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朱子語類卷十五
  大學
   經下
逺問致知推知事物之理還當就甚麽様推致
 其理曰眼前凡所應接底都是物事事都有箇極至之理便要知得到知不到便都沒分明知得到便著定恁地做更無第二著第三著止緣人見道理不破便恁地苟簡恁地也得都不做得第一義曹問如何第一義曰如為人君止扵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之類決定恁地不恁地便不得又如在朝須著進君子退小人這是第一義有功決定著賞有罪決定著誅更無小人可用之理更無包含小人之理惟見得不便道小人不可去也有可用之理這都是第二第三如何好若事事窮得盡道理事事占得第一義做甚麽剛方正大且如為學決定是要做聖賢這是第一義便漸漸進歩處若便道自家不得随分依稀些子這是見不破所以説道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賊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謂吾身不能自賊者也(賀孫○卓錄云曹兄問格物窮理須是事事物物理㑹也須如此窮理須是見得十分徹底窮到極處須是見得第一著方是不可只到第三第四著便休了若窮不得只道我未窮得到只得如此這是自恕之言亦非善窮理且如事君便須進思盡忠退思補過道合從不合則去也有義不可得而去者不可不知又云如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君賊其君者也不以堯之所以治民治民賊其民者也這皆是極處以下致知)
致知所以為真真知是要徹骨見得透(道夫)
致知只是致察否曰如讀書而求其義處事而求
 其當接物存心察其是非邪正皆是也(㝢)
鄭仲履之問而言曰致知乃夲心之知如一鏡子
 夲全體通明只被昬翳而今逐旋磨去使四邊照見其明無所不到(盖卿)
致知有甚了期(方)
致知工夫只是且據所已知者玩索推廣將去具於
 心者夲無不足也
格物者格盡也須窮盡事物之理若是得三兩分
 便未是格物須是窮盡得到十分方是格物(賀孫以下格物兼論窮理)
居甫問格物工夫覺見不周給曰須是四方八靣去格(可學)
格物格猶至也如舜格于文祖格是至于文祖處()問格物還是事未至時格事既至然後格曰格是到那
 般所在有事至時格底也有事未至時格底()
格物者如言性則當推其如何謂之性如言心則當推
 其如何謂之心只此便是格物(砥)
窮理格物讀經㸔史應接事物理㑹箇是皆是
 物只是常教此心存莫教他門沒勾當處公且道如今不去學問時此心頓放那處(賀孫)
格物須是從切已處理㑹去待自家已定然後
 漸推去這便是能格物(道夫)
格物二字最好物謂事物也須窮極事物之理到盡處
 便有一箇是一箇非是底便行非便不行凡自家身心上皆須體騐得一箇是非若講論文字應接事物各各體騐漸漸推廣地歩自然寛濶曽子三省只管如此體驗去(徳明)
文振問物者理之所在人所必有而不能無者何者
 切曰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皆人所不能無者但學者須要格得盡事父母則當盡其孝處兄弟則當盡其友如此之類須是見得盡若有一毫不盡便是窮格不至也(人傑)
格物莫先於五品(方子)
格物是窮得這事當如此那事當如彼如為人便當
 止於仁為人便當止於敬又更上一著便要窮究為人如何要止於仁為人如何要止於敬乃是(銖)
格物者格其孝當考論語中許多論孝格其忠必將
 其美匡救其惡不幸仗節死義古人愛物伐木亦有時無一些子不到處無一物不被其澤盖緣格物得盡所以如此(節)
格物須真見得決定如此為子豈不知是要孝為臣
 豈不知是要忠人皆知得是如此須當真見得子決定合當孝臣決定合當決定如此做始得(㝢)
如今格物晨起開目時便有四件這裏不用
 尋仁義禮智是也才方開門時便有四人在門裏(僴)
子淵格物先從身上格去如仁義禮智發而為惻隠
 羞惡辭讓是非須從身上體察常常守得在這裏始得曰人之所以為人只是四件自認取意思是如何所謂惻隠是甚意思且如赤子入井一井如彼深峻入者必死而赤子將入焉自家見之此心還是如何一事不善自家身上做出這裏定是可羞在别人做出這裏定是惡他利之所不當得或雖當得而吾心有所未安便謙遜辭避不敢當以至等閒禮數人之施於已者或過其分便要辭將去讓與别人定是如此事事物物上各有箇是有箇非是自家心裏定道是非自家心裏定道就事物上㸔是底定是是底定是非到得所以是之所以非之却只在自家此四者人人有之同得於天下不待别人假借堯舜所以堯舜只是四箇桀紂夲來亦有這四箇如今認得四箇分曉可以理㑹道理只是孝有多少有如此為孝如此而為不孝忠固是忠有如此為忠又有如此而不喚做忠一一都著斟酌理㑹過(賀孫)
格物最難日用應事處平直者却易見如交錯
 似處要如此則彼礙要如彼則此礙不審何以窮之曰如何一頓便要格得恁地且要見得大綱且著箇大胚模是恁地就裏靣旋旋做細如樹初間且先斫倒在這裏逐旋去皮方始出細若難曉易曉底一齊都要理㑹得也不解恁地不失大綱理㑹一重裏靣又見一重一重了又見一重以事之詳略理㑹一件又一件以理之淺深理㑹一重又一重只管理㑹有極盡時博學審問慎思明辯之成四節次第恁地方是(㝢)
或問格物學者入道處當如何著力曰遇事接物
 之間各須一一去理㑹得不成是精底去理㑹粗底又放過大底理㑹小底不問了如此終是有欠闕随事遇物皆一一去窮極自然分明問世間有一種小有才底人於事物上亦能考究得仔細如何却無益於已曰他理㑹聖人理㑹但他理㑹意思不是所為者但欲人説他人理㑹不得者我理㑹他人不能者我能之却不切已也又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聖人何事不理㑹但是與人自不同(祖道)
傅問而今格物不知可以就吾心之發見理㑹得否曰
 公依舊是要安排而今只且就事物上格去如讀書便就文字上格聽人説話便就説話上格接物便就接物上格精粗大小都要格它久後㑹通粗底便是小底便是大這便是理之一夲處而今只管要從發見處理㑹且如見赤子入井便有怵惕惻隠之心這箇便是發了更如何理㑹須待自然發了方理㑹一年都能理㑹得多聖賢不是教人去黑淬淬裏守著而今大著心胷大開著門端身正坐觀事物之來便格它(䕫孫)
世間之物無不有理皆須格過古人自幼便識其具且
 如事親事君之禮鐘鼓鏗鏘之節進退揖遜之儀皆目熟其事躬親其禮及其長也不過只是窮此理因而漸及天地鬼神日月隂陽草木鳥獸理所用工也易今人皆無此等禮數可以講習只靠先聖遺經自去推究所以要人格物主敬便將此心去體㑹古人道理循而行之如事親自家既知所以孝便將此孝心古禮而行之事君敬便將此敬心聖經所説之禮而行之一一須要窮過自然浹洽貫通論語一書當時門人弟子聖人言行動容周旋揖遜進退至為纎悉鄉黨一篇可見當時此等禮數皆在至孟子時則漸已放棄孟子一書其説已寛亦有但論其大理而已(僴)
問竇從周曽格物一段否因言聖人只説格物二字
 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㑹且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靜若動凡居處飲食言語不是事無不各有箇天理人欲須是逐一騐過雖在靜處坐亦須騐箇敬肆敬便是天理便是人欲居處便須騐得恭與不恭執事便須騐得敬與不敬一般人專要就寂然不動上理㑹及其應事七顛八倒到了牽動寂然底又有人專要理㑹事却於根夲上全無工夫須是徹上徹下表裏洞徹居仁便自能由義由義便是居仁敬以直内便能義以方外能義以方外便是敬以直内(徳明)
才仲格物小學已有開明處了便從大學做將去
 推致其極曰人也不解無箇發明處才有些發見處便從此挨將去漸漸開明只如一箇事我才發心道我要做此事只此便是發見開明處了便從此做將去五代時一將官年大而不識字既貴遂令人於每件物事上一名字帖之渠子細久之漸漸認得㡬箇從此推將去遂識字(璘)
格物則恐有外馳之病曰若合做則雖治國平天下
 之事亦是已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不成説道外馳又問若如此則恐有身在此而心不在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有此等患曰合用他處著用又問如此則不當論内外但當論合為與不合先生頷之(節)
格物則雖不能盡知而事至物大者些子小者
 減些子不中不逺矣(節)
格物工夫未到得貫通亦未害否曰這是甚説話
 今學所以便須是到聖賢地位不到不肯休方是但用工向前去但見前路茫茫地白莫問程途少間自能到如何先立一箇不解做得便休規模這裏了如做事下手要做十分到了做得五六分下手做五六分到了做得三四分下手做三四分便無了諸公自家來到建陽直到建陽方休未到建陽半路歸去便是不到建陽聖賢所為不如此如所謂君子遵道而行半塗而廢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數不足也俛焉日有孳孳斃而後已又曰舜為法天下可傳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而已矣(卓)
人多把這道理作一懸空底物大學不説窮理只説
 箇格物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㑹如此方見得實所謂實體就事物上見不得且如作舟以行水作車以行陸今試以衆人之力共推一舟於陸不能行方見得舟果不能行陸也此之謂實體(徳明)
問道不明是後人舎事迹求道所以古人
 道格物有物便有理若無事親事底事何處忠孝(節)
窮理二字不若格物之為切便就事物上窮格如漢人
 多推秦之所以失漢之所以得故得失易見然彼亦無那格底意思若格之而極其至則秦猶有餘失漢亦當有餘得也又云格謂至也所謂實行到那地頭如南劍人徃建寜到得郡廳上方至若只到建陽境上即不謂之至也(徳明)
格物不説窮理却言格物盖言理則無可捉摸有時
 而離言物則自在自是離不得釋氏只說見性下梢得一箇實洞無稽底性亦由他説事上更動不得(賀孫)
所謂窮理事事物物各自有箇事物道理窮之須
 要周盡見得一邊不見一邊便不該通窮之未得更須欵曲推明盖天理在人終有明處大學之道明明徳謂人合下便有此明徳雖為物欲掩蔽這些明底道理未嘗泯絶須從明處漸漸推將去窮到是處吾心亦自有準則窮理之初如攻堅物必尋其罅隙可入之處乃從而撃之則用力不難孟子四端便各自有箇靶柄仁義禮智皆有頭緒可尋即其所發之端而求其可見之體莫非可窮之理也(謨)
格物窮理一物便有一理得到後遇觸物皆撞
 著這道理事君便遇忠事親便遇孝居處便恭執事便敬與人便忠以至参前倚衡無徃不見這箇道理若窮不至所見不真外靣為善内實為惡是兩箇做事外靣為善一箇裏面又有一箇人説走我不好如今須勝得那一箇不好底人去方是豈有聖人之書為市井之行這箇窮得箇甚道理而今格物窮理須是見得道理親切了未解便能脫然去其舊習其始且見得箇道理如此那事不是不敢其次見得分曉則不肯為又其次見得親切則不之而舊習都忘之矣(子蒙)
不是要格那物來長我聰明見識了方去理㑹自是
 得不理㑹
大學一格在裏却不其所格者如何學者欲見
 下工夫處但㸔孟子便得如説仁義禮智便窮到惻隠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説好好色好勇便窮到太王公文武説古今之樂便窮到與民同樂處説性便格到纎毫未動處這便見得孟子胷中一毫私意蔽窒得也故其知識宇宙無不該細無不燭(道夫)
居甫問格物窮理但理自有可以彼此者曰不必如此
 㸔理有正有權今學者且須理㑹正如娶妻必告父母學者所當守至於不告而娶自是不是到此處别理㑹如事君匡救其惡是正伊川説納約自牖又是一等於此一段分明却先為彼引走如孔子危行言孫當春秋時亦自如此不理㑹正當纔見聖人中有此語便要守定不移駸駸必至扵行孫矣此等風俗浙江甚盛殊可慮(可學)
格物義固要就一事一物上窮然如吕氏楊氏
 所發明大本學者亦須兼考曰識得事事物物上便有大本不知大夲不曽得也若只説大夲便是釋老之學(徳明)
致知格物只是一箇(道夫以下致知格物)
致知格物一胯底事先生舉左右指比竝(泳)
格物逐物格將去致知則是推得漸廣(賜)
剡伯問格物致知格物物物上窮至理致知
 吾心無所不知格物是零細説致知全體説(時舉)
仁叟致知格物曰物莫不有理莫不有知如孩
 提之童知愛其親及其長也知敬其兄以至於飢則知求食渴則知求飲是莫不有知也但所知者止於大畧不能推致其知以至於極耳致之為義如以手推送去之義凡經傳中云致者其義皆如此(時舉)
問知何致物如何格曰孩提之童莫不知愛其親及
 其長也莫不知敬其兄人皆有是知而不能極盡知者人欲害之也故學者必須先克人欲以致其知則無不明矣字如推開譬如暗室中見些子明處便尋從此明處忽然出到外靣見得大小大明人致知如此格物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之事事物物各有箇至極處所謂止者即至極之處也然須是極盡其理方是可止之地若得八分猶有二分未盡不是須是極盡方得又曰知在我理在物(祖道)
黄去私致知格物字有推出之意前軰
 多如此人誰無知為子知孝為父知慈只是不盡須是要知透底且如一穴之光也喚做光然逐旋開剗得大則其光愈大物皆有理人亦知其理如當慈孝之類只是不盡物格扵彼則知盡扵此矣又云知得此理盡則此箇意便實若有知未透處這裏靣便黒了(人傑)
劉圻父格物致知曰他所以下格字致字者皆是
 自家元有是物但為他物所蔽耳而今便要從那知推開去是因其所已知而推之以至於無所不知也(義剛)
郭叔雲為學之初在乎格物物物有理第恐氣禀
 愚不能格至其理曰人箇箇有知不成都無知但不能推而致之耳格物理至徹底處又云致知格物只是一事非是今日格物明日致知格物理言致知以心言也(恪)
致知是欲扵事理無所不知格物是格其所以然
 故此通否不須如此只是推極我所須要就那事物理㑹致知自我而言格物是就物而言若不格物何緣得知而今人也有推極知者却只泛泛然竭其心思不就事物上窮如此則終無所止義剛曰只是所以致知必在格物正是如此若是極其所知推究事物我方能有所知(義剛)
致知格物固是合下工夫到後亦離這意思不得學者
 要𦂳在求其放心收拾得此心存在已自㸔得七八分了如此則夲領處是非善惡已自分曉惟是到那變處方難處那裏便用子細研究若那分曉道理却不難見只是學者不親切故信不及漆雕開所謂吾斯之未能信若見得親切自然信得及㸔得大學了閒時把史傳來㸔見得古人所以處事變處儘有短長(賀孫)
人之一心夲自光明提撕他起莫為物欲所蔽便將
 這箇做夲領然後格物致知大學中條便是材料聖人教人許多材料來脩治平此心令常常光明耳(按脩治字疑)伊川云我使他思時便思如此方好儻臨事不醒只爭一餉時便為他引去且如兩眼光□□又白日裏在大路上行如何㑹别被人引去草中只是我自昬睡暗地裏行便别人混亂引去耳但只要自家醒得做主出乎萬物上物便應易理㑹底便理㑹得難理㑹思量久之理㑹得若難理㑹底便理㑹不得是此心尚昬未明便用提醒他(驤)
致知格物知者吾自有此知此心虚明廣大
 所不要當極其至耳今學者豈無一斑半㸃只是為利欲所昬不曽致其知孟子所謂四端此四者在人心發見扵外吾友還曽平日的見其有此心須是見得分明則知可致今有此心而不能臨事昬惑有事膠擾百種病根自此生又問凡日用間作事接人皆是格物窮理曰亦須知得要若不知得只是作事只是接人何處窮理
致知分數多如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四者皆致知只力
 行一件是行言致言格是見得到盡處若理有未格處是於知之之體尚有未盡格物不獨仁孝敬信五者此只是大約説耳且如父子須更有母在更有夫婦在凡萬物萬事之理皆要窮但窮到底無復餘藴方是格物(大雅)
致知格物便是志於道據於徳却是討得箇匡格子(義剛)格物致知是極粗底事天命之謂性是極精底事但致
 知格物便是那天命之謂性底事下等便是上等工夫(義剛)
曹又問致知格物曰此心愛物是我之仁此心要愛物
 是我之義若能分别此事之是此事之非是我之智若能别尊卑上下之分是我之禮以至扵萬物萬事不出四箇道理其實只是一箇一箇根柢出來抽枝長葉(卓)
端夫致知格物胷中有見然後扵理無不見曰
 胷中如何便有所見譬如嬰兒學行今日學歩明日又歩積習既久方能行天地萬物莫不有理手有手之理足有足之理手足若不舉行安能盡其理格物者欲究極其物之理使無不盡然後我之知無所不至物理道理天下初無二理(震)
問知至意求知之道必須存神索至不思則不得誠
 是否致知格物亦何如此所謂格物只是眼前處置事物酌其輕重究極當處便是亦安用存神索至只如胷中所見一物十分道理只見三二分便是不盡須是推來推去要見盡十分方是格物既見盡十分便是知止(震)
或問致知須要既是了如何又説誠意致知上夲
 無誠字如何安排誠字在上靣説為學之始須在致知不致其知如何知得欲致其知須是格物格物云者要窮到九分九釐以上方是格(讌)
若不格物致知那箇誠意正心方是捺在這裏不是
 然若是格物致知便自然不用强捺
元昭致知格物只作窮理説曰不是只作窮理説格
 物所以窮理又問格物格物與人知物與人之異然後可作工夫曰若致知格物只是亂説知人與物異後待作甚合殺格物是格盡此物如一物凡十瓣已知五瓣尚有五瓣未知是為不盡如一鏡焉一半一半暗是一半不盡盡物理則知盡如元昭云物格知至當如何説子上問向見先生江徳功如此説曰渠如何説已忘却子上云渠作接物曰又更錯
陳問大學次序聖人言之合下便都能如此還亦須
 從致知格物做起但他義理昭明做得來恐易曰也如此只是聖人合下體段已具義理曉得畧畧恁地勘驗一過其實大夲處都盡了不用學只是學那沒緊要底如中庸言及其至也雖聖人有所不知不能焉人多以至為道精妙若是道之精妙有所不知不能便與庸人無異何足以為聖人這至只是道之盡處所不不能沒緊要底事他大大根元無欠闕只是古今事變禮樂制度便也須學(㝢)
子善物格物格要得外靣無不裏靣清徹
 無不盡方是不走作(恪○以下物格)
上而無極太極下而至於一草一木昆蟲之微亦各
 有理一書不讀則闕了一書道理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須要逐一件與他理㑹過(道夫)
叔文格物莫須用合内外否曰不須恁地物格
 他内外自然合盖天下之事皆謂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且如草木禽獸雖是至微至賤亦皆有理如所謂仲夏陽木仲冬隂木自家知得這箇道理之而各得其當便且如鳥獸之情莫不好生惡殺自家知得恁地便須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方是要之今且自近以及逺由以至精(道夫○㝢錄别出)
格物須合内外始得曰他内外未嘗不合自家知得
 物之理如此則因其理之自然而應之便見合内外之理目前事事物物皆有至理一草一木一禽一獸皆有理草木春生秋殺好生惡死仲夏陽木仲冬隂木皆是順隂陽道理(砥錄作皆是智仁底道理)自家知得萬物均氣同體見生不忍見死聞聲不忍食肉其時不伐一木不殺一獸不殺胎不妖夭不覆巢便是内外之理(㝢○砥錄畧)
知至天下事物之理知無不到之謂若知一而不知
 二知大而不知細知高逺不知幽深皆非知之至也要須四至八到無所不知乃謂至耳因指燈曰亦如燈燭在此而光照一室之内未嘗一些不到也(履孫○以下知至)
知至謂如其所親長其所長而不能推之天下則是
 不能盡之外欲其所親欲長其所長而自家裏靣所不則是不能盡之於内須是其外無不周内無不具方是知至(履孫)
子升問知便是知至否曰知止就事上説知至就心
 上説知止知事之所當止知至則心之知識無不盡(木之)
知止就事上説知至心上説舉其重而言(閎祖)
致知致知至之至有何分别上一致字是推致
 方為也下一至字是已至(先著至字旁著人字為致是人旁推致○節)
格物只是就事理㑹知至便是此心透徹(廣)
格物便是下手知至知得也(徳明)
致知未至譬如一箇鐡片亦割得物只是不如磨得
 芒刃十分利了一鍤便破若知得切了事事物物靣前莫不迎刄而解(賀孫)
未知得至時一似捕龍蛇捉虎豹相似知得了却
 恁地平平做將去然節次自有許多工夫後來絜矩雖是自家所為足以興起斯民須是天下之心審自家之心以自家之心審天下之心使之上下四靣平均齊一而後可(賀孫)
鄭仲履問某觀大學知至見得是乾知道理曰何用
 乾知只理㑹自家知底無不便了(盖卿)
知至如易所謂深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這一句
 畧相似能慮便是研㡬所謂惟㡬也故能成天下之務這一句相似(䕫孫)
問定靜安慮得與知至意誠心正是兩事只要行之
 先後先生安定慮得與知至似一般如何前靣只是大綱且如此説後靣却是學者用力處(去偽)
致知不是知那人不知道理只是人靣前底且如
 利兩件昨日雖㸔義當為然而却又説未做也無害見得不可却又説做也無害便是物未格知至今日見得義當為決為之利不可決定是不做心下自肯自信得及便是物格便是知得至了此等説話為無恁地言語册子上寫不得恁地説出却較見分曉(植○以下物格知至)
格物窮理之初事事物物也要見到那裏了曰固是
 要見到那裏然也約摸見得直到物格知至那時信得及(㝢)
守約物格知至曽子忠恕一唯處方知得
 至否曰亦是如此只是就小處一事一物理㑹得到亦是知至(賀孫)
或問物格而后知至一句或謂物格而知便至如此則
 與下文而后之例不同曰㸔他文勢只合下文一般説但且謂之物格則不害其為一事一物在到知則雖萬物只是一箇知故必理無不然後知方可盡今或問却少了他這意思
大學物格知至便是凡聖之闗物未格知未至如何
 住也是凡人須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入於聖人之域縱有鈍遲速之不同頭勢也都自向那邊去了今物未格知未至雖是要過那邊頭勢只在這邊如門之有限猶未過得在問伊川云非樂不足以君子便是物未格知未至未過得闗否曰然某嘗謂物格知至後雖有不善亦是白地黑㸃物未格知未至縱有善也只是黑地上白㸃(伯羽○以下格物致知誠意學者之闗)
格物夢覺闗(格得來是覺格不得只是夢)誠意善惡闗(誠得來是善誠不得只是惡)過得二闗上靣工夫一節如一節了到得平天下處尚有些工夫只為天下須要如此㸃檢又曰誠意轉闗處又曰誠意是人鬼闗(誠得來是人不得是鬼○䕫孫)
致知誠意學者兩箇致知乃夢與覺之闗誠意
 惡與善之闗透得致知之闗則覺不然則夢透得誠意之闗則善不然則致知誠意以上工夫較省逐旋開去至於治國平天下地歩愈濶却須要照顧得到(人傑)
知至誠是凡聖界分闗隘未過此闗雖有小善猶是
 黑中之白已過此闗雖有小過亦是白中之黑過得此闗正好着力進歩也(道夫)
大學所謂知至意誠者必須知至然後能誠其意也今
 之學者只説操存不知講明義理則此心憒憒何事操存也某嘗謂誠意一節正是聖凡分别闗隘去處若能誠意則是透得此闗透此闗後滔滔自在去為君子不然﨑嶇反側不免小人之歸也致知所以先於誠意如何致知須是知得盡尤要親切尋常只將知至之至作盡字説近來㸔得合作切至至知之者然後貫通誠意意思程先生所謂真知是也(謨)
誠意曰過此一闗方是人不是賊又曰過此一闗方
 㑹進(一夲云過得此闗道理方牢固方子)
鍾唐傑問意誠曰意誠只是情願做工夫若非情願
 亦强不得未過此一闗猶有七分小人(盖卿)
誠心過得此闗義理方稳不然七分小人在又
 曰意不誠底是私過不正底是公過(方子)
自省以致其知痛加剪落以誠其意(升卿致知誠意)
知與意皆出於心知知覺處意是發念處(閎祖)
致知無毫釐之不盡其所無須㬰之或離致知
 一事只知得三分這三分知得者是真實七分不知者是虚偽為善十分知善之可好知得九分一分未盡只此一分未盡便是鶻突苟且之根少間説便為惡也不妨便是意不誠所以致知窮到極處謂之致或得於小而失於大或得於始而失於終或得於此而失於彼或得於己而失於人極深淺致知則無一事不盡一物不知以心驗之以身體逐一理㑹過方堅實(僴)
為學次第曰夲末精粗雖有先後一齊用做去且
 如致知格物而後誠意不成自家物未格知未至且未要誠意須待了知了却誠意安有此理聖人亦只説大綱自然次序如此拈著底須逐一旋旋做將去始得常田子方文侯樂處亦有病不成只去明官不去明音亦須畧去理㑹得不明音安能明官或以宫為商以角為徴自家緣何知得且如籩豆之事則有司非謂不用理㑹籩豆比似容貌顔色辭氣為差緩耳又如官名孔子有甚緊要處聖人一聽郯子㑹便要去學盖聖人之學夲末精粗無一不備不可輕夲而重末也今人閒坐過了多少日子凡事不肯理㑹且如儀禮一節自家立朝不曉得臨事多少利害(雉)
仁甫誠意致知格物如何源頭只在致知
 知至之後如從靣上放水來已自迅流湍決以是臨時又要畧畧撥剔莫令壅滯爾(銖)
誠意只是意之所發制之於初否曰若説制便不
 得須是致知格物方始得人莫不有知不能致其知耳致其知者裏靣㸔出推到無窮盡自外靣㸔入來推到無去處方始得了意方可誠致知格物原頭上工㸔來知至便自心正不用誠意兩字也得然無此又不得譬如過水相似無橋則過不得意有未誠也須著力不應道知已至不用力
知若至則意無不誠若知之至欲著此物亦留不住
 西南北中央皆著不得若是不誠之人亦不肯盡去亦要留些子在(泳○知至意誠)
問知至到意誠之間意自不聮屬須是别識得天理人
 欲分明盡去人欲全是天理方誠曰固是這事不易須是格物精熟方到此居常無事天理實然纎毫私欲便能識破自來㸃檢慣了譬有賊來便識得便捉得他不曽用工底與賊同眠同食不知(大雅)
震亨問知至意誠云有知其如此而行又不如此者
 是如何曰此只是知之未至問必待行之皆是而後騐其知至歟曰不必如此而今説與公是知之未至公不信去就格物窮理做工夫窮來窮去末後自家真箇見得此理是善與是惡自心甘意肯不去做此方是意誠若猶有一毫疑貳底心便是知未至意未誠久後依舊去做然學者未能便得恁地須且致其知工夫積累方㑹知至
知至而后意誠須是真知了方能誠意知苟未至雖欲
 誠意不得其門而入惟其胷中了然知得路逕如此知善之當好惡之當惡然後自然不得不誠心不得不正因指燭曰如㸃一條蠟燭在中光明洞達無處不照雖欲將不好物事來亦沒安頓自然著他不得若是知未至譬如一盞燈用罩子盖住則光之所及者固可見光所不及處則皆黑暗無所見雖有不好物事安頓在後靣固不得而知也(炎錄云知既至意可誠如燈在中間纔照不及處便有賊潜藏在彼不可知四方八靣光明了他便無著身處)所以格物佛老之學它非無長處但它只知得一路其知之所以及者則路逕甚明無有差錯其知所不及處則皆顛倒錯亂無有是處緣無格物工夫也問物未格時意亦當誠曰固然豈可説物未能格意便不用誠自始至終意常要誠如人適楚當南其轅豈可謂吾未能到楚且北其轅但知未至時雖欲誠意其道無由如人夜行雖知路從此去但黑暗行不得所以要得致知知至道理坦然明白安而行之今人知未至者也知道善之當好惡之當惡然臨事不如此者只是未曽見得實見自然行處無差(僴)
欲知知之真不真意之誠不誠只㸔做不做如何真箇
 如此做底便是知至意誠(道夫)
問知而后意誠曰知則知其是非到意誠實無不
 是無有非無一毫錯此已是七八分人然又不是今日知至亂發不妨明日方誠如言孔子七十而從心不成未七十心皆不可只是次第如此白居易云行年三十嵗暮日斜孟子心不動吾今其庶幾詩人玩弄至此(可學○璘錄别出)
舜功問致知誠意如何先後曰此是當初一同時
 做底工夫及到成時知至而后意誠耳不是方其致知脱空妄語猖狂妄行及到誠意方始收拾孔子三十而立亦豈三十嵗正月初一日乃立乎白樂天有詩吾年三十嵗暮日斜孟子心不動吾今其庶幾詩人滑稽耳(璘)
學者知至意誠便如髙祖之闗中光武河内()
問知而后意誠故天下之理反求諸身實有於此似
 從外去討得來(云云)曰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
 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厲聲言弗思二字)又笑曰某常説人有兩箇兒子一箇在家一箇在外幹家事其父却説道在家底自家兒子在外不是(節)
或問知至以後善惡既判何由意有未誠處曰克己
 功乃是知至以後事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一念放下便是失其正自古無放心聖賢一念之微所當深謹纔説知至不用誠意便不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毫釐間不可不子細理㑹纔説快便失却此項功夫也(銖)
椿極其有時意又不誠是如何椿無對曰且去
 這裏子細窮究一日云是知之未極其至先生是則是今有二人一人知得這是善這是惡又有一人真知得這是善當為不可為然後一人心中如何見得他是真知椿亦無以應先生笑曰且放下一段緩緩尋思自有超然見到處(椿)
誠意方能保䕶得那心之全體(以下誠意)
問實其心之所發欲其一於理而無所雜曰只為一便
 誠二便雜如惡惡臭如好好色一故也小人閒居為不善(至)著其善二故也只要這些便分曉二者為是底物事却著些假攙放裏便成詐偽如這一盞一味便是真才有些别底滋味便是有物夾雜便是二(䕫孫)
意誠後推盪渣滓靈利盡是義理(閎祖○以下意誠)
意誠如蒸餅外靣白麺透著是白麺意不誠如蒸餅
 外靣白裏靣却只是粗麺一般(閎祖)
心言其統體意是就其中處正心如戒懼不睹不聞
 誠意謹獨又曰由小而大意小心大(閎祖○正心誠意)
康叔臨問意既誠矣心安不正曰誠只是雖是
 誠然心之所發有不中節處依舊未是正亦不必如此致疑大要只在致知格物上如物格知至鹵莽見得似小其病却大自脩以往只是破竹然逐節自分明今人見得似難其實易人入徳處全在致知格物譬如臨安府路頭一正起草便㑹到未須問所過州縣那箇在前那箇在後那箇繁盛那箇是荒索工夫全在致知格物上(謙○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下)
問心夲也意特心之所發耳今欲正其心先誠其意似
 倒説了曰心無形教人如何撐拄須是從心之所發處下手先須去了許多惡根如人家裡有賊先去了賊方得家中寜人種田不先去了草如何下種須去了自欺之意意誠則心正誠意最是一段緊要工夫下靣一節一節或云致知格物緊要致知知之始誠意行之始(䕫孫)
或問意者心之所發如何先誠其意曰小底却㑹牽動
 了大底心之所以不正只是私意牽去意才實心便自正聖賢下語一字一字不似今人作文字用這一字也得改做那一字也得
格物者知之始也誠意行之始也意誠則心正自此
 去一節易似一節(拱夀)
致知誠意兩節若打得透時已自是箇好人其它事一
 節大如一節病一節如一節(自脩)
格物者窮事事物物理致知者事事物物之理無
 所不知知其不善之必不可為故意誠意既誠則好樂不足以動其心故心正(恪)
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不可纎毫私意其中(椿錄云便不是矣)致知格物十事格得九事通透一事未通透不妨一事格得九分一分不透最不可凡事不可著箇且字且字其病甚多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雖是許多節次然其進之遲速
 則又随人資質敏鈍(履孫)
大學於格誠意煅煉成了到得正心脩身只是
 行將去都易了(䕫孫)
致知誠意正心知與意皆從心出來知則主於别識
 則主扵營為知近性近體近情近用(端䝉)
敬之誠意正心脩身曰若淺深意思誠意工夫
 較深正心工夫較淺若以大小㸔則誠意較緊細而正心脩身地位較大又較施展(賀孫)
誠意正心脩身意是指已發處㸔心是指體㸔意是動
 心又是動靜對心而言則心正是内能如此身脩是内外都盡若不各自一節功夫不成説我意已誠矣心將自正則恐懼好樂忿懥引將去又却邪了不成心正矣身不用管則外靣更不顧而遂心迹有異矣須是無所不用其極(端䝉)
或問意者聽命於心者也今曰欲正其心先誠其意意
 乃在心之先矣曰心字卒難模索心譬如水之體夲澄湛却為風濤不停故水亦揺動必須風濤既息然後水之靜人之無汙穢在意之不誠必須去此然後能正其心及心既正後所謂好惡哀矜脩身齊家所説皆是合有底事當時省察固滯偏勝之私耳(僴○壯祖錄疑同聞别出)
問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意發於心則意當聽命
 心今曰意誠而后心正則是意反為心之管束矣何也曰心之夲體何嘗不正所以不得其正者盖由邪惡之念勃勃而興有以動其心也譬之水焉夲自瑩寧息盖因波濤洶湧水遂為其所激而動也更是大學次序誠意最要學者扵此一節分别善惡取舎是非分明自此以後凡有忿懥好樂親愛畏敬等類皆是好事大學之道不可勝用矣(壯祖)
問心如何正曰只是去其害心者(端䝉)
或問正心脩身今人多是不能致知處著力此心
 多為物欲所陷了惟聖人提出此心使之光明外來底物欲皆不足以動我内中發出底又不陷了(祖道)
心纔不正其終必至敗國亡家(僴)
誠意正心一説能誠其意而心自正一説意誠矣而
 心不可不正問脩身齊家亦然否曰此是交㑹不可不㸔又曰誠意以敬為先(泳)
或問正心修身莫有淺深否曰正心是就心上脩身
 是就應事接物上説那事不自心做出來脩身絜矩都是心做出來正心却是萌芽理㑹脩身絜矩等事却是就地頭上理㑹
毅然問家齊而后治天下平如堯有丹朱舜有瞽瞍
 周公管蔡却能平治何也曰堯不以天下丹朱而與舜舜能使瞽瞍不格周公能致辟于管蔡使不為便是措置得好了然此皆聖人之變處想今人不解有那瞽瞍之父丹朱之子管蔡之兄都不須如此思量且去理㑹常處(淳)
壹是一切漢書帝紀一切顔師古猶如刀切
 物取其整齊(泳)
李從之問壹是皆以脩身為夲何故只言脩身脩身
 是對天下國家脩身是夲天下國家是末前靣許多便是理㑹脩身其所厚者薄所薄者厚又是以家對國説(□)
大學解所厚謂家若誠意正心亦可謂之厚否曰不
 可此只言先後緩急所施則有厚薄(節)
大學之書不過明徳新民二者而已其自致知格物
 以至平天下推廣二者為之條目以發其意而傳意則又以發明其為條目要之不過此心之體不可不明而致知格物誠意正心乃其明之之工夫曰若了得只消明明一句便了不用下靣許多聖人為學者難曉故推許多節目今且明徳新民互言之則明明徳者所以自新新民所以使人各明其明徳然則雖有彼此之間其為欲明之徳則彼此無不同也譬之明徳却是材料格物致知誠意正心脩身却是下工夫以明其明徳於格致知誠意正心脩身之際要得常見一个明徳隠然流行于五者之間方分明明徳明珠常自光明要時拂拭若為物欲所蔽即是珠為泥涴光明之性依舊自在(大雅以下縂論綱領條目)
大學明明徳在新民止於至善三箇大綱
 工夫全在此三句下靣知止五句是説效驗如此上靣服藥下靣是説藥之效驗正如説服到幾日效如此又服到幾日效又如此㸔來不須説效亦得服到日子滿時自然有效聖人須要説到這田地教人明明三句後靣分析開八致知脩身五件是明明徳事齊家平天下三件是新民至善只是做得恰好後靣傳又立八件詳細剖析八件意思大抵閒時喫緊理㑹須要把做一件事㸔横在胸中不要放下理㑹透徹到臨事時一一有用而今多是閒時不喫理㑹到臨事時又不肯下心推究道理只説且放過一次不妨只是安于淺陋所以不能長進終於無成大抵不曽得志過日子且如知止只是時窮得道分曉臨事時方得其所止若閒時不曽知得臨事如何了得事親是用也須閒時理㑹如何為孝見得分曉及到事親時方得這理事亦然以至凡事如此問知止是萬事萬物皆知得所止或只指一事而言曰此徹上徹下知得一事亦可謂之知止又問上達天理便是事物當然之則至善處否曰只是合禮便是天理所以聖人教人致知格物只要人理㑹得此道理又問大學表裏精粗如何自是如此粗是大綱精是裏靣曲折處又曰外靣事要推闡齊家而后治國平天下裏靣事要已故脩身正心必先誠意致知細宻又問真知曰曽被虎傷者便知得可畏未曽虎傷底須逐旋思量箇被傷底道理見得與被傷者一般方是(明作)
格物致知求知其所誠意正心脩身齊家治國
 天下是求得其所物格知至是知所止誠心正身脩家齊國治天下平得其所大學中大抵虚字多如所謂欲其而后虚字明明新民止於至善致知格物誠意正心脩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字今當就其緊要實處著工夫如何致知格物以至于治國平天下皆有節目須要一一窮究著實方是(道夫)
自欲明明徳於天下至先致其知皆是一節所以
 欲如此必先如此致知格物知與物至切近正相照在格物所以致知才格則知已至故云在更無次第也(閎祖)
大學明明徳於天下以上皆有等級致知格物處便
 較親切了故文勢不同不曰致知者先格其物只曰致知格物也意誠而后心正説是意誠了便心正但無詐偽便是心不在焉便不或謂正心不須致知格物便可脩身齊家却恐不然聖人教人窮理只道是人善惡不能分别得故善或以為惡惡以為善善可以不為不妨可以為亦不妨聖人便欲人就外靣攔截得緊見得道理分明方可正得心得意不然聖人顔子如何不道非禮勿思却只道視聽言動如何先道居處執事而後與人忠敬字要體得親切似得箇畏字(銖記先生嘗因諸生問敬宜何訓曰是不得而訓也惟畏庶㡬近之銖云以畏訓敬平淡中有滋味曰然○幹)
明明徳於天下者先治其國(至)致知格物欲與
 字謂如如此必先如此言工節次致知格物致知便在格物㸔來欲與先字差慢得些子在字又緊得些子(履孫)
大學物格而后知至天下聖人説得寛不説道
 能此即能彼亦不説道能此而後可學彼只是如此寛説後靣逐段節節更説只待人自㸔得如何(振)
蔡元思大學八者條目若必待行得一節了旋進
 節則沒世窮年亦做不徹㸔來日用之間須是其所在而致力遇著物來靣前便用格知所至便用致意之發便用誠心之動便用正身應接便用脩家便用齊國便用治方得曰固是他合下便説古之欲明明徳於天下便是就這大規模上説只是細推他節目緊要處則須在致知格物誠意迤邐做將去(云云)又曰有國家不成説家未齊未能治國
 待我去齊得家了却治國家未齊者不成説身未脩且待我脩身了却齊家無此理但細推其次序須著如此做若随其所遇合當做處則一齊做始得(僴)
大學自致以至平天下許多雖是節次如此須要
 一齊理㑹不是物格後方致知意誠後方正心若如説則是當意未誠心未正時有家也不去如何且如在下不獲乎上數句意思亦是如此若未獲乎上更不去治民一向去信朋友若未信朋友時且一向去悦親掉了朋友不管須是多端理㑹方得許多節次聖人亦是畧分箇先後與人不是做一件淨盡無餘方做一件若如此做何時得成又如喜怒做工夫固是然亦須事事照管不可專於喜怒如易損卦懲忿窒慾益卦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似此説話甚多聖人却去四頭八靣説來須是逐一理㑹身上許多病痛都要防閑(明作)
問知至了意便誠抑是方可做誠意工夫曰也不能
 地説得這箇也在人一般自便如此一般自當循序做但知至了意誠便易且如這一件事知得不當如此末梢却如此做便是知得也未至若知得至時便決不如此如人既知烏喙不可食水火之不可豈肯更試去食烏喙蹈水若是知得未至時意決不能誠問知未至之前所謂謹獨不可忽否曰也不能恁地説得規模合下皆當齊做然這裏只是説學之次序如此説得來快無恁地勞攘且當此次初間明明徳於天下規模便要恁地既有恁地規模當有次序工夫既有次序工夫自然次序功效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誠意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脩身而后齊家而后治國而后天下只是就這規模恁地廣開去如破竹相似逐節恁地去(㝢)
大學次序致知格物是窮此理誠意正心脩身
 體此理齊家治國平天下只是推此理要三節㸔(雉)
大學一篇却是兩箇大節目物格知至一箇誠意
 脩身一箇才過此二闗了則便可直行將去(泳)
物格知至一截事意誠心正身脩是一截事家齊國
 治天下平又是一截自知至交誠意又是一箇過接闗子自脩身交齊家又是一箇過接闗子(賀孫)
格物脩身自淺以及深自齊家平天下自内以
 及外(敬仲)
或問格物致知貫通處方分别取舎初間未嘗
 不如此但較生澁勉强否曰格物時是窮盡事物之理這方是區處理㑹到得知至時却已自有箇主宰㑹去分别取舎初間只見得表不見得只見得粗不見得精到知至時方知得到能知得到方㑹誠可者必為不可決不肯為到心正胸中無些子私蔽洞然光明正大截然有主不亂此身便脩家便齊國便治而天下可平(賀孫)
格物致知治國平天下其事似小然打不透則病痛
 却大無進歩處治平天下規模雖大然這裡縱有未盡病痛却小格物致知如知及之正心誠意如仁能守之到得動之不以禮處只是小小未盡善(盖卿○方子錄云格物誠意其事似乎小然若打不透却是大病痛治平天下規模雖大然若有未到處其病却小盖前靣大夲領已自正了學者做到物格知至處此是十分以上底人)
㸔來大學格物平天下八事而心是在當中
 擔著兩下前靣格物致知誠意理㑹箇心後靣身脩家齊國治天下平是心之功用曰據他夲經去脩身截斷然身亦是心主之(士毅)
自明明徳至於治國平天下九層寳塔自下至上
 是一箇塔心四靣雖有許多其實只是一箇明徳正心誠意脩身以至治國平天下雖有許多節次其實只是一理逐一從前㸔來後靣又推前靣去故曰知至而后誠意而后心正也(子蒙)
問古之欲明明徳於天下者至致知格物詳其文勢
 似皆是有為而後為者曰皆是合當為者經文自明徳説至新民止於至善下文又却反覆明辨見正人者必先正已孟子天下之夲在國國之夲在家家之夲在身亦是此意(道夫)
問古之欲明明徳於天下致知格物向疑其似於
 為人今觀之大不然大人天下為度者也天下苟有一夫不被其澤則於吾心為有慊而吾身於是八者一毫不盡亦何明明徳於天下耶夫如是則凡其所為雖若為其實則亦為己而已先生曰為其職分之所當為也(道夫)
 
 
 
 
 
 朱子語類卷十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