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自动笺注)
第六地理集第三卷疆域
 疆域考(其三)
  
卒本考주-D001
卒本者。
四夫餘之一。
高句麗建國之初基也。
公元48年
 百濟史云
蒙自北夫餘。
逃難至卒本夫餘。
(亦國名。
)夫餘王無子。
見先蒙。
女妻之。
未幾夫餘王(卒本王。
)薨。
朱蒙嗣位
是爲高句麗
(出溫祚本紀
)〇鏞案夫餘有四
一曰北夫餘。
(今開原卽其故地
)後漢書、魏志、晉書
皆有本傳
句麗百濟之史。
具詳事實
不復著。
魏收魏書
朱蒙曾孫莫來之時。
(句麗慕本王。
)乃征夫餘。
遂得統屬
北史隋書竝從之。
若然
北夫餘之統于句麗
漢光武建武末年也。
(建武二十四年慕本王卽位
)然後漢書云。
獻帝時
北夫餘王求屬玄菟
魏志云。
正始中
毋丘儉討句麗
夫餘王供其軍糧
書云
武帝太康六年
慕容廆襲破夫餘。
其王依慮自殺
下詔求其遺類
使之復國
據此二史
魏書北史之說妄也。
據金富軾句麗史云
文咨明王三年
(齊蕭鸞元年
)夫餘王以國來降
明年
遣使朝魏。
云夫餘爲勿吉所逐。
(北史亦云。
正始中
宣武引見句麗使芮悉弗。
其言曰。
黃金出夫餘。
今夫餘爲勿吉所逐。
)北夫餘之亡。
拓跋魏景明四年無疑也。
其二曰。
東夫句麗史云
北夫餘王解夫婁。
徙居迦葉原。
國號東夫餘。
(已見薉貊考。
)迦葉原者。
我邦之江陵也。
萬宗東夫餘。
鴨綠水邊。
謬悠之言也。
其三曰。
本夫餘。
句麗始基也。
其四曰。
泗沘夫餘。
亦謂之南夫餘。
百濟故都扶餘縣
卽其地也。
〇又按後漢書、魏略。
云北夫餘。
始祖名曰東明
異氣
豕牢魚鼈成橋之說。
(晉書無此言。
)魏書北史
以此句麗始祖
朱蒙之事。
有日犬豕魚鼈成橋之說。
金富軾亦從北史
載之朱蒙本紀
竝以朱蒙名曰東明
自此以降
撰東史者。
例以句麗始祖朱蒙
號曰東明王
余謂此大謬也。
北夫餘始祖東明
原自北狄索離國
逃難至夫餘。
詭爲神怪之說。
以誑愚俗
北夫餘旣亡。
高(一作句)麗之人。
認爲聖瑞
陰竊其語。
竝篡東明之名。
以誇中國之人。
中國撰史者。
其所言。
載之史冊
雖其荒唐之言
不足多辨。
至於東明二字
明是北夫餘始祖之名。
朱蒙無涉也。
本故地。
在今興京界內。
魏書所謂紇升骨城是也
 魏書高麗傳云。
蒙自扶餘東南走。
遇一大水
魚鼈成橋得渡。
遂至普述水。
遇見三人
與至訖升骨城。
遂居焉。
號曰高句麗
(北史同。
)〇句麗史云
朱蒙行至卒本。
觀其土壤肥美
山河險固
結廬於沸流水上居之。
國號高句麗
〇金富軾云。
卒本者。
玄菟郡之界。
大遼東京之西。
漢志所謂玄菟屬縣。
高句麗是歟。
〇鏞案卒本故地。
要在今開原縣東南
二水之處。
(開原扶餘
)今按開原縣南十餘里。
淸河
卽占泥河下流
西入大遼河者也。
朱蒙始逃。
追騎在後
其所魚鼈成橋者。
今之淸河水是也
其所謂普述水者。
旣渡淸河
東南走近二百里。
至尖頂山北
有一河中橫。
卽今渾河上流
綠河下流也。
其所謂沸流水者。
興京之北。
五河合流
興京西南
北流蘇子河。
西入渾河者。
是也
五河相近
不知何者爲沸流。
要之卒本者。
興京之北隔水之地。
不可以他求也。
〇又按高句驪縣
本是番部落。
漢昭帝時
玄菟郡
於今興京界內。
(詳見玄菟考。
)高句驪縣
遂爲玄菟屬縣。
所謂玄菟也。
其後又徙玄菟遼陽之西。
句驪不與隨遷。
所謂西玄菟也。
金富軾以卒本。
漢志所謂麗縣則是矣。
其以玄菟謂在大遼東京之西則大非也。
金以西玄菟
認之爲北玄菟
何得無誤
西玄菟本在北扶餘西南
諸史朱蒙
自北扶餘東南
行至卒本者。
又何解矣。
〇又按朱蒙先得卒本。
朱蒙之子琉璃末年
(王莽時
)始進兵襲取高句麗縣
定國號曰。
高句麗國。
卒本之於句麗
雖不相遠
亦非一城
公直
卒本爲句麗
亦誤矣。
句麗之都卒本。
不過四十年。
惟其始祖廟在焉。
公元46年
 句麗史云
琉璃二十二年
(漢平帝三年
)遷都於國內城
〇國祖王時
王幸扶餘
太后廟。
(卽柳花之祠。
)新大王時。
王如卒本。
始祖廟。
〇鏞案新大王以後
故國川王、東川中川故國原王、安臧王、平原王、榮留王。
(唐高祖之時
)皆幸卒本。
始祖廟。
以此觀之。
句麗之世。
卒本爲高麗京邑
晉國之典沃也。
(北史云。
句麗淫祠
有神二所
一曰夫餘神。
刻木婦人像。
一曰高登神。
云是夫餘神之子。)
乃自鄭麟趾之史。
忽以今成川。
謂之沸流。
其後竟以成川。
謂之卒本。
公元1018年
 句麗史云
朱蒙廬於沸流水上居之。
菜葉流下。
知有人在上流
尋至沸流國。
國王讓。
出見與之鬪。
(節)二年
讓以國來降
以其地。
爲多勿都。
封松讓爲王(一作主)。
(琉璃王。
納多勿侯讓之女。
爲妃。
)〇鄭鱗(一作麟)趾地志云。
成州本沸流王松讓之故都
高麗顯宗九年
改今名。
別號松讓
(成廟所定。
)有溫泉
輿地勝覽云。
川府
本沸流王松舊都
高句麗始祖東明
自北扶餘來。
都卒本川。
讓以其國降。
又云。
紇骨山在川府西北二里
十二峰
又云。
流江在成川部(一作府)西北
(北江卽卒本川也。
歷紇骨山入于大同江
紇骨山下
有四石穴
水入穴中
沸騰西出故名。
)〇鏞案鄭史紕謬
指不勝屈
尤其甚者也。
大抵句麗之跡。
起於扶餘
南渡爲卒本。
南爲國內丸都。
南爲平壤
其勢有進而無退。
若如鄭說
先都成川。
密近平壤
忽又北遷
邑于句麗
殆三百年。
始乃南遷
得都平壤
有是理乎。
金富軾明以卒本。
謂在玄菟
忽於數百年之後
別創無根可乎。
今詳沸流諸文。
立破。
不難辨也。
 魏志云。
伯固(新大王)死。
二子
長子拔寄(一作奇)詣康降。
(公孫康
)還住沸流水
(據卒本。
)小子伊夷模。
(山上王。
)更作新國。
今日所在是也
(謂丸都。
)〇鏞案公孫康時。
遼東
(今遼陽
)則伯固二子之中。
必其附於者。
居近遼之地。
其惡於者。
居遠遼之地也。
卒本西接遼陽
拔奇公孫之勢。
以居卒本。
(今興京界內。
)丸都東窮鴨緣(一作綠)。
(我江界隔水之地。
)故伊夷模避公孫之鋒。
以居丸都。
於理宜然
若如鄭說
則伊夷模居於丸都。
猶近遼東
拔奇居於成川。
與遼隔絶
豈理也哉
若使拔奇果在成川。
伊夷模執而殺之。
瓮中捉鼈
安得外交遼酋。
內攻其國哉。
沸流之非成川。
誠確然矣。
公元244年
 魏志云。
正始五年
毋丘儉出玄菟
(西玄菟
)討句麗
句麗王宮
進軍流水上。
大戰梁口
敗走
儉遂束馬縣車
以登丸都。
(北史亦云。
)〇鏞案毋丘儉。
自西玄菟東出城石(石城)山下
不過二百里。
便至今興京
東走四百餘里。
可至我江界之北。
魏志所謂戰於沸流。
追至丸都者。
此之謂也。
若如鄭說
毋丘儉旣涉鴨水。
穿到平壤
戰於成川。
又追至江界之北。
豈理也哉
成川在平壤之東百餘里。
亂山之中。
毋丘儉自西驅來。
句麗東至成川。
則此退軍也。
進軍
魏志謂進軍於沸流水上。
又何解也。
沸流之非成川。
誠確然矣。
公元632年
 句麗史云
太武神王四年。
(朱蒙孫。
)出師將伐扶餘
至沸流水上。
寶鼎
(王莽時
)〇鏞案琉璃王時
遷都國內
(尉那巖。
)國內城者。
楚山隔水之地也。
(詳見國內考。
)自楚山出師
將伐北扶餘者。
次於興京可乎。
次於成川可乎。
成川在楚山之南五百餘里。
扶餘楚山西北六百餘里。
欲伐扶餘而路由成川。
必無是事
沸流之非成川。
誠確然矣。
總之沸流者。
京邑而兼障御之地也。
句麗大臣仇道逸求焚求等三人
爲沸流部長
(太武十五年
)皁衣陽神爲沸流守臣
(國祖八十年。
)國相陰友。
爲沸流沛者。
(中川七年
)沸流者。
晉室丹陽也。
成川何得如是
(又美川王。
乙弗微時
在沸流河邊
爲人傭任。
群臣往迎之。)
國內
內城者。
句麗三京之一。
卽自卒本。
始徙之地也。
公元1030年
 北史云。
高句麗王都平壤城
其外復有國內城漢城
國中呼爲三京
句麗史云
琉璃二十一年(漢平帝二年
)春三月郊。
豕逸。
(句麗郊天
)掌牲薛支逐之。
國內尉那巖得之
見王曰。
臣逐豕至尉那巖。
見其山水深險
地宜五穀
王若移都
民利無窮
九月
王如國內
觀地勢。
明年冬十月
王遷都國內。
築尉那巖城。
(一作尉耶城。
)〇鏞案東人州縣之治。
謂之
邑內。
云國內。
亦此語法也。
其地在今楚山府北隔江之地。
東北距丸都城
不過二百餘里。
 金富軾地理志云。
李勣州縣目錄云。
鴨淥以北。
已降城十一。
一國內城
平壤
至此十七驛。
未詳爲何所耳。
〇鏞案唐制。
三十里爲一驛
白居易詩云。
從陜至東京
山低路漸平。
風光四百里。
車馬十三程。
唐書百官志云。
凡三十里有驛。
(又唐輿服志云。
驛馬三十里一置
)則十七驛者。
五百一十里也。
平壤
楚山鴨綠江
爲五百里。
則國內城鴨淥江不遠之地。
可知也。
 通典云。
馬訾水
一名鴨淥水
源出白山
經國內城南。
又西與一水合。
鹽難水也。
二水合流
西南安平城入海。
(唐書高麗傳亦云。
)〇通志云。
佟家江。
卽古鹽難水。
源出長白山分水嶺
南與鴨淥江會。
行五百餘里。
鳳凰城
東南入海。
(安鼎福云。
佟家江。
明是鹽難水。
)〇鏞案鹽難水。
旣是佟家江。
則國內城
明在鴨水佟家江未合之前
其在楚山府北隔江之地。
不旣明乎。
金氏撰史。
忽以國內
不而故城
 括地志云。
不耐城。
卽國內城也。
城累石爲之。
〇金富軾云。
內城
或云不而城。
漢書樂浪郡屬縣。
不而
〇鏞案國內城
始因掌牲薛支。
破天荒
安得武帝故城乎。
不而城。
本在薛罕嶺之東。
玄菟徙郡之時。
亦不隨遷。
安得水之北。
乃有此城乎。
括地以不爲國內者
方言不耐府內
其聲相同
而凡州縣之治。
或稱邑內
或稱府內
彼誤聞此音。
錯記如是也。
至我輿地之書。
又以鴨綠之南。
麟州故城
疑之爲國內城
 三國史略云。
內城
義州
(河崙權近等撰。
)〇輿地勝覽云。
義州有國內城
又云。
今按高麗地理志。
麟州長城基。
德宗朝柳韶所築。
起自州之鴨綠江入海處。
又兵志。
起自西海古國內城鴨綠江入海處。
則國內城
當在古麟州境內
金富軾高句麗地志云。
內城未詳的在何處
當在鴨綠北漢玄菟郡之界。
東京遼陽之東。
未詳孰是。
〇鏞案麟州
者。
義州麟山堡也。
李勣奏文。
內城明在鴨水之北。
麟山堡。
明在河南
安得以此當之乎。
通典
水經內城
乃與佟江合流
而今麟山堡。
在鴨水入海之口。
其說之謬。
可立破矣。
公元28年
 句麗史云
太武神王十一年。
(漢建武四年
)遼東太守圍尉那巖城數旬。
不解
乙豆智(左輔也。
)曰。
漢人謂我巖石之地。
水泉
以待吾人之困。
宜取池中鯉魚
包以水草
致犒漢軍
王從之
於是漢將
城內有水。
不可猝拔。
引退
〇鏞案據此。
知國內城巖石之地。
麟山堡。
(古麟州
)在平原沙草之地。
豈得巖邑乎。
〇又按金富軾謂丸都山
與國內城相接
(句麗史。
)謂丸都、國內
皆在鴨水之北。
壤地相連也。
麟州則隔水矣。
近世東儒
又任指遼遠之處。
疑其爲國內城
 文獻備考
兪棨曰。
刺山城。
卽古尉那巖城。
輿地勝覽云。
楚山之央土口子。
北渡鴨淥婆豬二江
大野中有城。
名兀刺山城。
楚山二百七十里。
四面壁立
帳(一作唯)西可上。
高麗恭愍王欲絶北元
以我太祖東北元帥
東寧府。
同知李兀魯帖木兒
太祖至。
移保是城。
安鼎福云。
漢音兀刺。
與尉那同。
兪言近是
〇鏞案兀刺城。
在鴨水之北二百七十里。
通典唐書
鴨淥水經國內城南可乎。
內城明在鴨淥河邊
臨水之地。
尉那、兀刺音雖相近
恐與通典不合也。
 星湖僿說云。
內城
分明鴨淥之西。
近於義州者。
朴趾源熱河日記云。
渡鴨江。
卽向九連城
擧目四望
山明水淸
或云句麗時嘗都此。
所謂內城也。
〇鏞案國內城
本在深林谷幽險之地。
九連城山明水淸
安得道聽塗說
指之爲國內乎。
句麗都國內城
不過二百七年。
金氏之史。
又有謬說
公元1030年
 金富軾地志云。
朱蒙立都紇升骨城。
歷四十年。
孺留王。
(二十一年。
)移都內城
〇又云。
都國內歷四百二十五年。
長壽王。
(十五年。
)移都平壤
〇鏞案山上王十三年。
自國內城
移都都城
(滿浦北隔水之地。
)歷三十九年。
東川二十一年
始築平壤城
移其廟社
尋亦移居
歷九十六年。
故國原王十二年。
還移丸都城
二年
又還平壤之東黃城
歷八十五年。
至長
壽王十五年。
又移平壤城
自山上王十三年以後
句麗之都。
或在丸都。
或在平壤
而實未嘗都國內。
金太師親作國史
而考撿疏略
致使句麗年代國都
荒昧不明
可勝歎哉。
句麗垂亡
內城猶爲句麗大都
精兵所藏。
公元645年
 唐書云
貞觀十九年
帝討高麗
李勣遼東城
高麗新城、國內城騎四萬。
遼東
(句麗史亦云。
)〇又云。
乾封元年
蓋蘇文死。
子男生據國內城
子獻入朝
(句麗史亦云。
)〇鏞案新城者。
句麗西鄙也。
在今遼陽之西。
自此而東。
則可攻卒本。
自此而南。
則可抵金州
李世勣之滅句麗也。
先拔新城
以至夫餘。
薛仁貴之拔南蘇也。
先救新城
乃戰金山
可知也。
丸都考(安市附)
丸都者。
句麗之暫都也。
山上王兄不睦
始營此城。
公元667年
 魏志云。
伯固死(新大王
)有二子
長子拔奇不肖
國人共立伊夷模爲王。
(山上王。
)拔奇詣康降。
(公孫康
)還住沸流水
伊夷模更作新國。
今日所在是也
(卽丸都。
)〇句麗史云
山上二年(漢獻帝建安三年
)
築丸都城
十三年
移都丸都。
〇鏞案前此國祖王九十年。
(漢順帝晚年
)丸都地震
特書之。
其有城邑久矣
山上意欲移都
新築大城也。
其地。
在今滿浦堡北鴨綠江隔水之地高山之上。
 唐書地理志云。
登州東北海行
(節)自鴨淥江口。
舟行百餘里。
小舫泝流東北三十里。
至泊汋口。
渤海之境。
泝流五百里。
至丸都縣城
高麗王都。
〇鏞案自鴨綠江口。
舟行百餘里者。
義州之玉江堡也。
自玉江。
小舫
東北泝五百三十里者。
江界之滿浦堡也。
滿浦北岸。
爲卒本之巽方
興京東南四百餘里之地也。
今佟家江之東。
有歪頭䃳子、紅石䃳子(卽珠魯木克善峰之來脉。
)二山
所謂丸都。
疑在紅石山頂也。
(又詳下。)
 魏志云。
句驪王都
在丸都山下。
(南史同。
)〇一統志云。
都山
朝鮮國城東北
漢時高句麗王伊夷模。
都此。
慕容皝所敗。
〇鏞案夷模之諡曰山上王
以其都於高山之上也。
故毋丘儉束馬懸車
以登丸
都。
云國都在山下
非矣。
〇又按丸都城
平壤城東北八百餘里。
一統志
亦誤。
公元244年
 魏志云。
正始五年
幽州刺史毋丘儉。
玄菟句麗
束馬懸車
以登丸都。
句驪所都。
六年復征之。
宮遂奔買溝。
(東川奔北沃沮
)儉遣玄菟太守王頎追之。
沃沮(謂過咸興地。
)千有餘里。
(今六鎭
)至肅愼南界
(至豆滿江上
)刻石紀功
刊丸都之山。
不耐之城。
北史云。
敗走
儉追至赬峴。
(卽紅石䃳子。
)束馬懸車
登丸都山
句麗史云
毋丘儉來侵。
王奔鴨淥原。
(今滿浦。
)又奔南沃沮
(向咸興。
)至于竹嶺
(薛罕嶺。
)逃至海濱
(至咸興。
)〇鏞案東川王之東奔也。
踰鴨水歷江界
穿薛罕嶺。
興府。
又折而北走
至豆滿江邊
所謂沃沮千餘里。
肅愼南界者也。
都城之在江界之北。
審矣。
赬峴者。
今之紅石䃳子也。
蓋此丸都之地。
左據鴨水。
右阻婆潴。
(佟家江。
)背負太山
(白頭山西麓
)二水交衿于前畿。
四塞之地也。
句麗再都丸都。
皆被屠滅
不能久居
 
公元216年
句麗史云
東川二十一年
(魏主芳正始八年
)王以丸都城經亂。
不可復都。
平壤城
移民廟社
故國原王十二年(晉成帝末年
)
修葺都城
移居都城
燕王皝
毀丸都城
十三年秋
移居平壤黃城
〇鏞案東川王旣築平壤城
先移廟社
後遂移都
(史不書
)故至故國原王十二年。
還都丸都。
而乃謂之移居丸都也。
金富軾地理志。
長壽王十五年。
移都平壤
疏略如此
公元341年
 晉書云
慕容翰請於燕王皝
高句麗
句麗二道
北道平闊。
南道險狹
衆欲從北道
曰。
虜必重北而輕南。
王宜銳兵南道擊之。
出其不意
丸都不足取也。
別遣偏師
北道
縱有蹉跌
腹心已潰。
四支無能爲也
從之
自將勁兵四萬。
出南道。
別遣長史王寓等。
北道
其王釧(一作釗)果。
遣弟武。
精兵北道
自帥羸兵
南道
等先至。
與釧(一作釗)合戰
皝以大衆繼之。
高句麗大敗
諸軍乘勝
遂入丸都。
皝遂發釗父墓。
載其尸。
男女五萬餘口。
毀丸都城而還
北史云。
魏建國四年
慕容皝
句麗
入自南陜
戰于木底
(在遼東
)大破釗軍。
追至丸都。
毀丸都城而還
(句麗史云
入丸都。
王單騎走入斷熊谷
追獲王母周氏王妃
發美川王墓。
載其尸。
收其府庫累世之寶。
毀丸都城
)〇鏞案南道者
謂自遼東直南鳳凰城
(今之燕京路
)乃折
公元1807年
而東。
可攻丸都也。
道者
謂自遼東直東走卒本南。
(今興京之南。
)乃折而南。
可攻丸都也。
南都石門嶺、磨天嶺
險狹不平
又自鳳凰城東至丸都六百餘里。
山川絶險
所謂南道險狹也。
北道太子河北
泝其水源
南由今之鹻廠門
東涉佟家江。
以抵丸都。
道路平順
亦且徑捷
所謂北道平闊也。
中國之攻我平壤
亦此二路
太宗頓兵安市者。
南道
將涉龍灣也。
及夫高宗之時
李世勣直拔扶餘城
南擧辱夷者。
北道
直犯昌城也。
丁卯丙子之年。
淸師亦自北道來。
故疾如風雨
西北關防之備。
致力昌城朔州後。
留意義州龍川
談兵者。
但知龍灣
不亦疎乎。
〇又按唐書乾封三年
薛仁貴南蘇木底蒼巖三城
引兵略地
會于鴨綠
木底三城
等皆遼東地也。
公元557年
 句麗史云
陽原王十三年。
(陳高祖元年
)丸都城干(城主也。
)朱理叛。
伏誅
(前此丸都進嘉禾
)〇鏞案長壽王十五年。
大移平壤之後
丸都遂爲廢京。
朱理
留守也。
丸都之在我滿浦之北。
確然無疑
金氏之史。
忽以安市爲丸都。
 
金富軾云。
安市城。
一名丸都城
〇鏞案苟如是也。
毋丘儉之來侵也。
東川王當逆戰楊柳河邊。
(在今海城南。
)何以逆戰於沸流水上乎。
丸都非安市也。
何況句麗之得遼東
在於陳、隋之際。
安得漢獻帝之時
都安市乎。
丸都非安市也。
安市者。
遼東之古縣也。
在今蓋平縣東北七十里。
 漢書地理志주-D003。
遼東屬縣。
安市
(又望平自注云。
大遼水出塞外
南至安市
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
)〇水經云。
大遼水出塞外
衛白平山東南入塞
遼東襄平縣西。
東過安市縣西南
入於海。
(十三州志云。
大遼水自塞西南
安市入於海。
)〇一統志云。
安市廢縣。
蓋州衛東北七十里。
漢置。
唐太宗高麗
攻之不克
薛仁貴白衣登城。
卽此渤海
鐵州
改爲湯池縣
蓋州元省。
(見遼東都司
)〇鏞案唐太宗親征
句麗李勣論兵
今詳其文。
牟城安市西南
建安城安市之南。
烏骨城在安市之東。
狹谷在安市之北。
駐蹕山在安市相望之地。
其城又依山爲險。
故曰城險而兵精。
(李勣云。
)又其城必西北高而東南低。
李道宗之築土山
乃自城東南隅也。
(高宗時
高侃餘衆安市城。)
乃今盛京之續志及我輿地之舊說。
忽又異說棼興。
 盛京續志云。
遼陽東北間。
安市故城
輿地勝覽云。
安市城在烏石山
(在龍岡縣
)險固無比
石築(周一萬二千五百八十尺。
)內有軍倉。
以此城。
唐太宗親征下者
(又有陳嘉猷詩。
)又云。
以此安市非是
陳嘉猷
因國人之言而爲詩耳。
〇僿說云。
古之方言
謂鳳爲阿市。
安市者。
今之鳳凰城也。
〇鏞案三說
皆誤也。
安市而已
(蓋平東)豈有五哉。
昔我健陵親策地理曰。
安市有三。
此蓋以漢縣爲一。
丸都爲二。
龍岡爲三也。
豈圖安市
遂至四五乎。
慰禮考
禮城者。
百濟始祖首都之地。
故址在今漢陽城東北
公元前11年
 百濟史云
溫祚王八年
(漢成帝元延二年
)靺鞨賊三千。
來圍慰禮城
王閉城門
不出經旬
糧盡而歸。
王簡銳卒
追及大斧峴。
(疑在今平康
)一戰克之
〇鏞案此時靺鞨樂浪歲歲侵寇
以其慰禮城
在漢水之北。
二寇密接故也。
此云。
靺鞨者。
咸興之濊人也。
(詳見靺鞨考。
)樂浪者。
川之土酋也。
(見樂浪別考。
)慰禮之漢陽東北審矣。
其謂之慰禮者。
方言匡郭四圍者。
謂之圍哩。
慰禮圍哩聲相近也。
樹柵築土以作匡郭
故謂之慰禮也。
溫祚王十三年。
徙都水之南。
卽今廣州古邑也。
當時謂之河南禮城
公元前7年
 百濟史云
溫祚王十三年(漢哀帝元年
)夏五月
王謂臣下曰。
國家東有樂浪
此(一作北)有靺鞨
侵軼疆境
少有寧日
勢不自安
必將遷國
予昨出巡觀漢水之南。
土壤膏腴
宜都於彼。
以圖久安
秋七月
就漢山下立柵
移慰禮城民戶
八月遣使馬韓
(今益山。
)告遷都
(遂畫定疆域
北至浿河。
南限熊川
西窮大海
東極走壤。
〇走壤在川。
)九月
城闕
〇鏞案溫祚當時
明自漢北
移於漢南
(漢水卽洌水。
)卽慰禮城之本在漢北
確然無疑
百濟古史
每以漢陽北漢山郡
漢山者。
對南漢山而立名也。
卽慰禮城之與漢陽密接。
確然無疑
特以本紀
年。
河南禮城一語
故後之人。
遂求慰禮城於漢水之南。
所以轉輾迷晦
而終不能有指的也。
〇又按西漢之制。
洌水以北。
樂浪南部
以其本朝鮮之地也。
洌水以南
屬馬韓總王。
以其本韓國之地也。
北史百濟始立國于帶方故地
(公孫氏。
樂浪南部
帶方郡
)此指河北之慰禮也。
及都漢南
溫祚王必馬韓
以其洌水以南
本隷馬韓也。
久遠之事。
雖若荒昧
考古文。
皆有確證。
不可誣也。
公元前18年
 百濟史云
(溫祚王元年
)沸流、(溫祚兄。
)溫祚。
十臣南行
渡浿帶二水
遂至漢山
(已上漢成帝鴻嘉三年事。
)登負兒嶽。
(三角山
)望可居之地。
沸流欲居海濱
十臣諫曰。
惟此河南之地。
北帶漢水
東據高岳
南望沃澤。
西阻大海
天險地利
難得之勢。
作都於斯
不亦宜乎
沸流不聽
分其民。
歸彌鄒忽(今仁川。
)以居之。
溫祚都河南禮城
沸流以彌鄒土濕水鹹
不得安居
歸見慰禮。
都邑鼎定
人民安泰
慙悔而死。
其臣氏(一作民)皆歸於慰禮。
〇金富軾云。
禮城
未詳
〇鏞案登以下
乃溫祚王十三年事。
史臣追記建國立都之本。
故遂以載之於元年也。
禮城者。
明在漢水北
(卽漢陽古郡。
)其云河南禮城者。
以其移慰禮之民戶
故冒故名而不改也。
據溫祚以鴻嘉三年
漢山其與沸流分居
當在十餘年之後
豈有兄弟二人
跋涉千里
遠託異域
爰止之年。
便卽分離哉。
其始也。
兄弟幷力築慰禮城以居之。
至其十有三年。
北困於靺鞨
東敗樂浪
有以漢水而居其南。
以避二寇隳突
以慰禮在漢水之北。
二寇連陸。
移都水南也。
(樂浪川。
)沸流貪魚鹽之利。
而取仁川。
(彌芻忽。
)溫祚覽關防之固。
而取漢南
(今廣州古邑
)於是移慰禮之民。
以實漢南之柵。
又名之曰。
河南禮城
後之人追記事槪。
遂以十三年之事。
載之於元年也。
如云不然
溫祚王八年
靺鞨圍慰禮城
又何解也。
〇又按東據高岳者。
丹山也。
(在古邑之東。
)西阻大海者。
幸州口也。
(洌水入海處。
)南望沃澤者。
屯骨堤也。
(古尒王九年
國人
稻田南澤
)北帶漢水者。
斗尾江也。
(度迷津
)溫祚舊宮。
本在廣州古邑
謂之宮村居民。
業種甘瓜。
此則河南之慰禮也。
溫祚元年
旣已定都於此
至於十三年之夏
又何云予觀漢水之南。
土壤
宜都乎。
元年定之都。
其在漢北明甚
而登負兒望河南
明是十三年之事也。
〇又按慰禮城
明在負兒之下。
故其登高望遠
亦在此山也。
禮城
豈可他求哉。
南慰禮。
雖已成都
北慰禮。
益復修營
當時
以爲南北二京
公元前2年
 百濟史云
溫祚王十七年(漢哀帝元壽元年
)
樂浪來侵。
焚慰禮城
(二十七年
馬韓二城
降移其民於漢山之北。
)〇四十一年(漢更始元年)春二月
漢水東北部落人年十五歲以上
修營禮城
〇鏞案漢水東北部落者。
楊州平丘龍津、兔院等地也。
禮城之在今漢陽城東北
不旣明乎。
(溫祚王在位四十六年卒)
溫祚王旣卒之百十年。
百濟始作北漢山城
卽今京城北坊也。
慰禮在北。
新城在南。
當時
以爲北城南城
公元124年
 百濟史云
蓋婁王五年(漢順帝七年)春二月
北漢山城
〇責稽王元年(晉武帝太康七年)冬
徵發丁夫葺慰禮城
〇鏞案知北漢山城
非慰禮城者。
書築書葺。
筆法精嚴也。
當時以爲北城南城者。
下至蓋鹵王時
句麗來圍漢城
先拔北城
移攻南城
漢城之中。
有南北二城也。
(詳見漢城考。
)知慰禮在北。
新城在南者。
當時北漢山城
王居所在
而蓋鹵王出走之時。
書之曰移攻南城
王乃山逃。
明慰禮在北。
新城在南也。
〇又按北漢山城者。
謂依漢北之山而爲城。
非謂其城在山上也。
今之北漢山城
康熙年間所築。
三角山上。
百濟古城也。
北慰禮故址
蓋在今京城東北十里之地。
三角山東麓
居民誤謂之漢陽古縣
 金富軾地志云。
漢陽郡高句麗北漢山郡
〇鏞案漢陽古縣
卽今京城北坊漢陽是也
(詳見漢城考。
)惠化門外十里
有古遺痕
居民指之爲漢陽古縣者。
豈非禮城之古址乎。
當時樹柵築土
故今有痕而無石也。
鄭麟趾地理志。
忽以今稷山縣
指之爲慰禮城
嗣此輿地之書。
遂作不刊之典
則路傍殘縣。
儼冒京邑之名。
 
公元35年
鄭志云。
稷山縣本慰禮城
百濟始祖溫祚王開國建都。
高句麗取之改爲蛇山縣。
新羅因之。
輿地勝覽云。
稷山縣本慰禮城
百濟溫祚王自卒本扶餘
南奔國建于此
高句麗取之爲蛇山縣。
(又云。
禮城在聖居山。
)又云。
世祖十一年
立溫祚廟于縣東。
〇鏞案蓽戶酸儒
每譏館閣大臣著書不核。
良有以也。
富貴醺酣
職務倥傯
又惡能左執圖經
右閱書史
徐察其條理哉。
三國一通
不曾披見。
他尙何說
溫祚王渡浿帶二水
以都慰禮稷山之北。
惟浿帶二水乎。
溫祚王發漢水東北之民。
以修慰禮。
稷山在漢水之東北乎。
溫祚王避靺鞨樂浪
徙都漢南
稷山
其與靺鞨樂浪鄰乎。
北史隋書
明云百濟始立國於帶方故地
稷山豈亦帶方故地乎。
若從稷山
古今史冊所記。
悉差悉舛。
其將執一廢百乎。
必無是理。
公元前3年
 徐居正稷山縣濟源詩序曰。
奉使嶺南也。
道于稷。
稷之客館東北隅
一樓
登臨小憩
主人曰。
樓之名謂何。
主人不知
問諸左右邑人濟源
坐客不知濟源之義。
居正曰。
此邑百濟氏之故都
其曰濟源者。
得不百濟之源。
於是乎
百濟始祖溫祚者。
高句麗東明朱蒙之子
逃難南犇
史書溫祚登負兒岳。
相其可居之地。
而都于河南之慰禮城
世傳稷山
居正常以負兒岳距此。
可二百里。
安能相其可居者乎。
所謂河者。
指何水乎。
居正道過此非一再。
而因行迫未暇一入矣。
望見地勢褊狹
磅礴扶輿之氣。
建都之地也。
心竊自疑。
去年三國節要
歷考諸書
稷之爲百濟
都無疑矣。
溫王之後
自稷遷南漢山城
卽今廣州也。
又遷北漢山城
卽今漢都也。
後徙錦江
卽今之公州也。
又徙泗泚河。
卽今扶餘也。
〇鏞案虞初諾臯野人
古亦有之。
未有甚於徐公之此序也。
客館東北隅一小棲(一作樓)。
本可無名。
故當時仍無題榜。
濟源二字
原是塗聽
假使金石遺文
舊有傳授
執此二字
命之曰。
百濟古都
太武斷也。
若然
錦山濟源驛。
不得百濟舊都乎。
二百里外
山川土壤
不可望而知之。
則登兒岳而相稷山
何說
也。
其所以定爲慰禮。
無他證據。
惟三國史是憑也。
今考三國史。
明自漢北
移於漢南
公何夢見此史乎。
〇又按鄭徐所記。
固爲謬戾
但其古老相傳之言。
有根脈。
不可一歸之於虛妄也。
百濟史。
蓋鹵王知有句麗之亂。
先遣太子文周
使之南奔
及蓋鹵遇害
文周徙都熊津
(詳見漢城考。
)稷山者。
文周王暫駐之地也。
蓋自漢城南熊津
(今公州。
)稷山居中
暫駐此縣
北探舊都消息
南管新都事務
於理似然也。
(其謂之慰禮城者。
當時方言
築土樹柵
以作匡郭者。
通謂之圍哩。
慰禮者。
團哩也。)
漢城
漢城者。
百濟蓋婁王之所開荒也。
今我京城漢陽洞。
卽其故址
公元124年
 百濟史云
蓋婁王五年(漢順帝七年)春二月
北漢山城
〇比流王二十四年(東晉成帝二年)秋
內臣佐平優福。
據北漢城叛。
王發兵討之。
〇鏞案前此溫祚王十四年。
築城江西北。
漢城民。
輿地勝覽
以此漢城之始。
不然也。
百濟漢城之傍。
有阿且城。
輿地勝覽
漢江之上。
有長漢城
溫祚王所築。
蓋此城也。
(詳見下。
)知者百濟史。
凡有事舊城。
曰修曰葺。
惟新起之城。
曰築某城。
漢城若爲溫祚王之所築。
則不當曰蓋婁王築之也。
公元143年
 金富軾地志云。
漢陽郡
高句麗北漢山郡
鄭麟趾地志云。
南京留守
楊州
高句麗北漢山郡
(一云南平壤城
)百濟近肖古王取之。
輿地勝覽云。
城府高句麗北漢山郡
百濟溫祚王取之築城
近肖古王自南漢山徙都焉。
(按三國史。
百濟近肖古王。
高句麗平壤
移都漢城
今以本紀考之。
百濟始祖十四年。
自慰禮城遷都漢城
築城江西北。
漢城民。
三十八年。
巡撫境內
北至浿河。
則北漢山
自溫祚王時
已爲百濟地
近肖古王。
自南漢山
移都耳。
何謂近肖古王取之耶。
高麗史。
只據三國史而錄之。
不詳究其本末
今辨而正之。
)〇鏞案金、鄭固誤。
輿覽尤謬
猶云辨正不亦難乎。
溫祚王十四年。
句麗琉璃王。
未離卒本。
卽鴨水以南
未踐一步
安得當時已置北漢山郡
爲溫王所奪乎。
史家笑話也。
漢陽雖本四郡之地。
破天荒者。
百濟也。
長壽王時
始爲句麗所焚。
乃金富軾以來
每以漢陽壓作句麗舊物
不亦謬乎。
〇又按溫祚王十四年。
所築江西北之城。
百濟史。
所謂阿且城。
(在今峨嵯山。
)非漢陽古城
公元286年
也。
晉武帝太康七年
百濟責稽王虜(一作慮)句麗侵寇
修阿且城。
況溫祚王十三年。
遷都漢南
今乃云十四年。
遷都漢南
天下有如白撰乎。
(輿覽。
稷山爲慰禮城
此云十四年移都者。
謂自稷山移也。
)〇漢江云者。
平丘渼陰之水。
通稱漢江
非今氷庫之水也。
至近肖古王二十六年。
乃自漢南
徙都漢城
公元371年
 百濟史云
近肖古王二十六年(東晉簡文帝元年
)
王與太子
精兵三萬。
高句麗
平壤城
麗王力戰拒之。
中流矢死
引軍退。
移都漢山
〇鏞案此云。
移都者。
河南禮城
北遷漢陽也。
百濟始弱。
避寇南渡
及其疆域旣廣。
兵力旣強。
足以東侵新羅
北困句麗
於是乎漢水而據其北。
號令四國也。
漢山者。
漢陽古邑也。
(金云
楊州舊墟。)
公元前18年
 金富軾地理志云。
溫祚以漢鴻嘉三年癸卯
自卒本扶餘
至慰禮城
立都稱王。
歷三百八十九年。
至近肖古王。
(十三世。
)取高句麗平壤
(古記云。
句麗平壤
)移都漢城
一百五年。
至文周王
二十二距(一作世)。
移都熊川
(今公州。
)歷六十三年。
至聖王。
(二十六世。
)移都所夫里。
國號扶餘
(今扶餘
)歷一百二十二年。
義慈王二十年。
蘇定方討平之。
〇鏞案記事之踈繆舛錯
未有甚於金富軾此志也。
百濟自溫祚王時
已得浿河(大同河。
)之南。
凡定疆界
飢荒
皆至浿河之南。
卽今遂安谷山
不得高句麗所有
漢陽之城。
百濟根本之地。
腹心之藏。
乃謂之本句麗之南平壤可乎。
平壤原有東南二城
東曰東黃城
南日(一作曰)長安城
古記之云。
平壤平壤南城也。
當時偶陷其
遂云取之。
非眞據之爲京邑也。
據史。
百濟之近肖古王。
句麗故國原王同時
故國原王十二年。
(晉成帝末年
)自平壤移居丸都。
至明年
復都주-D004黃。
彼時句麗
以丸都爲北京
平壤南京
又何提封遠及漢哉。
近肖古王二十六年。
旣攻平壤
移都漢山
自是二事
金富軾合作一事
遂以漢陽句麗之南平壤
迷昧䮞駁。
莫此甚也。
百濟何嘗漢山句麗
句麗亦何嘗失平壤百濟哉。
大夢也。
〇又按百濟之都慰禮城
不過十三年。
而金云都禮城三百八十九年者。
以溫祚十三年。
立柵漢南
(今廣州宮村。
)移慰禮之民戶
故亦謂之河南
禮城
所以古來傳記
不分南漢北。
通謂之慰禮城
金太師從而書之耳。
近肖古王。
雖都漢
其後或居漢南
或居漢北
未嘗一定而不動。
公元287年
 百濟史云
辰斯王八年
(晉孝武太元十七年
)句麗王談德。
來攻北鄙
王聞德能用兵
不得出拒。
水北部落
多沒焉。
(自近肖古王二十六年。
至辰斯王八年
爲二十二年。
)〇又云。
阿莘王四年(晉孝武末年)秋八月
王伐高句麗
欲報浿水之役。
親帥兵七千人
漢水
次於靑木嶺下
(疑松岳
)會大雪廻軍
至漢山城
勞軍士。
(拒德之難四年。
)〇鏞案此二文
知近肖古之後
未嘗不還漢南也。
此時王居漢南
故漢水之北。
謂之北鄙
況阿莘
若在漢北
則其伐句麗
豈可曰親帥兵過漢水乎。
其在漢水之南審矣。
金富軾謂移都
一百五年者。
不亦疏乎。
至蓋鹵王末年
句麗殺王。
百濟南遷
百濟舊京
(距靑木回軍之歲。
爲八十年。)
 
公元554年
百濟史云
蓋鹵王二十一年(宋廢帝三年
)秋九月
麗王巨璉。
(長壽王。
)帥兵三萬。
來圍王都漢城
王閉城門
不能出戰
麗人分兵四道夾攻
乘風縱火
焚燒城門
王領數十騎。
出門西走
麗人追而害之。
〇又云。
高句麗對盧齊于
(人姓名
)再曾桀婁、(本百濟國人
)古尒萬年(再曾、古尒。
複姓
)等。
帥兵來攻北城
七日而拔之。
移攻漢城
出逃
麗將桀婁等。
縛送於阿且城下
戕之。
〇鏞案此云。
漢城者。
漢城也。
知者
南漢本無南北二城
南漢之西。
卽阻大江
無緣出門西走也。
(又阿且城在漢北
)北城者。
慰禮也。
南城者。
北漢山城也。
(詳見慰禮考。
)阿莘王時
明在南漢
不知何年更都北漢也。
〇又按阿且城者。
漢城也。
(在峩山上
)此溫祚王十四年所築。
(已見前。
)輿地書以爲新羅古城謬矣。
(輿地勝覽云。
城府有長漢城
在漢江上
新羅置重鎭。
後爲高句麗所據。
擧兵復之。
作長漢城歌。
以紀其功。)
其後五十餘年。
漢城及漢北州郡。
猶爲百濟之物。
公元555年
 百濟史云
東城四年(齊高帝建元四年)秋
靺鞨襲破山城
虜三百餘戶以歸。
(南遷熊津後八年
)〇武寧王七年(梁天監六年
)
高句麗將高老。
靺鞨
謀攻
公元532年
城。
進屯岳下
出師退之
(三百戶虜歸。
後二十五年
)〇武寧王二十三年。
(梁武帝普通四年
)王幸漢城
徵漢北州郡民。
築雙峴城。
(橫岳退十六年
)鏞案靺鞨來侵。
明是漢北
武寧王明徵北州郡。
使之築城
則洌水以北。
猶是百濟之物。
未嘗句麗有也。
武寧王旣卒後三十餘年。
漢城之事。
不見史冊
或者其間
句麗暫得漢城
旋復失之。
公元392年
 北史云。
高句麗王都平壤城
其外復有國內城漢城
國中呼爲三京
〇鏞案句麗之得漢城
雖無正文
據金富軾地理志。
京畿之漢南漢北及忠淸東北十餘邑。
皆云本句麗之某邑。
鄭志亦然
不應史志。
悉屬虛妄
旣得四圍州郡
只存中央京邑
無是理也。
大抵南北諸地。
其在三國之末。
便作弈碁之塲。
朝得暮失。
東攘西奪。
史冊所記。
又多疎漏
不可詳也。
至於北史所記。
句麗之人。
於其暫得之時。
夸說中國
遂有三京之名。
句麗未嘗來都。
不能久保。
其文不足信也。
當以百濟史爲正。
(前此元魏太祖七年
句麗廣開土王
百濟漢北諸郡。
其後八十三年
長壽王破北漢
百濟徙都熊津
其間得失
有同弈碁
不可詳定。)
新羅興王之時。
漢城新羅所得
公元517年
 新羅史云
興王十六年(梁元帝末年
)冬十月
巡幸漢山
拓定封疆
(百濟德王二年
)〇十八年
北漢山州
(二十九年。
北漢山州
)〇鏞案句麗旣以漢城南京
分置精兵
以御南鄰
不知新羅何緣得之也。
眞興之時
兵力頗強。
幷吞伽耶
侵奪百濟
其得漢城
必有大擧
史文都闕。
何以徵矣。
〇又按前此興王十二年。
新羅百濟同侵句麗
百濟先破平壤
新羅則居漆夫等。
取竹以外十郡
(丹陽忠州等。
)此時漢城
若爲句麗所據。
百濟雖有兵力
收復舊京不暇
何得遠攻平壤
以此言之。
句麗之得漢城
遂無其日。
北史所記。
何以處之。
此時百濟兵力復強。
至於攻破平壤
則又何不守其舊京
不過數年之後
赫赫漢城
遂爲新羅物哉。
此皆不可以理推也。
其後句麗屢圖侵奪
不得志
漢城竟屬新羅
公元前746年
 新羅史云
平王二十五年(隋文帝末年
)
高句麗北漢山城
(百濟武王四年
)王親率兵一萬拒之。
(句麗史云
嬰陽王十四年。
王遣將軍高勝
新羅北漢山城
羅王率兵過水城中。
鼓噪相應
不克而還
)二十六年
還置北漢山州
〇鏞案眞興末年
雖廢其州。
不棄其城。
故至是還以城爲州也。
公元661年
 新羅史云
太宗八年
(唐高宗龍朔元年
)句麗將軍音信
靺鞨將軍生偕。
(其姓名
)合軍來攻述川城。
(今驪州。
)不克
移攻北漢山城
砲車飛石所當。
陴屋輒壞。
城主陁川(新羅臣)御之。
(使人鐵蒺藜城外
人馬不能行。
又爲樓櫓結絙網。
牛馬綿衣
內設弩砲
以守城。
忽有大星落於賊營。
解圍而去。
)〇鏞案今人
或疑北漢山城
高山之上。
非也。
砲車飛石
以壞陴屋。
平地所用
鐵蒺藜結絙網。
山城之所設。
北漢山城者。
謂北漢山之城。
北漢山城也。
〇又按前此太宗二年
(唐永徽六年
)句麗百濟
連兵新羅
北境三十三城。
唐書、羅史。
兩載其說。
此信文也。
所謂三十三城。
本以百濟之地。
中爲句麗所得
竟爲新羅所奪。
句麗百濟
合力而攻之也。
以此推之。
三十三城。
水南北之地。
所謂述川、王逢等是也。
(王逢今幸州。)
景德王之時。
實名漢陽
高麗之初。
改爲楊州
及至文宗
陞爲南京
 鄭麟趾地志云。
景德王十四年。
(唐天寶末年
)改爲漢陽郡
〇鏞案景德王以下
金志、鄭輿地勝覽
竝無差誤
今略之。
南漢城
百濟之衰。
亦爲句麗所得
無正文。
句麗旣亡。
乃屬新羅
公元1636年
 金富軾云。
高麗旣亡。
新羅得其南界
、溟三州
〇鏞案漢州者。
廣州古邑
新羅文武王時。
漢州東峯之上。
日長城。
亦稱晝長城。
山勢據高。
早見日出
晚見日入也。
朝修之。
謂之南漢山城
遂徙廣州治於城內
仁祖丙子
避兵此城。
明年
宰臣金尙憲奏。
命建溫祚祠於城中
其實溫祚舊都
漢山之下。
非此城也。
(文獻備考
日長城。
爲溫故都
謬矣。)
八道沿革總叙(上)
   金富軾、鄭麟趾等地志。
八道沿革總叙。
紕繆疏略
今據(一作擬)改正
泝其源委
起草如左。
其自景德王以下
竝略之以金、之志。
無誤也。
稱臣謹按者。
擬設之辭。
(叙事煩碎
後人採用者。
刪正。)
  京畿
公元前108年
京畿水南北。
其北道本箕子朝鮮南界
至箕準南奔
地屬衛滿
漢武帝元封三年
右渠
以其地爲臨屯郡
昭帝始元五年
臨屯郡
樂浪南部
漢書地理志。
載列口、吞列帶方含資、屯有、昭明之等。
卽其地也。
(昭明南部尉治
)至成帝鴻嘉三年
百濟溫祚王。
寓居於今漢陽城東北
名曰慰禮城
溫祚十三年。
徙都漢南
今之廣州古邑是也
此時樂浪南部
漢吏不來
土酋承襲
徙治於今川。
百濟漢北之地。
數相侵伐
其後高句麗樂浪滅之。
未幾光武中興
建武二十年
遣兵渡海
樂浪
取其地爲郡縣
薩水以南屬漢。
北屬句麗
薩水者。
安州淸川也。
於是漢北之地。
復爲樂浪南部
安帝陽嘉元年
百濟蓋婁
北漢山城
樂浪諸部。
猶爲漢吏所領。
質桓之際。
漢德漸衰。
不能遙領
至獻帝初年
公孫度遼東太守
雄視東藩
建安九年
公孫康
乃分樂浪南部
屯有、有鹽等爲帶方郡
於是漢北諸部。
悉屬帶方郡
百濟城邑。
羈屬焉。
魏明帝景初二年
司馬懿公孫氏。
樂浪帶方
屬曹魏。
明帝密遣樂浪太守劉昕。
方太守鮮于嗣。
越海定二郡
至正始五年
劉茂、弓遵。
代領二郡
百濟樂浪地
劉茂大怒
百濟還之。
此時二郡
幽州
至晉武帝咸寧二年
二郡平州
尋以土酋爲王。
其後帶方寢弱
樂浪服屬
新羅又數爲句麗所侵。
其後慕容氏
平州
東人懾服
慕容暐旣亡之明年
百濟近肖古王。
西攻句麗
殺其王。
徙都北漢山城
其後慕容垂
雖復據燕地。
不能遙制
元魏太祖登國七年
句麗百濟漢北諸郡。
其後馮弘自立燕王
悉取樂浪帶方等郡。
至魏太武延和元年
伐燕拔樂浪帶方
徙其民數萬口幽州
是時句麗已都平壤
樂浪故地
屬句麗。
惟今京畿北道
尙隸魏吏。
魏孝文延興二年
方太守
百濟王
遣使朝魏。
三年
句麗北漢山城
百濟蓋鹵王。
明年
百濟徙都熊津
(今公州。
)然北漢山城
猶爲百濟京邑
數被句麗侵伐
至梁武帝大同四年
百濟移都泗沘。
(今扶餘
)此時
公元547年
漢或爲句麗所據。
史冊無文
十三年
新羅遣居漆夫取句麗十郡
此時漢北之地。
復屬新羅
故越四年。
(梁敬帝紹泰元年
)新羅興王
巡至北漢山城
拓定封疆
二年
北漢山州
其後句麗屢侵北漢
至唐高宗永徽六年。
句麗百濟
合攻新羅
北境三十三城。
水南北之地也。
旋復失之。
五年
百濟亡。
八年
句麗亡。
漢北之地。
竟爲新羅所得
〇其南道本馬韓之地。
百濟溫祚王十三年。
漢北禮城
徙都漢南
(今廣州古邑
)馬韓王割其東北之地。
以與百濟
漢水以南
熊津以北。
皆屬百濟
百濟之衰。
始徙熊津
又徙泗沘。
南州縣。
亦被句麗侵蝕
又爲新羅攘奪
朝得暮失。
不可詳述
百濟旣亡。
句麗繼之。
其地皆入新羅
 臣謹按衛滿朝鮮之地。
箕子朝鮮之地。
惟眞番辰國。
衛滿役屬
眞番者。
今鴨水以北也。
辰國者。
今洌水以南三韓之地也。
鴨之南。
洌之北。
豈非箕氏之故地乎。
百濟溫祚王。
立國於今漢陽
北史立國帶方故地
京畿北道之爲帶方故地審矣。
帶方者。
樂浪南部也。
樂浪南部者。
武帝臨屯也。
臣故曰。
京畿北道
臨屯故地也。
  黃海道
公元655年
海道
箕子朝鮮之地。
後屬衛滿
武帝右渠
以其地爲臨屯郡
漢書地理志。
所載黏蟬海冥、屯有、昭明之等。
卽其地也。
(黏蟬
延安白川
)其後沿革之跡。
竝與京畿北道同。
武帝四郡之時。
浿水以北爲樂浪
(大同江以北。
)以南臨屯
昭帝時。
臨屯樂浪南部
河平之際。
土酋據樂浪南部
徙治川。
明在浿水之南。
而仍稱樂浪
至王莽天鳳六年
浿水以南
黃海之地。
數値飢荒
其人北入句麗
南投百濟
曠爲棄地
故曰。
浿帶之間。
空無居人
至建武二十年
薩水以南
復爲漢郡。
此時樂浪太守
當居浿北帶方縣治。
或在今延安白川之地也。
其後公孫康
分屯有、有鹽
帶方郡
有鹽者。
今之延安也。
此時樂浪之治。
又徙浿南。
故至魏正始八年
句麗東川
得都平壤也。
此時劉茂弓遵。
遵(一作遠)仗皇威
撫定東藩
北攻句麗
南襲百濟
東伐嶺東之濊。
不至坐失平壤
以此推之。
樂浪之棄浿北而徙浿南。
惟久矣。
浿南沿海之地。
屬句麗。
遂安、新溪、谷山伊川、鐵原。
以至淮陽川。
樂浪郡
延安白川京畿北道
帶方郡
曹魏以後
二郡之疆。
公元276年
如是
始元建武之制。
不同也。
晉咸寧二年
樂浪帶方
雖屬平州
皆爲土酋所據。
或睦百濟
或服新羅
西晉之末。
句麗數侵帶方
欲得黃海之地也。
至元魏登國之初
黃海之地。
盡入句麗
句麗廣開土王元年
(卽登國七年
)取漢北諸郡。
黃海已入囊中也。
其後燕王馮弘
越海取二郡
至魏延和初
魏伐燕。
樂浪帶方二郡之民於幽州
其後黃海之地。
屬句麗。
唯今京畿北道
猶屬元魏
故至魏孝文延興二年
百濟王與帶方太守
遣使
百濟帶方
鄰比相依也。
三年
句麗長壽王。
北漢
殺蓋鹵。
百濟南徙熊津
明魏吏不復來鎭。
所謂帶方
亦入句麗也。
句麗旣亡。
黃海之地。
亦隸安東都府
未幾
土豪棼起。
殺唐官人
新羅又擅取浿南。
咸亨二年
唐兵到平壤
南侵帶方
至開元二十四年
玄宗浿江以南
勑賜新羅
其後景德王
分置九州
西界極於浿南。
尺寸無所踰也。
公元736年
 臣謹按百濟溫祚王十三年。
畫定疆域
北至浿河。
南限熊川
其三十八年。
王之巡撫
東至走壤。
北至浿河。
時水谷城、(今新溪。
)十谷城、(今谷山
)獐塞(今遂安)等三縣
皆被巡撫
謂之北鄙
又近肖古王二十六年
句麗擧兵南來
百濟伏兵於浿河上
俟其來而擊之。
(皆見百濟史。
)故東儒或疑黃海之地。
本屬百濟
大謬也。
漢魏以來
浿水以南
洌水以北。
每爲中國之所轄。
或屬公孫
或屬慕容
或屬馮弘
或屬元魏
首尾六百餘年。
(自武帝元封三年
至魏延興二年
)或斷或續。
蓋無久閒之日。
句麗百濟
安得據有其地哉。
東儒欲以三韓三國
了當八道之地。
不免牽強窒礙
失眞爽實
凡撰輿地之書者。
宜於京畿黃海之地。
益採中國之史。
以補東文之闕。
臣今謫居海曲
絶無書籍
未免擧一而遺百也。
百濟所謂北至浿河者。
當時道路
原自谷山伊川
南由朔寧麻田
七重河。
以達積城楊州
道里視今徑捷
溫祚王當時。
由此路。
巡撫谷山等數縣。
句麗南侵也。
由此路。
故近肖古之時。
伏兵於能成江上。
(谷山北
)謂之浿河也。
(浿水上流
)今也西自松京
金川平山
以達黃州
至于浿河。
黃海中心也。
苟以今眼。
欲論古事
若燕、越之相遼也。
  
平安道
公元前108年
平安道箕子朝鮮之地。
周末拓地寢廣。
西踰遼河
遣將秦開
朝鮮
取其西鄙
以滿、潘、汗爲界。
所謂滿潘汗者。
遼東三縣也。
(詳見朝鮮考。
)漢興
盧綰燕王
朝鮮彌失其西鄙
浿水爲界。
浿水者。
今之鴨綠河也。
尋爲衛滿所據。
亦都平壤曰王險城。
盡有箕氏之故地
又擊眞番。
使之服屬
眞番者。
今鴨水之北地也。
武帝元封三年
旣滅右渠
以其地爲四郡
而鴨水以南
浿水以北。
(大同河以北。
)單大嶺以西。
樂浪郡
漢書地理志。
所載朝鮮浿水、䛁邯、鏤方、遂城增地之等。
其所轄。
昭帝始元五年
臨屯
以爲樂浪南部
成帝初。
漸以土酋領樂浪
徙居川。
新羅百濟數相侵伐
連年不息
平帝初。
句麗南都國內
鴨水沿江之地。
漸入句麗
句麗南侵樂浪
樂浪猶爲漢郡。
王莽之末
廉斯鑡得。
樂浪而降漢也。
光武建武六年
樂浪東部悉棄嶺東
樂浪本部及其南部
猶是漢郡。
但據三國史。
治明川也。
至建武八年
樂浪王崔理。
降于句麗
建武十三年
句麗竟滅樂浪
七年
光武遣兵渡海
句麗
還取樂浪
復爲郡縣
畫薩水爲界。
(今安州淸川
)以南屬漢。
北屬句麗
其後百餘年。
薩水以南
長爲漢郡。
句麗亦無侵奪
至質帝時
句麗國祖王殺帶方令。
樂浪太守妻子
其後漢德漸衰。
至獻帝建安九年
公孫康代父襲位
始分樂浪南部
帶方郡
此時浿水以北。
逼近句驪
樂浪之治。
實在浿南。
又分其南部南界
以作帶方也。
至魏景初二年
司馬懿公孫淵
樂浪帶方
明帝遣劉昕、鮮于嗣。
樂浪帶方
其後劉茂、弓遵。
樂浪帶方
然其跡皆在浿水之南。
與今平安道無涉也。
正始八年
句麗儼都平壤
二郡莫之禁也。
自此以後
浿水以北。
屬句麗。
樂浪之跡。
皆冒舊名而已
至晉成帝咸康之末
句麗暫都丸都。
明年
復還平壤
平壤二城
東北曰東黃城
西南長安城
皆其都也。
唐高宗總章元年
句麗
平壤安東都護府
不過二年
句麗舊人
收合殘民
橫跨浿江
殺唐官人
咸亨二年也。
新羅擅取浿南。
遣兵平壤
以伐帶方
三年
許以土酋。
都督剌史。
安東都護府遼東故城。
上元二年也。
二年
又徙新城
至開元二年
又徙平州
公元736年
平壤遼絶
至開元二十四年
玄宗浿江以南
勑賜新羅
其實浿江以北。
羈縻而已
治亂黜陟
唐人未嘗問也。
先是
睿宗末年
大祥(一作祚)榮。
渤海王
大氏設府於鴨水之原。
謂之西京
鴨綠府。
領神、豐、、正四州
所謂神、豐、桓、正者。
今鴨江內外。
自虞芮慈
西至義州
卽其地也。
薩水以南渤海
所不管。
以故淪爲賊藪。
亂無紀統
新羅浿水之南。
爲築長城三百里。
以備浿西之賊。
雜亂可知也。
唐昭宗光和元年
弓裔取浿西諸城
其後分定浿西十三鎭。
平壤城主黔用。
賊酋明貴等。
降於弓裔。
卒歸高麗
新羅之世。
未嘗得浿西之寸土也。
 臣謹按金富軾地志
浿水以北。
一縣一城
不少槪見
蓋以句麗旣亡。
浿北淪爲賊藪。
不隸唐家
不屬新羅者。
數百餘年。
文籍蕩然
憑驗無梯。
故城주-D004之名。
一無所著。
乃鄭志總叙。
猶云句麗旣滅。
其地遂入新羅
不亦謬乎。
天寶以後
中國多事
平壤遼東
悉棄不顧
唐遂以亡。
通典唐書
亦無明文
遼東蓋入於契丹
鴨水沿河之地。
入於渤海
薩南浿北之地。
淪爲賊藪。
不可諱也。
〇又按成川。
非卒本。
龍岡安市
竝有論著
今略之。
  咸鏡道
公元前82年
咸鏡道跨據天大嶺。
其北曰北沃沮
其南曰東沃沮
沃沮
箕子朝鮮之地。
箕子敎以禮義田蠶
又置八條之敎。
其人終不相盜。
箕子之後四十餘世。
箕準稱王。
燕齊趙人多歸之。
雜居沃沮
武帝右渠
以其地爲玄菟郡
漢書地理志所載。
不而華麗蠶台、邪頭昧、(句)前莫、(句)夫租六縣
玄菟之領縣。
今端以南
咸興、永興
凡在嶺東之地也。
昭帝始元五年
玄菟郡於眞番之地。
卽今興京接壤也。
以東沃沮六縣
樂浪東部
更增沃沮一縣
置都尉官
以不耐縣爲治。
七縣之地。
南極江陵
故曰凡在單大嶺以東者。
沃沮濊貊
悉屬樂浪東部也。
七縣之人。
屢侵百濟新羅
百濟新羅之史。
謬指爲靺鞨
其實靺鞨也。
漢哀帝時
沃沮獻馬新羅
光武初。
南沃沮納款百濟
亦皆七縣之人也。
至建武六年
罷都尉官
遂棄嶺東地
封其酋長縣侯
歲時樂浪朝獻
羈縻而已
至建武中元之歲。
句麗滅東沃沮
以爲城邑
自此七縣租稅貂布魚鹽海物
公元245年
句麗
曹魏正始六年
樂浪太守劉茂
方太守弓遵。
伐嶺東濊不耐侯等。
降于二郡
蓋以建武之制。
嶺東七縣
本屬樂浪
不當投託句麗也。
終魏之世。
朝謁如法
其後屬句麗。
以其壤地僻遠
慕容拓跋之世。
未嘗征討其地。
屬句麗。
鐵關以南
德源安邊襄陽江陵之等。
晉惠帝永康之初
服屬新羅
基臨王、炤智王。
每幸比列忽巡撫
所謂比列忽者。
今之安邊也。
句麗旣亡。
渤海繼興
開元以後
拓地寢廣。
以東沃沮故地
南京南海府。
、晴、三州
所謂沃、晴、者。
今咸興北靑之等也。
其始也。
拓地南至襄陽
遂薄新羅
泥河爲界。
泥河者。
江陵之北泥川也。
其後羅復得其地。
鐵關爲界。
天寶十六年
景德王州郡之名。
朔庭泉井
皆入版籍
朔庭者。
安邊也。
泉井者。
德源也。
至宋太宗淳化年間
渤海垂亡
咸州吉州之等。
皆爲女眞所據。
高麗睿宗二年
命尹瓘征之。
〇其北道
本北沃沮之地。
肅愼南界
名曰買溝婁
荒遠未顯。
至漢成帝河平元年
句麗伐北沃沮滅之。
以其地爲城邑
魏正始六年
東川王爲毋丘儉所逐。
一至其地。
至晉太康六年
慕容氏伐北扶餘
其王依慮自殺
子弟走保沃沮
自此濊貊之名。
扶餘濊貊也。
其地仍屬句麗。
句麗之亡。
未有所隷。
渤海之興。
以其地爲東京龍原府。
、鹽、穆、賀四州
所謂慶、鹽、穆、賀者。
今豆滿河邊六鎭之地也。
渤海垂亡
遂爲女眞所據。
高麗睿宗時
尹瓘征之。
未復其疆。
至我世宗時
始歸版籍
公元1120年
 臣謹按野史云。
新羅興王十六年
巡至北道
句麗定界立碑
其碑在咸興府北艸黃嶺下
若然
咸興永興
亦嘗爲新羅所得
恐無是理。
興王晚年
竝廢比列忽州。
見於史志。
安得咸興、永興
新羅地乎。
  江原道
公元前128年
江原道
箕子朝鮮之地。
其地跨據剛大嶺。
自嶺以東。
古稱州道
自嶺以西。
古稱春州道
嶺東之地。
南北八百餘里。
東西不過數十里。
本與東沃沮
俱屬箕氏。
至漢景帝時
扶餘王解扶(一作夫)婁。
率其衆。
東徙迦葉原。
迦葉原。
亦稱河西良。
今之江陵是也
扶餘濊貊
而其王徙都江陵
江陵濊貊之名也。
其地迫小
舊服朝鮮
故亦事衛氏。
至武帝元朔元年
薉君
公元前108年
南閭等。
右渠
率其衆詣遼東內屬
武帝以其地。
蒼海郡。
數年乃罷。
後二十年
武帝右渠
四郡時。
江陵以北爲玄菟屬縣。
始元五年
玄菟於鴨水之北。
凡在嶺東者。
沃沮濊貊
悉屬樂浪東部
自是寢失箕子遺風
法禁多至六十餘條
王莽之時
江陵以南
已服新羅
建武六年
樂浪東部
悉棄嶺東地
於是江陵以南
遂屬新羅
華麗不耐
連謀侵伐
江陵已北。
本當服屬不耐也。
建武之末
句麗滅東沃沮
不耐薉人
屬句麗。
江陵以南
益附新羅
和帝永元十四年
悉直國。
降于新羅
悉直者。
今之三陟也。
順帝以後
至于漢末
不耐濊人。
累侵江陵
新羅史。
靺鞨北境者。
皆是也。
曹魏之時。
句麗雖都平壤
江陵仍屬新羅
晉惠帝永康元年
新羅基臨王。
巡至安邊
(比列忽。
)安邊以南
可知也。
至元魏皇始二年
新羅復何瑟羅之租調
其後五十餘年。
句麗邊將
偶獵悉直。
爲何瑟羅人所殺。
其隷新羅
可知也。
至宋明帝泰始四年
句麗壽王
(五十六年。
)以靺鞨兵一萬。
攻取新羅直城
(今三陟
)彼旣以靺鞨兵攻之。
則路由歙谷可知
今之嶺東七邑
襄陽江陵之等。
悉被蹂躙
以至三陟也。
然旋爲新羅所復。
十三年
(齊高帝三年
)新羅炤智王。
北巡列城
(今安邊
)比列以南
可知也。
二十四年
(梁武帝天監四年
)新羅智證王。
復置悉直州
以異斯夫爲軍主
下逮句麗之亡。
句麗不復嶺東地也。
嶺西之地。
有南北之別。
昭陽以南
古辰國三韓之地也。
以北古箕子朝鮮之地也。
川之治。
舊在昭陽江北
(今春川治在江南
)古所謂牛首州。
漢武帝始遣彭吳穿牛首州。
以作漢郡。
至滅右渠
牛首屬于臨屯
始元合郡之後
牛首樂浪南部
漢成帝河平以後
樂浪徙治牛首
爲土酋所據。
或云。
樂浪南部
洌(一作本)治昭明縣
昭明者。
昭陽也。
其本臨屯之地。
可知也。
地本荒遠
郡縣稀闊
淮陽鐵原等嶺西諸邑
悉屬牛首
通稱樂浪不細剖也。
樂浪或迎漢吏
奉土酋。
百濟溫祚王時
數相侵伐
至建武八年
樂浪王崔理。
降于句麗
後五年
竟爲句麗所滅。
嶺西之地。
悉入句麗
後七年
光武遣兵越海伐。
樂浪復爲漢郡縣
於是馬韓蠶支部落
稍稍降來(來降)。
沃沮濊貊縣侯
四時朝謁
悉詣樂浪
其跡皆在今川也。
漢德
公元238年
衰。
樂浪寢弱
浿水以北。
不能管理
建安中
公孫康又分南部西南
帶方郡
惟其東北
尙爲樂浪郡
魏黃初之年。
牛頭州爲新羅所得
遣將守之。
至景初二年
樂浪太守劉昕等。
越海定二郡
牛首屬曹魏。
正始八年
樂浪從事林。
辰韓八國
以屬樂浪
所謂辰韓八國
卽洌水以北。
本屬漢郡。
而後新羅所據者也。
是時
新羅懷忿
北侵帶方
樂浪太守劉茂
方太守弓遵所殘。
嶺西江北之地。
悉屬魏郡
其後魏吏不來
樂浪寢衰
至晉惠帝永康之年。
嶺西又爲新羅所得
新羅基臨王。
巡到川。
北至安邊
樂浪帶方
服于新羅
後四年
樂浪太守
刺客百濟王
後九年
句麗樂浪
元魏太武之時
燕王馮弘
公孫康故事
遙領樂浪帶方
延和元年
魏伐燕。
幷拔樂浪帶方
徙其民於幽州
其後樂浪
竟爲句麗所滅。
嶺西之地。
悉入句麗
魏孝文延興二年
方太守
百濟王遣使朝魏。
樂浪首丘之語也。
至唐貞觀十一年
其地爲新羅所得
牛首州。
永徽六年
句麗百濟
合攻新羅
北境三十三城。
其後十三年
句麗後五年
新羅川。
爲首若州。
景德王時。
改爲朔州也。
其昭陽江以南
無明文。
姑從金鄭之志。
公元673年
 臣謹按東儒
皆以川爲貊國。
然歷考前史
皆無川爲貊之驗。
或者
西漢之末。
土酋東據之時。
人爲酋。
遂得貊名也。
又金富軾地志
江原之地。
皆稱本句麗之某邑。
川。
新羅善德王首置之州。
豈不謬哉。
嶺西之地。
本以漢郡先服句麗
後屬新羅
其後復爲魏郡
先服句麗
後屬新羅
金志乃據最晚之事。
以作源頭之跡。
亦已疏矣。
八道沿革總敘(下)
  忠淸道
公元前6年
忠淸道。
馬韓之地。
馬韓之始。
洌水以南
淸海以北。
小白、智異、大嶺之西。
皆其地也。
箕準南奔
皆屬箕氏。
準旣滅絶
馬韓舊人
復立爲王。
總領五十四國。
魏志所載。
襄國、牟水國伯濟國、(今廣州
)目支國(今益山。
)之等。
皆隷焉。
至漢哀帝建平元年
百濟溫祚王定漢南
馬韓王割洌水以南百里之地。
以與百濟
其後十一年
(王莽居攝初
)百濟熊津以北。
立柵爲界。
後二年
百濟
公元475年
馬韓
盡有其地。
仍都漢南
至元魏延興五年
百濟文周王。
徙都熊津
至蕭梁大同四年
又移泗沘。
(今扶餘
)寢以衰微
北自稷山鎭川
東至淸安槐山忠州之等。
悉爲句麗所得
鵲川以東。
淸州報恩黃澗、永同之等。
悉爲新羅所得
惟內浦諸郡及熊津以南
尙隸百濟
百濟以此二京五府三十七郡二百城。
所都曰居拔城
(今扶餘
)西都曰固麻城
(今保寧水營
)其五府北曰熊津城。
(今公州。
)西曰刀先城。
(疑在今沃溝海上
)南曰久知下城
(今金溝
)東曰得安城
(李勣文云
安縣
本德近支
卽今之恩津。
)中曰。
沙城
(今未詳
)唐顯慶五年
蘇定方百濟
說五都督府以統之。
一曰熊津
二曰馬韓
(今益山。
)三曰東明
(今未詳
)四曰金漣
(今金溝
)五曰德安
(今恩津。
)擢其酋豪
使爲官守。
熊津得安
在今忠淸道之界內。
其餘皆全羅道之地也。
唐兵旣還。
新羅略取其地。
劉仁軌發兵窮討。
上元二年
仁軌新羅于七重城
(今積城。
)又以靺鞨兵。
浮海略南境
(忠淸全羅地。
)詔以李謹行
安東鎭撫大使
屯買肖城
(今仁川。
)尋皆撤還。
百濟故地
盡入新羅
公元642年
 臣謹按唐書百濟傳云。
貞觀十六年
義慈
句麗連和
新羅
取四十餘城。
其後又取七城
其後又取十餘城。
永徽六年
百濟句麗
新羅北境三十六城。
此皆今忠淸京畿之地也。
然臣謂此中容有新羅誣訐
其與句麗合攻者。
罪冒百濟
利歸句麗
百濟版籍
不復其舊。
蘇定方
設五都督府
熊津東北之地。
不曾一府也。
〇又按金富軾地志
以今丹陽淸風堤川、永春、忠州槐山淸安陰城鎭川稷山等十餘邑。
爲本句麗之郡縣。
臣考其事實
新羅善德王十一年。
(貞觀十六年
)將伐百濟
遣金春秋
請師於句麗
麗王曰。
嶺西北。
本是我地。
若還我。
兵可出焉。
(金庾信傳亦云。
)其所云竹嶺西北者。
丹陽淸風等十餘邑也。
此本馬韓之地。
馬韓之亡。
王莽之時
句麗曹魏之時。
始得平壤
其間百年
嶺西北。
未必無主之物。
此亦百濟之地。
句麗取之。
其後新羅所占。
、鄭之志。
遺本之論也。
〇又按金志
以今淸州、沃川、靑山報恩黃澗、永同等六七邑。
爲本新羅之郡縣。
臣考其事實
新羅炤智王十六年。
(齊蕭鸞元年
)將軍等。
句麗戰於薩水之原。
不克
退保犬牙城。
(句麗
公元628年
本紀同。
)其所謂薩水者。
淸州淸川也。
淸川本名薩買
(古縣名。
)方言之譯也。
其云犬牙城者。
今永同黃澗之地也。
戰而不克
荊江以北。
已爲句麗所得
至眞平王時
(唐貞觀二年
)金庾信攻陷句麗之娘臂城。
娘臂城者。
今之淸州也。
然而金、鄭之
淸州等數郡。
不言句麗
與其書例違也。
然此亦本馬韓之地。
百濟先得。
新羅次之
故鄭亦曰。
淸州百濟上黨郡
他邑悉宜然也。
(通典云。
新羅西北界。
犬牙高麗百濟之間。
正指此黃澗靑山淸州等邑。)
  全羅道
公元669年
全羅道
馬韓之地。
馬韓五十四國。
其在今益山者。
爲總王箕準南奔
諸國皆屬。
旋卽滅絶
馬韓人復立爲王。
其後百濟盡有其地。
百濟之衰。
南都泗沘。
所存疆土
唯今公洪道(忠淸之右道。
)及全羅道而已
於此
五府
其刀先、久知、(卽金溝
)古沙等三府
當在今全羅上道
其後蘇定方百濟
設五都督府
馬韓東明金漣(卽金溝)等三府
皆在今全羅之界內也。
至總章二年
李世勣旣滅句麗
劉仁軌議置都督府
以今羅州之會津古縣。
爲帶方州、(李勣文云
方州軍城
)領至留、(本知留。
)軍那、(屈咸平
)徒山、(本抽山亦名牢山
合于珍島
)半那、(半夫里卽潘南古縣。
)軍、(本豆肸卽會津古縣。
)布賢(巴老彌)等六縣
其餘無文
可知總隸安東都護府
(卽平壤
)其後新羅擅取百濟故地
詔以劉仁軌
爲帶方州刺史
移鎭南原
以防新羅之西侵。
尋亦撤還其地。
盡入新羅
 臣謹按北史所載。
百濟五府
其中府曰古沙城
或似今古阜郡。
(本古沙夫里。
)然彼旣以恩津爲東府
金溝南府
則古阜不得中府也。
百濟五府
所以衛其京邑
若今廣州華城之制。
皆在扶餘近畿
全羅南道羅州南原之等。
不在五府之界內也。
〇又按金富軾地志
茂豐、(今合于茂朱。
)雲峰
皆本新羅舊縣
於理似然。
南原得名帶方
肇自劉仁軌之時。
而鄭志謂自漢末
已爲帶方
語多不覈。
亟宜刪正也。
(詳見帶方考。)
  慶尙道
慶尙道。
辰韓之地。
潢水其中
(洛東江
)南至咸安郡
北與淸水合流。
(晉州淸川
)其在潢水之東者。
辰韓十二國
魏志所載。
已柢國、不斯國、勤耆國、難彌離國、冉奚國、軍彌國、如湛國、戶路國、州鮮國、馬延國、斯盧國、(今慶州
)優中國
左道之地也。
其在潢水水之南者。
古弁辰之地。
東史謂之迦羅
(今金海
)亦稱伽耶
(今咸安固城
)亦謂之浦上八國
(漆原熊川等。
)其在潢水之西。
水之北者。
弁辰別部
所謂伽耶
(今高靈
)古寧伽耶
(今咸昌。
)碧珍伽耶(今星州。
)之類是也
弁辰十二國
魏志所載彌離國、接塗國、古資國、(今固城
)古淳是國、半路國、樂奴國、彌烏邪馬國、甘路國、狗邪國、走漕馬國、安邪國、瀆盧國。
南接俀(一作倭)。
今右道之地也。
(瀆盧國。
今之巨濟
)三國史。
有押督國、(今慶山
)召文國、(今義城
)骨大國、(今屬永川亦稱骨代國
)音汁伐國、(慶州安康古縣
)伊西古國、(今淸道
)于尸山國、(近東萊
)居漆山國、(今東萊
)皆今左道之地也。
又有甘文國、(今開寧。
)多伐國、(近草溪。
)比只國、(近草溪。
)草八國、(今草溪。
)阿尸良國、(今咸安
)沙伐梁國
(今尙州
)皆今右道之地也。
譯言翻轉
字音訛舛
其實押督甘文等國。
卽魏志所載辰弁二十四國。
非別有也。
其後辰弁二十四國。
盡爲新羅所幷。
降附年紀
竝詳新羅本紀
可按而知也。
公元670年
 臣謹按金富軾地志
禮安奉化、順興、靑松、盈德、寧海淸河曲城古郡。
(今合于安東
)皆稱本句麗郡縣
臣考其事實
新羅炤知王三年
(元魏時
)句麗靺鞨
竹嶺路。
新羅北邊
狐鳴七城
進軍彌秩夫。
(今興海
)所謂狐鳴七城
竹嶺之南數縣也。
此時句麗雖得七城
新羅未亡
句麗何得守之。
藉使句麗一取不失其本。
新羅故地也。
書之曰。
句麗郡縣可乎。
金志紕繆
多此類也。
句麗當時
必由竹嶺之路者。
當時三韓合從
以御句麗
彼若由江陵而來
新羅無所藉力於百濟也。
(當時丹陽淸風忠州之等。
屬句麗。
故得由竹嶺也。
百濟直侵忠州
其後軍。
則兵可解也。
)其由竹嶺
不旣明乎。
狐鳴諸城之爲順興諸縣
的然無疑也。
〇又按金志云。
靈。
百濟已郡。
(今榮川。
)此亦狐鳴七城之類也。
百濟當時
南由竹嶺
得榮一縣
旋復棄之。
還屬新羅
何得百濟古縣乎。
此皆必當改之文也。
浿水
浿水者。
平壤大同江也。
欽之經。
本無差謬
酈道元生疑惑。
使後人別求他水。
 水經云。
浿水樂浪鏤方
(句)南過於臨浿縣東
(句)入於海。
酈注云。
許愼云。
浿水出鏤方東。
入海。
一曰浿水縣
十三州志曰。
浿水縣
公元前109年
樂浪東北
鏤方縣
在郡東。
蓋出其縣而逕鏤方也。
昔燕人衛滿
浿水而至朝鮮
元封二年
楊僕荀彘
右渠
破渠於浿水
遂滅之。
浿水東流
無渡浿之理。
其地今高句麗之國治。
余訪蕃使言。
城在浿水之陽。
其水西流
逕故樂浪朝鮮
(卽樂浪郡漢武帝置。
)而西北流。
故地理志曰。
浿水西至增地縣
入海。
漢興
朝鮮爲遠。
遼東故塞
浿水爲界。
考之今古
於事差謬
蓋經誤證也。
〇鏞案水經文例
浿水無誤也。
曰。
泗水魯卞縣北。
沔水武都縣東
汝水梁縣沔鄕西。
濕餘水出上谷
居庸關東。
若是者。
不可勝數
浿水頭一句。
卽此文例也。
曰。
沔水東逕武侯壘南
泗水南過平陽縣西。
南過高平縣西。
南過方輿縣東。
濰水北過平昌縣東。
又北過高密縣西。
又北過淳于縣東。
若是者。
不可勝數
浿水之次一句
卽此文例也。
曰。
湘水北至巴丘山。
入於江。
夏水東至雲杜縣
入於沔。
若是者。
不可勝數
浿水之末一句
卽此文例也。
曰。
沮水南至枝江縣北。
(句)入於江。
曰。
水出江夏平春縣西。
(本絶句
)南過安陸
入於浿。
若是者。
尤其文例酷肖者也。
桑欽何嘗浿水東流哉。
平壤大同江
明出德川縣東
(出德川東北二百餘里。
林山
卽咸興之界。
小支
出薛罕嶺。
)南過甑山縣東。
(江西甑山
本是一縣
洪武中
析其東村
別爲江西縣
)入于海。
漢書所謂浿水西至增地入海者。
此也。
雖其下流微近西南
平壤以前
本是南流
直云南流
未爲不可
酈道元一反師說
乃謂之西北流。
何以哉。
蕃使雖荒。
必無是言。
衛滿荀彘
本不渡大同江
(見下文
)執此跡而求此水。
將亦終年不得矣。
〇又按許愼說文
亦似誤讀水經
其失與酈氏同也。
史記朝鮮列傳所載浿水
明以今鴨綠江
謬指爲浿水
不當以時代之較先。
信此疑彼。
 史記朝鮮傳云。
全燕時。
略屬眞番朝鮮
爲置吏築障塞。
(謂燕署長吏使治朝鮮
)秦滅燕。
遼東外徼
漢興
爲其遠難守。
復修遼東故塞
浿水爲界。
屬燕。
(正義云
浿水遼東塞外
西南樂浪西入海。
)又
滿東走出塞
浿水
居秦故空地
役屬眞番。
朝鮮王之都王險。
〇鏞案燕與朝鮮
畫浿爲界。
若以大同江
當此浿水
豈復有朝鮮乎。
王險者。
平壤也。
衛滿旣渡大同
自不得復都平壤
浿水之爲鴨綠
不旣明乎。
〇又按今人
或執此文。
又以巨流河。
(大遼水。
)爲浿水
大謬也。
漢興
復修遼東故塞
則旣度遼矣。
旣度遼寧
得以遼水爲界乎。
遼河水之間。
更無大水
浿水者。
鴨淥也。
〇又按張守節
樂浪縣者。
平壤也。
大同江
平壤之東。
張旣浿水樂浪縣西。
則亦以鴨綠
浿水者也。
(輿覽
司馬遷朝鮮列傳
鴨淥江浿水。)
 史記
元封二年
涉何誘諭右渠
終不奉詔
何去至界上
浿水
使御刺殺
禆王(送何者
)卽渡馳入塞
樓船將軍楊僕
渤海
左將軍荀彘
遼東
右渠
樓船將軍先至王險。
右渠樓船
楊僕失其衆。
山中十餘日。
復聚左將軍
浿水西軍
〇鏞案右渠宮城
浿水之西。
直臨浿水
涉何安得去至界而臨浿水
安得浿水而馳入塞乎。
浿水者。
鴨淥也。
〇又按左將軍遼東
尙在鴨淥江西。
楊僕敗於平壤
自山中。
還出海口
從椴(一作)島前洋。
西至窟窿山下(在鳳城南二百里。
)下陸。
左將軍相會也。
浿水주-D002大同주-D003。
何以解矣。
 史記
衛山往諭右渠
右渠太子方渡浿水
左將軍詐殺之。
遂不渡浿水
左將軍浿水上軍
前至城下
圍其西北
樓船亦往會居城南
〇鏞案衛滿出師
軍於鴨淥江西北
所謂浿水上軍也。
(前所
浿水西軍
)旣破此軍。
進軍
平壤城西北也。
〇又按皇華集。
鴨淥江浿水
從史記也。
班固地志
正史記之謬。
大同浿水
鴨淥馬訾水
 漢書地理志云。
浿水西至增地入海。
(浿水縣自注
)又云。
馬訾水西北
鹽難水。
西南至西安平入海。
(西蓋馬自注
)〇通典云。
平壤城南浿水
又云。
馬訾水一名鴨綠水
出東靺鞨白山
經國內城南。
又西與一水合。
鹽難水也。
二水合流西南
安平城入海。
〇鏞案增地者。
今之甑山縣也。
(高麗時。
江西甑山
合爲一縣
)鹽難水者。
今之婆豬江也。
(佟家江。
)西安平者。
龍灣隔水之地。
古縣名也。
白山者。
古之蓋馬山
東人謂之白頭山也。
(國內城見前
)班固
朝鮮列傳
純用史記之文。
爲所改正
至撰地理志。
始別二水
蓋其學術
桑欽淵源本同
故其詳核
前人也。
此以降。
史傳所記。
皆以大同
浿水無異論也。
 北史云。
高句麗平壤城
隨山屈曲
南臨浿水
(隋書唐書同。
)〇隋書云
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
江淮水軍
浮海先進
入自浿水
平壤六十里。
與虜兵遇。
〇唐書云
蘇定方破虜兵于浿江
馬邑山。
遂圍平壤
一統志云。
通江
平壤城東。
舊名浿水
中有朝天石。
唐蘇定方
破虜兵於浿江
卽此
(董越朝鮮賦云。
浮碧樓下浿水
)〇金富軾云。
浿水
大同江也。
何以知之。
書云
平壤城
樂浪郡也。
隨山屈繚爲郛。
南涯浿水
又志云。
登州北海
行南傍海壖
過浿江口椒島。
(在豐川
)得新羅西北
隋煬帝東征詔曰。
海道軍。
舟艫千里
橫絶浿江
遙造平壤
以此言之。
大同江
浿水明矣。
〇鏞案三國史。
所稱浿水
大同江也。
其文甚多
今略之。
總之浿水有四
其一其二。
前所論者是也
其三。
遼東之蓒(一作軒)濼。
亦有浿水之名。
 一統志云。
河源蓋州衛
分水嶺西南
經城南。
西流
泥河
入于海。
泥河
一名浿水
又曰。
蓒芋濼水
蓒芋之草。
(見遼東都司
)〇盛京志云。
游泥河。
海城縣西南六十五里。
源出聖過水山
迷眞山西散漫
卽遼之蓒芋濼。
朝鮮浿江
唐太宗陷馬處。
河南蓋平縣界。
(亦在蓋平北五十五里。
)〇文獻備考云。
臣謹接(一作按)浿水
乃在鴨江之北。
遼東之南。
〇鏞案我邦之振威縣
有淸淮。
又漣川縣。
謂之臨漳
豈卽以(一作爲)淮水漳水乎。
名稱偶同。
不足辨也。
(濼音粕。
大陂也。
俗作泊。)
其四。
平山之豬灘水。
亦於東史。
或冒浿水之名。
 鄭麟趾地志云。
豬淺。
一云浿江
(見西海道平州下。
)〇輿地勝覽云。
興義驛。
在牛峯西三十里。
古名臨浿。
(牛峰今金川
)〇鏞案瀦水發源遂安彦眞山。
南流三百餘里。
碧瀾渡入於海。
(董越自注云。
灘闊二十餘丈。
)此與浿水何干
特以百濟溫祚王。
畫定疆域
北至浿河。
百濟之跡。
不及中和黃州
欲蹙其道里
瀦水當之也。
百濟之跡。
不及金川松岳
又將奈何
溫祚所謂浿河者。
谷山之能成江也。
水發源於陽德之亐羅鉢山。
西流至祥原郡。
北與大同江合流
浿水上流也。
溫祚王一至此水。
撫定遂安谷山、新溪之民。
往來之路。
本由朔寧、伊川
溫祚王何北至瀦水哉。
(輿覽以鴨淥大同、豬灘。
爲國中之三浿水。)
白山
白山者。
東北諸山之祖也。
 山海經云。
大荒中有山。
名曰不咸
肅愼之國
(有蜚四翼
有蟲。
獸首虵身
名曰琴蟲
有人名曰大人
大人之國
釐姓黍食
大靑虵。
黃頭食麈
榆山
有鯀攻程州之山。
)〇後漢書云。
沃沮在高句驪蓋馬大山之東。
東濱大海
北與挹婁接。
(魏志同
)〇魏書勿吉傳云。
國有太山
魏言太白
虎豹羆狼。
害人
不得上山溲汚。
逕山者皆以物盛去。
北史勿吉傳云。
國有太山
華言太白
俗甚敬畏之。
(餘與魏書同。
)〇唐書黑水靺鞨傳云。
末部。
居最南。
太白山
亦曰徒太山
高麗末之東曰。
白山部。
括地志云。
靺鞨肅愼也。
南有白山
鳥獸草木
一統志云。
長白山
在故會寧府南六十里。
橫亘千里
高二百里。
其顚有潭。
周八十里。
南流鴨綠江
北流混同江
東流阿也苦河
(見女直山川
)〇盛京志云。
長白山
卽歌爾民商堅阿鄰山
(歌爾民。
長也。
商堅。
白也
)其地在船廠東南千三百餘里。
山巓不生他樹。
草多白花
南麓蜿埏(一作蜒)磅礴
分爲兩幹。
一西南指者。
東界鴨綠江
西界通加。
(卽修家
)麓盡處。
江會焉。
一遶山西而北。
亘數百里
(見船廠山川
)又云。
金大定中
長白山神。
興國靈應王。
明昌中
冊爲開天聖帝
袞冕
山北建廟。
末年廢。
輿地勝覽云。
白頭山
會寧府西三百里。
(直甲山府北三百三十里。
)〇鏞案白山
凡有八名
不咸
曰蓋馬。
曰徒太。
白山
太白
長白
白頭
曰歌爾民商堅。
古今方譯之殊也。
自我山府西南行二百里。
乃折而北。
躋攀百餘里。
始至其顚。
(近世滄海居士鄭瀾
震澤老人申光河。
皆至其巓。
得瞰大澤。)
其山。
本自蒙古界來。
其始入烏喇之界。
曰虎坤堆。
 
虎坤堆。
在今烏喇西三百里。
其北曰。
克山
西支黑兒蘇山
黑兒邊門
島喇與蒙古
相通之門也。
其山。
南爲吉林峯。
 吉林峯。
在烏喇西南三百七十里。
卽自盛京
赴烏喇之大路也。
吉林大嶺
肅愼扶餘之界。
東古靺鞨七部之地也。
西古扶餘鮮卑句麗之地也。
吉林東西
各有一站。
二站相去五十里。
自其西站。
盛京四百五十里也。
其山。
東南爲額黑峯。
 額黑峯。
在烏喇西南三百里。
此峯東北諸谷之水。
北走爲易屯河。
北入混同江
東折處。
其山。
東南爲庫魯訥窩集
(方言山多樹林窩集。)
 庫魯訥
在烏喇南二百里。
北一北走
爲佛爾唅山。
船廠鎭山也。
北一北走
爲傳屯山。
金完顏婁室之墓。
在焉。
東北衆谷之水。
皆入于混同江
西南衆谷之水。
西北流。
黑兒蘇河。
又折爲南流
于大遼河
其山。
南爲歌爾民朱敦。
(方言歌爾民者。
長也。
朱敦者。
嶺也。)
 歌爾民者。
長嶺也。
在烏喇南五百里。
渤海之時。
長嶺府於此山之西。
長嶺者。
靺鞨
西通扶餘大路也。
(疑卽天門嶺。
)其西一支
西北走二百餘里。
西南走二百餘里。
黃龍岡
卽北扶餘鎭山也。
(今開原
)又西一支
西南馳五百里。
天柱山
卽今盛京鎭山也。
又自天柱山西南馳三百里。
鐵石堡。
大遼河小遼河
合襟之處也。
與牛庄縣隔水相望。
長嶺西南衆谷之水。
西流三百餘里。
開原縣南。
河西于大遼水。
其山。
南爲納綠窩集
 納綠窩集
興京東北三百里。
其西一支
西南走三百里。
開運山。
淸肇祖、興祖、景祖顯祖葬焉。
〇合而名之曰永陵。
興京隔水相望
(興京在山
東二十里。
)又自開運山。
西北馳七十餘里。
爲鐵背山。
蘇子河納綠河合襟之處也。
其城曰界蕃城。
淸太祖肇基之地也。
(東人之者片城。
)〇其西南衆谷之水。
總爲二河
南曰蘇子河。
北曰納綠河
至界蕃城西合流
西流渾河
又西南流二百餘里。
東與太子河合。
同入于大遼河
〇其東北衆谷之水。
北流爲輝發河。
西受庫魯訥諸谷之水。
同入于混同江
其山。
東南走三百餘里。
 納綠以南
泰山鉅岳。
穹林大谷
人跡所不到。
通稱長白山
其西一支
西馳三百餘里。
爲湖淪嶺。
西馳百餘里。
興京
又一支西南馳二百餘里。
分水嶺
所謂西蓋馬也。
(分水嶺
與蓋馬大山東西駢立
漢書謂之西蓋馬。
)西南馳五百餘里。
遼東摩天嶺
西北走二百餘里。
遼陽州
未至遼陽
南出一條
西南走五百餘里。
金州旅順口
遇海而止。
摩天嶺之南一支
南馳二百餘里。
東迆鳳凰城
南馳二百餘里。
窟窿山
遇海而止。
卽我龍灣西界也。
(金州鳳城之間。
杓子河等三四水。
南流
)〇西蓋馬大支
旣走爲遼東諸山。
其南小支
西南馳五百餘里。
至我龍灣西益州古城
遇水而止。
鴨綠靉河合襟之處也。
〇西蓋馬以西諸谷之水。
西北流數百里
遼陽州北。
太子河
西流百餘里。
西與渾河合。
爲小遼水。
(又西蓋馬西南諸谷之水。
合之爲靉河。
西南流三百餘里。
鳳凰城
東又南流二百里。
東與鴨淥水合。)
其山。
東南走三百餘里。
白山
上有大池。
 白山
在烏喇南千三百里。
西南一支
紅石䃳子。
爲歪頭䃳子。
卽古句麗都城鎭山也。
總四百餘里。
爲珠魯木克善峰。
遇水而止。
鴨淥、婆豬兩水
合襟之地也。
(兩䃳子以北。
衆谷之水。
皆入婆豬江。
以南之水。
皆入鴨淥江
)〇其北一北走
爲訥秦窩集
不過二百餘里。
遇水而止。
左右
萬壑千峰之水。
總於訥秦北合流
此乃混同江之諸源也。
大池之水。
東北注。
東與溫泉水合流。
北注混同江
大源也。
自此北流四百餘里。
西受輝發河。
北注三百餘里。
船廠東西
受莪河。
北流逕烏喇西。
北流二百餘里。
東受賀淪河。
北流四百餘里。
西南受易屯河。
北流百餘里。
西北受諾尼江。
乃折而東北流五百餘里。
又東南流六白(一作百)餘里。
南受虎兒哈河。
又東北流六百餘里。
入于黑龍江
又東北流三百餘里。
南受烏蘇哩江。
又東北流一千五百餘里。
東南
折入于海。
出池入海。
總六千餘里。
白山南北二宗
北宗靺鞨七部大荒東界
南宗爲我朝鮮八道
 凡在豆滿河、鴨淥江之南者。
南宗諸山。
其在豆滿河之北者。
北宗也。
北宗
分爲三大支。
其走正北者。
爲坎嶽。
東北者。
艮嶽
正東者。
爲震嶽。
 坎嶽艮嶽震嶽之名。
前人不言
今權立之名。
以便尋索
坎嶽之脈。
自白山北走四百餘里。
爲勒福陳岡。
北走二百里。
爲額敦山
北走二百里。
爲色齊窩集
 色齊窩集
在烏喇寧古塔之間。
東西各二百五十里。
可抵其城也。
山脊西之水。
皆入於混同江
東之水。
南爲三河
北注于鏡泊。
北爲四河
南注于鏡泊。
北流虎兒哈河。
坎嶽。
北走二百里。
爲賀淪窩集
 
賀淪之東一支
東走三百里。
寧古塔
其西一支
西北走六百餘里。
西出法忒哈邊門
遇水而止。
混同江東折之處也。
其在靺鞨七部
爲伯咄安車拂涅之故地也。
坎嶽。
東北走七百餘里。
爲阿思漢窩集
遇水而止。
 遇水者。
混同江東南流。
至此
南受虎兒哈河。
兩水合襟之處。
黑水靺鞨
此其巢窟也。
山脊以南之水。
皆入於虎兒河。
以北之水。
皆入於混同江
(東流處。)
艮嶽之脈。
自勒福陳岡。
東北走四百里。
爲馬兒虎力窩集
 此窩集
寧古塔南百餘里。
其西一支
北走渤海上京
金人因之。
宮闕遺址
在焉。
其東一支
東南走四百餘里。
爲豆滿河北諸山。
東南走四百餘里。
東遇河。
南遇海而止。
卽我西水羅相望之地也。
(其河名曰遂分河。)
艮嶽
東走百餘里。
爲忒林窩集
東北走一千四百餘里。
遇水而止。
 遇水者。
黑龍江南受烏蘇哩江。
兩水合襟之處也。
山脊西之水。
入於虎兒哈河。
混同江東之水。
皆入於烏蘇哩江。
震嶽之脈。
自忒林窩集
東南走三百餘里。
至興開湖北繞湖而南。
 興開湖者。
大陂也。
(自我慶興府東北。
距湖不過四百里。
)其周千里
昆侖之有星宿海也。
湖水東北注爲松阿叉河。
北入烏蘇哩江。
湖北一支
東走四百餘里。
遇水而止。
模稜河、烏蘇江合流處也。
震嶽。
東南走五百餘里。
爲唏喀塔山
其南曰壺蘭峯
臨滄海之上。
 壺蘭峯
自我西水海上
東望七百里之地也。
山脊西之水。
皆入於遂分河。
東之水。
皆入於范圖河。
震嶽。
東走三百餘里。
乃折而北。
直北八百里
泥滿窩集
北走一千六百里。
黑龍江南。
 烏蘇江以東
皆震嶽之脈也。
大瀛以西黑水以南
東西二千里。
南北三千里。
荒遠未顯。
不可詳述
南宗
長白山
南馳三百里爲雪嶺
 
大池之東。
溫泉水。
其上。
有穆克登定界之碑。
自碑而南。
爲虛項嶺。
緩項嶺。
以至雪嶺也。
(在甲山東百三十里。
)雪嶺之東一支
東北馳五百餘里。
西水羅。
遇海而止。
六鎭諸山。
皆受此脈。
所謂沃沮也。
南宗
西南馳三百里。
太白山
(北靑西北百餘里。
)又西南二百餘里。
黃草嶺
(咸興西北百餘里。)
 黃草嶺西一支
西馳爲薛罕嶺。
漢史所謂單單大嶺也。
自此嶺。
分爲三支
第一支。
北走爲廢四郡
江界府。
第二支。
西走義州
爲淸北諸山。
(淸水古薩水。
)第三支。
南馳爲妙香山
南至平壤
爲淸西浿北之諸山。
(鴨淥江三源
一出大池。
其二卽太白山北衆谷之水也。
北流逕甲山府西。
北流百餘里。
北受大池水
西流鴨淥水
三出黃草嶺西北
北流五百里。
葛坡堡。
西入鴨淥江。)
南宗
南馳五峯山
永與(一作興)府西北百里
又西爲鐵瓮城
(孟山縣東三十里。
)又東南爲串餘嶺。
(文川郡西八十里。
)又南爲分水嶺
(淮陽府西五十里。)
 五峯山以下西支
西播爲浿東七邑
(卽寧遠、成川、陽德孟山江東三登、殷山。
)其水。
皆入於
浿江
〇串餘嶺之脈。
南馳高達山繞谷山
府南又西爲彦眞山。
(遂安北三十里。
)西南馳爲黃海道諸山。
一支高達山。
南馳華蓋山
爲瀦東三邑
(卽新溪兔山金川
)又南馳華莊山。
又西爲松京
分水嶺之脈。
南馳爲狼川之狼首山
南爲白雲山
南爲光陵。
西繞楊州之北。
南爲道峰
南爲三角山
以作漢陽
南宗
東馳鐵嶺
爲楸池嶺。
金剛山。
雪岳
大關嶺。
 北自太白
南至鐵嶺
東支爲東沃沮諸山。
又自楸池。
南至大關
其東爲溟州道諸縣
(今嶺東九邑
)〇雪岳一支
南馳五臺山
西馳水晶山。
其北條爲川。
南條原州
洌東諸山。
皆此脈也。
(西爲龍門山
西至龍津遇。
水而止。)
南宗
南馳大白山(太白山)。
又西爲小白山
竹嶺
爲鳥嶺。
南馳爲俗離山。
 太白山東一支
東南馳爲春陽孤寂嶺。
(三陟界。
)又東南白巖山
南爲角山
(靑松南。
)又南馳百里
雲門山
(彦陽北。
)乃北折爲金鼇山
爲吐含山
慶州在其北焉。
潢東諸山。
皆此脈也。
〇俗離山西一支
西北走爲上黨山。
(淸州東。
)又西北爲獐項嶺。
(山西
)又西北爲光敎山。
(華城北。
)西南爲顯隆園。
西北修理山。
西北至于通津
遇海而止。
洌南諸山。
皆此脈也。
〇獐項嶺南一支
西南爲聖居山。
(稷山南。
)又南爲車嶺。
又西爲烏棲山。
(保寧東。
)又分爲二條
其一西北泰安
一西南至舒川、泗沘、河北、內浦諸山。
皆此脈也。
南宗
南馳秋風嶺。
爲赤裳山。
德裕山。
靈鷲山
爲智異山。
金鼇山
遇海而止。
 靈鷲山北一支
西北馬耳山
(長水西。
)爲珠崒山。
(龍潭西。
)爲大芚山。
(珍山西
)又北爲雞龍山
至于公州。
西爲扶餘
(百濟故都
)泗南八邑之山。
皆此脉也。
(沃川懷德連山石城等。
)珠華(一作崒)之西一支
西北爲佛明山
(高山北。
)又西爲金馬故京。
(今益山。
)西止于沃溝江南鴈北之山。
皆此脈也。
(鴈川高山東西
至沃溝南
入于海。
)〇馬耳山西一支
西馳全州
南馳爲蘆嶺。
(長城北。
)又南馳爲錦城山
(羅州北。
)西沿諸山。
皆此脈也。
(扶安靈至務安。
)〇蘆嶺之東一支
東馳秋月山。
(潭陽北。
)又南爲
無等山。
(光州東。
)又南爲馬峙山。
(寶城西。
)爲天冠山
(長興南。
)遇海而止。
潺西諸山。
皆此脈也。
(潺水二源
一出馬耳山
一出馬峙山。
至求禮南合流
凡淳昌、玉果谷城同福之等。
皆在潺西。
)未及馬峙。
又一支西北走。
分爲二條
北者爲雲興山
南者爲月出山。
爲大芚山。
濚南諸山。
皆此脈也。
(濚水出秋月山。
羅州南爲山浦
綾州南平
至康津。
皆在濚南。
)〇馬峙之東一支
東北走爲廣山。
(順天西北
)又東爲白雲山
(光陽北。
)遇水而止。
(卽潺水
)潺南四邑之山。
皆此脈也。
(卽光陽順天樂安、興陽。
)〇北自鳥嶺南至智異。
東支皆爲潢西諸山。
(聞慶、咸昌。
至咸陽、晉州
)智異之東一支
東馳三百里。
爲神魚山
金官鎭山
遇海而止。
潢水入海處也。
弁辰浦上八國
皆此山脈也。
惟是蓋馬之名。
指證各殊。
迄未論定。
 隋煬帝句麗詔云。
左十二軍。
出蓋馬等道
會于鴨淥水西。
(通鑑注云。
蓋馬屬玄菟郡
有蓋大山
〇輿覽云。
漢書玄菟郡西。
蓋馬縣。
馬訾水
則蓋馬山
疑在鴨淥江西北之界。
)〇一統志云。
蓋馬大山
平壤城西。
其東卽古東沃沮國地
(輿覽云。
句麗盛時
跨有遼河
山在境內
一統志
平壤句麗舊都
因而載之耳。
)〇高麗林彦九城記云。
東至于海。
南至于長、定二州
(今咸興永平
)西北介于馬山
(輿覽云。
九城今屬咸鏡
西北女眞地面
平壤之境矣。
)〇鏞案隋詔取漢書地志
郡縣之名。
任作夸耀之語。
不足引據
(已見樂浪考。
)又西蓋馬者。
長嶺之南。
分水嶺也。
惟有東蓋馬而後
方得有西蓋馬。
先儒混而言之。
不亦謬乎。
(今婆豬江。
出於西蓋馬。
亦爲馬訾水一源
漢書自註如彼。
)一統志
蓋據後漢書之誤註也。
范曄謂東沃沮
在蓋馬之東。
而註者以西蓋馬。
爲蓋馬。
故謂在平壤城西。
然且以丸都爲平壤
非王險也。
(西蓋馬。
正在丸都西北
)林彦九城之記。
明以白頭爲蓋馬。
綜核知此。
而輿覽猶不開悟
白山者。
東方昆侖也。
虎坤堆。
未必爲來脈。
 大瀛之內山脈。
無不相連
白山之脈。
亦必與昆侖連也。
雖然
其必以昆侖
戴之爲祖。
白山壓之爲孫。
正理也。
大地全體
囫圇團圓
本無高下
開闢之初。
水漱土削。
堅者爲山
其受削者爲谷。
未必有匠作大師
西起昆侖
東至白山
蒙恬築城之爲也。
然且水勢惟其所到之處
流於卑而已
上流未必高。
下流未必卑。
先儒謂地不滿東南
亦未核之論
也。
水勢旣然
山脈豈必以西爲祖乎。
白山者。
東方昆侖七寶金剛
閬風縣。
圃興、開湖。
星宿海
儼一昆侖
以此言之。
虎坤堆者。
白山北一支。
白山不自虎坤堆來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