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文贞公遗稿卷之三 (自动笺注)
文貞公遺稿卷之三
 [書]
  
靜觀齋
頃者辱賜枉臨
迨極感幸。
卽惟郊居淸寂
中沖貞。
倍切懸仰
纔經葬事。
牢鎖此中。
情事不堪
卽今史官不備
事多苟簡
切欲就拜相議。
明日
兄若無事在家
趁早馳進。
示及如何
敢此伻稟。
謹拜狀上。
拜惠書。
仰審起居
良慰良慰。
再昨爲見湖哀。
仍有慰人處。
未得造拜。
可嘆
尹疏因史氏。
略聞措語。
尙未全本
本兄已得之。
則投示如何
蓋聞其疏失無倫之語。
不足怒也。
懷便更有去者否。
舍仲近有羞症。
欲於初四間退行耳。
晦日
果能入來否。
不備
[與靜觀齋書]
兄來幾日。
尙闕趨敍。
蓋緣鎖直頗仍。
實無暇餘而然也。
承問字。
厚眷。
第聞旋旆在近。
令人悵然
弟之脫直
若在其前。
庶有會面之便耳。
判書大監病患
近始向安。
憂慮之餘。
喜幸可喩。
千万待展。
不備
卽問。
起居何如
瞻溯切至
弟入京之日。
便卽鎖直。
脫出無期
苦悶多端
其欲就敍多少者。
情豈少弛
事勢如此
尙未果焉。
浩嘆奈何
工判大監事
出場尙遠
公私憂慨
可言
每從希張得見兄札。
而忘擾未暇
奉書致問。
所欲陳者。
亦非筆札可悉。
只堪鬱鬱
台所遭。
轉輾良貝。
今日李行迪。
至於擊錚。
紛鬧層生。
寧息無日
可痛可駭
千万俟面。
不宣
[與靜觀齋書]
奉兄復。
如接儀範
慰喜不可極。
卽欲修敬
而聞冢宰入直摠府。
有所面議
悤悤闕謝。
悚嘆。
爲見冢宰
說及獄事
不可不洞破伸卞。
以爲鎭靜消融之意。
則其意亦與弟見洽同
以后日承對。
同發陳達云
弟言雖輕。
得此重助。
事體甚好。
而況彼以該職陳達
則所言非他宰之比。
又必有繼之者
良幸良幸。
更爲就議消詳耳。
但其日裁省事煩。
慮欠從容矣。
南原堂叔事。
判府內幷字。
似是參聽之人。
而亦不敢的知
當於入對面稟后。
直擧兩元所言。
以不可更究。
爲啓云耳
此書覽后。
卽丙之。
不可出諸口。
此時浮言胥行。
憂慮多端
弟言幸毋泛聽也。
弟之入來日。
初欲歷拜。
覺似煩嫌
未果焉。
書札
亦不欲頻繁
有意焉耳
千万不宣
[與靜觀齋書]
昨夕因希張聞。
以內病患
今日發行
此時分離
心事尤復如何
瞻望憂嘆
豈可盡兪。
事勢不順
失幾會。
其間且敬以文字陳列
又欲面陳而必俟禁坐一番后。
庶無拘礙
諸議多如此
且堂叔事未結末
此似有不便
次且至今
今則意外做此官。
無復奈何
近與諸公
亦嘗數三面論。
而猶以右說爲拘云云耳。
禁坐七八日前
連有拘忌
不得爲之。
都目后。
移御迫近
故兩銓皆不得呈辭云。
其間
或可開坐矣。
弟每欲趨進元寓。
一耇穩奉。
敍此多少
而堂叔之供。
某人以爲得兄之請。
至於變辭云云
叔與兄。
曾無一面之分。
而人之爲言
乃至於此
自聞此言。
痛憤慨嘆
覺世路之險。
筆札相問
亦不欲相煩
闕然此久。
可恨也。
歸期在念間。
千万愼重行李
不備
[與靜觀齋書]
卽惟兄候福。
瞻溯區區
判書大監果蒙天日洞燭
快雪前謾。
欣幸之心。
豈但爲私。
昨以政事
終夕在闕
今有家間祀事
不得出拜致喜。
歉嘆何極
似聞兄明將還任
未知然否
啓行早晩
如何
公退之暇。
可造別。
切擬趨進寓次。
敍此多少耳。
不宣
 受弟一病支離
又遭意外之事。
聞兄將還。
不得造拜致喜敍別
瞻悵何極
所祝還官万安
病未能別修。
尤恨尤恨。
[與靜觀齋書]
拜惠札。
甚慰阻懷。
第久泄不止
連鎖禁直
疲薾苦惱
不可盡喩。
長官之人侍。
倉卒承問
先發金鋼事。
上意輕易之。
且有厭聞之色。
其間說話
何可盡悉。
左令公早晩相對
必細傳之矣。
懷書當傳去。
宣。
[與靜觀齋書]
辱札殊慰。
昨奉未盡之懷。
仍承體中淸迪。
甚副瞻溯。
免黜與否
一味惶蹙。
莫知置身之所也。
欲觀數日。
更無威譴之加。
可以郊外之行。
沿道歷入。
從容敍懷。
豈非所願
況勤敎及此
謹當圖副。
悤悤不宣
公元1664年
[與靜觀齋書(甲辰七月二十九日)]
手翰荐辱。
承起居之安欣慰不容喩。
弟腫處尙未完合。
而又得咽喉之痛。
積日呻吟
苦無蘇意
懷便才至。
函丈氣力姑支。
而然傷敗則可想矣。
必慮實不淺鮮
見托慰狀。
當卽傳致。
昨者安城院儒來言。
工匠供饋之際。
不可饌具
無他求助之處。
老兄水原令監。
皆是本院有司
相議顧濟云云
幸須從速同旋。
如何如何
餘忙不宣
(甲辰七月二十九日。)
 數日前入來云矣。
承問感荷
陳疏出於不得已
而終不得入。
曲折言之長也。
齒痛方劇。
不得別狀耳。
[與靜觀齋書]
兄之所遭良貝。
豈特等數千里行役而已
入京卽擬就敍。
而連有祀事
且緣一家諸般疾患
至今闕然
瞻悵政切。
意外兄札先辱。
仰感厚意
俯愧不敏
弟等初歸。
未覺疾痛
日久漸至憊頓。
方此相對
呻吟悶苦
可言
咸營消息
纔見間書
稍慰此懷。
千万俟病間就展。
不備
公元1665年
答李幼能([乙巳十月初五日])
南來殆將一年
平日交遊
無非夢想
書疏相問
曠不以時
非不足。
多事不自暇爾。
奉兄札。
汔玆稽謝。
意外手問洊辱。
慰幸則深。
而益媿不敏
經幄之召。
顧解輿鬱。
第想靜趣未免少擾。
爲之仰慮。
辭章處分
如何也。
同春函丈在朝日久
雖切爲公之喜。
不無私憂
宥凡書意
欲使函丈回歸志。
而兄之自處則乃不然
胡不以望於人者。
行於己耶。
同進而同退。
恐似綽然有裕
未知自量何居
子進講。
慶音遠播
東方万億之休。
未嘗北望申祝也。
林生留書徑往
不得相接
只俟到錦延見耳。
弟日事紛忙。
一事塞職責。
秋來事業
無非理民賦。
殊可搔首
況又冒寒遠巡。
身疲氣惱
不堪道路之苦。
私悶奈何
千万在途
悤悤不能備悉
伏惟
(乙巳十月初五日。)
[答李幼能(乙巳十月初六日)]
昨褫拜一書
登徹恐遲也。
得接邸狀。
則兄已得解職名。
自此閒趣益超然
不得不朝廷惜之也。
驅馳多日
疲病已甚
寒怯道。
無意味。
嶺南試題
有何羕(一作樣)怪說
幸望因便記示。
世道至此無可爲矣。
可慨可慨。
貼紙束。
分付完營。
爲先致助婚具。
在途悤悤。
千万不宣
(乙巳十月初六日。)
[答李幼能(乙巳十一月二十九日)]
前月辱復。
得於在途時。
稍慰旅遊之懷。
繼而兩札遠至
備審沍寒
履道養精
神祐万福
馳幸倍切
周巡海濱
今始歸完。
疲於道路
重以觸寒
疾病乘之。
閉戶呻痛。
悶甚悶甚。
同春函丈歸后。
愆度不輕。
才得向安而猶未快復。
一番赴朝。
但增不悅之慍。
無益國家
慨嘆奈何
覺非之說。
果然否。
然則豈不可幸。
未知覺非淺深之如何也。
婚需所助甚尠。
方用愧仄。
反蒙領謝
始得大手段之稱。
好笑好笑
憊臥逢便。
強艸不備
祝醮順成
伏惟
(乙巳十一月二十九日。)
公元1666年
[答李幼能(丙午七月二十五日)]
巷處遠隔城市
新歸未暇咨候
意外專使辱問。
敬承秋炎。
靜養起居康迪。
感慰之至。
積懷頓豁
弟交符愆期
再昨始得入來
長道觸熱
免於疾病幸也。
査事自變故以來
未嘗有如逼辱慢悖之擧。
憤痛之極。
直欲無生
未知前頭事。
果又如何也。
家仲之久外。
廟議非偶然。
抱病之人。
勞務日埤。
慮至傷損
兄弟分離忽已三載
又過今冬。
不得相見
則此豈情理可堪者耶。
奈何奈何
來路歷拜兩函丈。
則體中匀
安。
深幸深幸。
千万對容。
不備
(丙午七月二十五日。)
公元1667年
與李幼能([丁未正月三日])
 家伯自坡站入城。
留一日。
朝還任耳。
弟休調路憊。
乘隙就敍爲計。
岭事處置
豈不明快
而卞斥之際。
益致憾毒。
他日恐有大不快者。
爲之深慮
前書所示文字
失本云者
甚是甚是
湘西儒疏最恰好
令人敬服
想兄已見之否。
歲律回新。
大監初期候過。
仰惟感時追思
摧痛倍增
中得無所傷否。
區區慈慮。
準擬趨承淸誨
因吳批罷政太晩。
不能諧。
昨又入直
末由抽身
雖遞已至三歲
願見之懷耿耿不釋
而此身苦被纏縛
不得一造閒居。
從者个城。
不得就展人事
可歎也。
項者惠札。
謹已承拜。
言行錄
家有所予一件。
弟則夙夜彶彶。
未暇披閱
如欲一覽
奉借何難。
今日東出鄕廬。
惟願靜養多福
不宣
(丁未正月三日。)
[與李幼能]
 北事已了。
一倍憤痛
此曾末聞之事。
直欲無生
積阻乍展。
餘懷耿耿
奉手翰。
稍慰稍慰。
唐城之行。
發於明日
今聞大駕回鑾在近。
雖往似當卽
還。
不然則欲少留耳。
瓊膏試用
不吐則見效可期。
幸甚幸。
當依送呈
而成醫明早到此。
服法詳問
仰報計也。
餘俟更就穩敍。
不宣
[與李幼能(丁未七月十六日)]
仄聞從者見臨城東
夙夜汩汩
無計就拜。
悵恨何極
旱熱此酷。
不審靜養起居何如
傳明將還出郊居云。
然耶。
意外被斥。
不是輕罪
事勢所迫。
未免泯默供職
其爲悚悶慙恧
尤復如何
濟事朝家難處
不別講求善策
只有痛心隕涕而已
奈何
過社陪從后。
卽擬辭免
俟兄更入京第。
從容趨敍計耳。
營書呈上
紛甚不宣
(丁未七月十六日。)
[與李幼能]
比以李全州就理
逐日往問於金吾
端陽已迫。
又發私之行。
步走卒卒
未暇趨敍。
恨悵之懷。
方切耿耿
意外兄札辱及。
感慰倍常
承兄病患憂惱中。
又遭切戚。
可勝驚嘆
弟來旬間當還。
那時未及還尋鄕廬。
可得奉拜東郭耳。
南陽兄爲唁李兄。
間入來。
今欲還出。
行色甚忙。
未能就叩云矣。
旱哭此極。
此非尋常變異
切憂奈何
不宣
[與李幼能(丁未八月初二日)]
音徽久阻。
瞻溯益切。
耑人辱札。
敬審近日
靜養體履安福
慰此慕用
弟累疏而后
昨始得遞。
所患寒疾
汔未蘇復
殊可間也。
國家不幸遭此大無。
憂虞不一其端。
若之何
與人接。
未聞朝家施措之如何耳。
領台出仕后。
亦未之往拜。
而漂人事
更不提起云矣。
家伯頃嘗入城。
旋卽還任
仲兄今政始得新代。
歸期杳然
鬱嘆可言
簡當討便善傳爲計。
海尹偃然終老鄕里之人。
此後護救之徒。
更何爲說。
兵判引入
未知果緣弟輩事。
形跡則然矣。
餘俟早晩面展。
不宣
(丁未八月初二日)
公元1668年
[與李幼能(戊申二月三日)]
前月十九廿七兩度寄翰。
昨夕自京褫至。
敬承比日和煦
靜養體履沖泰。
區區瞻慰。
豈勝馳誠
意外叨此藩任。
不但屛退蹤跡
不敢冒當
兼以精神筋力
頓然減損
難堪劇。
以此再上辭章
力請解免
而未蒙恩允。
良貝惶悶。
何可形喩。
今欲更入文字
若不得遞。
只合承命祗赴而已
如何如何
洪相之喪。
實有殄瘁之痛。
奚但哭吾私。
此后士類無依恃。
奈何奈何
仲方忠州
固病不得歸朝
當以惠書轉投也。
一棹約會
不可遂。
此身如未免
則未行之前
準擬疋馬委訪。
而亦可必也。
邊督郵不得相見
可嘆
適宋友向齋所
憑此候修。
不備
(戊申二月三日)
[與李幼能(戊申六月七日)]
久雨毒熱
惱人氣。
遠問此時
靜養起居
伸佑增朴否。
區區瞻溯。
不任懸誠。
不量受重任。
強疾而事驅馳
荒政甫訖。
憊敗特甚
呻吟度日
苦無意況
斯文諸丈。
皆在此地
進門下。
得奉警咳。
則蒙憑之質。
有所益
煩務所縻。
不能自拔
大失始願
秪用恨嘆。
尤齋相爺無起意。
同春函丈衰病漸甚。
不如昨年氣力
實切憂悶
汩沒賑事。
久在道路
關於拜問
恒愧不敏
玆因京褫。
略略付候。
不宣
(戊申六月七日。)
公元1667年
[與李幼能(丁未十月晦日)]
所居雖遠。
身閒無事
猶可疋馬相從
疾病連仍
不敢爲此計。
家之僕使
不得耑奉起居之問。
悵然興懷
自不勝離索之嘆也。
寒事正嚴。
仰惟此時
老兄靜養體履万福
一味呻吟
無他意緖
只是蟄伏燠室
偃息自便
因此得力
或有啓發古人書。
區區之願。
而此未易言者
奈何
家仲絶寒好還
私幸可喩。
未洷承誨。
所祝當寒保嗇
以副慕用
不宣
褫付京中
可免浮沈否耶。
(丁未十月晦日。)
公元1668年
與李幼能([戊申十一月十二日])
多事憒憒
久闕書候
一念戀仰。
未嘗弛也。
意外
札遠枉。
伏承歲暮深寒。
靜養體履沖福。
瞻慰不容喩。
斯文兩函丈。
久滯輦下
頻侍講筵
以致聖心開發
學問日進
每看邸報
不勝聳喜。
老兄被召命。
未知進退何居
得與兩丈。
周旋前席
裨補君德
區區之望。
而亦非兄之所可辭者。
如何如何
一歲紛忙。
只添疾痛
公私可愧
見到
因褫拜候
不宣
(戊申十一月十二日。)
[與李幼能(戊申十二月十一日)]
積雪增寒
不審此時
調養體履何如
區區懸慮
益切遠誠。
弟憊病日甚
不可支吾
解免不易
悚悶奈何
調中材料
玆以若干呈上
此非手段之細。
其如無資何。
好笑好笑
經書辨疑
當從后印還。
千万吟病僅裁。
不宣
(戊申十二月十一日。)
公元1669年
[與李幼能(己酉六月二日)]
安東之事。
弟意以爲不必陳章
聞兄已八丈字。
蓋想其不得已也。
誠是苦事
兩門冬各一斤
依敎呈上
此後亦秋得之
當更圖副矣。
此外鄕料。
亦須示及
喉司新擢於令匪榮。
仰覵天意所注。
不偶然也。
竊爲朝廷深賀。
不識進退如何也。
餘寒未戢
近日靜養增福否。
瞻溯益切。
兩務幷委。
百病交侵
末無支堪之勢。
伏蒙聖恩得辭本任
私幸可喩。
所患漸加。
新到憊且多事
闕於拜問
一念懸仰而已
外令遠辱
伏承比日毒熱
調攝安福
極慰此懷。
同春函丈
畢竟歸意難遏。
浩然行色
豈不快適私計
自今兩筵無人
薰陶之責。
其誰任之
令兄雅志
固已窺度
而累辭不獲
至有格外傳敎
不識進退將欲何爲
一番謝恩
一番侍講從容辭退
未知如何
弟到比。
幸免疾病
職責雖重。
如欲循常苟度。
則甚無事
有意作爲
節節難處
此地形勢
大槩如斯
而最苦者。
日間經記多在貨財上。
右掌事者。
無非市井牟利人。
其所稟悶。
平生所未曉者。
不得已強爲酬應
此豈吾人所樂。
加以左衽已久。
人心大變
倫常各分。
壞亂難救。
憂嘆不可極。
千万入褫。
不宣
(己酉六月二日)
[與李幼能(己酉八月晦)]
兒子以弟連年外任
不得敎以文字
氣質可取者。
同春函丈
每對弟以爲此兒大勝於君。
弟以貶抑太過自卞。
長者每笑之。
今得兄示。
以不減其父爲敎。
不勝捧腹也。
見南雲路書。
亦以勝其父爲言
凡人情愛其子。
甚於其身。
區區之願。
豈但在於勝其父而已
婚事
渠年方幼。
豈有云云處。
頃在湖西李司書載仲
謂其伯錦山公有女。
議親云。
而聞其年歲
相敵
不敢許矣。
令兄有意及此
兩家
義實所樂聞而願托者。
婚事預定
古人所戒。
而然數年之後
彼此若無他意
自當相議爲之。
幸望俯諒如何
兒子時時見敎誨之。
亦好矣。
人蔘參兩
黃毛十條
十笏呈上
墨品甚劣。
不合文房妙選
可嘆
令兄病理惠書
久在道間。
酬應亦煩。
闕然修敬
悚恨曷勝
伏問近日調候何如
宜藥已久。
其已得效漸安耶。
憂慮增深。
爲人侵斥
方在陳章乞免中。
因此得遞。
何幸不然
良貝甚矣。
以是爲悶耳。
三椏。
今年失採新備。
似難不可過用舊儲
故姑待新產之如何。
聞令兄所服不繼
玆有所送而品劣數少。
可嘆可嘆
忙擾不備
(己酉八月晦)
與李同甫書([己酉十月初三日])
維重頓首再拜言。
士林不幸
先副學令監之奄違色養
承訃痛哭
不知所喩
伏唯云云
至禮判。
維重受任在外
無由趨哭於靈筵
感念平昔
益增悲恨而已
謹奉疏伏惟
(己酉十月初三日)
[與李同甫書(己酉十二月二十六日)]
維重頓首再拜言。
日月不留
衰事倏忽
惟擧號靡逮
孝思何極
歲行已窮。
不審此時
哀氣何似
區區
憂戀。
益切遠誠。
曾蒙挽幅之托。
惟庸愚。
平日獲私於先大夫閣下
契義不比彝常。
適此遠出。
不得執紼事。
則其欲寫出傷痛之懷。
寓諸文字之末者。
情豈窮已
而自少不習韻語
且値家兄燕行。
隨至灣上。
公私酬應甚煩。
不能強所▣能。
辜負盛意
悚恨無任。
元福亦不敢奉還
以俟他日面納。
嘗於親故之喪。
挽幅之投。
不得奉塞。
此亦不敏之罪也。
猝聞北使之來。
今方發向邊頭
苦悶可言
因便修差。
伏惟哀察
不備
(己酉十二月二十六日。)
公元1670年
[與李同甫書(庚戌十二月十四日)]
省式。
歲暮寒凝
遠問此時哀氣何如
區區憂戀。
不任遠懷
日月流邁
練制倏過。
仰惟哀號痛毒
孝思何極
昔疾今已快復耶。
多事憒憒
久闕相問
深恨不敏。
適玆固便修候。
不備
(庚戌十二月十四日。)
公元1671年
[與李同甫書(辛亥正月一日)]
 伏承哀方裒集先令遺文
不勝悲愴
簡牘之在此者
不過二三幅。
當授篋藏。
憑撥送上。
家所藏者頗多
而似難搜出。
遞歸
方可承敎矣。
敢此仰復。
維重頓首言。
便來承拜哀札。
就審哀大病之餘。
氣力支迪。
曕慰區區
日月流邁
忽焉新歲
惟衷號痛毒
孝思何極
此來無所塞戢。
遭此無前飢荒
將無救濟民命
日夕焦憂
兼以湖西經累之事。
甚有不安私義
三上辭章
已下備局。
尙未處分之如何。
尤增惶悶。
每想哀家素寒。
大浸饋奠之節。
不能備禮
故思欲奉助艱乏
而遠莫之致。
及此意於金尙書台席
貴使委至
良幸良幸。
將祭用物件。
具錄以臣。
望須照納。
千万不宣
(辛亥正月一日。)
[與李同甫書(辛亥五月十三日)]
維重頓首言。
卽於褫中。
承拜初七日哀札。
仰審毒之中。
曾憂不輕。
遷次東湖
艱苦倍甚。
區區仰慮。
何可盡喩。
憒憒久冒。
當此荒政
焦憂度日
意緖索然
期已過。
得代不遠
以此自慰耳。
所示藥料
謹此呈上
但恨略少。
不足以副此渴急之求耳。
不宣
(辛亥五月十三日。)
[與李同甫書(辛亥九月初二日)]
維重頓首言。
便來承拜哀札。
仰審哀氣支持
慰此遠懷
日月流邁
再期倏迫。
仰惟哀號糜還。
孝思罔極
益切悲添。
及瓜未代。
又此仍蹲。
公私良貝。
何可盡言
祭需謹此呈上
幸望照納。
方發江邊之巡。
臨行悤悤。
不宣
(辛亥九月初二日。)
公元1672年
[與李同甫書(壬子正月十九日)]
便來。
丞拜去冬惠札。
感慰感慰
遠惟履玆新春
侍奉雅候万福
馳溯益切。
疾病憤憤
重以喪威之慘。
呻吟
無以自堪
奈何
所示事。
卽爲奉施。
而今聞貴奴言。
逃奴不得捉去。
收貢亦艸艸云。
可嘆可嘆
便歸修辭
不宣
(壬子正月十九日。)
[與李同甫書(壬子五月二十二日)]
褫中承拜辱札。
仰審近日色憂彌留
久未復常。
區區仰慮。
四載劇地
積憊成疾。
春夏以來
呻吟度日
今雖解戢。
尙有日間酬應
不得專意安攝。
殊可悶也。
所求藥物
此亦垂乏。
安可不相濟於切迫之地。
略有所呈。
幸照納也。
病倩。
不宣
(壬子五月二十二日。)
[與李同甫書(壬子九月初六日)]
頃奉言末。
至今幸。
祗緣帶疾供劇。
久稽就謝。
深恨不敏。
卽玆意外拜辱札。
感慰區區
親事猥蒙不鄙。
俯以許之。
敢不承敎
兒息生年月時
俗例
謹此書呈
幸須加之卜筮
更示之如何。
兩日紛忙倍甚。
修敬太遲。
不勝悚仄
恕諒爲望。
不宣
(壬子九月初六日。)
[與李同甫書(壬子九月十五日)]
辱札謹承
體中久違安和
仰慮區區
每欲一就穩敍。
劇地紛忙玆未果
不敏可媿
親事蒙此俯許。
實是鄙家之幸。
但所示明年四五月。
猶爲太遠。
十月以后乎。
嘗以近世早婚爲戒
卽今懷川病患
彌留危重
一家情理
實爲切迫
固欲趁歲前冠娶
見于長者而以其年未及十五。
所不敢。
擬待歲改
行禮於正二月之內。
誠出於不得已也。
鄙家昨歲醮女。
日家以非吉年吉朔爲言
不拘俗忌
斷然行之。
愚意以爲先看人事之便否。
不必盡用日家之說也。
幸望更加商量回敎
何如
二月果爲窘迫
三月似可矣。
不宣
(壬子九月十五日。)
[與李同甫書(壬子九月二十七日)]
奉委翰。
適事紛闕復。
歉悚歉悚。
卽日起居增福
溯用益切。
親事
曲諒形勢
從近涓吉
盛意可感
以期迫禮屢爲辭。
私心還切不安
前頭
又或欲退日。
此間必將大良貝。
執事何以幸敎耶。
懷川病患
一向彌留
少無差效云。
憂悶何極
不宣
(壬子九月二十七日。)
[與李同甫書]
便回。
承拜兩度惠札。
感慰交至
前書以明年四月爲遲。
欲行正月月矣。
今則以正二月爲遲。
欲行於歲前
鄙家事勢切迫
猶可見諒
而今示敎
似有所未悉者。
可嘆
卽欲就議。
而兼帶未及肅謝
不敢出入
明日入直於摠府。
脫出似遲。
雖欲面奉
未易得。
幸望更加商量
明間回敎如何
對客。
不宜
[與李同甫書(壬子十一月)]
卽惟侍下氣佳勝
頃於鄙覆。
陳親事速成之意。
久無回敎
殊甚鬱鬱
昨邀日者問之。
以爲明春三朔
果有拘忌
若以四月爲遠。
則今年臘月可以吉云
兒年雖未及十五。
亦非雅弱。
懷川病患
一向彌留
近又添加
切量一家情理
決難等侍明年四月以後
幸望諒此事勢。
試爲擇日臘日
如何
至於婚時諸具。
以尊家淸素
不當從俗求備
日期在數目之內。
只合掃除凡百
成禮而已
苟或拘礙於此細節
非所望於左右者也。
謹此煩申。
以俟量敎。
不宣
(壬子十一月。)
[與李同甫書(壬子十一月)]
夙夜奔忙
久闕候問
方切悵恨
辱札仰審。
昨夕虛枉。
悚甚悚甚。
懷川病患
近因感冒
已到十分危境
憂悶何極
家間妻子
方在遑遑煎迫之中。
何暇念及於親事乎。
欲以此仰報。
而適在公擾甚。
未遑焉。
相面可以詳議
明朝倘可惠臨否。
心撓不宣
(壬子十一月。)
 大槩病患若無向差之報。
則憂遑中。
決不成禮矣。
公元1673年
[與李同甫書(癸丑十二月二十七日)]
承拜委翰。
區區
第審體中少愆。
近日酷寒
易致添傷。
幸望益加保攝
金銀花覓呈。
懷川病患
昨得十九日書。
熱勢少降。
失音少開。
進食漸減。
氣力漸敗云。
極悶極悶。
更待后便。
仰報爲計。
不備
喪威之餘。
憒憒供劇。
未遑人事
不得就敍。
再承辱札。
亦闕修敬
方切悚恨。
又此委問。
良感勤厚
第伏承
大夫愆候不輕。
不勝敬慮。
所示藥炭。
旣令輸送
此後亦當加呈耳。
不宣
(癸丑十二月二十七日。)
公元1674年
[與李同甫書(甲寅十一月十三日)]
頃承辱札。
適有山陵之行。
未卽修謝。
至今悚恨。
不審卽日
雅履調攝何如
仰溯益切。
昏事固不當遷就
世故人事
未可知者乎。
正月節猶至二月初旬
如得吉日二月旬前。
則甚善。
頒曆
卽爲擇示。
何如
西伯令公
前今方作書
待其答來。
仰報爲計。
所患
添傷於山陵之行。
方此委頓
呻痛可悶。
倩艸。
不宣(甲寅十一月十三日)
[與李同甫書(甲寅十二月十六日)]
寒事卒嚴。
不審近日
調候何似
仰慮區區
因山之禮已過。
痛隕罔極
生昨聞臺論已發。
退出西湖
俟罪罰。
相望益遠。
無緣拜敍。
徒切悵嘆。
頃者日官商議
則二月初二日。
合於吉云
考方則果然矣。
以此日進定婚禮。
未知何如
前頭人事。
不可遷就者。
只合從簡成禮而已
幸望商量回敎也。
不宣
(甲寅十二月十六日。)
[與李同甫書(甲寅除日)]
江外辱臨
慰存甚勤。
又此專人致狀。
荷眷誼。
深切感戢
第承體中少愆。
爲之敬慮。
僕待譴罷。
當出田里
而臺章久未蒙允。
良貝惶悚
罔知前頭自處之計矣。
敢不臨期告別
新春侍奉增福
不宣
(甲寅除日。)
公元1675年
[與李同甫書(乙卯正月)]
辱札承。
調攝佳安。
仰慰仰慰。
婚日。
昨招池卜問之。
謂二月廿二爲吉。
又問洪卜亦然
旣得吉日
不必拘於月朔之有忌。
年運大吉者耶。
今早
已遣池卜於尊宅。
更詢之。
幸甚
洪卜亦當趁今明起送矣。
但廿二。
與同初期相近
未知如何
不至拘礙
不安矣。
大槩曾聞臨急行婚之家。
不拘月日
一生福祿
不係乎此。
卽今人事世故之難知。
豈容平常底事例。
四月最遠難待。
不得吉日
二月之廿二似宜。
餘俟早晩面盡
不宣
(乙卯正月。)
[與李同甫書(乙卯正月十六日)]
江上辱訪。
荷眷甚勤。
恨不得穩敍也。
春寒過於冬令
此時侍奉靜屨何似
懷仰區區
生自遭良貝。
置身無所
不得不冒法出來
恭俟譴責
惶悚罔措
親事
僕雖在鄕。
可以日成禮。
幸勿爲慮。
憑便奉候
不宣
(乙卯正月十六日)
[與李同甫書]
親事愆期
而後成。
終副昔日言定之意。
至爲優幸
中間
兩家禍故。
追惟愴咽
想尊亦同此懷也。
適値僕待譴于外。
醮迎之禮。
旣多關略。
見舅之節。
亦將稽時。
此又人事不如意者。
雖嘆奈何
便未獲奉惠書
就審比日陽煦
侍奉靜履佳福。
慰仰區仰區。
兒子性質
不敏
敎訓不早
幸從遊蘭室。
得聞警咳。
庶幾開發愚蒙
知有所向
所恃隨事善道之而已也。
縮伏田里
惶凜度日
苟得罷免
少塞罪戾
而此又不可必
不勝悶蹙。
便忙不宣
 成婚之後
新婦稽時不得見。
不但情理缺然
人事亦有所不便。
陸路搬送有難。
則待解氷。
水路作行似宜。
未知何以爲計耶。
商量示之也。
[與李同甫書(乙卯三月十八日)]
兒子還。
拜承手翰
備審近日春㬉
侍奉學履安福
仰之餘。
慰懷大矣
所喩前答。
訖今未得承領
必不浼洪喬
深嘆深嘆。
僕員犯旣大。
不能見捨於物議
傳聞之說。
方生不止跼蹐惟俟譴罰
嶺海之行。
似是朝暮間事也。
新婦于歸
非不亟。
而勤敎至此
少待秋間。
亦似未晩
敢不奉承
餘忙不宣
(乙卯三月十八日。)
[與李同甫書(乙卯四月廿一日)]
便中獲承損札。
勤厚
遷次至再。
可想旅瑣之苦。
又伏審色憂方深。
區區仰慮。
可言
生爲治頭風
連事艾炷
仍致添傷。
呻吟度日
可閔
兒子趁節祀入
奴馬不備
恐難諧計。
可嘆
西報不勝隱憂
今復有所聞耶。
德源病患少減。
良幸。
頃日筵說。
無所聞。
更須示及
病倩不宣
(乙卯四月廿一日。)
 自有南李醜詆之疏。
此身卼臲。
日以益甚
況北謫
未歸之前
何敢自同平人
前頭國祥時。
不得不趨哭於闕外。
以此決難入參班列
闕下
便當歸鄕居矣。
設令留滯一二日。
不敢入參哭班。
入謝曾受資級
則退在京家。
仍行新婦禮。
事理極未安。
以此言之。
勿論早晩
新婦應行鄕家
秋後日氣涼寒。
船行不便
世故人事
有難知者
成婚已至半年
不得見舅。
情禮已不缺然
脫或邊憂果的
則將何以爲計耶。
此事不可不深思
於來旬望。
津送行禮
留一二月。
乘船還去
被此事勢。
俱似安穩
未知如何
俗禮新見時。
酒饍等物。
一幷除去
勿率首毋。
只於旅寓中。
四拜而已
簡而合禮
少無未盡
幸望思量回敎
如何
此紙付丙
尤望尤望。
[與李同甫書(乙卯五月廿六日)]
便中
承荷惠札。
就審侍下體況。
時珍勝。
區區慕用
曷任慰瀉。
員羅日久
寬恩天覆
今此譴罰
猶是輕典
省愆惶震。
置身無所
新婦冒熱遠來。
所爲慮。
前頭團聚
未易爲期
兒子數日後入
護其姊行以來
因此偕送。
事勢便宜
幸望亟副。
不宣
(乙卯五月廿六日。)
[與李同甫書]
辱札慰
第承入城未久。
又至遷次
是慮是慮。
生蒼
皇馳到。
餘悸未定
惟是感戴聖恩
不如所以爲報
新婦東湖西氷。
俱無不可處所
隨便爲之。
而十三日。
亦似便宜
須臾商量
使兒息回報如何
家仲勢難往會耳。
示事不勝驚心
謂之奈何
十三雖已定日
前頭事敢。
只當規處之矣。
心擾不宣
[與李同甫書(乙卯六月初二日)]
行日
辱以書存。
深感勤厚之意。
悤悤就道
未及修敬
兼謝遠枉。
不敏可愧
而后歊矣倍甚。
不審近日
侍奉氣履何似
瞻注區區
此行僅得遠寓。
而疾憂甚不輕。
令人煼煎。
尤老南遷
所路嶺東
無由拜訣於中途
慨恨何極
想同此懷也。
憑使不宣
(乙卯六月初二日。)
[與李同甫書(乙卯七月二日)]
秋炎愈酷。
遠問此時
侍奉雅履何如
瞻溯區區
僕積傷着濕。
后疾作。
一日蘇安。
以此承問有日
久闕修謝。
悚恨悚恨。
南邊消息
漠然無聞
豈勝憂鬱
憑便奉俟。
不宣(乙卯七月二日。)
[與李同甫書(乙卯十月十一日)]
  私門不幸
又哭姪子長殤
舍伯衰年
慘戚洊疊至此
此豈人理可堪忍。
悲痛摧切。
無以爲懷。
承荷辱書俯慰。
增哽塞。
寒事漸緊。
不審近日
侍奉履用何如
瞻向區區
子婦之行。
水路冒寒
得來到。
所幸不至大段病傷。
第此鄕居僻陋
凡百艱楚
生長京華
猝然喫苦
或有所不堪。
以是爲慮耳。
蘭結
今已訖工
而趁歲前果能趨寓耶。
此間不能得數屋子
爲之仰羨
而又念凍沍不遠
左右居鄕之計。
未易就也。
侄葬已迫。
悉撓不宣
(乙卯十月十一日。)
[與李同甫書(乙卯十一月廿六日)]
便中
承拜損札。
就審嚴寒
新寓侍奉
體況康福
披慰區區
此間爲營亡妻移葬
近頗勞攘
再明。
又將發向廣州舊壟。
氷程運柩。
易致良貝。
以是爲慮。
新婦歸從旅寓
當中饋。
每以貽勞爲念。
而無病安好
幸可言。
京毛絶不得聞。
追削之論。
擬待已久。
雖甚痛傷
亦復奈何
惟是悠悠之憂。
莫知所屆
便忙不宣
(乙卯十一月廿六日。)
公元1676年
[與李同甫書(丙辰三月三日)]
懷人一念
逢春益新。
情翰遠辱
承審暖節。
侍奉體況安福
欣慰倍常
僕才過竹山遷厝
昨始還寓。
數月之內。
重以勞攘
憊敗呻吟
無以堪。
可嘆
所幸兒子疾患
不復發作於號損之中。
寬焦憂之念矣。
令妹歸寧
情理雖切。
中饋之托。
祭祀之奉。
惟在賢婦量度
家間形勢
實難奉承勤敎。
幸諒之也。
伏枕倩艸。
千万不宣
(丙辰三月三日。)
[與李同甫書(丙辰三月廿六日)]
春序將盡。
仰惟此時
侍奉雅履增福
區區向溯。
生昨聞伯氏得病危急
倉皇作行。
來到平丘先壟之下。
審症勢少歇
幸寬煎迫之心。
完復尙遠
憂慮曷極。
歸事
未定遲速矣。
頃日惠覆。
鄕時謹已拜見
冞深
憊頓呻吟
無計就敍。
姑此伻候。
不宣
(丙辰三月廿六日。)
[與李同甫書(丙辰三月廿九日)]
枉訪
未及伻謝。
又此專書辱問。
深用感戢
欲以明發去。
行色甚忙。
恐難就別。
如之何
如蒙更臨。
可得展盡。
餘懷不宣
(丙辰三月廿九日。)
[與李同甫書(丙辰孟夏初吉)]
昨承臨款。
重以杯酒之歏。
眷意不敢忘。
又早辱書存。
加惠瓊琚之章。
諷詠之餘。
感佩增深。
所以規勉者。
誠非陋劣所敢堪承。
媿悚媿悚
示事。
歸后當更商量也。
少晩欲歷拜。
再可展。
餘懷不宣
(丙辰孟夏初吉)
[與李同甫書(丙辰四月旣望)]
近日向熱。
不審侍下雅履何如
別來悵戀
一味耿耿
病劣及歸鄕寓。
兒子疝患復發危苦
乍歇乍緊。
今至十餘日。
尙未見瘳。
憂悶可言
憑遞奉候
餘姑不宣
(丙辰四月旣望。)
[與李同甫書]
耑札感荷
就審侍奉万福
尤慰仰溯。
此行不得不淹延至今
過數日當還。
前頭事。
未知如何
日夕悚凜。
敎意備悉
反覆思量
終覺未穩。
故止之矣。
餘姑不宣
[與李同甫書(丙辰五月初八日)]
不審近日
侍奉雅履何似
向溯區區
曾以書入便。
其已徹照否。
此間
兒病疝痛止歇之後
更不發作
腹際凝結之氣消散強半
而餘毒尙大。
食飮厭進。
憂悶可言
然觀其氣力症情。
向日大勝
自當漸次差安。
而成腫之患。
決非可慮矣。
幸望休念。
前頭調治
不得去根。
就醫京下。
亦似未晩矣。
適憑京便。
艸艸付信。
不宣
(丙辰五月初八日。)
[與李同甫書(丙辰六月初一日)]
遞奉前月廿一日惠札。
幸可言。
炎雨未開霽。
不審此間
侍奉雅履何如
區區瞻向
病劣一味堇遣。
兒子寢食起動
至平常。
只腹際積聚未盡消散
藥與灸皆不可已者。
暑熱艾焫。
難堪
苦口之劑亦恐敗胃
近姑幷停。
但令隨便調息
以扶元氣
秋涼
更議宜治爲計。
下就宜。
似勝於鄕居
而京宜亦無可托重病者
家間事勢
亦難接着於非京非鄕無所依賴之地。
故旣無成腫之慮。
不復生意於此
而然前頭一番上京
尋宜問藥。
亦何可不爲也。
適在山齋
悤悤入便。
千万不宣
(丙辰六月初一日。)
[與李同甫書(丙辰六月廿六日)]
洊奉枉札。
備審比間潦炎侍歡之暇。
學履淸勝
感慰倍切
病劣避暑山堂
遣時日。
兒子所患
服補中益氣湯。
元氣漸復。
腹下積聚
用缸灸。
已得去根。
極幸極
幸。
未知前頭
更不作孼否也。
新婦歸寧
固非難事
家間細故
牽掣者否。
秋後當觀勢爲之耳。
聞便忙艸。
千万不及
(丙辰六月廿六日。)
[與李同甫書(丙辰九月十五日)]
東沂之日。
遠將再次
良感眷厚
追思停棹醉別。
未嘗不爲回望悵然也。
霜寒
謹問侍奉靜履何似
水路阻風
閱日始歸。
撼頓憊敗。
不可言
重以季兒患痁。
經月不瘳
憂惱亦甚。
奈何
適回入京便。
艸艸付候。
不宣
(丙辰九月十五日。)
[與李同甫書(丙辰十二月四日)]
歸自懷川
承見十月惠書
稽復至今
可勝慙恨
卽此窮陰積雪
侍奉靜履万福
仰溯區區
當寒勞動
憊敗生疾
掩戶山齋
日事呻吟
良苦良苦
同春先生襄奉已過。
不堪追慕之痛。
令妹歸寧
非難事。
須待來秋
更量而示之。
兒子行役之餘。
舊病不作
實爲優幸
憑便修謝。
悤悤不宣
(丙辰十二月四日。)
公元1677年
[與李同甫書(丁巳五月十八日)]
伏聞大夫愆候曠日
顧以疚摧疾病
未遑奉問湯藥之節。
心切悚。
承月初所惠書
仍審色憂復常。
侍履增福
曷勝欣溯。
亡兒窆空事倏焉已過。
追攀莫及
痛割何極
兒子昨自懷川歸言。
尤參夫人襄禮
以行於旬前。
未及赴會
必目憂畏所迫。
不免
進期。
聞甚痛㤋。
千万悤悤不宣
(丁巳五月十八日。)
 賤疾雖得差歇。
猶未去根。
時時發作
苦悶可言
近耗聞輒驚心
將至何樣境界
憂嘆何極
[與李同甫書(丁巳七月七日)]
續奉兩度惠翰。
無便稽復。
愧恨愧恨
暑熱入秋轉酷。
不審內侍下體何似
傾溯區區
廟論始發。
禍將不測
幸賴天鑑孔昭
乾剛有執。
負罪諸臣。
尙緩一死。
寬大之恩。
感戴罔極
然此事積歲經營
用計深矣。
不以不售故止。
未知終果如何也。
初擬席藁於畿下。
限於朝命發行
還止縮伏田里
惶隕靡容。
令妹歸寧
屢勤委喩。
敢不奉承
子將以晦初間
因事入
欲令護去耳。
蓬山消息
久不得聞。
殊菀殊菀。
家仲頃患毒痢。
幾七八日危劇。
才得向歇。
元氣極敗。
蘇復尙遠
憂煎曷極。
千万入遞。
不宣
(丁巳七月七日。)
 因兒子
得見鳩林相公寄贈一絶左右奉和者。
吟誦之餘。
不勝俯仰感慨之懷。
謹此步韻錄呈。
平生不解詩律
只宜一產淸覽。
勿煩諸他眼。
[與李同甫書(丁巳八月六日)]
褫奉前月廿六日手翰
感興慰幷。
緬。
惟乍復。
侍奉靖養增福
服人屛伏惶懍。
以病爲伴。
他何可言
廟論發後。
聖上屢下堅定不從之敎。
所以經營
禍之計。
或可以寢止
而每因儒疏而激之
挑發駭幾。
此后天意
亦有不敢仰恃者。
奈何
有事姻家
其已了當
出東郊否。
未澤奉唔。
只願以時加嗇。
謝狀上。
(丁巳八月六日)
 令妹歸寧
不必逐歲一行
而每承勤懇之示。
有難違孤。
且以女息在京。
宿疾沈綿
將欲遺兒護來。
故擬於此行。
津送今妹矣。
阿侄爲行山節祀。
卽日上去
因此發行
事甚便順。
不但家間奴僕
盡出未還。
無以成行
家仲以去再行
適當此時
傷於潦濕。
以致病發
元非不得已切迫之行。
而重有所傷
宿疾復發
貽憂彼此非細
力止之故。
不敢曲副其願。
欲待明春日㬉而搬送。
左右缺然於此矣。
還用未安。
[與李同甫書(丁巳九月二十日)]
便中
獲奉前月十九日手札
披慰則深。
而褫到之際。
日已多矣。
卽此秋暮
恭惟慈闈舊癠。
神扶復常。
雅履靜養加福。
區區向溯。
豈勝遠懷
服人枕病窮山
僅存喘息
雖聞廟論已寢。
一念惶隕。
何敢少弛
中外胥動。
紛云未已
木知繼此而更有何事也。
令妹秋后
雖有呻吟
不至大段
燠室經冬
差可少病。
來春歸寧
恐似未晩矣。
万万入褫。
不宣
(丁巳九月二十日。)
[與李同甫書(丁巳十二月二十日)]
維重家禍荐臻
兄喪未周一期
寡嫂因毀繼逝。
幷喪之慘。
世所罕有
何積戾而至此極。
驚隕痛摧。
尙復何言。
特承慰問
哀感良深
緬惟卽日窮陰
侍奉體履万福
舊患頭風
入冬轉劇
孤侄傷毀已甚
氣息危䮕。
日夕扶携
悲憂交切
墓期卜於來正十三。
而凍沍未解。
事役難就。
尤用悶瞀
日者遠訪窮谷
淹留敍討。
索居之久。
受賜多矣。
喪威此酷。
心神如失。
未遑一書
以謝厚款
深愧不敏
尙有以俯恕否。
兒子爲行先壟歲事
仍欲轉過門墻。
憑此奉候
万万不宣
(丁巳十二月二十日。)
公元1678年
[與李同甫書(戊午二月十三日)]
日者兒回。
辱以書存。
勤厚
春日向㬉
緬惟下體增福
區區傾傃。
嫂葬兄練。
次第已過。
人事變遷
歲月流邁
悲痛摧切。
追慕何及。
孤姪傷毀已極。
氣力危薾。
至今支全。
實是大幸
前頭之憂。
不可盡言
憑便奉候
万万不宣
(戊午二月十三日。)
 子婦有脤。
已至六七朔。
懸望之中。
欣幸何極
欲及產期
願得歸寧
而但以累日船行
致傷損。
爲慮耳。
[與李同甫書]
褫奉前月初八日惠札。
撫慰勤摯。
摧感可勝
卽此春和
伏惟堂闈愆候
神佑復常。
侍藥之餘。
體履安福
瞻嚮
頃以書入便。
計已轉徹於座右否。
服人比因恒風多寒。
頭痛復發
掩戶山間
日事呻吟
殊無新春好趨。
令妹歸寧
欲以閏月念后發行
承此俯喩。
敢不仰副。
不能預卜日期
欲令兒子寒食墓祀。
覓船護去。
家間事勢
有難周旋於其前故也。
深衣遠莫丞投。
若待此行已後冠禮矣。
奈何
砂糖昨便略有所呈耳。
千万悤悤不宣
[與李同甫書(戊午三月廿三日)]
上復札。
計已登徹矣。
春霖甚於夏潦
不審近日
下體何如
曾承色憂向安。
今已快復常節否。
區區瞻傃。
僕閒中所得疾患居多
可歎也。
兒子搬其婦行而去。
水漲船駛。
不日可至。
好免霧露淹留之苦。
幸也。
忙甚不宣
(戊午三月廿二日。)
[與李同甫書(戊午閏三月晦日)]
前書未復。
又奉惠問
何眷意勤厚至此
感戢感戢
緬惟卽日向熱。
色憂底安。
中淸勝。
區區懸注
病劣一味粗保。
近家仲得疾甚劇。
雖已入差。
完復似遲。
悶慮切至
兒子初擬遄還。
產期復遣。
更念往來促迫
有勞憊。
令渠仍留門館。
倘蒙朝夕規警
有以開發指導
俾得專心講習
受賜多矣。
以是煩托。
千万不宣
(戊午閏三月晦日。)
[與李同甫書(戊午四月二十二日)]
自奉初七日惠翰。
不得便信。
比來旱炎。
侍奉靜屨
何似
色憂今已快安耶。
區區懸念
風頭之痛。
發作甚數。
當暑閉戶
苦狀可知也。
家仲病餘
元氣未復。
尙今恭然。
憂悶憂悶
兒子久處門館
必煩左右開發指導
前書所托
出於至情
皮膜語。
胡乃過謙若是
令人愧悚
咬菜根
書生本分
若令悅承理。
芻豢於口。
則所賜甚大矣
以爲如何也。
倩艸不宜
(戊午四月二十二日。)
[與李同甫書(戊午五月初二日)]
災旱極矣。
不審比來毒熱
侍奉體況何似
恭惟色憂已獲平復
區區傾仰
僕恒苦風頭之疾。
未見蘇快境界
家仲病餘苶然
方在床席
無意緖可言
兒子久留門館
倘使所讀富而所得多。
左右之惠也。
以是爲望。
令妹產期已過。
未聞分脕之報。
極鬱極鬱。
兒歸遲速
惟當視此爲之。
渠必以久滯爲悶。
而旣留經還。
殊非初意
故使之觀勢去留矣。
忙艸不宣
(戊午五月初二日。)
[與李同甫書(戊午五月十四日)]
便來倂奉前后二書
具審近日
侍奉靜履安福
欣慰區區
病劣粗係如昨。
令妹產期雖過。
延年分脕。
世多有之。
安健無病。
何慮之有。
旱餘得雨
殊未優足
田家以種秧爲艱。
圻土亦然否。
兔園爲農。
古人已言之。
何難之如
兒子淹留至此
必多觀善之益。
每承引喩
遇謙。
非所望。
幸須加意
不宣(戊午五月十四日。)
[與李同甫書(戊午五月二十八日)]
前書已徹否。
卽此酷暑
侍奉雅屨万福
令妹分脕無災。
又協桑蓬之願。
一家聳喜。
相聚爲賀。
五十之年。
始有孫男。
人情能不然乎。
曾托以勸勉
迷息講讀之事。
玆以小兒看護仰溷。
復將以爲如何
好笑
憑便伸候。
不宣
(戊午五月二十八日。)
[與李同甫書(戊午七月十九日)]
維重白。
日者兒還。
拜惠翰。
存訊之外
眷喩又甚勤摯。
感慰感慰
不審卽日秋炎。
侍奉體履何似
切聞尊從伯判書台丈。
捐館舍
仰惟親愛敦厚
悲慟何堪
顧以契誼之深
不勝悼怛之至。
維重孤露鮮生
靡所依恃
惟幸季姑趙樂靜夫人年高恙。
忽承哀音
痛隕曷極。
負罪戾。
跡阻京國
違曠省侍五載于玆。
老人思戀之情。
屢形於書札
每念至此
心緖不寧
未及承顏
人事遽變
永隔幽明
已矣莫逮。
銜哀抱恨
尤復難抑。
趙氏丘壟金川
欲趙靷期。
哭喪次。
仍詣葬所。
畢事而歸。
此行若取路維楊。
更奉淸眄。
區區阻懷。
佇可一展
憑便裁謝
千万不宣
(戊午七月十九日。)
 家仲辭章自列
實是私義不可已者。
醜辱之加。
非所恤。
削奪而止。
猶爲太輕。
可怪可怪
李蔡兩疏
與同挑激禍浪。
搖撼天聽
不但接武
北。
又使蒙宥章甫
竟寢成命
慨嘆奈何
拙句汗壁是懼。
於簡末錄呈。
俯喩甚勤。
敢不易紙淨寫。
以承盛意
前冬留別之作。
只擬箱篋間室翫。
不敢醜婦效嚬計。
過加勉責。
愧悚愧悚
姑俟追報
幸諒之。
峽中凶歉
圻甸無甚異。
前頭茫然
莫措屯穀之換。
所示雖善。
此無債物。
經營莫就。
奈何
公元1679年
[與李同甫書(己未正月十一日)]
專使至。
承荷書存。
恭審新元
侍奉万福
體中佳勝
區區向溯。
恨不得面賀也。
服人素有痰疾。
曾不作孼
自去冬凝結膈間。
痛掣腹脅。
槎于皮膚
以致冒敗。
食減者月餘
日多灸中脘
近幸入差。
元氣極憊。
未易完復
惱苦奈何
兒子滯行。
已知其嶺路阻雪。
日夕憂念万端
華冠已於前便付送。
未及投納。
煩委縈。
可嘆
第以奉接信音
爲幸耳。
千万不宣
(己未正月十一日。)
[與李同甫書(己未八月十三日)]
在鄕日。
再奉惠問
誠感勸慰之意。
未及拜復。
嚴命已下。
倉皇踰嶺。
回望渺然
乃於褫中。
又辱手翰
欣慰之至。
怳若更接言采。
何賜之厚也。
維重負罪待譴之日。
久矣
嶺海之行。
於分固宜
一味惶隕。
更无可言
塊處旅舍
終日闃然
養病看書之外
了無一事關心
益覺閒靜之有味也。
家仲臨岐一別
轉隔千里
荒僻
往還無便。
專人相問
消息無由憑聞。
日夕懸念
徒切陟岡之戀。
亦復奈何
天氣漸涼。
只願侍奉湛樂
神相增福
憑風謝万万。
不宣
(己未八月十三日。)
 泰仁曾以節扇投問。
此去謝簡
幸煩傳致。
此地水土未及經驗
美惡不可知
僻陋近海
嵐霧長浮。
日氣沈陰
有時風從北起。
万竅怒號
掀動天地
中之則必傷。
可怕且苦者此也。
兒子鄕家
保遣如昨。
但雄孫胎毒盛云
可慮可慮
圻甸失稔最甚
前頭何以爲計。
仰慮仰慮。
合啓不止而聖批一向不從
所恃天定
終能勝人默禱而已
兪承旨鄕居
亦傳謝狀如何
[與李同甫書(己未九月二十四日)]
纔謝前問。
又奉枉札。
音莊接續
不覺山河關隔
感書何可言
卽此霜寒
緬唯色憂故常
靜屨增福
區區傾溯。
累人抱病殊方
隨分粗遣。
厚兒間關來會
深慰久闊之懷。
迫於秋糴
僅留十餘日而歸。
爲之一嘆
子婦歸寧
何可靳許。
但聞孫兒胎毒甚盛。
久未得差。
且看寒事不遠
恐難周旋往返
於來春。
水道乘便
則其視行人馬之難備。
事勢似易。
未知如何
忙甚不宣
(己未九月二十四日。)
公元1680年
[與李同甫書(庚申三月二十日)]
便中辱問。
喜得新歲安音。
但書發已久。
春事將盡。
不審比日
侍奉靜履何如
一念馳係
不能已也。
累人冬間
始患痰嗽。
入春轉加。
至今日夜交劇。
略無減勢。
或言水土所祟。
亦當任之而已。
頃得家仲二月書。
寢食無恙
稍慰陟岡之懷。
鄕家子侄輩患厲獲蘇。
固爲大幸
奔播未集
尙有可憂。
且聞最孫臍瘡。
尙未完合。
而自歲前
乳乏與飯。
小兒喫飯
多至過飽生病
念念
厚兒病餘氣力
可以作行。
想於晦前到此矣。
來使告歸
手生痰核
倩艸不究所懷
惟冀恕。
(庚申三月二十日。)
 
旣成
家便適至。
獲承去晦所惠札。
憑審比來
靜履安福
甚慰傾溯之懷。
聞退憂相公移入峽中
自此聲息漠然
如之何
卽見洪甥所示。
岳令公暴逝於黃州行館
驚愕慟怛
可言
年來
知舊凋零殆盡
此何運氣
無生世之樂。
奈何奈何
已具先書。
不復備究
[與李同甫書(庚申六月廿八日)]
向聞愆度猝劇。
劇地紛忙。
不得專問。
每從退憂記府
探得輕重之報及奉惠札。
姑審伸佑愷悌
美痰獲安
積慮之餘。
欣幸可勝
卽此炎潦。
靜養增福
僕皆憊未復。
強應職事
無所裨補
益良具。
奈何
昨得鄕信
兒婦輩皆佳。
殊喜。
積久之懷。
非面難究。
快蘇之后
倘入城裏
預擬就敍。
近日服何藥。
材料難得者。
示及爲望。
万万不宣
(庚申六月廿八日。)
 生黎
苑暑乏儲。
不得更呈。
以致稽復。
可嘆
鄭醫之不相見
蓋由情理之有所不安。
而然於渠有何愛憎
藥之任。
初無斥去之事。
宜之選。
豈有防塞之意乎。
渠之此言。
雖出於畏怯
其進其退。
何與焉。
付之公議而已
[與李同甫書(庚申七月初二日)]
纔以謝札轉上。
其已徹照耶。
昨奉季氏所傳乎問。
備審調攝日久
體中蘇安。
慰幸。
如何可言
第恨供劇無暇
不得季氏相見
少攄此懷耳。
藥料依示覓副。
此後如有所要者。
敢不圖濟。
病劣憒憒
隨逐筋力
已覺難堪
可望一毫珍塞。
以裨淸明之化耶。
愧懼愧懼
兒歸輩聞姑安。
但雄孫臍瘡復發
令觀上來矣。
空石當復送。
遣人馬取去也。
在闕下。
悤擾不宣
(庚申七月初二日。)
[與李同甫書(庚申七月初六日)]
奉手翰。
涇審比日
將理如宜。
體中加健。
欣慰何量。
病劣一味憒憒
尙免顚仆
幸也。
或言尤參亟丈。
已於前月念間。
移次華陽
頃者專伻致候
阻水未還。
絶不聞山消息
悵鬱難勝
子華方留京裏
姑待其兄
之來矣。
來人告歸
忙甚不宣
(庚申七月初六日。)
[與李同甫書(庚申十月廿五日)]
惠存
久闕裁復
又此手翰辱及。
感怍俱深。
先副學閤下褒贈之典。
實副士林懸望
自聞恩命
悲喜倍切
而供劇奔忙
不能一書
先伸私悃。
不敏甚矣。
承知入城少留敢不乘暇就敍。
不宣(庚申十月廿五日。)
[與李同甫書(庚申十一月二十二日)]
國哀摧隕罔極
更何言哉。
近日寒威甚酷。
不審靜履何如
嚮溯益深。
私家不幸
喪慘連仍
暮年情鍾
惟有膝上所抱。
嘗愛其氣骨出凡。
不見十日
遽以訃告
驚愕悲悼
心腸爲之傷摧
抱病供劇。
常恐筋力難逮。
自遭巨戚。
又當敦匠之任
夙夕奔忙
尤難支堪。
撓閟奈何
汩沒憂患
久曠相問
玆用專人略致區區
不宣
(庚申十一月二十二日。)
公元1681年
[與李同甫書(辛酉五月廿九日)]
東郊稠會。
暫接言采。
未獲敍討。
悵恨耿耿
委札
稍慰此懷。
卽惟侍奉之餘。
學履淸勝
生數日患暑。
才得少安
飮啖未如常。
可悶。
早晩入城。
面展多少
不宣(辛酉五月廿九日。)
[與李同甫書(辛酉十月十四日)]
耑問荷眷
從審數日緊寒。
侍餘靜屨康迪。
慰此傾傃。
兒子所望
不過泰榜。
豈料其高占壯頭。
私幸雖深過分
可懼。
至於存沒悲歡
人事大變
言念及此
尤何
以爲心。
承此俯喩。
倍切摧愴
餘俟早脆入城就敍。
不宣
(辛酉十月十四日。)
公元1682年
[與李同甫書(壬戌)]
日事犇忙
罕有公退之暇。
朝因伻問。
姑審左右入城。
驚喜之深
亟欲就敍。
而苦未得抽身
恨嘆奈何
再書荷感
有數淹留之意。
當俟源隙圖。
是幸。
寫手明日定送如敎。
不宣(壬戌)
[與李同甫書(壬戌)]
委札承審宋哀病情加劇
不勝敬慮。
昨聞少有差勢。
何遽抵此境界
所示生鰒。
無所儲。
不得副急。
極嘆極嘆。
不宣
(壬戌)
[與李同甫書(壬戌)]
承審宋哀病勢向歇。
深幸深幸。
參料只呈四戔。
近以宋牙山病危急。
連用蔘湯。
故所儲已盡。
可嘆
(壬戌)
公元1683年
[與李同甫書(癸亥)]
委札
伏承大夫愆候不輕。
驚慮區區
示藥蔘。
得五戔許呈上
此甚些少
不足一番茶煎
極嘆極嘆。
忙甚不宜(癸亥)
公元1686年
[與李同甫書(丙寅元月旣望)]
新陽納慶
遠唯侍顏政履神相万福
區區欣溯。
抱病經冬
一味呻吟
逢春。
亦無佳緖。
可嘆
每欲奉書相問
而牽宂未果
今聞有便
略此伸候。
不宣
(丙寅元月旣望。)
 聞興學設敎
勸勉多士
其果漸次奮起
作成
郊(一作效)耶。
願知之耳。
新曆二件。
便可寄。
今姑奉呈
甚恨其太晩矣。
公元1687年
[與李同甫書(丁卯正月二十九日)]
別後。
思欲奉書致候
病未能焉。
便至承拜惠札。
恭審新春
侍奉万福
政體康勝
區區披浣。
不容言喩
卽今民饑
遠邇同然
何以濟活一境赤子
遠招焦心費神
爲之懸慮
宿患近才少歇
而積憊未蘇。
一味苶然
殊可悶嘆
投貺妙制蠟燭
山梁珍味
謹領
增感佩。
孫兒無恙否。
念之不置
惟照察。
(丁卯正月二十九日。)
公元1676年
[與李同甫書(丙辰四月廿五日)]
便中
承荷委覆。
憑審近日
侍奉居安福。
慰比傾溯。
此間
兒息病痛
望間止歇。
而腹際凝聚之氣。
漸至硬大牽引
初似成腫之候。
連用藥物
雖無顯效
微有消減之漸。
食飮其厭。
元氣憊敗。
以是憂慮切至
明間當更有便。
觀症仰報爲計。
不宣
(丙辰四月廿五日。)
 趙丈答簡依到耳
病兒今日朝食稍勝。
是可幸也。
就醫近圻之計。
此亦思之熟矣。
卽今勞動行役
不但添傷可慮
此間
亦有計藥之宜。
更欲觀其症勢。
如或漸至彌留
則當決意上去矣。
然旣無膿憂。
調治日久
庶可差安耳。
病兒自昨日小歇。
所食稍勝。
腹部凝堅處。
漸爲消散
氣力亦勝。
坐臥頗安。
自此
可望蘇安耳。
(廿六日)
伯氏
弟之過海南
爲往宗人家。
設會而罷。
其時宗人
靈岩閔繼善家
奉先神主云。
靈岩
又接宗人
其言如前。
仍就繼善氏家。
繼善六十老人也。
問之則以爲丹陽郡諱俊源神主
世代已遠。
而尙今奉安
曾於甲子年間
振衣爺牧錦城時。
同宗睦愛
故每一月輒三四謁。
一日族譜謂曰。
譜雖闕略
而諱浚源
三子
長精。
次諱粹。
次敉。
諱粹后於執義諱冲源。
吾與爾世派。
相分不遠
又其祭物來謁祠堂
行祭而去。
其時得知云云
弟卽爲展謁祠堂
蓋設爲旁親
瞻拜固宜
而況其所傳甚明白
不勝愴感怵惕之懷也。
家間雖無記察。
族譜又不載錄
其所如是
欲於明春。
祭物
更謁於祠堂
未知如何
幸望通議一家
以示之也。
繼善夏間。
作書送議埋安之禮。
不及此款。
今者問其前不言及之由。
以爲初因振衣爺知之。
認爲家所嘗知。
不果云。
仍問留守先祖神主
傳奉安於南湖宗人家。
埋安不遠云。
然耶。
答云。
此乃以郡守先祖神主
誤傳而然也。
又言諱浚源
在於通津位谷。
故吾祖在時。
常行
祀云。
其祖卽舍人德鳳也。
位谷墓所
亦須速往尋見
考見墓表如何
若有表石。
可以知之。
表石有無
繼善不得知矣。
公元1670年
[上伯氏(似是庚戌)]
仲氏別紙送上。
一日之內。
兩處將事
誠意欠專。
供設欠精。
有以變通也。
家禮
正朝前一日行祭。
則明可據而無退之語。
雖似重難
然於墓祭曰。
三月上旬擇日云云
則雖不用俗節正日
退行翌日
擇吉之義也。
無所妨。
未知如何
伏望量敎。
但事係重大
兄主回便書議於懷川丈席尤穩。
更望裁處
(似是庚戌。)
公元1669年
[上伯氏(己酉八月初吉)]
先山祭物呈覽
其處備送品目
亦乞謄示。
蓋此無魚產果實
以價送之。
心甚不安
欲知彼此所送之物。
而預爲料理矣。
(己酉八月初吉。)
文貞公遺稿卷之三
 [書]
  
[上伯氏(己酉九月十六日)]
伏蒙重陽竹嶺賜書
仰惟連枝之會。
塤篪之樂。
不勝懸耿耿之懷。
古人所謂一人者。
眞先獲語也。
卽今旌節已遂營次
驅馳之餘。
起居何如
伏慮伏慮。
今日又發江邊之巡。
回期似在來望間耳。
不備
(己酉九月十六日。)
[上伯氏(己酉九月廿九日)]
疇昔夜夢
座下
從容談笑
覺來西南懸絶
悵然懷惡
卽伏承十八日下書
伏審家廟奉到万安
閤內
匀福。
不勝欣幸之至。
弟由煕川。
四日
重嶺
棧道
今方指向江界府。
所幸
身無疾病矣。
幼能之喪。
痛惜不已
讀其遺疏
令人不能禁涕也。
佑之遭故。
亦切悲念。
不備
(己酉九月廿九日。)
[上伯氏(己酉十月初一日)]
冬令已申。
伏問此時
起居何如
瞻慕无任
弟昨別江界。
明向滿浦。
歲荒民困
觸事難處
憂閟何可盡喩。
平山斗城山石物。
以今月十三日。
改豎。
兼修塋封
敢此仰告
此間
書法儒生下吏
無所取則
殊可悶也。
陜川辦司諫碑書。
伏望印出數本下送。
如何
此非閒漫之請。
更乞銘施。
不備
(己酉十月初一日。)
[上伯氏(己酉十月九日)]
冬候始行。
伏問近日體氣何如
瞻慕无任
明日祀事過後
必將發巡。
驅馳之勞。
何以堪之。
弟歷江界,渭原,理山。
方到碧潼。
到處試才
弓馬之類頗多
若過二三年。
庶可成習矣。
立岩先祖題詠文集中。
見逸者拾得若干篇。
從當錄上。
附於集末似好矣。
不備
(己酉十月九日。)
[上伯氏(己酉十一月初一日)]
仲氏廿七臨此方留住
團會之樂。
何可盡喩。
但於灣上拜別之際。
何以爲懷耶。
酒戒非敢忘忽。
居然二日醉。
自今▦復斷杯矣。
(己酉十一月初一日。)
[上伯氏(己酉十一月廿一日)]
碑篆。
弟雖不才
未免爲人所稱。
敢不勉盡於爲
先之地。
而但仲氏以爲他人筆。
似勝於家人子弟之所書。
未知如何
惟在商量更敎
(己酉十一月廿一日。)
[上伯氏(己酉十二月二日)]
篆字試爲排行以送如何
曾承同春函丈之敎。
以爲子孫中善書善篆者。
宜自書先世碑碣云。
弟雖拙筆強勉書之矣。
(己酉十二月二日。)
公元1670年
[上伯氏(似是庚戌二月)]
公元1666年
一善雖侵喝。
終不得發大段之言。
所給比丙午
三分之一。
不得充塞其慾。
亦無他說
此則深制渠腹心
使之畏戢之效也。
公元1670年
[上伯氏(似是庚戌二月)]
今日侵喝少止。
平壤故也。
然渠之親族來見。
則輒戒以勿來。
發覺方伯按法云。
其憾嫉可知也。
(以上似是庚戌二月。)
[上伯氏(庚戌閏二月十四日)]
伏承今月初二七八。
三度手札之賜。
備審原隰之暇。
體候万福
不勝欣慰
仲氏長道言旋
無大傷損
一家之幸也。
周又產男。
私慶尤大矣
墓表大字
弟之所執以爲公字。
不可去。
而公諱字
大書后人必誤看以兩字諱也。
非以諱字小書
尊稱之道也。
墓表面。
無公字。
舊俗然也。
無訪於禮。
則去之何害。
唯望更思而處之。
不備
(庚戌閏二月十四日。)
[上伯氏(庚戌三月廿四日)]
會事
同春陳達
益激衆猜。
長者以此決歸。
世道極可慨嘆
奈何
(庚戌三月廿四日。)
[上伯氏(庚戌五月四日)]
頃得小雨
農民晩乃播穀
及其苗也。
旱災又慘。
今至二十餘日。
無可望。
行年四十。
見如今年之旱。
實係國運
憂虞不可形言
(庚戌五月四日。)
[上伯氏(庚戌五月五日)]
立岩先祖文集
今欲分藏於道內列邑。
斯速多印以送如何
凡四十三邑矣。
卷末
省年稱。
無他慮耳。
(庚戌五月五日。)
[上伯氏(似是庚戌五月)]
立岩先祖祠位
今將奉歸於鎭川黃澗宅矣。
作書問於淮陽棘人處。
知其發引日字
定送族黨一人
奉到京中
暫時權安宗家
通報於此
自此送官人。
奉歸鎭川矣。
人事至此
悲愴難堪
(似是庚戌五月。)
[上伯氏(庚戌八月二日)]
前書中所詢去就
無別見。
吾兄職秩皆高。
內聯入座
外則幷節西南
固已有過溢之憂。
近看搢紳間。
景象異前。
令則雖枉坐不足言
餘波無所不及
至使仲氏良貝。
世道可怕
古之知幾君子
不待於今日。
此實內省自反處。
況藩任。
見信朝廷
然后可以奉宣德澤
稱塞職責
蹤跡孤危
無相濟。
何事可爲。
此來抑制染汚之習。
杜絶私利之門。
以致胥動交侵
虜若作梗
朝論必責以過爲
節損
以不悅之人。
做出無據之言。
李之翼上去
虛唱畏虜舍車之說。
以誣人聽
可笑亦可痛也。
且見一善輩厭憚特甚
前頭又有此接應
何以堪苦。
弟則欲於還營后。
整頓凡百
觀勢陳病爲計。
兄主所謂有未報之恩。
無可去之義者。
誠是誠是
兄主自處
與弟有異。
不必相同
勿生歸意。
專心職事如何
古人以寒溫爲喩者。
以此也。
(庚戌八月二日。)
[上伯氏(庚戌九月廿三日)]
公事有暇。
思得昔年同被之樂。
官榮不及家食
深嘆各爲外物所牽也。
奈何
(庚戌九月廿三日。)
[上伯氏(庚戌十月十六日)]
相去絶遠
送人未還之間。
致病傷。
不安於心。
糧資。
不可不顧濟矣。
(庚戌十月十六日。)
[上伯氏(似是庚戌十一月)]
公元1666年
弟家女婚。
蠟(一作臘)與正月皆是吉朔
仲羽令公
九月
遭其庶弟之喪。
十月已葬。
服制言之。
雖是期喪
不無輕重之別。
過葬行婚。
似無未安。
前日
仲氏與美台受謗。
至今未已
此則雖與美台艸土懸殊
然恐有禮家之論責。
不敢自斷。
仲羽令公之意。
必欲行之矣。
羽公之子
年今十七。
壯大
弟家亦以同春文年深。
必欲速見內諸孫之婚。
情勢俱甚切迫
次且敢決
未知主意如何
伏望量之也。
(似是庚戌十一月。)
公元1670年
[上伯氏(似是庚戌十二月)]
弟家女婚。
已定於今十六矣。
李令雖有期服
服之差輕者。
於禮雖曰未安。
不至大段
國制
只禁葬前。
士夫家皆行之。
鼓吻之人。
似亦無得以做謗矣。
長者必有責備之敎耳。
庶母之喪。
歸葬先山傍近處。
大體爲宜。
而但庶母之母懇乞
仍葬其山矣。
非謫家世祭及雖賤不可以餕爲祭者。
兄主所敎甚是矣。
(似是庚戌十二月。)
公元1671年
[上伯氏(辛亥元朝)]
關外
又見新春
不堪陟岡之戀。
去十五日下書拜承。
婚禮無事經過
極幸。
郞將久留耶。
日課子壻讀書作文
有意趣。
職名若不得遞。
成婚女息。
不可仍率。
事甚難處
未知主將何以爲計耶。
不備
(辛亥元朝。)
[上伯氏(辛亥五月十九日)]
華制欄衫二件。
幞頭二件。
帶一件。
因便上送界首主人處。
使之轉納於營下。
襴衫挾板堅裹。
幞頭帶。
入匣封去矣。
(辛亥五月十九日。)
[上伯氏(辛亥七月廿一日)]
輟賑已久。
思歸日催。
意外仍任。
良貝極矣。
切欲陳章乞解。
而厭外求內。
不無形跡之嫌。
此次不敢耳。
(辛亥七月廿一日。)
[上伯氏(辛亥八月六日)]
此地學宮
每年聚會章甫三十員。
專力讀製。
故觀兒與諸生共做科詩矣。
三作
使渠寫出呈上
俯覽
何。
(辛亥八月六日。)
[上伯氏(辛亥十二月十一日)]
前書已達否。
遠想聞訃之後
至痛難抑。
瞻望悲痛
五情如割。
兄主氣力大憊。
見者皆以爲憂。
弟等切迫之慮。
何可盡喩。
死者已矣
因此過哀
或致症情加重
無以上慰先父母之心。
伏乞節抑寬遣。
倍加調攝
如何
日夜焦煎
敢此申告
不備
(辛亥十二月十一日。)
公元1672年
[上伯氏(壬子三月十九日)]
公元1666年
今月三十日忌祭。
祭物備上。
伏望依錄照納。
昨今連見書狀官喪次
祭物不敢親封。
單子不敢着署耳。
不備
(壬子三月十九日。)
公元1672年
[上伯氏(壬子四月廿八日)]
近日方修重記。
凡乞客乞簡之來者
切勿送之。
亦勿付書通閽如何
閽禁已設矣。
(壬子四月廿八日。)
[上伯氏(壬子至月)]
公元1666年
逐日奔忙
久未上書
不敏悚甚。
夜來起居若何
兒病入差之後
更無添傷耶。
憂慮耿耿
周令公
以製永安致祭文。
觸犯之語。
聖敎極嚴。
至有拿鞫之命。
驚震何極
觀兒婚禮
今月十五日爲吉。
而但冠軍后。
始見于祠堂
日望參。
似爲過時
此甚未安。
一日之內。
再設酒果之奠。
亦似煩瀆
冠見時則不用濔果耶。
前期三日
告廟之禮。
兒患未得快復。
伏想兄主必難入
以是爲慮。
伏望商量回敎如何
不備
(壬子至月。)
公元1672年
[上伯氏(壬子十二月三日)]
昨今知其無可奈何
而處之如平泰
情境稍安。
幸勿貽念也。
(壬子十二月三日。)
公元1673年
[上伯氏(癸丑正月十七日)]
道聞兄主承擢地部
一家榮感。
不可盡喩。
盛滿至此
憂懼亦切。
凜凜不敢安。
(癸丑正月十七日。)
公元1682年
仲氏[壬戌]
引罪之事。
宜疏不宜箚。
而朝以措語略少。
用箚矣。
金相陳疏請譴公。
在事體。
用箚未安耶。
以參戒留院。
猶可改呈。
幸望量敎。
昨夕。
灣狀入來
伏聞証旆已於初十日自瀋回程。
十五日間當抵灣上。
喜音先至。
曷勝欣跂。
異域夙露。
行役良艱。
不審頃之餘。
體氣若何
瞻慮益切。
到灣必催發還。
算程期。
當携諸侄。
進候松都
迎拜道左
區區之計也。
(壬戌。)
公元1670年
[上仲氏(庚戌七月三日)]
卽於京褫。
伏承十七日下書
伏審近日體中違安。
不勝瞻慮之至。
但想居處安靜
養攝適便
是可幸也。
諫職辭疏之后
又上病狀
明間
蒙恩褫。
褫則卽欲疋馬馳往墓下矣。
伯氏再昨大政
廷拜吏郞。
私計節節良貝。
可嘆奈何
驪州卜居之計。
反復思之。
最爲便當
未知主將欲佳托。
何所居鄕。
不得同居一生
有何所樂耶。
或堤或驪。
敢不一奉指揮
唯俟面
稟而定計耳。
不備
別紙示喩自處之義。
合道理。
但承批之後
仍在
似未穩安。
進詣陰竹驪州之間。
再上乞罪文字。
未知如何
今日事雖奉身而退。
終難安臥一壑
奈何也。
伯氏去就自量亦好。
不宜旁止。
如何如何
弟欲於數日後。
以病陳狀矣。
(庚戌七月三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