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庸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自动笺注)
庸齋先生文集卷之十一
 雜著
  
讀易凡例
易之爲書
廣大纖悉
通圓隆。
讀者不可泥滯勁定。
若其大軆不可易者。
不可不知也。
盖以一卦言之。
有體
體者才也。
陽剛陰柔之類是也
有德
德者性也。
乾健坤順之類是也
卦有象。
象者形也。
震雷巽風之類是也
卦有貞悔
貞者內卦也。
悔者外卦也。
有主
皆說於彖辭之下。
卦有變。
陽卦變陰
則陽自下而上陰位
自下而上陽位
陰卦變陽。
則陰自下而上陽位
自上而下陰位
六爻言之。
應有承有乘有中與正。
應者初與四二與五之類。
承者後爻承前爻也。
乘者前爻乘後爻也。
中者二五爻之謂也。
正者陰陽各居本位之謂也。
初九陽居下。
九二剛健中正
九三重剛不正
九四以剛居柔。
九五剛健中正
以居尊位
上九陽極於上。
初六陰柔居下。
六二柔順中正
六三陰柔不中
六四重陰不中
六五柔中居尊。
上六陰柔居終。
占法言之。
元亨利貞
元亨大通也。
利貞者利在貞也。
吉㐫悔吝无咎
吉者㐫之反。
㐫者吉之反。
悔者自㐫而趨吉。
吝者自吉而趨凶。
无咎者自吝而趨悔也。
先看卦之大軆
看中中正不正
次看有應無應。
又看承乘。
居上居下。
居上之下。
居下之上。
中正甚好而元卦不好則有不好時。
正應最好而有不好時。
無應不好而亦有好時。
所處者異也。
雖非正應。
同德相助
初爻難知。
其質未明。
上爻易知。
其質已著。
二四同功異位
故其善不同。
二多譽。
柔中四多惧。
近君也。
二雖不中
猶有得中之美。
四雖得正
猶有不中之累。
三五同功異位
同是陽位貴賤不同
三多凶五多功。
三以臣之賤。
居下之上。
故多凶。
五以君之貴。
居上之中。
故多功。
凡卦之變十九。
閏章之數也。
六爻皆應者八。
不應者八。
歸元之義也。
上經反對十八卦。
下經反對亦十八卦。
數九二九十八。
坤數六三六十八。
乾奇其畫一六。
坤偶其畫二六。
合爲十八。
乾坤上經之主。
八卦散見上經者。
乾坤最多。
咸恒下經之主。
八卦散見下經者。
兌巽最多。
上經坎離外。
一卦乾坤
下經自旣未濟外。
一卦无艮兌巽震。
上經乾坤之後
三陰三陽之卦凡六。
否泰乾坤三變
隨蠱乾坤雜居
噬賁乾坤分布
餘則乾坤兩軆
各司諸卦。
下經自咸恒之後
艮兌巽震相重之卦亦凡六。
損益咸恒之變盡。
莫非自然法象
而非出於私智之強排也。
凡此儀例。
雖是讀易
糟粕
而有不可外此而讀之。
蒐輯舊聞
且採先儒箋解。
爲文字。
以便考覽耳。
周易疑目
先天後天
莫非陰陽卦爻變易
則不曰易而曰天者。
何義歟。
後天序卦
取義八宮流行之運者。
釋疑說明白理順。
考據詳切
先天六十四卦之序。
旣就其八卦之位。
後天序卦之亦就其八卦之位者。
固無可疑
先天序卦
八卦各居本位
無所變換
而後天則不然
乾之在西北
坤之在西南者。
同處于震一宮之內。
父母六子
皆易其所居之本位
此其義例之不合處
未知可據之說歟。
後天序卦
以爲取義正對反對
乾坤固以正對爲次。
屯蒙固以反對爲次矣。
至於屯之次坤。
需之次蒙。
旣非正對
亦非反對
則亦將何所取義歟。
乾。
元亨利貞
文王本旨
只作大亨利於貞。
孔子以四德言之者何義歟。
乾元用九
與他卦不同云云
當從胡氏之說歟。
比。
原筮。
六十四卦之辭。
無非致謹致審之意。
而獨於此卦言再筮者。
何義歟。
訟。
易中卦變
始言於此卦。
而其說不甚明白
所謂自遯而來者。
盖爲自遯爲訟。
則遯之九三。
變爲訟之
九二云。
而然其訟之所以自遯而來者。
必有源委來歷
亦必有自然之法象
可得聞其說之詳歟。
大過
卦爻皆以應爲妻爻。
此卦則九二九五皆以比爻爲妻爻者。
何義歟。
萃。
九五以剛中在上
下應六二。
此乃中正得位之爻。
而辭曰匪亨。
象曰位未充者何歟。
姤。
九三臀無膚。
是取何象歟。
夬之九四。
取象陰爻
而此則以陽居陽。
固無可取
未知何以言之歟。
井。
彖汔至敗甁。
是取何義歟。
九二曰日中見斗。
九三曰日中見沬。
是取漸近五之象。
而九四又曰日中見斗。
四之近五。
三之比。
而反與九二同象者何歟。
繫辭上下篇。
章文重複錯雜
若無統紀
未知其有條理脉絡之可尋歟。
五章陰陽不測之謂神。
是指理而言歟。
是指氣而言歟。
九章變化
變者化之始。
化者變之終。
變化雖有淺深之分。
而其宲則一事也。
本義屬於奇偶者。
何義歟。
十二章形而上形而下之說。
程朱多言之。
而其意終未分曉。
可得聞其詳歟。
下繫二章
喪期無數一句
一節之內。
似無收殺之語者何歟。
一君二民之說。
是專出於陰陽邪正之義歟。
抑別有可取之象歟。
家禮疑目(一)
通禮四板小註
父兄從子弟。
宗法之廢。
父兄所以從子弟者何謂也。
是指無宗法則不昭穆之序。
故雖以子弟之行。
反爲父兄之所尊歟。
祔祭初獻
先詣祖考妣前下。
曰皆不哭。
亡者前下。
無不哭之文。
祠堂之中。
亡者前則當哭而祭之耶。
然還奉新主條。
曰至門止哭
却還故處
出門主人以下哭從。
據此則方其祭時。
無論祖考亡者前。
似皆不哭。
未知如何
慰人本生親喪
同春先生則不凶變下。
曰尊本親府君夫人
並同
書面大孝至孝字。
遂菴先生從之。
尤菴先生則以純用慰伯叔父母爲是云。
時祭初獻楊氏說。
窃想虞禮。
神位惟一
時祭神位多云
其意以謂位小之祭。
事面稍輕。
故其禮亦從而簡。
位多之祭。
事面甚重。
故其禮亦從而繁。
然終是未瑩。
愚則窃以爲虞祭時祭吉凶不同
故其禮有繁簡之殊。
未知如何
阼階之阼字。
金維甫問于遂菴
則答曰武王受胙東階
東階謂之阼階云。
受胙之胙。
阼階之阼。
其字不同
窃意胙阼之一邊乍字。
皆出於福祚之祚字。
而從肉則爲胙。
從階則爲阼矣。
未知果然否。
時祭餕條所謂尊者一人
是指主人耶。
是指一家尊行第一人耶。
先祖祭條。
高祖宗。
先祖以下
先祖指幾代祖耶。
程子初祖以下高祖以上祖也。
此則專指祭繼始祖之宗耶。
初祖以下高祖以上
非止一位
則只設考妣位於堂中東西如何也。
小斂衣衾條。
高氏衣衾足以朽腐
所謂朽腐者。
衾衣而言耶。
尸軆而言耶。
若指衣衾而言。
足以二字無着落。
或曰一句
盖謂衣衾深厚
足以形軆朽腐之前云。
無乃通論乎。
爲人後者。
本生父母喪。
答人䟽。
或稱禍延本親
或稱禍延私親
而此無以別其父母之喪。
窃意考妣二字不可用。
父喪稱禍延本生先父
母喪稱禍延本生先母
似亦允當
南塘丈則以爲書札題主祝辭等有異。
考妣二字之無妨。
尤庵墓表所生考妣之語證之。
尤翁卽以無害於義而用之。
後人引用
似亦無妨。
然其於無二尊之義。
無所害耶。
不敢質言
襲奠右脯左醢。
小斂遷襲奠左脯右醢。
而發靷後葬前。
靈幄亦然
虞祭右脯左醢。
時祭亦然
自始死
至未葬。
設奠之儀。
宜無異同
而襲與小斂
已有異同何意
而始死之奠。
反同於虞祭時祭之儀者。
何義
慰人妾子其母之喪。
不可先夫人。
則當何稱謂。
冠峯常曰詩傳母氏之語。
今以尊母氏之似當。
其說恐好。
家禮輯覽。
尤菴序中所謂朱侍郞
何人
通禮十二板望日不設酒不出主條。
如上儀者。
指如朔朝參以後禮云耶。
旣曰不設酒不出主
則似無降一節
未知如何
通禮十六板凡言祝板條。
生時次第稱號加於府君之上者。
第次之稱。
似當加於諸父族祖之親乎。
當加於奉祀祖先妣。
則曰某氏夫人云。
而今皆云某封某氏者。
何據耶。
不遷之位神主
尤翁以爲當藏於墓所
沙溪以爲高祖位是不遷位。
曾祖位雖未親盡。
當祭別室
未知何以爲定。
伯叔父母祔於曾祖位。
通禮第九板劉氏條。
伯叔祔于曾祖西邊安。
伯叔母祔于曾祖母東邊安。
伯叔父西坐東向
伯叔母東坐西向
而大註則曰皆
西向
備要圖。
只啚西邊祔位。
從大註說
伯叔父祔西而西向
正位相背
若從備要啚。
伯叔父母合祔曾祖妣傍。
書與啚具與劉氏說不同何也。
冠禮祠祝戒賓書。
皆云某之某親之子
獨於宿賓之書。
云某之某親某之子
祝板戒賓不擧某親之名。
宿賓之書獨稱其名。
何義歟。
通禮十一板正至註。
主人盥升。
搢笏啓櫝。
降神又曰搢笏啓櫝。
降神之間。
無出一節
本註曰又有闕文
出笏之節。
似當在置於櫝前之下。
冠禮賓有西階之位。
而贊則無可復之位。
初加合紒後進巾後。
再加脫巾
三加脫帽後。
醮禮酌酒後。
當立於何所耶。
冠者拜贊。
贊答於賓左。
則賓之左邊
是贊之位歟。
入門贊在賓右。
升階又在賓左。
何其位次變易也。
婚禮十二板婦見舅姑條。
父母醮女之儀。
醮女之儀。
許多節目
一依其儀。
而戒辭亦無異同歟。
喪禮第六板。
執事設幃及牀。
施簀去薦。
上無設薦之節。
而此言去薦者何也。
薦是沐席之薦耶。
被髮註露簪及掠。
據此所謂被髮者。
非是解䯻散髮也。
只是去冠出髻而已
括髮註有束撮髻之文。
此則所謂撮髻者。
似是束其旣散之髮。
兩說不同
何以則可通耶。
襲衣陳于堂前東壁下。
西領南上。
不綪。
小大斂衣陳于堂東壁下。
南領西上綪。
綪與不綪之有異。
是甚義也。
魂帛置靈座條。
無盛之以箱之文。
而至朝祖條。
始曰以箱奉之。
豈置靈座之時無箱。
而朝祖時始有之耶。
謹按儀節
有曰倚上置坐褥
褥上有遺衣
遺衣上置魂帛。
其無箱。
據此可知
負板辟領衰。
楊氏以爲當用於斬衰
傍親則不可。
家禮本文小功以下去一節。
朱子初年之說。
不可爲正論云。
備要所載。
只因家禮之文。
不用楊說者何也。
奔喪末端註。
大功以下
月朔爲位哭。
其間哀至則哭可也
所謂哀至則哭。
九月之喪。
終其月無時而哭云耶。
家禮疑目(二)
深衣方領
兩肩上各裁入三寸
裁入處三寸
則袷廣亦當爲三寸
所謂表裡二寸可疑
三寸
二寸
餘一寸。
何以區處耶。
大斂小註士虞禮註。
同時在殯
皆異凡。
此條之義未詳
無本文。
考校出。
錄示伏望
齊衰不杖期
姑姊妹適人無夫與子者。
養子未及禮斜者。
亦當以無子斷之。
本家當服本服耶。
小功條爲姑姊妹適人者不降。
夫爲姑姊妹大功
則妻降一等小功
而其曰不降者何也。
殤服小註中通長嫡
未詳其意。
大功九月七月
大夫庶子爲嫡。
昆弟長殤中殤
無論嫡庶
服期者。
長爲九月
中爲七月
則此別以庶子爲嫡立條者何意耶。
慰狀封皮
降等用面簽。
面簽之式未詳
胡儀
展手策之。
未詳
尊丈拜賓。
禮亦同此。
尊丈者指誰耶
題主祝文
元陽新婦云云
婦有新舊。
而通謂之新婦何意
禫祭小註
張子曰祥禫閏月亦筭。
禫固筭閏。
祥亦筭閏乎。
厥明質明
厥明質明
的指何時
而質字亦何義歟。
時祭執事祝。
有司具脩
脩是脩治之脩歟。
脯脩之脩歟。
墓祭祭土地。
更設魚肉米麪食。
具饌旣如時祭之品。
則自有魚肉米麵食之具。
而其曰更設者何謂歟。
不論父在父亡。
爲妻杖。
父在爲妻杖。
不但有違於禮說。
考諸經禮問答
未有見焉。
未知在於何書耶。
爲人後
本生外祖父母緦。
無本從母舅服。
遂菴曰當降一等
以此爲定如何
大袖長裙
或問於尤翁曰大袖長裙
與參時大長裙異同
尤翁曰當無吉凶之殊。
大袖之制。
丘儀以爲如今婦人短衣寬大
其長至膝。
袖長二尺二寸
大衣之制。
背子而袖大。
其制與大袖不同
尤翁所謂吉凶無殊者。
未敢知也。
心經疑目
易坤之六二章十一板格物致知
直義方。
屬於大學八目
則敬直當正心
義方屬於修身
而今格致爲言何義歟。
格致義方
雖皆動時工夫
格致知底事。
方行底事
何可分配
格致本自包得動靜工夫
其所偏屬方者
殊涉可疑
敬有主靜言者
有主動言者。
通動靜言者。
和靖以不一物言敬。
則是靜存而言也。
謝良佐常惺惺法言敬。
則是指動察而言也。
程子以爲主一無適
朱子以爲成始成終
是貫動靜本末而言也。
人心道心章。
仲弓問仁章。
當爲一節
此言遏人慾之流而存天理之軆。
之軆(之軆二字恐衍)也自天命卛性章。
至大赤子章爲一節
此言立大本而行達道也。
牛山木章。
養心章爲一節
此戒人之汩於私慾而失其本心也。
自聖心學章。
至尊性之銘爲一節
敎人之勉於下學而求其上達也。
卄五板自是而反。
是者指勿而言歟。
指不勿而言耶。
反者相反云耶。
返還云耶。
相反而言則似指不勿。
返還而言則似指勿字矣。
中庸末章三知
小註朱子是非得失釋遠之近。
得失邪正釋風之自。
至於微之顯。
云就心上說。
所謂心者卽不外乎邪正
何不邪正而曰心耶。
湖社疑目
大學章句
先言虗靈
後言氣禀
虗靈氣禀
均是一心
其所言者何意歟。
中庸首章中和二字
指理而言歟。
指氣而言歟。
兼理氣而言歟。
且與十章中和
其意同歟異歟。
中庸首章天命之命。
是單指理而言歟。
抑兼指氣而言歟。
單指理。
不可言偏全。
兼指氣。
不可言偏全歟。
其與下章俟命保佑之命。
同歟異歟。
大抵命之一字
散出於諸經。
或有理言者。
或有從氣言者
命則一也。
有理氣之分言。
何義歟。
費隱皆從理上言者也。
章句只以隱屬所以然
然則所謂費者當屬所然耶。
幸加一轉語
元亨利貞
仁義禮智均是一理
而其取名不同
何義歟。
或曰在天爲四德
在物爲五性
然則不可言五性
而物不可言四德歟。
問禮記言七情之目。
中庸只言四情。
思聖之意。
是取禮記之說歟。
抑偶說而偶合歟。
喜怒哀惧
各爲一
則其說甚備
而思傳之下一樂字。
有何歟。
喜與樂。
雖有淺深
類推之。
均是一事
則似莫若惧字之自爲
未知如何
疑目
大學一章
退溪虗字屬理。
靈字屬氣。
高峯以爲不必分屬。
高峯之意。
未知何指。
而愚恐虗靈皆氣也。
所以虗靈者理也。
虗字若是理。
朱子釋明德
只言虗靈足矣
何爲更着具衆理字乎。
尤菴處事精詳之處字。
或是慮字之誤。
愚恐下處字。
則與精詳字。
共釋慮字。
若下慮字。
精詳字乃於慮字之外
添得別語也。
未知何如
晦齋經文第二兩節
置之格物之章。
谷非之誠當矣。
晦齋聽訟章置之經文之末。
以爲得宜
此則所未曉也。
物有本末
發其目也。
聽訟以下
釋其義也。
經以發其目。
傳以釋其義。
作是書之通例也。
何獨本末
經文兼之
傳文闕之乎。
正心章章下文無以直內修身
據此可知此章爲靜時工夫
其他章句
或問中語句之可以東西者。
亦得旁通矣。
農巖以爲决是動時工夫
未可曉也。
中庸序。
朱子曰心之知覺一而已矣者。
謂心之發。
一而無二也。
所以知覺不同者。
謂心之所爲而發。
異而不同也。
或生於形氣之私者。
謂以其有形氣。
食色感而人心發也。
或原於性命之正者。
謂以其有性命。
故義理感道心發也。
非有方發之時。
氣有順不順
與理重氣重之異也。
譬如道心之發。
入井惻隱之心發。
不善羞惡發。
所感不同
故所爲而發者。
不同耳。
然其發則未甞異也。
谷與牛溪論人心道心之說。
多有可疑者。
昏昧無覺之時。
固是喜怒哀樂之未發。
方寸之中。
氣之査滓浮動暗塞。
而中體不立
則不可謂靜也
至靜則中矣。
中庸所謂未發之中。
正指未發之時也。
朱子亦曰氣質昏濁
私欲所勝。
客來爲主
其未發時。
只是塊然頑石相似
又曰未有事時。
便是未發。
才有所感。
便是已發。
却不要泥着。
又曰人無賢愚老稚
莫不有未發之時。
至於中庸致中
以至靜言之。
朱子之意。
亦可知矣。
農巖以爲不然
未可曉也。
大天下莫能載。
小天下莫能破。
愚伏以爲器也。
不然
此章言道費隱
所謂道者形而上者。
何以爲器也。
農巖先生不見不聞。
以爲理則鬼神氣也。
以爲氣則非所明理之隱也。
於此思之。
終不得也
愚恐言氣之隱則理之卽在其中也。
不可外氣而求理也。
退溪統軆太極爲大。
各具太極爲小。
發育萬物峻極于天。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證之。
愚恐太極豈有大小
大小則非太極也。
發育峻極
幷擧萬物而言。
故謂道之入於大
三百三千。
以只擧一物而言。
故謂道之入於小。
言道之無不在
非謂道眞大小也。
小德全軆之分。
愚恐幷擧萬物而謂之全軆
各擧一物而謂之分也。
上天之載。
無聲無臭
先儒以爲未發之中。
愚恐謂之中則無聲無臭
何獨未發之中爲然耶。
所謂不顯之德。
只有中而無和耶。
純亦不已
謂純而又不已也。
非謂卽是不已也。
成功一也之一。
愚恐只言其同。
指誠也。
誠之不可掩之誠。
愚恐指氣之宲而理却在其中
各具太極
有偏全。
似二而宲一也。
理只一箇理。
其墮在木之氣者。
只此理也。
墮在金之氣者。
亦此理也。
此則各具太極也。
旣墮在木之氣則爲木之性。
墮在金之氣則爲金之性。
此則性有偏全也。
朱子曰各一其性。
渾然太極全軆
無不各具於一物之中。
此言偏底卽是全軆也。
高峯以理爲虗故無對
無對無加無損
退溪改之曰虗故無對無加損。
愚恐若是則理專歸於虗無
未見其爲宲也。
若改之曰一故無對
虗故無加損。
未知何如
愚伏曰人之一心
萬理咸備。
仁義禮智。
特其大者
若然大者之外
更有小者乎。
與人性之綱不同
人性之綱。
只言四性包盡萬理。
非謂眞猶網之有目而復有綱也。
花潭以爲一草一木之氣。
亦有終古不滅者。
愚伏非之。
而農以愚爲是
愚恐人之氣有終不滅者。
草木何異於人也。
花潭本文
雖未之見。
而只以此句觀之。
則似不必爲病。
農巖以爲古人雖有此言。
人之生生
畢竟天地新氣
若專以爲祖考之氣。
何關造化也。
愚恐祖考之氣。
卽是天地之氣。
人在天地之間。
一身軀殼內外
無非天地之氣逼塞流通也。
故人生生
卽是天地之氣。
從人軀殼過來生出耳。
二之則是天人不相干
而理有二致矣。
農巖以爲一草一木之微。
何能盡如人哉。
愚恐人與物。
同受天地之氣以生。
則雖有貴賤通塞之殊。
聚散生死理則何甞異也。
以爲如是而物不能如是
則是天地亦有私。
不足以大也
愚伏以爲七情七情
四端四端
又曰七情不可分仁義禮智。
愚恐此說不是
退門人問於先生方思一事
雖有他事
不暇思之。
先生深非之。
愚恐事有先後緩急
固當擇之。
而心是一物則不二用也。
一泛事。
雖有緊急底事到前。
不應之。
固爲執滯不通矣。
方思一事
他事至又思之。
又至又思之。
不擇先後緩急
紛然交雜胷中者。
其失尤大矣
未發之前
不可無惡根柢
發而不善之氣。
固已伏在於未發之前
及其遇事而乃發。
非於方發之時忽然自無而生也。
然未發之前
氣不用事
而理之本軆渾然自若
只可謂之善。
不可謂之有惡也。
已發而氣始用事
則理之乘不善之氣者。
其所掩而始有惡也。
故未發之前
敬以直之
則氣昏濁者。
可變而淸。
已發之後
以制之。
則氣乖戾者。
可變而正也。
所謂變化氣質者也。
牛溪所謂未發之前
亦有惡之萌兆則不可。
萌兆者已形之謂也。
物物各有所以然之理。
則知其各具太極也。
各有所當然之理。
則知其性有偏全也。
然所當然用也。
性有
全軆也。
謂因用以知體
非謂無別於軆也。
靜中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
以求所謂中。
農岩以爲朱子延年行狀
只書其平日用功
非必以爲是也
愚恐朱子曰求字下得重。
可知朱子之意雖以求字爲未盡善。
工夫節度不以爲非矣。
冲。
㓗凈也。
漠。
空濶也。
眹。
兆眹也。
兆眹形之微。
猶且無之
無形之至也。
冲漠無眹
萬象咸具。
非謂冲漠之中。
乃有咸具者。
咸具者卽冲漠耳。
非謂萬象分立
各有界限
萬象一理也。
萬物莫不有生理。
天軆不遺也。
萬事莫不有生意。
仁軆不遺也。
舜之誅四㐫義也。
當理無私心仁也。
仁卽天理
萬善莫非天理做出來
則仁所以四事而統萬善者也。
論語人而無信集註曰軌轅端上曲。
上曲字文義不通
而韻會曰軌轅端曲木。
上字乃木字之誤而倒書耳。
(爲政)
知天命
窮理之極也。
不踰矩
盡性之至也。
程子窮理盡性
通釋知天命可疑也。
(爲政)
哀公問社章集註曰所對非立社意者
釋成事。
時君殺伐之心者。
釋遂事。
其言已出。
不可復救者。
旣往也。
(八佾)
人之生也直。
孔子之言性善也。
(雍也)
以直報㤪集註
愛憎取舍四字
恐包盡㤪之大小
(憲問)
張問行集註忠信篤敬
念念不忘
恐專指言行上念念不忘
非兼指無事時。
退溪當着念不着念之說可疑也。
(衛靈公)
曾點一處有見
而於貫處未能精察
三子於貫處或能精察
而於一處未有所見
曾點之樂呈露
顔子之樂深潛。
顔子亦聞一貫夫子
視聽言動也。
禮一也。
以直養。
直而養也。
非以直而養也。
莫如舜。
制事得宜宜也
操存動靜
所謂入者非專指靜。
程子所謂敬而直內者。
操之之道。
以靜爲主也。
(告子)
所就三章集註曰夫至於飢餓之夫字。
恐是不字
(告子下)
有人曰我善爲陳章集註當云之當字。
恐是盖字。
(盡心下)
堯舜集註孔子至今時上
恐脫自字。
(盡心下)
璿璣玉衡註解
 儀三重
在外者曰六合儀。
平置黑單環。
上刻十二辰八干四隅在地之位。
以準地面而定四方
鍊銅成環。
環面刻二十四方位
平置地面
地盤
以定上下四方
故曰六合儀。
 側立雙環
背刻去極度數。
以中分天脊。
直跨地平
使半入地下而結於子午
以爲天經
又作黑環二。
背刻南北極相距度數
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中分。
則爲百八十二度五百六十七分半。
兩環相交
前交者結於地平午上
後交者結於地平子上
兩環自成側立
平分天脊。
直跨地盤
半出地上
半入地下
是爲天經
 斜倚單環
背刻赤道度數。
平分天腹
橫繞天經
亦使半出地上
半入地下
相結卯酉
以爲天緯
又作赤環一。
背刻赤道度數。
三百六十五度二百三十五分。
橫分天腹
繞匝天經
東結於地平卯上
西結地平酉上。
半出地上
半入地下
是爲天緯
 三環表裡相結不動
二黑一赤環。
合爲三環
黑環則結於地平子午在裡
赤環則結於地平卯酉在表。
地之四方
天之經緯
相結不撓
 天經之環。
南北二極
皆有圓軸。
虗中而向內。
以絜三辰四遊之環。
以其上下四方
於是可考。
故曰六合
天經之出地平子上三十六度。
北極之所。
地平午下三十六度。
南極之所。
西極當處
各穿圓窽。
各納圓軸。
虗中而向內。
三辰四遊兩環
共挈於天經環之軸。
六合則不動。
三辰四遊則軋旋。
上下四方
可以考見
 次其內三辰儀。
側立雙環
亦刻去極度數。
外貫天經之軸。
內挈黃赤二道
雙環
刻度側立
一如六合儀。
而環圍稍小。
可容於六合環之內。
兩環上下相交處。
各有圓窽。
以受天經之軸。
橫繞以黃赤二環
以考日月五星行度
故曰三辰儀。
 赤道則爲赤單環
外依天緯
亦刻宿度而結於黑雙環卯酉
單環
宿度橫繞。
一如六合儀。
而但東西結於黑雙環左右
 黃道則爲黃單環
亦刻宿度
而又斜倚赤道
腹。
交結卯酉
半入其內
以爲春分後之日軌
半出其外
以爲秋分後之日軌
單環宿度
一如赤道環。
斜倚赤道環之腹。
東西交結赤道環。
黃環自成差池
半入赤道環之內。
半出赤道之外
在內以爲春分以後日行之道。
在外以爲秋分以後日行之道。
 又爲白單環
以承其交。
使不傾墊。
單環斜倚於赤單環之腹。
雖有左右交結
而恐或傾墊。
故別用白單環
以承交結處。
 下設機輪。
水激之。
使其日夜隨天東西運轉。
象天行。
以其日月星辰
於是可考。
故曰三辰
水激機輪
多般羕。
大軆則使之激以行之。
東轉西。
象天行。
日月星辰行度嬴縮
亦當別有激運。
 其最在內者曰四遊儀
亦爲黑雙環
三辰儀之制。
貫天經之軸。
雙環刻度側立
相交穿窽。
一如三辰
而環圍尤小。
可容三辰儀之內。
但有直距以貫天經之軸。
遊環東西運轉
玉衡南北低仰
占候四方
故曰四遊儀
 其環之內。
兩面當中
各施直距。
外指兩軸
別爲銅條。
撑拄遊環之內。
是謂直距。
上下兩端
削令尖圓。
納於遊環上下窽。
貫天經南北圓軸之虗中處。
使之隨環東西運轉
 當其要中之內面
又爲小窽。
以受玉衡小軸
使衡旣得隨環東西運轉
又可隨處南北低仰
以待占候者之仰窺焉。
直距要中。
又穿小圓窽。
別爲銅管長可容於遊環之內。
是謂玉衡
當要中作小圓軸。
納於直距窽中。
使之軋旋。
東西運轉
南北低仰
占候仰窺宿度
東西南北
無不周遍
○此其法之大略也。
渾儀三重制度大軆如是
至於三辰中日五星行度疾徐
亦必有水激妙術
而今不可考其詳焉。
此亦大略而然爾。
  六合儀黑雙環側立交結子午單環橫結卯酉
삽화새창열기
  南北極圓軸虗中
삽화새창열기
  
三辰儀黑雙環側立交結穿窽黃赤道環橫結差池
삽화새창열기
  
遊儀側立交窽貫直距玉衡貫距圖
삽화새창열기
  直距穿窽圖
삽화새창열기
  玉衡小軸
삽화새창열기
五經分軆用圖
  [易]
삽화새창열기
在天曰理。
在人曰時。
易之理散在天地萬物
聖人軆之以時也。
程子至微者理也。
著者象也。
觀會通以行其典禮
胡子曰時之一字
易三百八十四爻之要。
故理爲全軆
時爲大用
  [書]
삽화새창열기
欽是聖人敬天之德。
中是聖人御世之法。
朱子欽之一字
書中第一義
胡子曰中是五十八篇之要。
故欽爲全軆
中爲大用
  [詩]
삽화새창열기
發善心創逸志
要其歸趣
感乎中而得其正也。
夫子曰詩三百。
一言以蔽之
思無邪
無邪則正矣。
朱子勸懲所以爲敎。
故正爲全軆
感爲大用
  [禮]
삽화새창열기
肅而致一
爲主矣。
節而不戾
在中矣。
記曰無不敬。
有子曰禮之用和
故敬爲全軆
和爲大用
  [春秋]
삽화새창열기
本乎天地理則道也。
行乎聖人之心則權也。
胡子空言獨能載其理。
又曰公好惡權制
萬世準繩
故理爲全軆
權爲大用
五經體用一圖
삽화새창열기
 
易準乎天地
書以道政事
詩以言性情
禮以謹節文。
春秋大權
五者雖各爲一書
而其軆用本末之分。
未甞不備
五經統乎易而斷乎春秋
經緯綜錯書詩與禮。
故易者五經全軆也。
春秋五經中大用也。
書詩與禮五經節度也。
嗚呼
易者道在天地
聖人軆之。
春秋者道在聖人
天地不能違。
聖人五經全軆也。
五經聖人大用也夫
敬齋箴圖
삽화새창열기
敬齋箴圖。
退陶先生推演吳臨川之說者也。
啚之心圈及主一無適之目。
雖取敬字訓義
而箴中旣有靈臺靡適惟一句語
旨意重複
有間有差兩目之疊書。
與上無違交正兩目
義例不甚齊正
不揆僭妄
敢就圖中。
加添刪。
盖此箴以敬爲題。
上下各言敬字。
不嫌申複
故圖亦以敬字書上下
以見其成始成終之義。
非心則敬亦無所施。
故兩敬字之間。
特書靈臺二字
不書以心而書以靈㙜者。
盖欲用本箴句語耳。
大旨不出臨川退陶之意。
義例則頗似齊正
未知覽者以爲如何耶。
玄纁考證
謹按儀禮旣夕禮公賵玄纁註。
國君
所以主人送葬
賓奠幣于棧左服註。
柩車
服車箱。
左服象授人。
授其右也。
南向
以東爲左。
尸在車。
以東爲右。
宰由主人之北。
擧幣以東註
東主人位
東莊
開元禮改葬條。
奉玄纁。
入奠於柩東。
家禮玄六纁四。
丈八尺。
主人奉置柩旁。
五禮儀曰贈玄纁於柩上東邊
退溪玄纁卷束而置棺左右
比世人鋪在棺上。
此爲得之
沙溪家禮旣曰柩旁。
則似當以玄纁分置兩旁
而今並置於柩東之旁。
似以開元禮爲據。
然則其置之。
亦當如柩衣之上玄下纁。
尤菴玄纁各置於柩上一邊。
則當曰柩邊。
家禮之意。
只是置之柩之旁側之意。
盖棺槨之間也。
大抵五禮儀柩上之文。
本於開元禮東之文。
東之文。
又本於旣夕禮左服之文。
其實開元禮旣失旣夕禮之意。
五禮儀又失開元禮之義者也。
旣夕禮奠幣左服云者
象人授其右之意。
無論東西
尸柩之右卽其地也。
柩車將引
尸首向南。
則服左柩東。
固尸之右也。
至於窆葬
尸首向北。
柩之西當爲尸右。
此固當奠之地。
開元禮猶從柩東。
則盖欲從旣夕禮
而實失其
義者也。
然棧服之左。
卽柩之側也。
所謂柩東者。
卽柩之側東也。
家禮變東言旁。
其意益明矣。
五禮以爲柩上之東。
則是欲從開元禮
而又失其意者也。
世人之襲誤於五禮儀者。
本無義意
退翁以爲得之何據
未敢知也。
今若一從古禮
則奠於柩西。
當得禮意
此則雖未能卒變。
至於東之非柩上。
家禮及沙尤兩先生論說甚明。
以此爲定。
五禮固非知禮者所作。
退翁云云
無乃偶失照檢耶。
姑書此。
以待他日知禮較正耳。
爲師吊服加麻考證
孔子之喪。
子貢請若喪父而無服
 檀弓集說以後二三子絰而出言之。
所謂無服
盖謂吊服加麻也。
云士吊服疑衰
麻謂環絰也。
 家語孔子卒。
弟子吊服而加麻。
 儀禮喪服制度
素弁環絰
 喪服圖式
絰帶疑衰素裳
朱子之喪。
黃勉齋深衣用冠絰。
 朱子成服後。
勉齋閩中諸友書曰。
服制五服之親。
各用古衣冠
諸生吊服麻制
深衣用冠
絰。
方相稱。
諸兄終有駭俗之慮。
或者布頭巾。
北山之喪。
王魯深衣加帶絰。
冠加絲武。
魯齋之喪。
金仁山加絰於白巾
絰如緦麻而小。
帶用白細苧。
谷之喪。
沙溪黃勉齋晦庵之制。
巾帶往哭。
(此先生自道之辭。
而出尤菴語錄。)
沙溪之喪。
尤菴白布巾。
加絰素帶
 先生行狀門人黃勉齋晦菴儀。
白布巾。
加絰素帶以喪之。
先生答朴子義書曰師服單服環絰白布巾。
着白布衫
謂之吊服加麻。
答朴子玉書曰禮爲朋友吊服加麻。
吊服以今之素服當之。
麻者以練麻單股爲環絰而加於首矣。
尤菴之喪。
寒水白布巾。
環絰素帶
 年譜門人持服百餘人
而依黃勉齋朱子儀
白布巾。
環絰素帶以喪之。
先生所撰定者也。
(年譜初本
先生編次。)
寒水齋喪。
南塘屛溪以下門人
白布巾。
環絰素帶
 行狀門人黃勉齋晦菴儀。
白布巾。
加絰素帶以喪之。
高山日記先生之喪。
門人加麻
公元前532年
二百餘人
而其服則白布巾。
熟麻環絰
白布彄子單股。
或用雙垂
衣用布深衣者。
成仲擧,韓仁二人
仁夫則以勉齋用冠絰語。
獨加屈冠。
衰服人之爲者。
喪期則韓尹蔡以下若干服期
其餘以情義淺深
九月七月
五月三月
先儒說。
則雖三年朞年者。
旣葬當除麻。
卒哭之日除之者
只玄彦明金相甫沈信夫,金維甫四人
其餘則不除。
 謹按古之疑衰素裳
勉齋深衣代之。
王魯齋因之。
古之素弁。
勉齋冠代之。
魯齋以絲武加之。
仁山則又以白巾代之。
至我東則自沙溪喪。
谷因以仁山爲準。
今已成數百年通行之䂓。
大抵仁山之制。
其原出於勉齋
大軆則同。
故沙尤寒水之禮。
皆以依勉齋朱子儀言之。
五服之制經禮也。
萬古不易
加麻之制。
出於無於禮之禮。
而初非經禮。
不害隨時損益
南溪以首只環絰未盡
而據緦絰帶之文。
欲以麻又爲腰絰
而加於白布之上。
此則非古非今。
不可從。
人心道心
夫心之神明
載理而動。
覺於道義而爲愛恭宜別之端。
覺於形質而爲飢飽寒溫之情。
人心道心之目。
於是乎立矣。
然而氣之不齊
理卽拘焉。
其感也有輕重之殊。
其覺也有偏正之異。
安危微著之稱。
於是乎分焉。
上智以至下愚
莫不有是性而有是形。
人心道心
有生之所固有
其所安危著者
特因氣禀而然也。
今若掉了氣禀
只指其人道命名之義。
則雖有形氣性命所感之不同
其所當然固然之軆。
均出於至正
而初無善惡之分言矣。
豈有輕重偏正之可言哉。
若就氣禀而論之。
則氣純粹者。
無論人道
其發也皆中。
氣之駁雜者。
無論人道
其發也不中
其中者而言之。
形氣性命所感皆正
故人心道心。
各自一善
自其不中而言之。
人慾之私。
每掩天理之公。
故人心道心。
常有過不及之差矣。
如是故愚以爲聖人分上
人心安而道心著。
衆人分上
人心危而道心微。
下愚分上
人心過而道心遏。
是豈人道本軆。
有此三等之殊哉。
隨人氣禀而所論者不同也。
然則庸序所引人道者
卽就衆人用工處言之。
故特論其危殆微妙之分。
非謂人心
危。
道心本微也。
以謂人道之軆。
本自危微。
則是將以堯舜之心。
未免爲危微矣。
豈其然哉。
噫。
微之目。
雖因衆人而設。
人道之名。
不特衆人而設。
極本窮源
又當有別論矣。
不可一切準之於危微之案者明矣。
雖然人心道心
雖有二名
而氣發理乘。
只是一塗
今以人心言之。
飢飽寒溫
隨事得中者。
是乃氣之淸明而理之直遂者也。
無論人道
天理直遂處。
卽是道義之流行也。
所謂道心
又是道義之所感也。
則以人心之中節者。
雖謂之道心
未爲不可也。
朱子所謂道心爲主人心亦化爲道心者。
恐亦此意也。
是故主人心而言。
人心自爲一善
而與道心爲對。
主道心而言。
人心之中節。
卽包在道心矣。
二者不可偏廢
必須合而觀之然後
其意方備。
世之論人道者
不深究乎命名之義。
只執其危微二字
便以人道善惡爲說。
種種醜差
殊未可曉也爾。
屛溪先生虗靈
虗靈明德同異之說。
屛溪先生甞主之。
前後講說之一大題目也。
然細觀始末
其說亦多委折矣。
其始則以爲虗靈氣禀也。
明德性情也。
不可以性情之同。
並與氣禀而同之也。
此則以虗靈明德分爲二物也。
其中以爲虗靈明也。
性情德也。
明之有分數。
不害爲德之無分數
此則以虗靈明德合爲一物也。
而又以明與德分而二之也。
其終則以爲虗靈本禀也。
明德精爽也。
不可以精爽之同。
而並與本稟而同之也。
此則又以虗靈明德分爲二物
所謂明德者。
屬於氣也。
此乃先生說本末大略。
前後論卞之未得歸一者也。
虗靈氣禀
果是無別
明德虗靈
又是二物
朱子章句
何以旣言虗靈
而又言氣禀也。
何以虗靈直解明德耶。
虗靈氣禀
章句旣分言。
先生合之。
虗靈明德
章句旣合言。
先生又分之。
何其一反章句之旨也。
虗靈之明。
性情之德。
本非二物
虗靈有分數。
卽明之有分數。
則明有分數。
不爲德之有分數乎。
明底是德也。
德底是明也。
虗靈明德
不可分言。
則明與德。
豈可分言乎。
明德所以不昧者。
只因虗靈而然也。
今以虗靈
爲本禀。
明德精爽
非但虗靈無與明德也。
明德亦無與於性情矣。
虗靈本禀。
所指不同
精爽二字
不得性情焉。
豈可以本禀爲虗靈
精爽明德乎。
大抵先生之見。
每於氣禀虗靈上。
混淪看過。
故因其氣質不同
而並與虗靈以不同。
虗靈旣謂之不同
明德亦當謂之不同矣。
而德之不同
又非章句之義。
不得不虗靈明德分而二之
是盖不爲分則有分數故也。
此乃先生之說。
最初有失者也。
虗靈明德
分爲二物
則其於明德光明之軆。
無所着落
於是復以虗靈歸屬於光明。
而又以德字歸重性情
此乃先生之說。
所以再失者也。
虗靈旣屬明。
性情旣屬德。
則其於一明一德之間。
未免有偏全粹駁之分。
於是乎復以德字。
屬於氣之精爽
而復黜其虗靈
依舊氣禀
此乃先生之說。
所以三失者也。
凡此三說者。
雖有分合同異可言
而究其根本
只在虗靈氣禀之混看矣。
於此說得分明
其如說得失。
不待卞而自解矣。
虗靈與本禀。
雖是一心
而所指者亦自不同
指其淸濁美惡之質。
則曰本禀也。
指其洞澈神妙之軆。
則曰虗靈也。
故本禀者心之氣質也。
虗靈者心之軆段也。
謂之
氣質淸濁不齊
謂之軆段虗靈皆同。
朱子虗靈則必曰不昧
氣禀則必曰不齊者。
意大分明矣。
若夫明德者。
卽此心之軆段
性之本然
情之善一邊
合此三者而名者也。
心本是統性情
虗靈又爲明德本軆矣。
朱子虗靈不昧四字
說得明德意已足。
然則明德之無分數
本因虗靈之無分數
虗靈之無分數
自不干於氣禀分數矣。
如是說去。
豈不言順而理得乎。
余以末學後生
其於經義
未曾一日用工
敢於長者文字
擅加指摘
僭踰之極。
無所逃罪
然有疑不質
亦非審問之義。
故玆敢隨疑輒錄
以備講學一助爾。
氣質界分
與質
統一身而言者
從一心而言者
從心上氣言者
統一身而言。
五臟百骸爲質
一身中流通之氣爲氣
從一心而言。
則圓外竅中爲質
方寸精英之氣爲氣
從心上氣而言。
淸濁底屬氣。
粹駁底屬質。
盖氣者通而質者局。
氣者虗而質者宲。
與質
非一物。
不可以混看矣。
身上氣質界分著。
看得不難
心上氣質界分微。
故說出最難。
五氣精爽
都是虗明之軆。
而旣曰氣便是有形之物。
則這有形卽是質也。
朱子有以氣絯質而言者
大全所謂氣之異者。
粹駁之不齊是也
有以質絯氣而言者
或問所謂賦之質。
淸者智而濁者是也
然則氣外無質
質外無氣。
氣也質也。
都在一箇地頭
不可判然二物矣。
故愚甞謂統論一身氣質
則氣氣質自質。
氣質分爲二物
論心上氣質。
則氣亦質質亦氣。
氣質合爲一物
分看合說
只在界分之微著耳。
雖然氣質本色
自是二物
雖欲合之。
終不得合矣。
今以心上氣質言之。
其在方寸
不得指點
若就知行上看。
分別皎如。
盖知屬氣行屬質。
知行二者。
氣質功用也。
凡人之知有餘而行不
足者。
氣淸而質駁也。
行有餘而知不足者。
卽質粹而氣濁也。
譬如水在器中。
色同具。
貞靜之軆。
彼此無間
而及其攪擾啐甞之。
或有色淸而味惡者。
或有色濁而味淳者。
於此可見一水貞靜之中
色自色而味自味矣。
以此喩之。
一心虗明之中
氣自氣質自質者。
豈不井然分明乎。
向來巍冠一隊議論
皆曰氣中不可分氣質
而遂以心謂非氣質
殊未可知也。
純善
心之爲物。
包至大。
有以氣禀言者
有以虗靈言者
有以明德言者
名目夥然。
聽者易惑。
愚請逐條而論之。
夫人方寸
圓外竅中
五行之氣。
充滿其中
是氣也粹。
一毫査滓者。
聖人所有也。
其或不能淸極粹。
而濁駁相雜者。
衆人所有也。
此則所謂氣禀也。
是氣也無論淸濁粹駁之禀。
而其本軆昭明神妙不測
下愚堯舜初無加損者。
所謂虗靈也。
是氣之虗靈
天理純善
藹然隨感
直出爲善情者。
所謂明德也。
總會此三者而目之曰
公元1734年
心也。
然則所謂氣禀者。
卽心之氣禀
心與氣禀
未甞爲二也。
所謂虗靈者。
卽心之虗靈
心與虗靈
未甞爲二也。
所謂明德者。
卽心之明德
心與明德
未甞爲二也。
然而謂之氣禀
只管淸濁不齊者。
虗靈明德不與焉。
或問所謂賦之質。
淸者智而濁者愚。
美者賢而惡者不肖是也
謂之虗靈
只管昭明神妙者。
氣禀美惡不與焉。
甲寅奏箚所謂心之爲物。
至虗至靈
神妙不測
常爲一身主者是也
謂之明德
只管虗靈純善
氣禀美惡不與焉。
大學章句所謂虗靈不昧
以具衆理而應萬事是也
謂之心。
則氣虗靈明德
都包在其中
夫子所謂不踰矩之心。
不違仁之心。
孟子所謂不若人之心。
爲甚之心是也
然則總而言之
氣禀虗靈明德
均是一心
而分而言之。
氣禀氣禀
虗靈明德虗靈明德
善觀者當於分言處。
得其分言之意。
又於總言處。
得其本軆之全。
義理圓活
自無偏枯歸矣
噫。
純善之說。
自何代始乎。
大舜言心字。
旣有人道微之說。
夫子又有操舍存亡之說。
孟子道性善。
未甞道心善。
於濂洛諸賢。
多言心之德。
其實盖皆主性善而言。
則其意又自別矣。
間或
論心全軆
有以爲人所以爲學者。
以其吾之心。
不如聖人之心也。
吾之心果聖人天地之心。
尙何學之有哉주-D001。
以爲心是官。
人氣禀是官。
習尙或猛或寬주-D002。
未甞以爲心軆純善
而亦未甞心與氣禀分爲二物矣。
於我東諸賢。
翁之洞見的傳
顧(疑俟字)百世不忒(疑惑字)者尙矣。
不須說也。
雖以退陶論心二用者觀之。
四端純善歸本於性。
七情善惡歸本於心。
則此雖未契於翁之旨。
所謂心之有善惡。
亦可推此而見矣。
自大舜。
中及濂洛
下至我東諸賢。
未甞以爲心之純善
如性之無對矣。
惟彼所謂達磨尊者面壁九年
只說人心純善
而程夫子斷之曰吾儒本天。
釋氏本心
八字打開
可謂昭揭日星
而惜乎象山之尊德性
陽明之致良智。
假名性命
本一心。
天理本然者。
至此無復尊矣。
宜乎倡狂自恣
自歸七顚八倒之科矣。
然我東儒賢代出。
義理大明
無復有爲此說者。
向來巍冠兩丈。
得此義於師友卞難之際。
凝然自持
歸附者甚衆。
遂庵先生爲斯道深惧。
爲說爲書
往覆於門下者。
不啻百言矣。
今日師學者。
固當詳察明卞。
嚴立門路
故玆因讀書之暇。
略記所聞如右
兼山南塘心說辨
 原夫心與氣質得名不同(止)不能無分別。
兪公之論。
與嵬巖言言同句句合。
所謂不謀而同者也。
嵬巖甞卞未發氣質也。
刪去氣質二字
而曰未發前。
有善惡種子云云。
遂翁創聞致惑矣。
今者兪公之卞。
亦去此二字
豈其有此二字
面目不甚碍而然歟。
殊未可知也。
子思所謂未發者。
固帶心而言。
所主則性也。
朱子解未發之中曰未發則性也。
又曰中者狀性之軆也。
此乃言性之證也。
今云主心者有異於朱子之訓。
則恐失子思之旨也。
大本天命之性也。
中者立大本之謂也。
天命之性。
聖凡同得。
而特其氣禀不同
聖人則常立大本
衆人則不能常立矣。
以爲桀跖不能常有大本云。
桀跖本有天命之性。
氣質昏蔽
未發時絶少
謂之不能大本可也
大本則不可矣。
虗靈淸濁
同具方寸
方寸則心也。
虗靈而言。
則心之本軆純善也。
淸濁而言。
則心之氣質不齊也。
氣不用事
査滓潛伏
心軆呈露
性乃得中
所謂大本者也。
豈不理得乎。
今以淸濁或有妨於虗靈
摽置百軆之外
遂以心與氣質分而二之
爲說無稽
種種窒碍
亦未
可知也。
 心是活物
變動無常(止)未得爲聖門宗旨
單言虗靈本無分數
舜跖一致
所以明德之軆者也。
有分數者。
氣禀拘之也。
所拘於氣禀者。
特以虗靈氣禀
同在方寸故也。
今以氣稟置之百軆之外
則雖云有時往來
不常存於方寸
而心自心氣自氣。
界限懸殊矣。
心本純善
氣禀兼善惡。
體段判異矣。
而其言曰心是活物
擧其始終
不可據爲準則
又曰操舍得失之間。
聖狂舜跖之分
又曰至可貴之中
又有至可畏者存焉。
又曰終是氣也。
不能如性之純善無惡者。
心旣云純善
則善而不得準則
操舍聖狂之分。
可畏者存焉。
終不若性之無惡者。
何所據之說也。
以爲氣禀所拘之致。
則不但心也。
亦然矣。
以爲心軆本然則其善之不純可知
不純之善。
兼惡之說也。
方斥兼惡之說。
而自作不純之論者。
得無近於同浴而譏躶乎。
先師之說。
本就氣禀上論美惡
虗靈則專歸於純善矣。
而兪公捨氣禀而論善惡
則是虗靈獨當不純之目。
虗靈不純
不爲明德不純乎。
其說之前矛盾
如何哉。
盖此受蔽之源則有之。
彼旣本主純善之論。
而異
本心
程子之論。
炳若日星
猝難改易
則主心之說。
自歸異端
此則終有所顧忌
不得已艱辛去討善心上。
強覔其疵類。
創說此數條論說
以爲翻身自脫之資。
而殊不覺勿論心之始終
其爲心則一也。
終之兼惡。
不爲始之不純乎。
不知釋氏論心
亦有昏沈蹈擧妄覺妄想者。
終無以捄得本心之失矣。
至於朱子所謂善入惡者。
善指虗靈
惡指氣禀而言。
雖欲攙引
爲己說之證。
其奈我欲同而彼自異何哉
聖凡之爲一心
朱子亦有定論
其答石子重書曰人之所以爲學者。
其以吾之心不若聖人天地之心。
果若聖人天地之心。
尙何學之爲哉。
豈非今日明證乎。
二心之見斥。
朱夫子所不免。
則於南塘何有哉。
 心一也(止)理到之言。
敢不從。
公心氣之別。
爲慮其未發時濁駁相混
故摽出氣禀於百軆之外
而此則慮之過者也。
若就未發而論之。
虗靈心之軆段也。
淸濁心之氣禀也。
氣禀雖有淸濁
方其未發時。
査滓潛伏
軆段呈露
則理自得中。
當此之時。
濁駁自濁駁。
何所損於虗靈
而揮却本具之氣禀
標出於百軆軀殼者。
豈不郞當甚者乎。
有氣必有禀。
同在一處
當體便是
而心則獨何物存本軆於方寸
氣禀百軆
一內一外
自成賓主
雙立對待
若是隔絶哉。
至於上聖賢所論善惡之心。
一並歸之於心之終發用之後
而終必資於始。
動必本於靜。
始終異位
動靜異時
若其源委根柢移易不得
有難諱得何哉
此正爲兼善惡之的證。
攻破純善資斧也。
何以謂之說晝反夜乎。
自所引易孟程張之訓。
所謂明德本心合理言者也。
此等言心
何甞謂兼惡乎
 韓公書(止)異乎吾所聞
昭昭靈靈。
心之本軆也。
淸濁美惡
心之氣質也。
本軆氣質
均是此心。
所謂相雜者。
同在一處之故也。
氣質用事
本軆呈露
虗靈虗靈
淸濁淸濁
未發時氣不能本軆純善
已發後本軆始得爲氣質之所拘。
如是爲說。
純善兼惡。
各有歸宿
何必離分排。
自取郞當乎。
雖云有所聞來歷
恐或所聞不的耳。
 其書又曰(止)未可知也。
性與心均是純善云。
則烏得免二本之目乎。
但兪公則以爲心終是氣也。
不能如性之純善無惡者。
後之論。
雖甚矛盾
而旣云心不若之無惡。
二本之目。
所不願當。
至於能所二字
理氣言者
亦涉可疑
看花折柳
就理軆用上單指者。
則今合道器言之者
失本旨。
若其明德則就心上捨氣質
而專指虗靈之合性情之者
則此正聖門宗旨
二本之斥。
非所擬議矣。
大學明德
本就衆人分上
明德爲氣禀所拘而言者
聖人氣禀之初無可拘者。
自當別論
不宜攙論於此矣。
 明德合心性(止)觀者之惑也。
心之本軆
虗靈是也
心之氣禀
淸濁是也
淸濁不可言氣禀
虗靈不可言本軆矣。
而今其言曰明德未甞單指靈覺
又曰明德則心之本軆擧矣。
是以本軆虗靈
分而二之也。
虗靈之外
果別有本軆乎。
所謂明德者。
雖是兼理
其實虗靈言者也。
果若彼說。
則章句當明德者心之本軆衆理萬事
而曰虗靈不昧以具衆理萬事
則此正單指虗靈
而其云未甞單指靈覺者。
何所據之說也。
虗靈煞有淸濁之雜云者
不過虗靈氣禀同在方寸
兼言則雖虗靈
亦有所雜云也。
何甞以爲虗靈軆段
兼善惡耶。
兼言氣質
則不虗靈有分數。
性亦有
善惡
兼言善惡
不害於單言之本然
性與心之雖有道器之別。
尙且兼言
虗靈淸濁同一氣也。
安得兼言之雜也。
義理之說。
卞在毫釐。
今若以兼言淸濁
致疑於單言之虗靈
則亦將以兼言氣質
致疑於單言之本然耶。
然則單言虗靈
明德無分數者。
本自平說
何以謂之強說也。
爲慮明德之雜。
而摽出氣禀於百軆之外
又慮本心之斥。
而強分始終虗靈之中者。
果是理到之言歟。
並擧氣禀
則千恠萬惡之本。
雖包於其中
未發之時。
氣不用事
則査宰潛伏
虗靈呈露
必欲於未發時虗靈呈露之中
攙論其已發後査滓動蕩
則彼所謂心軆之始鑑空衡平之中
無慮於至可畏者存焉乎。
若鏡火之喩。
本自襯着。
故從古諸賢之引喩此心者何限
而今破碎切喩。
捏合己見
說到於此
誠難與卞矣。
以鏡火喩之。
則鏡與火比心
與明虗靈
鉄之精粗,焰之微盛比氣禀
此乃平順的當
不易比喩也。
而今以鏡與火爲血肉
明與光爲氣質。
能明能光爲虗靈
別有能字坐地而以虗靈當之。
鏡與火爲血肉
則心屬於何。
能明能光爲虗靈
則能與光明
果爲二事乎。
能與光明
分而二之
凡物皆各有能。
虗靈之能虗能靈。
又將
何屬乎。
遞低一層之譏。
未暇論人矣。
火之光明
各無差等者。
虗靈之無分數也。
光明有差等。
由於鉄之精粗焰之微盛。
虗靈之雜於氣禀者。
不能無分數矣
粗鉄之鍊而爲精鉄
則鏡之昏者能明。
微焰之噓而爲盛焰。
火之暗者能光。
是明與光之本無差等也。
濁氣之撟而爲淸。
虗靈之昏者亦復初矣。
鏡與火若本有一定差等
則鉄雖煉而本昏之鏡不復明矣。
焰雖盛而本暗之不復光矣。
人之虗靈猶是也。
至如心與氣質之同具及純濁眞惡之故在者。
卞悉於前。
更不疊床。
 
韓公虗靈說(止)矛盾之甚。
師說上段。
卽單指虗靈者也。
下段爲兼指氣質者也。
單指則人人皆同。
兼指則人人不同
單指兼指。
所就而言不同
則或同或不同者。
有何矛盾哉。
濁氣虗靈
自外面隨語生解。
則雖似郞當
而宲理則然矣。
大凡言之。
凡人所禀之氣。
較諸禽獸草木
則純是正通也淸粹也。
而就人分上正通淸粹者而言之。
正通之中
有偏塞之可言
粹之中。
又有濁駁之不同
禽獸之於草木
如是矣。
豈其涉正通。
不復言偏塞。
一涉淸粹
不復言濁駁乎。
所以有兼指單指者是耳。
若以火喩之。
人之氣淸粹者。
燭火之去滓者也。
濁駁者。
燭火不去滓者也。
燭之火。
較諸去滓之火。
有明暗之不同
若其照物之軆則一也。
指其暗者曰本不照物則可乎。
及其去滓之極。
則昔之暗者。
今乃明矣。
由於滓。
而明本無差等耳。
濁氣虗靈
如是矣。
豈其言濁則便同禽獸全濁不復虗靈乎。
張子朱子之說。
以是例推之。
則亦自不悖矣。
 又曰未發之時(止)旨意何在也。
虗靈氣禀
同在一處
則雖謂之一物可也
所指不同
則雖謂之二物可也
離看合說
各有攸主。
如此語訓。
在古何限
若如彼惑。
則同中識其異。
異中識其同。
及一而二。
二而一等說者。
盡皆歸於恍惚不常
鶻突難明之科歟。
自家見未到處。
不解人意
則此正反省不暇
而或謂之依違苟且
或謂回互瞹眛。
眞可工於呵叱者也。
 其言又引朱子說(止)不可以氣質偏言也。
朱子之說。
旣以氣質之偏。
不可守此心云。
則所引者卽氣質心之不能皆善之證也。
而今以爲虗靈心之不能皆善之證者何也。
無乃謂之氣質則不碍眼而然耶。
虗靈本無分數
故從虗靈而言。
則不可謂
不善
何甞虗靈不善耶。
至於孟子所謂存心盡心之心者。
卽其主理言者也。
章句所謂神明之具衆理者是耳。
此則所謂明德者也。
攙引專論虗靈者。
恐涉不備
 其言又曰卽其未發(止)不同如此
心與氣質同異之卞。
彼此各主之斷案也。
此以爲性氣質同在方寸
以爲性在方寸氣質百軆
以是所論本然氣質
亦隨而不同
此則以爲同在方寸
故單指理爲本然之性。
兼指氣爲氣質之性。
彼則以爲單指方寸中性而爲本然之性。
兼指百軆上氣爲氣質之性。
程張氣質之說。
果指百軆上說歟。
單指兼指云者。
文勢語脉
决是就一處分指者。
决非就各處之者也。
且如是爲說。
亦多有窒碍者。
方寸所在之性。
不能獨立
必然乘氣。
所謂氣禀
旣在百軆之外
則與方寸界限自別。
方寸之性。
不得不乘此虗靈之氣。
虗靈本自純善
純善之理。
純善之氣。
則其軆之純善
不待單指而自露矣。
然則張單指之說。
盖以理在氣中。
兼善惡。
非性之本軆
不得已離氣純善之說。
而今此兼氣。
亦自純善
則單指二字
不過無用之衍語耳。
之無之。
不甚關緊
說之所以爲發前未發者何也。
且以兼指者言之。
乘虗靈。
兼指亦純善
所謂兼指。
爲有善惡者。
太無曲折
當謂之兼指氣。
純善或有善惡
不當純善二字
而直曰有善惡。
然則兼指之說。
恐又有未備矣
且性旣兼方寸中虗靈。
而又兼百軆上淸濁。
是善兼兩重。
而惡則一重耳
善多而惡少
何其善人之少而惡人之多也。
此必有卞之者矣。
 大抵人受天地正通之氣(止)過計之憂。
論心本軆者。
指明德本軆。
明德本無分數
聖凡一致
無容更議
但其不曰明德而謂之心。
全是明德
大學首章
當曰明心
何必加剩字曰明德乎。
心與明德之分。
已論於上。
不必疊床。
所謂得罪儒門者。
兪公恐或失言矣。
人之爲學
雖或歸於異端邪說
自家意見
不自覺其爲邪異矣。
公則不然
知其爲異端邪說而蔽痼不改云者
何所據之說也。
至於竭力不變
本非兩翁之論。
而今忽勒稱者。
不特止於過慮而已
 心雖屬氣(止)决於此而已
兪公攙引感興詩人心乘氣者。
作爲心與氣分歧之證。
而此所謂人心亦有合商量者。
盖此人心云者
非單指虗靈者。
卽兼指本性者。
則此正朱子所謂本心
孟子所謂仁義之心也。
此心字本以虗靈帶理而言者也。
帶理然後可言乘氣。
只是虗靈之氣。
毋論精粗本末
均是氣也。
以氣乘氣。
果成說乎。
若或有以氣乘氣之道。
朱子論氣之說。
語類大全
不啻千言萬語
何其一言相近於此哉。
而獨於寂寥詩句中。
若是模糊爲說乎。
人心不測
章句所謂人之神明
衆理而宰萬事者也。
妙是妙合之意。
宰是不測之意。
豈非本心之證乎。
盖其失誤見於人心之全屬虗靈之致。
可不惜哉。
兼山屛溪五常說辨
 末端所喩人物(止)惟執事察焉。
所謂一原異軆者。
兪公之解釋誤矣。
一原云者太極而言也。
異軆云者指健順而言也。
謂之太極則陽太極太極
初無不同
謂之健順則陽健陰順。
各自不同者何也。
盖超因雜三說然後
可以論性。
超者超氣質之謂也。
太極是也
因者因氣質而言也。
健順是也
雜者雜氣質而言也。
善惡是也
朱子所謂異軆
氣質之謂也。
張所氣質
善惡之謂也。
異軆固因氣質
而便以健順謂之善惡之性則可乎。
異軆而爲本然者此也。
所謂本然氣質者。
又有多層言者
以健順對太極而言。
則健順爲氣質而太極本然
以健順對善惡而言。
則健順爲本然善惡爲氣質。
盖同▦爲本然
異▦爲氣質。
今以健順言之。
不得爲順。
不得爲健。
則當以爲氣質之性也。
天下之陽。
同期於健
天下之陰。
同期於順
則又當以爲本然之性也。
健亦有善惡
順亦有善惡
則又當以爲氣質之性。
如是層層說出。
然後可以盡性理之蘊奧矣。
彼以單一層言性者。
竆年論說
豈有究竟之端乎。
健順如此
五常亦可推矣。
健順五常如此
則犬牛人不同之性。
同爲可循之性。
可知矣。
今以牛耕犬司。
爲氣善惡之性。
則亦將以陽健陰順。
爲善惡之性乎。
然則除却因氣一層而論性。
觸處窒碍
終無可通之說。
而猶不覺窒碍
良足悶歎
 來敎云云(止)指何物言。
本然氣質
各有兩層
旣有氣質本然
有因氣質本然
旣有氣質氣質
又有雜氣質之氣質
因氣之本然
雜氣氣質
程張已言之。
因氣之氣質
朱子始言之。
太極圖五行各一其性註。
隨其氣質
所禀不同
又曰凡言性者因氣質而名是也
五行之性卽五常也。
而隨氣因氣。
所禀不同云
則是仁義禮智爲氣質之性。
而此與程
張所本然氣質
指者絶異
所謂太極爲氣質。
善惡則爲本然是也
所謂單言各異者。
外面泛看則雖似郞當
而其宲就異軆上。
本然者也。
本然者單指也。
異軆者各異也。
彼說之所見極處
不過一原則超氣。
異軆雜氣而已
中間異軆上本然則一切遺却
其言之不相入者。
以此之故耳。
人以五常爲性
牛馬以耕馳爲性
此則異軆本然而因氣言者也。
人人同處
有人不同者。
物物同處
又有物物不同者。
此則異軆上氣質而雜氣言者也。
彼於因氣上必爲超說。
雜氣上必爲因說。
每每上一層。
同操橫準竪。
圓鑿方枘
了無歸一之望矣。
 天下安有(止)本然之性者乎。
五行不具
萬物不生。
一塵之微。
亦皆具五行
有氣有理矣。
五行之理。
五常之德。
名義不同
謂之五行之理。
則木溫火金剛水通土完者。
五行上。
泛言其理者也。
謂之五常之德。
則仁愛禮序義宜智知信宲者。
知覺上。
的指其性者也。
萬物雖禀五行之理。
其所以當軆翕受
莫若五行之直受其理。
而於木曰有溫厚理則可也
而謂有慈愛之德則可乎。
於水曰有流通理則可也
有知別之德則不
可。
火金亦然
木與水旣不得言愛別之德。
五常理所就而說處不同可知
五行軆上
所不得言者。
便於其氣之化生萬物上。
可言五常云者
可謂知言乎。
故漢儒解釋五常木之神在人爲仁。
金之神在人爲義。
朱子取此釋者。
在人二字
指其正通知覺上命名故耳。
然則所謂五常者。
在人當爲本然
而在物則不得與焉。
雖在物而必於乕狼父子然後纔可許仁
蜂蟻君臣然後纔可許義。
其餘則不得盡許者此也。
若眞有可許之宲。
聖人亦何心慳而不許乎。
聖賢所不許。
遽欲許之者
心安乎。
禽獸之有一分知覺者。
不得許。
况於木石之全塞不通者。
可許乎。
故雖於一塵之微。
若許五理爲本然可也
而並許五常太無分別
五常雖云五行之理。
若其名宲則不同。
可以有五理而皆可言五常乎。
 又謂物各成性(止)移之正則正也。
單指兼指。
各就人物上言之者也。
分上單指。
則不過爲五常而已
分上單指。
則不過爲牛耕馬馳之性而已
正者不得移偏。
偏者不得移正。
盖其異軆上言之故耳。
此固屛翁之偶失照檢處。
而必欲求其人
物同原。
則超脫形氣。
說得太極然後
方可爲理一矣。
至若通局。
本旨
從理而言。
超形氣則爲通。
理因形氣則爲局云也。
本非理對氣而言也。
今其解釋人物所受之理則同。
人物所禀之氣則異也。
是則自主通。
自主局。
理氣雙關對待
血脉不貫
若如彼說。
翁當曰人之氣非物之氣者。
氣之局也。
何必一性字。
曰人之性非物之性者乎。
前賢定之論。
無難驅卛勒斷。
以便己意。
如是而亦能安於心乎。
 鄙之爲說(止)果如盛說之意乎。
牛馬鳶魚
有耕馳飛躍之性。
故有耕馳飛躍之道。
於耕飛躍之外
求牛鳶魚之性與道。
曰牛之理乘馬之氣而發則爲馳云云
則是牛馬鳶魚
原無定性定道也。
此乃莊生泰山秋毫之說也。
非吾儒異軆上論性道之說也。
理𨽎氣中。
旣爲牛馬耕馳之性道
則耕者自耕。
馳者自馳。
豈復有易地換發之理乎。
若如彼說。
聖人之加穿絡設犂勒。
歸於假設之虗敎耳。
說到於此
更無可言矣。
人物性之不同
已於異軆因氣上分也。
何待而後分也。
雜氣人人物物不同
不特言人與物之不同而已
因雜之間。
自有一層境界
今乃混同說去。
則宜其爲說之不相入也。
 徒見異軆(止)是未可知也。
一原異軆
有超因雜三層之分。
已悉於前矣。
隨語輒擧。
亦涉支煩。
 天下之理(止)性道同者相反也。
天下之理。
軆同則用同。
軆異則用異。
以太極言之。
太極動靜之軆。
故陰陽有動靜之用。
若無動靜之軆。
則亦當無動靜之用。
以此推之。
人有五常之性。
故有五倫之道。
物有動植之性。
故有動植之道。
苟無其性。
亦無其道
至若五倫之修悖。
動植能否
卽其氣質之致而非性之故也。
今以性同道異分軆用者。
已涉可疑
至於庸註所謂性道雖同。
氣禀或異者。
未免錯解矣。
此本從人人物言者也。
若欲通人物言之。
人物不但性同。
道亦同焉。
自來人物同性之論者。
每以性同道異分人物
而今云性道俱同。
則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安在
性道雖同。
氣禀或異者。
通人物看之。
則不人物無分
或字全不成說
或者大同之中
間或有異之意。
人物之禀。
果是大同間或有異者耶。
或異之下。
又有曰不能過不及之差。
過與
不及人物分當
則孰爲過而孰爲不及云耶。
多讀之人姑勿論
雖使解文理者看之。
可知其爲不成說
則彼豈獨全然不知
而特其自天命之性註。
已以健順五常人物同禀看得
一直說去。
到於修道敎註。
末由變通
遂以人物性與道謂之俱同。
氣禀或有過不及之差。
走坂建鈴(鈴當作瓴)。
勢有所莫能御
則初非樂爲之說也。
本領一錯。
無處不錯者。
正指此也。
雖強謂之眞得朱夫子明證
而其於十目見處
不敢大膽言同。
以爲單指。
以爲善觀
以作䌤縫掩護之計者。
適足爲苟艱窘遁之歸耳。
盖此性道雖同者。
本分人物而言。
而於物亦不得通犬與牛而言。
盖謂犬與犬之性道雖同。
氣禀或異。
牛與牛之性道雖同。
氣禀或異云也。
若通犬牛而謂之性道同云
則犬與牛之性道
豈有俱同之理也。
犬與牛同是物也。
而猶不得通說
况於人物全通塞之大分者乎。
不覺自家所見迷錯
以是詰人。
令人代悶。
 性理之說。
雖若難究(止)未知其爲何說耶。
本然氣質
旣有二層。
則單指兼指。
亦當有二層。
所謂超因雜三條說是耳。
彼於三條二層界分不明
故此以因氣爲
則彼以超氣爲對。
此以超氣爲
公元712年
彼以雜氣爲答。
如是講論
何時可畢乎。
所謂一原異軆者。
此則以太極爲一原
健順五常異軆
彼以五常一原
剛柔善惡異軆
此乃彼此所見歧異處。
無對而氣有對。
太極超形氣。
無對而爲一原
順因氣質
則有對而爲異軆
是乃一原異軆定分得名者也。
彼以五常一原
五常剛柔善惡
可言單指。
可爲本然
而對太極則尙不離五行形氣之中
形氣上面
又有太極一層
則舍太極而以五常一原者。
果是順理之言乎。
又况一原者一而無對之稱。
五常者五而有對之名也。
不得爲原。
而五乃爲原。
謂之五原則可。
謂之一原則不可矣。
勿論義理當否。
指五爲一。
其奈名目不合何哉
本然二字
有超氣言理者。
太極本然是也
有因氣言理者。
五常本然是也
何則
太極而言。
則木太極金太極初異同
通爲本然矣。
五常而言。
則仁木之本然
不得爲金之本然
義爲金之本然
不得木之本然
已(已了)自五常不得相通
以此推之。
則人之一身百骸
亦各有本然
聦爲耳之本然
不得爲目之本然
明爲目之本然
不得爲耳之本然矣。
五常當爲心之本然
不得耳目本然
則已於人身
骸上。
不得相通
豈可相通飛潛動植偏塞之衆物乎。
犬以司盜爲本然
鷄以司晨本然
鷄犬旣有司晨司盜之本然
又借人之五常本然
人物異軆上。
人則有一重本然
物則二重本然
又於一原上。
太極本然
則在物之本然
三重矣。
何其物之偏塞者。
若是多於人乎。
 且所謂仁義智者何物(止)無他可指之理。
五常與五理。
命名不同
說處各異。
均是五行之理。
而在天曰元亨利貞
在人曰仁義禮智。
朱子不以元亨利貞爲人道之常。
而曰天道之常。
不以仁義禮智爲物性之綱。
而曰人性之綱。
故在人則曰五常
物則曰五理。
若言四德五常
則是不知天人之分也。
五常於五理。
則是不知人物之別矣。
庸學朱子三書本旨
盖於人則合說五常
物則分說五常
如言乕仁蜂義之類是也
何甞乕狼蜂蟻各有五常乎。
此則農巖上尤齋問目
備矣
詳考可見矣。
至若人物所見難易云者
苟艱甚矣。
凡言難易者本就一事上說也。
人之惻隱羞惡
物之耕馳飛躍
道各判異。
勿論難易微著。
耕馳飛躍上。
何以討得惻隱羞惡乎。
說不得
畢竟屬於陰陽仁義
若是
蜜之責信
爲當之正論。
尤翁之譏斥
不足爲理到之訓耶。
 且如牛之舐犢(止)必居一於此
牛舐牛戀。
猶是推之未廣矣。
若以理之相近者推之。
凡物莫不各有五理之可言
禽獸有主腦。
君臣也。
産育
是父子也。
牝牡
夫婦也。
大小
長幼也。
群類
朋友也。
凡此五者。
物物皆然
物雖昏塞
均是五氣所生
故氣之所在
理亦賦焉。
亦豈無氣像意思彷彿者。
而所卛之道。
不可謂之五倫
則所具之性。
可謂五常乎。
草木則並與知覺亡焉。
以是例推之。
亦有五理可言
榮悴開落
猶屬泛稱耳。
然則人物之分。
不過全通而已
全者通者謂之五常
偏者塞者謂之五理。
而在物之一点全通
如乕仁蜂義。
則便各許其一常。
而餘皆不許
名隨其宲。
物各付物
何必用意高看低看乎。
朱子所以不必仁義者。
果眞有可分之宲。
則物雖至微
貴者理也。
亦何心不欲分言乎。
以不得分者存焉耳
此可爲吾說之明證
未必知其爲於彼說矣。
 來諭反復(止)可以開此惑矣。
屛翁所謂理在氣中。
不和而亦不相通云者。
盖從
異軆上說也。
陽健陰順。
木仁火禮。
卽其因氣而名者也。
太極之名。
變爲健順五常
豈非所謂因氣而名者乎。
所謂理在氣中者也。
陰陽五行
各自剛柔善惡不同
而健順爲陰陽本然
五常五行本然
則此所謂不和氣者也。
這氣字卽剛柔善惡物物不同之氣。
而與所謂陰陽五行之氣。
精粗本末
判然有異。
所謂不和者。
卽其不雜善惡之氣者也。
健順五常
雖是陰陽五行本然
而健不得爲順。
不得爲義。
各自定分間架
則此所謂不相通者也。
宲理如此
長者之說亦如此
今以所謂不和氣者。
看作健順五常
不但不和善惡之氣。
與其陰陽五行之氣而超脫者。
超脫陰陽五行
所謂健順五常
自歸一原太極
不復得健五常之名。
通與不通
非所可論矣。
健順五常如此
則在人在物。
亦可推得矣。
至於朱子所謂通天一性云者
這性字本以一理言之。
乕仁蜂義。
同在五常中之也。
本非乕蜂各具五常也。
然則牛耕馬馳。
不可謂之五常之正通。
萬牛同耕。
萬馬同馳。
則此乃牛馬本然也。
耕與馳各自能否
則此乃牛馬氣質也。
而究厥本原
不出於五理之外太極之中矣。
寧復有
進退不得之理乎。
一原異軆
同在一處
而因氣則爲異軆
超氣則爲一原
太極五氣則爲五常
五氣則爲太極
初無先後彼此可言
而因之超之
只在看得如何耳。
然則超之太極
因之曰五常
名色判然
不可混雜矣。
彼以五常一原
謂之五常則已是異軆上因氣說。
而便以爲一原者。
勿論軆當否。
名色已自乖戾矣。
至於彪德美之禀賦前論一原
所指者已自判別
不可攙論於此矣。
張子所謂性爲一原者。
盖是從理而言也。
性理相對而言。
則理是超氣。
性是因氣。
而專言之。
則理乃該性。
朱子所謂絶不同者。
該性而言也。
性乃該理
朱子所謂通天一性者。
該理而言也。
故謂之性則不專指五常而言也。
一原異軆
說處不同
三層說性。
理勢固然
有何不可乎。
太極之超說。
人自超看。
而理未甞自超。
理在氣中。
原不相離
在陰在陽。
初無間於在人在物。
元亨利貞
亦當一例看矣。
至於一原
則本不離異軆分殊之上。
何必求於生物之前乎。
大抵塘屛兩先生氣質五常之卞。
無一不本於先生圖與說之義。
則今者兪公之尊谷而斥塘屛者。
所謂眉睫不見矣。
心性情圖。
氣禀淸濁
書之心圈子之中
而且在發爲情之前
心與
氣禀
同在方寸
而亦具於未發之前者。
按圖昭然
宲爲心與氣質一物之證。
而今氣質置之百軆軀殼之外
心與氣質判作二物
此乃背馳谷者也。
谷通局說以爲人之理卽物之理者。
理之通也。
人之性非物之性者。
氣之局也。
氣之一本者。
理之通故也。
理之萬殊者。
氣之局故也。
則通爲一原
局爲異軆
通與局本自從一串說者。
按說昭然
爲人物性不同之證。
而今天地萬物爲氣局。
天地萬物之理爲理通。
則言理遺性
錯解通局。
作人物同性之證。
此乃背馳谷者也。
以是攻人。
人能心服乎。
中虗靈與淸濁
在心圈。
則其勢不得不虗靈爲心之本軆
淸濁爲心之氣質
論心本軆淸濁不與焉。
論心氣質虗靈不與焉。
方其未發。
氣質不用事。
則不害於虗靈不昧
不但不害虗靈
不害於性之本善。
故單指其性則爲本然之性。
兼指其氣則爲氣質之性。
本然氣質
同在一心之中
如是說然後。
合於翁之啚矣。
公則不然
指其虗靈之具於方寸者而謂之心。
指其血氣之充於百軆者而謂之氣禀
心與氣質
占地界。
血氣有時往來方寸之中
而爲惡爲慝。
何其異於翁之旨也。
理通
云者
超形器。
單指理者也。
超形則是太極一原
人物同理
氣局云者
爲氣局。
而因氣質而名者也。
氣質則是五常分殊
人物異性
如是說然後。
合於翁之說。
而兪公則不然
萬物異軆之性。
謂之理通。
萬物差別之形。
謂之氣局
理通居內。
氣局居外
人物同性於內。
異道於外。
何其異於翁之說也。
以栗翁歸之於不解氣質五常
而兪公獨能解透。
則其爲說也猶涉快活
而今不然
一例洞見大原
推尊翁。
及其註解其說。
無非驅卛勒斷。
強合己說。
旨義判別
不啻南轅而北轍。
兪公自是讀書之人也。
其於朱子書。
或有初晩記錄之易眩。
翁之圖與說。
一讀燎然。
明若指掌
而今解釋
若是逕庭
令人瞠惑
雖然公所論。
不合翁之旨。
其於自家論說
猶不疑眩
則不害爲自備一說
而今觀其極意張皇者。
無非躓前跋後。
首尾衡决
試撮其大者言之。
張所本然氣質者。
本就一箇方寸地頭。
單指其理。
兼指其氣。
則單指兼指。
只在一處
而今者兪公指心於方寸
氣質百軆
方寸百軆
雖云一氣
一內一外
自成兩箇地頭
此與程張之說。
大段逕庭者。
一疑也。
理氣原不相離
方寸
本然
不可無氣。
則必乘虗靈而爲本然氣質矣。
百軆氣質
不可無理
則當別有一理之而本然氣質矣。
然則方寸之中
旣有一副本然氣質
百軆之外
又有一副本然氣質
而兩副本氣質
占地位者。
二疑也。
以爲一本一氣質。
則在方寸本然
越乘乎在百軆氣質
有時來往
互相管攝
聖人本然
常居方寸
而不涉乎百軆
衆人氣質
常離乎百軆
用事方寸者。
三疑也。
方寸本然
雖乘百軆血氣
所謂虗靈之氣。
同在方寸
本然决不爲遠乘血氣而近捨虗靈之爲。
然則本然者。
乘虗靈而又乘血氣矣。
兩重乘氣。
乘者不已多乎。
四疑也。
本然之單指者。
張本意。
以其兼氣則理有善惡故耳。
今者本然乘虗靈。
虗靈自是純善之氣。
善氣善。
兼指亦純善
何必待其單指然後
方得純善之軆乎。
五疑也。
則氣質說之可疑者也。
張所本然氣質
本就人分上說。
勿論本然氣質
在理正通之中
而今通人物言之。
則物以偏塞之氣。
攙合正通之理。
氣質於物而借本然於人者。
此與程張說
大段逕庭者。
一疑也。
理與氣原不相離
故氣偏則理偏。
氣全則理全。
全理固無偏氣
偏氣
無全理矣。
而今以爲萬物各具五常
五常正通之理。
萬物者偏塞之氣。
偏氣具全理。
理氣判離而不合者。
二疑也。
太極五常
自有超氣因氣之別。
太極一原也。
五常異軆也。
而今人物同原爲同性
則是五常太極
異軆一原也。
三疑也。
性者道之軆。
道者性之用。
故性同者道同
性異者道異
今以人物性同而道異
則是有軆無用
有本而無末矣。
四疑也。
中庸首章所謂卛性道者
通人物言之也。
而今仁義禮智爲物之性。
而耕馳飛躍爲物之道。
則是能卛性。
而物不能卛性矣。
五疑也。
此則五常說之可疑者也。
若其爲說之躓跋衡决
不得不別論矣。
公氣
始則爲慮氣質之或雜於心軆而分而二之
氣質百軆之外矣。
畢竟以爲心是氣也。
終不若性之純善云。
則是虗靈本軆歸於善惡矣。
五常
始曰人物本自同性
以不同者氣之局也。
畢竟以爲單指善觀陰陽仁義也。
則是人物不但性同。
道亦同矣。
虗靈本無分數
而今以爲兼惡。
則摽論氣質之義。
安在哉。
人物性道俱異。
而今以爲同道同。
則強解氣局之
何所着落乎。
所謂前後之躓跋。
首尾衡决者也。
其所
蔽之原。
則盖於太極五常之分。
一原異軆之別。
固未十分燎然。
謂之五常混同太極
不知超氣之爲太極
因氣之爲五常
謂之異軆混同善惡
不知五常之猶因氣質
剛柔善惡之又落一層矣。
以是指東答西。
止泊無所
凡此疑端
終未究竟
一說之備。
不得準擬矣。
遂庵先生甞論嵬丈之而憐其甘誤。
則不先生見此。
以爲如何也。
然愚之深惑者。
圖說
本自明白
先生傳授
自有來歷
兪公旣與之歧異
則固當一上洞陳啚說之謬誤
以破其淵源所自
而不此之爲。
翁則極意尊尙
在塘屛則論斥不已
旨意所在
終不敢曉也。
斬衰麻絞變布辨
斬衰練時絞麻變布者。
本非儀禮正經也。
斬衰章䟽公士衆臣
爲君服布帶。
齊衰以下亦布帶。
絞帶後變麻服布。
於義可也云云
士大夫之臣。
爲其君服布。
齊衰以下布帶者。
何所當於父喪卒哭而同受布帶也。
其所謂於義可者
無所據之說也。
然則賈䟽之斬衰變布。
已是創出不經之說
信齋引之於啚式。
沙溪取之於備要者。
又甚可疑矣。
文公家禮
折衝儀禮
畧文敦質
卒哭不用之節。
小祥
練服
亦只曰去首絰
要絰絞帶
依舊用麻。
而服旣用練
則麻亦用熟。
自在不言之中
此乃酌古通今
萬世遵行之制也。
儀之移置一節於練時者。
極涉無稽妄作
難免汰哉之誚矣。
然尤翁答李汝九書。
練時絞帶用布。
禮經明文
此則偶失照勘之說也。
答李廈卿書。
練時受
家禮不用亦得。
世俗循用丘儀已久。
從之亦恐無害
此則並存兩是之論也。
其答柳子壽書。
小祥冠衣皆練。
要絰絞帶
亦當用熟麻
一書當爲定見
大抵禮意無害於義。
得一說爲據足矣
而此則不然。
用布。
害義甚矣。
斬衰之麻。
齊衰之布。
是儀經正制。
則當其練變之時。
麻以麻變。
布以布變。
是亦不易之制也。
今忽變麻以布者。
非斬非齊。
禮制紊亂
三年之喪
何等重制。
而眩於䟽說。
千年承訛襲謬。
未改正。
雖以尤翁之斷禮以義。
累變其見。
末乃歸正
不能無後人之惑矣。
良足異也。
後來老先生
亦多有不用
屛溪冠峯皆用熟麻之制。
故愚亦於門內之喪。
不用而用熟麻
不用而亦熟麻
定爲家制世守。
盖有所受於文公
不敢從楊丘謬例云爾
山中問答
余問曰大學八條目。
學者工夫始末
本源工夫
無明言之處。
先儒以爲大學靜時工夫
此論殊甚未安。
天下之故。
感通寂然之中
則未發存養工夫最先者。
何其於大學明明德之目。
反闕此大本之工乎。
主翁動靜交養二者。
不可偏廢
大學豈無靜時工夫
八目中正心者。
明是靜時工夫
先儒之說。
未知其爲好也。
余問曰致知之工。
知善之可爲而惡之當去也。
誠意之工。
去惡而得善也。
雖能誠意苟非此心之至
則所發不能過不及之差。
故必正心而去其有所之病。
雖能正心而所發或未免偏倚之失。
必修身而去其五僻之病也。
致誠正修四者之工夫絡脉
如是說去。
則可無大悖於傳意歟。
答曰然。
又問曰誠意工夫
旣透得善關。
正心所謂四者之病。
必是善關中事
今以憤懥言之。
這憤懥卽所謂當憤懥而憤懥也。
然於憤懥。
一有留滯
則其害遂至於遇事失中
正心工夫
必欲去其留滯之病。
無留滯之病。
則這心自正。
固無工夫矣。
然則正心章最緊病處。
只在有所二字
不得其正。
發源於有所之病。
而有所卽未接物前病也。
不得其正。
遇事接物後病也。
如此說去。
未知如何
答曰此處不可如是破碎
四者卽正心大病
不當著當與不當所與不得其正。
亦當統軆看去。
不必言事過物接之分。
余問曰格物
朱子釋之曰窮至事物之理。
這窮字是窮盡之窮歟。
是窮覈之窮歟。
答曰是乃窮盡之窮也。
窮究窮極
皆是一意
問曰然則窮理云者
盡心語訓同歟異歟。
答曰不同
問曰格物云者
極至事物之理。
致知云者
推極吾之知識也。
格物致知
譬若人窮東海之路。
則人已往東海云歟。
此乃尤翁之諭。
未知如何
答曰格物致知云者
知事物之理。
則吾之知識便已極矣。
東海之喩。
未知其爲好也。
曰若如此敎。
格物已是致知之意。
何必於格物之下。
言致知乎。
答曰子果以格致兩項事歟。
對曰格物便爲致知
故雖不可作兩事。
而旣言格物
復言致知
則二者亦不可混合無分
致知格物云。
可見其爲一事也。
物格而后知至云。
可見爲其兩事也。
工夫言之。
二事一事也。
自功效言之。
一事二事也。
答曰吾未知爲好也。
余問曰中庸首章先言而後言動
末章先言動而
後言靜者何也。
主人首章明道之書。
故自本而言。
末章學者之事。
故自動而言也。
余曰此敎不能無疑
中庸一書
都是明道之書。
奚但以首章當之。
而下學之工。
獨非明道之事乎。
中庸一書
始言一理
中散萬事
復合一理
一開萬。
其開也有漸。
先言而後言動
自萬而合一
其合也有漸。
先言而後言靜。
動靜先後異言者。
似是於此意。
未知如何
答曰子言好矣。
但子以道言之。
吾以工夫言之。
故其說似異。
而其意則初不異矣。
須加商量
余問曰中庸鬼神章。
上下承續之義。
章句所謂費隱大小六字之外
無可說之義歟。
答曰難言哉。
吾之空踈孤陋
何以答子之盛問。
余問曰自欺之萌。
農巖先生曰情者當之。
此論如何
答曰情有善惡。
而通謂之自欺之萌。
農巖之說。
恐未穩當
對曰農巖所謂自欺萌者。
是就情之惡者而言。
通言善惡也。
無論情之善惡
所謂自欺者。
實是意中病。
則以情當之者
未知如何
曰若謂之情之惡者。
則是自欺之萌無疑矣。
問曰或以爲農巖初見
自欺之根。
在於情之發。
此說如何
答曰子以自欺之根。
在於何處耶。
對曰人之所以自欺者。
是知不明之致。
不明
得不自欺之根乎。
答曰非知不明
是知不致
然則上言自欺之根。
似涉未安耳。
然以知不致自欺之根。
終是一轉語
上言根亦可也。
余問曰大學章句明德者。
人之所得乎天。
虛靈不昧
以具衆理而應萬事
然則明德者。
心統性情者之謂歟。
答曰然。
問曰虛靈是心。
心與虛靈無分歟。
答曰謂之虛靈則是心之本軆
謂之心則是統言不齊之氣而言也。
曰心是氣也。
則氣淸濁
心亦有善惡歟。
曰然。
近來一隊議論
以爲純善
此論如何
答曰心謂之純善
則與性無分
不可言純善
而但人心未發之前
然不昧。
無物慾之累。
則此處可喚做純善
對曰下敎洒然
然烱然不昧。
物慾未累。
卽此境界
旣謂之純善
則氣本色淸濁自在
卽此境界
亦謂之善惡可乎。
答曰否。
未發之前
喚做淸粹
不可喚做濁駁。
喚做純善
不可喚做善惡
發善惡之論。
自昔徑庭
未知其爲好。
問曰然則未發之前
是氣至淸
至於已發。
淸濁方分
未發之前
是心純善
至於已發。
善惡方分乎。
答曰然。
問曰氣禀濁駁。
可言於已發。
不可言於未發。
則這濁駁者無源
出歟。
人心善惡
可言於已發。
不可言於未發。
則這善惡也因物而成歟。
未發之前
氣禀淸濁
故已發之後
人心善惡
氣初無淸濁自在
則心豈有善惡發見乎。
曾聞淸氣爲善情。
而未聞淸氣發爲惡情。
抑或前言可據歟。
此處終涉聽瑩
答曰未發前濁惡。
愚亦未之前聞。
須加商量
余問曰心之氣質
以大界分言之。
則圓外竅中爲質
方寸精英之氣爲氣
而以小界分言之。
淸濁爲氣
粹駁爲質
凡言變化氣質
皆指淸濁粹駁而言也。
非並指圓外竅中而言也。
若以血肉軀殼爲質
則此處下不得變化之工矣。
如此看。
未知如何
答曰然。
雖然謂之氣則喜怒舒慘是也
謂之質則視聽言動是也
此處可着變化
血肉軀殼
終非變化之質也。
至於心上
如欲分氣質則當分之。
不可以變化言之也。
余曰容貌辭氣
乃德之符。
天君泰然
百軆從令。
未有心正百軆不正者。
外心而論變化
終涉聽瑩
曰子歸而更商之。
余乃唯唯而退。
龍湖問答
所後子爲其長子服與否
所後子。
四種說言之。
當屬正而不軆
而䟽家此說。
本指子之身而言。
則今以己之爲人後
不可不爲其長子服斬。
服斬則然矣。
所後子謂之正不軆者。
恐是可疑
夫軆者父子之謂也。
所後子亦子也。
若以所後子謂有間焉於骨肉之親。
無乃有傷於倫紀乎。
喪禮大功嫡婦條。
以爲非軆也。
婦亦子也。
而曰非軆
所後子亦以此類看。
本然氣質
自是一性
以人百軆言之。
目之有本然氣質
耳之有本然氣質
各是一性
無或有會通之說歟。
答以萬物言之。
馬之有本然氣質
牛之有本然氣質
各是一性
不害其爲同稱也。
如此可也
人心本危否。
答然。
譬如峽路本危。
聖人戒愼安過。
衆人踉蹡致敗者耳。
石橋問答
主人中庸鬼神與德。
是理耶氣耶。
答曰鬼神氣也。
德是合理氣而言。
朱子以候氏說爲有析鬼神與德之病。
鬼神氣也。
德是理。
氣則未免分析
旣是理氣之合。
鬼神合理氣看。
鬼神
張子以爲二氣
良能
能是氣。
良是理也。
問心氣禀同異
心與氣禀同在方寸之中
而心是善底。
氣禀善惡底。
此心之發。
必乘氣禀而發。
朱子感興以爲人心不測
出入氣機是也
主當問答
客問於余曰四代親之不分嫡孽
禮律甚明。
而世或只及於嫡而不及於孽。
嫡親盡後。
孽則雖親未盡
而直爲埋主。
已成規例云。
有古禮。
先儒可據者否。
余答曰古禮前後儒賢
元無此論。
雖以事理推之。
實無可據之義。
以爲庶孽不足列於子孫
勿論嫡孽
服制無降殺。
一依禮經行之。
則不貴賤等殺可知矣。
以爲貧窮難於奉祀
貧窮不特在孽而不在於嫡也。
二條無可諉。
違禮徑行
未可知也。
大抵祭祀之禮。
聖人制作
其義至精
人死之後
魂魄未卽消散
魄則守形入地
魂則無依游揚
一脉未昧之靈。
未忍遠離
遅徊眷戀平昔所居之地。
婦妾子孫之身。
聖人通幽明之故。
灼量其情狀
惕然所以區處
於是乎爲之束帛重鼎。
使神魂棲依焉。
神主之制。
所以作也。
人神難同處。
爲之祠廟以安之。
不可使神餒餓
爲之祭禮以享之。
廟祀之禮。
所以作也。
然神是氣也。
固無長存不滅之理。
遂限以代數
親盡服盡則神亦散矣。
神散則主爲虛器
故許令埋安。
五世埋主之禮。
所以作也。
然則
有其神而不祭
是無恩也。
無其神而祭之。
無義也。
無恩無義
聖人不爲
故有其神則祭其主。
無其神則埋某主。
處之各當其義
生死無憾焉。
聖人旣制之禮。
誰能知其不然
而遽敢徑廢乎。
若或祖先之神。
未盡消散
而所棲之主。
被毁滅。
則神失其所
靡處止泊
無所不至矣。
由是揆之。
祀享豊約。
猶屬餘事。
所重專在於保有主身。
子孫者。
旣未能灼知先靈之散與不散。
當依聖人之制。
遵行不改然後
可得寡過矣。
豈拘於些少弊端
無難變易乎。
嫡庶雖有貴賤之別
祖先觀之。
均是血屬
實無貴賤之可分。
則親未盡之前
祖先之靈。
豈以庶孫而徑散乎。
欲以貴賤等分
則又有說不去者。
嫡派累世獨身
無他長房
代數已盡。
宗家元無嫡孫
孽子生存
則子在而埋父之主。
合於天理人情乎。
先王制禮
庶人亦祭考妣
以孽之名。
不廁於庶人之列者。
是豈法意乎。
本領一錯。
末弊此極。
可不審愼
客曰子之說。
儘有依據
若或祖先已行埋主於親未盡之前
遂成舊例
則爲子孫者似。
不敢輕改。
且從以祭需不豊則不不祭
世俗所行。
雖非正禮
無可恕之義乎。
余曰否。
此亦未究之說也。
所謂繼述志事者。
以其祖
先之嘉猷美法而言也。
豈其毋論事之當否。
一以繼述爲孝乎。
繼述句上。
加一善字
可見矣。
至於祀享
在誠不在於物。
白茅黃流
可事上帝
人稱家有無之訓
所以後世膠固之見也。
是故朱子家禮遞遷條。
不分嫡庶
我東則沙翁問解。
有曰庶孽亦當以長房論。
尤翁問答長房不能奉祀
祧主子孫合力搆祠助祭
遂翁則曰毋論士夫庶孽
不能奉祀
立室於墓下。
子孫出物行祭。
難於守護
則奉於宗家別室
長房名題主。
南溪以爲孽親猶未盡
不可徑埋其主。
吾之所主者此耳。
唯唯而退。
遂記其說。
以備後攷云爾
嵬巖集記疑
 上師門中庸疑目。
偏倚二字
同是一義云
偏倚二字
相對而言。
倚重於偏。
中立不倚註曰倚偏着也。
偏下更言着字。
意可見矣。
二字無義意。
子思不應作疊床說矣。
遂翁之屬之有所。
儘有精義
 應物無差爲敎。
則失之遠矣。
公元1328年
曰修道之敎。
致和之中
而和是應物無差。
則敎是無差中事矣。
舍無差而言敎
語涉郞當
且以義理言之。
敎是品節不差
和是應物無差。
應物品節
不可異同看矣。
 覆載生成之偏。
天不載地不覆。
爲人之所當憾者耶。
朱子章句
旣以覆載生成寒暑灾祥屬之憾恨
外此無他可解之說矣。
 百物之情。
百物二字
偶爾兼帶而來
孔子之說。
雖非爲此註解
鬼神本不懸空獨立
在於百物之中
不可百物爲神。
而亦不可百物而論鬼神矣。
陰陽屈伸
固是鬼神
陰陽在於天地之中
天地亦物也。
則亦百物之一也。
然則百物
四字
說得鬼神來歷當軆甚明。
不可以偶爾兼帶爲說耳。
 冲漠無眹
寂然不動處。
直窮底情實也。
理之情實
莫明乎無形
無眹卽無形之謂也。
無形而何言情實乎。
無論動靜
無形則一也。
若以冲漠無眹
專屬之靜一邊。
則理在動處。
却不冲漠有形象。
兆眹可言乎。
大抵可以無眹言。
亦可以粲然言。
無眹而言。
則不特靜上無眹
動上亦可言無眹矣。
粲然而言。
則不特動上粲然
靜上亦可言粲然
不可以無眹粲然
動靜言也。
其說備於嵬塘往復
不欲疊床耳。
 心經釋疑山章附註
依前無狀
睡着而起。
依舊無狀
睡着與睡覺
分排於良心發時與亡時。
則發時自屬睡着時。
亡時自屬睡覺時。
辨中釋此模糊則有之。
未見顯異釋疑矣。
公元1772年
 壬辰別紙。
發善惡說
發氣善惡說。
已備於嵬塘往復
不必贅論
而但於句語間。
變改者多矣。
被誤二字改之可。
却從楊氏之說。
改以無明凈。
的確之論。
旣知其不可
則惜
不早改於初書往復
與其早改。
不若初無語之爲不僭汰。
且以退溪尊師門。
以栗自居不知
此果爲千古不易定論耶。
 太極圖微著費隱
先生之以微著屬費隱
儘有精義
此圖說。
本爲太極而作。
故陰以下
雖言形器
其實皆從太極說下
章句所謂微著二字
以太極言之。
其曰自其著者云云
似指陰陽動靜
而其下以太無不在焉結之。
所重在太極一句
盖言陰陽動靜上。
太極皆具。
故著云也。
所謂用之廣而費也用也。
若著字屬之陰陽
太極只與微字。
有軆無用
有隱而不費矣。
無乃欠闕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