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自动笺注)
經文私志記卷第五(從歎羅漢德盡目連)
石皷沙門釋智雲撰
次下釋歎德者略明二意一是六章中歎上諸人
所有功德二是釋前謂釋向之總句以向一句望六
通是明位望仍是總歎德也則一句是位是歎
總是別約位是別德即是總非前三果故含後三
義故思之又是標是釋故也若唯作歎德則失於一
義後菩薩中亦爾思之疏文初總釋次別釋總中有
三初總標示經文分齊可歎德次引論證成後結
是歎三德明約文有五義只是三以知前位一言
總於三義前是文總此是文別今此五句別歎三義
有人云羅漢此翻為應應有三義一應巳永害煩惱
故二應不復受分段生死故三應受世間供養
故今謂此取本論十五義中之三以消此文於義為
於今義亦不違既是總別應知總總別別
於總正明此位有如是德此德在於彼位彰美前人
威德故此在於此故於顯如是義欲明權實本迹
始終義故也論既此說故並不出三義故今作是
釋也。
次下別釋三義即有三別初中總牒今以標對下次
別以釋初明漏惱同是損害皆是賊既言盡無故
是都殺之巳以是極位故也漏惱雖殊同是賊義故
合為一三名雖別同是一總何以得三如次
說下別釋中先釋初準此中義應有四五之別謂
數列名出體釋其名義名義中有別有通故故
成四五於標數中自復有三謂三四及七也今此文
中但標通數及釋通名餘並闕略以世所常談故也
後學知之(次此漏義章如別)。
且依疏文者彰其正要於中初因緣中先總釋次別
後論釋初三句牒文標示次證成三結正意
不異者文雖有五義要唯三故云爾五易知義
三慧影師大智度論疏云法華菩提留支三藏
公元352年
景明二年欲翻為有小小不寧事故不得譯但出
要意一卷(云云)今謂可謂法華論抄不可言無首
尾故珍記三如次三義上總是位家之義至於
別論方是美德故云歎也次引論言總別也論有三
即是其中第二總相相門論經乃有一十六
句蓋梵本不同諸經多有此例然論都為歎德但是
總標別釋故為總別門也論以初位一句為總次十
五句為別阿羅漢總名為應下十五句別顯上之
應義總十五義皆名為應非獨應供應供乃是其中
初一義也今但約三義以論總別不必取應總別
義知之然即其中三義也結者以是故知初一
三次五是別三也。
下別釋中即有三別亦先牒文標示言兩者即屬漏
惱二並是賊故合言之殺義猶通正取盡義以盡故
稱歎下次先釋漏句此中勢數亦宜為五謂標數
列名出體釋名料簡疏文於此五中但有標數及釋
通名餘並略也文云漏者總牒經中諸漏之言也三
漏者總標數也略從要類言之只此三漏也此三遍
一切故即諸也何者三謂欲漏有漏無明漏此
徵起列其名也何者是此三總謂欲界一切煩惱
無明為欲漏色無色界一切煩惱無明為其有
三界無明無明漏此是依經略出體也此依大
經直只如此若諸家由諸經論釋甚廣具如前文
應須撮要釋會未及也然漏與煩惱異體同次
釋惱義文略出故此不言也然經論所出漏法
不同大要不出三謂三漏四漏七漏也三者如向
四者前三上加之以見漏也七者謂見修根離親
近受念漏也具出大經大經義雖具三文但有
謂三與七也故丹丘疏科彼說漏文云初明三漏
明七漏也七漏別有為三故他人云有異部四漏
是也約文大要有此三科就義曲開乃有多別如前
淨影師所明從一乃至無量古今所釋或單約
初三或具依三科今但言三者若論其體則三科
一一皆總攝一切漏法若取體及因緣具足則七
漏最為周備大經自廣釋良有以而今不七
而以三者諸論諸家並多約此一三以釋今亦略從
此要故但言三又大經疏中自有料簡釋學
宗者可自尋知故但略標而巳若知其始終以前
來諸釋會入此文所未及也下釋漏義者三別漏通
謂何者是三何故名漏何故名欲漏乃至何故名無
明漏今文但釋通名不釋別於中先釋漏義次釋
賊義次釋漏義中初引三文後結意同初者此明漏
名有此三義初明漏是漏失義次明漏是流出義三
明漏是墮落義也初即隨妄失真謂隨妄惑失真
理故也故大經疏云論家稱為漏失道理也次即是
愚惑人故癡人即行業既引律文在身
今義須通三業因最能通果業即是門隨造一業
諸業競起云開諸門也門既是因漏宜為果也思
之思之此義更著於前故是流出為漏義也既因必
於果生死有漏此處下劣而墮其中故是
大經疏云數家漏落生死即其證也次下一句
結判是釋漏義論即二論律即諸律以諸律中通
呵責之言故也語異謂失流落三言不同皆是
於漏義故是同也此中應辨會諸釋名義所未暇
由以仍前漏義以釋賊義即約賊義彰成漏之
過患甚也應知漏惱是法賊即是譬也此中要意正
如此漏者損害之甚如彼怨賊也正明漏義必有
此三雖各舉其一皆具有三義不相離故賊即前
不了妄境隨妄失妄失真故也道最尊重名為
寶此妄即賊體故獨受名次意者無福故貧無慧
故窮無善法伴侶故孤無慚覆蔽故露由此造諸
惡業三有諸漏業也下一句明業果報即墮
落之義助矣致謂招感至明也此明雖有此之三義
正由初一第二復由前二第三第一二義
一令失理二令造業第二一失謂致果也下明致一
有漏果時即失三無漏果何者既致有漏苦身
無無法身即無無漏慧命即無無漏真道致一
即無三也皆謂此三是失大乘三德恐猶未爾何者
此是因緣通途猶多在初教若爾法身即總舉五分
法身慧命即別舉五中一重寶即諦理也前明
一即有三今此失一即失三也若作此釋諸教昔古
如前別釋恐乖文意思之結云賊義經文名漏
既釋殺賊德義是故呼為賊也此漏即賊故今釋漏
即以明賊會羅漢義故結云爾正以諸惑為賊而有
二義謂令失道造業苦果由於惑故也今即仍
此以為賊也世間之賊總有三害煩惱賊有此三
患故言皆賊義也此結漏即是不應等者斥古謬
古意然者以是生因故也既其盡巳無當來生
故也。
下應別名出體又復須委料簡釋疑並未暇也
下是釋次無煩惱句亦宜為五謂標教列名釋名
體料簡釋文中但有標教及略釋名結是斥非餘
闕略牒文標數略出五料並是煩惱亦兼出體
然此五料初一總名四從並從煩惱中出
大論煩惱一切結使流受斬縛蓋見纏等並
斷除盡故云無煩惱也九十八使即見修兩道合就
說也然經論不定或九十八使或一百八或一百二
十八或八萬四千乃至無量數也且九十八者頌曰
苦下具一切集滅離三見道除於二見上界不行
見所斷有八十八修道有十且見斷者欲界之中苦
下具十集滅二諦各除三見除身如是欲界
三十二上二界中各除四嗔有五十六此八十八見
所斷也修所斷者欲界四上界各三合十種
前為九十八使言百八者九十八上加十纏也言
一百二十八者依大宗見道所斷三界合說有一
百一十二修道所斷三界合說總有十六且見斷者
欲界四諦各有十種即成四十上二界中各除四
有七十二帖前可知修道斷者欲界具六上界各五
合有十六如是前一百二十八言八萬四千等者
具如華嚴賢劫所說恐繁不述如是諸料並通一切
大小諸乘今言無者並無如是物也復言流者謂四
瀑流也謂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也扼者即上四流
復名扼也纏謂十纏沉睡眠掉舉惡作慳嫉無慚
無愧忿覆也蓋謂五蓋貪欲嗔恚沈睡眠掉舉惡
作疑略舉此五等於其餘一切故云等也此上名
以下逼惱總略釋其名也正由逼迫嬈亂行人
煩惱復名使者駈役行人不自在上逼一字
又兼釋使義此明下四總煩惱莫非逼惱故也以
漂蕩速疾復名暴流折動行不得自在名為
縈繞束縛故名為纏覆障正道故名為蓋亦應云
垢文略故也總是煩惱總上之義也煩惱是總餘是
其別又亦互相奪也前漏與此不殊故前但標數此
略列之如是則名數體義在其中不俟繁重然漏
與惱既為一物何為兩出舊有釋云準智論漏別惱
三漏科之一故別扼流結纏垢等總攝煩惱故是
總也即總別歎之故也又云漏根本十使煩惱
枝條本末並舉故也又云若直依文釋者以諸漏
不復能令心煩惱故也復有釋云漏約現行惱約
種子種現俱除故也宗中釋云漏通因果惱別唯因
通別並除故也又有釋云漏亦煩惱但以漏名兼業
經既二句不可重張故今別約漏業以釋初句此傍
文意終未顯今謂既有如上諸釋不同於文猶自
難會欲文易消者亦可謂漏惱名異而體是一若
一聞漏盡即知煩惱亦巳無若不知者雖聞漏盡
煩惱猶有為迷異名者故更此言也特是會異名
也。
自下結者先結正義正顯煩惱切用有其二能一者
發業二者潤生發最初始起潤是尋次既灌使其
成因致果前言造業今言潤生也此但顯煩惱
力用非謂異人謬解下是結責舊非二俱賊義
不得以為無生古人作此解者意取無能生之因故
也然既三名有何異者漏具三義惱則二義謂惱與
使廣則具有眾多如流扼等皆是惱之異義賊則總
前漏惱二義故也要而言之謂殺奪真道因果令致
生死因果故也無此二種即是殺之盡義上是應巳
永害煩惱賊即是三義初一巳竟。
次釋應供有牒標示然後正釋應供利他也經云
以巳利義為利他非巳則不能他有自能也經云逮
者及也但彰二義非有旁正巳是對他之名故先明
他後彰巳也初出他二物因即前諸賊也果即後有
是也此並無明因緣真道所致皆是他前云賊
失利此巳殺竟故得巳利智即真知見能斷
惑之物也斷即所斷惑盡無惑之處也總此二物
是自所修得非復從他故云巳利具如大論廣釋彼
文雖廣要不於此以此巳利復能令他得於利
堪為福田云應供謂應受世間妙供養故即是
應義中第二義也。
次釋不生義者前兩句是歎因中所離過患所得
德此下兩句是約果歎所離及所得也若得此意則
五句顯三亦即顯四義也初總牒標示次別釋兩
初中先釋諸有次釋結後釋疑妨初即果次即因
後雙釋二初中應標數列釋義文但標數而巳大
論及諸家唯約三有以釋諸有今依大經故云二十
五也然大經具約十種諸有初一一有如是
增數乃至九明九有最後第十即明二十五有
一一皆即攝盡一切有義今即用最後第十釋有
之數以義顯便故也次應列名者頌曰四惡四空
四禪無想淨居梵王六欲天此即二十五名也
次應釋名者別不可具通須略知此二十五皆是
分段生死有漏事法非出世間真無之理故名為
有言生處者即某業因所感果報生之處所也即約
依果以明正果也即前因中義也結者有數名體
數者有九也名者謂愛恚無明見取疑嫉慳九也
煩惱為體出大論義者有通有別別不可具述
者此九皆能束縛於人住於生死諸有之中不得解
脫故名為結舊亦云交固難破為結交故有三義
義合苦義雜毒義縛謂貪能繫縛合苦者謂三
界受與三界苦合不與合故也雜毒一切受生
有漏法以雜煩惱毒故也聖人離之故也言生因者
因謂緣由即二十五有果報之所由致故云生因此
一句含有三義謂有即結有之結有及結也結縛
之物不過二種謂自子果也若即者果也若言之者
子也若言及者果及子也今此正應此言即然者前
殺賊巳除子縛而果未除故今約之是以不應更言
子也然大品經言同於此大論具約因果兩義
釋故古今諸釋皆依論義今亦爾然若直約即釋則
文易會亦無妨難而今約及釋者雖順論義於經要
難會應有深致非直古今諸家並未釋宗中先
學亦並未見會故是難矣今試略言之且以自袪
積惑何者前釋殺賊中有兩句含於二義一為釋會
異名前二為顯其非但是賊亦皆殺盡以是歎羅
漢除惑之德義故今此亦具二義一為顯所得謂心
自在之義以無因果兩縛具足一切定慧離事性
二障具二好解脫故也二正為顯無生之義以無因
二種生故無生以是羅漢之德故名為盡
二種生法俱盡故名為盡為顯此二義具言
因果二文皆置盡子宜善思之又前害二賊即二不
生今二不生即前所殺之兩所古人前文呼為不
生亦似取此義矣應供之義亦爾是則隨舉其一皆
即具三以無別體故也大要如此宜細詳之次釋疑
妨者先出疑妨可知釋中二義此並大論意也論云
說食為命如人墮巖等是二義下釋心得自在
則不得既無二縛故得二自在也先明有二次
一能具有不能後結今一能四結二解
五結定是不生義也有云竊詳經意或是舉果名因
謂盡有之結名盡有結耳若爾此亦斷惑與前殺賊
便成無別二處失義不成答前但語因意在
因盡此文舉果以因於因意在因巳而後果不生也
此乃於疏斥義成於經免盡諸有之妨也今謂此釋
未足遣疑大略巳如前釋思之自在未必等者慧解
脫人不修無漏事禪唯慧自在解脫人具二自在
文云決定盡者今謂此人無漏定慧具足事性二
並除故也。
次下引論釋者謂有三門釋此歎德第一上上起門
第二總別相門第三攝取事門巳上用第二門竟猶
有此一門義故今更用以釋所以先用第二門者
以隨義勢次便故也若初用此第二門亦得無在初
引論標意言以後前者明上上是前前之義然
上上應對下下若上是前下即後也此即上上
下下而起上上為所下下能能所不一故云上
上然此門中含於三義前因後起後因前起能
所別可知或有互為能所或當分自立不因前後便
四句具有其義非此正要故不繁述以下依論出
相狀略舉初後兩句言以者由也其後句亦有互
義以有結盡故心自在中間可知言傳傳者論結
經有十六句今此只得五句論傳傳也上巳用論二
門略消釋竟更有第三攝取事門而不用者以非此
中正要故不言也舊有釋云上上起門明文前後
總別門者明義卷舒攝取門者明德多少
漏巳盡故名阿羅漢此以下起上隣次而單起也
心得自在故名諸漏巳盡者此以下起上隔越
單起也以無復煩惱名心自在此以下起下
隣次而單起也以善得心慧解脫故名心自在
此以下起上隣次而復起也以遠離能見所見故名
無復煩惱此以文下之義而起文也餘皆準知總
門者地論別明說法方便具有六相總相別相
相異相成相壞相彼論廣釋今略撮之如十法
皆以初一為總餘九為別等故彼論云總相根本
相者餘句滿彼根本故同相者根本異相者增相
成相略說故壞相者廣說故如世界成壞按初
一即總相即同相即成相餘九即別相即異相即壞
相成相聚世界成壞相者散如世界壞然總約壞
卷舒一為本九為末故同異智明卷舒知本
同數減故知末為異數增故成壞說明卷舒說本
為成由略故說末為壞由廣故所說法六相
立義本故總相有本須釋故須別相達本無二
故須同相通末便增故須異相略說成本故須成相
廣說壞本故須壞相此中略舉總別明義卷舒同異
成壞卷舒也初句為總餘句為別同異成壞亦爾攝
取事門者明德多論明十五句攝十種功德示現
說果不可說果故接事功德體攝謂成就可說
果者即十事以顯了故不可說果者謂餘諸德以隱
密故今以十五句顯十事可說果義亦即顯餘德
不可說果故言示現可說不可說果故十事如彼
廣說非要不述總別是此中要故略述之云爾
上來並是因緣應明四悉然前約位具巳說竟此中
約文雖別義不殊前故不復言約要教之義亦然
不更言也而約本迹者文語異故更寄以明也
於中初別門三本後總明三迹初即有三初不生中
先引大經之文此二不生遍該一切二義事理
因果等今此正取因果以涅槃名為不生故也煩
惱下釋初本因不生即經結盡義也正在源久兩字
源顯二邊正顯不復以下明本果不生即經有
盡義也即五住因結巳盡不墮二死之地故云爾
源久竭者其中或是極位多從云爾煩惱即經
無復煩惱漏即初漏巳盡正由二名通別故也下釋
巳利師云此中二句上句修下句明性修性相對
智斷法身三德實智兩字法身功德兩字
二德也復有釋云謂入法身地智斷之德故此
斷德既會中理故是實相功德也今謂身智斷三
並大涅槃藏珍寶悉是依性修得故云實功德
修成故云本巳利也次釋殺賊得王三昧能殺之
方也正由此故此二義一者別有三昧王如
品經二者通指二十五定總名為王以一一定皆是
三諦三昧一切定故名王若非此方何以能破
此賊故舉之也具出大經單言有義須及結兩種
總是束縛不得自在故須破之如前巳說玄義所釋
所破四意能破二十五名甚廣非此中正意不須
述俱大經所明修慧聖行得入初地具二十五三昧
能破二十五有今此經云盡諸有結正與此義相當
引用也經中不明盡之故此言之經中言盡
今此言破破通盡別今既言本非破盡故亦巳久
顯出以下兩句即經中心自在文也我性即佛
性唯佛究竟自在故云我也大經云二十五有有我
不耶佛答皆有今因明有便明若破二十五有能
顯出二十五有中真常我性見大自在即此一釋便
兩經信哉妙矣古今詎聞有是義哉我性是體八
即是其用也大經云有大我故名大涅槃具八自在
故名大我八者一一多自在二小大自在輕重
色心五根六得七說八見自在八也其相具如經中
自釋前明心得自在只具定慧二種功德今此八種
不可出於定慧體上之用也問前釋二義特破
古人於此中還同於古其故何耶師云以無大失
故也有人釋云理故不然應記筆誤耳今恐意並
不然何者小教事相名義各定妙道圓無方
於久本前約小教故次須尅定今此乘一尚一切
況但二哉正為顯此二義故別責舊今仍即用人於
大經義便各有所以豈徒爾耶後學熟思之上別
三德本竟下總明其三迹功德三德也然迹功
亦復何量為對現文故且爾耳文但聲聞常云二
緣覺之義在其中矣若遠而申之具如後經五時
是矣。
次約觀中明三義道理無方前約三名以明觀今直
隨文以顯之故復言矣中道正觀即妙觀也觀性無
二相猶如虗空不著二邊即諸漏盡兩因並能無
次巳利觀中道三諦妙境正觀即三種妙觀境既
中觀無不正數自爾若言四字屬觀者恐於
次失類由此一觀下二能不漏二果能滅兩因即
兩句觀也能觀妙觀心性妙境也修此觀者於
三定中名最上定大經文也下亦顯能也此定即大
寂定何須不備求衣無價定中寶藏能修此定一
切本有功悉皆顯現故巳利也第三觀中經文兩
句而含三義初一句觀下致三能無正觀故致
先修一正觀致三德無因則無果故云亦也二邊
因果亦事性兩障除也次引大經淨名前三
義初句釋前結斷次句釋前有斷雖言煩惱正在
下二通釋自在義此亦兼釋前初兩句義也
亦應言結有斷故二邊等也以正觀一句貫之也觀
煩惱菩提闇惑明解故雖有如無生滅
寂滅不斷而能入也總以妙觀之力故也雖有如
無不斷而入故是自在欲全無須知六即然論依一
十六句三門解釋後所釋者依論廣演信為寬富矣
今謂富則富矣要自未為貴矣何者都唯小宗不開
妙指雖多亦奚以為今約當文五句別釋前之三德
四番以解之因緣則四悉約教則橫竪本迹則高
然後[紵-丁+死]之以自心使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同歸
妙更勿殊途如是真可富貴有志道者
景慕之哉。
下列名者前之四章且是通論德行未知其人是
誰故須列其名也於中初總略解次別廣釋初又為
五一現數次立名三證立意四消釋意五用義意
今且為三初總標所列數義次通明解釋之方後正
隨文別釋初數義者二十一者所列之數也略者是
其義也上標萬二千人不可備舉故但舉其大論
十一人諸經皆爾故略之一字是所列數之矣又此
聲聞眾數固應最多但舉萬二千者彰其名德
遠本迹深廣者也今復但列此二十一者又是其最
高大者也。
佛弟子下是次通明解釋之方也於中有二初通明
解釋之方次別顯今經之數初中有三初明其名得
所從引經說為證後明得此勢數釋無不可初
明其名皆從德行以立而有方圓體約自行圓備
名從他立故有所以知皆備者據前位歎故知
所以知從德行立者即如如無迦葉大德
身子大智慧目連顯大神通乃至阿難歡喜
云障除持等皆德行立名所以圓備者據前
位歎故知備也所以知偏者如引經說各稱第一
為偏者以各是一德行世所共稱故也是隱顯偏圓
義也次引經三人後結以證成前從偏之義明
一法者其德行等各是一法一即偏也此在物自
體常圓。
上明得名之由若欲以下正明既知其名以然從而
解釋其義斯會故云無往不通也名以召體字以
表德號以美功然名與號有即有不合聖者故皆
相即而互舉也前明位歎並巳竟今還明此豈不
重然總別全涅槃何致此惑一一皆作四釋者正明
解此諸聖名之要方也四釋即因緣等四也所以
一皆作四釋者正為顯成名偏而義圓也其名雖偏
德行常圓若不四釋尚不能彰其圓能況能知其遠
及以其之由令巳之思省哉故必皆須四意若得
此意則知一一名義皆即法界偏皆成圓妙待之
豈直聲聞乃至於極諸雜眾盡皆如此即則一切
人皆成妙人久達巳亦皆即以矣思之思之然則
名次第諸經不同大略有二一依德行優劣次第
如淨名命遣問必須知慧辨才等故依德行優劣
以明次第二者此中二十一人皆是序其出家得道
前後以為次第故十二遊經云初度五人等如後所
古今共釋其意如是今明亦可更以一義明之謂
阿字是一切一切一切法門之本表此法門
垂迹從實施權開權顯實發迹本同無生
終極依此妙體勤修妙行即有妙慧神通妙用
至多總持無方密行文云究竟涅槃常寂滅相
大經云安諸子秘密藏中是此經之宗要為彰此
意故如是次第此是最要之宜善思之又此諸
其中有姓有名或其兼舉或直言名或即姓以為
名或從世間或出世或直以世而表於出具彰後
如此勢數可以意得難以詞備思之思之又釋此
二十一名除三迦葉合為一外餘者亦可一二為文
隨人意固無定準思之。
初陳如應知此中有名有姓舊云此名有本有末陳
如是本姓從姓為名阿若是其後得道巳加此名
也今謂此乃姓名道俗出世間兼而舉也疏文初
因緣中有四番觀文似易義意不學者但知隨
作解未達要會雖解終不名也今謂初一通
釋其名次三別釋顯成前名中之一義直得此意要
所知初通中有二先姓次名然姓是本舊名從
後得經中先名後姓古今諸釋皆先姓後名者然經
或隨彼方言正顯美其德或為簡異故更言姓釋
順此方言又顯其得之先後次第爾初釋姓中五
句初標示其姓者世所釋云姓者生也人之所從
也古有神聖之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因生以為
姓故姓字從女生生亦是聲即形聲字也次翻言火
器者求道所用之具義現於次古舊同為此釋次明
族類者彰其族類高勝西方姓多貴類有四如
常可知於中淨行居四之首故彼計云從口生
三漸劣今明最勝故言此種具如西域傳明下釋火
器之義先者即其先遠祖也事火求道即事火天
神燒然諸物而供養之以求道佛家總持門中
有此事但與彼宗旨全乖彼以為正道此以助道
彼所供養天及鬼神此所供養菩薩及迹所示諸
神祇也經云一切法一切法正此之謂矣應知此
四句姓以簡名事火簡餘所不事者淨行簡餘三
其先簡非其身也思之以下更約所表釋其義意
德行既高所以託此種而生者正有所表即寄世俗
表其出世道德也初明世間之火有其迹能則能
除闇物燒則能除實物以表出世智慧之火能除生
死因果之二物也闇不即無因不即無果無因
前盡諸結無果即前盡諸有也又寄世姓表出世
故託此族而生故結云此以等也然於秘要中火
法最為速疾故息患增道等五皆以火數速致其能
最初即除生死以證無生正以智火之能故以表之
如此釋者幽故致方盡亦猶後覆障之義且可謂玄
無所不通矣然其所爾者且就實論即其父
道業大誓願冥致如之亦其德業感於聖靈
以致之然若就迹論固其宜矣不俟更言雖權實
不同此中義皆通會無所乖矣。
次下是釋其名於中多句初標名次翻三明聖教
異而諸經下四明從多說增一以下五引證結也初
標示方名者對前姓也姓通名別局在彌於巳故也
翻者猶彼方言故須翻之巳知之義現於次文言
知者緣有阿字故也其言似恐為謬解故須簡顯又
所以顯能非有不名無故也結從能以為名也
下引兩經一論以彰翻譯名異在言雖異義意不別
本際即前真後滅也下亦約所顯能所知即境諦即
境也若非滅理亦不得為無此滅亦即上真及本際
也下明諸經多同於前正緣阿字故多同也為得道
者以其最初故故昔亦有翻為初智正於此
引證者即證者證釋前諸義也亦是通美德行
文有三句美其三種德也謂大慈悲大智慧也初
無生之道在文次第可知即智斷及其理也具此
三德無德不備故以為名若至開顯即成三德大涅
槃德此預張之為後作本前所古來並同近代
釋云梵云阿若多憍陳那陳婆羅門姓那是男聲
阿若多是解義悟解故憍陳之姓乃有眾多以解
標名男相簡女故云那也大般若云解陳那
謂如那聲之相近故致然矣。
上來總釋姓名竟自下別約三事釋成名義
也所言別者前有姓名此但釋成名義故又前名中
通言無知初受今此仍有三事以故名別又向釋
云以其得無智故以為應有疑云如前位歎諸
聖皆得無生豈應獨受此名則引證中巳兼略釋以
最初故故餘處說名為初智故獨受此名餘人
非初故不然也又即疑云不知何故其人最初獨得
故此下別約三事以釋此疑顯成前義三事即由其
先願先行先證也以此三事故其最先得也初明願
者出因果仍復有二一是佛為菩薩故二是其
自願由此故先與得舊解有引真諦釋云陳如過
兄弟六人五人五比丘第六即須䟦也過去
貧共為農業于時佛出世欲種糓時咸取糓種五
人共舂作食奉佛發來世值佛先得聖道先得出
至糓結實汁如乳時復取汁煑糜奉佛又發此
至糓初熟又先作食以奉於佛亦發是願須䟦獨
於熟後作以奉佛願於來世值佛最後聖道曰最
後出家願佛度我竟即入涅槃故釋迦出世五人
得須䟦後得五人陳如復先四人後故陳如獨名
若此別是一願甚善故述之。
次明其行先中先者前願明其能續生宿善行明
其能現滅眾惡於中先雙標體下次別釋釋中初
智次斷各有譬合結初中初一句通譬一切無有
生死闇冥之處故名為夜三界二十五有故名為
無始休息其中故言長寢其中無有智明者故
無人能覺日光出總一化三乘眾聖未開悟者
明星啟明之星在日出下合上明星先現眾
明即三乘悟解之眾也一切智明即上眾明也下
斷行闇莫明星以況滅除闇惑莫先陳如由
最先能照能破故獨受名下次是其人最先
道故得此名此中又即益釋二疑一者如前所願
並願先得先得故五人並初得何故獨言其人初得
若望一化五人並為初得若於五人其又最初是以
二意最初故也二者明其於此元初因誰以立
文中具明義故此文一仍兼釋此二義此文稍
略有四意初明太子捨位修道五人追侍次明太
得道故先度之三結諸事皆最於先四引證結
獨受其稱初即先度之由由其先侍奉故次是正
先度之相三是廣歎美四據聖言結定其然矣初
中五句初標所遣人次列五之三明其人仍
內外二族四明二類性行不同五明所侍之行乖
其所好故皆捨去初棄國學道等者學道有緣
及其正學之事相狀廣如瑞應所說可以知非
此中要故不俟繁述所列五名可知結為二者諸說
不同師云父親三者即馬星摩男拘利也餘二即母
親也今且依疏文次第二即所列初之二也三即次
下所列之三名是也次第事且依之及撿佛譜果
然爾矣摩男即甘露王長阿那律之兄也下明二
不同者即見愛二行也亦見修二道所治之惑又
即魔外二道太子為對非顯是故次第行而捨之
既並乖其僻好故皆捨去經云有二種行謂五欲
行離此二邊是名中道即其證也。
是正明先度其人之相狀得道謂得四諦之道離
苦集證滅如前料字義約教中所明也經云昔於
波羅奈轉四諦法輪生滅四諦法也初教二人
應以三乞食故次教三人亦爾朝則六人共噉暮唯
五以初來非時食故諸佛性非時食故所以乞
食分為二者以人有二類故彰事巳得辦故彰說法
不空故此時節者婆沙或云經三月或云四月此固
不可定也五人八萬通舉所稟得益之人下二別明
得益之道即初後之果也然遠之言顯露即初果密
教即住地今此且在顯也言三答云巳知者林云
人以知以知證滅諦理地神等知他巳證故也此釋
全失其宗此以不思言起之由故也然此段疏文亦
似稍隱致使釋者不明何者此段正明陳如得名
初起之由疏文及向所釋則五八之輩皆名阿若何
獨陳如一人今謂文勢通義意則別何者通於初
後若作初劫談初時為問陳如巳證初果答云巳知
固其宜矣若作第三以後為問則是如一人為
不關餘人則此二並別屬陳如故獨受斯稱故他
人章中料云初轉法輪佛問解未五人中陳如先
報我今巳解淨居等天亦言巳解因以為名名之為
解此釋義通於二於向兩義於此疏文亦自可
不然無所屬著思之思之所言知者即證了真道
之名非如常之所言也故經云於道場知巳近譯名
為巳解解即是知義亦不別又名為了義亦不殊
以有此問答傳唱明道可得說不空過有大利
發起學也此下意向者雖云巳知言意密未能
顯其體狀故此下廣歷諸境彰其巳知即廣約所以
彰能故也言初見相等者先云初見在陳為後
人前相又云佛如皷機緣如槌法輪如聲五人俱初
如初悟故云初聞香道品也昔機如身法輪如香
初過名服甘露滅理法流初果證真即見諦今觀別
釋未全與文會何者此中六句廣於前義前但云
知之屬於心義包含總而難會今以六義演之悉
能所六根六境也彰其所得利一切在一
前也初二內外能所所即佛形聲也能即陳
如眼耳也下文四句直就前能以論能所即依前
聞具於行證義四根境義在文分明得此意巳文
不消亦巳是矣見即能見佛道相即所見以下
知謂最初見佛身容儀是得道之相狀若言
子違文佛字雖通五人其最利根所見有異以通從
別故屬其初法皷即初聞生滅四諦之聲雖通二人
其一既不悟亦通從別故屬其人香即道品體是清
淨又能離惑臰惡故名香今謂初證斷德也此境鼻
所得故當鼻根境也甘露滅理滅理常故以喻之
甞甘能知味故即舌義亦可對前斷即證所顯之滅
理也法流初果流有二義類義順義入聖類中任道
而行亦顯成上道香之義今謂初入位也即智位也
既入住聖境之中固當身真諦即滅理重顯成上
甘露義也登即證契之義即當心之義也又上二既
智斷此即真諦滅理應知此四義通初後以三時
皆初故思之思之又四即智斷位法故也思之應知
服甞入登四並證悟之義皆因前次法皷而證得
故後之四並初二得正明其初稟佛形聲之利
益下總結三類得道之中皆為最首故獨受此名
也此三類三善得道最多者也。
下是第四引證諸家作緣之字此本皆作遊行
之字未知孰是就義或是由字即十二因緣經也但
應知之不必須改又諸家皆云第二年度五人今本
皆作第一並未暇檢此引證文含有兩意一者正取
初節以證陳如雖通言五人正取陳如復居其首故
也二者又通取三節次第證成此中列名次第
以初列陳如等亦正由於此故結云當知等也謂名
之義及先列之義並當在前故也正由於此故得此
名復最先列也此因緣等者總結前之四義是約因
緣釋也初總料其姓名姓名即是世間之法隨順
間有姓名出世第一義理故也下三別釋其名
是事發生宿善故即為人行是現在滅惡故即
對治前是先證滅理故即第一義總此四種所以
姓名之由未言差會之義對後三得名故言因
緣釋也。
下約教者分別無生義之差會別於前總以顯此經
因緣義故也此中勢數稍異於常皆言寄觀以顯
教今謂正是寄行以顯教教能行所約所顯能以無
生之行法門中要故寄行以明之於後餘門皆可以
例故偏於此言之又正意者經明從果得名今欲顯
無生因即約果以明因約因以顯果因果俱無生故
也至後開會同一無妙因果故也然教有橫竪
同今但約四明之即橫論也後本迹即約五時竪論
之也各隨義便互現之耳釋此四相有四別於初
藏中自復有三謂標起釋結初中二義可知料中
謂境觀今為二別立行法若開以下明行相所
言總別者行相對別以得名也法即智境也是修行
之所依也總者通言無生三科境智別者別三科
修行行相不同故言別此中若法若譬並略撮三藏
四含教中文義以釋但依文消釋即足不俟更廣引
本文繁長初中所立此譬者便也(云云)初中法譬合
說通有四義譬謂眼鏡形像也法即智境因果也開
對分別即生因果即無無分無生因果對以
顯無此義甚便故舉為喻應知因果所生法若對
無生即所無法也善須思之何故不直言眼而別言
盲盲無生正明無生義故何故言鏡為喻圓能現
像故像是所觀故三科攝於萬法並為所觀通顯
切境也即六道陰界即是境也偏圓觀境不出
今且在於初教舊云陰新云蘊處(云云)身首
六分成身即是本質故喻現因別明造業主也像
鏡中六分虗而非實猶在當故喻於果生之與
不生不並出此但由開閇次文自顯次下即是別明
行相中有二初且約譬略標次即依經廣釋初
先簡非次顯是二文皆約譬以顯法此中五義喻迷
分別取境造業成因致果並由無明不了生死
相續不得無生次顯是中無所見者即下二事心
境也由此不見故即得因果不生也不見六分是能
不見鏡是無所即是不執根境造業故即因
不生因不生故即果不生以此故即不生名無生
下廣釋者向但直標故廣依彼經彰其相狀具約三
科仍束為二初約五蘊次界處初中即約四念處
無生正是小乘之宗故於中又二先辨非若能
下次兼用五門正顯初中三謂法譬合初
中約五蘊四倒即顯是生非無生也有云念處之
有四句謂境總觀別觀總境別俱總俱別初句謂
觀身心法無常或總為苦乃至不淨隨用一觀
而觀四境以境從觀合四為一故境名總次句謂總
四觀隨觀一境以境對觀故觀名總三者於只一
時總以四觀通觀四境四者境觀相當觀既知如此
例亦準之今謂此義廣在大師四念處明應檢未
暇今謂直依此文次第無失不必定局常有轍文約
五蘊明起四倒有四別於一一中仍皆先舉一為
首次以餘三例之如初計色淨餘三皆淨次計受為
樂餘三並樂次計想行為我餘三並為我次計識為
常餘三亦並常如此四行四計乖實理故名四倒
因此即有業果皆是生死不是無也次譬者執鏡
喻倒計造業見面因果生也有五陰執鏡悉是
合見也可知次下正顯是也即翻前倒顯正行也
於中亦三謂法譬結有二初正明行相既知以下
明功初中三句先云初句別次句總今謂初別中
語雖略應知具翻前四顛倒之非以顯是也次句文
言空者先云應文中無我字今謂非直少此
二字亦乃剩於空字何者餘文分別二字義別若五
門觀中則有空無我四念處觀中但有無我
言空也今此言者或恐傳寫脫悞成通相說明空即
無我後一句舉喻帖顯是也以此正觀正則無因
果故非生也此從既知下文先云初明觀成破惑
明準因破果有云初明觀成過次明用觀功能
以為第二正顯中第二結正行功能也於中
四句初略明能破諸見次通明能破一切因果生法
皆悉不生三舉不生譬以帖合四總結示是蘊無生
行相諸見即二十身見五蘊皆四即成二十身見為
諸見本本壞則末傾故諸見皆破何但見於此觀
中能即悟於極道則利鈍一切皆壞故皆不生故不
可局在見因果也次譬帖者無生譬也既達其道不
妄執造業無生死因果結如此行能即是於蘊
中得無生之行也。
下是第二約處界二科無生行法門有此三科
不同故須更說從其義便不繁文故合言之然
前約作念處觀今此界處作因緣蓋互現耳又初
教中多約諦緣明行前約因果以不生即四諦
生即苦集不生即道滅此猶橫總今約因緣生滅
三世因果行中最為要備故約以明觀行於中亦
二初簡非後顯初中又三初約入次例以顯界三
雙結二種非不生初約入中又二初約眼色二入
次例顯餘十入初中有三初舉世大海不為深廣
眼見下次明眼二入能致三世因果輪轉無窮
是名眼見以下結為最深廣初文可知自下正明
深廣即明能生十二因緣之義也文雖多句義要只
是十二何者初二過去次八現在後二未來今疏文
過去有三未來有六應知愛還是無明業還是
故此三名只是過去二義中間八種名義並同未來
支餘正唯生死老猶屬生餘三並通老死故知雖六
只是二隨文隨義故有多句初釋無明即兼釋行
所以起行業者良由無明不了故也初句正是無明
不能了達色之過患貪樂造業業即有生死苦
故為大海文出阿含沉沒三趣釋成上義此明無
明即具一切過患故也當知以下廣明上義也世
大海有此諸過並是經中有此說也女鬼即女羅
大經見愛二惑此中大略亦同應知從愛此下
並是愛行義也是為下結是無明之義只此愛生
便是行是意行復言業者通行上指為行
此且言意由意起身口足三業復言業此中意者
正約二世無明現在愛合舉故無明愛此一因
二因即二果五胞即頭及手足六入六根對於
六境名六觸也業定有果故名有應受者必定當受
也餘義及結皆可知準例十處根塵相對
皆具十二通而言之即六重十二因緣次例明十八
界者根境二六與前是同但識六界前略此廣為異
所生過患不殊前故略例可知也前處二二相對
科須三三相對不然不可結亦可知其生過患
既爾無生相狀如何故下正明之也於中亦二先
處中亦二初眼色次例餘十初中復二初約標次
就法釋二復各二皆先徵次釋初通可知釋中
自復有二初標四法次明但能無一即無其四然前
簡非既約十二今仍約此四法者欲會經中有此說
故正欲舉要釋明前十二又即是此之四義故也
一則無四者如向所但有無明愛一即有一
因果不生則巳生則必具後三不生亦爾但
一不生即無後三如前無明義也此一生即有
一切無生亦爾正意顯生不生二種要能思之義
實在於釋中於次釋中先釋四生之義次釋四法
生之義於此二中一一皆有三義謂徵釋結文中
初具三餘三但二略不徵也又於釋中一一皆有二
義謂體及義且初徵者云何苦種云何是種即二義
下三例爾貪恚覺三觀新名尋伺如前釋七漏中明
此即苦種能生苦果故起之一字即是種也種直約
法苦種即約人合可知能所合說也餘四皆例
五欲即是五念即生念念思想令其生也六塵
臰汁也取即流出也以外緣故善惡即疽蠅競起
集也此中起念取境並是生義但有初一有四
先云四並是喻因緣初貪是愛互是無明此二並無
明也次二並屬行也此二不生故即十二不生此意
以四為二二即攝十二也今謂此猶難見應知初二
並是貪愛內外故有二也皆由不了故並屬無
明次二初一前行也次一即前業以通別故有
故並屬行此一二支之義即二世二支之義既有
因即有兩果故即二即十二也無亦如之上是釋生
義竟下是釋無生義只一了五義即無四種生故
無生義如前釋知即明解通達非無明了色生
逼迫虗妄不實不自在穢濁之甚故即不起四種
即不生也此即五門觀也文中仍略不淨可以意得
眼色既然餘之五對皆具四種生不生義並同故云
如是處觀既然界行亦爾故云界亦如是
上來第二正辨行相竟自下第三結歸其人得名
所從也其人初聞之時即於蘊處界等一切法
如是知解悟入餘人不然故其獨受此名也。
次下明通觀者於中亦三謂標起釋結初是標章者
一字即起後釋其相也此中直即明行先通
其法先云以境即故不先立境今謂境同觀別同六
三科故體拆巧拙異故故直約觀行以辨其別不
俟更明境也今謂此中有三義前三一直明行
不舉非顯是三明無生無滅初義如向所明次明
無非可論三明無生故無滅不同前義於中亦先
約蘊然後處界師云初中復二先總次別總謂以鏡
像喻五別謂五喻各別五有初通鏡像次分
對五譬五謂總即通以別喻五蘊別謂別舉五物
喻五也初中復二初約色蘊次例餘四此中直約譬
以顯法無別合也於中有二初略標觀相次釋成
其義初中文有五句但是三人即此教能觀之行
人也鏡即所觀之境法通前明三科合且蘊中色
六分臨鏡覩像正喻觀行相也以此教觀智巧
若人若法若因若果皆無定實故皆如幻雖言如幻
未知如何即是不生故下廣釋顯之於中有四初明
不生次明不滅以顯不生三非修顯性本自不生四
以此故是不生初中有兩四句師云二空即是
相二也意謂空即不生初四即性不生既不從下即
相不生此兩四句一一皆應標破結文直一標並闕
餘二以勢數易故學者知之此並中論自他四句
之義知之合即共也離即無因中間又即共也亦
無滅下是約無滅以顯無生有滅則有生既無固無
也性本以下非修以顯性性若定生滅修亦不能
今修只是本非謂別新得也結云正以了此本無
生滅故名無生行也次例四蘊可知即經一切諸法
皆如幻相幻相本無何有生滅故皆即無生也次
約別者正正中有此別義故復會之然文初後既
同喻約此則但四何名為五又是有通有別何專
先並不言今謂此故有深致何者此中雖別並須
帶通何者即是別而並須是五方是此教喻意
文云幻色以一幻字通貫於下所謂幻像乃至
者故也有人云色有形段故喻鏡像受唯暫起故想
但念故行心動作麤著故識興造萬法故喻於幻
今謂此文亦二名與前同色如幻鏡中像蹔為眼所
故以為喻受如幻泡無實聚故想如幻炎無暫住
故行如幻蕉雖無堅實有多疊妄假聚行法多故
以為喻識既直云如幻造即如造幻者也故經云心
幻師是也師即作幻之主識是心王故以為喻前
藏教中若總若別皆觀實境此中總別皆取幻喻不
何以取異於前次釋成中唯初中四句餘並與
前同也可尋。
根塵下是約處界以明行也然處與界略廣少異
明處可以知故文但約處不復言界亦準前可
知故也於中初觀十二處空次觀十二因緣空以迷
處故即有三世因果故約二以明空空即無生也
然此中文義並是大經光明等諸經文義或全用
義或撮義意但知有據則巳不俟一一牽引徒煩甚
矣今直但為彼惡結賊之所止明人法並空也依
文略點不能更復依諸所說知之於中初明根境
次明因緣空此二意者初是略明果空次即廣明
果皆空空即無生也初有三句二義初觀根境
次正明本妄想以下釋空所以二義只是
及其義也初句所以舉此喻者正明故觀此根境
如彼荒村聚落等也村落上六根結賊所止是明
荒村無人正明六根空也結賊群聚共害於物明非
善實譬上六塵空也此出大經故經云都不見人求
不得明人法空故也下明空義本自空非適今
爾正明性自空也經中釋無漏無漏空意義通
今從通義故得引用證此教也次下一句釋空
所以何以以從因緣生故何者因緣所謂惑業惑
即無妄想業即諸行業也此文出光明經業力如
機關機關俱是要義非微義也機發動之主關是
門戶開閇由之即樞機義也根既若是境亦何有
並非實物悉是虗也。
無明以下是次明因緣空即廣明因果皆空也於中
初略明無明法空通約三道即總明十二因緣
因果悉皆空也如此說者意道若無明一空則十
二皆空故總約三道以明空也以十二要只是此三
故也如緣生初中三句標釋引證此引證即仁王
經四非常中第三明空文也正與此中義同故引
之也如旋火輪此有二義一明無窮二明空義故緣
生論頌云煩惱業感想還生煩惱煩惱復生
亦由業有想此明因果互為次第輪轉無窮義也既
因緣無窮故當是空故緣生頌云因中空無果
果中亦無因果中亦無果起者空相應此明四句
悉常是空故也次總束明三道者緣生論頌初八
煩惱第二第十業餘七皆是苦三攝十二法故知
二要只此如上說者如向來數明性空之義不欲
煩文直指也結者如此達生法皆即本來無生
不同三藏滅除生巳以而得無生故是通也。
次明別教觀行者於中有標起釋結初含二義準前
可知次釋中皆云亦先喻境智若欲以下次明起
行今謂初立行法是正明行相法應有四義
境智生無生今文但三即具四義行謂修無生
破生顯無生也然其所以生者由迷理也無生者由
解了於理也此中所以立法與行與前兩別
以須先立也謂闕狹深淺異在文可尋文有三義
能現像總喻一心萬法法界略言三義因義性
義所依處義通一切事理迷悟之所因依也眼能
分別照了一切故喻此教觀智也青黃以下釋上鏡
上中所現之像明法心中具足一切法也心法界
雖廣無邊不出十法因果也於中有三初合標次
別別屬對於以下三總結也初標以八色以對十
離合之異開白中出二即成十也可以隨義消
不俟繁文後文引正念經經廣釋但彼小乘
明義且在六道故今義加以十界所以不言三藏
菩薩者以初心未斷惑有漏之善與人天同故也然
十種色像鏡中能現喻心法界具十因果迷故有
九解故有一迷解合言有十也然心性中非迷非解
非九非一因緣故有迷有解有九有一因不同
本末性習合以論之故有十也但不能達一即一切
不能達迷即是性又不能九界之生即佛界
以故與圓為異大略且爾思之思之。
自下明行相於中先簡顯亦是標其大意也次正
明初者對簡前兩顯美一前兩但為自今此具自
他又前二但滅六界生以顯無生今則令九界不生
令一佛界生也以此故為大異而言生者即除無始
障惑令隨智開發也次依於下正明行相有三初明
次第三種行令三生因不生次明即得三種生
不生後總結名不生初中初一句總標其行宗言法
界者即諸法理中道也為迷悟所依迷此故有
解此故有一今明解行故先標之顯其宗也初心
教知有此理依之起行行為於此緣而非即是故為
別以教不融故也法界理也非因非果為之所依行
即因菩提果也此理非難行不易解向既簡於
藏通此亦異於圓教故此即此教之宗體也思之
思之次第等者正明行相理既不融故行不融
以異於先後也先明拆觀如前三藏行相次用體觀
如前通觀行相根鈍故宜須如此然或前或後或
為正助不必一向約位對於信住知之思之由兩觀
故能除四住此當入空十住位也次即出假照世俗
智亦名無知亦名塵沙障事之惑簡非同體障理故
曰容塵此即十行位也實慧即十向中修入初地
分得根本不生根本只是無明諸惑之所依故又根
本即中理得此中理故無明不生故云爾也此三即
五住無明中出障事障理麤細異故成三也
勝鬘經中有名義淨名經疏中出此名也餘處
多無此下明即三果不生果由因生因既不生果固
三種果無此三果只無二種生死於變易生死
中開方便故成三也然實報之言有分有極今從
通說故且云爾若別委明非此中意在餘說也下文
更明之故不俟言也生亦以下總結名也或云以世
間生死與涅槃相對明不此二故言生不生也今謂
亦可分段變易相對以二並生死故不此二生故名
不生故後約分段生況顯變易即其義也又只可
三種因果生故言生不生既不生於生亦不生
於滅如前所無生無滅之義故言不生亦不生以
此諸義名無生也結者如此所說不同於前又異於
故是此別教行相也。
下是第四約圓釋者亦標起釋結中前兩教
同行別故通直明觀別異前兩故先立法次明修行
今圓與別法同而行別故亦直明修行不復立法
也於中初總次別總謂通觀十界因果同一相別
三障即是三德如是若總若別皆悉無方故為
初中有喻有合喻中簡方顯圓有標有釋標中三
初一正示圓觀次二遮方顯圓方前之別也鏡
三義體用不二也體即其形狀也用即其能
具萬像也不二體用不二也喻於法體無方
一切諸法無非一實相也一切生法同一無生法
以下二句簡顯兩觀顯圓是別兩不即圓故簡顯
也下是釋釋前二也仍先釋簡別後釋顯圓初有四
句釋前兩不初兩釋前初句明闇即迷解迷解有通
別別六道四聖通論迷即九界解即佛界圓觀
二故非二也形容前形字檠像釋前像字故此
句共是釋前最下一句形容十界因檠像即十界
果以迷解故十界因果別故如是同一無所
可取故並不也文中檠字有言字誤應作警字謂古
人或借用此為境界字像即是境可緣對故若依檠
字音臣京反所以正弓全乖義意今謂此釋迂之甚
矣正應作擎音同於上檠訓舉也即柱鏡之具也亦
世俗燈樹亦為燈檠皆多以木為之故借用
世俗類多矣且等是借用借檠為擎者有愚於
警為境必以為誤亦云應影像對上形容義甚雅
如此兩釋並為要會不同前之後學宜其評之
但觀以下釋前最初圓觀也即妙無方團圓
無際畔等彰其妙狀即無方也四雙八隻並是方
無以觀貫之故無方矣既圓則無分限故非際畔
要而言之橫竪無迷解無佛眾生正明此等方物
即無方故並圓也次下約合中前二也初合
無方次合前顯圓初中初一總合三別合以
前喻中不出十界故今合中雖約總別要不出於十
也此句舉下三別善惡十中初六也邪正即
前世六及出世四小大直出世四聖以辨小即二
乘大菩薩佛也雖此差別終不於出十界並皆限絕
即方而圓不同前方差別也下是合前圓觀唯一
實也實相即無相也法性即無性也佛法者此無性
相是妙人之所覺了又是諸佛之所師範故云佛
法舉人以顯法也又正明九界性相等者皆佛界
如後所舉釋故也下又引證此明十界一切因果
實相一佛因果也即九方皆圓也是明上一切
生法皆即無生法也。
下是別約三障除生法明即無生觀也亦如上文有
總別無生觀之義中也於中有二初分段後況以顯變
初中有四別初總標三障生法即是生次
釋別明三障即是三德三明既即三德故即不生四
結三一無方故是無生初中云生即是苦有
云文脫苦字今謂脫字當此三更起滅前所
明故皆是生法既是緣起緣無定性故生即無生生
即無無豈復有故無生亦不生總無此二曰無生
也次三別者意明迷故三是為非解故三非即是
知至寂絕無是無非後二因有是非也初明非法
即法次明無明即明三明即是脫若別教中既非
圓義不顯則不得然今以圓故爾也下明三既即
三德三種生即三不生同大涅槃一法故也故大
經名涅槃名無生四結四句融即以顯圓義可知
此即大般涅槃祕密之藏義盡於此矣應移後結況
之文於此中安之然此約教意者須辨教分齊判其
權實開權顯實結彰此四義方是此經約教之義今
文於四義但有初一可準前後故略直注(云
云)若欲知者如向四教初令滅生會於無生次能
達生即是無生三令次第一切生以會無生四能
一切生皆即無生也前三是權無生後一是實此
即是相待顯義前三後一更無有偏同一
圓實即開顯絕待意也今經即正是開顯絕待阿若
無生之義也則一部盡歸此門此一既爾餘門亦爾
一一皆絕待故也得一意其餘名義可準知不
何以能異餘教雖復讚揚不能稱美妙思之思
正意在此故注(云云)若約餘義非此中之意幸熟
詳之下結況者以麤重況顯輕細也以生死有其二
分段變易亦名界內外即是麤細前巳約極麤重
故此更況顯於輕細此意者正明此經開顯有通別
之義麤細盡開故其然矣此意亦非聊爾宜更善詳
之。
下約本迹者無生中第三明久近也文雖不難
要不何者經有二文一約一多以開顯二就久
近以開顯能所化人之與法不逾此二一經之義
由此二故文云此經開方便門真實相即橫竪
之要盡於此矣向第二重巳約一多論開顯竟今此
即當第二意也若但前一未盡其義不會經文故須
釋然佛猶未發迹弟子先顯本者為師而作先漸
故也後文自有料簡不俟此繁於文有二初正明本
後引文證成初意有五初明從其本以垂迹次明
其迹三即迹而本四明本迹體用無方五明息用歸
體初標其本本久也對於迹也自對於垂迹
物也何以知然者據後引證之文故知爾也雖知其
何以知必此門驗迹以知本也與同異者此不
得知但知其有本不可定其長短後文自見次明
其迹即五時為物也前四此五橫竪互現耳文但四
者四即五也大經凡夫如乳即示為凡夫不受
大化後信解中釋也示迹為利物故一一初皆
先明其由也此漸次第之義上釋如是約教之中巳
論之竟可以意得不繁更說而其本下是三即迹以
彰其本仍向迹以明即本故云而其等也言巳本住
非始今也若聞以下四明體用無方不二而二
將明其義仍先引教明其所以阿字是詮無生
義聞一無生即知四義明一即四故也四句即攝一
切解一即解一切也謂知生即無生無生而生雙非
兩存無生既爾本迹例然謂本即迹迹而即本等
眾生以下第五明若所能會入圓無生別能化恩用
以歸體矣以所會圓道圓道即向四句無方者也物
未會於此妙則大事未畢會則畢矣故文云今者巳
滿足主既如此伴固其然所以三周之後即皆發迹
顯本良有以矣上是初明本迹畢下是次引證也於
公元146年
中有二初引當文證其迹次引阿含驗其本初中
初長行因富那請發故初廣顯其迹頌中通諸比
丘迹今且引初所因之文意實在通明一切阿若
其中下文既明九十億佛所五時利物今且
一世不可具足說也以此知其本迹廣遠不約
此釋何以能彰之哉次引阿含者重成前之義也即
彼雜阿含經也故彼經云佛在舍衛夜天小雨時告。
阿難汝以蓋覆燈隨我後行阿難受教至一處佛
便微笑阿難白佛佛言非無因緣汝今持蓋隨我我
梵王持蓋燈隨陳如後此寄迹密表其本行
知其本高廣所以梵王持而隨隱其後者先雖不
釋亦可義推以知何者據彼典籍舉世共推梵王
為生本其亦自謂之然故下文一切眾生之父又
經中明彼四姓皆從梵王所生故為生本明矣今阿
久住無生本則世間生之存亡不由之故雖
為生不得不尊奉無生之主以此益知其本高
向來消釋文相雖略可知仍更少要須何者
教本迹同顯經之要致解釋勢數亦皆相同教中之
有四前所於此釋中亦須知其四矣何者
公元352年
別本迹判開結會文中初一標其本次五明其迹即
辨本迹也二名既立權實麤妙之義自形即判相待
義也既明從本以垂迹次結迹以歸本明本迹相
四句無方體用俱寂即開絕義如此之義即此
無生要致即第四意矣(云云)。
次觀者彰既得者之由令未得者因致故也既開會
之後一絕待觀也然能了一心十界因果空假
中則三因三果生法皆即不生巳具如前明他即巳
故云可知不繁更說也如是達者阿若之人豈遠乎
哉可即謂矣阿若既爾餘一切並可例知雖知皆
須知其六不然僭逼之過亦非遠矣思之思之。
次釋迦葉者先須識此名題乃可會於疏文應知迦
葉是其姓名摩訶歎美德行從此名行合言之
又是先是後合而言之故也又是出世間合以
言之故也例前阿若姓名勢數同也文中大為兩別
初以三義釋其姓名次廣約德行釋於摩訶大義
前陳如經則名前姓後釋則先姓後名各從其便巳
如前釋言三義者初釋其姓次釋其名後釋其號就
初姓中自復三別一一皆有標釋在文易見初翻名
文殊問經摩伽國人大姓四族之中婆羅
神仙之後即彼方之甲族也言學道者即學神仙
之道感而應也此方亦有其事如易云河出圖洛出
書聖人則之彼伏義繫天而治感河圖八卦而現
夏禹治水神龜負書而出於洛洪範九疇是也俱從
德之感致故其類矣而言氏者或言姓或言族然初
得則為姓在後則稱氏氏者是也言是彼姓之後
氏字無點著點音同字縣邑之名傳寫多謬知之
知之次引真諦所釋即第二釋云餘光者有人
迦葉之光以望其祖仙光故為餘也今謂此釋謬
妄之甚正謂餘人餘物之光名為餘也故他人釋云
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飲蔽彼日月之光今此聖者
彼之種故也或即飲字誤為餘也次第三義者此含
兩義一者猶言其祖彰是其後二者即身言其自身
以對其先祖故云亦也故他人云又此聖者亦自有
光能日月之光故云爾也此前三義並是其姓即
以姓為名也若言自有光明飲映即兼從其德狀以
為名也故古有釋云又其自身亦有飲光之事閻浮
檀金在於水底光徹水上此金之光飲餘金光令不
復現迦葉身光復飲彼金之不復現故名飲光
云文問經翻為大龜梵本羯哆婆此翻為龜
迦捨捨波翻飲光以音相似翻譯誤耳云此依十
八部論疏釋若爾今此文中第二所引光波之釋亦
未為正以波字猶是梵言此云餘也故未是此言故
近代所譯皆言迦葉波為正梵言飲光為此正譯
迦葉如來名義一同於此準此義從真諦正應飲光
二義一從其祖二約其身即是文中爾者是以
後傳寫誤也下次即是釋名初名不同蓋是經論
出故也付法傳中亦略明其緣起其樹未見翻也古
釋皆云在樹下生故畢鉢羅童子又云其父母
祈禱天神梵天下降託生餘經廣說應是付法
傳亦名為經故也如此不同未可的據知之次下一
句釋其號也此名亦未見翻既云聚落即多人共居
之所而其獨當此號者以其德聖高大所欽重故
也此文先不言復有兩釋皆云此文不次正應移
置後大文中安是得其敘今隨此人所以作此
見者以後大文初言與此同故知在後今謂此
人徒見其文不知其義傷哉何者姓名三義不相
況復此號亦其異名故釋之後理合相從會而釋
豈得棄義而逐其文故是不達以後更有一
處義亦如之在後之後學宜審詳之無造次
上雖多義並是釋迦葉義是釋其姓名竟自下即正
摩訶義也然迦葉是其在家俗時姓名摩訶是其
出家會真道之德行經意正為直欲彰其德行故初
摩訶今釋從雙顯其真俗三義故先釋迦然後
摩訶摩訶義雖含三正要在一大也若釋一大
多勝二義其中經論皆爾今此文中就文有九
立名但七七者謂一捨大二受大三行四印可大
五位六結集大七持法大文有九者於受大文
大文前有一段少許不立其名又持法大文
一段文亦不立以此無并前七有合為九也
云文七大若并本族大及最後慈悲大合為九
大此與向來所明仍有其異向之所明九段直就釋
大中論未論姓名探取前後後交不盡數義不
圓今準餘文釋大有十義今此文義正有其十何
者釋大文中九即是九大并初釋姓名一即十大
足矣即如丹丘成佛疏中釋歎身子大智文明
義有十初名種姓大正今文初釋姓名義同則此
文十者一種姓大二捨三受大四簡異大五行
六印可大位大結集大九持法大十慈悲大既
十義分明文中不立大名者或略或脫或例可
知故也思之思之然十義中要唯其二謂姓名與德
行如前略論於德行中要復唯二謂簡美也亦形顯
也亦遮表也若爾九中一是簡是形是遮也八是
美是顯是表也若爾則第四文宜在九之最初安
是得其敘餘八並是顯美自成次第知之則巳亦不
更移
今且隨文消釋初捨中初明捨相後結會名初
明捨三即有三別即皆先明其所捨及結初中
大富引經釋其相狀於中歎其家宗親略明大
富之事所以舉宗親者並所捨之事故也十六大國
名出仁王及諸經繁故不述付法藏廣明家業
要而言之不出正舉因彰果相狀皆可尋金名
浮等者此云上勝金也由旬三等最小十六未知
所以無二相者此二最勝因未備故其巳有者與
同異且論其有不可同欲恚慢即根本三毒
惱也次引證即大論文也初句歎心即智斷也次二
句歎身即歎其持戒之德也故論三十二相差別
因皆持戒清淨即歎其慈悲功德覩物如巳
也此並歎其正報勝也由正感依故依報寄持悉由
久積勝業所致也金婦其妻身同金色前往
金珠餝佛女也雖為夫妻了無欲意初納之時便共
要期曰今此室唯有一牀眠息汝當經行汝若
睡臥我當經行後於中夜其妻眠睡垂手牀前時有
毒蛇欲螫其手迦葉以衣裹手舉置牀上妻睡驚覺
而責之曰本共立何以見欺迦葉具陳以蛇示之
妻意乃悟次是捨妙易麤可知次總結明能捨三者
初捨絕世家業次捨希有之妻三捨珍奇之眠此並
極難常人不堪而其能之故世無備疋倫類如此
三事世人為此喪身命終不肯捨而其能之故為
大也此意總彰志道深故能歎也。
次受大者前捨得名也世有捨受今為異世故
有明此捨受師想者佛是巳師而授與故常為師
想塔是佛身所依之處衣是佛身所著之服故於佛
衣常如見佛身想以此尊敬生自功德大故
行能大人所授又是大聖大衣受中希有而其獨
得故云大也佛弟子以下一行半文先輩兩賢
並令移置後位大文中安之且其意者位大中廣
諸弟子顯其位故故應在彼今謂此都不可一者
不識文勢二者失其要旨何者此先簡其名後文
位地名位既殊簡美義別同者簡異無則顯有豈
得為類必以簡顯者亦可待即為絕故不可成佛
疏明大之中第七直名為弟子大謂於諸弟子
中最大故名為大者亦是對諸弟子智慧顯智慧
大故獨名大故亦是而非簡同名也然立大要
旨唯在簡顯則十中初一義兼簡第二唯簡餘八
從此意應在初捨大文前安之若從悟義理
得無在若令移於位大文中即有三失一非類故
二失要旨三數不足如前巳明故全未可今即以為
簡異大立一名非直無前三失而即有其三得思
之思之文中言最長者釋能異之義正德望最高
故也。
次行大者道行之中最高故也何者為行何故
大行頭陀十二頭陀能離過顯德自進利人故名
為行蹔行巳難況能終身常行中知豈非大哉
以孝道為大故孔安國孝經云孝者人之高行
也今佛教頭陀絕世高行故為大次印可
者謂佛對眾決定歎美許可迦葉功德也於中有
三初明佛所印可次明迦葉述佛所印可總結
以為大也初中有三初別印歎其行頭陀既久下次
歎美其現功德皆與佛同諸比丘聞下三歎其往
因與佛同初如文次明現諸功德中有三初明眾
慢次明佛為除慢故命同坐迦葉恐增嫌疑未即
三明為盡嫌疑故廣美其功德初由二事或三故
此以白取人故下廣德正為除慢有六初四
禪次慈悲三四神足四六通五四定六總世出世間
一切皆同初四禪者只是根本四禪出世間皆從
此中生故四神定者只是四如意足定其用微妙
測故名為神變化無方故名無形遍知一切名無
量意無漏功德圓滿清淨積能有漏令得無漏
不退六通如常次四定者初於四法決定
謂於一切禪皆巳證得知決了一切俗諦之法也
慧能決了一切法理也戒於一切善惡止作也此
四法並是證極故名為定增一以下其是第六
出世一切皆此同等即無阿羅漢也諸比丘佛引
下是第三就述往因以除疑也於中有二初明時
慢除而猶或疑前慢以心形不恭敬故今心驚毛竪
心形慢除而恭敬也而猶有疑何者但直述其功
足以驚眾除慢何須命令同坐故佛即更為引往
緣以除此惑此明非直現果亦乃往因皆同故也何
以明其狀者據後結文知其然也正為有此疑故故
更有此釋結不然不與結文相會云文陀竭即頂
生王也增一云迦葉聞天人稱為佛師起嗚佛足云
佛是我師我是弟子下是第二迦葉為破諸尼憍慢
之故述佛印其中三事初即三學有日新之道也
次二即前所明佛大功德即六種是也此蓋聖人
私與巳唯物是適故其然矣後總結者其有如此廣
大功德為佛大人大作歎許以此三義故是印可
大也
位大者此中應異於前謂佛法軄司之地非論
自證地也又前就體此就用也所以於此等中大者
由後兩事故也成佛疏云言大弟子者聲聞眾中
上座持法故作依止故以三義故名大弟子言
四大弟子迦葉羅云頭盧君屠鉢漢此據舊說
若據玄奘新譯羅漢歎難提法住記中所明佛勅十
六大阿羅漢守護佛法前四即其中之四未暇
會也所以於此等中復為大者餘人但守護迦葉
如來衣侍付後佛故為最大然文直云四大弟子
不知何據知是彼四或即信解品之四般若轉教亦
四人聞法領解其最居首或即正指於此四也然
二四之中一現在二是滅後於此二中皆為最大
故義亦通也然成佛疏中歎身子十義中第七名
諸弟中大全與此同但無最後衣座兩事同異
何彼是對人以顯智此則對人以顯位以此故為
也結為位大者略明初受佛付囑次則傳法後佛
現在顯任綱維滅後則冥為守護居此四事職司
之地諸人全無縱有而亦不備故是其位之大也
次明結集大聖當時隨機所說種種不同其能類
群分要為三四故云結集中有初通論次
論三總結以顯其大初中自復有三初舉標其集次
正顯所集三結顯其功此即具多樹也此雖未見
固應典據也或云樹有覆應之功以表結集
為利益也若爾何必此四故所未可今謂此樹皮
之與葉彼方傳寫言教之物猶此方之紙素於此
處生之故是結集流通聖訓也訓既有四故復
以四數而表之故有四矣然四乃是三中之一何
直表其三即收其四而乃曲表於四遺漏於餘二耶
然四是餘二之本故又是最初先說故從本從初
末後故表之矣此無前不能難會矣次引肇
序正明所集先明三藏次明四含初中自復有三初
通明三之由次正明說三後結為三也此即彼長
含經之序也初兩句明默次二句明說由證絕理
故默愍物未證故說中即無言也致教即起說也
正舉無說以明說所說雖多要唯在三非不防心
在身口即七支善惡因果即各三也幽微即性
相謂諸法之性相也此前是其序三義以下是今
其物上結示其三名也戒即前禁律定即前契經
定義慧即阿毗曇上法相也此且就別言之通
論一一皆具三義是今文別明經藏四含之義然
彼序中亦具序四而不言所詮故今置彼而顯此也
咸即三世因果長遠故破諸邪僻深義即二諦
諦之義也此並從通論一一皆明四諦以是三藏
教故如此三四流行世間並其功力也下明別者通
迦葉別即三人雖別於三要迦葉為主故言其集
所集大法大作利益又為其主以是三義故為大矣
所以為主者以其初受付屬補佛處故也然結集
大小何故別言三藏大乘通諸菩薩不獨迦葉
今且別說結集之義洪博非此正要且粗爾
耳。
持法者說其前佛滅後既能結集使不散落復能
任持使永流不有倫墜故云持法有四句初明
其能持次釋其人堪能三明任持巳分章四結
故是持之大也言作依止者顯其位地明其體用
大經云云何得廣大眾作依止是問滅後四
也得廣大謂內證廣大之法問其體也為眾作
止問其外有利他之用今迦葉既是極果大小總當
四依人大乘第四即第十地極於等覺其人次
佛處故如如來次引佛歎釋其能持所以以其德行
故也語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儒者猶然況覺者哉
故以德行人方能爾矣言令得久住者從初受佛
付屬至後授衣入滅巳前雖有眾力而為其主故
功在彼言付法授衣者或言付法阿難授衣慈尊此
不然俱在慈尊何以明之准成佛經明當彌勒
成道三會說法竟將諸大眾鷄足山中至迦葉
種種方便警覺迦葉定起整衣長跪合掌
持衣授佛彌勒世尊種種稱歎迦葉然後受衣合
十八變瑠璃窟以梵音聲說釋迦十二部經
還本處身上出火而入無餘此則二事俱在慈尊
明矣所以傳此二者以表至入慈悲形聲利益之無
窮也何者衣是色身服餝即表從法身所垂即法身
利益也法是聲教般若起即表能生般若之利
益此二皆依大慈悲起即表解脫之利益也傳即表
三德利益三世諸佛自利利人只在於此釋尊
既巳傳示傳示將來亦然是故名之傳二即傳三
大經云安諸子祕密藏中我亦自住其中即此意
至聖垂旨雖遠即事鑽仰亦將幾於是矣結者有
大德行能大人付法大作利益以是故為持法
中之大矣
自下一番不立名師慈悲大意文中矜愍
護之義今謂若准諸天極生戀慕亦可名為利益大
上天說法尊上愍下此正為利益之事也諸天
極生歎慕有物得其利益也能利天人令得世出世
利益是其大矣文中或作窟字或作密字若作窟
字即所隱之處屬上句末若作密字即其神通潛往
不能屬下句頭雖義可通觀文似宜為密注(云
云)者明此前文含有多意及以四悉餘意如前略巳
明之四悉意者師云姓及捨受即世界三四二大即
為人聞名覩行皆善故第五印可對治位與慈悲
第一義見理入位故集法持並入位之切有人
云於釋大中因明四悉初則世界於䟦耆下為人
可為對治位大以下第一義今並文義不爾
不會前後相違未可也今明有十大義如前
明初種姓大中姓名號並世間法世界義也捨受
二大生善之極故是為人異同名行除十二種惡
印可除諸輕慢此三破惡之極故皆對治位大以下
四種內得大體外有大用故並第一義文義
明何應雜亂簡異之文應在捨文之前以此故在
行文不見此意不得不然後學宜深致意大義雖
復有十正要唯此四種隨順世間大族故能大生
善故能大治惡能大悟道故其有十用有此四大
緣故名大也
次約教者正顯此經大之義也直約頭陁以論教者
即前十義中行大以釋四義之中對治之義以顯此
經之因緣所以約此一者義最要便何者因法
中行為最勝況頭陀行更為殊勝且非況劣者哉是
故最為要便故偏約之又即攝一切世人纔見
行即呼為道者幸觀此釋知其是非亦約四教有四
別初藏中有三初標次釋後結初中應云約教者即
頭陀以辨教者初明斗數十二種過即雙標二意
謂何故約此以明以能觀過故何故約十二過有十
二故何故但十二以最深廣一切故十二是所離
離即是能離能所離合故故離十二過舊云頭陀
新云杜多舊為斗藪新云除棄然斗藪振迅攞擺
落塵垢義也以此義故約以明也謂好以下次釋
也於中有二先云初約事境且約以下次約諦觀
謂初且約事次諦理又初但是通釋以次約教方是
釋初中又為二正約十二次束為三法準後
要即有三別通論釋此十二即皆應有標徵釋結
盡其勢數初衣二中明不畜好此標徵者何故不彼
而此等也釋者好有三過弊無三過故結者以此
故不彼而此等也此一即能離三過五中惡子
也此雖有五但釋前得時怖畏怖畏即此五也
餘易故不釋可以意得次故不多三次徵其故三
所以三過四結以此不多而但三以故
無過也食六中初釋乞亦三過正道乖違自惱
他故以是故乞乞即離前三過下應次第
而文脫也此亦三過不平等不令嫌疑故破巳貪
心故次第即能離矣次一座食亦應有三文中但二
亦有煩勞故也一即離三次明節即是得中
三過少有一過中即離前四也一鉢亦離三過
出其二亦兼煩勞故一即離三也不飲漿易見次住
四中初二離愛第三離憂四離二過亦即離癡
也知此十二乃無量過離此十二即離一切過也以
知此諸過故行十二以離之也次是結要為三者所
以為此結要者一為明要故十二要唯此三法也二
為後三教之要行也即衣食住處也此三並所
依止之過能依即其身總由不達於身若能深達
過患即悉能離矣老氏云吾所以大患為吾有
身及吾無身有何患斯言近矣而其有無之由彼
言未矣上來且是世間中論其離矣然諸聖教
不同未能會釋知之以下方是約正道行以論離
何者向者雖明能離諸過要自離之物未為真
正之道則徒自勤苦終為無益故即約前十二能離
之上以明四諦道品則能離全為大患並為所離諦
品之道乃為能離如是方為真斗藪永離諸過患
於中為二初約食法以明離過次例以彰餘二初中
又三初標次釋後結初言且者未即盡備也於十二
中先明初一對餘十一於三法中初約食法於食法
六中又先乞食對於其餘故云且也斗藪兩字即具
能所所即乞食中過能即修以諦觀次正釋中為二
辨相後引初中即約四諦以明其相所以約四
諦者前二知過患是所離後二德行是能離所
中二者世間因果也能中二者出世因果也是故為
四四既即是出世間因果能所一切不可
盡知其綱要則巳具釋則繁於中即有四別初苦諦
中只一乞食即具蘊處界三界不出於依正並是異
熟報果常為逼審實不虗故名苦諦也次明集諦集
諦即十使煩惱具八十八或九十八或一百八具如
前文所釋今此文略明於一乞食之中即具如是
惱能招前之苦果審實不虗故名集諦初是我見
名身見謬計身有我故梵名薩迦耶見次是邊見於
有無二邊隨取皆邊見故次是戒取非因謬計為因
故次是見取非果謬計以為果故次是邪見如前四
種皆邪非謬計以為是故於次五中喜即謬生貪
愛我能見即慢被呵不決故即疑也見道八十八
加修中十九十八更加十纏即一百八文略但約見
道結使為集具如前文說也此前因大患並是斗
所除之物此下二種正明斗藪能除之物即修道
七科之道即能斗藪除彼苦集非道之患決定
虗故云道諦於中初明念處先境次觀初即別相境
初謂識心善惡同類念念不斷故云相似相讀次受
次即想行次即色也皆以迷妄不了其實云覆
識四以下正明觀也了四非真則知無常無樂無我
無淨故無四倒下之六行並是薦前行也此即正明
斗藪前苦過患相狀也次明識前明能滅
此明所滅即是苦集因道而得滅也於中初明因滅
即前集滅也次明果滅即前苦滅仍皆傳明後因
於前前各有二義初中約法後一會譬初法可知
後譬子者即子縛也子謂種義因義聖教更有此名
即約喻以為名也然子能生果集義同縛謂拘束
行人不得自在子即縛也是從當體以為名也既有
此之兩義故更約之以顯集滅之義果者謂苦果
拘束行人不得自在即是縛故也此中二句初句
因前故即喻下句二十五有即是法雖言果滅不識
果之分齊故更二十五以顯之以並是有苦果
正之都名也此即生死因果滅盡證得寂滅無為
審實不虗故名滅諦此即棄離世通患都盡遍
是真斗藪矣若於以下是引大經證成前之義也初
四句是證事中不見四真故仍為苦集大患四句
即證向次能見故有道滅大功德矣次是結食例
二觀慧即能斗藪之法也可知然此文猶略以食
法有六句且約二應乞食既爾餘五亦然食法觀
既爾衣及住處亦然故是略也言如是者歷十二
法一一勢數皆如前矣若得此意於一切行皆應如
知見不然不名修道思之思之以結為藏者
不同前事淺又異於後深即此教之解也。
明通者於中亦三謂釋結標中徵起此教斗藪
相狀云何釋中自復有三三中各有三也初標其境
次明其行三結歎勝境謂標三要行謂修三歎謂美
功用境雖三而一物行雖三而一心能所都無
過患斯盡故稱歎也初境者境雖十二要唯此三十
既是所觀故三為其境矣但前並實事為境今並
皆空則異前故為觀境也言緣真等者即所緣
證空理也空慧資顯於空理如食資養身故以為
食行謂三業諸善之行用莊嚴理身故為衣也
福慧二並為行亦並為莊嚴順世間從別以說
獨得行發之名次明其觀亦即有三初即所觀之境
萬境自性本空次明能觀之慧亦即皆空以境空故
觀慧亦虗幻化雖可見而竟不可得即是空是明
離之行皆即空也次妄想下是明行空由慧虗故
其行即空故云妄想不起心王心所皆悉不行此句
釋上不起心王心所諸惡不行故釋不起不可
得一句總釋成前而起於後都由觀空一切不可
故故無不空時皆如幻化寂然不起故此釋成
前也即明能所一切皆空故也正由此故故令三
第一是起下也後結歎者總由空故皆第一也初
是歎境處空次是行空後是慧空三皆第一者言其
勝也形前三三事非勝故也初明一切既皆即
一切無非住處亦即一切無非莊嚴亦即一切無非
解了一切皆相即不同不相即雖三同一空物故
為勝也結者向來但約三法明皆即空能離一切
患詞雖甚簡而義即備此是要略非是簡略結云
略說竟也。
次約別中文有標釋標者此教能所體狀有異於前
中文自明矣於次釋中有其四別初標其境法次
明其修行三明所離過四總結其異初境法即前三
要數同體別法身本有是所依所為故為住處為此
修於福慧二嚴而出之初心為而非即實有其能所
之方故智慧資立法身猶食能存於命此約修能
性行二義嚴能遮喻行存善去惡故如衣之二
義然二並能嚴衣從別受稱例前二文此二文亦應云
為衣略無二字知之然此三既為境並所依所修但
法身本種餘二並習種如依住處著衣乞食然矣又三
各之實體而並不融故以為別宜善詳之次明行者
為離三種過惡三種行此即行不融也初但言除
業惡者則前莊嚴遮覆只是一義或且從略為除
煩惱闇惑而修智慧修法身者觀苦報身法身
下是三明所離過亦是通顯修行功能也謂修前
三行能離二種三道故以三道通於內外前雖明三
而未分二今分二三故即成通別義思之能離此二
故異前次第故異後何故不言方便之三然聖教
兩說說處多前巳數明其三故今略從二也四結
異者不同前也言中觀者初至頭陀是結別出過二
以下前二也文雖闕義必有何者除分段即入
空觀變易塵沙麤惑即假觀除無明細惑即中
觀雖次第要必有三前二無故云爾也言苦行
頭陀行也依三境三行三過斗藪所之
義於其中矣此兩句亦即對前標釋即是第三結示
別也注(云云)者有諸要意略如向也。
次約圓者亦有標釋此教若境若行能離所離一切
皆即皆備不同前別故云圓也釋中有四初明境圓
明行三離過圓四結圓異於偏境中初句即三
一同一妙道故次句即一而二為物因緣令生解
故此義應具四句無方圓妙境也次行圓者依前
妙境修妙行也此中亦具四句無方以境妙故行
如之故名圓妙行也舊本皆有斗藪之言後達好簡
故略除之而必須知之不然不知修行有人
對於三觀初句即假觀此約衣論次句即空此約
食論也雙非是中此約處論斗藪恠哉恠哉辨之
辨之然一及一切之言應知有三略即約三言之中
即約十二言之廣即通約萬行言之皆有一及一切
義故也此是此經之義真出家者之所要方故不
可不善知也思之思之於一切一句是結離過顯
功能一切過患皆即妙道故也諸佛所行以下
四結圓異偏初句結歎顯是修圓人法過諸菩薩
偏修人法諸菩薩偏人顯上諸佛是圓人也所
行清淨簡非偏行未盡淨顯如來行方圓妙
清淨也注(云云)者明有四意如前所明今即開顯
前三皆即圓妙絕待斗藪之行也此章修行門中
為要也且略如是未遑委悉
次約本迹者圓會有遠有近向雖巳會近而非遠未
盡其能未極經旨故復此釋方盡其義文即有二初
五本次明五迹然通明本迹下文有之各此五者
並驗其迹以知其本何者既有而今迹中有此
五事當知皆是久得五事也初四總明本能離
第五明本所離內無法愛即久離一切似道取著由
此故備前四功德無垢染即前捨金色妻並由內
無法愛故內具前四功德能無垢染也故總此五
只是能離所離及內外也本巳者久也但知巳久不
可定遠近次明其迹雖四義涉於五事者或言即初
明十二事離十二過者是今謂事即初教雖有諦觀
望於通教並是實事故餘文名為實二諦即其義
也欲之一言通貫下四初即引為酪次引酪為生
二例知此義亦具四義及以四句並例前可知
下約觀者雖知其果德須知其因行彼如是從是
因致欲得果行如此因今即行人慕果修因故約
釋初三觀次融一心能棄所棄在其中矣若能
如是修者則斯人德行亦豈遠哉故下文云能持是
經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即其證矣若不善知六即
讚彼上人還非善除過者詳而慎之以此諸故云注
(云云)。
釋三迦葉因緣中文有其三義有四初釋其姓
住處次釋兄弟及其業行三釋其同能捨邪歸
正道姓即同稱迦葉名即優等三別住處同居
瓜等兄弟即解常言三捨歸正即彰其能去偽
情而從真道三文四義初中先解其姓仍指
於前只是飲光義同婆羅門姓古仙之種族
釋名即有三別初人梵言三別前後譯者之異
而同翻為木瓜林舊釋皆云在林下修道以為
今文為意同正法經名為上時不釋其義新譯
云鄔盧頻螺此云木瓜不言釋云當其胸前有
一癃起狀如木瓜又其住近池中有龍亦名木瓜從
彼為稱故以為名此義未見所出今且依舊釋出
那提者此文不次依經應次伽耶新譯正梵應云捺
地迦此是河名也義現於後次釋伽文中似誤應
云此云象亦云城釋云象者山名象頭山也城者
有城近於此山故象頭城也象既此方之言不得
亦也故正本上時象江即三並此方言也按
因果經此三人皆近河邊修道佛作神通化入法
從其別以為故有木瓜山河之異言道者舊邪
道也又言其家者明其即是此國之人故也。
下釋為兄弟者即解其三數之義也以聖教常令
呼之又言其為兄弟又明其同習外法又同捨邪歸
正並不知由然今依聖教明其因緣及其業行
其往現之善及能同得道所由來故也言剎柱
具云剎提摩此云田地三寶田地勝境也別即佛
土通即隨處今是通也柱即表也建柱以表其地分
城此一文成前又起後三同志兄弟剎表故為
道未出故先世世為出世也此剎家之柱能所合以
為名故也緣是者此是行也當時應有願願行相
資故能致之也此佛時既久遠故為兄弟非適一世
也瓶沙即頻婆娑羅闍王之父也學通外典佛未出
前用以化之故為師也應知此文成前起後一切盡
由於此思之引此宿緣凡有三意一者兄弟以共
故二得度以是剎柱故三者同邪又同捨
前二故思之。
自下是第三明其俱能捨邪歸正棄偽從真之事也
既昔於勝境立行願則往巳有勝因未遇於強
緣故仍住於邪道今是眾緣會熟之時故能頓捨
同歸悟入然佛之化利雖極於三密至於得益
過於二種化則謂之形聲所稟則謂之聞見但用
不同或雙或單或復旁正如大經先述初化諸異
道則唯用於神通最後化於十仙專用妙辨
其宜悟不同故是中即單別也今此文中所明即其
二義初明廣用神通而猶未捨次明略用聲警即頓
歸伏斯蓋雙用亦正助之意也初中又即為二初正
廣化二明猶未能即捨初中有三初總標其方數
次略列其名相三總指廣顯略初言神變者神言其
無方不測也變語其用運動無恒即是通也體用
合言故也用數固多且語其要故言十耳次列其名
此文自指瑞應先釋或引阿含或依本行廣張
而此義要未會今且略消此文未能旁及於彼初
言毒不中不能傷害也如經所明佛將降之入其
毒龍窟中龍大嗔怒作害事佛降伏之置於鉢中
說偈讚佛故言不中火不燒者即向毒龍吐火為害
翻為佛火燒之令其伏而不死恒水瀑長其恐沒溺
於佛令往看之不沒於足於水上行三方等者其請
佛住三月供養時至請食佛言前去便往閻浮樹取
閻浮果東弗婆提取勒果西瞿耶尼取訶梨勒
果北鬱單越取自然粳復向忉利以取甘露又經明
每年為一大祀國主臣民畢集迦葉言瞿曇
端正王貴人若來見者令我失利若其明日不來
我則大幸佛知之巳明日即往阿耨池食至暮方還
迦葉問言昨何不來佛言我知汝心故不來耳故云
知嫌乃至現來或言知念現來別是一事未見別出
令弟然火不然滅火不滅佛佛皆令其然
滅故云火不然等文雖略而即含其四義知之又
令弟子破薪舉不能下下不能舉亦以問佛佛亦即
令其舉下文亦例前如此所列即十事下結示者
出處顯此但是舉要出耳又此十事時節通局亦
未定知向且略消現文委更須尋經說
上是廣明正化事狀巳竟雖覩以下是次明猶未能
捨邪眾變謂略廣略如前十廣如經示故言眾變
故云等兩句據經所說彰其本改之狀如前十事
一一事皆有此言今欲不繁文故總於此一言以示
之也依本行次第為現五百神變隨覩一一事巳
皆有此言也與此同也。
佛即以下是次明其因語而便悟入正道如本行經
云覩眾變仍云雖復如此不能阿羅漢果
今日佛即語云汝非羅漢未入乃至無有
之前相況復果因是開悟歸伏出家沙門果投
邪術器具隨流而下二第見相並歸伏並命
來皆成沙門果此即能化用形聲二輪所稟得見聞
之兩益矣言霍然者極速疾之皃也或亦借為[(上?日)*殳]音
義亦通也即[悖-子+(王皿)]然矣。
此上是約因緣應有四先云初是世界次共竪柱
為人十變對治佛語第一義有人云此因緣
大四初姓次名三住處毗婆尸下四明入道由於
文中方明四悉初是世界次兄為下為人作下
對治霍然第一義以此有意觀此兩釋並有
可不何者初明四中三恐與文違何者文云邪執
改而云見佛即然除故是相違對治義既不成
義恐亦非例次為四中初三若非因緣之義前後
應例然既不可例此何獨爾並剎正是出善因而
以為世界邪界邪涉是惡反為生神化未捨焉為
對治對治之義既其未成霍然之言豈為勝義故此
次釋不附後學固宜詳之今者前文輙言文三
義四即即義也初釋姓名住處並是通談其本皆世
間事即世果也既共表勝境至為連枝雖復習行
方同有懷道之志是有向正之緣故為人十變
而未捨聞一言廓然廓然之詞蓋彰其因一言
惑闇頓除解明頓發速疾之名是故即是治義之兩
豈得離配其兩文之與義二俱不明者耶是總彰
其人有此四種因緣故有姓名豈徒爾哉其
中霍字亦云但作豁音呼之義同音便故也。
次約教者辨三人因緣權實之差會也仍約五味
之不約教而約味者橫竪互現耳但約四味即攝其
五即有四初中二別初別明三人德行總結
初教初中即有三別一一各有二義初明能利他
能使四眾無乖諍無闕四事此即教授與外護知識
也次約自行除去勤進善也三明自行與利
利他亦即教授知識也結為初教者既引阿含即
不涉餘相當初也初變邪而悟正如乳變為酪也次
方等彈訶故有耻慕即應下釋為生蘇之義以味
漸濃故例下知者類前後也次入般若即應下釋
即應堪也通言聲聞從初至此即有此義不得別不
責其義方等亦爾得記作佛利用事畢如味之極故
以為喻初以拆破次以彈斥三以濤汰四以開顯若
至開顯拆亦即是況於委業思之思之法華所以
者總由開顯故也若至此一切人法悉皆開會
必唯論熟蘇此約漸邊一益相生之義幸勿迷之廣
玄義中說
次約本迹中初寄迹以彰本次約本以明迹初中
釋結初標所以知者驗迹故以知也以迹中數
不相離正與三德數義及體相故知寄迹
彰本也故知其本爾矣有云林清陰劫諸煩暑
以表之有云以般若分別義故如眾樹成林
枝幹散多之義今謂眾林皆爾何必此林又取分
別為義與世俗亦何以殊今謂此是並林有愈疾
功有華果能嚴顯其地今眾物之所愛境表般若無
漏之慧能有漏之疾顯發法身為眾德之根
本故以表也城為人物依表法身二所水能
不淨解脫穢惡故以表之結言秘密等者
此三即一四句無方故言秘密含攝萬德名為藏
久之所證住故名為本以三人共表於三者此一
一德即是三即三皆各具三德應知一即三三即
一一三即三三三三只一三言慮道名為不可思議
大經秘密藏此經名為妙法廣如玄義明也。
觀中初約三名觀後明兄弟初中師云初得中道
遮邊後照邊諦有云不動淨於有邊而動淨於
空邊也今謂觀心中道能防二邊之敵如城次就二
用能二邊倒惑如水就行雙照自他
如林二義此就二智初一就體次二就用淨用如水
此就善行也照用如林此就智能顯理即如林嚴顯
其地也又能去於闇蔽即如藥林之義也若依近釋
不失二義也下明兄弟義者隨一皆具餘二故是
相資非永異也。
次釋舍利弗者初因緣文甚廣然釋此名先須通知
其要要有二義謂名與行或即名以顯行阿若是也
或於名外別彰其行迦葉上加摩訶是也或不
即不別而義仍含有向來三聖之名是也不即
不異又不含義而釋必須明者此聖之名是也以雖
無前文義而諸經咸盛稱歎此經正說始末建首
對揚流通以為證信若不稱述豈能會斯意耶將何
以顯其本耶說者曾不知此意何由可識其文旨
若得此意盡後所列皆可以求之矣思之思之。
今此文中雖無名目而文起盡亦有其十例前大迦
葉之文也先於此或直束明四悉之意或復曲為
繁碎繁簡並乖其文又失處中之要意今先隨文
大科為十然後束明四要既總標第一今明十皆第
一且初十者初釋現在姓名第一昔者以下第二
往時巳能巧便不善中第一胎者以下三明
其處胎智力第一難陀以下四明其既生以後
能儒通第一師事以下第五其次復能博達道術
第一於道以下第六明其能悟入佛道速疾第一
調達以下七明其既能自悟正巳復能摧邪第一
中含以下第八明其復能顯揚正法第一佛說以下
九明其復能辨正道第一中含以下第十明其
神用顯正第一大科十章如此曲意文辨之智
差別略明十種聲聞之中最勝故皆第一彌勒
成佛經初歎云大智舍利弗丹丘彼疏釋其大字
十義一種姓大與今姓名第一之義略同瑞相
即此第三處胎第一義三聲名大即此四童
幻之用第一義四易悟大即此第六通悟正道
第一同五者禪定即此十神第一義同六
辨才即此第九辨才義同七直弟子大明
諸弟子中最大即與此第六悟道第一文末十五日
稱歎文義略同八名尊敬大即與此第八明能顯
正道第一文同九名田大明若人天供養即獲現
報此文略無亦可取滿慈歎讚文云值汝者得大
饒益亦其義也十者起慧大明通達內外典籍
今通內可知外者童稚之歲博究無雙證聖極果
無礙者耶故此一名通該前諸義以並正歎智故
也彼名為大此並名第一然彼十義但是此中九
文仍闕此中第二明其昔日奇巧之能故也此中九
文即攝彼十以彼正歎現在德故略明十義如此
四要在後當辨。
姓名中最第一者合佛本願能助父母故也其文
略有三初釋其名次釋其姓三略標其德行名中又
自為三初明因母立名次明從父為名三明因二以
立名初中復有三句初直翻而不釋義猶欠咀字次
重翻而釋其義三雖更重翻正是釋前初翻義也準
如此只合便於初翻下釋今於此仍又翻為身四
字此應除後四字釋於前亦先勘會未了次明因父
為名復有二句初直翻釋謂因論義得妻有子此以
是子顯父義也此中正釋其子應言以父母顯子古
釋皆爾那云顯父母或互得今正顯智能顯父
母謂之大順故云立身揚名顯父母故今正是
更引論釋又是一義初從母德為名次從父名為名
第三從父母以得名可知古來有云一從師本願為
名謂釋迦過去瓦師值先釋迦弟子舍利弗
供養發願未來作佛名舍利弗從母以為名母
舍利鳥故名舍利弗以母於女眾中聰明第一
貴重其母故呼為舍利子從父為名為與今文
同又云經說佛初見之令改提舍之名以復本字為
舍利弗本願故故經論中皆言舍利弗不言彼也
近代釋云正言舍利弗旦羅舍利鶖即百舌鳥
亦曰春鶯弗旦羅言子以母辨才喻如鶖鳥此是彼
子以母顯之故云鷲子復名優波提舍以能論義
得彼名今謂如此釋者並非身珠之義又是從其自
能論非因父以為今文且從舊釋上釋其名義
姓物以下是釋其姓也此應樹名即尼拘律陀樹古
釋為縱廣以此樹最高大故應其先因此樹以
得姓聖者是彼遠𧜟故也於四族又是淨行之種
故是種之最勝也上是釋其名姓也下之一句是標
德行不知如此之人有何德行故此之無窮及
決疑之相略如下說也此句即合屬後緣次有昔字
問之故且屬前總標統後之九義也。
下次是釋德行九事有昔有今有世出自利利人
雖此不同總是智慧善巧相於中初明昔者
直現能久遠有奇巧之用非直善事不善中亦
第一自非妙慧之本焉得久巳如之本迹之義
益以明矣於此初明十種巧能後總結今古言生
經者即其生經也總此十事為三初明為盜大獲
八明不得第十雖復得非不誅四乃更重賞
故雖世間實為大巧然也經云盜無貲濫覺白王次
嚴防或謂嚴飾其女立房舍水邊或言嚴如警
備義皆可其久餅師故令不疑言五百騎者前後
二百五十其在中不下王乃疑察於中提得問伏
請以餘命王曰卿大聰點遂卿所願餘文可知不煩
更委。
胎者巳下巳明往世之能下是明其現生之用雖為
現生猶是胎中之力故也此有何力要有四一者
能顯其父之智二者能令其母具於大辨三者能令
其舅成大高若不因之焉能發憤致於供名故其
智慧之力也四者自彰其大智鍱腹表其智大溢
也火冠表其高明能破一切闇也言陳故者陳即故
也謂既為國師固當剠敵自念年衰業舊非為新差
後生可畏事必不遂故相不祥故也相不祥自家
向於論場道逢二牛相鬪以為古決所從也想一
為彼一為巳勝劣以知巳者果然不得知必不如故
云則相不祥餘文可知梵志者梵即淨也志謂操
彼此兩舉故云梵志婆羅門云淨行也總此
四義故是智慧處胎第一餘義廣如後文故注(云云)
也。
次下即第四明出生之後童幼之歲即能辨揚儒
宗於中要亦有二初明幼小之年便能辨揚次明童
稚之歲即能究暢其旨此二若於彼方謂為天授
此即為生知若於佛教近即宿習功成遠乃本而迹
不然孰致於斯初明幼幽即能辨揚之中有五一
總明其事由即為慶等決而致斯嘉會二明其即越
而往尚仁以幻小非其次類故云越眾此方賈生
十八能對帝同猶為越次聽明況此八歲而能眾去
何若三明宿儒不肯兼明其由四明但令旁話對
皆盡伏過問表者出其問意外彰其問猶淺近智非
深遠故也昔此方北海鄭生云玄博究儒宗諸儒
構難皆答過其問表雖言事與此同而老幼天隔
足為類西方論義皆建其幢表其勝相名勝幢如
不勝當即倒之帝釋脩羅脩羅望幢而敗故
泰法師作帝幢論正取於此故言皆墮幢也五明
舉國稱慶號為嘉應次下是次明其童稚之歲即能
究暢至此時即能博究其文演暢其旨五天竺
南洲中心十六大國五天之內多在中天具在
仁王經中此並明其儒中智慧之勝故名通第一
以下第五明其非直究暢儒宗復能博通道術復
為最第一中要意有三初明得師道術受師傳付
次明於師之道仍有少許未盡後明雖未達少巳盡
其餘故為第一初中即與目連同師事之不言此師
所依是何宗旨次言欣然古本有作听字音魚謹
反若折然即歡笑之皃若听然直是笑皃兩義雖通
不如听然義故相如上林賊云無是公听然而笑
蓋繁而恠之也兩字易濫今本皆作欣字此固其情
非謂其人又疑其變宗故秘而不盡授既言無師
可事故為第一有即彰更有第一之人法後必能入
由此故遂有願若得甘露誓必與共甞故也。
次下是第六明其而智慧能佛法速疾悟入
一也此文出大論中大要有二初明自益次明利
他二復各二初即見道無學道次即無主為伴伴即
助化又是為師為資謂為二者作師一人弟子
並化他也以此四義故為第一庠序容止中適
合於法度無造次也老氏孔德之容唯道從外儀
若是從人法故問其師及師所說之法論中具其
三番問答師次問其法答謙詞不能具說請為略
說答如今文或言即略說四諦言說三諦以知其
聽明故觀文總似有此兩義若四者初句苦也次句
者即集又言緣者道盡滅也若作三者初二句集
次句即道滅也以此二四故於入正道中最為第一
次下是第七明體能破邪第一既能會正巳能破
邪要亦有三初破內邪次破外邪三重顯成初義初
內中如後目連中說故注(云云)次破外中有眾多
事故種種皆勝具如勞度經中所說不在繁述次
讚歎顯成前義有云以身子為其說法正解得生
故是所生目連神力引歸佛所令其成就故如所養
此是一義既言四眾通一切注(云云)者大略如廣
在後以此三義於摧邪之中為最第一
下是第八非但摧邪復能擊揚顯於正尊為最第一
此文雖廣於中要亦有二初明能顯於他次明能令
他以顯巳雖此自他並是顯揚正尊初中有二初明
其由後於以明正顯揚初言由者因他讚美深思
見聞也故讚美之行不出自他二利也於次正顯
中有初發德行身子下次彰其名字身子
稱嗟以下雙美名行中有法有破法中就文
且有七番問答約義應有八番第八但有
便答釋而無問也此中極不易會於中大要為二
初一總論次七別辨總謂梵行別論七淨梵行
之體也初中梵行者梵是果行是因通言清淨
果故也於次別中自復有三初三番簡因顯果次三
番簡果顯果第三一番簡因顯因初番因即七淨
即無非為七正為無餘次番果即簡有餘顯無餘
第三簡別因顯通因別謂七中各別取其一別
也通謂具足七乃為是有無二並為果也於此
中一一所簡皆約通別言之者明若通別皆不是也
總言七淨名者淨名云布七淨華浴彼無垢
義通大小乘教彼疏釋云戒謂正語業命心謂正精
進念定見正思惟度亦名斷疑淨即見道知道
道亦名分別淨道迹知見名行淨此二是修道道
跡智斷淨亦名涅槃淨即無學道所以此七並名
淨者能除二道之穢惑故也並言為者問不正為此
修行不並答不者明非所為也上二簡非竟下一
正顯所為聲聞教中所為於此故為是也
三番簡非顯是勢數一如前但約兩果以為別也
而言設者有云設猶合也謂若獨因戒等而合會
仁者彼所會法未是無餘以無餘涅槃不獨一法
合會故令謂未有此義何獨一者未聞設有此義
二者亦消此文不然了設只是施為義將不只
以此為無餘不乃至餘六一一皆爾不答皆不爾
簡非也問云何何故不即以為也釋中明非之所
以以若別若總但是有餘故非無也以並但能除因
故皆但是有餘而非無也若離以下即是第三一番
約因論簡顯也準後喻意謂如前所並非涅槃果
但是涅槃因若爾謂戒淨是因耶不也乃至道跡
斷淨為因耶不也文離此七為聖因耶亦不然也此
明若單若離皆不可也應問云此義云何云若
一別為是者獨皆不能致故若離以下釋其故非則
無因而致故從以不離下明具足七法為是也此
文葢是撮略彼經先釋並不言之致令難會今且
如是未及委悉次約譬者準此譬文真為第三約因
簡顯而作不為前二法文也有譬合初要意者正明
為因若獨若離並皆不可具足用七始得為因文有
三句初喻行人求道次喻七法為因其喻若獨若離
不可及顯具七乃可物薩羅即舍衛婆鷄帝地名
未知相去遠近此喻等者是次合也略如向釋據此
譬合不作前釋信不可會上是初正發其德行巳竟
下是第二彰其名字下是第三雙歎名行以聞其二
兩稱歎文有六句初總歎其人勝即是美其名也
次有五句即是歎其德行不出智斷自他也次句
智勝決定至無畏斷大辨才重顯上智德得
甘露等重顯上斷德此四明自行兩句利他言縈
衣者盤旋其衣置頂上而戴之表德行高尊敬之極
也由前智斷能利於他故也從慈子問下是第二
致他以發揚於巳於中亦三初名二德行初即因
父母為名從此識其人也次歎其德行美其德與佛
均故言等也次言要佛故言第二三約主伴能助
降魔制外顯真正法故云法將尋次佛說而是弟子
故言復轉弟子具足如前自他斷文略故注(云云)
下是第九彰其聽辨第一此出雜含舍利弗師子吼
經謂佛說一句三問身子身子不能答佛少間
巳入於靜室身子集諸比丘語言佛未示我事端
不能答今我於七日七夜敷演其法而不能今文
撮要以少況多彰其聰辨餘則不然故第一
下是第十彰其神用第一非智不禪故是智之能也
中正身子神力廣明目連者蓋顯成身子
今謂正明其能自顯巳力復能顯發他故智慧
一亦如別文前是其要旨勿作餘解非要何為於中
初是明其因他顯巳龍王見下彰其能顯於他初中
有由有正今為五句龍王請召次佛命往呼後奉
命往喚仍將令其速赴以此發其神用故為由也身
子念下是四因以現其神力所以展轉繫者緣目連
神力撼動不巳故經云我聞佛說如來座者不可
動今以此帶繫之遂不能師云今云他方佛座脚言
小異耳今謂此所出不同取意耳目連自念以
下是五舉要結彰其勝明其利益文含而不出也言
四神四神足如前釋也自下是次復能顯他也於
中亦有由正亦合為五句一明時眾心輕次明皆等
佛力借助三命令其現四奉命現之五結明其勝
利益奉命中經明目奉命禮佛即往東方七恒
沙界佛名奇光於彼鉢緣上行彼眾見謂為虫以示
彼佛彼佛云是西方恒沙界有佛釋迦文此是彼
神足弟子目連言現汝神力勿令此諸比丘
輕劣想目連以鉢盛五百比丘梵天一足梵世
一足須彌說偈滿祇園比丘不知所在問佛
佛言在彼世界具應如彼經此文略舉要知之廣如
後說故注(云云)應知此中亦佛力耳。
此前十義並是釋其智慧第一之義既並因緣要應
明其四悉師云初是世界以明宿世及胎中難陀
下生善以今國人信及見頞鞞能善生調達
對治治二惡故中含以下第一義歎與佛等故今
十種第一初一姓名並因世間即世界如前迦葉
等皆爾次往昔託胎生後求道為人生善故道
遇頞以下五事第一義對治悉意得道
正道第一義內外及第十神用並是破惡
對治以往現胎中出生儒道值佛捨入正
起用破邪顯正故四次第不同尋常何故生善
世間前三迦葉亦爾三迦葉對治勝義亦同
一二人不應不然如是即世第一生善第一
第一悟道第一從此四義故言第一
次約教者辨通顯別正明此經意也仍約四明即兼
五義十智出其體斷結等者明其用言十智者
集滅道世他心法比無生智是為十也斷證明
自用輔佛彰其利他用次引論證言右面者對左
之名彰其長勝也然疏本不同或云左面據大論文
右面目連左面是後人輙改易所以然
此方貴左為上勝故又據方言皆云左右輙爾
之今依論文為正以佛教尚右為先以體順故用勝
便故如諸經中皆以左喻定右喻慧即其義矣故云
爾也此故即是教義也次約通教中四意初按經
明其說自之見次明聖言有異於凡三明既異於常
故即能無凡聖二見四經既異凡聖不同初教故
即是此教之義也初言如般若者即大品也正明後
經中身子自作此說蓋彰於巳實作如此見解也非
直我等世間一切人法皆如幻化一切出世人法亦
皆如幻化既皆如幻即破二邊有如此方致大菩
薩之號下是大師況言聖人自言之旨以此言涉於
疑故也即人謂常人常人任情為巳故多妄說
聖人任道為物不然既然前所說正明巳實如
此會也結如此者猶二物不得自在故也然此異於
前者前但破生人不能破涅槃人法又前能所
實此能所皆虗故異於初正當此教智慧義矣次約
中文有四意初標其方法次簡前二三正明五
四結以顯是初標必約五者以此明義次第
義同故約之也次簡二中者藏即鹿苑方等通即
方等般若皆初明聞教次明修行以二不同並非
也聞酪即說折也聞乳即所破世間五十等善法
也酪即能折破也酪即體說修亦如是不由等者
二名同簡異前也次下正顯五別相狀亦明聞教
修行言得聞醍醐具聞五味醍醐極是其所
害異前不聞故云得聞也言聲求者感佛說十信善
法教也酪即入實十住法也生蘇十行熟即十向醍
醐即初地以上乃至妙覺也結者不同前後故也故
次約圓中亦明聞教修行是也大經文也有體
有用其中可知為此者為得如此體用修行也結
若教若行悉無缺故是圓也此中應就智慧
權實絕待既言圓即待偏既言一切諸藥悉入其
中即絕偏之圓也是此教可知
次約本迹此亦約迹以知本初明本身子實相
若為為身觀照般若為子觀實相能生觀照
能生智如身母能生於子故名身子本地也此亦
驗迹知其本也次明其迹有三初總標垂迹之由及
分齊次別釋顯其狀後相結迹以顯本標悲愍
者愍其並無權五種智慧故也然五種並須約智
言之謂惡慧有漏慧出假慧二邊慧中道慧也此中
待絕四句無方並如前也
次約觀者彰其往因令其量暮而修會也於中有
初總標體用一三是體攝得是用如此簡要豈不
哉言一三者境觀互舉耳善須會之無謬妄一切
如下別出者是次別顯即有三別一一皆有體用
攝酪即二教二蘇即別地前及世即前孔也即中
攝圓始終及別十向登地以上慧也此攝前來橫竪
智慧無不畢盡後結明圓融者此明空即假中故假
空中空假即中故中即空假故又一即三三即
一三一即非三一而能三能一此圓妙絕待觀也
如此妙智豈遠哉可求諸巳無非即是雖復即是
知其六如不知還成麤物豈為妙哉。
第二大目連應知此聖者名具含名行初之一
字是簡其名美其德行也次三字直是彰其姓名
於此即有二別初釋其姓名釋論以下是釋其德
初中文有五句初釋其姓次明其父名三釋其目
四明其名不同五略釋其大字於此五中前四釋
姓名彰其父母第五一句略明大初中古來
讚誦而並不明其義次有兩翻共為一釋言胡豆
者即菉豆也故新譯皆云菉豆因以命族者即是
聖者之外遠祖姓也故古舊諸釋皆云其母是此古
仙種族取母姓以為名故云爾也又新譯摩訶
伽羅此云大釆菽氏上古仙居山寂處常採菉
豆而食因以為尊者之母是彼種族取母姓而為
其名上是因母以為名下引論明亦從父為字吉
師屬其父也子即尊者之名明是彼人之子故人
以此為號欲雙美父子也下正釋顯其名正云拘
隸多舊釋如前說以此樹最高大神靈居之故祈求
下有二句又是明其名字彼音不同云出大論
第十正云目伽路子度有本作略作兮傳寫誤也次
復加夜那者又是不同故也各上三字義不殊
下二字義應有未見有釋正要且如前也有人
上句五字移置前此以不兩句異名故也下
一句釋大義大有二義謂簡與顯也亦如前
此且約簡釋若顯義如次所明。
以下是次應釋出德行即是廣明大字所顯之
然所顯者皆是大義文雖不立名例還有
十也何者第一即是簡異也第二氣類大第三神
輔依大第四能攝伏邪見第五摧伏嗔毒第六
攝伏癡毒第七能蠲去貪穢第八能伏諸憍慢第九
能彰佛聲業第十能顯佛心業大初是約名次九是
就行行中初一是就體次八是約行要而言之只是
名行體用大也若為四悉在彼當明初中才明
才明智能豪爽威勢才能故見貴豪爽故取
重爽差非此中意列也貴也結相比互同者有作鼻
音近也今但取比類義下同也上兩句互舉下二
句明其並同其實只是定慧非智不定非定不智
無定無以窮其照定無智無以深其寂既能有深定
無不均等故皆同也如前明身子有力明智
有通此明為帝釋說法即通有慧故是同也以內
故外為類聚易曰方以類聚亦其義矣內體此外
適物宜各推一能也此總言其人體大也一下
得神輔佐大也飛到十方如前如後所說可知
即前豪爽之事也言左面者是對身子右面故也疏
不定今據論文如前巳略會也左即輔助正化
名也故爾𤴓云左右助也此正用神通佐助也約
體即定約即是通也次明攝邪大即外邪也此下
七事並顯神通輔佐之事也言以簸峨者或作𡶅峨
搖動傾側不安之皃也次能攝嗔毒大此事出增
一阿含經初明佛上忉利天為母說法從其上過
生嗔言是禿人云何從此上過是未歸信以前
所以不聽比丘一明龍力嗔毒故二者正
顯目連力大故佛仍先問其為降攝之方謂先巨次
細後現常身即如文中三相是也既而將至佛所仍
令變本其遂現作端正人身佛為說法得信優婆
塞次復更嗔王於其不起王宮上起大嗔怒作大
恠變事目連皆以力變為大吉不為損害之事
文長恐繁不能具引次下是明能攝愚癡毒之大也
出增一阿含經何者俗既兄弟又為出家弟子輙為
異見者此固愚毒之甚其人所以為此異者經中
明其初時三請出家不聽許其即嗔佛謂嫉妬
便自出家從餘比丘得神能為異事名聲遠聞
大受供養後從佛索眾佛呵之云我尚不以付身
子目連況汝癡人因而結恨別構非法以誘佛眾時
有五百新學未知從之其便將伽耶山共為法事身
子目往化將歸如疏別行五五法正理
云一不受五味斷肉三斷塩四不受割截衣五不
聚落邊寺餘如疏文瞿伽離即徒黨也蹋之者
令其警悟也猶不悟尊者之力使之然也其人以
此之故於後造諸逆事火所燒遂入阿鼻具如經
說此其一人雖迷未復而五百巳改大眾巳和無愚
惑矣故是能攝愚癡之用也次下是明其能除去
穢之用也所以不說者佛德尊重有問不答有損害
故不說也餘人非極可說尊者亦爾故亦不為
那也如此能除當時復能勵於巳後是故能去貪穢
毒惡也下是明其能伏諸憍慢其中三義一駐
車乘二燒勝堂三以小盛多此三意者初明令其知
無我未得自在故次令其悟無常即時懷故三令
其除盡於慢故初言固活他章釋云頻婆娑羅王子
奈女初所生棄之路旁人皆謂之巳死其即自言固
故以為名者故也其善醫療故往問也既為聖者
豈須問彼蓋隨世間為因往化彼故也次言與戰
者以帝釋甘露脩羅美女每相嫉妬所以故戰
勝堂者所造堂之名也千界之中此堂最勝故名勝
出長含經以次明能知如來梵音聲相此文出
大論梵音聲即佛三十二相中之一也經說三十
二相相中此相最勝其聲能十方世界隨有聞
莫不皆得聞知目連聞此故以尋其遠近論文
明有三初至須彌山頂聞如目前次以神力大千
邊大鐵圍所聞不異目前次復以佛神力
西方九十九恒河沙佛土國名光明佛號光明
王故於彼聞聲猶如對面彼佛身長四十里菩薩
二十里鉢高一里餘如疏文彼佛復告目連謂此土
菩薩聲聞見汝身小生輕慢心當現神力目連即便
踊身虗空高億餘仞化床而坐種種光明珍寶瓔珞
以自莊嚴菩薩等恠未曾有下明能知佛心心者
意也佛意之所在也經云佛年五十時求侍者諸比
丘請為佛皆不受目連入定觀知佛意專在阿難
日照面壁一直也廣如經說故是力能知佛
心業也此前七事並是顯明人神第一事狀
上來十事既並因緣要唯四者師云初是世界
為人外道下對治涅槃下第一義有人於初因緣
中大分為四初翻姓次釋吉占師下釋名三未
來因果下追明大所以四釋論去廣彰神用於此
中文自為四即四悉也初世界次增一下為人
外道下對四如梵聲第一義此人棄置前三
不在四數唯第四自開為四此失上下體勢今謂初
一明姓名世間事故世界氣類神通
佐是為人能拔邪惡極重貪嗔癡慢故是對治佛聲
佛心能令人知至聖致妙體用故第一義從此
十義四要因緣以得此名故也明有此義故注(云云)。
次約教者謂辨差會正顯此經神通法之妙也文約
四教有四神通差別也言四禪亦名根本禪
世出同因起故言十四者初禪二變化謂初禪
初禪初禪欲界二禪三變三禪四變四禪
五變化即十四也變化作用神通異名言依觀
等者大論禪有三種世間等此四即出世間禪此
四種禪攝一切事禪六妙門十六特勝九想八背等
修假實觀名為觀禪用九次第定重以調練前之
禪故名練禪用師子奮迅三昧能除定中微細諸障
又能令無漏入出諸禪捷疾無間資薰前法令能
熟故名薰禪用超越三昧超過諸地自在出入
前修法故名修禪十一切處者謂青黃赤白四大空
識此是十也一一相入互遍一切處今而言之故云
十一切處故新譯十遍處定其義同亦名十一
切入有云此巳屬前觀禪而更別舉者觀禪之體此
成就體成則有起用之功將明變通故別舉耳
更尋法界次第止觀第九禪境中說四禪十四
通於明有漏四則別故云無漏又異於後空現故
復言十八變者即禪用也用有通別通言十四別
故十八故言十四及言十八有云一右出水二左
出火三左出水右出身上互出水火為四
并前為八九履水地十履地如水十一從空中
復現地十地沒而現空中十三四五六行住
臥十七或現大身滿虗空中復現小十八小復現
大依丹丘餘處釋云水火上下左右各二為八也入
如水履水如地地沒空現空沒地大復小小
復現大合十八變也此中不足抄寫脫落可與
前對會之是貫於虗空行住坐臥四也依瑜伽
更有十八變第一震動乃至十八放光具如師記
中頌不能繁述結云初教者蓋依事禪而作故是初
也體事即理依此而修不同前後故是通也別者所
依體異初但事次真今依三諦也先真次俗後中
後後深於前前故言展深入尅實亦即過前兩教
三乘略且言其二耳圓中妙體自具妙用但觀實相
即具神通明鏡無塵萬像自現不以二相淨名
別證天眼通不以二相無相體也見諸佛土能見
一切相用乃至四句無方從真起應通釋明三業
體用妙也真際即無二相也遍十法即無所而不
相也故是得其妙體任運能具妙用也事盡於此
無以加故是圓通待絕妙義今經可尚有如此意
故注(云云)又更意者世間是報得初教是修得通
是發得別教是亦修亦發圓教唯發得既開會
一切妙用一切法盡在此門中盡也次明往願既
是昔因固應在前因緣文中神通第一下安之而
於此者師云亦可通表於四故置於此上下少有
此例多是不次故也其所以發此願者以聖者多現
少說報其剃染之恩而現神通因茲願樂所以起發
因感必尅果致如之至於此時莫非妙矣其意略
故注(云云)。
約本迹者經既明其有本迹故須明之經但總言之
今須別明謂其神通法久近也於中初約體用二法
橫彰其本次五味竪明其迹所以知其體者亦以
迹相驗故也真際即性德上定首楞修德楞嚴
論健相定新譯健行大經佛性異名修與性
合故云真際定此也此即本體十方等者即廣遠
正論其用橫也示現施作不出三業所以取此
者非此大健之體無此大健之用故楞嚴經稱歎
一切神力作用皆此定力明神用依此定也示此
圓妙體用也迹言慈悲垂迹之由也皆為拔苦
與樂既歷五時淺深亦有異也諸經教中皆有明其
神通事故即漸引入也極即同入妙妙體
妙用息矣小大諸經中多說其神通之事即是
入之意也文直略標不復委出其狀故注(云云)。
次約觀中非直他外自心法中即有其義他故他外
以此故而致畢地妙用此中要者正明觀自心性
三諦無方因茲會出妙體如彼神通引物入極故即
神通觀也此文一三含於二三謂一多不二無不
故是含二三義也所以修忽者法性無定故也此
中雖似次第但則彼神通引物造極非謂次第
有人三觀觀心會心境故云通實相此以
智為神契境為通故云即神通觀今謂神者妙也妙
修會妙性如彼玅用令物會於妙體神通初明
三觀無方釋神義通實相即釋通義謂因妙修
能會妙性故云爾也。
經文私志記卷第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