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x 页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疆域考(其三)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4H 页
卒本考 주-D001
卒本者。四夫馀之一。即高句丽建国之初基也。
 百济史云。朱蒙自北夫馀。逃难至卒本夫馀。(亦国名。)夫馀王无子。见先蒙。以女妻之。未几夫馀王(卒本王。)薨。朱蒙嗣位。是为高句丽。(出温祚本纪。)〇镛案夫馀有四。其一曰北夫馀。(今开原即其故地。)后汉书、魏志、晋书。皆有本传。句丽、百济之史。具详事实。今不复著。但魏收魏书。谓朱蒙曾孙莫来之时。(句丽慕本王。)乃征夫馀。遂得统属。北史隋书并从之。若然。北夫馀之统于句丽。在汉光武建武末年也。(建武二十四年慕本王即位。)然后汉书云。献帝时。北夫馀王求属玄菟。魏志云。正始中。毋丘俭讨句丽。夫馀王供其军粮。晋书云。武帝太康六年。慕容廆袭破夫馀。其王依虑自杀。帝下诏求其遗类。使之复国。据此二史。知魏书、北史之说妄也。据金富轼句丽史云。文咨明王三年。(齐萧鸾元年。)夫馀王以国来降。厥明年。遣使朝魏。伪云夫馀为勿吉所逐。(北史亦云。正始中。宣武引见句丽使芮悉弗。其言曰。黄金出夫馀。今夫馀为勿吉所逐。)北夫馀之亡。在拓跋魏景明四年无疑也。其二曰。东夫馀句丽史云。北夫馀王解夫娄。徙居迦叶原。国号东夫馀。(已见秽貊考。)迦叶原者。我邦之江陵也。洪万宗谓东夫馀。在鸭绿水边。谬悠之言也。其三曰。卒本夫馀。即句丽之始基也。其四曰。泗沘夫馀。亦谓之南夫馀。今百济故都扶馀县。即其地也。〇又按后汉书、魏略。并云北夫馀。始祖名曰东明。有异气。豕牢鱼鳖成桥之说。(晋书无此言。)魏书北史。并以此为句丽始祖。朱蒙之事。有日影犬豕鱼鳖成桥之说。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4L 页
金富轼亦从北史。载之朱蒙本纪。并以朱蒙名曰东明。自此以降。撰东史者。例以句丽始祖朱蒙。号曰东明王。余谓此大谬也。北夫馀始祖东明王。原自北狄索离国。逃难至夫馀。诡为神怪之说。以诳愚俗。北夫馀既亡。高(一作句)丽之人。认为圣瑞。阴窃其语。并篡东明之名。以誇中国之人。中国撰史者。依其所言。载之史册。虽其荒唐之言。不足多辨。至于东明二字。明是北夫馀始祖之名。与朱蒙无涉也。
卒本故地。在今兴京界内。魏书所谓纥升骨城是也。
 魏书高丽传云。朱蒙自扶馀东南走。遇一大水。鱼鳖成桥得渡。遂至普述水。遇见三人。与至讫升骨城。遂居焉。号曰高句丽。(北史同。)〇句丽史云。朱蒙行至卒本。观其土壤肥美。山河险固。结庐于沸流水上居之。国号高句丽。〇金富轼云。卒本者。盖汉玄菟郡之界。大辽国东京之西。汉志所谓玄菟属县。高句丽是欤。〇镛案卒本故地。要在今开原县之东南。涉二水之处。(开原古扶馀。)今按开原县南十馀里。有清河。即占泥河之下流。西入大辽河者也。朱蒙始逃。追骑在后。则其所谓鱼鳖成桥者。今之清河水是也。又其所谓普述水者。既渡清河。东南走近二百里。至尖顶山北。有一河中横。即今浑河之上流。纳绿河之下流也。其所谓沸流水者。今兴京之北。五河合流。绕兴京而西南。又北流为苏子河。西入浑河者。是也。五河相近。不知何者为沸流。要之卒本者。今兴京之北隔水之地。不可以他求也。〇又按高句骊县。本是真番部落。汉昭帝时。移玄菟郡。于今兴京界内。(详见玄菟考。)高句骊县。遂为玄菟属县。吾所谓北玄菟也。其后又徙玄菟于辽阳之西。而句骊县不与随迁。吾所谓西玄菟也。金富轼以卒本。为汉志所谓句丽县则是矣。其以玄菟谓在大辽东京之西则大非也。金以西玄菟。认之为北玄菟。何得无误。西玄菟本在北扶馀之西南。诸史谓朱蒙。自北扶馀东南。行至卒本者。又何解矣。〇又按朱蒙先得卒本。至朱蒙之子琉璃王末年。(王莽时。)始进兵袭取汉高句丽县。始定国号曰。高句丽国。卒本之于句丽。虽不相远。亦非一城。金公直以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5H 页
卒本为句丽。亦误矣。
句丽之都卒本。实不过四十年。惟其始祖庙在焉。
 句丽史云。琉璃王二十二年。(汉平帝三年。)迁都于国内城。〇国祖王时。王幸扶馀。祀太后庙。(即柳花之祠。)新大王时。王如卒本。祀始祖庙。〇镛案新大王以后。故国川王、东川王、中川王、故国原王、安臧王、平原王、荣留王。(唐高祖之时。)皆幸卒本。祀始祖庙。以此观之。终句丽之世。卒本为高丽之京邑。如晋国之典沃也。(北史云。句丽多淫祠。有神庙二所。一曰夫馀神。刻木作妇人像。一曰高登神。云是夫馀神之子。)
乃自郑麟趾之史。忽以今成川。谓之沸流。其后竟以成川。谓之卒本。
 句丽史云。朱蒙庐于沸流水上居之。见菜叶流下。知有人在上流。寻至沸流国。其国王松让。出见与之斗。(节)二年。松让以国来降。以其地。为多勿都。封松让为王(一作主)(琉璃王。纳多勿侯松让之女。为妃。)〇郑鳞(一作麟)趾地志云。成州本沸流王松让之故都。高丽显宗九年。改今名。别号松让。(成庙所定。)有温泉。〇舆地胜览云。成川府。本沸流王松让旧都。高句丽始祖东明王。自北扶馀来。都卒本川。松让以其国降。又云。纥骨山在成川府西北二里。有十二峰。又云。沸流江在成川部(一作府)西北。(北江即卒本川也。历纥骨山入于大同江。纥骨山下。有四石穴。水入穴中。沸腾西出故名。)〇镛案郑史之纰谬。指不胜屈。此尤其甚者也。大抵句丽之迹。起于扶馀。南渡为卒本。又南为国内丸都。又南为平壤。其势有进而无退。若如郑说。先都成川。密近平壤。忽又北迁。邑于句丽。殆三百年。始乃南迁。得都平壤。有是理乎。金富轼明以卒本。谓在玄菟。忽于数百年之后。别创无根之说可乎。
今详沸流诸文。其说立破。不难辨也。
 魏志云。伯固(新大王)死。有二子。长子拔寄(一作奇)诣康降。(公孙康。)还住沸流水。(据卒本。)小子伊夷模。(山上王。)更作新国。今日所在是也。(谓丸都。)〇镛案公孙康时。据辽东。(今辽阳。)则伯固二子之中。必其附于康者。居近辽之地。其恶于康者。居远辽之地也。卒本西接辽阳。故拔奇藉公孙之势。以居卒本。(今兴京界内。)丸都东穷鸭缘(一作绿)(我江界隔水之地。)故伊夷模避公孙之锋。以居丸都。于理宜然。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5L 页
若如郑说。则伊夷模居于丸都。犹近辽东。拔奇居于成川。与辽隔绝。岂理也哉。若使拔奇果在成川。伊夷模执而杀之。如瓮中捉鳖。又安得外交辽酋。内攻其国哉。沸流之非成川。诚确然矣。
 魏志云。正始五年。毋丘俭出玄菟。(西玄菟。)讨句丽。句丽王宫。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败走。俭遂束马县车。以登丸都。(北史亦云。)〇镛案毋丘俭。自西玄菟东出城石(石城)山下。不过二百里。便至今兴京。又东走四百馀里。可至我江界之北。魏志所谓战于沸流。追至丸都者。此之谓也。若如郑说。毋丘俭既涉鸭水。穿到平壤。战于成川。又追至江界之北。岂理也哉。成川在平壤之东百馀里。乱山之中。毋丘俭自西驱来。而句丽王东至成川。则此退军也。非进军。魏志谓进军于沸流水上。又何解也。沸流之非成川。诚确然矣。
 句丽史云。太武神王四年。(朱蒙孙。)出师将伐扶馀。至沸流水上。得宝鼎。(王莽时。)〇镛案琉璃王时。已迁都国内。(尉那岩。)国内城者。我楚山隔水之地也。(详见国内考。)自楚山出师。将伐北扶馀者。次于兴京可乎。次于成川可乎。成川在楚山之南五百馀里。北扶馀在楚山西北六百馀里。欲伐扶馀而路由成川。必无是事。沸流之非成川。诚确然矣。〇总之沸流者。以京邑而兼障御之地也。故句丽大臣仇道逸求焚求等三人。为沸流部长。(太武十五年。)皂衣阳神为沸流守臣。(国祖八十年。)国相阴友。为沸流沛者。(中川王七年。)沸流者。晋室之丹阳也。成川何得如是。(又美川王。乙弗微时。在沸流河边。为人佣任。群臣往迎之。)
国内考
国内城者。句丽三京之一。即自卒本。始徙之地也。
 北史云。高句丽王都平壤城。其外复有国内城及汉城。其国中呼为三京。〇句丽史云。琉璃王二十一年(汉平帝二年。)春三月郊。豕逸。(句丽时郊天。)掌牲薛支逐之。至国内尉那岩得之。反见王曰。臣逐豕至尉那岩。见其山水深险。地宜五谷。王若移都。民利无穷。九月。王如国内。观地势。越明年冬十月。王迁都国内。筑尉那岩城。(一作尉耶城。)〇镛案东人以州县之治。谓之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6H 页
邑内。此云国内。亦此语法也。
其地在今楚山府北隔江之地。东北距丸都城。宜不过二百馀里。
 金富轼地理志云。李绩置州县目录云。鸭渌以北。已降城十一。其一国内城。从平壤。至此十七驿。但未详其为何所耳。〇镛案唐制。三十里为一驿。故白居易诗云。从陜至东京。山低路渐平。风光四百里。车马十三程。唐书百官志云。凡三十里有驿。(又唐舆服志云。驿马三十里一置。)则十七驿者。五百一十里也。自平壤。距楚山鸭绿江。为五百里。则国内城在鸭渌江北不远之地。可知也。
 通典云。马訾水。一名鸭渌水。源出白山。经国内城南。又西与一水合。即盐难水也。二水合流。西南至安平城入海。(唐书高丽传亦云。)〇通志云。佟家江。即古盐难水。源出长白山之分水岭。南与鸭渌江会。行五百馀里。绕凤凰城。东南入海。(安鼎福云。佟家江。明是盐难水。)〇镛案盐难水。既是佟家江。则国内城。明在鸭水佟家江未合之前。其在楚山府北隔江之地。不既明乎。
乃金氏撰史。忽以国内。为不而故城。
 括地志云。不耐城。即国内城也。城累石为之。〇金富轼云。国内城。或云不而城。汉书乐浪郡属县。有不而。〇镛案国内城。始因掌牲薛支。乃破天荒。安得为武帝之故城乎。不而城。本在薛罕岭之东。玄菟徙郡之时。亦不随迁。安得鸭水之北。乃有此城乎。括地志以不耐为国内者。方言不耐府内。其声相同。而凡州县之治。或称邑内。或称府内。彼误闻此音。错记如是也。
至我舆地之书。又以鸭绿之南。麟州故城。疑之为国内城。
 三国史略云。国内城。今义州。(河崙权近等撰。)〇舆地胜览云。义州有国内城。又云。今按高丽史地理志。麟州有长城基。德宗朝柳韶所筑。起自州之鸭绿江入海处。又兵志。起自西海滨古国内城界鸭绿江入海处。则国内城。当在古麟州境内。金富轼高句丽地志云。国内城未详的在何处。当在鸭绿以北汉玄菟郡之界。辽东京辽阳之东。未详孰是。〇镛案麟州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6L 页
者。今义州之麟山堡也。李绩奏文。国内城明在鸭水之北。今麟山堡。明在河南。安得以此当之乎。况通典。鸭水经国内城。乃与佟江合流。而今麟山堡。在鸭水入海之口。其说之谬。可立破矣。
 句丽史云。太武神王十一年。(汉建武四年。)汉辽东太守围尉那岩城数旬。不解。乙豆智(左辅也。)曰。汉人谓我岩石之地。无水泉。以待吾人之困。宜取池中鲤鱼。包以水草。致犒汉军。王从之。于是汉将。谓城内有水。不可猝拔。遂引退。〇镛案据此。知国内城在岩石之地。今麟山堡。(古麟州。)在平原沙草之地。岂得为岩邑乎。〇又按金富轼谓丸都山。与国内城相接。(句丽史。)谓丸都、国内。皆在鸭水之北。其壤地相连也。若麟州则隔水矣。
近世东儒。又任指辽远之处。疑其为国内城。
 文献备考。俞棨曰。兀刺山城。即古尉那岩城。舆地胜览云。自楚山之央土口子。北渡则鸭渌婆猪二江。大野之中有城。名兀刺山城。距楚山二百七十里。四面壁立。帐(一作唯)西可上。高丽恭悯王欲绝北元。以我 太祖为东北面元帅。击东宁府。同知李兀鲁帖木儿。闻 太祖至。移保是城。 〇安鼎福云。按汉音兀刺。与尉那同。俞言近是。〇镛案兀刺城。在鸭水之北二百七十里。则通典、唐书。谓鸭渌水经国内城南可乎。国内城明在鸭渌河边。临水之地。尉那、兀刺音虽相近。恐与通典不合也。
 星湖僿说云。国内城。分明在鸭渌之西。近于今义州者。〇朴趾源热河日记云。渡鸭江。即向九连城。举目四望。山明水清。或云句丽时尝都此。所谓国内城也。〇镛案国内城。本在深林巨谷幽险之地。而九连城山明水清。安得以道听涂说。指之为国内乎。
句丽之都国内城。实不过二百七年。而金氏之史。又有谬说。
 金富轼地志云。自朱蒙立都纥升骨城。历四十年。孺留王。(二十一年。)移都国内城。〇又云。都国内历四百二十五年。长寿王。(十五年。)移都平壤。〇镛案山上王十三年。自国内城。移都丸都城。(满浦北隔水之地。)历三十九年。至东川王二十一年。始筑平壤城。移其庙社。寻亦移居。历九十六年。至故国原王十二年。还移丸都城。甫二年。又还平壤之东黄城。历八十五年。至长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7H 页
寿王十五年。又移平壤城。盖自山上王十三年以后。句丽之都。或在丸都。或在平壤。而实未尝复都国内。乃金太师亲作国史。而考捡疏略。致使句丽之年代国都。荒昧不明。可胜叹哉。
句丽垂亡。国内城犹为句丽之大都。为精兵所藏。
 唐书云。贞观十九年。帝讨高丽。李绩围辽东城。高丽发新城、国内城骑四万。救辽东。(句丽史亦云。)〇又云。乾封元年。盖苏文死。子男生据国内城。遣子献诚入朝。(句丽史亦云。)〇镛案新城者。句丽之西鄙也。在今辽阳之西。自此而东。则可攻卒本。自此而南。则可抵金州。故李世绩之灭句丽也。先拔新城。以至夫馀。薛仁贵之拔南苏也。先救新城。乃战金山。斯可知也。
丸都考(安市附)
丸都者。句丽之暂都也。山上王兄弟不睦。始营此城。
 魏志云。伯固死(新大王。)有二子。长子拔奇不肖。国人共立伊夷模为王。(山上王。)拔奇诣康降。(公孙康。)还住沸流水。伊夷模更作新国。今日所在是也。(即丸都。)〇句丽史云。山上王二年(汉献帝建安三年。)春。筑丸都城。十三年冬。王移都丸都。〇镛案前此国祖王九十年。(汉顺帝晚年。)丸都地震。史特书之。其有城邑久矣。山上王意欲移都。故新筑大城也。
其地。在今满浦堡北鸭绿江隔水之地高山之上。
 唐书地理志云。登州东北海行。(节)自鸭渌江口。舟行百馀里。乃小舫溯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溯流五百里。至丸都县城。故高丽王都。〇镛案自鸭绿江口。舟行百馀里者。今义州之玉江堡也。又自玉江。乘小舫。东北溯五百三十里者。今江界之满浦堡也。满浦北岸。为卒本之巽方。今兴京东南四百馀里之地也。今佟家江之东。有歪头䃳子、红石䃳子(即珠鲁木克善峰之来脉。)二山。所谓丸都。疑在红石之山顶也。(又详下。)
 魏志云。高句骊王都。在丸都山下。(南史同。)〇一统志云。丸都山。在朝鲜国城东北。汉时高句丽王伊夷模。都此。至晋。为慕容皝所败。〇镛案伊夷模之谥曰山上王。以其都于高山之上也。故毋丘俭束马悬车。以登丸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7L 页
都。今云国都在山下。非矣。〇又按丸都城。在平壤城东北八百馀里。一统志。亦误。
 魏志云。正始五年。幽州刺史毋丘俭。出玄菟讨句丽。束马悬车。以登丸都。屠句骊所都。六年复征之。宫遂奔买沟。(东川王奔北沃沮。)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谓过咸兴地。)千有馀里。(今六镇。)至肃慎南界。(至豆满江上。)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〇北史云。宫败走。俭追至赪岘。(即红石䃳子。)束马悬车。登丸都山。〇句丽史云。毋丘俭来侵。王奔鸭渌原。(今满浦。)又奔南沃沮。(向咸兴。)至于竹岭。(薛罕岭。)逃至海滨。(至咸兴。)〇镛案东川王之东奔也。踰鸭水历江界。穿薛罕岭。到咸兴府。又折而北走。至豆满江边。此所谓过沃沮千馀里。至肃慎南界者也。丸都城之在江界之北。审矣。赪岘者。今之红石䃳子也。盖此丸都之地。左据鸭水。右阻婆潴。(佟家江。)背负太山。(白头山西麓。)二水交衿于前畿。诚四塞之地也。
句丽再都丸都。皆被屠灭。故不能久居。
 
句丽史云。东川王二十一年。(魏主芳正始八年。)王以丸都城经乱。不可复都。筑平壤城。移民及庙社。〇故国原王十二年(晋成帝末年。)春。修葺丸都城。秋。移居丸都城。冬。燕王皝。毁丸都城。〇十三年秋。移居平壤东黄城。〇镛案东川王既筑平壤城。先移庙社。后遂移都。(史不书。)故至故国原王十二年。还都丸都。而乃谓之移居丸都也。金富轼地理志。谓长寿王十五年。移都平壤。其疏略如此。
 晋书云。慕容翰请于燕王皝。伐高句丽。句丽有二道。北道平阔。南道险狭。众欲从北道。翰曰。虏必重北而轻南。王宜帅锐兵从南道击之。出其不意。丸都不足取也。别遣偏师。出北道。纵有蹉跌。其腹心已溃。四支无能为也。皝从之。自将劲兵四万。出南道。别遣长史王寓等。出北道。其王钏(一作钊)果。遣弟武。帅精兵拒北道。自帅羸兵。备南道。翰等先至。与钏(一作钊)合战。皝以大众继之。高句丽大败。诸军乘胜。遂入丸都。 皝遂发钊父墓。载其尸。虏男女五万馀口。毁丸都城而还。〇北史云。魏建国四年。慕容皝。伐句丽。入自南陜。战于木底。(在辽东。)大破钊军。追至丸都。毁丸都城而还。(句丽史云。皝入丸都。王单骑走入断熊谷。追获王母周氏及王妃。发美川王墓。载其尸。收其府库累世之宝。毁丸都城。)〇镛案南道者。谓自辽东直南趋凤凰城。(今之燕京路。)乃折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8H 页
而东。可攻丸都也。北道者。谓自辽东直东走卒本南。(今兴京之南。)乃折而南。可攻丸都也。南都有石门岭、磨天岭。皆险狭不平。又自凤凰城东至丸都六百馀里。山川绝险。此所谓南道险狭也。北道自太子河北。溯其水源。东南由今之碱厂门。乃东涉佟家江。以抵丸都。道路平顺。亦且径捷。此所谓北道平阔也。中国之攻我平壤。亦此二路。太宗之顿兵安市者。由南道。将涉龙湾也。及夫高宗之时。李世绩直拔扶馀城。南举辱夷者。由北道。直犯昌城也。丁卯丙子之年。清师亦自北道来。故疾如风雨。则西北关防之备。宜先致力于昌城朔州后。留意于义州龙川。而谈兵者。但知龙湾。不亦疏乎。〇又按唐书乾封三年。薛仁贵拔南苏、木底、苍岩三城。引兵略地。与绩会于鸭绿。则木底等三城。等皆辽东地也。
 句丽史云。阳原王十三年。(陈高祖元年。)丸都城干(城主也。)朱理叛。伏诛。(前此丸都进嘉禾。)〇镛案长寿王十五年。大移平壤之后。丸都遂为废京。朱理。其留守也。
丸都之在我满浦之北。确然无疑。而金氏之史。忽以安市为丸都。
 
金富轼云。安市城。一名丸都城。〇镛案苟如是也。毋丘俭之来侵也。东川王当逆战于杨柳河边。(在今海城南。)何以逆战于沸流水上乎。丸都非安市也。何况句丽之得辽东。在于陈、隋之际。安得汉献帝之时。已都安市乎。丸都非安市也。
安市者。辽东之古县也。在今盖平县东北七十里。
 汉书地理志주-D003。辽东属县。有安市。(又望平自注云。大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里。)〇水经云。大辽水出塞外。卫白平山东南入塞。过辽东襄平县西。又东过安市县西南。入于海。(十三州志云。大辽水自塞西南。至安市入于海。)〇一统志云。安市废县。在盖州卫东北七十里。汉置。唐太宗征高丽。攻之不克。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渤海。置铁州。金改为汤池县。属盖州元省。(见辽东都司。)〇镛案唐太宗亲征。句丽与李绩论兵。今详其文。盖牟城在安市之西南。建安城在安市之南。乌骨城在安市之东。狭谷在安市之北。驻跸山在安市相望之地。其城又依山为险。故曰城险而兵精。(李绩云。)又其城必西北高而东南低。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8L 页
故李道宗之筑土山。乃自城东南隅也。(高宗时。高侃破馀众于安市城。)
乃今盛京之续志及我舆地之旧说。忽又异说棼兴。
 盛京续志云。辽阳东北间。有安市故城。〇舆地胜览云。安市城在乌石山。(在龙冈县。)险固无比。石筑(周一万二千五百八十尺。)内有军仓。世以此城。为唐太宗亲征不下者。(又有陈嘉猷诗。)又云。以此为安市者非是。陈嘉猷。亦因国人之言而为诗耳。〇僿说云。古之方言。谓凤为阿市。安市者。今之凤凰城也。〇镛案三说。皆误也。安市一而已。(盖平东)岂有五哉。昔我 健陵亲策地理曰。安市有三。此盖以汉县为一。丸都为二。龙冈为三也。岂图安市。遂至四五乎。
慰礼考
慰礼城者。百济始祖首都之地。其故址在今汉阳城东北。
 百济史云。温祚王八年。(汉成帝元延二年。)靺鞨贼三千。来围慰礼城。王闭城门。不出经旬。贼粮尽而归。王简锐卒。追及大斧岘。(疑在今平康。)一战克之。〇镛案此时靺鞨、乐浪岁岁侵寇。以其慰礼城。在汉水之北。与二寇密接故也。此云。靺鞨者。咸兴之濊人也。(详见靺鞨考。)乐浪者。春川之土酋也。(见乐浪别考。)慰礼之在汉阳东北审矣。其谓之慰礼者。方言凡匡郭之四围者。谓之围哩。慰礼围哩声相近也。树栅筑土以作匡郭。故谓之慰礼也。
温祚王十三年。徙都汉水之南。即今之广州古邑也。当时谓之河南慰礼城。
 百济史云。温祚王十三年(汉哀帝元年。)夏五月。王谓臣下曰。国家东有乐浪。此(一作北)有靺鞨。侵轶疆境。少有宁日。势不自安。必将迁国。予昨出巡观汉水之南。土壤膏腴。宜都于彼。以图久安。秋七月。就汉山下立栅。移慰礼城民户。八月遣使马韩。(今益山。)告迁都。(遂画定疆域。北至浿河。南限熊川。西穷大海。东极走壤。〇走壤在春川。)九月。立城阙。〇镛案温祚当时。明自汉北。移于汉南。(汉水即洌水。)即慰礼城之本在汉北。确然无疑。又百济古史。每以汉阳为北汉山郡。北汉山者。对南汉山而立名也。即慰礼城之与汉阳密接。确然无疑。特以本纪初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9H 页
年。有河南慰礼城一语。故后之人。遂求慰礼城于汉水之南。所以转辗迷晦。而终不能有所指的也。〇又按西汉之制。洌水以北。属乐浪南部。以其本朝鲜之地也。洌水以南。属马韩总王。以其本韩国之地也。故北史谓百济始立国于带方故地。(公孙氏。分乐浪南部。为带方郡。)此指河北之慰礼也。及都汉南。温祚王必告马韩。以其洌水以南。本隶马韩也。久远之事。虽若荒昧。历考古文。皆有确證。不可诬也。
 百济史云。(温祚王元年。)沸流、(温祚兄。)温祚。与十臣南行。渡浿带二水。遂至汉山。(已上汉成帝鸿嘉三年事。)登负儿岳。(三角山。)望可居之地。沸流欲居海滨。十臣谏曰。惟此河南之地。北带汉水。东据高岳。南望沃泽。西阻大海。其天险地利。难得之势。作都于斯。不亦宜乎。沸流不听。分其民。归弥邹忽(今仁川。)以居之。温祚都河南慰礼城。沸流以弥邹土湿水咸。不得安居。归见慰礼。都邑鼎定。人民安泰。遂惭悔而死。其臣氏(一作民)皆归于慰礼。 〇金富轼云。慰礼城。今未详。〇镛案登岳以下。乃温祚王十三年事。史臣追记其建国立都之本。故遂以载之于元年也。慰礼城者。明在汉水北。(即汉阳古郡。)其云河南慰礼城者。以其移慰礼之民户。故冒故名而不改也。据温祚以鸿嘉三年。至汉山则其与沸流分居。当在十馀年之后。岂有兄弟二人。跋涉千里。远托异域。而爰止之年。便即分离哉。其始也。兄弟并力筑慰礼城以居之。至其十有三年。北困于靺鞨。东败于乐浪。思有以涉汉水而居其南。以避二寇之隳突。盖以慰礼在汉水之北。与二寇连陆。故必欲移都于水南也。(乐浪今春川。)沸流贪鱼盐之利。而取仁川。(弥刍忽。)温祚览关防之固。而取汉南。(今广州古邑。)于是移慰礼之民。以实汉南之栅。仍又名之曰。河南慰礼城。后之人追记事概。遂以十三年之事。载之于元年也。如云不然。温祚王八年。靺鞨围慰礼城。又何解也。〇又按东据高岳者。黔丹山也。(在古邑之东。)西阻大海者。幸州口也。(洌水入海处。)南望沃泽者。屯骨堤也。(古尔王九年。命国人。开稻田于南泽。)北带汉水者。斗尾江也。(度迷津。)温祚旧宫。本在广州之古邑。谓之宫村居民。业种甘瓜。此则河南之慰礼也。温祚元年。既已定都于此。则至于十三年之夏。又何云予观汉水之南。土壤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79L 页
宜都乎。元年所定之都。其在汉北明甚。而登负儿望河南。明是十三年之事也。〇又按慰礼城。明在负儿岳之下。故其登高望远。亦在此山也。慰礼城。岂可他求哉。
南慰礼。虽已成都。北慰礼。益复修营。当时。盖以为南北二京。
 百济史云。温祚王十七年(汉哀帝元寿元年。)春。乐浪来侵。焚慰礼城。(二十七年夏。马韩二城。降移其民于汉山之北。)〇四十一年(汉更始元年)春二月。发汉水东北诸部落人年十五岁以上。修营慰礼城。〇镛案汉水东北部落者。今杨州、平丘、龙津、兔院等地也。慰礼城之在今汉阳城东北。不既明乎。(温祚王在位四十六年卒)
温祚王既卒之百十年。百济始作北汉山城。即今之京城北坊也。慰礼在北。新城在南。当时。盖以为北城、南城。
 百济史云。盖娄王五年(汉顺帝七年)春二月。筑北汉山城。〇责稽王元年(晋武帝太康七年)冬。徵发丁夫葺慰礼城。〇镛案知北汉山城。非慰礼城者。书筑书葺。笔法精严也。知当时以为北城南城者。下至盖卤王时。句丽来围汉城。先拔北城。移攻南城。明汉城之中。有南北二城也。(详见汉城考。)知慰礼在北。新城在南者。当时北汉山城。为王居所在。而盖卤王出走之时。书之曰移攻南城。王乃山逃。明慰礼在北。新城在南也。〇又按北汉山城者。谓依汉北之山而为城。非谓其城在山上也。今之北汉山城。乃康熙年间所筑。在三角山上。非百济之古城也。
北慰礼故址。盖在今京城东北十里之地。三角山之东麓。居民误谓之汉阳古县。
 金富轼地志云。汉阳郡本高句丽北汉山郡。〇镛案汉阳古县。即今京城北坊汉阳洞是也。(详见汉城考。)惠化门外未十里。有古城遗痕。居民指之为汉阳古县者。岂非慰礼城之古址乎。当时皆树栅而筑土。故今有痕而无石也。
乃郑麟趾地理志。忽以今稷山县。指之为慰礼城。嗣此舆地之书。遂作不刊之典。则路傍残县。俨冒京邑之名。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0H 页
郑志云。稷山县本慰礼城。百济始祖温祚王开国建都。后高句丽取之改为蛇山县。新罗因之。〇舆地胜览云。稷山县本慰礼城。百济温祚王自卒本扶馀。南奔开国建都于此。后高句丽取之为蛇山县。(又云。慰礼城在圣居山。)又云。世祖十一年。立温祚庙于县东。〇镛案荜户酸儒。每讥馆阁大臣著书不核。良有以也。富贵醺酣。职务倥偬。又恶能左执图经。右阅书史。徐察其条理哉。即三国史一通。不曾披见。他尚何说。温祚王渡浿带二水。以都慰礼稷山之北。惟浿带二水乎。温祚王发汉水东北之民。以修慰礼。稷山在汉水之东北乎。温祚王避靺鞨乐浪。徙都汉南。稷山。其与靺鞨乐浪邻乎。北史隋书。明云百济始立国于带方故地。稷山岂亦带方故地乎。若从稷山之说。古今史册所记。悉差悉舛。其将执一废百乎。必无是理。
 徐居正稷山县济源楼诗序曰。奉使岭南也。道于稷。稷之客馆东北隅。有一楼。登临小憩。问主人曰。楼之名谓何。主人不知。问诸左右邑人曰济源。坐客不知济源之义。居正曰。此邑百济氏之故都。其曰济源者。得不以百济之源。源于是乎。盖百济始祖温祚者。本高句丽东明王朱蒙之子。逃难南奔。史书温祚登负儿岳。相其可居之地。而都于河南之慰礼城。世传为稷山。居正常以负儿岳距此。可二百里。安能相其可居者乎。且所谓河者。指何水乎。居正道过此非一再。而因行迫未暇一入矣。望见地势褊狭。无磅礴扶舆之气。非建都之地也。心窃自疑。去年撰三国史节要。历考诸书。稷之为百济。始都无疑矣。温王之后。自稷迁南汉山城。即今之广州也。又迁北汉山城。即今汉都也。后徙锦江。即今之公州也。又徙泗泚河。即今之扶馀也。〇镛案虞初诺皋野人之说。古亦有之。未有甚于徐公之此序也。客馆东北隅之一小栖(一作楼)。本可无名。故当时仍无题榜。即济源二字。原是涂听。假使金石遗文。旧有传授。执此二字。命之曰。百济古都。太武断也。若然。锦山之济源驿。独不得为百济之旧都乎。二百里外。山川土壤。不可望而知之。则登儿岳而相稷山。又何说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0L 页
也。其所以定为慰礼。无他證据。惟三国史是凭也。今考三国史。明自汉北。移于汉南。徐公何曾梦见此史乎。〇又按郑徐所记。固为谬戾。但其古老相传之言。必有根脉。不可一归之于虚妄也。据百济史。盖卤王知有句丽之乱。先遣太子文周。使之南奔。及盖卤遇害。文周徙都熊津。(详见汉城考。)稷山者。文周王暂驻之地也。盖自汉城南距熊津。(今公州。)稷山居中。暂驻此县。北探旧都之消息。南管新都之事务。于理似然也。(其谓之慰礼城者。当时方言。凡筑土树栅。以作匡郭者。通谓之围哩。慰礼者。团哩也。)
汉城考
汉城者。百济盖娄王之所开荒也。今我京城之汉阳洞。即其故址。
 百济史云。盖娄王五年(汉顺帝七年)春二月。筑北汉山城。〇比流王二十四年(东晋成帝二年)秋。内臣佐平优福。据北汉城叛。王发兵讨之。〇镛案前此温祚王十四年。筑城于汉江西北。分汉城民。舆地胜览。以此为汉城之始。殆不然也。百济史汉城之傍。有阿且城。舆地胜览。汉江之上。有长汉城。温祚王所筑。盖此城也。(详见下。)知者百济史。凡有事旧城。曰修曰葺。惟新起之城。曰筑某城。汉城若为温祚王之所筑。则不当曰盖娄王筑之也。
 金富轼地志云。汉阳郡。本高句丽北汉山郡。〇郑麟趾地志云。南京留守。官杨州。本高句丽北汉山郡。(一云南平壤城。)百济近肖古王取之。〇舆地胜览云。汉城府本高句丽北汉山郡。百济温祚王取之筑城。近肖古王自南汉山徙都焉。(按三国史。百济近肖古王。取高句丽南平壤。移都汉城。今以本纪考之。百济始祖十四年。自慰礼城迁都汉城。筑城汉江西北。分汉城民。三十八年。巡抚境内。北至浿河。则北汉山。自温祚王时。已为百济地。近肖古王。自南汉山。移都耳。何谓近肖古王取之耶。高丽史。只据三国史而录之。不详究其本末。今辨而正之。)〇镛案金、郑固误。舆览尤谬。犹云辨正不亦难乎。温祚王十四年。句丽琉璃王。未离卒本。即鸭水以南。未践一步。安得当时已置北汉山郡。为温祚王所夺乎。此史家之笑话也。汉阳虽本四郡之地。其破天荒者。百济也。至长寿王时。始为句丽所焚。乃金富轼以来。每以汉阳压作句丽之旧物。不亦谬乎。〇又按温祚王十四年。所筑汉江西北之城。乃百济史。所谓阿且城。(在今峨嵯山。)非汉阳之古城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1H 页
也。又晋武帝太康七年。百济责稽王虏(一作虑)句丽侵寇。修阿且城。 况温祚王十三年。迁都汉南。今乃云十四年。迁都汉南。天下有如是白撰乎。(舆览。以稷山为慰礼城。此云十四年移都者。谓自稷山移也。)〇汉江云者。今平丘渼阴之水。通称汉江。非今冰库之水也。
至近肖古王二十六年。乃自汉南。徙都汉城。
 百济史云。近肖古王二十六年(东晋简文帝元年。)冬。王与太子。帅精兵三万。侵高句丽。攻平壤城。丽王力战拒之。中流矢死。王引军退。移都汉山。〇镛案此云。移都者。自河南慰礼城。北迁于汉阳也。百济始弱。避寇南渡。及其疆域既广。兵力既强。反足以东侵新罗。北困句丽。于是乎渡汉水而据其北。以号令四国也。汉山者。汉阳古邑也。(金云。今杨州旧墟。)
 金富轼地理志云。温祚以汉鸿嘉三年癸卯。自卒本扶馀。至慰礼城。立都称王。历三百八十九年。至近肖古王。(十三世。)取高句丽南平壤。(古记云。取句丽南平壤。)移都汉城。历一百五年。至文周王。二十二距(一作世)。 移都熊川。(今公州。)历六十三年。至圣王。(二十六世。)移都所夫里。国号南扶馀。(今扶馀。)历一百二十二年。义慈王二十年。苏定方讨平之。〇镛案记事之疏缪舛错。未有甚于金富轼此志也。按百济自温祚王时。已得浿河(大同河。)之南。凡定疆界。抚饥荒。皆至浿河之南。即今之遂安、谷山。尚不得为高句丽之所有。况汉阳之城。是百济根本之地。腹心之藏。乃谓之本句丽之南平壤可乎。平壤原有东南二城。东曰东黄城。南日(一作曰)长安城。古记之云。南平壤谓平壤之南城也。当时偶陷其城。遂云取之。非真据之为京邑也。据史。百济之近肖古王。与句丽之故国原王同时。故国原王十二年。(晋成帝末年。)自平壤移居丸都。至明年。复都주-D004黄。彼时句丽。以丸都为北京。以平壤为南京。又何提封远及汉城哉。近肖古王二十六年。既攻平壤。又移都汉山。此自是二事。金富轼合作一事。遂以汉阳为句丽之南平壤。迷昧䮞驳。莫此甚也。百济何尝取汉山于句丽。句丽亦何尝失平壤于百济哉。此大梦也。〇又按百济之都慰礼城。实不过十三年。而金云都慰礼城三百八十九年者。以温祚十三年。立栅于汉南。(今广州宫村。)移慰礼之民户。故亦谓之河南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1L 页
慰礼城。此所以古来传记。遂不分汉南汉北。通谓之慰礼城。而金太师从而书之耳。
近肖古王。虽都汉城。其后或居汉南。或居汉北。未尝一定而不动。
 百济史云。辰斯王八年。(晋孝武太元十七年。)句丽王谈德。来攻北鄙。王闻谈德能用兵。不得出拒。汉水北诸部落。多没焉。(自近肖古王二十六年。至辰斯王八年。为二十二年。)〇又云。阿莘王四年(晋孝武末年)秋八月。王伐高句丽。冬。王欲报浿水之役。亲帅兵七千人。过汉水。次于青木岭下。(疑松岳。)会大雪回军。至汉山城。劳军士。(拒谈德之难四年。)〇镛案此二文。知近肖古之后。未尝不还都汉南也。此时王居汉南。故汉水之北。谓之北鄙。况阿莘王。若在汉北。则其伐句丽。岂可曰亲帅兵过汉水乎。其在汉水之南审矣。金富轼谓移都汉城。历一百五年者。不亦疏乎。
至盖卤王末年。句丽烧城杀王。而百济南迁。汉城为百济之旧京。(距青木岭回军之岁。为八十年。)
 
百济史云。盖卤王二十一年(宋废帝三年。)秋九月。丽王巨琏。(长寿王。)帅兵三万。来围王都汉城。王闭城门。不能出战。丽人分兵四道夹攻。又乘风纵火。焚烧城门。王领数十骑。出门西走。丽人追而害之。〇又云。高句丽对卢齐于。(人姓名。)再曾桀娄、(本百济国人。)古尔万年(再曾、古尔。皆复姓。)等。帅兵来攻北城。七日而拔之。移攻汉城。王出逃。丽将桀娄等。缚送于阿且城下。戕之。〇镛案此云。汉城者。北汉城也。知者。南汉本无南北二城。又南汉之西。即阻大江。无缘出门西走也。(又阿且城在汉北。)北城者。慰礼也。南城者。北汉山城也。(详见慰礼考。)阿莘王时。明在南汉。不知何年更都北汉也。〇又按阿且城者。长汉城也。(在峨嵯山上。)此温祚王十四年所筑。(已见前。)舆地书以为新罗古城谬矣。(舆地胜览云。汉城府有长汉城。在汉江上。新罗时置重镇。后为高句丽所据。罗人举兵复之。作长汉城歌。以纪其功。)
其后五十馀年。汉城及汉北州郡。犹为百济之物。
 百济史云。东城王四年(齐高帝建元四年)秋。靺鞨袭破汉山城。虏三百馀户以归。(南迁熊津后八年。)〇武宁王七年(梁天监六年。)冬。高句丽将高老。与靺鞨。谋攻汉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2H 页
城。进屯横岳下。王出师退之。(三百户虏归。后二十五年。)〇武宁王二十三年。(梁武帝普通四年。)王幸汉城。徵汉北州郡民。筑双岘城。(横岳退后十六年。)镛案靺鞨来侵。明是汉北。况武宁王明徵汉北州郡。使之筑城。则洌水以北。犹是百济之物。未尝为句丽有也。
武宁王既卒后三十馀年。汉城之事。不见史册。或者其间。句丽暂得汉城。旋复失之。
 北史云。高句丽王都平壤城。其外复有国内城及汉城。其国中呼为三京。〇镛案句丽之得汉城。虽无正文。据金富轼地理志。今京畿之汉南汉北及忠清道东北十馀邑。皆云本句丽之某邑。郑志亦然。不应史志。悉属虚妄。既得四围之州郡。只存中央之京邑。无是理也。大抵汉南北诸地。其在三国之末。便作弈棋之场。朝得暮失。东攘西夺。而史册所记。又多疏漏。今不可详也。至于北史所记。或句丽之人。于其暂得之时。夸说于中国。遂有三京之名。而句丽实未尝来都。亦不能久保。其文不足信也。当以百济史为正。(前此元魏太祖七年。句丽广开土王。取百济之汉北诸郡。其后八十三年。长寿王破北汉。而百济徙都熊津。其间得失。有同弈棋。不可详定。)
至新罗真兴王之时。汉城为新罗之所得。
 新罗史云。真兴王十六年(梁元帝末年。)冬十月。王巡幸北汉山。拓定封疆。(百济威德王二年。)〇十八年。置北汉山州。(二十九年。废北汉山州。)〇镛案句丽既以汉城为南京。宜分置精兵。以御南邻。不知新罗何缘得之也。真兴之时。兵力颇强。并吞伽耶。侵夺百济。其得汉城。必有大举。而史文都阙。何以徵矣。〇又按前此真兴王十二年。新罗、百济同侵句丽。乃百济先破平壤。新罗则居漆夫等。但取竹岭以外十郡。(丹阳忠州等。)此时汉城。若为句丽所据。则百济虽有兵力。将收复旧京之不暇。何得远攻平壤。以此言之。句丽之得汉城。遂无其日。北史所记。何以处之。且此时百济兵力复强。至于攻破平壤。则又何不守其旧京。不过数年之后。赫赫汉城。遂为新罗物哉。此皆不可以理推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2L 页
其后句丽屡图侵夺。终不得志。汉城竟属新罗。
 新罗史云。真平王二十五年(隋文帝末年。)秋。高句丽侵北汉山城。(百济武王四年。)王亲率兵一万拒之。(句丽史云。婴阳王十四年。王遣将军高胜。攻新罗北汉山城。罗王率兵过汉水城中。鼓噪相应。胜不克而还。)二十六年。还置北汉山州。〇镛案真兴末年。虽废其州。不弃其城。故至是还以城为州也。
 新罗史云。太宗王八年。(唐高宗龙朔元年。)句丽将军恼音信。与靺鞨将军生偕。(其姓名。)合军来攻述川城。(今骊州。)不克。移攻北汉山城。列炮车飞石所当。陴屋辄坏。城主冬陁川(新罗臣)御之。(使人掷铁蒺藜于城外。人马不能行。又为楼橹结絙网。悬牛马皮绵衣。内设弩炮。以守城。忽有大星落于贼营。贼解围而去。)〇镛案今人。或疑北汉山城。在高山之上。非也。炮车飞石。以坏陴屋。乃平地之所用。铁蒺藜结絙网。非山城之所设。北汉山城者。谓北汉山之城。非北汉之山城也。〇又按前此太宗王二年。(唐永徽六年。)句丽、百济。连兵侵新罗。取北境三十三城。唐书、罗史。两载其说。此信文也。所谓三十三城。本以百济之地。中为句丽所得。竟为新罗所夺。故句丽、百济。合力而攻之也。以此推之。三十三城。必汉水南北之地。所谓述川、王逢之等是也。(王逢今幸州。)
景德王之时。实名汉阳。高丽之初。改为杨州。及至文宗。升为南京。
 郑麟趾地志云。景德王十四年。(唐天宝末年。)改为汉阳郡。〇镛案景德王以下。金志、郑志及舆地胜览。并无差误。今略之。
其南汉城。百济之衰。亦为句丽所得。但无正文。句丽既亡。乃属新罗。
 金富轼云。高丽既亡。新罗得其南界。置汉、朔、溟三州。〇镛案汉州者。今广州古邑。新罗文武王时。于汉州东峰之上。筑日长城。亦称昼长城。谓山势据高。早见日出。晚见日入也。我 朝修之。谓之南汉山城。遂徙广州治于城内。 仁祖丙子。避兵此城。厥明年。因宰臣金尚宪奏。命建温祚祠于城中。其实温祚旧都。在汉山之下。非此城也。(文献备考。以日长城。为温祚故都。谬矣。)
八道沿革总叙(上)
   金富轼、郑麟趾等地志。其八道沿革总叙。皆纰缪疏略。今据(一作拟)改正。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3H 页
溯其源委。起草如左。其自景德王以下。并略之以金、郑之志。无误也。其称臣、谨按者。亦拟设之辞。(叙事烦碎。后人采用者。宜删正。)
  京畿
京畿跨汉水南北。其北道本箕子朝鲜之南界。至箕准南奔。其地属卫满。汉武帝元封三年。灭右渠。以其地为临屯郡。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郡。为乐浪南部。汉书地理志。所载列口、吞列、带方、含资、屯有、昭明之等。即其地也。(昭明为南部尉治。)至成帝鸿嘉三年。百济温祚王。寓居于今汉阳城之东北。名曰慰礼城。温祚十三年。徙都汉南。今之广州古邑是也。此时乐浪南部。汉吏不来。土酋承袭。徙治于今之春川。与百济争汉北之地。数相侵伐。其后高句丽侵乐浪灭之。未几光武中兴。建武二十年。遣兵渡海。伐乐浪。取其地为郡县。萨水以南属汉。以北属句丽。萨水者。今安州之清川也。于是汉北之地。复为乐浪南部。至安帝阳嘉元年。百济盖娄王。筑北汉山城。而乐浪诸部。犹为汉吏所领。质桓之际。汉德渐衰。不能遥领。至献帝初年。公孙度为辽东太守。雄视东藩。建安九年。公孙康。乃分乐浪南部。屯有、有盐之等为带方郡。于是汉北诸部。悉属带方郡。百济城邑。皆羁属焉。魏明帝景初二年。司马懿灭公孙氏。乐浪、带方。悉属曹魏。明帝密遣乐浪太守刘昕。带方太守鲜于嗣。越海定二郡。至正始五年。刘茂、弓遵。代领二郡。时百济侵乐浪地。刘茂大怒。百济还之。此时二郡。属幽州。至晋武帝咸宁二年。二郡属平州。寻以土酋为王。其后带方寝弱。与乐浪服属。新罗又数为句丽所侵。其后慕容氏。据平州。东人慑服。慕容炜既亡之明年。百济近肖古王。西攻句丽。杀其王。徙都北汉山城。其后慕容垂。虽复据燕地。不能遥制。元魏太祖登国七年。句丽取百济之汉北诸郡。其后冯弘自立为燕王。悉取乐浪带方等郡。至魏太武延和元年。伐燕拔乐浪带方。徙其民数万口于幽州。是时句丽已都平壤。乐浪故地。皆属句丽。惟今京畿北道。尚隶魏吏。故魏孝文延兴二年。带方太守。与百济王。遣使朝魏。越三年。句丽攻北汉山城。杀百济盖卤王。越明年。百济徙都熊津。(今公州。)然北汉山城。犹为百济之京邑。数被句丽侵伐。至梁武帝大同四年。百济移都泗沘。(今扶馀。)此时北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3L 页
汉或为句丽所据。但史册无文。越十三年。新罗遣居漆夫取句丽十郡。此时汉北之地。复属新罗。故越四年。(梁敬帝绍泰元年。)新罗真兴王。巡至北汉山城。拓定封疆。越二年。置北汉山州。其后句丽屡侵北汉。至唐高宗永徽六年。句丽、百济。合攻新罗。取北境三十三城。则汉水南北之地也。旋复失之。越五年。百济亡。又八年。句丽亡。汉北之地。竟为新罗所得。〇其南道本马韩之地。百济温祚王十三年。自汉北慰礼城。徙都汉南。(今广州古邑。)马韩王割其东北之地。以与百济。汉水以南。熊津以北。皆属百济。百济之衰。始徙熊津。又徙泗沘。汉南州县。亦被句丽侵蚀。又为新罗攘夺。朝得暮失。不可详述。百济既亡。句丽继之。其地皆入新罗。
 臣谨按卫满朝鲜之地。即箕子朝鲜之地。惟真番辰国。为卫满所役属。真番者。今鸭水以北也。辰国者。今洌水以南三韩之地也。鸭之南。洌之北。岂非箕氏之故地乎。又百济温祚王。立国于今汉阳。而北史谓立国于带方故地。则京畿北道之为带方故地审矣。带方者。乐浪之南部也。乐浪南部者。武帝之临屯也。臣故曰。京畿北道。本临屯之故地也。
  黄海道
黄海道。本箕子朝鲜之地。后属卫满。武帝灭右渠。以其地为临屯郡。汉书地理志。所载黏蝉、海冥、屯有、昭明之等。即其地也。(黏蝉。今延安白川。)其后沿革之迹。并与京畿北道同。盖武帝四郡之时。浿水以北为乐浪。(大同江以北。)以南为临屯。昭帝时。以临屯为乐浪南部。故河平之际。土酋据乐浪南部。徙治春川。明在浿水之南。而仍称乐浪。至王莽天凤六年。浿水以南。今黄海之地。数值饥荒。其人北入句丽。南投百济。旷为弃地。故曰。浿带之间。空无居人。至建武二十年。萨水以南。复为汉郡。此时乐浪太守。当居浿北带方县治。或在今延安、白川之地也。其后公孙康。分屯有、有盐。为带方郡。有盐者。今之延安也。此时乐浪之治。又徙浿南。故至魏正始八年。句丽东川王。得都平壤也。此时刘茂弓遵。遵(一作远)仗皇威。抚定东藩。北攻句丽。南袭百济。东伐岭东之濊。必不至坐失平壤。以此推之。乐浪之弃浿北而徙浿南。厥惟久矣。 浿南沿海之地。亦属句丽。唯遂安、新溪、谷山、伊川、铁原。以至淮阳、春川。属乐浪郡。今延安白川及京畿北道。属带方郡。曹魏以后。二郡之疆。必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4H 页
当如是。与始元建武之制。大不同也。晋咸宁二年。乐浪带方。虽属平州。皆为土酋所据。或睦百济。或服新罗。西晋之末。句丽数侵带方。盖欲得黄海之地也。至元魏登国之初。黄海之地。尽入句丽。故句丽广开土王元年。(即登国七年。)取汉北诸郡。明黄海已入囊中也。其后燕王冯弘。越海取二郡。至魏延和初。魏伐燕。徙乐浪、带方二郡之民于幽州。其后黄海之地。还属句丽。唯今京畿北道。犹属元魏。故至魏孝文延兴二年。百济王与带方太守。遣使朝魏。明百济带方。邻比相依也。越三年。句丽长寿王。烧北汉。杀盖卤。而百济南徙熊津。明魏吏不复来镇。而所谓带方。亦入句丽也。句丽既亡。黄海之地。亦隶安东都府。未几。土豪棼起。杀唐官人。新罗又擅取浿南。故咸亨二年。唐兵到平壤。南侵带方。至开元二十四年。玄宗以浿江以南。敕赐新罗。其后景德王。分置九州。其西界极于浿南。尺寸无所踰也。
 臣谨按百济温祚王十三年。画定疆域。北至浿河。南限熊川。其三十八年。王之巡抚。东至走壤。北至浿河。此时水谷城、(今新溪。)十谷城、(今谷山。)獐塞(今遂安)等三县。皆被巡抚。谓之北鄙。又近肖古王二十六年。句丽举兵南来。而百济伏兵于浿河上。俟其来而击之。(皆见百济史。)故东儒或疑黄海之地。本属百济。大谬也。汉魏以来。浿水以南。洌水以北。每为中国之所辖。或属公孙。或属慕容。或属冯弘。或属元魏。首尾六百馀年。(自武帝元封三年。至魏延兴二年。)或断或续。盖无久閒之日。句丽百济。安得以据有其地哉。东儒每欲以三韩三国。了当八道之地。总不免牵强窒碍。失真爽实。凡撰舆地之书者。宜于京畿、黄海之地。益采中国之史。以补东文之阙。臣今谪居海曲。绝无书籍。未免举一而遗百也。百济史所谓北至浿河者。当时道路。原自今谷山伊川。南由朔宁麻田。涉七重河。以达积城杨州。其道里视今径捷。温祚王当时。偶由此路。巡抚谷山等数县。句丽之南侵也。亦由此路。故近肖古之时。伏兵于能成江上。(谷山北。)谓之浿河也。(浿水之上流。)今也西自松京。自金川平山。以达黄州。至于浿河。则黄海之中心也。苟以今眼。欲论古事。若燕、越之相辽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4L 页
平安道
平安道本箕子朝鲜之地。至周末拓地寝广。西踰辽河。燕遣将秦开。攻朝鲜。取其西鄙。以满、潘、汗为界。所谓满潘汗者。辽东之三县也。(详见朝鲜考。)汉兴。卢绾为燕王。朝鲜弥失其西鄙。以浿水为界。浿水者。今之鸭绿河也。寻为卫满所据。亦都平壤曰王险城。尽有箕氏之故地。又击真番。使之服属。真番者。今鸭水之北地也。武帝元封三年。既灭右渠。以其地为四郡。而鸭水以南。浿水以北。(大同河以北。)单大岭以西。为乐浪郡。汉书地理志。所载朝鲜、浿水、䛁邯、镂方、遂城、增地之等。即其所辖。昭帝始元五年。罢临屯。以为乐浪南部。成帝初。渐以土酋领乐浪。徙居今春川。与新罗、百济数相侵伐。连年不息。至平帝初。句丽南都国内。鸭水沿江之地。渐入句丽。句丽又南侵乐浪。然乐浪犹为汉郡。故王莽之末。廉斯鑡得。诣乐浪而降汉也。光武建武六年。省乐浪东部悉弃岭东。而乐浪本部及其南部。犹是汉郡。但据三国史。其治明在春川也。至建武八年。乐浪王崔理。降于句丽。建武十三年。句丽竟灭乐浪。越七年。光武遣兵渡海。伐句丽。还取乐浪。复为郡县。画萨水为界。(今安州清川。)以南属汉。以北属句丽。其后百馀年。萨水以南。长为汉郡。句丽亦无侵夺。至质帝时。句丽国祖王杀带方令。掠乐浪太守妻子。其后汉德渐衰。至献帝建安九年。公孙康代父袭位。始分乐浪南部。为带方郡。此时浿水以北。逼近句骊。乐浪之治。实在浿南。又分其南部之南界。以作带方也。至魏景初二年。司马懿灭公孙渊。平乐浪、带方。明帝遣刘昕、鲜于嗣。定乐浪、带方。其后遣刘茂、弓遵。守乐浪、带方。然其迹皆在浿水之南。与今平安道无涉也。故正始八年。句丽俨都平壤。而二郡莫之禁也。自此以后。浿水以北。永属句丽。凡乐浪之迹。皆冒旧名而已。至晋成帝咸康之末。句丽暂都丸都。明年。复还平壤。平壤有二城。东北曰东黄城。西南曰长安城。皆其都也。唐高宗总章元年。灭句丽。以平壤为安东都护府。不过二年。句丽旧人。收合残民。横跨浿江。杀唐官人。即咸亨二年也。又新罗擅取浿南。唐遣兵至平壤。以伐带方。越三年。许以土酋。为都督剌史。徙安东都护府于辽东故城。即上元二年也。越二年。又徙新城。至开元二年。又徙平州。弥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5H 页
与平壤辽绝。至开元二十四年。玄宗以浿江以南。敕赐新罗。其实浿江以北。亦羁縻而已。其治乱黜陟。唐人未尝问也。先是。睿宗末年。封大祥(一作祚)荣。为渤海王。大氏设府于鸭水之原。谓之西京。鸭绿府。领神、丰、桓、正四州。所谓神、丰、桓、正者。今鸭江内外。东自虞芮慈城。西至义州。即其地也。萨水以南渤海。亦所不管。以故沦为贼薮。乱无纪统。新罗于浿水之南。为筑长城三百里。以备浿西之贼。其杂乱可知也。至唐昭宗光和元年。弓裔取浿西诸城。其后分定浿西十三镇。而平壤城主黔用。甑城贼酋明贵等。降于弓裔。卒归高丽。终新罗之世。未尝得浿西之寸土也。
 臣谨按金富轼地志。浿水以北。一县一城。不少概见。盖以句丽既亡。浿北沦为贼薮。不隶唐家。不属新罗者。数百馀年。文籍荡然。凭验无梯。故城주-D004之名。一无所著。乃郑志总叙。犹云句丽既灭。其地遂入新罗。不亦谬乎。天宝以后。中国多事。平壤辽东。悉弃不顾。唐遂以亡。故通典唐书。亦无明文。辽东盖入于契丹。鸭水沿河之地。入于渤海。萨南浿北之地。沦为贼薮。不可讳也。〇又按成川。非卒本。龙冈无安市。并有论著。今略之。
  咸镜道
咸镜道跨据磨天大岭。其北曰北沃沮。其南曰东沃沮。东沃沮。本箕子朝鲜之地。箕子教以礼义田蚕。又置八条之教。其人终不相盗。箕子之后四十馀世。箕准称王。燕齐赵人多归之。杂居东沃沮。武帝灭右渠。以其地为玄菟郡。汉书地理志所载。不而、华丽、蚕台、邪头昧、(句)前莫、(句)夫租等六县。即玄菟之领县。今端川以南。咸兴、永兴。凡在岭东之地也。昭帝始元五年。徙玄菟郡于真番之地。即今兴京之接壤也。以东沃沮六县。为乐浪东部。更增沃沮一县。置都尉官。以不耐县为治。而七县之地。南极江陵。故曰凡在单大岭以东者。东沃沮濊貊。悉属乐浪东部也。七县之人。屡侵百济、新罗。而百济、新罗之史。谬指为靺鞨。其实非靺鞨也。汉哀帝时。东沃沮献马新罗。光武初。南沃沮纳款百济。亦皆七县之人也。至建武六年。罢都尉官。遂弃岭东地。封其酋长为县侯。令岁时诣乐浪朝献。盖羁縻而已。至建武中元之岁。句丽灭东沃沮。以为城邑。自此七县之租税貂布鱼盐海物。悉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5L 页
输句丽。至曹魏正始六年。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伐岭东濊不耐侯等。降于二郡。盖以建武之制。岭东七县。本属乐浪。不当投托于句丽也。终魏之世。朝谒如法。其后还属句丽。以其壤地僻远。慕容拓跋之世。未尝征讨其地。遂属句丽。惟铁关以南。德源、安边、襄阳、江陵之等。自晋惠帝永康之初。服属新罗。基临王、炤智王。每幸比列忽巡抚。所谓比列忽者。今之安边也。句丽既亡。渤海继兴。开元以后。拓地寝广。以东沃沮故地。为南京南海府。领沃、晴、椒三州。所谓沃、晴、椒者。今咸兴北青之等也。其始也。拓地南至襄阳。遂薄新罗。以泥河为界。泥河者。江陵之北泥川也。其后新罗复得其地。以铁关为界。故天宝十六年。景德王改州郡之名。而朔庭、泉井。皆入版籍。朔庭者。安边也。泉井者。德源也。至宋太宗淳化年间。渤海垂亡。咸州、吉州之等。皆为女真所据。高丽睿宗二年。命尹瓘征之。〇其北道。本北沃沮之地。接肃慎南界。名曰买沟娄。荒远未显。至汉成帝河平元年。句丽伐北沃沮灭之。以其地为城邑。魏正始六年。东川王为毋丘俭所逐。一至其地。至晋太康六年。慕容氏伐北扶馀。其王依虑自杀。其子弟走保沃沮。自此有濊貊之名。以扶馀本濊貊也。其地仍属句丽。句丽之亡。未有所隶。渤海之兴。以其地为东京龙原府。领庆、盐、穆、贺四州。所谓庆、盐、穆、贺者。今豆满河边六镇之地也。渤海垂亡。遂为女真所据。高丽睿宗时。尹瓘征之。未复其疆。至我 世宗时。始归版籍。
 臣谨按野史云。新罗真兴王十六年。巡至北道。与句丽定界立碑。其碑在咸兴府北草黄岭下。若然。咸兴永兴。亦尝为新罗所得。恐无是理。真兴王晚年。并废比列忽州。见于史志。安得咸兴、永兴。为新罗地乎。
  江原道
江原道。本箕子朝鲜之地。其地跨据金刚大岭。自岭以东。古称溟州道。自岭以西。古称春州道。岭东之地。南北八百馀里。东西不过数十里。本与东沃沮。俱属箕氏。至汉景帝时。北扶馀王解扶(一作夫)娄。率其众。东徙迦叶原。迦叶原。亦称河西良。今之江陵是也。扶馀本濊貊。而其王徙都江陵。故江陵冒濊貊之名也。其地迫小。旧服事朝鲜。故亦事卫氏。至武帝元朔元年。秽君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6H 页
南闾等。畔右渠。率其众诣辽东内属。武帝以其地。为苍海郡。数年乃罢。后二十年。武帝灭右渠。置四郡时。江陵以北为玄菟属县。始元五年。徙玄菟于鸭水之北。凡在岭东者。沃沮濊貊。悉属乐浪东部。自是寝失箕子之遗风。法禁多至六十馀条。王莽之时。江陵以南。已服新罗。建武六年。省乐浪东部。悉弃岭东地。于是江陵以南。遂属新罗。而华丽、不耐。连谋侵伐。以江陵已北。本当服属于不耐也。建武之末。句丽灭东沃沮。不耐秽人。悉属句丽。而江陵以南。益附新罗。故和帝永元十四年。悉直国。降于新罗。悉直者。今之三陟也。顺帝以后。至于汉末。不耐濊人。累侵江陵。新罗史。谓靺鞨犯北境者。皆是也。曹魏之时。句丽虽都平壤。江陵仍属新罗。故晋惠帝永康元年。新罗基临王。巡至安边。(比列忽。)安边以南。尤可知也。至元魏皇始二年。新罗复何瑟罗之租调。其后五十馀年。句丽边将。偶猎悉直。为何瑟罗人所杀。其隶新罗。可知也。至宋明帝泰始四年。句丽长寿王。(五十六年。)以靺鞨兵一万。攻取新罗悉直城。(今三陟。)彼既以靺鞨兵攻之。则路由歙谷可知。今之岭东七邑。襄阳江陵之等。悉被蹂躏。以至三陟也。然旋为新罗所复。故其后十三年。(齐高帝三年。)新罗炤智王。北巡比列城。(今安边。)比列以南。尤可知也。又其后二十四年。(梁武帝天监四年。)新罗智證王。复置悉直州。以异斯夫为军主。下逮句丽之亡。句丽不复得岭东地也。〇岭西之地。又有南北之别。自昭阳江以南。古辰国三韩之地也。以北古箕子朝鲜之地也。春川之治。旧在昭阳江北。(今春川治在江南。)古所谓牛首州。汉武帝始遣彭吴穿牛首州。以作汉郡。至灭右渠。牛首属于临屯。始元合郡之后。牛首属乐浪南部。故汉成帝河平以后。乐浪徙治牛首。为土酋所据。或云。乐浪南部。洌(一作本)治昭明县。昭明者。昭阳也。 其本临屯之地。可知也。地本荒远。郡县稀阔。今淮阳铁原等岭西诸邑。悉属牛首。通称乐浪不细剖也。乐浪或迎汉吏。或奉土酋。至百济温祚王时。数相侵伐。至建武八年。乐浪王崔理。降于句丽。后五年。竟为句丽所灭。岭西之地。悉入句丽。后七年。光武遣兵越海伐。乐浪复为汉郡县。于是马韩蚕支等部落。稍稍降来(来降)。沃沮濊貊等县侯。四时朝谒。悉诣乐浪。其迹皆在今春川也。汉德既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6L 页
衰。乐浪寝弱。浿水以北。不能管理。建安中。公孙康又分南部之西南。为带方郡。惟其东北。尚为乐浪郡。曹魏黄初之年。牛头州为新罗所得。遣将忠萱守之。至景初二年。乐浪太守刘昕等。越海定二郡。牛首乃属曹魏。故正始八年。乐浪部从事吴林。割辰韩八国。以属乐浪。所谓辰韩八国。即洌水以北。本属汉郡。而后为新罗所据者也。是时。新罗怀忿。北侵带方。为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所残。岭西江北之地。悉属魏郡。其后魏吏不来。乐浪寝衰。至晋惠帝永康之年。岭西又为新罗所得。新罗基临王。巡到春川。北至安边。而乐浪带方。服于新罗。后四年。乐浪太守。遣刺客杀百济王。后九年。句丽侵乐浪。至元魏太武之时。燕王冯弘。依公孙康故事。遥领乐浪带方。延和元年。魏伐燕。并拔乐浪、带方。徙其民于幽州。其后乐浪。竟为句丽所灭。岭西之地。悉入句丽。故魏孝文延兴二年。带方太守。与百济王遣使朝魏。有乐浪首丘之语也。至唐贞观十一年。其地为新罗所得。置牛首州。永徽六年。句丽百济。合攻新罗。取北境三十三城。其后十三年。句丽亡后五年。新罗以春川。为首若州。至景德王时。改为朔州也。其昭阳江以南。史无明文。姑从金郑之志。
 臣谨按东儒。皆以春川为貊国。然历考前史。皆无春川为貊之验。或者。西汉之末。土酋东据之时。貊人为酋。遂得貊名也。又金富轼地志。今江原之地。皆称本句丽之某邑。惟春川。为新罗善德王首置之州。岂不谬哉。岭西之地。本以汉郡先服句丽。后属新罗。其后复为魏郡。先服句丽。后属新罗。金志乃据最晚之事。以作源头之迹。亦已疏矣。
八道沿革总叙(下)
  忠清道
忠清道。本马韩之地。马韩之始。洌水以南。清海以北。小白、智异、大岭之西。皆其地也。箕准南奔。皆属箕氏。准既灭绝。马韩旧人。复立为王。总领五十四国。魏志所载。爰襄国、牟水国、伯济国、(今广州。)目支国(今益山。)之等。皆隶焉。至汉哀帝建平元年。百济温祚王定都汉南。马韩王割洌水以南百里之地。以与百济。其后十一年。(王莽居摄初。)百济取熊津以北。立栅为界。后二年。百济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7H 页
灭马韩。尽有其地。仍都汉南。至元魏延兴五年。百济文周王。徙都熊津。至萧梁大同四年。又移泗沘。(今扶馀。)寝以衰微。北自稷山、镇川。东至清安、槐山、忠州之等。悉为句丽所得。鹊川以东。今清州、报恩、黄涧、永同之等。悉为新罗所得。惟内浦诸郡及熊津以南。尚隶百济。百济以此设二京五府三十七郡二百城。所都曰居拔城。(今扶馀。)西都曰固麻城。(今保宁水营。)其五府北曰熊津城。(今公州。)西曰刀先城。(疑在今沃沟海上。)南曰久知下城。(今金沟。)东曰得安城。(李绩奏文云。得安县。本德近支。〇即今之恩津。)中曰。古沙城。(今未详。)唐显庆五年。苏定方灭百济。说五都督府以统之。一曰熊津。二曰马韩。(今益山。)三曰东明。(今未详。)四曰金涟。(今金沟。)五曰德安。(今恩津。)擢其酋豪。使为官守。惟熊津得安。在今忠清道之界内。其馀皆全罗道之地也。唐兵既还。新罗略取其地。诏刘仁轨发兵穷讨。上元二年。仁轨破新罗兵于七重城。(今积城。)又以靺鞨兵。浮海略南境。(忠清全罗地。)诏以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买肖城。(今仁川。)寻皆撤还。百济故地。尽入新罗。
 臣谨按唐书百济传云。贞观十六年。义慈王。与句丽连和。伐新罗。取四十馀城。其后又取七城。其后又取十馀城。永徽六年。百济句丽。取新罗北境三十六城。此皆今忠清、京畿之地也。然臣谓此中容有新罗诬讦。且其与句丽合攻者。罪冒百济。利归句丽。百济版籍。不复其旧。故苏定方。设五都督府。熊津东北之地。不曾设一府也。〇又按金富轼地志。以今丹阳、清风、堤川、永春、忠州、槐山、清安、阴城、镇川、稷山等十馀邑。为本句丽之郡县。臣考其事实。盖新罗善德王十一年。(贞观十六年。)将伐百济。遣金春秋。请师于句丽。句丽王曰。竹岭西北。本是我地。汝若还我。兵可出焉。(金庾信传亦云。)其所云竹岭西北者。即丹阳、清风等十馀邑也。此本马韩之地。马韩之亡。在王莽之时。而句丽以曹魏之时。始得平壤。其间数百年。竹岭西北。未必为无主之物。此亦百济之地。而句丽取之。其后为新罗所占。金、郑之志。乃遗本之论也。〇又按金志。以今清州、沃川、青山、报恩、黄涧、永同等六七邑。为本新罗之郡县。臣考其事实。盖新罗炤智王十六年。(齐萧鸾元年。)将军实竹等。与句丽战于萨水之原。不克。退保犬牙城。(句丽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7L 页
本纪同。)其所谓萨水者。今清州之清川也。清川本名萨买。(古县名。)方言之译也。其云犬牙城者。今永同黄涧之地也。战而不克。则荆江以北。已为句丽之所得。故至真平王时。(唐贞观二年。)金庾信攻陷句丽之娘臂城。娘臂城者。今之清州也。然而金、郑之志。惟清州等数郡。不言句丽。反与其书例违也。然此亦本马韩之地。而百济先得。新罗次之。故郑志亦曰。清州本百济之上党郡。他邑悉宜然也。(通典云。新罗之西北界。犬牙出高丽百济之间。正指此黄涧青山清州等邑。)
  全罗道
全罗道。本马韩之地。马韩五十四国。其在今益山者。为总王箕准南奔。诸国皆属。旋即灭绝。马韩人复立为王。其后百济尽有其地。百济之衰。南都泗沘。所存疆土。唯今公洪道(忠清之右道。)及全罗道而已。于此。设五府。其刀先、久知、(即金沟。)古沙等三府。当在今全罗之上道。其后苏定方灭百济。设五都督府。其马韩东明金涟(即金沟)等三府。皆在今全罗之界内也。至总章二年。李世绩既灭句丽。与刘仁轨议置都督府。以今罗州之会津古县。为带方州、(李绩奏文云。带方州本竹军城。)领至留、(本知留。)军那、(屈柰今咸平。)徒山、(本抽山亦名牢山。今合于珍岛。)半那、(半柰夫里即潘南古县。)竹军、(本豆肸即会津古县。)布贤(巴老弥)等六县。其馀无文。可知总隶安东都护府。(即平壤。)其后新罗擅取百济故地。诏以刘仁轨。为带方州刺史。移镇南原。以防新罗之西侵。寻亦撤还其地。尽入新罗。
 臣谨按北史所载。百济五府。其中府曰古沙城。或似今古阜郡。(本古沙夫里。)然彼既以恩津为东府。金沟为南府。则古阜不得为中府也。百济五府。盖所以卫其京邑。若今广州华城之制。皆在扶馀之近畿。今全罗南道罗州南原之等。不在五府之界内也。〇又按金富轼地志。茂丰、(今合于茂朱。)云峰。皆本新罗之旧县。于理似然。但南原之得名带方。肇自刘仁轨之时。而郑志谓自汉末。已为带方。语多不覈。亟宜删正也。(详见带方考。)
  庆尚道
庆尚道。本辰韩之地。潢水径其中。(洛东江。)南至咸安郡。北与清水合流。(晋州之清川。)其在潢水之东者。为辰韩十二国。魏志所载。已柢国、不斯国、勤耆国、难弥离国、冉奚国、军弥国、如湛国、户路国、州鲜国、马延国、斯卢国、(今庆州。)优中国。今左道之地也。其在潢水清水之南者。即古弁辰之地。东史谓之迦罗。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8H 页
(今金海。)亦称伽耶。(今咸安固城。)亦谓之浦上八国。(漆原熊川等。)其在潢水之西。清水之北者。为弁辰别部。所谓大伽耶。(今高灵。)古宁伽耶。(今咸昌。)碧珍伽耶(今星州。)之类是也。弁辰本十二国。魏志所载弥离国、接涂国、古资国、(今固城。)古淳是国、半路国、乐奴国、弥乌邪马国、甘路国、狗邪国、走漕马国、安邪国、渎卢国。南接俀(一作倭)。 今右道之地也。(渎卢国。今之巨济。)三国史。有押督国、(今庆山。)召文国、(今义城。)骨大国、(今属永川亦称骨代国。)音汁伐国、(庆州之安康古县。)伊西古国、(今清道。)于尸山国、(近东莱。)居漆山国、(今东莱。)皆今左道之地也。又有甘文国、(今开宁。)多伐国、(近草溪。)比只国、(近草溪。)草八国、(今草溪。)阿尸良国、(今咸安。)沙伐梁国。(今尚州。)皆今右道之地也。译言翻转。字音讹舛。其实押督甘文等国。即魏志所载辰弁二十四国。非别有也。其后辰弁二十四国。尽为新罗所并。其降附年纪。并详新罗本纪。可按而知也。
 臣谨按金富轼地志。今礼安、奉化、顺兴、青松、盈德、宁海、清河及曲城古郡。(今合于安东。)皆称本句丽郡县。臣考其事实。盖新罗炤知王三年。(元魏时。)句丽靺鞨。由竹岭路。入新罗北边。取狐鸣等七城。又进军弥秩夫。(今兴海。)所谓狐鸣等七城。即竹岭之南数县也。此时句丽虽得七城。新罗未亡。句丽何得守之。藉使句丽一取而不失其本。则新罗之故地也。书之曰。本句丽郡县可乎。金志纰缪。多此类也。知句丽当时。必由竹岭之路者。当时三韩合从。以御句丽。彼若由江陵而来。则新罗无所藉力于百济也。(当时丹阳、清风、忠州之等。已属句丽。故得由竹岭也。百济直侵忠州。断其后军。则兵可解也。)其由竹岭。不既明乎。狐鸣诸城之为顺兴诸县。亦的然而无疑也。〇又按金志云。柰灵。本百济柰已郡。(今荣川。)此亦狐鸣七城之类也。百济当时。南由竹岭。仅得荣川一县。旋复弃之。还属新罗。何得云百济古县乎。此皆必当改之文也。
浿水辩
浿水者。平壤之大同江也。桑钦之经。本无差谬。而郦道元枉生疑惑。使后人别求他水。
 水经云。浿水出乐浪镂方县东。(句)南过于临浿县东。(句)入于海。〇郦注云。许慎云。浿水出镂方东。入海。一曰出浿水县。十三州志曰。浿水县。在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8L 页
乐浪东北。镂方县。在郡东。盖出其县而径镂方也。昔燕人卫满。自浿水而至朝鲜。元封二年。杨仆荀彘。讨右渠。破渠于浿水。遂灭之。若浿水东流。无渡浿之理。其地今高句丽之国治。余访蕃使言。城在浿水之阳。其水西流。径故乐浪朝鲜县。(即乐浪郡治汉武帝置。)而西北流。故地理志曰。浿水西至增地县。入海。又汉兴。以朝鲜为远。循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考之今古。于事差谬。盖经误證也。〇镛案水经文例。知浿水之经无误也。经曰。泗水出鲁卞县北。沔水出武都氐县东。汝水出梁县沔乡西。湿馀水出上谷。居庸关东。若是者。不可胜数。浿水之头一句。即此文例也。经曰。沔水东径武侯垒南。泗水南过平阳县西。又南过高平县西。又南过方舆县东。潍水北过平昌县东。又北过高密县西。又北过淳于县东。若是者。不可胜数。浿水之次一句。即此文例也。经曰。湘水北至巴丘山。入于江。夏水东至云杜县。入于沔。若是者。不可胜数。浿水之末一句。即此文例也。经曰。沮水南至枝江县北。(句)入于江。经曰。漻水出江夏平春县西。(本绝句。)南过安陆。入于浿。若是者。尤其文例之酷肖者也。桑钦何尝以浿水为东流哉。今平壤之大同江。明出德川县东。(出德川东北二百馀里。狼林山。即咸兴之界。一小支。出薛罕岭。)南过于甑山县东。(江西甑山。本是一县。洪武中。析其东村。别为江西县。)入于海。汉书所谓浿水西至增地入海者。此也。虽其下流微近西南。平壤以前。本是南流。直云南流。未为不可。郦道元一反其师说。乃谓之西北流。抑何以哉。蕃使虽荒。必无是言。且卫满荀彘。本不渡大同江。(见下文。)执此迹而求此水。将亦终年而不得矣。〇又按许慎说文。亦似误读水经。其失与郦氏同也。
又史记朝鲜列传所载浿水。明以今鸭绿江。谬指为浿水。不当以时代之较先。信此疑彼。
 史记朝鲜传云。全燕时。尝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障塞。(谓燕署长吏使治朝鲜。)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兴。为其远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属燕。(正义云。浿水出辽东塞外。西南至乐浪县西入海。)又云。满东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空地。稍役属真番。朝鲜王之都王险。〇镛案燕与朝鲜。画浿为界。若以大同江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9H 页
当此浿水。岂复有朝鲜乎。王险者。平壤也。卫满既渡大同。自不得复都平壤。浿水之为鸭绿。不既明乎。〇又按今人。或执此文。又以巨流河。(大辽水。)为浿水。尤大谬也。汉兴。复修辽东故塞。则既度辽矣。既度辽宁。复得以辽水为界乎。辽河鸭水之间。更无大水。浿水者。鸭渌也。〇又按张守节所云。乐浪县者。平壤也。大同江。在平壤之东。张既以浿水在乐浪县西。则亦以鸭绿。为浿水者也。(舆览云。司马迁朝鲜列传。以鸭渌江为浿水。)
 史记又云。元封二年。涉何诱谕右渠。终不奉诏。何去至界上。临浿水。使御刺杀。裨王(送何者。)即渡驰入塞。又云。楼船将军杨仆。浮渤海。左将军荀彘。山辽东。讨右渠。楼船将军先至王险。右渠击楼船。杨仆失其众。遁山中十馀日。复聚左将军。击浿水西军。〇镛案右渠宫城。在浿水之西。直临浿水。涉何安得去至界而临浿水。又安得渡浿水而驰入塞乎。浿水者。鸭渌也。〇又按左将军出辽东。尚在鸭渌江西。而杨仆败于平壤。逃自山中。还出海口。从椴(一作椵)岛前洋。西至窟窿山下(在凤城南二百里。)下陆。与左将军相会也。若云浿水주-D002大同주-D003。何以解矣。
 史记又云。卫山往谕右渠。右渠遣太子方渡浿水。疑左将军诈杀之。遂不渡浿水。又云。左将军破浿水上军。乃前至城下。围其西北。楼船亦往会居城南。〇镛案卫满出师。军于鸭渌江西北。此所谓浿水上军也。(前所云。浿水西军。)既破此军。乃进军。围平壤城之西北也。〇又按皇华集。以鸭渌江为浿水。盖从史记也。
至班固撰地志。始正史记之谬。大同曰浿水。鸭渌曰马訾水。
 汉书地理志云。浿水西至增地入海。(浿水县自注。)又云。马訾水西北。入盐难水。西南至西安平入海。(西盖马自注。)〇通典云。平壤城南临浿水。又云。马訾水一名鸭绿水。源出东北靺鞨白山。经国内城南。又西与一水合。即盐难水也。二水合流西南。至安平城入海。〇镛案增地者。今之甑山县也。(高丽时。江西甑山。合为一县。)盐难水者。今之婆猪江也。(佟家江。)西安平者。龙湾隔水之地。古县名也。白山者。古之盖马山。东人谓之白头山也。(国内城见前。)班固于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89L 页
朝鲜列传。纯用史记之文。为所改正。至撰地理志。始别二水。盖其学术。与桑钦渊源本同。故其详核。胜前人也。
嗣此以降。史传所记。皆以大同。为浿水无异论也。
 北史云。高句丽都平壤城。随山屈曲。南临浿水。(隋书唐书同。)〇隋书云。左翊卫大将军来护儿。帅江淮水军。浮海先进。入自浿水。去平壤六十里。与虏兵遇。〇唐书云。苏定方破虏兵于浿江。夺马邑山。遂围平壤。〇一统志云。大通江。在平壤城东。旧名浿水。中有朝天石。唐苏定方。破虏兵于浿江。即此。(董越朝鲜赋云。浮碧楼下瞰浿水。)〇金富轼云。浿水。大同江也。何以知之。唐书云。平壤城。乐浪郡也。随山屈缭为郛。南涯浿水。又志云。登州东北海。行南傍海壖。过浿江口椒岛。(在丰川。)得新罗西北。又隋炀帝东征诏曰。沧海道军。舟舻千里。横绝浿江。遥造平壤。以此言之。今大同江。为浿水明矣。〇镛案三国史。所称浿水。皆大同江也。其文甚多。今略之。
总之浿水有四。其一其二。前所论者是也。其三。辽东之蓒(一作轩)芋泺。亦有浿水之名。
 一统志云。清河源出盖州卫。分水岭西南流。经城南。又西流。合泥河。入于海。泥河。一名浿水。又曰。蓒芋泺水。多蓒芋之草。(见辽东都司。)〇盛京志云。游泥河。在海城县西南六十五里。源出圣过水山。至迷真山西散漫。即辽之蓒芋泺。非朝鲜浿江。唐太宗陷马处。河南系盖平县界。(亦在盖平北五十五里。)〇文献备考云。臣谨接(一作按)浿水。乃在鸭江之北。辽东之南。〇镛案我邦之振威县。有清淮。又涟川县。谓之临漳。岂即以(一作为)淮水漳水乎。名称偶同。不足辨也。(泺音粕。大陂也。俗作泊。)
其四。今平山之猪滩水。亦于东史。或冒浿水之名。
 郑麟趾地志云。猪浅。一云浿江。(见西海道平州下。)〇舆地胜览云。兴义驿。在牛峰西三十里。古名临浿。(牛峰今金川。)〇镛案潴水发源于遂安之彦真山。直南流三百馀里。为碧澜渡入于海。(董越赋自注云。褚滩阔二十馀丈。)此与浿水何干。特以百济温祚王。画定疆域。北至浿河。而百济之迹。不及于中和、黄州。故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90H 页
欲蹙其道里。以潴水当之也。然百济之迹。仍不及于金川松岳。又将奈何。温祚所谓浿河者。谷山之能成江也。此水发源于阳德之于罗钵山。西流至祥原郡。北与大同江合流。亦浿水之上流也。温祚王一至此水。抚定遂安、谷山、新溪之民。其往来之路。本由朔宁、伊川。温祚王何尝北至于潴水哉。(舆览以鸭渌、大同、猪滩。为国中之三浿水。)
白山谱
白山者。东北诸山之祖也。
 山海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有蜚蛭四翼。有虫。兽首蛇身。名曰琴虫。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釐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有榆山。有鲧攻程州之山。)〇后汉书云。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北与挹娄接。(魏志同。)〇魏书勿吉传云。国有徒太山。魏言太白。有虎豹罴狼。不害人。人不得上山溲污。行径山者皆以物盛去。〇北史勿吉传云。国有徒太山。华言太白。俗甚敬畏之。(馀与魏书同。)〇唐书黑水靺鞨传云。粟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徒太山。与高丽接粟末之东曰。白山部。〇括地志云。靺鞨古肃慎也。其南有白山。鸟兽草木皆白。〇一统志云。长白山。在故会宁府南六十里。横亘千里。高二百里。其颠有潭。周八十里。南流为鸭绿江。北流为混同江。东流为阿也苦河。(见女直山川。)〇盛京志云。长白山。即歌尔民商坚阿邻山。(歌尔民。长也。商坚。白也。)其地在船厂东南千三百馀里。山巅不生他树。草多白花。南麓蜿埏(一作蜒)磅礴。分为两干。其一西南指者。东界鸭绿江。西界通加。(即修家。)麓尽处。两江会焉。其一绕山西而北。亘数百里。(见船厂山川。)又云。金大定中。册长白山神。为兴国灵应王。明昌中。册为开天弘圣帝。备衮冕。于山北建庙。末年废。〇舆地胜览云。白头山。在会宁府西三百里。(直甲山府北三百三十里。)〇镛案白山。凡有八名。曰不咸。曰盖马。曰徒太。曰白山。曰太白。曰长白。曰白头。曰歌尔民商坚。古今方译之殊也。自我茂山府西南行二百里。乃折而北。跻攀百馀里。始至其颠。(近世沧海居士郑澜。震泽老人申光河。皆至其巅。得瞰大泽。)
其山。本自蒙古界来。其始入乌喇之界。曰虎坤堆。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90L 页
虎坤堆。在今乌喇西三百里。其北曰。勒克山。其西支为黑儿苏山。有黑儿苏边门。岛喇与蒙古。相通之门也。
其山。又南为吉林峰。
 吉林峰。在乌喇西南三百七十里。即自盛京。赴乌喇之大路也。吉林大岭。为肃慎扶馀之界。以东古靺鞨七部之地也。以西古扶馀、鲜卑、句丽之地也。今吉林东西。各有一站。二站相去五十里。自其西站。至盛京四百五十里也。
其山。又东南为额黑峰。
 额黑峰。在乌喇西南三百里。此峰东北诸谷之水。北走为易屯河。北入于混同江。东折处。
其山。又东南为库鲁讷窝集。(方言巨山多树林曰窝集。)
 库鲁讷。在乌喇南二百里。其北一支北走。为佛尔唅山。即船厂之镇山也。又北一支北走。为传屯山。金完颜娄室之墓。在焉。其东北众谷之水。皆入于混同江。其西南众谷之水。皆西北流。为黑儿苏河。又折为南流。入于大辽河。
其山。又南为歌尔民朱敦。(方言歌尔民者。长也。朱敦者。岭也。)
 歌尔民者。长岭也。在乌喇南五百里。渤海之时。设长岭府于此山之西。长岭者。粟末靺鞨。西通扶馀之大路也。(疑即天门岭。)其西一支。西北走二百馀里。又西南走二百馀里。为黄龙冈。即北扶馀之镇山也。(今开原。)又西一支。西南驰五百里。为天柱山。即今盛京之镇山也。又自天柱山西南驰三百里。为铁石堡。即大辽河小辽河。合襟之处也。与牛庄县隔水相望。〇长岭西南众谷之水。西流三百馀里。至开原县南。为清河西入于大辽水。
其山。又南为纳绿窝集。
 纳绿窝集。在兴京东北三百里。其西一支。西南走三百里。为开运山。清肇祖、兴祖、景祖、显祖葬焉。〇合而名之曰永陵。与兴京隔水相望。(兴京在山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91H 页
东二十里。)又自开运山。西北驰七十馀里。为铁背山。即苏子河纳绿河合襟之处也。其城曰界蕃城。即 清太祖肇基之地也。(东人谓之者片城。)〇其西南众谷之水。总为二河。南曰苏子河。北曰纳绿河。至界蕃城西合流。又西流为浑河。又西南流二百馀里。东与太子河合。同入于大辽河。〇其东北众谷之水。东北流为辉发河。西受库鲁讷诸谷之水。同入于混同江。
其山。又东南走三百馀里。
 纳绿以南。皆泰山钜岳。穹林大谷。人迹之所不到。通称长白山。其西一支。西驰三百馀里。为湖沦岭。又西驰百馀里。为兴京。又一支西南驰二百馀里。为分水岭。此所谓西盖马也。(分水岭。与盖马大山东西骈立。故汉书谓之西盖马。)西南驰五百馀里。为辽东之摩天岭。又西北走二百馀里。为辽阳州。未至辽阳。南出一条。西南走五百馀里。为金州旅顺口。遇海而止。〇摩天岭之南一支。南驰二百馀里。东迤为凤凰城。又南驰二百馀里。至窟窿山。遇海而止。即我龙湾之西界也。(金州凤城之间。有杓子河等三四水。皆南流。)〇西盖马大支。既走为辽东诸山。其南小支。西南驰五百馀里。至我龙湾之西益州古城。遇水而止。即鸭绿叆河合襟之处也。〇西盖马以西诸谷之水。西北流数百里。过辽阳州北。为太子河。西流百馀里。西与浑河合。为小辽水。(又西盖马西南诸谷之水。合之为叆河。西南流三百馀里。经凤凰城。东又南流二百里。东与鸭渌水合。)
其山。又东南走三百馀里。为白山。上有大池。
 白山。在乌喇南千三百里。其西南一支。为红石䃳子。为歪头䃳子。即古句丽丸都城之镇山也。总四百馀里。为珠鲁木克善峰。遇水而止。即鸭渌、婆猪两水。合襟之地也。(两䃳子以北。众谷之水。皆入婆猪江。其以南之水。皆入鸭渌江。)〇其北一支北走。为讷秦窝集。不过二百馀里。遇水而止。讷秦左右。万壑千峰之水。总于讷秦北合流。此乃混同江之诸源也。大池之水。东北注。东与温泉水合流。北注为混同江。此大源也。自此北流四百馀里。西受辉发河。又北注三百馀里。径船厂东西。受莪河。又北流径乌喇西。又北流二百馀里。东受贺沦河。又北流四百馀里。西南受易屯河。又北流百馀里。西北受诺尼江。乃折而东北流五百馀里。又东南流六白(一作百)馀里。南受虎儿哈河。又东北流六百馀里。入于黑龙江。又东北流三百馀里。南受乌苏哩江。又东北流一千五百馀里。又东南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91L 页
折入于海。 出池入海。总六千馀里。
白山分南北二宗。其北宗为靺鞨七部及大荒东界。其南宗为我朝鲜八道。
 凡在豆满河、鸭渌江之南者。为南宗诸山。其在豆满河之北者。为北宗也。
北宗。又分为三大支。其走正北者。为坎岳。东北者。为艮岳。正东者。为震岳。
 坎岳艮岳震岳之名。前人不言。今权立之名。以便寻索。
坎岳之脉。自白山北走四百馀里。为勒福陈冈。又北走二百里。为额敦山。又北走二百里。为色齐窝集。
 色齐窝集。在乌喇宁古塔之间。东西各二百五十里。可抵其城也。山脊以西之水。皆入于混同江。以东之水。南为三河。北注于镜泊。北为四河。南注于镜泊。又北流为虎儿哈河。
坎岳。又北走二百里。为贺沦窝集。
 
贺沦之东一支。东走三百里。为宁古塔。其西一支。西北走六百馀里。西出法忒哈边门。遇水而止。即混同江东折之处也。其在靺鞨七部。为伯咄安车拂涅之故地也。
坎岳。又东北走七百馀里。为阿思汉窝集。遇水而止。
 遇水者。混同江东南流。至此。南受虎儿哈河。即两水合襟之处。黑水靺鞨。此其巢窟也。山脊以南之水。皆入于虎儿河。以北之水。皆入于混同江。(东流处。)
艮岳之脉。自勒福陈冈。东北走四百里。为马儿虎力窝集。
 此窝集。在宁古塔南百馀里。其西一支。北走为渤海上京。金人因之。其宫阙遗址。在焉。其东一支。东南走四百馀里。为豆满河北诸山。又东南走四百馀里。东遇河。南遇海而止。即我西水罗相望之地也。(其河名曰遂分河。)
艮岳。又东走百馀里。为忒林窝集。又东北走一千四百馀里。遇水而止。
 遇水者。黑龙江南受乌苏哩江。两水合襟之处也。其山脊以西之水。皆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92H 页
入于虎儿哈河。混同江以东之水。皆入于乌苏哩江。
震岳之脉。自忒林窝集。东南走三百馀里。至兴开湖北绕湖而南。
 兴开湖者。大陂也。(自我庆兴府东北。距湖不过四百里。)其周千里。犹昆仑之有星宿海也。湖水东北注为松阿叉河。北入于乌苏哩江。〇湖北一支。东走四百馀里。遇水而止。即模棱河、乌苏江合流处也。
震岳。又东南走五百馀里。为唏喀塔山。其南曰壶兰峰。直临沧海之上。
 壶兰峰。自我西水罗海上。东望七百里之地也。山脊以西之水。皆入于遂分河。以东之水。皆入于范图河。
震岳。又东走三百馀里。乃折而北。直北走八百里。为泥满窝集。又北走一千六百里。至黑龙江南。
 乌苏哩江以东。皆震岳之脉也。大瀛以西黑水以南。东西二千里。南北三千里。荒远未显。不可详述。
南宗。自长白山。南驰三百里为雪岭。
 
大池之东。有温泉水。其上。有穆克登定界之碑。自碑而南。为虚项岭。缓项岭。以至雪岭也。(在甲山东百三十里。)雪岭之东一支。东北驰五百馀里。至西水罗。遇海而止。六镇诸山。皆受此脉。古所谓北沃沮也。
南宗。又西南驰三百里。为太白山。(北青西北百馀里。)又西南二百馀里。为黄草岭。(咸兴西北百馀里。)
 黄草岭西一支。西驰为薛罕岭。汉史所谓单单大岭也。自此岭。分为三支。第一支。北走为废四郡。为江界府。第二支。西走至义州。为清北诸山。(清水古萨水。)第三支。南驰为妙香山。又南至于平壤。为清西浿北之诸山。(鸭渌江有三源。其一出大池。其二即太白山北众谷之水也。北流径甲山府西。又北流百馀里。北受大池水。西流为鸭渌水。其三出黄草岭西北。北流五百里。至葛坡堡。西入于鸭渌江。)
南宗。又南驰为五峰山。永与(一作兴)府西北百里。 又西为铁瓮城。(孟山县东三十里。)又东南为串馀岭。(文川郡西八十里。)又南为分水岭。(淮阳府西五十里。)
 五峰山以下西支。西播为浿东七邑。(即宁远、成川、阳德、孟山、江东、三登、殷山。)其水。皆入于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92L 页
浿江。〇串馀岭之脉。南驰为高达山绕谷山。府南又西为彦真山。(遂安北三十里。)西南驰为黄海道诸山。其一支自高达山。南驰为华盖山。为潴东三邑。(即新溪兔山金川。)又南驰为华庄山。又西为松京。〇分水岭之脉。南驰为狼川之狼首山。又南为白云山。又南为 光陵。又西绕杨州之北。又南为道峰。又南为三角山。以作汉阳。
南宗。又东驰为铁岭。为楸池岭。为金刚山。为雪岳。为大关岭。
 北自太白。南至铁岭。其东支为东沃沮诸山。又自楸池。南至大关。其东为溟州道诸县。(今岭东九邑。)〇雪岳一支。南驰为五台山。西驰为水晶山。其北条为春川。南条为原州。洌东诸山。皆此脉也。(西为龙门山。又西至龙津遇。水而止。)
南宗。又南驰为大白山(太白山)。又西为小白山。为竹岭。为鸟岭。又南驰为俗离山。
 太白山东一支。东南驰为春阳之孤寂岭。(三陟界。)又东南为白岩山。又南为八角山。(青松南。)又南驰数百里。为云门山。(彦阳北。)乃北折为金鳌山。为吐含山。庆州在其北焉。潢东诸山。皆此脉也。〇俗离山西一支。西北走为上党山。(清州东。)又西北为獐项岭。(竹山西。)又西北为光教山。(华城北。)西南为显隆园。又西北为修理山。又西北至于通津。遇海而止。洌南诸山。皆此脉也。〇獐项岭南一支。西南为圣居山。(稷山南。)又南为车岭。又西为乌栖山。(保宁东。)又分为二条。其一西北至泰安。其一西南至舒川、泗沘、河北、内浦诸山。皆此脉也。
南宗。又南驰为秋风岭。为赤裳山。为德裕山。为灵鹫山。为智异山。为金鳌山。遇海而止。
 灵鹫山北一支。西北为马耳山。(长水西。)为珠崒山。(龙潭西。)为大芚山。(珍山西。)又北为鸡龙山。至于公州。西为扶馀。(百济之故都。)泗南八邑之山。皆此脉也。(沃川怀德连山石城等。)珠华(一作崒)之西一支。西北为佛明山。(高山北。)又西为金马故京。(今益山。)西止于沃沟江南雁北之山。皆此脉也。(雁川出高山东西。至沃沟南。入于海。)〇马耳山西一支。西驰为全州。又南驰为芦岭。(长城北。)又南驰为锦城山。(罗州北。)西沿诸山。皆此脉也。(扶安灵光至务安。)〇芦岭之东一支。东驰为秋月山。(潭阳北。)又南为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93H 页
无等山。(光州东。)又南为马峙山。(宝城西。)为天冠山。(长兴南。)遇海而止。潺西诸山。皆此脉也。(潺水有二源。其一出马耳山。其一出马峙山。至求礼南合流。凡淳昌、玉果、谷城、同福之等。皆在潺西。)未及马峙。又一支西北走。又分为二条。北者为云兴山。南者为月出山。为大芚山。溁南诸山。皆此脉也。(溁水出秋月山。径罗州南为溁山浦。绫州南平。至康津。皆在溁南。)〇马峙之东一支。东北走为松广山。(顺天之西北。)又东为白云山。(光阳北。)遇水而止。(即潺水。)潺南四邑之山。皆此脉也。(即光阳、顺天、乐安、兴阳。)〇北自鸟岭南至智异。其东支皆为潢西诸山。(闻庆、咸昌。至咸阳、晋州。)智异之东一支。又东驰三百里。为神鱼山。为金官镇山。遇海而止。即潢水入海处也。弁辰浦上八国。皆此山脉也。
惟是盖马之名。指證各殊。迄未论定。
 隋炀帝伐句丽诏云。左十二军。出盖马等道。会于鸭渌水西。(通鉴注云。盖马属玄菟郡。有盖马大山。〇舆览云。汉书玄菟郡西。盖马县。有马訾水。则盖马山。疑在鸭渌江外西北之界。)〇一统志云。盖马大山。在平壤城西。其东即古东沃沮国地。(舆览云。句丽盛时。跨有辽河。此山在其境内。故一统志。以平壤为句丽旧都。因而载之耳。)〇高丽林彦九城记云。东至于海。南至于长、定二州。(今咸兴永平。)西北介于盖马山。(舆览云。九城今属咸镜。其西北系女真地面。非平壤之境矣。)〇镛案隋诏取汉书地志。郡县之名。任作夸耀之语。不足引据。(已见乐浪考。)又西盖马者。今长岭之南。分水岭也。夫惟有东盖马而后。方得有西盖马。先儒混而言之。不亦谬乎。(今婆猪江。出于西盖马。亦为马訾水之一源。故汉书自注如彼。)一统志。盖据后汉书之误注也。范晔谓东沃沮。在盖马之东。而注者以西盖马。为盖马。故谓在平壤城西。然且以丸都为平壤。非王险也。(西盖马。正在丸都西北。)林彦九城之记。明以白头为盖马。其综核知此。而舆览犹不开悟。
白山者。东方之昆仑也。虎坤堆。未必为来脉。
 大瀛之内山脉。无不相连。白山之脉。亦必与昆仑连也。虽然。其必以昆仑。戴之为祖。而白山压之为孙。非正理也。大地全体。囫囵团圆。本无高下。开辟之初。水漱土削。坚者为山。其受削者为谷。未必有匠作大师。西起昆仑。东至白山。如蒙恬筑城之为也。然且水势惟其所到之处。流于卑而已。上流未必高。下流未必卑。则先儒谓地不满东南。亦未核之论
第六集地理集第三卷○疆域考 第 293L 页
也。水势既然。山脉亦岂必以西为祖乎。白山者。东方之昆仑、七宝、金刚。为阆风县。圃兴、开湖。为星宿海。俨一昆仑。以此言之。虎坤堆者。白山之北一支。白山不自虎坤堆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