾素衣,敛以时服。
殡葬之事,务从简俭,亦不须苟取矫异也。
(晋书·杜夷传)
葛洪
字稚川丹阳句容人,吴方士从孙
惠帝时吴兴太守顾秘檄为将兵都尉,迁伏波将军,後参广州刺史嵇含军事遇害还乡
元帝丞相,辟为掾,以功赐爵关内侯
咸和初司徒王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
固辞,求为句漏令刺史邓岳表为东官太守,又辞不就
卒年八十一。
丧服变除一卷抱朴子·内篇二十一卷外篇五十一卷神仙十卷肘後方六卷神仙服食药方一卷
遐观
  蜈蚣大者百步,头如车箱可畏恶,越人猎之,屠裂取肉,白如,称金争买,以多为美。
(御览九百四十六。
案:此不似赋,疑是序或本注,未能定之抱朴子遐览篇,无此语。)
西京杂记
  洪家世有镏子汉书一百卷无首题目,但以甲、乙、丙、丁纪其卷数,先人传之。
歆欲撰汉书编录汉事,未得缔构而亡。
故书宗本,止杂记而已
前後之次,无事类之辨,後好事者以意次第之,始甲终癸,为十秩,秩十卷,合为百卷
洪家具有其书,试以此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刘书,有小异同耳。
所不取,不过二万许言。
今钞出为二卷,名曰西京杂记,以裨汉书之阙耳。
洪家遭火书籍都尽,此两卷在洪巾箱,常以自随,故得犹在
刘歆所记,世人稀有,纵复有者多不备足见首尾参错前後倒乱,亦不知何书,罕能全录
年代稍久,所撰遂没,并洪家此书二卷不知所出,故序之云尔
洪家复有汉武帝禁中起居注一卷汉武故事四卷世人稀有之者,今并五卷一秩庶免沦没焉。
(西京杂记宋本)
抱朴子
  体乏进趣之才,偶好无为之业。
假令奋翅则能陵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蹑景,犹欲戢劲翮于鹪之群,藏逸迹跛驴之伍,岂况大块禀我以寻常之短羽,造化假我以至驽之蹇足
自卜者审,不能者止,又岂敢苍蝇而慕冲天之举,策跛鳖追飞兔之轨;饰嫫母之笃陋,求媒阳之美谈;推沙砾贱质索千金于和肆哉!
僬侥之步而企及夸父之踪,近才所以踬碍也;要离之羸而强赴扛鼎之势,秦人所以断筋也。
是以望绝荣华之途,而志安穷圮之域;藜藿有八珍之甘,蓬荜有藻之乐也。
权贵之家,虽咫尺弗从也;知道之士,虽艰远必造也。
考览奇书,既不少矣。
率多隐语,难可卒解自非至精不能寻究自非笃勤不能悉见也。
  道士弘博洽闻者寡,而意断妄说者众。
至于时有好事者,欲有所修为仓卒不知所从,而意之所疑又无足谘。
今为此书,粗举长生之理。
至妙不得宣之于翰墨,盖粗言较略以示一隅,冀悱愤之徒省之可以思过半矣。
岂谓暗塞必能穷微畅远乎,聊论其所先觉者耳。
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信神仙之书,不但大而笑之,又将谤毁真正
故予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馀驳难通释,名曰外篇大凡内外一百一十六篇
不足藏诸名山,且欲缄之金匮,以示识者
  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
其馀所著碑诔诗赋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又抄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技杂事三百一十卷金匮药方一百卷肘後要急四卷
(晋书·葛洪传。
今本抱朴子有此序。)
关尹子序
公元327年
  洪体存蒿艾之质,偶好乔松之寿
知道之士,虽微贱,必亲也,虽夷狄,必贵也。
後遇郑君思远郑君玉笈琼笥之书,服饵门开我以至道之良药呼吸洗我以紫清上味
後属洪以尹真人文始九篇,洪爱之诵之,藏之拜之。
宇者道也,柱者建天地也,极者尊圣人也,符者精神魂魄也,鉴者心也,匕者食也,釜者化也,筹者物也,药者杂治也。
洪每味之,泠泠然若蹑飞叶而游乎天地混溟茫茫乎若履横校而浮乎大海渺漠,超若处金碧琳琅之居,森若握鬼魅神奸之印。
倏若飘鸾鹤,怒若斗虎兕
清若浴碧,惨若梦红。
擒纵大道浑沦至理方士不能到,先儒未尝言。
可仰不可攀,可玩而不可执。
可鉴不可思,可符而不可言
其忘物遗世者之所言乎?
绝迹智者之所言乎?
其同阴阳而冥彼此者之所言乎?
何如此之尊高何如此之广大,又何如此之简易也!
洪亲受之,咸和二年五月朔丹阳葛洪稚川序。
(关尹子道藏本)
肘後备急方序
  抱朴子丹阳葛稚川曰:余既穷览坟索,以著述馀暇,兼综术数,省仲景元化刘戴秘要金匮绿秩黄素方,近将千卷,患其混杂烦重,有求难得,故周流华夏九州之中收拾奇异捃拾遗逸,选而集之,使种类殊分,缓急易简
凡为百卷,名曰玉函,然非有力,不能尽写。
又见周、甘、、阮诸家,各作备急,既不能穷诸病状,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
使人用针,自非究习医方素识明堂流注者,则身中荣卫,尚不知其所在,安能用针以治之哉?
是使凫雁鸷击牛羊搏噬无以异也。
虽有其方,犹不免残害之疾。
余今采其要约以为肘後救卒三卷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
兼之以炙,炙但言其分寸不名孔穴凡人览之可了。
其所用或不出乎垣篱之内,顾眄可具。
苟能信之,庶免横祸焉。
世俗苦于贵远贱近是古非今,恐见此方无黄帝仓公和鹊、逾跗之目,不能采用安可强乎。
(备急方明刻本
案:此与抱朴子内篇·杂应略同。)
养生
  抱朴子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
胸腹之设,犹宫室也;支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
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
至人能治其身,亦如明主能治其国。
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
民弊国亡,气衰身谢。
是以至人上士,乃施药于未病之前,不追修于既败之後
故知难保而易散,气难清而易浊。
若能审机权可以嗜欲保全性命
且夫养生者,先除六害然後可以延驻于百年
何者是邪?
一曰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
六者不除,修养道徒设尔。
盖缘未见其益,虽心希妙道,口念真经,咀嚼英华呼吸景象不能补其短促
诚缘舍其本而忘其末,深可诫哉!
所以保和全真者,乃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
多思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笑则藏腑上翻,多言则气海虚脱,多喜则膀胱纳客风,多怒则腠理奔血,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头鬓憔枯,多好则志气倾溢,多恶则精爽奔腾多事筋脉乾急多机智虑沈迷
斯乃伐人之生,甚于斤斧损人之命,猛于豺狼
久坐,无久行,无久视,无久听。
不饥勿强食,不渴勿强饮。
不饥强食则脾劳,不渴强饮则胃胀。
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至饥。
冬朝空心夏夜饱食
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後。
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气内定邪物去其身。
欺诈则神悲,行争竞则神沮。
轻侮于人当减算杀害于物必伤年。
行一善则魂神乐,构一恶则魄神欢。
(原注:魄神乐死,魂神好生
)常以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则身形安静灾害不干
生录必书其名,死籍必削其咎。
养生之理,尽于此矣。
至于还丹补脑化金液以留神,斯乃上真妙道,盖非食谷啖血者越分修之
万人之中,得者殊少,深可诫焉。
  老君曰:存吾此道上士修延寿命中士半修无灾病下士时修夭横
愚者失道摈其性,其斯之谓与?
(道藏临五。
案:此篇首百三十馀字,与内篇地真略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