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鱼豢曹魏
武帝配天议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后稷以功配天,汉出自尧,不以尧配天,明不绍也。
且舜已越数代,武皇肇创洪业,宜以配天,以先后配地(《通典》四十二,又四十五)
典略儒宗传序(《魏略》以董遇贾洪邯郸淳薛夏隗禧苏林乐详七人为《儒宗传》。)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从初平之元,至建安之末,天下分崩,人怀苟且,纲纪既衰,儒道尤甚。
至黄初元年之后,新主乃复始扫除太学之灰炭,补旧石碑之缺坏,备博士之员录,依汉甲乙以考课。
申告州郡,有欲学者,皆遣诣太学
太学始开,有子弟数百人。
太和青龙中,中外多事,人怀避就,虽性非解学,多求诣太学
太学诸生有千数,而诸博士率皆粗疏,无以教弟子,弟子本亦避役,竟无能习学来春去,岁岁如是。
又虽有精者,而台阁举格太高,加不念统其大义,而问字指墨法点注之间,百人同试,度者未十。
是以志学之士,遂复陵迟,而末求浮虚者,各竞逐也。
正始中,有诏议圜丘,普延学士
是时郎官司徒领吏二万馀人,虽复分布,见在京师者尚且万人,而应书与议者略无几人。
又是时朝堂公卿以下四百余人,其能操笔者未有十人,多皆相从饱食而退。
嗟夫!
学业沈陨,乃至于此。
是以私心常区区贵乎数公者,各处荒乱之际,而能守志弥敦者也(《魏志·王肃传》注)
儒宗传论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学之资于人也。
其犹蓝之染于素乎!
故虽仲尼,犹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况凡品哉!
且世人所以不贵学者,必见夫有「诵诗三百而不能专对于四方」故也,余以为是则下科耳,不当顾中庸以上,材质适等,而加之以文乎!
今此数贤者,略余之所识也。
检其事能,诚不多也。
但以守学不辍,乃上为帝皇所嘉,下为国家名儒,非繇学乎,繇是观之,学其胡可以已哉(《魏志·王肃传》注)
武诸王传论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谚言「贫不学俭,卑不学恭」,非人性分也,势使然耳。
此实然之势,信不虚矣。
假令太祖防遏植等,在于畴昔,此贤之心,何缘有窥望乎?
彰之挟恨,尚无所至。
至于植者,乃令杨修以倚注遇害,丁仪以希意族灭,哀夫!
余每览植之华采,思若有神。
以此推之,太祖之动心,亦良有以也(《魏志·任城萧王传评》注)
王繁阮陈路传论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寻省往者,鲁连、邹阳之徒,援譬引类,以解缔结,诚彼时文辨之隽也。
今览王、繁、阮、陈、路诸人前后文旨,亦何昔不若哉?
其所以不论者,时世异耳。
余又窃怪其不甚见用,以问大鸿胪韦仲将
仲将云:「仲宣伤于肥戆,休伯都无格检,元瑜病于体弱,孔璋实自粗疏,文尉性颇忿鸷」。
如是彼为,非徒以脂烛自煎麋也。
其不高蹈,盖有由矣。
然君子不责备于一人,譬之朱漆,虽无桢干,其为光泽亦壮观也(《魏志·王粲传》注)
佞幸秦朗、孔传论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为上者不虚授,处下者不虚受,然后外无《伐檀》之叹,内无「尸素」之刺,雍熙之美著,太平之律显矣。
而佞幸之徒,但姑息人主,至乃无德而荣,无功而禄,如是焉得不使中正日朘,倾邪滋多乎?
武皇帝之慎赏,明皇帝之持法,而犹有若此等人,而况下斯者乎(《魏志·明帝纪》注)
许攸娄圭传论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古人有言曰:「得鸟者,罗之一目也;
然张一目之罗,终不得鸟矣。
鸟能远飞。
远飞者,六翮之力也;
然无众毛之助,则飞不远矣」。
以此推之,大魏之作,虽有功臣,亦未必非兹辈胥附之由也(《魏志·崔琰传》注)
勇侠传论(《魏略》以孙宾硕、祀公道、杨河若、鲍出四人为《勇侠传》)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孔子颜回,以为三月不违仁者,盖观其心耳。
孰如孙、祝菜色于市里,颠倒于牢狱,据有实事哉?
且夫濮阳周氏不敢匿迹,鲁之朱家不问情实,是何也?
惧祸之及耳,心不安也。
太史公犹贵其竟脱季布,岂若二贤,厥义多乎?
今故远收孙、祝,而近录杨、鲍,既不欲其泯灭,且敦薄俗。
至于鲍出,不染礼教,心痛意发,起于自然,迹虽在编户,与笃烈君子何以异乎?
若夫杨阿若,少称任侠,长遂蹈义,自西徂东,摧讨逆节,可谓勇力而有仁者也(《魏志·阎温传》注)
徐福等传论(《魏略·列传》以徐福严干李义张既游楚梁习赵俨裴潜韩宣黄朗十人共卷。)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世称君子之德其犹龙乎?
盖以其善变也。
长安市侩有刘仲始者,一为市吏所辱,乃感激蹋其尺折之,遂行学问,经明行修,流名海内。
后以有道徵,不肯就,众人归其高。
余以为前世偶有此耳,而今徐、严复参之,若皆非似龙之志也。
其何能至于此哉?
李推至道,张工度主,韩见识异,黄能拔萃,各著根于石上,而垂阴乎千里,亦未为易也。
游翁慷慨,展布腹心,全躯保郡,见延帝王,又放陆生,优游宴戏,亦一实也。
梁、赵及裴,虽张杨不足,至于检己,老而益明,亦难能也(《魏志·裴潜传》注。)
外夷传论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俗以为营廷之鱼,不知江海之大;
浮游之物,不知四时之气,是何也?
以其所在者小,与其生之短也。
余今泛览外夷、大秦诸国,犹尚旷若发蒙矣。
况夫邹衍之所推出,大易《太玄》之所测度乎?
徒限处牛蹄之涔,又无彭祖之年;
无缘托景风以迅游,载騕袅以遐观,但劳眺乎三辰,而飞思乎八荒耳(《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注)
张昭传论 曹魏 · 鱼豢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三
余曩闻刘荆州尝自作书,欲与孙伯符,以示祢正平
正平蚩之,言「如是,为欲使孙策帐下儿读之邪?
将使张子布见乎」?
正平言,以为子布之才高乎?
虽然,犹自蕴籍典雅,不可谓之无笔迹也。
加闻吴中称谓之仲父
如此,其人信一时之良干,恨其不于嵩岳等资,而乃播殖于会稽(《吴志·张昭传》注)