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川沙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自动笺注)
沙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雜著
  
仁說疑稟(附先生答)
 朱子曰。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之所得以爲心。
  伊川先生曰。
一陽復於下。
天地生物之心也。
(朱子曰。
一陽旣復則生意發動
乃始復見其端緖也。
)○明道先生曰。
天地大德曰生。
天地絪縕
萬物化醇
生之謂性。
萬物生意可觀
此元者善之長也。
所謂仁也。
○又曰非仁則無以見天地。
朱子曰。
天地生物爲心者也。
人物之生。
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爲心者也。
蓋天地之心。
其德有四
元亨利貞
而元無不統。
運行焉則爲春夏秋冬之序。
春生之氣。
無所不通
故人之爲心。
其德亦有四。
仁義禮智而仁無不包。
發用焉則爲愛恭宜別之心。
惻隱之心無所不貫
論天地之心者。
則曰乾元坤元
論人心之妙者。
則曰仁人心也。
蓋仁之爲道
天地生物之心。
卽物而在。
○又曰。
人之所以爲人
理則天地之理。
其氣則天地之氣。
無迹
可見
故於氣觀之。
要識仁之意思
一箇渾然溫和之氣。
其氣
則天陽春之氣。
理則天地生物之心。
今只就人身上看。
有這意思如何
○問仁者天地生物之心。
曰。
天地之心。
只是箇生。
○問。
程子曰心。
生道也。
人有是心。
斯具是形。
以生惻隱之心
生道如何
天地生物之心。
仁人稟賦
接得此天地之心。
能有生。
惻隱之心
在人亦爲生道也。
人未得之。
此理未嘗不在
天地之間。
只是人有是心。
便自具是理以生。
不可有心了。
却討一物來。
安頓裏面
○問。
天地之心。
天地之理。
理是道理
心是主宰底意否。
曰。
心固是主宰底意。
所謂主宰卽是理。
不是心外別有箇理。
理外別有箇心。
程子曰。
主宰謂之帝。
性情謂之乾。
便是主宰處。
所以天地生物爲心。
○問。
天地生物氣象
溫厚和粹
天地生物之仁否。
曰。
這是從生說來
所謂大哉乾元
萬物資始
至哉坤元
萬物資生
字。
便是生物之仁。
竊嘗自疑而設爲問答曰。
天地自是無心底物事爾。
未嘗有思形迹可言
何以知其天地有生物之心而言之也。
曰。
竊嘗考之先儒之言。
而反以求之。
固無迹。
未易看得
只於春夏秋冬上見之。
方春之時。
陽氣發育萬物
夏方敷榮茂盛
到秋結實成就
到冬堅固了當
到明春又會發生。
上天下地
未見別事。
只見萬物生育不已
則今見其迹之如此。
可見其氣之如此。
其氣之如此。
可見其理之如此。
天地之心。
雖無痕迹思慮可言
然今有冬間枯槁之物。
逢春忽生萌芽
此非天地之心而何
抑亦不可之無迹也。
(答。
枯槁萌芽
於此可見天地之心。
不可便以爲天地之心。
如復其見天地之心。
不可便以復爲天地之心也。
)然則人在天地之間。
乃得其心而以爲己心者。
何以焉。
曰。
乾道變化
正性命。
人之生也。
得天地之氣以成其形。
天地之理賦焉。
其氣卽陰陽五行之氣也。
其理卽健順四德之理也。
向來發生化育之德。
全付自家寸中
其所得之者。
非於形旣具了。
方將此箇得來也。
人之所以生者。
由有此也。
而纔有生也。
便有此心。
由是言之則得之一字
亦爲剩語矣。
一理渾合
天人無間
人之得其心以爲心者。
其界接稟賦不亦明曉
而苟無是心則人不得有以生矣。
何可論得之之由如是費力乎。
(答。
天地之塞帥。
吾其體性
則雖下得字。
亦自不妨
剩語
費力
古人無此話。
不必如此立議論。
)然則何不天地生物之仁。
而人之所得以爲心。
何不天地生物之心。
而人得之而爲心者。
仁必以仁者二字表立於上。
統攝天人而言之。
又必以所得之者何也。
曰。
仁之一字
旣從理之在人者。
成人所以爲人者。
以其是理之賦於己也。
是以
仁字不可全做天底說。
不可從人底說。
(答。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之所得以爲心。
卽就人身上推原其理之所自來耳。
非以仁字爲不可從人底說也。
如曰仁者愛之理。
心之德。
何嘗說及天哉。
蓋在天曰元。
在人曰仁
只是一理而有天人之分者。
只是公共道理
而以人體之而爲仁耳。
今曰。
仁字不可天底
不可從人說。
則是中間不界之物。
而其下又曰是德之在人。
曰仁
則不幾於自相矛盾乎。
)天地大德曰生。
而是德之在人。
曰仁矣。
故表出仁字於上。
明人之有是心者本之於天。
所得之所字。
其義已於前段略陳之。
雖下一字
其理甚精也。
如是看得
如何如何
 未發之前
四德具焉。
惟仁則包乎四者。
  伊川先生曰。
心一也。
有指體而言者
(本註云。
寂然不動。
是也
)有指用而言者
(本註云。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是也
)○又曰。
月謂之陽月
恐疑無陽也。
(朱子曰。
積陰陽氣收斂
天地生物之心。
未嘗息。
無端可見
)○又曰。
天地儲精
得五行之秀者爲人
其本也眞而靜
其未發也。
五性具焉。
曰仁義禮智信。
(朱子曰。
其本也眞而靜
其未發也五性具焉。
五性便是眞。
未發時便是靜。
只是疊說。
)○朱子曰。
先識得元與仁是箇甚物事
更就自家身上甚麽是仁。
甚麽是義禮智。
識得這箇
便見得一箇能包得那數箇。
○又曰。
仁。
渾淪渾淪都是一箇生意
義禮智都是仁。
對言則仁與義智一般。
○又曰。
仁字須兼義禮智看。
看得仁者仁之本體
禮者仁之節文
義者仁之斷制
智者仁分別
春夏秋冬不同
同出於春。
春則生意之主也。
夏則生意之長也。
秋則生意之收也。
冬則生意之藏也。
自四而兩。
兩而一。
則統之有宗
會之有元
故曰五行一陰陽。
陰陽太極
○問。
得之最先
具義禮智。
曰。
先有是生理
三者由此推之。
○問。
是生底意。
義禮智如何
曰。
天只一元之氣。
春生時全見是生。
夏長時也。
只是這底。
秋來成遂也。
只是這底。
冬天藏斂也。
只是這底。
仁義禮智。
割做四段
一箇便是一箇
渾淪只是一箇
○問。
統體底否。
曰。
理會義禮智令分明
空闕一處便是
○問。
恐如五行之木。
若不是有箇木。
便亦自生下面四箇不得
曰。
若無木便無火
無火便無土。
無土便無金。
無金便無水。
又問先生五行
不是相生
合下有時都有。
如何
曰。
喚做一齊也得
喚做相生也得
西山眞氏曰。
心之德。
何也。
蓋心者。
此身之主而其理則得於天。
仁義禮智皆此心之德。
又爲五常之本。
元亨利貞皆乾之德。
而元獨爲四德之長。
天之元。
卽人之也。
元爲天之全德
爲人全德
問。
未發之前只是性也。
性則一而已矣。
何以見其有四者之具。
又包得其三者焉。
曰。
太極動而生陽。
靜而生陰。
動靜屈伸之間。
自有始終微盛之漸。
於是開成四片
元亨利貞之各得其名位
有若分間架。
條目井井
元者自是生之理也。
亨者自是通之理也。
利者成之理也。
貞者藏之理也。
不可把亨作元。
把利作貞。
其所生長成遂者。
只是一箇元也。
故曰。
五行一陰陽。
陰陽太極也。
人之生也。
得其陰與陽也。
而斯有健順之德。
得其元亨利貞也。
而斯有仁義禮智之性。
其各成四派。
只是一箇生意者。
便是元亨利貞一箇元也。
又何疑焉。
此則旣然矣。
先儒之論此。
皆以陰陽四德五行四時
合而言之。
以明一之包四而已
未嘗言此理彼氣。
使見之者曉然理氣之分。
今亦有一言以破之乎。
曰。
大凡理與氣。
自是兩箇物事
不可混雜爲一。
而亦渾合無間未或離焉。
蓋理無是氣則無所依附湊泊
氣無是理則無所主宰運用
亦有言理而氣在其中
言氣而理在其中
故其言五行四時時。
太極四德之理。
幷擧不離矣。
元亨利貞之理。
無形可言矣。
是以
或以寒暑溫凉言之。
或以木火金水言之。
兼互說去。
元亨利貞便在其中矣。
今必欲分言理氣
則理有動靜而分而爲元亨利貞
氣有陰陽而分而爲水火金木
理附於氣。
氣載乎理。
生育萬物
而人之生也。
陰陽五行之氣。
成其形質
動靜四德之理。
賦於其中
木之氣載其元之理而賦於人則爲仁之德。
火之氣載其亨之理而賦於人則爲禮之德。
金之氣載其利之理而賦於人則爲義之德。
水之氣載其貞之理而賦於人則爲智之德。
仁義禮智。
只從健順中分派。
則斯不亦爲理氣之分。
未嘗二合未始
一者耶。
曰。
所以四德之說。
各有所從
性中只有一箇生意
做成四片
如春之生意
長於夏。
成於秋。
藏於冬。
此則從其漸次流注而說也。
中元有四根本
各有界分
溫和意思便是
宣著底意思便是禮。
剛斷斂藏意思便是義智。
此則從其苗脈情狀而說也。
前之則仁之包四者。
自現而無可疑也。
由後之說則何以見其包之義歟。
曰。
只是一也。
仁禮屬陽屬健而爲體。
義智屬陰屬順而義爲體。
仁義二者。
卽爲四者之大界分
乃爲體而義自爲用。
(答。
仁體義用。
此就陰陽動靜處說。
若就未發上。
不可分體用
更加體察
見得一理渾然處。
其中涵具四箇情狀意思
方是穩當
)原其本初
而已矣。
則雖漸次對配之有別。
所以四之義則未始異也。
曰。
今以仁義爲體而禮智爲用。
體用之說。
如斯而已乎。
曰。
發生言之則仁禮爲始而義智爲終。
當爲體而終當爲用也。
動靜言之則義智爲靜而仁禮爲動。
自爲體而動自爲用也。
中仁靜處或爲體。
而自正義動處或爲用。
可以一塗論。
然此主仁之爲體而包得四者而言。
不必轉向體用費力也。
 是以
涵育渾全
無所不統。
  
明道先生曰。
仁者
天地萬物一體
如其皆我何所不盡
不能有諸己。
其與天地
豈特相去千萬而已哉。
橫渠先生曰。
天體物而不遺
仁體事而無不在也。
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
一物之非仁也。
昊天曰明。
及爾出王
昊天曰旦。
及爾遊衍
一物不體也。
(朱子曰。
體物
猶言爲物之體也。
物物有箇天理
體事。
事事是仁做出來
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
須是仁做始得。
凡言體便是做他那骨子
)○西銘曰。
乾稱父。
坤稱母。
予玆藐焉。
混然中處
天地之塞吾其體。
天地帥吾其性。
民吾同胞
吾與也。
大君者。
父母宗子
大臣
宗子家相也。
尊高年。
所以長其長。
孤弱
所以幼其幼。
聖其合德
賢其秀也
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
吾兄弟之顚連無告者也。
于時保之。
子之翼也。
樂且不憂
純乎孝者也。
違曰悖德
害仁曰賊。
濟惡不才
踐形惟肖者也。
知化善述其事。
竆神善繼其志。
不愧屋漏無忝
存心養性匪懈
旨酒
崇伯子之顧養
英才
封人錫類
不弛勞而底豫
舜其功也。
無所而待烹。
申生其恭也。
體其受而歸全者參乎。
勇於從而順令伯奇也。
富貴
澤。
將厚吾之也。
貧賤憂戚
玉汝于成也。
存吾順事
沒吾寧也。
(退陶先生曰。
在於求仁。
須深體此意。
方見得與天地萬物一體
眞實如此處。
爲仁之功。
親切有味
免於莽蕩交涉之患。
又無認物爲己之病。
心德全矣。
程子曰。
西銘意極完備
乃仁之體也。
又曰。
充得盡時聖人也。
○按此條亦兼體用說。
當與下文流貫章通看。
)○朱子曰。
惟聖性者。
浩浩其天。
不加毫末
萬善足焉。
○又曰。
心雖主乎一身
而其體之虛靈
足以管乎天下之理。
理雖散在萬物
而其用之微妙
不外乎一人之心。
○又曰。
若無天地萬物
此理亦有虧欠
○又曰。
萬物
天命流行
自始至終
無非此理。
至如元亨利貞皆是
元則爲善之長。
亨利皆是那裏來。
仁義禮智亦皆也。
而仁則爲萬善之首。
義禮智皆從這裏出爾。
○又曰。
當來得於天者。
只是箇仁。
所以爲心之全體
自仁中分四界
萬物萬事
自此出。
○問。
先生以爲一分爲二
二分爲四。
四分爲八。
又細分將去。
程子說性中只有仁義禮智四者而已
只分到四便住。
何也。
曰。
周先生亦止分到五行住。
要細分則如易樣分。
臨川吳氏曰。
天之爲天也。
而已
人之爲人也。
而已
四序
一元也。
五常
也。
人之有
木之
木有
榦枝所由也。
人有
萬善所由出也。
問。
在於一人方寸之中。
而其體也甚微。
理散於天地萬物之中。
而其理也甚夥。
何以知其在我之有以統乎天地萬物也。
曰。
此爲識得仁體之大。
雖以素嘗從事學問思辨之人。
而每於此處。
未免有見未到說未出處
欲以孤陋愚眛之臆見
欲爲端的形容無形無影之地。
不亦矣乎
試以所見先儒之餘論者。
得一二。
以爲質疑之端。
太極陰陽
陰陽生五行
五行各具一陰陽。
陰陽各具一太極而以化生萬物
萬物亦各具一太極也。
由其同出一原而同得乎其理。
故在物之理卽吾心之理也。
吾心之理卽事物之理也。
初無彼此精粗之間。
而反諸吾心而求之。
是心爲一身之主。
(答。
如此言。
仁正朱夫子所謂莽蕩交涉之病。
竊意仁者天地生物之心。
而人全得以爲心。
冲融溫粹
常生不息
此是仁之本相
此理涵育渾全
無分無內外。
天地萬物渾爲一體
故此滿腔子底。
足以四海而彌六合
程子所謂一人之心卽天地之心。
蓋謂此也。
今以在物之理與吾心之理。
比倂較量
以其同出
原而彊名之曰仁
則恐近於闊疎不情也。
如何
)而未發之前
渾然在中
虛靈不眛。
(答。
渾然在中
理言
虛靈不眛。
以心言。
不可夾雜說。
)而其體則仁也。
與天地而同其大。
天道無外
此心之亦無外。
天道無限量。
此心之亦無限量
天道一物不體
萬物一之非天。
此心之理亦無一物不體
萬物一之非吾心之
巨細隱見遠近前後
千緖萬頭
莫不總管輳會於此心之
方其靜也
未見影響之可尋。
然苟無其體之無所不統。
何以萬化百行之原。
而上與天同流哉。
釋氏所以洞見心體
(答。
釋氏瞥見心性影像
不知眞實體面
今許以洞見則亦太恕矣。
)而其不可與入堯舜道者
只見光輝閃爍
不知性中包得許多道理
所以求道運水搬柴之末。
而終至於絶倫滅法。
得罪聖人也。
然則旣曰萬物之理卽與吾心之理爲一。
無不統。
則抑可謂萬物而少了一物
此理亦有虧欠耶。
曰。
萬物太極而亦各具太極
則雖曰仁萬物
未爲無理之言。
(答。
是吾心所具之生理
其體足以萬善
其用足以萬事
今見萬物之各具太極
而謂萬物
所謂仁者
離內而外
舍心
而物矣。
陳經正云。
我見天地萬物皆我之
不復知我身之所爲我。
程子曰。
他人食飽。
公無餒乎。
正是說破此病。
)而萬物所以者以有此理。
萬物旣生之後
理便在物。
非是待是物之成形而方著是理也。
不虛設而不得不生出萬物也。
物不自而各具是理而
盈於天地者。
一物之剩。
特合少得底則人不可少得。
他亦不可使他少得。
若或一物之少則此理亦不可之無欠闕矣。
未知如何
 所謂生之
  伊川先生曰。
譬如穀種。
生之便是仁。
陽氣發處乃情也。
朱子曰。
天地之心。
無可做大德。
曰生。
只是生物而已
謂如一樹春榮夏敷。
至秋乃實。
至冬乃成。
雖曰成實
若未經冬。
便種不成
直是得氣足。
便是將欲相離之時。
却將千來種。
便成千樹
碩果不食是也
方其自少而大。
各有生意
冬時疑若樹無生意矣。
不知自收在下
具生理。
便見不竆之意。
這箇道理
直是自然全。
○又曰。
萬物收藏
何嘗休了。
有生在裏面。
如穀種桃杏仁之類。
着便
不是死物。
所以名之曰仁
得都是生意
○又曰。
仁是箇溫和柔軟底物事。
老子說。
柔弱者生之徒。
堅彊者死之徒。
見得自是
石頭如何種物事出。
藹乎若春陽之溫。
汎乎若醴酒之醇。
此是形容仁底意思
○又曰。
試自看一物
堅硬頑石
成甚物事
便是不仁
○問。
生之理便是體否。
曰。
若要見得分明
只看程先生說。
譬如穀種。
生之便是仁。
便分明
○問。
周子牕前草不除去
卽是生意自家一般
曰。
他也只是偶然見與自家意思相契
或謂只是人心生理
生字之如何。
曰。
不必須用一字訓
但要識得大意通透爾。
○問。
程子天地物氣象。
也是如此
曰。
他也只是偶然如此
便說出來示人
而今不成只管去守看物氣象。
(答。
三條亦非本意
此以下。
不能逐條評論
照此櫽栝如何
)○退陶先生答鄭子中曰。
心。
生道也。
此生字。
只是生活
不竆之義。
與天地生物之心。
貫串一生字。
朱子或問天地生物之心曰。
天地之心。
只是
凡物皆是
方有此物。
人物所以不竆者。
以其也。
才不生。
便乾枯死了。
以此
之。
桀跖不能無是。
亦是生活耳。
來諭以爲生出之義。
以爲動用之義。
恐非本意也。
朱子曰。
殺身成仁
以欲甚於
甚於死。
能不害乎此心。
此心何心也。
天地則坱然生物之心。
在人則溫然愛人利物之心。
(答。
殺身以上有數段。
如此刪節
恐該不盡。)
問。
生字兩般義。
如罔之
幸而免之
生活也。
樂則
則烏可已之
生出也。
所謂生之性。
生字當作何義看也。
曰。
天下之物。
未有不生活而能生出者。
未有生出而不生活者。
今以穀種觀之。
於其一箇皮殼中。
生活之理充滿藹然
其藹然溫煖處。
卽是生出底意也。
纔着於土。
便芽苗。
苗而榦。
榦而葉。
葉而茂。
茂而實。
只是生活生出之意。
故將此實明年種得。
如此便
若使初不生活
只爲乾枯一物而已
種地便將腐破不成物矣。
豈會生得萌芽哉。
天地生物之心固如此
而仁之在人。
貫通一理
理卽爲生之性。
而活而不死
不殺
便有春陽溫和之意。
故纔有孺子入井
便會惻隱
纔有兄長
便會恭敬
纔有不慊意思。
便會羞惡
有善惡。
便會是非
不待計較安排
自然如此
此事旣了。
又有他
事則又如此
今日旣過。
明日又有此事則又如此
一事之中。
從頭至尾
自本至末。
未或此心之不然
此箇本體之理。
便爲生生之本。
生活之意。
坱然在此。
愚則以爲生之一字
便有兩箇意思
未知如是看否。
曰。
此則然矣。
仁字自有生活生出之意。
則死則非仁也。
不活則非仁也明矣。
孔子殺身許之以成仁者。
何也。
(答。
生字含生生出
程子所謂生之性。
卽以出言耳。
死則非仁。
不活則非仁。
理固如此
一向如此言。
仁恐近於知覺言仁之病。
認取其中盎然慈愛道理
方是仁之本相耳。
程子所謂生之性。
就穀上指其涵具生生之理而言。
轉向殺身成仁處。
支蔓交涉耳。
如何
)曰。
其所懇惻直遂而無回護委曲之意。
然後方是爲生意也。
若當危迫存亡之際。
生意之存乎中者藹然沛然
只見愛君憂國心直向前
而更無利害計較之私傷害生生之意。
至於得一箇軀於此
生意最好看而更甚分明
苟使天理之正
秉彝之良。
若將發見
而又有怵怕利害之念橫中而起。
全其軀命之微。
至使向來藹然餒縮不遂
間截不接
則是斧斤以傷其靈根方長之勢也。
所謂不活則不
也。
則不仁也。
若將仁之生字
把作苟活一身
則是反爲傷賊性鴆毒
豈有是哉。
如是爲說。
如何
(答。
生之性。
以專言者
愛之理。
偏言者。
性之情。
愛之發。
以情之偏專言。
盛論中似欠了此
幸更檢思如何。)
 愛之理。
仁之體也。
  朱子曰。
二先生之前
學者不知有仁字。
凡聖賢說仁處。
不過作愛字看了。
二先生以來
學者始知理會仁字。
不敢作愛說。
然其流又一向離了愛字。
懸空揣摸
旣無眞實見處
故其爲說恍惚驚怪
弊病百端
殆反不若不知有仁字而只作愛字看却之爲愈也。
若且欲曉得仁之名義
則又不若且將愛字推求
見得仁之所以愛。
愛之所以不能盡仁。
則仁名義意思
瞭然在目矣。
不必求之於恍惚有無之間也。
○又曰。
愛之之理便是仁。
若無天地萬物
此理亦有虧欠
於此識得仁體
然後天地萬物血脈貫通
而用無不周者。
可得而言矣。
蓋此理本甚約。
今便將天地萬物
夾雜說却鶻突了。
夫子子貢博施濟衆之問。
如此也。
更以復見
天地之心之說觀之。
亦可見。
一陽復處。
便是天地之心。
完全自足
非有待於外也。
○又曰。
仁離愛不得
上蔡諸公不把愛做仁。
他見伊川博愛非仁也。
仁是性。
愛是情。
伊川不是道愛不是仁。
當初有人會問。
說道愛是仁之情。
仁是愛之性。
如此方分曉。
門人只領那意。
愛之說。
若將浼焉。
蹉過地位去說將仁更無安頓處。
孺子匍匐入井
皆有怵惕惻隱之心
這處見得親切
聖賢言仁
皆從這處說。
(伊川先生曰。
自是情。
自是性。
豈可專以愛爲仁。
退之言博愛之謂仁。
非也。
仁者博愛
然便以博愛爲仁則不可。
)○又曰。
是根
愛是苗。
不可便喚苗做根。
然而這箇苗。
却定是從那根上來
○又曰。
愛是惻隱
惻隱是情。
理則謂之仁。
心之德。
德又只是愛。
謂之心之德。
却是愛之本柄。
○問。
天地萬物同體之意。
曰。
須是近裏着身推究
未干天地萬物事也。
須知所謂心之德者。
程先生穀種之說。
所謂愛之理則所謂仁是未發之愛。
愛是已發之仁。
以此意推之。
不須外邊入道理。
於此認得仁字。
不妨天地萬物同體
不理會得。
便將天地萬物爲仁。
却轉
交涉矣。
○又答曰。
愛之理則所謂仁之體也。
天地萬物
與吾一體
所以無不愛。
愛之理則不爲是而有也。
○又答曰。
則是自然愛。
不是同體了方愛。
惟其同體
所以無所不愛。
所以愛者
以其有此心也。
所以無所愛者
以其同體也。
仁者愛之理。
只是愛之道理
猶言生之性。
則是理之見於用者也。
蓋仁。
性也。
只是而已
愛是情。
情則發於用。
指其未發。
曰仁愛之理。
情卽已發。
故曰愛者仁之用。
○又答曰。
愛之理。
自仁出也。
然亦不可離了去說
問。
萬物與我均受天地之氣以生。
而同得天地之理焉。
由是言之則天地萬物
同體而已矣。
張子西銘
說得此義。
龜山與我爲一之言。
亦出於此也。
可以見得仁之體段
朱子乃病其夾雜
天地萬物之說。
轉無交涉
欲以愛之理狀
今亦有以言其意義之詳與。
曰。
朱子不是天地萬物不與同體也。
天地萬物同體上。
不可以也。
天地萬物
得生生之理以爲性。
而初無彼此爾我之別。
則我之具於中而渾然全體者。
只是一也。
是以
方其未發也。
是仁之體。
一物之不統。
方其已發也。
是仁之用。
一物不貫
於此可見其與天地萬物同體無間也。
然若只以物物皆具。
同一其體者。
謂之是仁則是在於天地萬物之中。
各自具足
不相假借而已
實無所以主本涵包而周流貫徹。
推廣普遍
使之無阻閡間隔之患也。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
而人得以爲心者也。
其理爲生生育之理。
其德爲慈愛溫和之德。
未發而其理充滿
木之有根
已發而其理著見。
木之生苗
孺子入井
便生惻隱
至於天下親疎貴賤禽獸草木之微。
莫不隨分流通
所謂也。
情也用也。
其所自出則仁也。
性也體也。
其所以於天地萬物無所愛者
其與同體也。
其所以與之同體者。
由其同出一原也。
若使天地萬物不與同體
則我之不得周流矣。
豈有不與天地同體之理。
孤單獨立
雖使萬物都無無所欠缺也哉
其所謂理者。
卽是愛之理。
愛之理中
包涵萬物之妙。
不是待了克盡己私
廓然大公
天地萬物貫通了。
方討得愛之理。
體乃立而用乃行也。
南軒說。
却言己私旣克。
廓然大公
天地萬物通貫
愛之理得於內。
而其用形於外。
朱子辨之。
明其夾雜天地萬物不可
非以天地萬物無所於此理也。
蓋言
愛之之理。
自家心之德仁之體。
有以統貫天地萬物
湖湘學者
離絶字。
只從天地萬物上說
朱子多少分說
得已耶。
未知如何
(答。
橫渠龜山爲說略同
朱子或取而或病者
有意義。
要須辨別
西銘混然中處
得天地之塞帥以爲體性
所謂仁者
渾全於吾心。
而其體段之大。
同胞吾與一體
龜山之說。
不就自家身上見得本然所受之理。
而直見萬物與我爲一。
便認以爲廣蕩而無交涉
來說。
龜山之說出於西銘
或恐看未出耳。
其下所論。
大槩亦是。
但恐語言之間。
不能無帶得病敗耳。)
 已發之際。
四端著焉。
而惟惻隱則貫乎四端
  孟子曰。
惻隱之心
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
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
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
知之端也。
(朱子曰。
惻隱羞惡辭讓是非
情也端緖也。
因其情之發。
性之本然
可得而見。
猶有物在中而緖見於外也。
)○朱子曰。
却是愛之理。
發出來。
方有惻隱
却是羞惡之理。
發出來。
方有羞惡
却是辭遜之理。
發出來。
有辭遜。
却是是非之理。
發出來。
方有是非
仁義禮智。
是未發底道理
惻隱羞惡辭遜是非
是已發底端倪
○又曰。
惻隱
之心。
乃是得天之心以生物便是天之心。
○問。
仁字恐只是生意
故其發而爲惻隱
羞惡
辭遜
爲是非。
曰。
只得惻隱字上看。
○問。
何以能包四者。
曰。
且以惻隱論之。
只是惻隱
遇當辭讓則爲辭讓
不安處便爲羞惡
分別處便爲是非。
若無一箇動底醒底在裏面。
便也不知羞惡。
不知辭讓
不知是非
譬如天地只是一箇春氣
發生之初爲春氣
發生得過
便爲夏。
收斂便爲秋。
消縮盡便爲冬
明年又從春起。
渾然只是一箇發生之氣。
○問。
仁包四者。
惻隱之端。
如何貫得是非羞惡辭讓之類。
曰。
惻隱只是動處。
接事物時。
皆是此心先擁出來
其間却自有羞惡是非之別。
所以惻隱又貫四德
春和發生
夏則長茂。
以至秋冬
皆是一氣
只是這箇生意
○問。
仁兼四端意。
曰。
上蔡明道先生史書成誦
明道謂其玩物喪志
上蔡汗流浹背
面發赤色
明道云此便是惻隱之心
且道上蔡聞過慚惶
自是羞惡之心。
如何却說惻隱
是有惻隱之心方會動。
動了始有羞惡
恭敬
是非
動處便是惻隱
若不會動。
不成人
地生生之理。
這些動意未嘗止息
勉齋黃氏曰。
貫字。
如一箇物串在四箇裏面過。
問。
言仁四德於未發之前
可知其發之惻隱
自會貫來。
而必復重於此
其意抑可以詳言與。
曰。
人心一身之主而管動靜
體用
方其靜也
全體渾全有以涵已發之本根焉。
方其動也。
則此用昭著有以驗未發之端緖焉。
蓋其著於已發者。
只是未發之用也。
具於未發者。
卽是已發之體也。
豈有二哉。
惟以未發之前
無形可見
無迹可尋
是以
言仁之包四德者。
從此處驗之。
今有赤子之事感之。
便應之以惻隱
可以驗其未感之理。
是也
蹴爾嘑爾之事。
之而便應之以羞惡
可以驗其未感之理。
是也
過朝廷宗之事。
之而便應之以恭敬
可以驗其未感之理。
是也
姸醜善惡之事。
之而便應以是非。
可以驗其未感之理。
是也
其所應之情。
隨感各見。
端緖分明
則又可以驗其未感之性粲然條理間架
不是籠粘而無別也。
見其赤子嘑蹴朝廟姸醜之至。
便會動了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端。
終無堅硬頑鈍底意。
有箇慈良生活底意。
羞惡如此
恭敬如此
是非
如此
惻隱貫串四端裏面來者
昭著可見
可以驗未發之仁只是生意
而包得四箇根本也。
又見其不食至於死。
肅敬至於心無一物
分別至於取舍動了著。
著了成就斂藏
可以驗未發之義禮智都自一箇成遂耳。
言仁包之時。
已藉此端所於此
而明其已發之用。
豈曰重複也哉
然則其言包於未發之前
其言貫於已發之際。
何也。
曰。
黃勉齋已言之。
有曰包如四箇物都合在一箇裏面
如一物串在四箇裏面過。
甚明矣。
蓋未發之前
寂然自在
四德只在仁一包中而已
已發之際。
一德從一事上應去。
於此方見其仁貫此四箇中也。
凡著得一箇字換對。
皆有實然之義。
非偶變文也。
如何
 是以
流貫徹。
無所不通
  明道先生曰。
醫書手足痿痺不仁
此言最善名狀
仁者
天地萬物一體
莫非己也。
認得爲己。
何所不至
若不有諸己。
自與己不相干
手足不仁
已不貫。
不屬己。
(西山眞氏曰。
手足仁者
非曰手足自不仁也。
手足本吾一體
風痺之人血氣不貫手足
便與不屬相似
人與物亦本吾一體
緣頑忍之人此心不貫人物
亦與不屬相似
無私邪之害則一見赤子
入井
此心爲之怵惕
小小疾苦
此心亦爲之痛楚
)○又曰。
滿腔子惻隱之心
(朱子曰。
彌滿充實
無空缺處。
如刀割着亦痛。
針箚著亦痛。
平巖葉氏曰。
腔子
軀殼也。
人之一身
惻隱之心
無所不至
疾痛疴癢
觸之則覺。
由是推之則天地萬物
本一體也。
無往而非惻隱之心矣。
)○問。
脈是那血氣周流
切脈便可以見仁。
朱子曰。
然。
只是恁地脈理貫通一身
仁之理亦是恁地
○又曰。
此心所以至靈至妙
凡理之所至
其思隨之。
無所不至
大極無際無不通。
細入於無倫無不貫。
近在跬步
遠在萬里無不徹。
至於天地萬物
不過充吾心體本然而非外爲者。
蓋是理在天地間
流行圓轉
一息之停。
萬物萬事
小大精粗
一非天理流行
吾心全得是理。
天理在吾心。
本無一息不生生而不與天地流行
惻隱一端
近而發於親親之間。
親之所以當親。
次而及於仁民之際。
老者所以當安。
少者之所以當懷。
入井者之所以怵惕
又遠而及於愛物之際。
如方長之所以不折。
胎之所以不殺
殀之所以不夭
是皆天命之流行。
而吾但與之流行而不虧不失也。
退陶先生答黃仲擧曰。
腔子是甚底。
只是這箇物事
這箇
物事是甚底。
滿腔子底物事。
曰。
然則惻隱之心在外耶。
曰。
自這一箇腔子
天地萬物
只此一理
一氣亦非二。
故曰一人之心。
天地之心。
(卽程子語)腔子外更別有甚。
只是這箇
方體可言
無內外可分。
仁者所以天地萬物一體
惻隱之心
足以四海六合也。
然這也不是懸空底物事。
人有腔子
乃其樞紐總腦處。
這箇物事充塞這裏
天下大本
由其無方體無內外。
充塞這裏底。
卽是萬物四海底。
心非外腔子而別有箇體萬物四海底心也。
故謂腔子外亦只這箇
可以其外卽是內底也。
惻隱之心在外
不可以心非在外之物也。
(心本無分內外
先賢論心
或有分內外說處。
蓋言各有攸當故也。
程子曰。
心豈有出入
亦以操舍爲言耳。
朱子嘗答南軒書。
論未發時在中
已發時在外之理。
而其末云然此義又有更要仔細處。
夫此心廓然
豈有內外之分。
但以未發已發分之則須如此。
亦若操舍存亡出入云耳
此兩語。
可見無內外。
有可分內外之時。
今某就腔子外論其所有。
非如論未發已發之義。
故以無內外者言之耳。
)曰。
旣云腔子外亦只是這箇
無所往而非這箇
何故程子却云他人食飽。
公無餒乎。
朱子亦云向腔子外尋莽蕩交涉
曰。
理言之。
固爲一體
分言之則不能不殊。
在我則我底爲大本
在你則你底却爲大本
陳經正乃云我見天地萬物
皆我之性。
不復知我所爲我。
是知理一而不知其分之殊。
不知主我爲立大本道理
程子以是曉之。
朱子黃毅然曰。
天命之性。
不只是這處有
處處皆有。
只是尋討
先從自家起云云。
若人不於自己身上求。
却去腔子外尋覓。
是舍樞紐大本所在
別處馳走求索
如吾性分
有何交涉耶。
問。
仁之於萬事萬物
無所不包
惻隱之於萬事萬物
無所不貫者。
已盡於前矣。
至於腔子是甚底。
只是這箇物事者。
初學者猝聞此語。
茫然莫知捉摸
今亦可以形容其所如此之義乎。
曰。
平日於此一句
尋常見得分明
說得端的
略言其依俙彷彿影像
因而求質焉。
大凡心之所從言者不同
主其主於中而應於外者言之。
固有體用內外之分。
不可以儱侗渾淪而言之矣。
若主其包涵貫通者言之。
在外者。
只是在內底物事也。
試以惻隱充塞腔子者而觀之。
其刀割著而便知其痛。
針箚著而便知其楚。
由是言之。
凡人一身軀殼
一肢一節
無非
此心之充滿流通
一身之外
大而天地
繁而萬物
逼塞無欠。
魚在水。
中外皆水。
赤子入井
不可以赤子惻隱之心
惻隱之心
不可不在赤子上也。
老安少懷。
不可以老少惻隱之心
惻隱之心
不可不在老少上也。
胎殀不殺
不可以胎殀惻隱之心
惻隱之心
不可不在胎殀上也。
心在腔子之中。
而腔外之物。
無所不管於此心。
物在腔子之外
而腔裏之心。
無所不體於此物。
腔子之外
是果甚底
果無一之於此心之體。
果無一之或此心之不可通處。
在外者。
不過曰亦只是這箇物事也。
然此非得問難稟白之餘。
只從臆說將去。
煩而不殺
或恐本文之義也。
如何如何
 所謂性之情。
愛之發。
仁之用也。
  橫渠先生曰。
心統性情者也。
(朱子曰。
統是主宰
性者心之理。
情者心之用。
心者性情之主。
孟子曰。
仁人心也。
又曰。
惻隱之心
性情都下心字
可見心統性情之義。
)○朱子曰。
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一段
分曉
惻隱羞惡是非辭遜
是情之發。
仁義禮智。
性之體。
性中只有仁義禮智。
發之爲惻隱羞惡辭遜是非
性之情也。
北溪陳氏曰。
情與性相對。
情者性之動也。
在心裏面
發動
是性。
事物觸著。
便發動出來底是情。
寂然不動是性。
感而遂通是情。
這動底。
只是就性中發出來。
不是別物。
孟子四端而言性中有仁。
動出爲惻隱
濂溪先生曰。
曰仁
伊川先生曰。
孟子曰。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後人遂以爲仁。
自是情。
(平巖葉氏曰。
仁者愛之性。
愛者仁之情。
爲仁。
是指情爲性
)○問。
周子說愛曰仁
博愛之說如何
朱子曰。
愛曰仁
猶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是就指出仁。
博愛之謂仁。
便把博愛做仁了。
終不同。
○又曰。
雖是情。
愛之理是仁也。
仁者
愛之理。
愛者
仁之事。
仁者
愛之體。
愛者
仁之用。
是箇動物事。
○問。
周子曰愛曰仁
程子自是情。
自是性。
豈可專以爲仁。
何故議論迥別
北溪陳氏曰。
善言性者。
有驗於情。
孟子惻隱爲仁之端。
周子以言仁
皆是借情以明性。
若便以爲仁則是指情作性
語似不圓矣。
韓子博愛之仁。
是。
西山眞氏曰。
朱文公先生
愛之理。
心之德。
形容之。
所謂愛之理者。
言仁止乎
愛之理也。
蓋以體言則仁之道大。
無所不包
發而爲用則主乎
仁者愛之體也。
愛者
仁之用也。
○又曰。
蓮實中有所謂者。
便儼然如一根之
其中有生意。
纔種便生也。
朱子曰。
滿腔子惻隱之心
此是就人身上。
指出此理充塞處。
最爲親切
於此見得
萬物一體
更無內外之別。
見不得
却去腔子外尋覓。
莽莽蕩蕩
交涉矣。
陳經正我見天地萬物皆我之性。
不復知我身之所爲我矣。
伊川先生曰。
他人食飽。
公無餒乎。
正是說破此病。
亦云釋氏虛空沙界己身
不敬父母所生之身。
亦是說此病也。
○問。
佛氏所得罪於聖人
只緣他只知有一身不知天地萬物
曰。
如今人又忒煞不就自身理會
○又曰。
旣是氣流不息
自是生物自是
假使天地之間淨盡一物
只留得一箇物事
他也自愛
問。
其曰生之性愛之理。
性之情仁之用者。
固無名義可疑矣。
其中所謂仁之體愛之發者。
有若仁上更有一體
下又有發處。
乃有疊重互混之疑。
何也。
曰。
仁與兩字
對擧而言之。
則仁自爲體而未發之性也。
自爲而已發之情也。
各自單說
則仁存仁行仁之別。
而俱可謂之仁矣。
博愛之異。
而並可謂矣。
仁之體云者
因用而指體也。
愛之云者
據性而言情也。
不必致疑於斯也。
(答。
此段看得未然
所謂生之性愛之理者。
以專偏言仁之體。
故以仁之體也四字結之。
所謂性之情愛之發者。
以專偏言仁之用。
故以仁之用也四字結之。
非據性而言情
因用而指體也。
)且旣分體性情
兩下齊頭
仁字時已知爲愛之體也。
字時已知爲仁之發也。
愛之一字
不足以仁道全體
仁之發處。
只是而已
若曰愛之體則失仁體渾全矣。
曰仁之發。
則太寬而似不貼裏
曰仁之體愛之發者。
不亦完全而襯切矣乎
曰。
仁說旣分體用而言。
則今觀附錄
先儒之語。
未免參涉侵犯
不分界破處。
或一語重見于上下
分詳略而附之。
其亦不爲含糊之甚與。
曰。
果有然矣。
有論性情一句之中。
兼兩義則或並錄于前。
一句兼兩義而意趣有歸。
則從其意趣而附之。
如無所不統。
無所不通
在於天地同體
愛之愛之發。
在於著身己。
先儒之言。
論此甚多
而或一篇之中。
首主乎彼而末主乎此。
發於此而終與於彼。
則或斷截而分其類。
重疊而開其旨。
而抑有一處可疑
謹按朱子南軒
書曰。
愛之便是仁。
若無天地萬物
此理亦有虧欠
於此識得仁體
然後天地萬物血脈貫通而用無不周者。
可得而言矣。
蓋仁之體涵包渾全
天地萬物同爲一體
天地萬物所以無所不有者。
以此之無所不具也。
(答。
天地萬物所以無所不有者。
以此之無所不具。
此數句亦有病。
)仁之所以無所愛者
以此之無所不體也。
若無天地萬物
此理必有欠缺
理欠則仁體亦有欠缺矣。
竊嘗知得此義如此
而已上文言之矣。
按語類。
一處有曰到得生物時。
又是流行已後
旣是氣流不息
自是生物自是
假使天地之間淨無一物
只留得這一箇物事
他也自愛
此之言一箇物事
卽與上文這箇物事同一物事也。
上旣言無之而有所虧欠
後又言雖使無之不害愛者
何也。
試以己意而爲之說曰。
彼此語脈不同
須看到得又是已後等句耳。
彼以愛之理仁之體而言之。
其所以涵包而渾全者。
固有然矣。
此段
自流生物情發愛物處言之。
流行以前
其體萬物六合仁體完然自在
及其流行方愛之際。
雖使萬物都被蕩掃。
溫良慈愛之德自若也。
物則自見
無物則此自在
何必
赤子入井
然後惻隱也。
若無赤子面前則並與此惻隱無之耶。
赤子入井之前
已具其愛之之德。
故見赤子而卽怵惕之。
若使天下本無入井而死爲可惻可隱底事
則是理中元無見入井而死可惻可隱之理也。
無如此而不欠缺者也。
旣有入井惻隱之理。
旣有入井惻隱之德。
而有此物則惻隱之。
無此物則自若
可謂入井而不惻隱者。
乃其愛之有欠耶。
其曰他也自愛云者
說本心之德。
有物便而已
不干天地萬物事也。
其體則無所不備
而無一物未免不全也。
其情則專主
而無一物他也自愛
無物自愛之情之體。
卽爲無物欠缺之理。
無物欠缺性之情。
卽爲無物自愛之用。
自仁理之大者而見如是兼包
自愛德之切者而見如是要約
體用相涵。
並行不違之妙。
有以見矣。
且其無萬物
欠缺之體如是統包。
故於其用也。
雖無一物
無所加損
一物他也自愛之德。
如是懇切
故有以爲無物欠缺之體之用。
萬物無不矣。
其體與用。
只是生活
未嘗不相須也。
朱夫子兩截說。
並存而通玩之
然後可以仁愛之實矣。
如何
其有疑於迥別也。
可以如是看見耶。
(答。
此兩語。
似相
抵捂
川上諸友
安頓兩段
不下論說多端
然來說亦未見必然也。
體用不相離。
曰仁包涵
無所不體而其流行之用
萬物蕩掃。
固自則是體用相離
動靜殊塗
非所以語也。
竊疑聖賢言語各有地頭
所就而言之者不同
愛之包涵渾全處言。
則見其與物同體之大。
論其得於天而生生不息之機。
則雖無一物固自若也。
蓋含包渾全之中。
具此生生不息之機。
故雖曰與物同體。
所謂愛者
非爲彼而有也。
言固不同
而亦並行不悖
今執彼而疑此者固過矣。
而必欲賺連交互。
强爲體用則又恐有牽合包籠之病矣。
如何。)
 專言則未發是體。
已發是用
偏言則仁是體。
惻隱是用
  伊川先生曰。
四德之元。
五常
偏言一事
專言則包四者。
(平巖葉氏曰。
分而言之則元者。
四德之一。
仁者
五常之一。
專言元則亨利貞在其中
言仁則義禮智信在其中
蓋元者天地生理也。
亨者生理之達。
利者生理之遂。
貞者生理之正也。
仁者人心生理也。
禮者仁之節文
義者仁之裁制
智者仁明辨
信者仁之眞實也。
朱子曰。
仁之一事
所以包四者。
不可離其一事而別求兼四者之
又曰。
是生底意。
通貫周流於四者之中。
須得辭遜斷制是非三者。
方成得仁之事。
)○朱子曰。
偏言
便是包四者底。
包四者底。
便
偏言
○又曰。
今若知得所謂元之元。
元之亨。
元之利。
元之貞。
上面一箇元字。
便是包那四箇
下面元字則是偏言一事者。
恁地說則大煞分明了。
○又曰。
須要知得所謂元之元。
亨之元利之元貞之元者。
見得此則知得所謂只是一箇也。
○問。
偏言則曰愛之理。
專言則曰心之德。
如何
曰。
偏言是指其一端
惻隱之發而知其有是愛之理。
專言則五性之理。
兼擧而言之。
而仁則包乎四者是也
○問。
偏言一事
專言則包四者。
曰。
元是初發生出來。
生後方會通。
後方始向成。
利者物之遂。
方是六七分。
到貞後方十分成。
偏言也。
發生中已具後許多道理
此專言也。
○又曰。
惻隱是仁之端。
羞惡是義之端。
辭遜禮之端。
是非是智之端。
若無惻隱
沒下許多
羞惡也。
是仁發在羞惡上。
辭遜也。
是仁發在辭遜上。
是非也。
是仁發在是非上。
○又曰。
渾淪言。
渾淪都是一箇生意
義禮智都是對言
則仁與義智一般。
○又曰。
程先生偏言一事
專言則包四者。
恰似一箇小底
一箇大大底
偏言
一事
是小小底
做得仁之一事
專言則包四者。
大大
又是得禮義智底。
若如此說。
是有兩樣
不知一箇
雖是偏言
那許道理也都在裏面。
雖是專言。
那許道理也都在裏面。
○又曰。
如知福州一箇人。
偏言也。
及專言之。
九州安撫
亦是這一箇人。
○又曰。
便是惻隱之母。
○又曰。
是根
惻隱萌芽
親親仁民愛物
便是推廣枝葉處。
○又曰。
以心之德而專言之。
則未發是體。
已發是用
愛之理而偏言之。
則仁便是體。
惻隱是用
問。
未發之體卽是
已發之用卽是惻隱
則固未見專言偏言之別。
而今乃分之。
有若惻隱別立於未發已發之外
有以言之耶。
曰。
所謂未發之體者。
是仁之無所不包也。
已發之用者。
惻隱之無所不貫也。
所謂是體者。
非未發之仁之無所不包之外
別有小底也。
惻隱是用者。
非已發之用之無所不之外
別有小底惻隱也。
一箇生意
流注漸次成就了。
至於千頭萬緖
只在包涵中。
專言之所由起也。
四種根本
分開派界而各自形見
求諸苗脈端緖
便成此四箇物。
偏言所由起也。
其實一也。
今按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其未發也。
五性具焉。
曰仁義禮智信。
其中動而七情出焉。
喜怒哀樂惡欲
此則兼理氣而言大本達道也。
四端包在其中
包者。
言涵包渾合無間也。
惻隱之心
仁之端也。
羞惡之心。
義之端也。
辭讓之心。
禮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此則純理而言性情體用也。
七情橫貫過了
貫者。
逐條貫串不遺也。
兩言所從不同
一言約之則只曰仁也。
旣曰未發是體。
已發是用
可知全具萬善體用
統領
不得下仁字。
與義相對
不得惻隱字。
羞惡辭讓是非相對
不與一物對爲一物時。
非以專言而何以言也。
曰仁是體。
惻隱是用可知等列四者之體用
各爲一德
而義與之一般
與之一般
智與之一般
與三者相對四箇時。
非以偏言而何以言也。
言者
有本於中庸
偏言者。
有本於孟子
不可以孟子所言爲別立於中庸所言之外也。
曰。
專言偏言者。
先儒之說多矣。
而專言者還如偏言
偏言還如專言。
未見得分明處。
何以有此也。
曰。
自是一事而自有分言處。
烏得如理氣之分人心道心之別乎。
有若山之橫看成嶺。
看成峯云爾。
求諸先儒
之言。
只看數條。
有最明白處。
如曰元之元。
元之亨。
元之利。
元之貞
是專言也。
推而言之則仁者仁之生理
者仁之節文
義者仁之裁斷
智者仁明辨也。
惻隱者。
仁之動處。
恭敬者。
仁之宣著處
羞惡者。
仁之收斂處。
是非者。
仁之了藏處也。
如曰元之亨之元利之元貞之元是偏言也。
推而言之則惻隱之初動處。
是仁之
惻隱之宣著處
是仁之
惻隱裁制處。
是仁之義。
惻隱辨別處。
是仁之智也。
恭敬之初動處。
禮之
恭敬之宣著處
禮之
恭敬裁制處。
禮之義。
恭敬辨別處。
禮之智也。
羞惡是非倣此。
由是言之。
言中自有節等之不可亂也。
偏言中自有灌注不可間也。
以爲二者之有別則可乎。
(答。
七情橫貫過了
先輩往往如此說。
然恐朱先生本意如此
曾僭有瞽說。
不能錄去。
幸更思而見敎如何
專言偏言
自乾彖傳始。
如言大哉乾元
而曰萬物資始
偏言者也。
統天
卽專言者也。
天地間元有此理。
聖人元有此說。
非是爲後慮患說也。
中庸之言四
合理渾淪說也。
孟子之言四端
剔撥一邊而言。
與偏專說自不同也。
孟子不忍人之心而因悉數四端之目。
自具偏專之義。
不可指爲偏
言也。
)曰。
然則只宜從一邊說而已
其必於專偏之分。
屑屑之者何也。
曰。
抑嘗思之。
自夫異言之各成門戶
不知理氣之分。
而乃以出於形氣之私者。
認爲本然之性。
疑其性中有善惡之雜。
這箇四種之端。
疑若從外得來
明言四者之端各有所從來。
使之有以知其四者之根於性。
觸感而應。
純然天理本然之性。
而無此則非人也。
然後可以體驗此心之發。
推類擴充之。
以免自棄其天之所以與我者不之求也。
然不言四者之德。
不過一箇而已
或疑只此中眞有四牆壁
間隔不通
於其用工處。
不免三頭兩緖
莫知所從者。
無足怪矣。
是以
言其萬善之皆出於五常
五常之又總於
使之知其用工要在求而存得此心。
自然頭頭著落
不用逐事反案。
隨節安排
徒勞無成也。
雖然
亦豈是憂患後世之認氣爲性
做著無定。
而彊有此偏專之分哉。
性中自有四種
四種自爲一箇
故有不得捨是而爲他說也。
未知如何
 公者所以體仁
猶言克己復禮也。
  伊川先生曰。
仁之道。
要之只消道一公字。
只是仁之理。
不可公便喚做
公而以人體之。
故爲
(朱子曰。
公則無情
仁則有愛。
公者屬理。
愛字屬人。
克己復禮
不容一毫之私。
豈非公乎。
親親仁民而無一物之不愛。
豈非乎。
平巖葉氏曰。
仁者天地萬物爲一。
其理公而已
然言其理至公而無私
必體之以人則其寬平普博之中。
自然惻怛慈愛之意。
所謂也。
體猶榦骨也。
)○又曰。
仁者天下之公。
朱子曰。
克己復禮
廓然大公
然後此體渾全
此用昭著
動靜本末
血脈貫通爾。
程子非謂公之一字便是直指仁體也。
○又曰。
公是仁之方法
人身是仁之材料
○又曰。
仁將字體之。
及乎脫落了公字。
其活底是
○又曰。
有之理。
公是克己工夫極至處。
惟仁然後能公。
理甚分明
程子曰。
公而以人體則是克盡己私之後
只就自身上看。
便見得也。
○又曰。
不可謂之
但公而無私
便是
○又曰。
克己復禮
間不容髮
無私便是
○又曰。
克己復禮
如通溝渠壅塞
水流也。
○問。
克己復禮
疑若克己後便已是
曰。
己與禮對立
克去己後必復於禮。
然後
若克去己私
便無一事則須落空去了。
且如坐當如尸。
立當如齊。
此禮也。
坐而倨傲
立而跛倚
己私也。
克去己私則不容倨跛。
而如尸如齊。
合禮也。
才有一處不合節文。
便都
私意
佛氏之學。
超出世故
無足以累其心。
不可謂之有私意。
只見他空底。
不見實理
所以都無規矩準繩
便盡是私意
○問。
克己復禮乎。
曰。
克己復禮
當下便是
復禮之外別有也。
間不容髮
無私便是
○問。
公便否。
曰。
非公便是
盡得公道
所以耳。
處。
聖人說了克己復禮
須是克盡己私
以復乎禮。
方是公。
公所能仁
○又曰。
程子云惟公爲近之。
却不近似之近。
纔公。
便在此故云近
○又曰。
公而以人體之。
故爲
蓋公猶無塵
人猶鏡也。
仁則猶鏡之光明也。
○又曰。
是人固有之理。
未可便以公爲
須是體之以人。
方是
○問。
公而以人體之。
故爲
竊謂仁者心之德。
性情
萬事
本是吾身至親至切處。
只是仁之理。
言公則只虛空說著理。
不見其切於己。
故必以身體之。
然後我與理合而謂之
孟子合而之道也。
然公果如之何而體。
如之何而謂之
不過克盡己私
至於此心豁然
瑩淨光潔
洞徹表裏
純是天理之公。
生生無間則天地生物之意常存
故其
寂而未發。
惺惺不昧
如一元之德昭融於地中之復。
一事一物不涵在吾生理之中。
隨感而動也。
惻然有隱。
陽春發達地上
一物一事此生理之貫。
此體公之所以
所以能恕能愛。
或爲義爲禮爲智爲信。
無所往而不通也。
不審是否
曰。
說得之。
問。
公者所以體仁
猶言克己復禮
所以明公非直仁體而以人體之故也。
又以公字貼了克己復禮以後
而以公之體仁
貼了克復之爲也。
可以詳言之與。
曰。
由其私意淨盡
只是純然天理而謂之公也。
由其私意淨盡
純然天理之中。
慈愛惻怛之意。
爲人心德者而謂之也。
不可將那私意淨盡
純然天理底。
作這慈愛惻怛底看也。
是公之不可
而到此私意已盡。
純然天理了。
體此公在人身上則斯有惻怛慈愛本心之德。
動靜本末
血脈貫通
正如克得己私盡。
得天理盡了。
此體渾全而此昭著也。
然則公非而公而體之。
也。
克復克復生意流通
也。
不亦互相發明耶。
前此只將公字。
只是祛了私己小底看。
而不帶理字看。
故疑其克己了方公。
後方復禮
復禮也。
是以
擬之於克己復禮也。
每患揷入中間
攲側長短
無以與公者體仁齊足無欠也。
近因反復質難之餘。
而就以考之於朱先生之說。
蓋天地之至公者。
理也。
惟其私意蔽塞天理
不公
己私而復天理
然後方是公也。
釋氏超然俗累
遺世忘身
可謂無私矣。
而滅法違倫。
義理錯亂不可以遺落物累者許之以公也。
不合天理處。
卽是己私
惟其克得那十分人欲
復得那十分天理
然後可謂之公也。
故有無私便是
無私云者
純然合理
不容一分己私之謂也。
有曰克去己私
以復乎禮。
方是公。
公能
所以言私意已盡。
天理已復。
爲公之謂也。
有曰克己復禮
廓然大公
然後此體渾全
此用昭著
所以克復了公而便在此也。
不曰克己通溝壅塞
而曰克己復禮
通溝壅塞
不曰公能復禮
而曰公能
可以見公已是克復盡後也。
克復了方是公也。
然後所謂公者。
所以體仁
猶言克己復禮爲仁之旨。
合符矣乎
然雖之無私便
克復便是
旣有人體之。
然後生意常存
克復大公
然後體用全著之說。
則到此看得心德活底。
是爲也。
雖謂之復禮方是公。
公所能仁
旣有間不容髮
當下便仁之說則
不是
占地位。
致知誠意也。
只是卽此是公而公處便見也。
但體字。
便是天理人心界接。
襯貼樞要
所謂意思
自有分明處耳。
未知如何
 蓋公則
仁則
孝悌其用也而恕其施也。
  伊川先生曰。
只爲公則物我兼照。
所以能恕。
所以
則仁之施。
則仁之用也。
(平巖葉氏曰。
恕者推於此
愛者及於彼。
譬泉之源也。
恕則泉之流出。
則泉之潤澤
公則疏通無壅塞之謂也。
惟其疏通無壅塞。
故能流而澤物
)○朱子曰。
這箇在人字上。
你元自有這
只爲不公
所以蔽塞了不出來
若能公。
便流行
譬如中水沙土罨靸壅塞了。
故水不流
若能擔去沙土罨靸
水便流矣。
非是外面擔水來放溝中
溝中元有此水。
只是事物壅遏了。
去其壅塞
水便流行
○問。
公所以能恕。
所以
則仁之施。
則仁之用。
是仁之發處。
恕是推其愛之之心以及物否。
曰。
亦非不是
只是湊合都無滋味
又問。
莫是帶那上文字說否。
曰然。
恕與本皆出於
非公安得恕。
安得
又問。
只是合下發處便
未有以及物。
恕則方能推己以及物否。
曰。
仁之發處自是
恕是推那底。
是恕之所推者。
若不是恕去推那也。
不能及物也。
不能親親仁民愛物
只是自愛而已
裏面無那
又推箇甚麽愛水也。
之者恕也。
○又曰。
只是人心來自有這
不爲私欲所蔽爾。
故人無私欲則心之體用廣大流行
無時不仁
所以能恕。
○又曰。
公在仁之前
恕與
在仁之後
公則能仁
仁則能能恕故也。
○又曰恕之施施爾○又曰。
施是從這裏流出。
用是就事說。
○又曰。
恕是分俵底。
如一桶水。
是水。
恕是分俵此水。
何處一杓。
故謂之施。
是仁之用。
所以施愛者。
○問。
先生如水
恕如流。
竊謂如水
如水之潤。
如水之流
如何
說得好。
○又曰。
在前
在後
中間
公了能仁
私便能仁
○又曰。
道理
公是道理
故公則仁
仁則
和靖問。
仁者而已
伊川曰。
何謂也。
曰能好人惡人
伊川曰。
涵養
朱子自唐石歸。
有人問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是恕。
如以刑罰加人
豈其所欲。
便是不恕。
曰。
伊川云恕字須兼忠字說
方是。
刑罰加人
其人實有罪
其心亦
自以當然
故以刑加之。
而非彊之以所不欲也。
其不欲被刑者
乃其外面私心
若其眞心
旣已犯罪
亦自知其當刑矣。
今人只爲不理會忠而徒爲恕。
其弊只是姑息
張子韶中庸解。
聖人因己之難克
而知天下皆可恕之人。
卽此論也。
因我不會做。
不責人。
至於彼此皆自恕而已
問。
一段
却以效驗言之。
而有曰公則云云
又有公在仁前。
恕愛在後之訓。
或恐認作仁由公。
方討得出來。
而恕又由愛而生也。
今亦自看如何
曰。
人心元有愛之理是仁。
仁之發。
自然會愛。
愛之事。
孝悌也。
何嘗有公與恕和同性情中。
以爲生仁之公。
發恕之愛也。
只以私意隔斷
以塞流行之路。
則仁之理壅閼蔽汚。
無以流通親親仁民愛物之用矣。
惟能克盡己私
廓然而公
然後可以疏去其塞而沛然而行矣。
若不推己之心而以及於物。
只是自愛而已
無由分俵此愛。
隨分普遍所處之地。
故必盡己推己。
而以一人之心作千萬人之心。
然後方施
所謂親親仁民愛物之用。
如水流潤物。
處處皆足。
仁非生於公。
而公則方能仁也。
愛非發出此恕。
而非恕
無以施也。
公與恕之於仁。
卽是通溝之鍤。
分泉之筧。
不亦要乎。
曰。
然則恕之所以施愛之用者。
安有以見其實然也。
曰。
推我之所求於子也而以事父母
推我之所求於弟也而以事兄長
推我之所求於朋友也而先自我施之。
此恕之施。
親親之用也。
推我之所惡於上而無以使下
推我之所惡於下而無以事上
推我之所惡於前後無以先後焉。
推我之所惡於左右無以左右焉。
至於推己之欲立而立人。
推己之欲達而達人
此恕之施。
上下四方之用也。
推與同氣有知運動
佃獵以時
胎殀不殺
推與我同有生意而全塞不通
則方長不折。
斬木以時
此恕之施。
愛物之用也。
恕之所以施愛之用者。
不其實然矣乎
(答。
此以責人之心而反以責之於己。
與推己以及人。
意義自別。
不當以爲證也。
)曰。
仁之用只是而已矣。
則方其公也。
有時惡人不害爲公
方其恕也。
有時施人所不欲而不害其爲恕者。
何也。
曰。
無私心而當理
而後方是曰公也。
盡己之心而推之以及於物。
而後方是曰恕也。
凡人一善一惡
好善惡惡
天下同情而天理之當然也。
尙德罰罪
人心眞實天討必然也。
若使爲其親
厚顔面之故。
而好其可惡之人則都出於利害事勢之私也。
爲其發露恐怵之情。
而緩其可罪之人則不過爲循情願之惠也。
其於本心之正
天則當然
何如也。
且夫其所以惡之刑之之中。
實有愛之流行者。
有以一人之惡而上下究
足以貽害天下者。
是以
聖人推我之所惡而以及衆人之所惡。
未嘗曲循小人情願而以拂乎天下公心
放逐不與中國
誅戮之以安天下
於是民之害熄而萬人悅。
此其爲愛之用。
不亦大哉
未審如何
(答。
此說固好。
然彼小人者。
放逐四裔
不敢肆其爲惡。
愛人以德之意。
所謂愛之用者。
未嘗不流行於彼也。
兼兩義看。
方無透漏。)
 知覺乃智之事
  伊川先生曰。
仁當何訓。
說者謂訓覺訓人
皆非也。
當合孔孟言仁處大槩。
硏竆之二三歲得未晩也。
(朱子曰。
仁是愛之體。
自是智之用。
仁統四德
故仁則無不覺。
然便以覺爲仁則不可。
)○朱子曰。
名義言之。
自是愛之體。
自是智之用。
本不相同
但仁包四德
苟仁矣。
安有不覺者乎。
○又曰。
覺決不可以言仁
足以知仁。
自屬智了。
○又曰。
上蔡所謂知覺
正謂知
寒暖飢飽之類爾。
推而至於酬酢屈伸
只是知覺
無別物也。
然此亦只是智之發用處。
但惟仁者爲能兼之
故謂仁者有知覺則可。
謂心有知覺謂之仁則不可。
仁者
有知覺。
乃以仁包四者之用而言。
猶云仁者知所羞惡辭讓云爾
若曰
有知覺謂之仁。
則仁所以得名
不爲此也。
不究所以得名之故。
乃指其所兼者便爲仁體
正如言仁者必有勇。
有德者有言
豈可遂以勇爲仁。
言爲德哉。
○又曰。
上蔡知覺言仁
只知覺得應事接物如何
便喚做仁。
須是知覺那理方是。
且如一件事。
是合做與不合做。
覺得這箇方是仁。
着便應。
抉著便痛。
這是心之流注。
血氣上底。
覺得那理之是非
這方是流注在理上底。
喚著不應
抉著不痛。
這箇死人
固是不仁
得應抉著痛。
只這便是仁。
誰箇不會如此
須是分作三截看。
那不聞痛癢底是不仁
覺得痛癢
不覺得理底。
雖會於那一等
不便是仁。
須是覺這理方是。
○問。
謝氏以覺訓仁。
謂仁爲活物
要於日用中覺得這活物
便見仁體
先生不取其說。
何也。
曰。
若是識得仁體所謂覺。
所謂活物
皆可通也。
他說得自有病痛
畢竟如何是覺。
如何活物
又却別將此箇意思
去覺那箇活物
方寸紛擾
何以爲仁。
如說克己復禮
己在何處
克又如何
豈可活物之而已也。
○問。
佛氏說覺。
只是痛癢
曰。
上蔡亦然
曰。
蔡說覺。
乃是覺其理。
曰。
佛氏亦云覺理。
平巖葉氏曰。
覺者。
不爲物欲所蔽。
痒痾疾痛
觸之卽覺。
仁者固無所不覺。
然覺不足以盡仁之蘊也。
橫渠先生曰。
一故神。
譬之人身
四體一物
故觸之而無不覺。
問。
仁之包四而言則義禮智同也。
四者之各爲一德而言則義禮智亦無異也。
不言義之事。
禮之事。
獨以知覺智之事。
係之於言仁之末者。
何也。
曰。
門人只見伊川博愛非仁也。
不能領會伊川本意
便自離却字說仁。
又於明道引醫書手足痿痺
便認痒痾疾痛觸之卽覺是爲仁。
一向離愛而以知覺言仁
至於朱子之時。
湖湘之間。
專主
朱先生作仁以曉之。
表出此一段於末。
以明其知覺不是仁。
乃爲智者之事。
未知朱子本意果亦以此
矣乎
然則知覺不可言仁之義如何
曰。
自是愛之之理。
自是知之之理。
仁之發卽爲愛。
而智之用卽爲知覺也。
不可儱侗爲一。
與義一般也。
若以仁包四者。
無所不統。
天地萬物一體而言則固有似矣。
一心之中。
此箇生生之意。
充滿周足
其體則與天其大。
其用則在萬物無不貫。
有如一身軀殼之內血氣流通
至於毛髮爪甲之細。
莫非己也。
是以
惻隱便知惻隱
羞惡便知羞惡。
恭敬是非
便知恭敬是非
卽是刀割著便覺痛。
針箚著便覺痛。
抉著手便覺得。
箚著足便覺得也
若使枯木死灰
赤子入井不知惻隱
嘑爾之而不知羞惡。
宗廟不知敬。
見美惡而不知辨則無異手足痿痺之人刀割而不知痛。
針箚而不知楚也。
烏得謂之仁哉。
然則仁者之心。
固有知覺
無知則不得謂之仁也。
雖然
知覺自知覺。
仁則自仁
仁者
雖知其可愛愛之
不可以知爲愛也。
雖覺其可惻隱惻隱之。
不可以覺爲惻隱也。
由其生生之意充滿周足
故覺之。
豈可指覺爲生生之意乎。
由其溫和之德流通貫徹
故覺之。
豈可謂覺爲溫和之德乎。
惟其包涵四德之用。
故便自知云爾
不可以
賺却智之事作仁之用耳。
抑有一處可疑
朱子有曰須是覺那理。
便是
只覺痛癢
不便
竊嘗思之。
覺得合做與不做。
覺得痛與癢。
義理血氣之分。
然其覺之爲智用
均也。
智之用。
固自知其合做不做是非善惡之分。
而於其做處流行者是
今曰覺那理是
何以本旨所在也。
無亦上蔡所言本主理而言。
學者却以上蔡之說。
疑其指喚著應。
抉著痛處言。
非但不明於覺之非
並與上蔡立言意而失之。
朱子以是言之。
不是覺得理爲
所以上蔡知覺言仁者。
非指覺痛覺上言
正指痛癢上覺其所以然之理。
應事接物上覺其是非之理。
方是云爾
今人不會
便從血氣說。
上蔡說得雖有病痛
不至如是之粗云耶。
姑發疑端以稟焉。
(答。
論仁則是
而論上蔡之意則恐未然
上蔡正指其識痛癢者而喚做
朱子因其語而云云
上蔡指覺理而言。
學者錯認其義也。)
竊嘗自疑。
孔門敎人
只以求爲急。
蓋以萬善
一心全德
所以
不過曰收其放心而已也。
古昔聖賢論學
千萬其說。
然何外於求放心三字哉。
今將經傳所載。
如巧令之
剛毅木訥近仁
月日月之
雍也,子文,文子不知
伯夷叔齊箕子比干微子得仁
仁者
人也。
人心
好惡
非仁則無以見天地愛
曰仁
心之德。
愛之理而觀之。
則仁名義
可以知之矣。
所謂克己復禮
居處
執事敬。
與人忠。
切問近思
我欲
至。
能近取譬
不欲勿施。
求其放心
擴而充之。
敬義夾持
主敬行恕
存得此心。
便是
仁則心之道也。
敬則心之貞也。
心不在焉
是謂不敬也則其求仁之功。
可以知之矣。
夫人一心
體用
性情
其體則渾然全具
百行萬善之本。
其用則貫通事物
酬酢應接之道。
而寂感動靜之機則惟心爲之主宰焉。
心苟不放。
是也
惟其始拘於氣質之偏。
終累於物欲之繁。
方其靜也
如鏡之埋塵。
方其動也。
如土壅水
得全其體而達其用哉。
是以
以言其體則或寂然枯木
昏昧如睡漢。
廣闊無所主著。
刻切不得弘大
以言其用則或徒知有己而不知有人
其所親而惡其所疏。
厭事物之紛擾脫略事務
或汚時俗鄙賤而畦境太分。
(答。
脫略事務
畦境太分。
又似說義
雖專言處。
不可如此說。
)或過於兼施而分第無等
或偏於柔寬而愚弱不彊。
陷溺傷賊之甚
者。
卽與禽獸蠢然者。
無以異矣。
聖人所以敎人求仁之方。
在於克盡己私
有底物事
有私便不得仁
私旣盡矣則仁何嘗不在裏面
掃塵染。
光輝自照。
水去沙土
淸流自通。
固然矣。
知行相資
知之不可不明。
行之不可不篤而知爲先。
動靜相須
動之不可不察。
如靜之不可不而靜爲主
敬之一字
貫通動靜行之間。
徹上徹下
表裏如一
其所施則抑有先後主客之序矣。
蓋心主乎一身而無動靜語默一息之或間。
(答。
動靜以時言。
語默以地言。
正是橫竪說。
一息二字
以時言。
不盡語默二字
)是以
君子於敬
亦無動靜語默一息之間而不用其力焉。
所以體。
體用一源
顯微無間之妙者也。
是以
於其靜也
整齊威儀
存養心志
戒懼對越
惺惺照管
知覺不昧
於其動也。
檢束身體
省察幾微
謹愼毫忽
事物紛糾
品節不差
靜而無求空寂
安排昏昧
怠慢易忽之偏。
動而無雜亂放逸
拘迫急切
深僻苟難之患。
旣不忘己而逐物
而又不厭事而求靜。
旣不枯燥硬澀
而又不悠悠泛泛
矜持堅守之固而不至於把捉
從容自得之味而不至於弛闊。
隨物順應
將迎無之
兼照而並應。
輕重則辨之。
常有提撕竪立光明自若
不待計較獲得功效自至。
則此一息之或間。
而此心無一息之或間。
此心無一息之或間。
而此一息之或間。
私邪退聽
天理洞徹
有以超然氣稟物累之上。
而吾本然之體。
與天地同其大者
周徧昭著無所不明
本然之用。
與天地流通者。
生生不竆無所不行
至於四海六合
而擧入於包涵渾育之中。
民人之衆。
草木之細。
而皆被其仁愛成遂之澤。
則此天之所以與我者。
眞有以復其本也。
求仁之功。
於是爲大。
而其要則在於求其放心
而求放之要則只曰而已矣。
大旨
在於人身親切處明之。
而今此末段所錄。
汎然言爲學之工。
不亦誤乎。
然凡仁之名義情狀
已悉於前。
旣以孔門求仁之旨而總而言之
爲學之工。
卽是也。
豈有二哉。
不審如何
(答。
此段大意甚善。
蓋實能持
則此心常存天理渾然
此求仁之妙法
朱先生所謂孔門敎人
大抵以敬入門
是也
見得到此。
不懈用功
亹亹而有進焉。
自當到頭處。
然所論下工夫
頭緖太多
似難承用
簡節疎目。
程朱一兩切要句上。
玩味體驗
勿令
有間滲漏處。
日用之間。
自然得力
不可有欲速計獲之心也。)
仁說後錄
公元1789年
    三十年前。
朱子仁說圖。
略嘗析其說而立目。
僭以己意設爲問答以附之。
質于師門
各承批正在紙頭
然後所說皆從強揣硬說中來。
多有未曉脈絡穿鑿傅會
要之無大補也。
歲己酉夏
憂悴屛伏
早晩披閱
小字句
未盡修改
論說張皇處一二段。
略加鐫補。
後日見之。
安知不如今之視前耶。
 未發之前
四德具焉條由後之說則何以見其仁包之義與。
曰。
一理渾然
而此理是生活之物也。
溫和宣著裁斷斂藏之妙。
慈愛恭敬羞惡辨別之德。
自有森然具備
如一死物只是頑然而已
畢竟生理之所涵。
則豈待多說而後明哉。
 是以
涵育渾全
無所不統條試以所見先儒之餘論者。
得一二。
以爲質疑之端。
天地萬物同出一原
均得是理而氣亦非二。
相假借。
不相陵奪
在物者不異於我。
此者不異於彼。
便是天地萬物渾爲一箇物事
然此則就物物各具上。
如此說。
仁之涵育渾全
無所不統。
仁者天地萬物一體
使此說不得也。
物物各具之中。
主我而見。
無所不統。
萬物一體之妙。
則天地之大德曰生。
本無限量
人之生也。
全得是理而爲心。
則是固心之德愛之理。
卽此愛之理。
與天之無限量
涵育渾全
普徧貫徹
一物之不愛。
一事不管
如一身之中四肢百骸血脈貫通
所謂萬物一體也。
私意隔斷
不相管攝如一身之中痞滯壅閼。
氣血不貫
豈謂之一體乎。
仁者所以天地萬物一體
而以天地萬物一體爲仁則非也。
程子認得爲己之說。
自己及彼爲主也。
張子同吾與之見。
帥性塞體爲關紐也。
南軒以其無限量而與萬物一體爲仁。
則遺其主材也。
以其無隔礙而與萬物流通爲仁。
體用紊錯也。
世之學者
有見乎此。
矯枉過直
但主心德愛理之爲仁。
不知心德愛理之包涵周流萬物之妙。
便以朱子說。
解作雖無天地萬物
此理豈有虧欠
天地之德。
自是生生萬物之理。
故乃有萬物
人之爲心。
卽稟乎此。
便是
天地萬物同體而無彼此內外也。
惟其天地萬物一體
所以無不愛也。
若無天地萬物則體旣不具
無可行。
何以血脈貫通
欲立而立何人
己欲達而達了誰某
濟施於何處。
修己而安之者何物
須是以愛爲主
愛之包涵萬物
方無透漏爾。
  此條。
說爲仁說要旨
以下諸條。
由此推之。
 所謂性之情條西山眞氏曰。
蓮實一段當入于生之性條。
退陶先生上問其曰生之性止互混之疑何也。
曰。
欲說仁之名義則不出乎愛。
而愛不足以盡仁。
朱子偏專之言所由也。
仁與愛兩字相對
自爲性而愛自爲情。
自爲體而情自爲用矣。
然其曰生之性云者
就體而專言也。
愛之云者
就體而偏言也。
其曰性之云者
就用而專言也。
愛之云者
就用而偏言也。
若其仁之體云者
亦主生之性而對愛之發而言也。
架疊之足疑。
曰。
仁說旣分體以下
依前彼以愛之理仁之體而言之。
包涵渾全
同爲一體
若無天地萬物
何處見得其爲一體
若其得天地生生之理而爲我之心。
流行不息之機。
有感必應。
有觸必發。
無時或間。
無處不行
如有源之水遏
不得
不問下流有坎有澤有石有壑。
而其流自若也。
雖使無物
此心之愛。
容有已乎
無物欠缺之中。
自有他也自愛之德。
愛雖自若而其包涵之體。
未能無欠。
不得比倂而相礙也。
以下去之。
 專言則未發之條又曰。
便是惻隱之母。
又曰。
是根
兩條當去其必於專偏之分。
屑屑之者何也。
曰。
朱子有言仁之所以愛。
而愛固不能盡仁。
仁之名義瞭然
蓋仁爲萬善之主。
其體則與天地同其大。
其用則四海六合
無所不達也。
近而言貌應接
遠而位育動化
無非仁也。
若只以愛之一字而言之。
則恐或局於切近而迷於體段
用工節度
不過惻隱慈良
其弊或止於里巷謹厚
婦女喣沫而已
主其渾全不從自家本心之德而言之。
則不知此體之原本材料
情狀如何
苗脈如何思量泛闊。
做著歇後
其於操存克治之方。
誤了第一路頭
專偏之論。
非意之也。
詳悉其理。
不容但已者矣。
偏言也而專言之體自在
專言也而實從偏言上指示。
豈有二哉。
以下去之。
  
仁說圖
삽화새창열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